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制作食用菌母种; 2. 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 通过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二、实验原理

(一)食用菌母种的制作

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二)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 1. 食用菌的营养物质

食用菌在生活时需要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除水和氧气外,还要碳、氮、钾、磷、硫、镁、铁等大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各种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要求不严格,有的要求严格。

[1] 碳源:能利用自单糖到纤维素等各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葡萄

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糊精、淀粉、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机酸、某些醇类等。

[2] 氮素:是食用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主要有蛋白质、氨

基酸、尿素、氨、铵盐和硝酸盐等。蛋白质必须经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其他小分子氮素化合物菌丝体可直接吸收。

[3] 碳氮比:一般认为食用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C/N)以20 : 1为好,而在

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以30 : 1~40 : 1为好。

[4] 无机盐类,如: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钠、硫酸锌、氯化锰等。

这些无机盐中的金属元素磷、钾、镁为最重要,适宜浓度是每升培养基加100—500毫克,而铁、钴、锰、锌、钼等微量元素,每升培养基只需1/4毫克。这些金属元素在普通水(河水、自来水)中都有,一般培养料不再添加。

[5] 各种维生素和生长素,量很微,但必不可少。

[6] 栽培原料:广泛采用棉籽壳。棉籽壳含粗蛋白73%,粗脂肪3.45%,粗纤维

36.99%,无氮浸出物73.99%。其物理性能良好,能使水分和空气的矛盾得到解决,以满足菌丝生长的要求,棉籽壳的表面密布的一层棉纤维,在合适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的条件下首先分解,加之壳内残存的棉籽碎屑,也易分解利用;经过试验,1斤干棉籽壳能产1斤左右的鲜平菇,最高达4斤左右。特别适合栽培猴头、银耳、朴菇、草菇,具有制作简便,出菇早、产量高的优点。 2. 环境条件 [1] 温度

✧ 低温型。最高不超过24℃,最适在20℃以下,如香菇、平菇、金针菇、双

孢蘑菇、杏鲍菇、白灵菇等。

✧ 中温型。最高不超过28℃,最适20~24℃,如茶树菇、银耳、黑木耳、鸡腿

菇。

✧ 3. 高温型:最高可达30℃以上,最适24℃以上,如草菇、灵芝、白黄侧耳、

凤尾菇、鲍鱼菇。 [2] 水分和湿度

因为食用菌是喜湿的生物,不论是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食用菌的各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水分,其子实体发育时需水量更大。

水分主要来自培养料,一般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是60%左右。培养料的水分常由于蒸发或采收而受损失,因此平时根据情况喷水。 [3] 氧与二氧化碳

经常保持食用菌生长场所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是食用菌正常发育生长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食用菌,其耗氧量及对二氧化碳的反应却不同。例如,蘑菇、草菇只有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0.1%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子实体,其菌丝在含量10%的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生长量只有正常条件下的40%;而平菇的菌丝,在二氧化碳含量高达20%~30%的条件下,照常生长。

有些食用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子实体的发育有极大的危害,称为对二氧化碳敏感菌,如蘑菇、平菇。

有些食用菌(二氧化碳抵抗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子实体的发育没多大影响,如香菇、朴菇、黑木耳。

总之,生产上要防止二氧化碳积贮过多,菇房内经常需要通风换气,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气,适当通风还能调节空气的相对温度,减少病菌的滋生。这是食用菌栽培中确保子实体正常发育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4] 光线

菌丝生长阶段一般不需要光线,光线对食用菌菌丝生长会产生不良影响; 一定的散射光,对食用菌子实体的分化、发育却有很大影响。如香菇、草菇等食用菌在完全黑暗条件下不形成子实体;平菇、灵芝等食用菌在无光下虽能形成子实体,但菇体生长畸形,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不产孢子。

有的食用菌甚至连散射光线也不需要,如双孢蘑菇、大肥菇及茯苓等,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完成其生活史。

光线还直接影响着食用菌子实体的色泽,光不足时,草菇是灰白色,黑木耳的色泽黄淡,各种菇的色泽不理想,商品价值降低。

测量光线的简易方法,可以用书报来测,正常眼力能瞧见新体5号字为适宜栽培食用菌所需的光线。 [5] 酸碱度(pH 值)

pH 值是影响食用菌新陈代谢的重要因素。基质中酸碱度的适合与否,首先关系到酶的活性。酸碱度适宜,生理活动就正常,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就顺利、旺盛;反之,生理活动就受到阻碍,甚至引起死亡。

大多数食用菌,喜酸性环境。适宜菌丝生长的pH 值在3~8间,最适pH 值为5.0~ 5.5,大部分食用菌在pH 值大于7时生长受阻,大于8时生长停止。 在栽培的过程中,由于菌丝的代谢产物有机酸(碳酸和草酸)积累在培养料中,会使料逐渐变酸。菇床上的杂菌和危害食用菌的许多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它们最适合在弱酸性的环境下生长。

因此在整个栽培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调节培养料的pH 值,防止其下降得太厉害。常用来调节pH 值的是用2%~3%的碳酸钙乳浊液或1%~2%石膏粉,

还可采用1%的石灰水清液进行喷射。此外,还可在配制培养基时添加 0.2%的磷酸二氢钾等缓冲物质,使培养基不致因pH 值下降过多而影响菌丝正常生长。 [6] 生物因子

食用菌与微生物:培养料发酵分解、伴生菌 食用菌与植物:菌根共生

食用菌与动物:鸡枞与白蚁;传播孢子

上述的各种条件都是互相综合对食用菌发生作用的。食用菌在自然界中,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无数的微生物生活在一起的。这些微生物和食用菌构成极复杂的生物环境,其中包括共生、伴生、寄生、抵抗等各种关系。在栽培实践中,应尽可能根据各种食用菌的具体要求,模拟和创造出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以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最好的质量。

三、实验材料及器具

1. 食用菌:双孢菇。 2. 培养基:PDA 培养基斜面

3. 试剂: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

4. 器材:70%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 试纸(pH 5.5—9.0)、麻绳等

5. 其他:平菇菌种、秀珍菇菌种、榆黄菇菌种、金针菇菌种、鸡腿菇菌种、香菇菌种等。

四、实验方法

(一)组织分离法制作食用菌母种 1. 选择种菇:选择肥壮菇体作种菇; 2. 种菇消毒:取1张菇片,用 70%的酒精轻擦表面进行消毒;

3. 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 试管斜面上; 4. 培养:将试管斜面置于15~30℃下培养。

(二)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

宽15cm*长24cm 的菌种袋可装12袋

1. 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CaCO3溶于水中,然后泼洒在棉籽壳和麸皮上,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均匀。搅拌好后,焖30分钟,使培养料吸水均匀。

2. 装袋边加边将培养料压实,装至1/2左右,袋口套上颈圈,用大拇指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盖上封口膜,用橡皮筋扎紧。 用记号笔写上:班级、姓名、菌种名。 3. 灭菌126 ℃高压蒸气灭菌90分钟。

4. 接种栽培袋冷却到25℃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或接种枪夹取所需菌种(约1个鸡蛋大小)放入培养料袋的洞中。

5. 培养接种后的栽培袋,放在各班的培养架上,保持空气湿度60%-65%,每周翻堆一次,使上下发菌一致,同时挑出污染的栽培袋丢弃,一般30-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6. 出菇管理:根据实验原理针对不同种类的菇给予合适的生活环境和管理措施。 7. 采收

五、实验结果

(一)组织分离法制作食用菌母种

按照实验步骤制作了食用菌母种,制作了两管,一管成功,一管由于温度过高食用菌被烫死未长出母种,由于当时没有拍照,下面用其他同学所拍的相似的照

片来呈现成功与失败的状态。

(二)平菇、秀珍菇、金针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

我选择了平菇、秀珍菇、金针菇、榆黄菇这四种菇进行栽培。其中平菇和榆黄菇带回寝室栽培,秀珍菇和金针菇留在实验室栽培。 实验室:

①环境:培养架上,保持空气湿度60%-65% ②处理:横放,每周翻堆一次,使上下发菌一致,同时挑出污染的栽培袋丢弃。

寝室:

①环境:阳台(潮湿阴凉)

②处理:竖放,时常留意栽培袋有无污染情况。

平菇:出菇时间比较早,长得快,目前已经长出第二茬菇。平时多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是否有杂菌,以及不在出菇期时要及时清理老菌皮,第一茬大约3周后开始出菇,此时可以将封口膜打开,适当补水,放于阴暗处。等长到一定程度后摘取并去除老菌皮,时常补水,等待第二茬菇出菇。我的第二茬菇大约11月13日开始出菇,下图是第二茬菇的生长过程,也是一样地进行出菇管理。

金针菇:金针菇出菇比较慢,大约一个月开始出菇,由于放在实验室里,没有及时打开盖子,菌包侧面也长出许多的金针菇,只得把菌包周围的部分膜撕开让其生长,而由于没有及时将金针菇套袋,一周之后金针菇的菌柄短小粗大,套袋一周后金针菇长势趋于正常。目前为止金针菇只出了第一茬菇。

秀珍菇:我的秀珍菇放在教室里,由于秀珍菇出菇比较早,每一次去实验室,我的秀珍菇就已经被摘了,目前已经找不到菌包。根据每一次摘取的痕迹来看,秀珍菇已经出了两茬,长势良好,平时只要注意保湿、光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控制就能长得很好。下图为室友的第一茬秀珍菇。

榆黄菇:放在寝室的榆黄菇出菇也比较早,大约两三周第一次出菇,目前已经出了两茬菇了,平时注意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并适当补水既可,还要经常观察是否有杂菌污染。下图是榆黄菇第一茬菇和第二茬菇的生长情况。

第二茬菇的出菇量就比较少,可能是菌包营养不够。

六、心得体会

这次整个实验课中我们先学习了关于食用菌栽培的理论知识,在进行了实践操作,母菌的制作和几种常见食用菌的栽培。

从用离题组织法制作母菌的结果可以看出,首先要严格控制无菌条件,否则会被杂菌污染,而我的实验结果没有被杂菌污染,说明实验操作严格控制无菌。而有一管长势好。另一管长势不好,说明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接种,否则菌肉会被烫死,无法长出母菌,失败的一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另一方面,在取菌肉的时候要取适当大小和正确位置的菌肉,否则也不能长出母菌。

本次实验我总共栽培了金针菇、秀珍菇、平菇、榆黄菇四种,其中金针菇和平菇在寝室中栽培,榆黄菇和秀珍菇在实验室中栽培。首先我选择的这四种菇的出菇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早,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我的四种菇都长了一到两茬不等(在实验结果中可看出)。

从实验原理中各种菌不同适宜的生长环境来看,需要进行不同的操作。首先是温度,我栽培的四种菌都是属于低温型的,而栽培时的温度比较低,所以我对其的处理是分别直接放在阳台和实验室里,就能让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温度下。关于湿度,因为食用菌是喜湿的生物,不论是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食用菌的各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水分,其子实体发育时需水量更大。所以在出菇后,要时常喷水或者用水龙头灌水的方式,来保证食用菌对水分的要求。菌丝的正常生长还需要适宜浓度的氧和二氧化碳,所以在菌丝生长后要保持其能出于通风的状态,而放在阳台无疑对通风有益。菌丝在生长时是不需要阳光的,阳光甚至会破坏它的生长,所以培养时要适当遮光,我们是将其放在凳子下,以确保不会有太多的阳光照射,而且我们寝室阳台不朝阳,所以也不会是菌包接收到太多的阳光。

另一方面就是要时常观察菌包的长势,比如秀珍菇和金针菇,在前两周不是出菇时间长出了老菌皮,就要及时将其去掉,否则会影响后续的出菇。而且由于食用菌在开始出菇后长得非常快,所以在前期就要时常观察菌包是否有出菇现象并及时打开封口膜,否则会影响后续的出菇状态。对于金针菇来说,我们主要是食用它的菌柄,所以菌盖不能太大,而菌柄要长,所以往往要将其套袋,一方面保证了其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金针菇的菌柄竖直而向上地生

长。

最后,我觉得,食用菌的生长条件要求并不苛刻,所以只要我们自己用规范的步骤,加上每天适当的关心和处理,都可以长出理想的菌。

食用菌栽培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制作食用菌母种; 2. 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 通过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二、实验原理

(一)食用菌母种的制作

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二)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 1. 食用菌的营养物质

食用菌在生活时需要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除水和氧气外,还要碳、氮、钾、磷、硫、镁、铁等大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各种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要求不严格,有的要求严格。

[1] 碳源:能利用自单糖到纤维素等各种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葡萄

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半乳糖、糊精、淀粉、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机酸、某些醇类等。

[2] 氮素:是食用菌合成蛋白质和核酸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料。主要有蛋白质、氨

基酸、尿素、氨、铵盐和硝酸盐等。蛋白质必须经蛋白酶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其他小分子氮素化合物菌丝体可直接吸收。

[3] 碳氮比:一般认为食用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C/N)以20 : 1为好,而在

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以30 : 1~40 : 1为好。

[4] 无机盐类,如: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钠、硫酸锌、氯化锰等。

这些无机盐中的金属元素磷、钾、镁为最重要,适宜浓度是每升培养基加100—500毫克,而铁、钴、锰、锌、钼等微量元素,每升培养基只需1/4毫克。这些金属元素在普通水(河水、自来水)中都有,一般培养料不再添加。

[5] 各种维生素和生长素,量很微,但必不可少。

[6] 栽培原料:广泛采用棉籽壳。棉籽壳含粗蛋白73%,粗脂肪3.45%,粗纤维

36.99%,无氮浸出物73.99%。其物理性能良好,能使水分和空气的矛盾得到解决,以满足菌丝生长的要求,棉籽壳的表面密布的一层棉纤维,在合适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的条件下首先分解,加之壳内残存的棉籽碎屑,也易分解利用;经过试验,1斤干棉籽壳能产1斤左右的鲜平菇,最高达4斤左右。特别适合栽培猴头、银耳、朴菇、草菇,具有制作简便,出菇早、产量高的优点。 2. 环境条件 [1] 温度

✧ 低温型。最高不超过24℃,最适在20℃以下,如香菇、平菇、金针菇、双

孢蘑菇、杏鲍菇、白灵菇等。

✧ 中温型。最高不超过28℃,最适20~24℃,如茶树菇、银耳、黑木耳、鸡腿

菇。

✧ 3. 高温型:最高可达30℃以上,最适24℃以上,如草菇、灵芝、白黄侧耳、

凤尾菇、鲍鱼菇。 [2] 水分和湿度

因为食用菌是喜湿的生物,不论是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食用菌的各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水分,其子实体发育时需水量更大。

水分主要来自培养料,一般适合食用菌生长的培养料含水量是60%左右。培养料的水分常由于蒸发或采收而受损失,因此平时根据情况喷水。 [3] 氧与二氧化碳

经常保持食用菌生长场所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是食用菌正常发育生长的重要条件。

不同的食用菌,其耗氧量及对二氧化碳的反应却不同。例如,蘑菇、草菇只有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0.1%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子实体,其菌丝在含量10%的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生长量只有正常条件下的40%;而平菇的菌丝,在二氧化碳含量高达20%~30%的条件下,照常生长。

有些食用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子实体的发育有极大的危害,称为对二氧化碳敏感菌,如蘑菇、平菇。

有些食用菌(二氧化碳抵抗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子实体的发育没多大影响,如香菇、朴菇、黑木耳。

总之,生产上要防止二氧化碳积贮过多,菇房内经常需要通风换气,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气,适当通风还能调节空气的相对温度,减少病菌的滋生。这是食用菌栽培中确保子实体正常发育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4] 光线

菌丝生长阶段一般不需要光线,光线对食用菌菌丝生长会产生不良影响; 一定的散射光,对食用菌子实体的分化、发育却有很大影响。如香菇、草菇等食用菌在完全黑暗条件下不形成子实体;平菇、灵芝等食用菌在无光下虽能形成子实体,但菇体生长畸形,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不产孢子。

有的食用菌甚至连散射光线也不需要,如双孢蘑菇、大肥菇及茯苓等,可以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完成其生活史。

光线还直接影响着食用菌子实体的色泽,光不足时,草菇是灰白色,黑木耳的色泽黄淡,各种菇的色泽不理想,商品价值降低。

测量光线的简易方法,可以用书报来测,正常眼力能瞧见新体5号字为适宜栽培食用菌所需的光线。 [5] 酸碱度(pH 值)

pH 值是影响食用菌新陈代谢的重要因素。基质中酸碱度的适合与否,首先关系到酶的活性。酸碱度适宜,生理活动就正常,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就顺利、旺盛;反之,生理活动就受到阻碍,甚至引起死亡。

大多数食用菌,喜酸性环境。适宜菌丝生长的pH 值在3~8间,最适pH 值为5.0~ 5.5,大部分食用菌在pH 值大于7时生长受阻,大于8时生长停止。 在栽培的过程中,由于菌丝的代谢产物有机酸(碳酸和草酸)积累在培养料中,会使料逐渐变酸。菇床上的杂菌和危害食用菌的许多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它们最适合在弱酸性的环境下生长。

因此在整个栽培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调节培养料的pH 值,防止其下降得太厉害。常用来调节pH 值的是用2%~3%的碳酸钙乳浊液或1%~2%石膏粉,

还可采用1%的石灰水清液进行喷射。此外,还可在配制培养基时添加 0.2%的磷酸二氢钾等缓冲物质,使培养基不致因pH 值下降过多而影响菌丝正常生长。 [6] 生物因子

食用菌与微生物:培养料发酵分解、伴生菌 食用菌与植物:菌根共生

食用菌与动物:鸡枞与白蚁;传播孢子

上述的各种条件都是互相综合对食用菌发生作用的。食用菌在自然界中,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无数的微生物生活在一起的。这些微生物和食用菌构成极复杂的生物环境,其中包括共生、伴生、寄生、抵抗等各种关系。在栽培实践中,应尽可能根据各种食用菌的具体要求,模拟和创造出最适宜的生活环境,以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最好的质量。

三、实验材料及器具

1. 食用菌:双孢菇。 2. 培养基:PDA 培养基斜面

3. 试剂: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

4. 器材:70%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 试纸(pH 5.5—9.0)、麻绳等

5. 其他:平菇菌种、秀珍菇菌种、榆黄菇菌种、金针菇菌种、鸡腿菇菌种、香菇菌种等。

四、实验方法

(一)组织分离法制作食用菌母种 1. 选择种菇:选择肥壮菇体作种菇; 2. 种菇消毒:取1张菇片,用 70%的酒精轻擦表面进行消毒;

3. 菇肉接种:将菇片纵向撕开,在每个裂面靠近菇柄与菌盖的交界处取一米粒大小的菇肉组织接于PDA 试管斜面上; 4. 培养:将试管斜面置于15~30℃下培养。

(二)平菇、秀珍菇、金针菇、鸡腿菇、香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

宽15cm*长24cm 的菌种袋可装12袋

1. 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CaCO3溶于水中,然后泼洒在棉籽壳和麸皮上,边加水边搅拌,直至均匀。搅拌好后,焖30分钟,使培养料吸水均匀。

2. 装袋边加边将培养料压实,装至1/2左右,袋口套上颈圈,用大拇指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盖上封口膜,用橡皮筋扎紧。 用记号笔写上:班级、姓名、菌种名。 3. 灭菌126 ℃高压蒸气灭菌90分钟。

4. 接种栽培袋冷却到25℃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或接种枪夹取所需菌种(约1个鸡蛋大小)放入培养料袋的洞中。

5. 培养接种后的栽培袋,放在各班的培养架上,保持空气湿度60%-65%,每周翻堆一次,使上下发菌一致,同时挑出污染的栽培袋丢弃,一般30-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6. 出菇管理:根据实验原理针对不同种类的菇给予合适的生活环境和管理措施。 7. 采收

五、实验结果

(一)组织分离法制作食用菌母种

按照实验步骤制作了食用菌母种,制作了两管,一管成功,一管由于温度过高食用菌被烫死未长出母种,由于当时没有拍照,下面用其他同学所拍的相似的照

片来呈现成功与失败的状态。

(二)平菇、秀珍菇、金针菇、榆黄菇的栽培实验

我选择了平菇、秀珍菇、金针菇、榆黄菇这四种菇进行栽培。其中平菇和榆黄菇带回寝室栽培,秀珍菇和金针菇留在实验室栽培。 实验室:

①环境:培养架上,保持空气湿度60%-65% ②处理:横放,每周翻堆一次,使上下发菌一致,同时挑出污染的栽培袋丢弃。

寝室:

①环境:阳台(潮湿阴凉)

②处理:竖放,时常留意栽培袋有无污染情况。

平菇:出菇时间比较早,长得快,目前已经长出第二茬菇。平时多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是否有杂菌,以及不在出菇期时要及时清理老菌皮,第一茬大约3周后开始出菇,此时可以将封口膜打开,适当补水,放于阴暗处。等长到一定程度后摘取并去除老菌皮,时常补水,等待第二茬菇出菇。我的第二茬菇大约11月13日开始出菇,下图是第二茬菇的生长过程,也是一样地进行出菇管理。

金针菇:金针菇出菇比较慢,大约一个月开始出菇,由于放在实验室里,没有及时打开盖子,菌包侧面也长出许多的金针菇,只得把菌包周围的部分膜撕开让其生长,而由于没有及时将金针菇套袋,一周之后金针菇的菌柄短小粗大,套袋一周后金针菇长势趋于正常。目前为止金针菇只出了第一茬菇。

秀珍菇:我的秀珍菇放在教室里,由于秀珍菇出菇比较早,每一次去实验室,我的秀珍菇就已经被摘了,目前已经找不到菌包。根据每一次摘取的痕迹来看,秀珍菇已经出了两茬,长势良好,平时只要注意保湿、光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的控制就能长得很好。下图为室友的第一茬秀珍菇。

榆黄菇:放在寝室的榆黄菇出菇也比较早,大约两三周第一次出菇,目前已经出了两茬菇了,平时注意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并适当补水既可,还要经常观察是否有杂菌污染。下图是榆黄菇第一茬菇和第二茬菇的生长情况。

第二茬菇的出菇量就比较少,可能是菌包营养不够。

六、心得体会

这次整个实验课中我们先学习了关于食用菌栽培的理论知识,在进行了实践操作,母菌的制作和几种常见食用菌的栽培。

从用离题组织法制作母菌的结果可以看出,首先要严格控制无菌条件,否则会被杂菌污染,而我的实验结果没有被杂菌污染,说明实验操作严格控制无菌。而有一管长势好。另一管长势不好,说明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接种,否则菌肉会被烫死,无法长出母菌,失败的一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另一方面,在取菌肉的时候要取适当大小和正确位置的菌肉,否则也不能长出母菌。

本次实验我总共栽培了金针菇、秀珍菇、平菇、榆黄菇四种,其中金针菇和平菇在寝室中栽培,榆黄菇和秀珍菇在实验室中栽培。首先我选择的这四种菇的出菇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早,所以在实验结束的时候我的四种菇都长了一到两茬不等(在实验结果中可看出)。

从实验原理中各种菌不同适宜的生长环境来看,需要进行不同的操作。首先是温度,我栽培的四种菌都是属于低温型的,而栽培时的温度比较低,所以我对其的处理是分别直接放在阳台和实验室里,就能让其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温度下。关于湿度,因为食用菌是喜湿的生物,不论是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食用菌的各生长发育阶段都需要水分,其子实体发育时需水量更大。所以在出菇后,要时常喷水或者用水龙头灌水的方式,来保证食用菌对水分的要求。菌丝的正常生长还需要适宜浓度的氧和二氧化碳,所以在菌丝生长后要保持其能出于通风的状态,而放在阳台无疑对通风有益。菌丝在生长时是不需要阳光的,阳光甚至会破坏它的生长,所以培养时要适当遮光,我们是将其放在凳子下,以确保不会有太多的阳光照射,而且我们寝室阳台不朝阳,所以也不会是菌包接收到太多的阳光。

另一方面就是要时常观察菌包的长势,比如秀珍菇和金针菇,在前两周不是出菇时间长出了老菌皮,就要及时将其去掉,否则会影响后续的出菇。而且由于食用菌在开始出菇后长得非常快,所以在前期就要时常观察菌包是否有出菇现象并及时打开封口膜,否则会影响后续的出菇状态。对于金针菇来说,我们主要是食用它的菌柄,所以菌盖不能太大,而菌柄要长,所以往往要将其套袋,一方面保证了其湿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金针菇的菌柄竖直而向上地生

长。

最后,我觉得,食用菌的生长条件要求并不苛刻,所以只要我们自己用规范的步骤,加上每天适当的关心和处理,都可以长出理想的菌。


相关内容

  •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方案1
  • <食用菌培训技术>培训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培训期限 1.招生对象:具有初中或相当初中文化程度的残疾人,生活能够自理. 2.培训期限:20天. 二.培训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食用菌的概念与分类. 2.重点掌握平菇.香菇.银耳.黑木耳.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等品种的栽培技术. 3.掌 ...

  • 关于南澳特色.稀有植株的调研报告
  • 摘要 南澳岛由于其特殊地理环境而保留了一些特有植株,但这些植株也因一些人为、非人为原因而渐渐消亡。其中南澳白籽冰糖石榴、白花石榴分别有着其特有的药用、食用价值。本文只要是对在南澳当地了解到的有关南澳石榴业的发展历史、栽培技术以及药用食用价值进行总结,并分析南澳发展石榴种植经济的利与弊,以及提出了一些 ...

  •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
  •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 一. 课题的提出 节约资源,开发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社会,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担负着培养素养启蒙教育的重任. 据统计,我国城镇生活垃圾日产量人均为0.7-1.0kg,并以年均10%的速度增加.全国大.中 ...

  • XX-XX年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 一、xx年工作做法和成效   xx年,我省农业科技工作按照科技部"人才、专利、标准化"战略,继续落实《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工作安排,跟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方向,瞄准新时期农业科技的市场需求,为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国内外市场服务。通过国家和我 ...

  • 食用菌栽培技术
  • 食用菌栽培技术 --生态因子对平菇子实体的影响 行知学院 生物技术专业 陈晶(06266102) 指导老师:蒋冬花(教授) 摘要:营养素.矿质元素.温度.水分与湿度.PH.空气.光线等因素都能影响到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因而,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满足平菇在不同阶段对各种因素的要求 ...

  • 羊肚菌市场现状与产业开发进展如何
  • 羊肚菌市场现状与产业开发进展如何? 羊肚菌由于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又有神奇的药用功能,所以一直被视为大自然赐给人类的一种可食可药的珍贵菇品,受到美食家和医药科学家的推崇,成为不可多得的绿色保健食品. (1)物稀市活价昂 由于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易受不定因素的影响,致使人工栽培试验的重复性太差.到目前为 ...

  • 基于校本选修课程的生物科技活动初探
  • [摘 要]生物科技活动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由于受生物科技活动自身特点以及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生物科技活动长期以来一直以课外小组的形式在小范围内进行,这种教育形式难以面向全体学生,把很多喜爱生物科技活动的学生拒之门外.因此,如何为热爱生物科技活动的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科技活动 ...

  • 欢迎回家!神舟十一号顺利着陆 航天员感觉良好
  • ',1)"> 5分钟回顾:神舟十一号返回地球全程 据央视报道,北京时间11月18日14时03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表示,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18日14时 ...

  • 2014高考志愿填报专业对比:生物科学VS应用生物科学
  • 2014年高考马上就要到了,在准备高考复习的同时,面对高考志愿专业选择,家长和考生也开始做准备了.就业频道为大家总结易混淆专业对比,指导考生依据职业定位选择专业,填报志愿,仅供参考. 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类): 严格来说,生物科学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旨在培养我们学习有关生物科学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