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散文阅读综合训练

2017年高考散文阅读训练

一、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张抗抗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②六年后一个夏天的傍晚,后来觉得,那个傍晚确实显得有些邪门。除了浇花,我平日其实很少到阳台上去。可那天就好像有谁在阳台上一次次地叫我,那个奇怪的声音始终在我耳边回荡,弄得我心神不定。我从房间走到阳台,又从阳台走回房间,如此反复了三回。我第三次走上阳台时,竟然顺手又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我这样做的时候,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④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公开演出,“她”的公演必须在严格的时限中一次完成,“她”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败。于是“她”虽初次登台,却是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然而由于生命之短促,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

⑤那时是晚九点多钟,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一边舞着,一边将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慷慨地挥洒、耗散殆尽,就像是一位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的侠女。那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辉煌仅有一瞬,死亡即将接踵而至;“她”的辉煌亦即死亡,“她”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到达辉煌的。那是一种壮烈而凄婉之美,令人触目惊心又怅然若失。“昙花一现”几乎改变了时间惯常的节律——等待开花的焦虑,使得时间在那一刻曾变得无限漫长;目睹生命凋敝的无奈,时间又忽而变得如此短暂。唯其昙花没有果实,花落花谢,身后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她”的死亡便成为一种不可延续的生命,成为无从寄托的、真正濒临绝望的死亡形式。 ⑥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⑦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

⑧“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着生命的真谛。

⑨至夜半时分,昙花盛开时舒展的花瓣已完整地收拢,重新闭合成一枝橄榄形的花苞。很多天以后我拿到了那天晚上留下的摄影照片,它在开花前和开花后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⑩我很久很久地陪伴着它,陪伴着昙花走完了从生到死,生命流逝的全部旅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我们总是渴望长久和永生,我们恐惧死亡和消解;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许多时

候,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

⑪我明白那个傍晚的阳台,昙花为什么一次次固执地呼唤我了。那最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一位幸运的伴舞者。它离去以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多次写到昙花对“我”一次次的神秘呼唤,在强化主观色彩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比较浓重的宿命论思想。

B.文章第②段连用“忽然”“钻出来”和“闪入”几个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突然看到昙花花苞时的惊喜。

C.本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昙花绽放的过程进行了精细描摹和热情礼赞,也阐发了对生命价值的哲理思考。

D.作者描述昙花的生命历程,解读其意义,改变了人们对“昙花一现”这个古老词语所体现的生命价值观的理解。

E.文中多次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她”来称呼昙花,把昙花拟人化,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作者对昙花的喜爱、赞美。

2.从全文看,文中第①段的叙述有何作用?

3.结合全文概括昙花是如何“阐释着生命的真谛”的?

4.第④段划线句子,语言极富表现力,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5.本文的题目是“瞬息与永恒的舞蹈”,请联系文本,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实际,探究你对“瞬息与永恒”的内涵理悟。

二、莫高窟的挣扎

蒋方舟

人生从未如此文化苦旅过,前段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真是苦旅,戈壁沙漠再辉煌壮丽,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即便是王维,也吟不出什么新的诗句。

西域的入口是敦煌,僧人求法之旅从这里开始。当我在大马路上饥寒交迫接近绝望的时候,看到无尽的青黑天下压着金边,有夕阳霞光的地平线处就是敦煌,当时场景就像电视剧《西游记》的一幕,我好激动,马上想说的是:“大师兄,你快看,那就是敦煌。”

进了城,《西游记》里面奇诡的神秘文明,变成了现代化的摩登小城,紧凑洁净。擦肩而过的很多都是外国人,场景让人有点穿越,它仿佛又变成了丝绸之路上中西贯通的重镇,异国商贾云集,胡人遍布。

到敦煌当然是为了看莫高窟。我去之前,就有很多人告诉我:“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乍一看,确实是如此,这里和中国其他旅游景区没有区别,到处都是戴

着墨镜、遮阳帽,满脸不耐烦地排队的游客。人群里最大声的永远是小朋友的哭喊,都吵着要回家。

但我并没有失望,因为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 400多个洞窟只开放了20多个,看完感受最深的是: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

第一重磨难来自自然。这里的雨少风大,强风把沙子吹到崖面。天长地久,入口处设置的窟檐逐渐磨损,失去了遮蔽阳光的功能。莫高窟高大,俯仰天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副衣不蔽体的模样。

第二重磨难来自宗教变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四次灭佛的劫难。最早是北魏太武帝:“各地有造佛像者诛,有经书焚烧,有僧侣悉坑之。”敦煌由于偏远,不仅没有受到废佛令的破坏,反而成为中西僧侣和教徒的避难所。他们把信念附在一斧一凿里。

到了11世纪,新疆部分地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僧侣预感到劫难的可能性,就把数万件经书和藏画放在17窟中近千年。17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早就被洗劫,经书和佛像都已不在,只有当时藏经和尚洪辩的雕塑孤寂地守着空无一物的洞窟。

第三重磨难是“不懂”。大部分洞窟中的佛像都在清朝重新修过。绝美的壁画围簇下,往往是呆滞死板的佛像,脸被涂得红红白白,一点表情都没有,眼珠是琉璃珠子,亮得又假又可疑,毫无动人之处。

开放参观的洞窟里,只有隋朝修的一窟佛像从未被重塑过,三座佛像,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低眉的是弥勒,慈悲带笑,婉约悲悯至极;窟顶是直坠而下的飞天,飞天总是成双的,窟壁四周是撒满金粉的千佛像,现在金粉金箔脱落了大半。在这样的洞窟前,人一进去就有下跪的欲望——出于对美的诚惶诚恐。

第四重磨难是“不惜”。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当时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成了千古罪人。历史上真实的王道士,虽然不懂,但是他爱惜。他先是看到官府在运输他至爱的经书时造成破损,看到送给当地官员的精品文物下落不明,然后他才变成了所谓的“卖国贼”。

到了“文革”,当时莫高窟的48位工作人员分裂成大约12个革命派系,成天激烈内斗,所幸他们都同意一个原则:不能碰莫高窟。据说他们为了保护莫高窟,钉死了莫高窟所有的出入口。

我想起清洗竹简上泥土的场景:当把竹简放入清洁剂中,字开始浮现,有的字开始从竹简表面脱落,像是在逃生。天下没有永恒的事物,美的文明不被发现就没有意义,可它暴露的一瞬间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样,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重走丝绸之路,因为戈壁滩上风景一成不变而感到枯燥,但当她看到敦煌时就特别激动,因为敦煌莫高窟吸引着作者。

B.文章第3自然段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异国商贾云集”,这一切让作者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

C.“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这一句说明作者在去敦煌之前,就已经知道那里并不能让自己感到自豪。

D.作者在写第四重磨难时,选用了两个事例,将王道士对待经书的态度和“文革”时期莫高窟工作人员对文物的态度的不同进行了对比。

E.文章写了敦煌莫高窟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出了作者对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中国文化遗产的前景的隐隐担忧。

2.结合文章,赏析题目“莫高窟的挣扎”的作用。

答:

3.作者游览了莫高窟,却没有在文中重点描写莫高窟的景物,这是为什么?试结合全文分析。

答:

4.作者认为“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美”和“磨难”之间的关系。

答:

三、冬青树

林海音

为了舅母的六十整寿,我冒着酷暑到台北来。表哥表妹两对夫妇早就到了,只等迟到的我。

我进门放下手提箱高声喊:“阿妗,我到啦!”从厨房的甬道里发出一迭声的

“啊”,跟着拥出了表妹和表嫂,表哥和表妹夫也从舅舅的书房跑出来,舅母矮矮胖胖,又是放足,她擦着鼻尖的汗,拖着笨重的身躯,抢着跑出来。我见了舅母很高兴,赶忙迎上去,舅母握住我的手,把我上下一打量,红着眼圈叹口气:“瘦了!”

“瘦了?哪里!我临来时才在医院磅过的,比上次长了两磅呢!”舅母不满意我的答复,不住地摇头。

“姆妈就是这样,见了谁都嚷瘦呀瘦的,都像您胖得油篓似的走不动才算数吗?”表妹虽然结婚了,仍然改不了跟舅母抢白的习惯。我们听了都好笑,舅母用手指戳着表妹的头笑骂:“该死!该死!”我又听见舅母熟悉的骂人声了,唯有在舅母这毫无恶意的骂声里,才觉得是回到了有所依赖的家。 这是两年来一次难得的团聚,年轻的一代,为了事业,不能守在老人的身旁,舅母口口声声说:“走远了顶好,图个清静!”其实我知道她是多么盼望孩子们都围绕在她的身边。这一次大家写信商量好,要在舅母的生日全体回家来——其实各人在外面都已成家立业了,可是提到回家,总以在舅母的身边才算真正回到了家,就因为这里有舅母。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使你安心。她安排你的生活,让你舒服得像一个懒洋洋的人,躺在软绵绵的床上,不由得睡着了。

可是在这个团聚的家庭里,我算是什么呢?我不过是舅父的妹妹遗留下的一个孤女,在女孩时代便被远游的父亲寄留在这家里。舅母每见我瘦弱,总叹息说我是一个不幸的女孩,而我却以为遇到舅母是我今生最幸运的事。我曾失去许多亲人,却永远不会失去舅母,她像一棵冬青树,在我的生活里永远存在。如果我说我在这家里从无寄居之感,那正是因了舅母的慈爱,她从没有给过我一次机会,使我感觉在这家庭里是额外的一员。我和一个表哥一个表妹共同生活,安全而快乐,舅母却偏爱说我不幸。

舅母是旧时代中一个可爱的妇人,她所以常常说我不幸,正因为她是一个家庭观念极浓厚的人。我的出生就是悲剧的开始,生母早死,又被父亲遗弃。后来我自己又在一次婚姻悲剧里,扮演了不幸的一方。

舅母的生活方式,包含着新的希望与旧的道德,叩头并不是这家庭落伍的表现,而是子女奉给长辈的一些他们所喜爱的行为,如果我们那种七摇八晃的叩头法,能让舅母老夫妇开心的话,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舅母还照老规矩,四眼儿人不必下跪,表嫂和表妹算是免了,我和表哥表妹夫带着两个表侄一字排开跪倒在红毡子上。桌上的一对红寿烛,烛光摇曳映到舅母刚扑了粉的圆脸上,在舅母光亮的脸上,我看见一个老妇人最

快乐的时光。刹那间,我忽然想,舅母真是一个懂得生活,富有生活风趣,也得到了真正的生活的女人。

这次我们要叫一桌席孝敬舅母,可是舅母不肯,她说她愿意自己下厨,因为她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口味。“可是,您是老寿星呀!我们应当孝敬您,您怎么反倒做给我们吃?”表妹笑着说。

“算了吧,吃一顿明天就全滚蛋了,什么孝敬不孝敬!”舅母又骂了,可是这次骂是亲切中带着伤感的,她虽是个顶达观的女人,但是老人的心是希望归来而怕离去的,舅母又何能例外?

我们吃得好开心,表妹夫和老丈人猜拳,五魁首,八匹马,把舅舅要灌醉了。我们也顾不得舅母在厨房烤成什么样儿,上一道菜,喊一回好。

和两表兄妹在一起,我一直受舅母特别的宠爱,当然是因为她对我多几分身世的怜悯。她希望我身体健康,婚姻美满,好对我那谜样的父亲有个交代,可是在这两方面,我都使她失望而伤心。我很惭愧一直让舅母精神上负荷沉重,她对于我的关怀远超过她的亲生子女,虽然我已成人,不需人扶助,她的关怀也未稍减。

舅母的生日,我画了一幅冬青树送给她,但是我知道,再多的颂词,再多的赠礼,都不如给她一个能使她放心的表白,我许久以来想要对舅母说的是:我的身体虽仍显瘦弱,但意志却坚强;我的婚姻虽告失败,但这并不证明我从此失去光明的前途!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以“冬青树”为题,是因为作者画了一幅冬青树送给了舅母,并借此告诉舅母:“我”意志坚强,前途仍然光明。

B.文章中的画线句“红着眼圈叹口气”通过对舅母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舅母对“我”的关心和疼爱。

C.文中详细描述了“我们”给舅母老夫妇叩头的情节,这既表明了舅母家中还遵循着老传统,也表明了舅母家的和睦。

D.文章通过“我们要叫一桌席孝敬舅母”和对“我们”的颂词、赠礼等的描写,充分表达了“我们”对舅母的一片孝心。

E.本文感情真挚,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方式,充分表达了舅母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舅母的感激。

2.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舅母骂人?请简要分析。

答:

3.为什么舅母认为“我”不幸,而“我”却认为“我”是幸运的?

答:

4.舅母口口声声说:“走远了顶好,图个清静!”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有怎样的感受?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答:

四、走进春天的怀里

司马中原

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五岁。那是军队带来的,一共有五六只。也许沙漠里的动物,不适应滨海和平原地区的季候吧,我看见它们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半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好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刻的记忆。那些经过我家乡的骆驼,不久便离开了;它们颈下的铜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微带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后来,大的战乱来了,使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沙风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它们比人更能默默的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的痛苦。

迎着沙风朝西走。在深浓的夜幕中,宏大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驼铃声,幻想自己成为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渴、忍着苦。早时听老人们讲故事,讲古老时刻,女娲娘娘炼采石,补荒天,补到后来,石头不够了,只好让西北角那块天荒着,地广、人稀,又多大漠,而那里却是骆驼的家乡。

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当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刻,我忍住泪,更想念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真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真会诚心诚意和它们做朋友呢。

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想象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默默的负重奔走。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种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当我在深夜的灯前,找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为广阔无涯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我多么希望我的作品,响成一片叮当的驼铃,除了安慰我半生行走的寂寞,也能为在人生旅程上行走的人们,带来一丝温藉和盼望呢?从纯美的感情世界里走出来,从沉重的、依乡恋土的情怀里走出来,从一长串战乱的时光里走出来,临波顾影,已两鬓星霜了。我真的是一只憔悴的骆驼,日以继夜的走着,走着,年轻的孩子看我,就像我童年看骆驼一样,怕是又老、又丑、又怪呢?但道路给我智慧和耐力,使我不呻吟、不叫喊、不颓丧,尽管已再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我还会走下去的,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的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便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

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迹,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负在背脊上,何止我是一匹骆驼呢?中国啊!让我们都当自己是骆驼,来为这多苦难的民族负重吧,精神上和内在储藏,就是我们赖以跋涉的骆背驼峰。我们要走过风沙迷眼的荒漠,走过疾风怒号的暗夜,走过冰霜严寒的冬季,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

据说骆驼队行进时,都让最老的、熟识道路的、有过无数跋涉经验的骆驼走在最前面,小的骆驼,走在中间,像我这种半老不老,又不强壮的骆驼,只能殿后了。希望先辈的姿影作为引导,年轻一辈的勇锐行姿作为激励,使我勉力跟上而不落队,让我们在驼铃的交响中,走到春天的怀里去,饮一饮甘洌的清泉,看一看仙人掌上的黄花,而我们是要走下去的,因为:

我们的前进就是中国的前进!

1.文章开头部分写骆驼又怪又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作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骆驼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3.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地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便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

(2)

4.请结合文意,联系自己,谈谈你对文中“骆驼精神”的理解。

五、老房子与蒲公英

永新人

春节前大弟回了一趟老家。一个族弟的小孩结婚, 找到了他, 他回去随礼, 顺便喝杯喜酒。说是族弟, 其实早在五服之外了, 因为我家自曾祖至父亲一辈都是单传。在这个村上没有血缘亲近的人了,远房的邻居也就当族亲来往。

大弟回来说, 我家的老房子不行了, 长期没人住, 年久失修, 还多处漏雨, 怕是要坍塌了。说着说着, 大弟脸色凝重, 神情戚然。

我又何尝不是。这栋两层二十间大瓦房, 是父母带着几个姐姐像燕子垒窝一样,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用双手垒起来的。这当中他们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 只有星星知道, 月亮知道。

记得那时候, 我只有十岁左右, 早上起来, 经常见不到大人。他们天没亮就走了, 去五十里开外的深山扛木头。回来的时候, 我们多半已经睡了, 只依稀听到卸下木头的咣当声, 然后就是他们像牛一样饮水的咕噜声。

房子建成了, 没几年我们姐弟也长大了, 一个个像小鸟一样飞走了, 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守着这偌大的房子。长期繁重的劳作损坏了他们的健康。父亲老了之后经常腰痛, 母亲的一个大关节变了形, 最后几年无法正常行走。即使这样, 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老屋。两位老人, 守着空荡荡的大房子, 叹息着说早知道建这个房子没人住,就不吃这个苦了。父母离世之后, 这房子就真的没人住了, 空了。

这是父辈用血汗换来的一个家, 我们没有理由抛弃她。我们兄弟商量着继续请人维修, 请人看护。

大弟说, 到我们这一辈, 房子还在, 我们走了, 房子可能也就没了。

他说得很凄然。

岁月无情, 会将一切带走, 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我想起小时候经常拔猪草的一个地方, 就在我们村庄后山的背面。早年这里也是一个村庄, 叫老背村, 有几十户人家。母亲说, 在我们出生前的几年, 这个村子的最后一位老人死了, 整个村庄就没人了。房屋坍塌之后,宅基地陆续被我们村庄的人开垦出来, 成了肥沃的菜地。我们在菜地里拔猪草的时候, 还经常可以捡到一些钱币、 瓷片什么的。而倒塌房屋的墙基, 还都规规矩矩地围着, 似乎在证明着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破败的墙基边上, 到处是蒲公英花絮, 飘飘洒洒。夕照的余晖里, 漫天飞舞的蒲公英花絮一路追逐着, 渐渐离了这宅基地, 越飞越远。

小时候懵懂, 不知沧海桑田的无情, 只是看到那些黑乎乎的墙砖有些害怕, 不敢一个人到那个地方去。只远远看着, 蒲公英花絮如毛茸茸的薄云的碎片, 在墙基边, 在菜地里, 散散漫漫, 飞向不知哪里的远方。后来长大了, 离开了那个山村, 加入到滚滚红尘当中, 就再没想起过这个消失了的村庄。

今日兄弟俩说到自家房子不可避免地败落, 我不由心生悲哀。多年以后, 我家的房子必定也会像老背村的房子一样, 坍塌, 然后由邻居们开垦那些房屋, 种上辣椒、 茄子、 南瓜和玉米。墙基边上, 也会有大片大片的蒲公英, 也会有漫天飞舞的蒲公英花絮。

就这样, 一年一年, 宅基地坍塌的墙基渐渐矮下去, 直至消失。唯一不变的, 或许就是土地上那自生自灭的蒲公英, 仍旧在晚风中启航, 开始未知的旅程。

只是, 不知后来的乡亲们会怎么跟他们的子孙说起这个房子的主人。

我们小时候以为村庄没了, 人也就没了。后来知道, 村庄没了, 这里的人可能还在, 这些人的后代可能还在,只是不知道迁徙到哪里去了。一个家族, 真的可以像蒲公英, 随风飘扬, 飘到哪儿哪儿就是家, 然后落地生根, 在一个新的地方繁衍生息。多少年之后, 他乡就是故乡, 而故乡却是他乡了。

我们这一家, 就像蒲公英, 如今飘散到许多地方了。

花语说, 蒲公英的飘洒不是孤独的流浪, 而是生命的延续。我们的老屋可以坍塌, 宅基地也可以让乡亲们耕种, 只愿未来的乡亲们知道, 从这里走出去的子孙, 正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繁衍生息, 茁壮成长。

1.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 文章回忆了自家老屋的建成, 叙写父母的辛劳付出和积劳成疾, 对父母离世之后自家老房子的日渐败落, 作者既伤感又无奈。

B. 如作者一样远离家乡的游子, 就像蒲公英一样, 在新的地方繁衍生息, 将他乡当成故乡。

C. 作者回忆了“ 老背村” 的命运, 由此联想到我家老房子可能也会像“ 老背村” 一样, 渐渐坍塌, 以致消失。

D. “ 多年以后, 我家的房子必定也会像老背村的房子一样, 坍塌, 然后由邻居们开垦那些房屋, 种上辣椒、茄子、 南瓜和玉米。 ” 这句话写出了邻居们对别人坍塌房子的再次利用,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做法的不满。

E. 本文对“ 老背村” 坍塌的墙基边的蒲公英进行了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老家的老房子败落的伤感以及对蒲公英的喜爱。

2. 文中交代“ 老背村” 的命运, 有何深刻含义? ( 6分)

3. 蒲公英在文中有何含义和作用? 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6分)

4. 文章最后说“ 多少年之后, 他乡就是故乡, 而故乡就是他乡了” , 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 8分)

散文阅读参考答案

一、1、AD

2.(1)文中第一段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将先前昙花无声无息的六年蛰伏与后文的华丽盛开形成了对比,文脉有了起伏变化;(2分)(2)同时也引出下文作者对昙花的描绘和礼赞,使作者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

3.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是长期坚守、厚积薄发的结果;(2分)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全力以赴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尽情绽放生命的精彩。

4.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把盛开的昙花比喻为“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和“开始舞蹈”, (2分)将昙花盛开的过程和美丽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昙花的热情赞美(2分)。

5.示例: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瞬息即逝,但是如果让生命活出质量、(活出意义,有限的生命便获得了永恒。正如文中的昙花,虽然它绽放的过程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随即便凋谢闭合,身后是长久的孤独与寂寞,但是当其怒放时,却倾其所有,让生命焕发出炫目的光彩,定格为永恒的美丽。(4分)人也这样,只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生命的价值便会获得永恒。雷锋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活了短短二十三年。但他却用短暂生命阐释了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生命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所以说,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质量。让生命活出质量,瞬息即永恒。(4分)

二、1.AE 解析:B项,“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异国商贾云集’”说法错误,敦煌城已变成了一个摩登小城,“异国商贾云集”是曾经的景象。C项,“作者在去敦煌之前,就已经知道那里并不能让自己感到自豪”不准确,文中只是说作者去之前有人告诉她“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D项,二者对文物的态度相同,都是“惜”。

2.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②领起本文要写的内容,点明文章写作的重点是莫高窟的困境。③表现了作者对莫高窟现状的遗憾和对其前景的担忧,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①文章并未重点写景,是因为作者感觉这里和其他景区已没有什么区别,作者着重写了莫高窟经历的各种磨难,与标题中的“挣扎”相照应,丰富了文章内涵。②莫高窟的现状引发了作者无尽的感伤,作者便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认识和思考,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忧思。

4.①莫高窟中有很多珍贵的文物,代表着我国佛教文化的灿烂辉煌,它千百年来经历了很多磨难,遭到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是莫高窟残存的美仍散发着巨大的艺术魅力,这残存的美更值得珍惜,更应该得到保护。②美的事物是珍贵的,但它又不是永恒的,总是要经历磨难。真正的美往往不会孤立存在,它经常伴随着磨难出现。生命中的美和磨难总是在一起,共同打造着复杂而又多彩的人生。

三、1.BC 解析:A项,文章以“冬青树”为题,还有一个原因:在作者心中舅母就像一棵冬青树,永远都在作者身边。D项,文章并未对“‘我们’的颂词、赠礼等”进行描写,文章说的是“再多的颂词,再多的赠礼,都不如给她一个能使她放心的表白”。E项,“环境描写”无中生有。

2.舅母骂人是她对家人的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她的骂毫无恶意,是对家人的关怀的一种另类表现,让人感到亲切,让人有家的感觉。而家人对舅母也是十分理解的,舅母骂人这一情节表现了家庭的其乐融融。

3.①舅母认为“我”不幸,是因为她是一个家庭观念极浓厚的人,而“我”的家庭是不完整的,生母早死,又被父亲遗弃,且“我” 在婚姻中也是不幸的一方。

②“我”认为“我”是幸运的,是因为“我”虽然失去了很多亲人,但是在舅母那里得到了家庭的温暖,从未感到“我”是这个家庭中额外的一员,“我”甚至比表兄妹更得舅母的宠爱。

4.这是舅母的反语,是安慰子女的话。舅母其实也想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身边,但她疼爱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在外地安心工作和生活,不挂念自己,所以这样说。从中,我们理解了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父母到外地工作生活了,切记家中有永远想念自己、盼望自己回家的父母。

四. 1.先抑后扬手法,突出骆驼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下文刻画骆驼精神作铺垫。

2.童年认为骆驼丑怪;战时理解骆驼的坚忍;成长中想念骆驼,激励自己;成年后把自己当做骆驼,行走于写作中。

3.(1)

(2)让我们在骆驼精神的鼓舞下,走向未来、希望、成功。

4.骆驼精神:坚忍不拔,负重、希望、激励。要求谈出自己的理解。

五、1.D E(选‘D’3分,选‘E’2分)解析:D 项作者并未对他们的做法不满,此处只是表达作者对沧桑的感慨;E项此处不是表达对蒲公英的喜爱,而是以蒲公英隐喻背井离乡的游子。

2.文中写到“老背村”的消失,暗示着“我”的老家也可能像“老背村”一样,消失在岁月的河流中。(3分)“老背村”的村庄虽没了,但村里人的后代,或许就像“我”一样,如同蒲公英一样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3分)解析:分析“老背村”的作用,和文章主题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它的作用。

3.蒲公英在文中象征着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游子。(2分)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老屋的日益败落的伤感,对像蒲公英一样的“我们”顽强的生命力的礼赞。(2分)结构上,蒲公英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串联起作者有关“老背村”和自家老屋的回忆,托物言情。(2分)

4.如作者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以及“老背村”的后代们一样的游子们走出家乡,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扎下根来,繁衍生息,将他乡当成故乡。(2分)走出家乡的游子们渐渐远离了故乡,与故乡的联系日益减少,故乡的房屋坍塌,亲人消失在岁月中,熟悉的故乡渐渐变成了不熟悉的他乡。(2分)本句意为时过境迁,故乡的落脚点可能会因为许多情与事发生改变,然唯一不变的是对故乡情永不消失的坚守,折射出作者内心的伤感与失落。(2分)联系现实如进城务工者,建设了城市,也留在了城市。(2分)

2017年高考散文阅读训练

一、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张抗抗

①那盆昙花养了整整六年,仍是一点动静没有。年复一年,它无声无息地蛰伏着,枝条一日日蓬勃,窗台上放不下了,怜它好歹是个生命,不忍丢弃,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找一个遮光避风的角落安置了,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饥一餐饱一顿地,任其自生自灭。

②六年后一个夏天的傍晚,后来觉得,那个傍晚确实显得有些邪门。除了浇花,我平日其实很少到阳台上去。可那天就好像有谁在阳台上一次次地叫我,那个奇怪的声音始终在我耳边回荡,弄得我心神不定。我从房间走到阳台,又从阳台走回房间,如此反复了三回。我第三次走上阳台时,竟然顺手又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我这样做的时候,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③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天色一点点暗下来,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渐渐变得明亮。晚七点多钟的时候,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原先紧紧裹挟着花瓣的丝丝淡黄色的针状须茎,如同刺猬的毛发一根根耸立起来,然后慢慢向后仰去。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支撑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

④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而优雅的舞蹈。“她”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公开演出,“她”的公演必须在严格的时限中一次完成,“她”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败。于是“她”虽初次登台,却是每一个动作都娴熟完美,昙花于千年岁月中修炼的道行,已给“她”注入了一个优秀舞者的遗传基因。然而由于生命之短促,使得“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

⑤那时是晚九点多钟,这一场动人心弦的舞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她”一边舞着,一边将自己身体内多年存储的精华,慷慨地挥洒、耗散殆尽,就像是一位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的侠女。那是“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辉煌仅有一瞬,死亡即将接踵而至;“她”的辉煌亦即死亡,“她”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到达辉煌的。那是一种壮烈而凄婉之美,令人触目惊心又怅然若失。“昙花一现”几乎改变了时间惯常的节律——等待开花的焦虑,使得时间在那一刻曾变得无限漫长;目睹生命凋敝的无奈,时间又忽而变得如此短暂。唯其昙花没有果实,花落花谢,身后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她”的死亡便成为一种不可延续的生命,成为无从寄托的、真正濒临绝望的死亡形式。 ⑥盛开的昙花就那么静静地悬在枝头,像一帧被定格的胶片。

⑦但昙花的舞蹈并未就此结束。

⑧“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她”平静而庄严地做完这全套动作,大约用了三个小时——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昙花的开放是舞蹈,闭合自然也是舞蹈。片片花瓣根根须毛,从张开到闭合,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用轻盈舒缓的舞姿最后一次阐释着生命的真谛。

⑨至夜半时分,昙花盛开时舒展的花瓣已完整地收拢,重新闭合成一枝橄榄形的花苞。很多天以后我拿到了那天晚上留下的摄影照片,它在开花前和开花后的模样,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⑩我很久很久地陪伴着它,陪伴着昙花走完了从生到死,生命流逝的全部旅程。“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我们总是渴望长久和永生,我们恐惧死亡和消解;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许多时

候,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

⑪我明白那个傍晚的阳台,昙花为什么一次次固执地呼唤我了。那最后的舞蹈中,我是唯一一位幸运的伴舞者。它离去以后,我将用清水和阳光守候那绿色的舞台,等待它明年再度巡回。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多次写到昙花对“我”一次次的神秘呼唤,在强化主观色彩的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比较浓重的宿命论思想。

B.文章第②段连用“忽然”“钻出来”和“闪入”几个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突然看到昙花花苞时的惊喜。

C.本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对昙花绽放的过程进行了精细描摹和热情礼赞,也阐发了对生命价值的哲理思考。

D.作者描述昙花的生命历程,解读其意义,改变了人们对“昙花一现”这个古老词语所体现的生命价值观的理解。

E.文中多次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她”来称呼昙花,把昙花拟人化,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作者对昙花的喜爱、赞美。

2.从全文看,文中第①段的叙述有何作用?

3.结合全文概括昙花是如何“阐释着生命的真谛”的?

4.第④段划线句子,语言极富表现力,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5.本文的题目是“瞬息与永恒的舞蹈”,请联系文本,并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实际,探究你对“瞬息与永恒”的内涵理悟。

二、莫高窟的挣扎

蒋方舟

人生从未如此文化苦旅过,前段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真是苦旅,戈壁沙漠再辉煌壮丽,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即便是王维,也吟不出什么新的诗句。

西域的入口是敦煌,僧人求法之旅从这里开始。当我在大马路上饥寒交迫接近绝望的时候,看到无尽的青黑天下压着金边,有夕阳霞光的地平线处就是敦煌,当时场景就像电视剧《西游记》的一幕,我好激动,马上想说的是:“大师兄,你快看,那就是敦煌。”

进了城,《西游记》里面奇诡的神秘文明,变成了现代化的摩登小城,紧凑洁净。擦肩而过的很多都是外国人,场景让人有点穿越,它仿佛又变成了丝绸之路上中西贯通的重镇,异国商贾云集,胡人遍布。

到敦煌当然是为了看莫高窟。我去之前,就有很多人告诉我:“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乍一看,确实是如此,这里和中国其他旅游景区没有区别,到处都是戴

着墨镜、遮阳帽,满脸不耐烦地排队的游客。人群里最大声的永远是小朋友的哭喊,都吵着要回家。

但我并没有失望,因为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 400多个洞窟只开放了20多个,看完感受最深的是: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

第一重磨难来自自然。这里的雨少风大,强风把沙子吹到崖面。天长地久,入口处设置的窟檐逐渐磨损,失去了遮蔽阳光的功能。莫高窟高大,俯仰天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副衣不蔽体的模样。

第二重磨难来自宗教变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四次灭佛的劫难。最早是北魏太武帝:“各地有造佛像者诛,有经书焚烧,有僧侣悉坑之。”敦煌由于偏远,不仅没有受到废佛令的破坏,反而成为中西僧侣和教徒的避难所。他们把信念附在一斧一凿里。

到了11世纪,新疆部分地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僧侣预感到劫难的可能性,就把数万件经书和藏画放在17窟中近千年。17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早就被洗劫,经书和佛像都已不在,只有当时藏经和尚洪辩的雕塑孤寂地守着空无一物的洞窟。

第三重磨难是“不懂”。大部分洞窟中的佛像都在清朝重新修过。绝美的壁画围簇下,往往是呆滞死板的佛像,脸被涂得红红白白,一点表情都没有,眼珠是琉璃珠子,亮得又假又可疑,毫无动人之处。

开放参观的洞窟里,只有隋朝修的一窟佛像从未被重塑过,三座佛像,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低眉的是弥勒,慈悲带笑,婉约悲悯至极;窟顶是直坠而下的飞天,飞天总是成双的,窟壁四周是撒满金粉的千佛像,现在金粉金箔脱落了大半。在这样的洞窟前,人一进去就有下跪的欲望——出于对美的诚惶诚恐。

第四重磨难是“不惜”。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当时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成了千古罪人。历史上真实的王道士,虽然不懂,但是他爱惜。他先是看到官府在运输他至爱的经书时造成破损,看到送给当地官员的精品文物下落不明,然后他才变成了所谓的“卖国贼”。

到了“文革”,当时莫高窟的48位工作人员分裂成大约12个革命派系,成天激烈内斗,所幸他们都同意一个原则:不能碰莫高窟。据说他们为了保护莫高窟,钉死了莫高窟所有的出入口。

我想起清洗竹简上泥土的场景:当把竹简放入清洁剂中,字开始浮现,有的字开始从竹简表面脱落,像是在逃生。天下没有永恒的事物,美的文明不被发现就没有意义,可它暴露的一瞬间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样,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者重走丝绸之路,因为戈壁滩上风景一成不变而感到枯燥,但当她看到敦煌时就特别激动,因为敦煌莫高窟吸引着作者。

B.文章第3自然段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异国商贾云集”,这一切让作者仿佛穿越回到了过去。

C.“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这一句说明作者在去敦煌之前,就已经知道那里并不能让自己感到自豪。

D.作者在写第四重磨难时,选用了两个事例,将王道士对待经书的态度和“文革”时期莫高窟工作人员对文物的态度的不同进行了对比。

E.文章写了敦煌莫高窟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出了作者对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中国文化遗产的前景的隐隐担忧。

2.结合文章,赏析题目“莫高窟的挣扎”的作用。

答:

3.作者游览了莫高窟,却没有在文中重点描写莫高窟的景物,这是为什么?试结合全文分析。

答:

4.作者认为“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美”和“磨难”之间的关系。

答:

三、冬青树

林海音

为了舅母的六十整寿,我冒着酷暑到台北来。表哥表妹两对夫妇早就到了,只等迟到的我。

我进门放下手提箱高声喊:“阿妗,我到啦!”从厨房的甬道里发出一迭声的

“啊”,跟着拥出了表妹和表嫂,表哥和表妹夫也从舅舅的书房跑出来,舅母矮矮胖胖,又是放足,她擦着鼻尖的汗,拖着笨重的身躯,抢着跑出来。我见了舅母很高兴,赶忙迎上去,舅母握住我的手,把我上下一打量,红着眼圈叹口气:“瘦了!”

“瘦了?哪里!我临来时才在医院磅过的,比上次长了两磅呢!”舅母不满意我的答复,不住地摇头。

“姆妈就是这样,见了谁都嚷瘦呀瘦的,都像您胖得油篓似的走不动才算数吗?”表妹虽然结婚了,仍然改不了跟舅母抢白的习惯。我们听了都好笑,舅母用手指戳着表妹的头笑骂:“该死!该死!”我又听见舅母熟悉的骂人声了,唯有在舅母这毫无恶意的骂声里,才觉得是回到了有所依赖的家。 这是两年来一次难得的团聚,年轻的一代,为了事业,不能守在老人的身旁,舅母口口声声说:“走远了顶好,图个清静!”其实我知道她是多么盼望孩子们都围绕在她的身边。这一次大家写信商量好,要在舅母的生日全体回家来——其实各人在外面都已成家立业了,可是提到回家,总以在舅母的身边才算真正回到了家,就因为这里有舅母。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使你安心。她安排你的生活,让你舒服得像一个懒洋洋的人,躺在软绵绵的床上,不由得睡着了。

可是在这个团聚的家庭里,我算是什么呢?我不过是舅父的妹妹遗留下的一个孤女,在女孩时代便被远游的父亲寄留在这家里。舅母每见我瘦弱,总叹息说我是一个不幸的女孩,而我却以为遇到舅母是我今生最幸运的事。我曾失去许多亲人,却永远不会失去舅母,她像一棵冬青树,在我的生活里永远存在。如果我说我在这家里从无寄居之感,那正是因了舅母的慈爱,她从没有给过我一次机会,使我感觉在这家庭里是额外的一员。我和一个表哥一个表妹共同生活,安全而快乐,舅母却偏爱说我不幸。

舅母是旧时代中一个可爱的妇人,她所以常常说我不幸,正因为她是一个家庭观念极浓厚的人。我的出生就是悲剧的开始,生母早死,又被父亲遗弃。后来我自己又在一次婚姻悲剧里,扮演了不幸的一方。

舅母的生活方式,包含着新的希望与旧的道德,叩头并不是这家庭落伍的表现,而是子女奉给长辈的一些他们所喜爱的行为,如果我们那种七摇八晃的叩头法,能让舅母老夫妇开心的话,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舅母还照老规矩,四眼儿人不必下跪,表嫂和表妹算是免了,我和表哥表妹夫带着两个表侄一字排开跪倒在红毡子上。桌上的一对红寿烛,烛光摇曳映到舅母刚扑了粉的圆脸上,在舅母光亮的脸上,我看见一个老妇人最

快乐的时光。刹那间,我忽然想,舅母真是一个懂得生活,富有生活风趣,也得到了真正的生活的女人。

这次我们要叫一桌席孝敬舅母,可是舅母不肯,她说她愿意自己下厨,因为她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口味。“可是,您是老寿星呀!我们应当孝敬您,您怎么反倒做给我们吃?”表妹笑着说。

“算了吧,吃一顿明天就全滚蛋了,什么孝敬不孝敬!”舅母又骂了,可是这次骂是亲切中带着伤感的,她虽是个顶达观的女人,但是老人的心是希望归来而怕离去的,舅母又何能例外?

我们吃得好开心,表妹夫和老丈人猜拳,五魁首,八匹马,把舅舅要灌醉了。我们也顾不得舅母在厨房烤成什么样儿,上一道菜,喊一回好。

和两表兄妹在一起,我一直受舅母特别的宠爱,当然是因为她对我多几分身世的怜悯。她希望我身体健康,婚姻美满,好对我那谜样的父亲有个交代,可是在这两方面,我都使她失望而伤心。我很惭愧一直让舅母精神上负荷沉重,她对于我的关怀远超过她的亲生子女,虽然我已成人,不需人扶助,她的关怀也未稍减。

舅母的生日,我画了一幅冬青树送给她,但是我知道,再多的颂词,再多的赠礼,都不如给她一个能使她放心的表白,我许久以来想要对舅母说的是:我的身体虽仍显瘦弱,但意志却坚强;我的婚姻虽告失败,但这并不证明我从此失去光明的前途!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以“冬青树”为题,是因为作者画了一幅冬青树送给了舅母,并借此告诉舅母:“我”意志坚强,前途仍然光明。

B.文章中的画线句“红着眼圈叹口气”通过对舅母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舅母对“我”的关心和疼爱。

C.文中详细描述了“我们”给舅母老夫妇叩头的情节,这既表明了舅母家中还遵循着老传统,也表明了舅母家的和睦。

D.文章通过“我们要叫一桌席孝敬舅母”和对“我们”的颂词、赠礼等的描写,充分表达了“我们”对舅母的一片孝心。

E.本文感情真挚,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方式,充分表达了舅母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舅母的感激。

2.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舅母骂人?请简要分析。

答:

3.为什么舅母认为“我”不幸,而“我”却认为“我”是幸运的?

答:

4.舅母口口声声说:“走远了顶好,图个清静!”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有怎样的感受?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答:

四、走进春天的怀里

司马中原

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五岁。那是军队带来的,一共有五六只。也许沙漠里的动物,不适应滨海和平原地区的季候吧,我看见它们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半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好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刻的记忆。那些经过我家乡的骆驼,不久便离开了;它们颈下的铜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微带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后来,大的战乱来了,使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沙风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它们比人更能默默的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的痛苦。

迎着沙风朝西走。在深浓的夜幕中,宏大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驼铃声,幻想自己成为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渴、忍着苦。早时听老人们讲故事,讲古老时刻,女娲娘娘炼采石,补荒天,补到后来,石头不够了,只好让西北角那块天荒着,地广、人稀,又多大漠,而那里却是骆驼的家乡。

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当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刻,我忍住泪,更想念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真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真会诚心诚意和它们做朋友呢。

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想象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默默的负重奔走。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种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当我在深夜的灯前,找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为广阔无涯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我多么希望我的作品,响成一片叮当的驼铃,除了安慰我半生行走的寂寞,也能为在人生旅程上行走的人们,带来一丝温藉和盼望呢?从纯美的感情世界里走出来,从沉重的、依乡恋土的情怀里走出来,从一长串战乱的时光里走出来,临波顾影,已两鬓星霜了。我真的是一只憔悴的骆驼,日以继夜的走着,走着,年轻的孩子看我,就像我童年看骆驼一样,怕是又老、又丑、又怪呢?但道路给我智慧和耐力,使我不呻吟、不叫喊、不颓丧,尽管已再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我还会走下去的,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的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便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

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迹,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负在背脊上,何止我是一匹骆驼呢?中国啊!让我们都当自己是骆驼,来为这多苦难的民族负重吧,精神上和内在储藏,就是我们赖以跋涉的骆背驼峰。我们要走过风沙迷眼的荒漠,走过疾风怒号的暗夜,走过冰霜严寒的冬季,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

据说骆驼队行进时,都让最老的、熟识道路的、有过无数跋涉经验的骆驼走在最前面,小的骆驼,走在中间,像我这种半老不老,又不强壮的骆驼,只能殿后了。希望先辈的姿影作为引导,年轻一辈的勇锐行姿作为激励,使我勉力跟上而不落队,让我们在驼铃的交响中,走到春天的怀里去,饮一饮甘洌的清泉,看一看仙人掌上的黄花,而我们是要走下去的,因为:

我们的前进就是中国的前进!

1.文章开头部分写骆驼又怪又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作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骆驼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3.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地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便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

(2)

4.请结合文意,联系自己,谈谈你对文中“骆驼精神”的理解。

五、老房子与蒲公英

永新人

春节前大弟回了一趟老家。一个族弟的小孩结婚, 找到了他, 他回去随礼, 顺便喝杯喜酒。说是族弟, 其实早在五服之外了, 因为我家自曾祖至父亲一辈都是单传。在这个村上没有血缘亲近的人了,远房的邻居也就当族亲来往。

大弟回来说, 我家的老房子不行了, 长期没人住, 年久失修, 还多处漏雨, 怕是要坍塌了。说着说着, 大弟脸色凝重, 神情戚然。

我又何尝不是。这栋两层二十间大瓦房, 是父母带着几个姐姐像燕子垒窝一样,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用双手垒起来的。这当中他们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 只有星星知道, 月亮知道。

记得那时候, 我只有十岁左右, 早上起来, 经常见不到大人。他们天没亮就走了, 去五十里开外的深山扛木头。回来的时候, 我们多半已经睡了, 只依稀听到卸下木头的咣当声, 然后就是他们像牛一样饮水的咕噜声。

房子建成了, 没几年我们姐弟也长大了, 一个个像小鸟一样飞走了, 只留下年迈的父母守着这偌大的房子。长期繁重的劳作损坏了他们的健康。父亲老了之后经常腰痛, 母亲的一个大关节变了形, 最后几年无法正常行走。即使这样, 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老屋。两位老人, 守着空荡荡的大房子, 叹息着说早知道建这个房子没人住,就不吃这个苦了。父母离世之后, 这房子就真的没人住了, 空了。

这是父辈用血汗换来的一个家, 我们没有理由抛弃她。我们兄弟商量着继续请人维修, 请人看护。

大弟说, 到我们这一辈, 房子还在, 我们走了, 房子可能也就没了。

他说得很凄然。

岁月无情, 会将一切带走, 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我想起小时候经常拔猪草的一个地方, 就在我们村庄后山的背面。早年这里也是一个村庄, 叫老背村, 有几十户人家。母亲说, 在我们出生前的几年, 这个村子的最后一位老人死了, 整个村庄就没人了。房屋坍塌之后,宅基地陆续被我们村庄的人开垦出来, 成了肥沃的菜地。我们在菜地里拔猪草的时候, 还经常可以捡到一些钱币、 瓷片什么的。而倒塌房屋的墙基, 还都规规矩矩地围着, 似乎在证明着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破败的墙基边上, 到处是蒲公英花絮, 飘飘洒洒。夕照的余晖里, 漫天飞舞的蒲公英花絮一路追逐着, 渐渐离了这宅基地, 越飞越远。

小时候懵懂, 不知沧海桑田的无情, 只是看到那些黑乎乎的墙砖有些害怕, 不敢一个人到那个地方去。只远远看着, 蒲公英花絮如毛茸茸的薄云的碎片, 在墙基边, 在菜地里, 散散漫漫, 飞向不知哪里的远方。后来长大了, 离开了那个山村, 加入到滚滚红尘当中, 就再没想起过这个消失了的村庄。

今日兄弟俩说到自家房子不可避免地败落, 我不由心生悲哀。多年以后, 我家的房子必定也会像老背村的房子一样, 坍塌, 然后由邻居们开垦那些房屋, 种上辣椒、 茄子、 南瓜和玉米。墙基边上, 也会有大片大片的蒲公英, 也会有漫天飞舞的蒲公英花絮。

就这样, 一年一年, 宅基地坍塌的墙基渐渐矮下去, 直至消失。唯一不变的, 或许就是土地上那自生自灭的蒲公英, 仍旧在晚风中启航, 开始未知的旅程。

只是, 不知后来的乡亲们会怎么跟他们的子孙说起这个房子的主人。

我们小时候以为村庄没了, 人也就没了。后来知道, 村庄没了, 这里的人可能还在, 这些人的后代可能还在,只是不知道迁徙到哪里去了。一个家族, 真的可以像蒲公英, 随风飘扬, 飘到哪儿哪儿就是家, 然后落地生根, 在一个新的地方繁衍生息。多少年之后, 他乡就是故乡, 而故乡却是他乡了。

我们这一家, 就像蒲公英, 如今飘散到许多地方了。

花语说, 蒲公英的飘洒不是孤独的流浪, 而是生命的延续。我们的老屋可以坍塌, 宅基地也可以让乡亲们耕种, 只愿未来的乡亲们知道, 从这里走出去的子孙, 正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繁衍生息, 茁壮成长。

1.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 文章回忆了自家老屋的建成, 叙写父母的辛劳付出和积劳成疾, 对父母离世之后自家老房子的日渐败落, 作者既伤感又无奈。

B. 如作者一样远离家乡的游子, 就像蒲公英一样, 在新的地方繁衍生息, 将他乡当成故乡。

C. 作者回忆了“ 老背村” 的命运, 由此联想到我家老房子可能也会像“ 老背村” 一样, 渐渐坍塌, 以致消失。

D. “ 多年以后, 我家的房子必定也会像老背村的房子一样, 坍塌, 然后由邻居们开垦那些房屋, 种上辣椒、茄子、 南瓜和玉米。 ” 这句话写出了邻居们对别人坍塌房子的再次利用, 表达了作者对他们做法的不满。

E. 本文对“ 老背村” 坍塌的墙基边的蒲公英进行了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老家的老房子败落的伤感以及对蒲公英的喜爱。

2. 文中交代“ 老背村” 的命运, 有何深刻含义? ( 6分)

3. 蒲公英在文中有何含义和作用? 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6分)

4. 文章最后说“ 多少年之后, 他乡就是故乡, 而故乡就是他乡了” , 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 8分)

散文阅读参考答案

一、1、AD

2.(1)文中第一段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将先前昙花无声无息的六年蛰伏与后文的华丽盛开形成了对比,文脉有了起伏变化;(2分)(2)同时也引出下文作者对昙花的描绘和礼赞,使作者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

3.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是长期坚守、厚积薄发的结果;(2分)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全力以赴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尽情绽放生命的精彩。

4.作者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把盛开的昙花比喻为“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和“开始舞蹈”, (2分)将昙花盛开的过程和美丽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昙花的热情赞美(2分)。

5.示例: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瞬息即逝,但是如果让生命活出质量、(活出意义,有限的生命便获得了永恒。正如文中的昙花,虽然它绽放的过程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随即便凋谢闭合,身后是长久的孤独与寂寞,但是当其怒放时,却倾其所有,让生命焕发出炫目的光彩,定格为永恒的美丽。(4分)人也这样,只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生命的价值便会获得永恒。雷锋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活了短短二十三年。但他却用短暂生命阐释了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生命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所以说,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质量。让生命活出质量,瞬息即永恒。(4分)

二、1.AE 解析:B项,“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异国商贾云集’”说法错误,敦煌城已变成了一个摩登小城,“异国商贾云集”是曾经的景象。C项,“作者在去敦煌之前,就已经知道那里并不能让自己感到自豪”不准确,文中只是说作者去之前有人告诉她“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D项,二者对文物的态度相同,都是“惜”。

2.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②领起本文要写的内容,点明文章写作的重点是莫高窟的困境。③表现了作者对莫高窟现状的遗憾和对其前景的担忧,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①文章并未重点写景,是因为作者感觉这里和其他景区已没有什么区别,作者着重写了莫高窟经历的各种磨难,与标题中的“挣扎”相照应,丰富了文章内涵。②莫高窟的现状引发了作者无尽的感伤,作者便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认识和思考,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忧思。

4.①莫高窟中有很多珍贵的文物,代表着我国佛教文化的灿烂辉煌,它千百年来经历了很多磨难,遭到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是莫高窟残存的美仍散发着巨大的艺术魅力,这残存的美更值得珍惜,更应该得到保护。②美的事物是珍贵的,但它又不是永恒的,总是要经历磨难。真正的美往往不会孤立存在,它经常伴随着磨难出现。生命中的美和磨难总是在一起,共同打造着复杂而又多彩的人生。

三、1.BC 解析:A项,文章以“冬青树”为题,还有一个原因:在作者心中舅母就像一棵冬青树,永远都在作者身边。D项,文章并未对“‘我们’的颂词、赠礼等”进行描写,文章说的是“再多的颂词,再多的赠礼,都不如给她一个能使她放心的表白”。E项,“环境描写”无中生有。

2.舅母骂人是她对家人的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她的骂毫无恶意,是对家人的关怀的一种另类表现,让人感到亲切,让人有家的感觉。而家人对舅母也是十分理解的,舅母骂人这一情节表现了家庭的其乐融融。

3.①舅母认为“我”不幸,是因为她是一个家庭观念极浓厚的人,而“我”的家庭是不完整的,生母早死,又被父亲遗弃,且“我” 在婚姻中也是不幸的一方。

②“我”认为“我”是幸运的,是因为“我”虽然失去了很多亲人,但是在舅母那里得到了家庭的温暖,从未感到“我”是这个家庭中额外的一员,“我”甚至比表兄妹更得舅母的宠爱。

4.这是舅母的反语,是安慰子女的话。舅母其实也想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身边,但她疼爱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在外地安心工作和生活,不挂念自己,所以这样说。从中,我们理解了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如果有一天我们离开父母到外地工作生活了,切记家中有永远想念自己、盼望自己回家的父母。

四. 1.先抑后扬手法,突出骆驼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下文刻画骆驼精神作铺垫。

2.童年认为骆驼丑怪;战时理解骆驼的坚忍;成长中想念骆驼,激励自己;成年后把自己当做骆驼,行走于写作中。

3.(1)

(2)让我们在骆驼精神的鼓舞下,走向未来、希望、成功。

4.骆驼精神:坚忍不拔,负重、希望、激励。要求谈出自己的理解。

五、1.D E(选‘D’3分,选‘E’2分)解析:D 项作者并未对他们的做法不满,此处只是表达作者对沧桑的感慨;E项此处不是表达对蒲公英的喜爱,而是以蒲公英隐喻背井离乡的游子。

2.文中写到“老背村”的消失,暗示着“我”的老家也可能像“老背村”一样,消失在岁月的河流中。(3分)“老背村”的村庄虽没了,但村里人的后代,或许就像“我”一样,如同蒲公英一样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3分)解析:分析“老背村”的作用,和文章主题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它的作用。

3.蒲公英在文中象征着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游子。(2分)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老屋的日益败落的伤感,对像蒲公英一样的“我们”顽强的生命力的礼赞。(2分)结构上,蒲公英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串联起作者有关“老背村”和自家老屋的回忆,托物言情。(2分)

4.如作者和他的兄弟姐妹们以及“老背村”的后代们一样的游子们走出家乡,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扎下根来,繁衍生息,将他乡当成故乡。(2分)走出家乡的游子们渐渐远离了故乡,与故乡的联系日益减少,故乡的房屋坍塌,亲人消失在岁月中,熟悉的故乡渐渐变成了不熟悉的他乡。(2分)本句意为时过境迁,故乡的落脚点可能会因为许多情与事发生改变,然唯一不变的是对故乡情永不消失的坚守,折射出作者内心的伤感与失落。(2分)联系现实如进城务工者,建设了城市,也留在了城市。(2分)


相关内容

  • 2017高考作文必考六大"母题"及命题预测(一)
  • 2017高考作文必考六大"母题"(一) [语文匠说明]这篇文章较长,来自于<创新作文>的2017年12月刊,文章对于高考备考很有价值,这次分作6次推送.感谢<创新作文>的稿约,语文匠刘老师忝列六大"母题"名师团队的第四位,欢迎关注. 2 ...

  • 2017高考语文专项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
  • 2017高考语文专项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7高考语文专项训练:文学类文本阅读 (时间:100分钟:分数: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黑 锅 李培俊 小麦家的红公鸡丢了,一大早小麦打开鸡窝,那只红公鸡率先钻出鸡窝,拍打着翅膀飞上墙头,撒过欢,落在榆树下的阴凉里,叨食 ...

  • 2017语文组教学计划
  •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组教学计划 新学年开始了,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县教研室工作思路.我校教学实际,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学期高二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指导思想 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以新一轮高考改革为契机,在全面提 ...

  • 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高三语文)高三第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下面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高考成绩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命脉,"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我校2016高考的优异成绩和自己所教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倍感压力.然而再多的茫然叹惋都于事无补,唯有脚踏实地. ...

  •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透析及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 2016年高考作文命题透析及2017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9套语文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三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9套语文试卷中共有作文试题10道.其中北京卷采用二选一模式(议论文与记叙文二选一).10道作文试题中有8道采用材料作文题 ...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解读 戴俊和 由于安徽省2016年可能参加全国统考,与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相比,2015年<考试说明>总体稳定,其部分变化,体现了由安徽卷向全国新课标卷过渡的特点. 考试说明具体变化如下: 一.&q ...

  • 2017年高三英语组教学模式
  • 2017年高三英语组教学模式 姜秀俊 整个英语组,除4个实验班有部分强化训练外,整个课本复习计划和每节自习的任务,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在复习过程中除课本高考词汇,课本知识点和语法之外,为了应对高考还要进行五个模块的专项训练.力求提高每位学生英语水平,在高考中发挥最大潜能,取得最高成绩. (一)听力方 ...

  • 高中作文:"为生命写作"与 "为生存写作"双线并行训练体系
  • 理论依据及内涵阐释 转化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重在"转化","转化率"是指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与语文相关的人文素养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素质的比率,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核心.写作过程也是一个转化过程,学生广泛阅读,大量吸 ...

  • 2017高考研讨会英语材料
  • 2016---2017年高三高考备考研讨会 高考英语听力复习攻略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样题,听力部分共20个小题,试题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五段小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听完每段对话后,考生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第二部分通常为四段长对话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