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主要神仙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 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 战神,大 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 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 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 | 顺风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电母(金 光圣母) | 风伯 | 雨师 | 游奕灵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赤脚大仙 | 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 娥 | 玉兔 | 玉蟾 | 吴刚 | 天蓬元帅 |天佑元帅 | 九天 玄女 | 十二金钗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阴星 君 |太阳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坛海 会大神哪吒 | 巨灵神 |月老 | 左辅右弼 | 二郎神杨戬 |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 萨真人 |紫阳真人(张伯 端) | 文昌帝君 | 天聋 | 地哑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黄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时神 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 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 | 长江 | 淮河 | 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 关羽。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 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 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

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 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儿子。) 及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 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 |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 丁丑神赵子玉 | 六甲为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

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 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 战神,大 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 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 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 | 顺风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电母(金 光圣母) | 风伯 | 雨师 | 游奕灵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赤脚大仙 | 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 娥 | 玉兔 | 玉蟾 | 吴刚 | 天蓬元帅 |天佑元帅 | 九天 玄女 | 十二金钗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阴星 君 |太阳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坛海 会大神哪吒 | 巨灵神 |月老 | 左辅右弼 | 二郎神杨戬 |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 萨真人 |紫阳真人(张伯 端) | 文昌帝君 | 天聋 | 地哑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黄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时神 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 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 | 长江 | 淮河 | 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 关羽。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 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 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

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 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儿子。) 及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 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 |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 丁丑神赵子玉 | 六甲为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

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相关内容

  • [转载]漫谈清丰金堤老爷庙里的诸神
  • 漫谈清丰金堤老爷庙里的诸神 拙文<我所知道的清丰金堤老爷庙>在<清丰>杂志发表以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并对老爷庙里诸神的情况产生了进一步探讨的兴趣,恰好,这也是我言犹未尽之处. 我对清丰金堤老爷庙这处古迹关注已久,我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老爷庙的名称,为什么叫"老爷庙&q ...

  • 多元汇聚,井然有序
  • 多元汇聚,井然有序 摘 要:畲族作为苗瑶语族的一支,在长期的民族迁徙过程,其宗教信仰处于不断融合与发展的处境中.坐落于福建省永安市青水乡三房畲族村的畲族,依然保持着独特的民间宗教信仰形态,是一种横向的多元汇聚,更是一种纵向的新旧渗透,在共同参与下保持一种井然有序的状态,在历史传承中,新时期的元素不断 ...

  • 麻姑山之道教文化,南城大部分人不知道--
  • 麻 姑山在道教名山归类中为"第二十八洞天,第十福地".按道教典籍记载:洞天,乃上仙统治之所,福地,乃真人统治之所.神仙世界也分三等九品,麻姑山为上仙.真人所治,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既有"高级职称"的仙人,也有"中级职称"的真人.仙客.麻姑山 ...

  • 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 人人都想长命百岁,据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旋即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还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各处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渡东海求神仙,但最终是没有下文了.倒是庄子的<逍遥游>中讲述,在楚国有一个叫彭祖的人,他是颛顼的玄孙,他历经唐虞夏商 ...

  • 论中国古代神仙小说的文化意蕴
  • 摘 要:中国古代神仙小说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意蕴,神仙小说的修道成仙.救世济世.仙凡婚恋.游历仙境等主题积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识,表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态.深入具体地探讨神仙小说的文化意蕴,对于解剖中国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

  • 论周易与道教文化
  • 杭州师范大学 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论文 论 文 题 目 : 作 者 姓 名 : 学 科 门 类 : 课 程 名 称 : 导师姓名.职称 : 论<周易>与道教文化 楼婷 班级:人教141 哲学类 <周易>初步 赵玉强 副教授 二零壹肆年十一月 摘 要 周易源自伏羲画卦.后由文王.周 ...

  • 长生不死_羽化登仙_道教生死观涵蕴之初探_崔俊
  • 长生不死,羽化登仙 ---道教生死观涵蕴之初探 崔俊 "长生不死,羽化登仙"是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此形成了长生不死神仙信仰为核心的道教教义体系.其中以贵生恶死为显著特征的道教生死观是其教义体系中的一块重要理论基石.道教生死观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基本思想,即"身重于物,贵生 ...

  • 中国道教与传统文化
  • 中国道教与传统文化 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道教的联系非常密切,道教既是我国的传统宗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道教形成于东汉末期,在道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它吸收融合了不少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成为它思想来源的一部分.此外,道教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 ...

  • [海内十洲记]成书新探
  • 作者:吴从祥 广西社会科学 2010年02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09)10-0093-05 <海内十洲记>又名<十洲记>(下文通称<十洲记>),旧本题汉代东方朔所作,此说不可信.学者们对<十洲记 ...

  • 汉武帝_从历史人物到小说形象_黄景春
  • 2009年7月第16卷第4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J u l . 2009 V o l . 16N o . 4 文学研究 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