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次月考卷2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次月考卷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下碱基间不能..

配对的是 A .A 与T B.A 与U C.G 与C D.G 与T

2.已知豌豆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4条,那么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单体条数分别是( )

A .14和14 8.7和14 C.20和14 D.28和0 3.

A .曲线甲为糖尿病患者

B .AB 段血糖升高最可能是因为肝糖原分解 C .能够促进BC 过程进行的激素是胰岛素 D .CD 段表明人体血糖浓度处于动态平衡中

4.下面的坐标曲线表示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 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曲线BC 段对应的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B. 曲线DE 段对应的细胞内有姐妹染色单体 C. 出现AB 段变化的原因是DNA 分子复制 D. 出现CD 段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后形成两个子细胞

再过数年后,这些麋鹿已适应自由生活。再过数年后,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种群。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麋鹿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增加 B. 麋鹿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加

C. 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变化 D. 自由生活的麋鹿与自然保护区的麋鹿间存在隔离

15.普通小麦含染色体42条,有六个染色体组。则普通小麦的单倍体含染色体几条? A .6 B.7 C.21 D.42

16.基因型为 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 ( ) A .4︰1 B.3︰1 C.2︰1 D.1︰1

17.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种群的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B .该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 C .该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 .若该种群在第2、3年连续自交,则A 的基因频率会增加 18.在果蝇卵巢中不能..

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

19.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 .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 .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诞生 B .生殖隔离的产生并非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C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21.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 .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 B .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贫血病 C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D .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

22.人血红蛋白分别由两条α、β链构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β链第6位的谷氨酸替换为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聚集为纤维状,使红细胞形状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人血红蛋白至少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

C .患者体内编码β链的基因碱基数量改变 D .氨基酸序列改变影响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生物不可能出现变异性状

B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果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不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必然发生基因重组 D .如果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则说明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24.某植物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 和黄色(含黄色素) 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 ,B 和b) 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 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只有显性基因B 存在时才可激活显性基因A 表达。现选择AABB 和aab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 1,F 1自交得F 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K13­5

A .F 2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或AaBb B .F 1的表现型是黄色

C .F 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9∶7 D .F 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5种 2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 .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

C .对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中的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D .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表现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26.某生物有4对染色体,如1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过程中,其中1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1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 .1﹕1

B .1﹕2 C .1﹕3 D .0﹕4 27.下列遗传系谱图中,黑色的为患者,白色的为正常或携带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B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25%

28.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家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 1均为黑色。F 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 2,F 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6:1,则F 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

A .1/3 B.1/8 C.1/4 D.1/2 二、双选题(题型注释)

三、多选题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四、综合题(题型注释)

29.下图为白化病(A-a )和色盲(B-b )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Ⅰ2

,Ⅲ9 。

(2)若Ⅲ7与Ⅲ10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

(3)Ⅲ8与Ⅲ11以及Ⅲ7与Ⅲ10之间结婚,均属 婚配。

(4)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31.(10分)右图表示人类镰刀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据图回答:

(1)③过程是 ,发生的场所是 ,发生的时间是 ;

(2)④表示的碱基序列是 ,这是决定一个缬氨基的一个 ,转运谷氨酸的转运 RNA 一端的三个碱基是 。

(3)父母均正常,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女儿,可见此遗传病是遗传病。如果这对夫妇再生,生一个患此病的女儿的概率为 。

(4)镰刀型贫血症是由 产生的一种遗传病,该病十分罕见,严重缺氧时

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和 。

32.下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 )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途径1

途径4

(1)途径1、4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分别 、 。 (2)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3)通过途径2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 ,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4)品种A 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品种C 的基因型是 ,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 34.(12分)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 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二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①、②、③代表减数分裂的过程,I 、II 、Ⅲ、Ⅳ、Ⅴ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II 和细胞Ⅳ的名称分别是 、 。

(2)图二细胞处于图一中的 过程,该细胞染色体组成异常的可能原因是处于图一中的 没有分开,移向细胞同一极,由此产生的细胞V 的基因组成是 。

(3)请在图三中绘出细胞Ⅱ的分裂图像(应标明基因):

35.(16分) I .(每空1分,共5分)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果蝇的性别是 ,其一个染色体组包含有 条染色体。

(2)在果蝇中,有眼和无眼是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a )控制的。已知果蝇Ⅲ号染色体上有黑檀体和灰体基因,现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 1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无眼为 性状。将F 1中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 2的表现型为 ,其比例接近于 ,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不在Ⅲ号染色体上。 Ⅱ.(1)题1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用 A、a 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圆眼与棒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用B 、b 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果蝇群体中,已知基因a 实验小组从该群体中选取两只果蝇作亲代进行杂交实验,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

(1)亲代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

(2)若用子代中的1只长翅果蝇与环境中的1只长翅果蝇杂交,产生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

(3)在某条件下进行实验,子一代某些雌果蝇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结果子一代长 ①预测不能正常发育存活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是 。 ②针对此推测进一步作出验证:用纯合长翅圆眼雄果蝇与基因型为 的雌果蝇杂交,将子代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培养,若子代中有雌果蝇,则基因型为 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若子代中无雌果蝇,则基因型为 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T 或A 与G 配对,G 只能与C 配对,故本题选D 。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2.D 【解析】 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常人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以及糖尿病的有关知识。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80~120m g/dL,如果血糖浓度长时间高于这个范围,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因此曲线甲为糖尿病患者。AB 段是在摄入了葡萄糖溶液后形成的, BC 段血糖浓度降低,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胰岛素。CD 段血糖水平在80~120 mg/dL范围之内波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4.B

【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减数分裂有关知识。

曲线DE 段对应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细胞内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但到了后期,因着丝粒分裂,所以就没有姐妹染色单体了,因此不正确;曲线BC 段对应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故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AB 段属于间期,故出现AB 段变化的原因是DNA 分子复制;CD 段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到末期,所以出现CD 段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形成两个子细胞。 5.C 【解析】 6.B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如东北虎和华南虎虽然不是同一种群,但仍属于同一物种,故A 错误,B 正确。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 正确。东北虎和华南虎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它们仍然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也就说它们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D 错误。 考点:物种和隔离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种和隔离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7.D

【解析】现在地球上也存在结构很简单的生物。 8.C

【解析】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什么是遗传物质还没有发现,因此达尔文没有科学的解释遗传变异的根本原因,故答案选C 。 9.D 【解析】 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分离即是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这里只是发育到幼苗没有涉及生殖细胞,所以不涉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答案D 。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0.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该器官细胞先进行有丝分裂,接着进行减数分裂,D 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原细胞两个染色体组变成四个染色体组,到E 时期细胞一分为二,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至I 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染色体组数不变;A 对;L 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为非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的染色体,故L 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 、YYrr 、yyRR 、yyrr ;B 对;细胞分裂结束,E 、M 时期,染色体解旋变细变长形成染色质,此时DNA 没有解旋,C 错;G 时期是减I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I 时期是减I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均会发生基因重组,D 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 11.B 【解析】

试题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意义,故B 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12.D

【解析】能自花传粉的植物, 杂交育种中得到了F 1,F 1自交产生的F 2中会出现新的性状, 可以采用不断自交选育新品种,A 正确。F 2出现所需的各种性状后, 对于动物可再采用测交鉴别出F 2中的纯合个体,B 正确。无性繁殖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因此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繁殖的植物, 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后即可留种,C 正确。植物多是一年生的, 因此不适于用测交法检测个体的基因型,D 错误。 13.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这对正常夫妇的男孩色盲,则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则其母亲一定是携带者,而其父亲正常,则基因型可求出为:X B Y 、X B X b,故B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A

【解析】略 15.C 【解析】

试题分析:小麦是六倍体,因此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该单倍体有三个染色体组,因此含有21条染色体。 考点:染色体变异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染色体变异中的单倍体,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16.C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最终产生四个精子,两两相同,只能是两种;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最终产生一个卵细胞与三个极体,卵细胞只能是一种,C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1年中,A 的基因频率为0.5,第2年中A 的基因频率为0.5,种群的生活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生物没有进化,故A 正确,BC 均错;种群连续自交,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故D 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计算能力。

18.D

【解析】

试题分析: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卵巢中可以进行卵原细胞的有丝分裂增殖,也可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图A 中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分配不均匀,此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图B 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分配均匀,为第一极体;图C 中四对同源染色体没有联会,全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图D 中有4条染色体,但是只有两种形态,为两对同源染色体,不是果蝇的细胞。因此在果蝇卵巢中不能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D ,故选D 项。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9.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故C 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故AB 均正确;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故D 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0.B

【解析】

试题分析:生殖隔离的形成才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故A 错误。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故B 正确。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的,故C 错误。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加,故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1.C

【解析】

试题分析: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 错误;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贫血病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 错误;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其原理是基因重组,C 正确;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其原理是基因工程,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构成,所以至少含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故A 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基因突变进而造成血红蛋白结构的改变,故B 正确;由于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不变,故基因突变过程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数量不变,故C 错误;氨基酸序列的改变造成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使人患病,故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B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不改变,A 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数目均发生变化,但细胞不发生染色体变异,B 正确;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时,交换的如果是相同基因,则不发生基因重组,C 错误;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也有可能是该基因存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D 错误。

考点:生物变异

点评: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24.A

【解析】由图可知,花色表现为黄色的前提是A 存在且B 存在,因此黄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或AaBb 或AABb 或AaBB ,A 项错误;F 1基因型为AaBb ,因此表现型为黄色,B 项正确;F 1自交后代F 2为9A_B_(黄色)∶3A_bb(白色)∶3aaB_(白色)∶1aabb(白色) ,因此F 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为9∶7,C 项正确;F 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共5种,D 项正确。

25.B

【解析】

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A 错。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为单倍体,含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纯合的二倍体或多倍体,B 正确。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为单倍体,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单倍体,C 错。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表现差异可能是后天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所致,也有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D 错。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6.A

【解析】

试题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中主要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主要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因此如果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进行,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只有其中1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1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1:1,A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7.B

【解析】从遗传系谱图的特点看甲图中无中生有有隐性,且有一个患病女儿,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乙为隐性遗传病可能常染色体,也可能X 染色体上,丙图患病母亲其儿子正常,一定不是伴X 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丁图中有中生无为显性,且有一个正常的女儿,一定是

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所以A 选项错误,色盲属于伴X 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所以B 选项正确。

28.A

【解析】

试题分析: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F1均为黑色,推断黑色为显性,F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2,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6:1=9:(3+3):1,推断F1为双杂合子,该性状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F 1为AaBb, F2中黑色为A_B_,浅黄色为A_bb和aaB_,白色为aabb 。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为AAbb(1/16)和aaBB(1/16),占F2浅黄色个体比例为(1/16+1/16)/(6/16)=1/3,故A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9.(1)AaXbY ,aaXbXb ;AXB 、AXb 、aXB 、aXb

(2)1/6;1/24

(3)近亲,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4)遗传物质的改变(或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解析】

30.

【解析】略

31.(共11分)

(1)基因突变:细胞核;细胞分裂间期

(2)GAU ;密码子;CUU

(3)常染色体上隐性; 1/8

(4)基因突变;突变率很低;突变往往是有害的

【解析】

32.

(1)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单倍体育种 100%

(4)1/4 HHhhRRrr 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途径1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途径4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途径2中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后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对其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是单倍体育种,因染色体加倍后都是纯合子,故后代全部都能稳定遗传。

(4)途径3中的幼苗基因型有HHRR ,HHrr ,hhRR 和hhrr ,在品种A 中有这些的在16种结合方式里面各有1个,故共占4/16=1/4。品种C 是多倍体育种,基因型是HHhhRRrr ,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33.(1)DNA ;染色体;线粒体;(2)高;乙组细胞分裂旺盛,产生的细胞含有由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合成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等为原料合成的DNA 。(3)间;(4)合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原料,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又是合成DNA 的原料。

【解析】DNA 与RNA 的区别在于DNA 有胸腺嘧啶碱基,而RNA 所含的是尿嘧啶碱基.

34.

【解析】略

35.Ⅰ(1)雄性 4 (2)隐性 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 9:3:3:1

B b B b B B b b B B Ⅱ(1)AaX X (1分) (2)1/18 (3)①AAX X 或AAX X ② AAXX AAXX

B b AAX X

【解析】

试题分析:Ⅰ(1)根据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中有一对异型性染色体,可判断该果蝇为雄果蝇。其中一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2)根据显性性状定义,具有1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子代都表现出的全部性状为显性性状,故有眼和灰体为显性,无眼和黑檀体是隐性。F 1代为双杂合子,F 1代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 2代表现型和比例为9灰体有眼:3灰体无眼:3黑檀体有眼:1黑檀体无眼。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对象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将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重组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相同,说明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Ⅱ(1)子代中雄性圆眼:棒眼=3:1,雌性全为圆眼,, 说明圆眼对棒眼为显性且伴X 染色体遗传。子代雄性长翅:残翅=3:1,雌性长翅:残翅=3:1,说明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且随常染色

B b B 体遗传。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判定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 X 和AaX Y 。(2)根据

a=1/5,则A=4/5,所以AA:Aa=16/25:8/25=2:1,即Aa=1/3;而亲本杂交后代的长翅果蝇有2/3为Aa ;二者杂交2/3Aa×1/3Aa→2/3×1/3×1/4aa=1/18aa。(3)根据亲代基因型可知,F 代中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比例应为=6∶2,而实际比例是5∶2,因此可判定基因型为

B B B b B B B b AAX X 或AAX X 的个体死亡。鉴别基因型为AAX X 或AAX X 的个体死亡时,则子代一定产生

B B 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因此选择基因型为AA 的个体杂交,又因为雌性个体中基因型AAX X

B b B b b 或AAX X 不一定存在,因此利用基因型为AAX Y 的雄果蝇和基因型为AAX X 的雌果蝇杂交,

A a A A 子代才会出现BBX X 的个体。如果基因型为BBX X 的个体死亡,则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和雄果

B b 蝇都存在,如果基因型为AAX X 的个体死亡,则杂交子代中只有雄果蝇,因此可根据子代中

的雌性和雄性个体出现的情况进行判定死亡类型的基因型。若子代中有雌果蝇,则基因型为

B B B b AAX X 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若子代中无雌果蝇,则基因型为AAX X 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和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二次月考卷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下碱基间不能..

配对的是 A .A 与T B.A 与U C.G 与C D.G 与T

2.已知豌豆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4条,那么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单体条数分别是( )

A .14和14 8.7和14 C.20和14 D.28和0 3.

A .曲线甲为糖尿病患者

B .AB 段血糖升高最可能是因为肝糖原分解 C .能够促进BC 过程进行的激素是胰岛素 D .CD 段表明人体血糖浓度处于动态平衡中

4.下面的坐标曲线表示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 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曲线BC 段对应的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B. 曲线DE 段对应的细胞内有姐妹染色单体 C. 出现AB 段变化的原因是DNA 分子复制 D. 出现CD 段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后形成两个子细胞

再过数年后,这些麋鹿已适应自由生活。再过数年后,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种群。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麋鹿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增加 B. 麋鹿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加

C. 麋鹿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不断变化 D. 自由生活的麋鹿与自然保护区的麋鹿间存在隔离

15.普通小麦含染色体42条,有六个染色体组。则普通小麦的单倍体含染色体几条? A .6 B.7 C.21 D.42

16.基因型为 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为 ( ) A .4︰1 B.3︰1 C.2︰1 D.1︰1

17.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种群的生物没有发生进化 B .该种群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很高 C .该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 .若该种群在第2、3年连续自交,则A 的基因频率会增加 18.在果蝇卵巢中不能..

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

19.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C .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D .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诞生 B .生殖隔离的产生并非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C .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21.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 .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 B .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贫血病 C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D .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

22.人血红蛋白分别由两条α、β链构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β链第6位的谷氨酸替换为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聚集为纤维状,使红细胞形状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人血红蛋白至少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

C .患者体内编码β链的基因碱基数量改变 D .氨基酸序列改变影响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生物不可能出现变异性状

B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果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不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必然发生基因重组 D .如果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则说明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24.某植物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 和黄色(含黄色素) 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 ,B 和b) 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 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只有显性基因B 存在时才可激活显性基因A 表达。现选择AABB 和aab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 1,F 1自交得F 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K13­5

A .F 2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或AaBb B .F 1的表现型是黄色

C .F 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9∶7 D .F 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5种 2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 .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

C .对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中的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D .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表现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26.某生物有4对染色体,如1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过程中,其中1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1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 .1﹕1

B .1﹕2 C .1﹕3 D .0﹕4 27.下列遗传系谱图中,黑色的为患者,白色的为正常或携带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B .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C .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携带者

D .家系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25%

28.在家鼠的遗传实验中,一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家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F 1均为黑色。F 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 2,F 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6:1,则F 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

A .1/3 B.1/8 C.1/4 D.1/2 二、双选题(题型注释)

三、多选题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四、综合题(题型注释)

29.下图为白化病(A-a )和色盲(B-b )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Ⅰ2

,Ⅲ9 。

(2)若Ⅲ7与Ⅲ10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

(3)Ⅲ8与Ⅲ11以及Ⅲ7与Ⅲ10之间结婚,均属 婚配。

(4)目前已发现的人类遗传病有数千种,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31.(10分)右图表示人类镰刀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据图回答:

(1)③过程是 ,发生的场所是 ,发生的时间是 ;

(2)④表示的碱基序列是 ,这是决定一个缬氨基的一个 ,转运谷氨酸的转运 RNA 一端的三个碱基是 。

(3)父母均正常,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女儿,可见此遗传病是遗传病。如果这对夫妇再生,生一个患此病的女儿的概率为 。

(4)镰刀型贫血症是由 产生的一种遗传病,该病十分罕见,严重缺氧时

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和 。

32.下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 )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途径1

途径4

(1)途径1、4依据的遗传学原理分别 、 。 (2)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3)通过途径2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 ,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4)品种A 与途径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品种C 的基因型是 ,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 。 34.(12分)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 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二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①、②、③代表减数分裂的过程,I 、II 、Ⅲ、Ⅳ、Ⅴ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II 和细胞Ⅳ的名称分别是 、 。

(2)图二细胞处于图一中的 过程,该细胞染色体组成异常的可能原因是处于图一中的 没有分开,移向细胞同一极,由此产生的细胞V 的基因组成是 。

(3)请在图三中绘出细胞Ⅱ的分裂图像(应标明基因):

35.(16分) I .(每空1分,共5分)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果蝇的性别是 ,其一个染色体组包含有 条染色体。

(2)在果蝇中,有眼和无眼是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a )控制的。已知果蝇Ⅲ号染色体上有黑檀体和灰体基因,现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 1均为灰体有眼果蝇,说明无眼为 性状。将F 1中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 2的表现型为 ,其比例接近于 ,说明控制无眼的基因不在Ⅲ号染色体上。 Ⅱ.(1)题1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用 A、a 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圆眼与棒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用B 、b 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果蝇群体中,已知基因a 实验小组从该群体中选取两只果蝇作亲代进行杂交实验,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请回答:

(1)亲代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

(2)若用子代中的1只长翅果蝇与环境中的1只长翅果蝇杂交,产生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

(3)在某条件下进行实验,子一代某些雌果蝇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结果子一代长 ①预测不能正常发育存活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是 。 ②针对此推测进一步作出验证:用纯合长翅圆眼雄果蝇与基因型为 的雌果蝇杂交,将子代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培养,若子代中有雌果蝇,则基因型为 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若子代中无雌果蝇,则基因型为 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T 或A 与G 配对,G 只能与C 配对,故本题选D 。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2.D 【解析】 3.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常人血糖的平衡及其调节以及糖尿病的有关知识。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80~120m g/dL,如果血糖浓度长时间高于这个范围,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因此曲线甲为糖尿病患者。AB 段是在摄入了葡萄糖溶液后形成的, BC 段血糖浓度降低,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胰岛素。CD 段血糖水平在80~120 mg/dL范围之内波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4.B

【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减数分裂有关知识。

曲线DE 段对应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细胞内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但到了后期,因着丝粒分裂,所以就没有姐妹染色单体了,因此不正确;曲线BC 段对应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故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AB 段属于间期,故出现AB 段变化的原因是DNA 分子复制;CD 段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到末期,所以出现CD 段变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形成两个子细胞。 5.C 【解析】 6.B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如东北虎和华南虎虽然不是同一种群,但仍属于同一物种,故A 错误,B 正确。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 正确。东北虎和华南虎虽然有地理隔离,但是它们仍然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也就说它们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D 错误。 考点:物种和隔离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种和隔离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7.D

【解析】现在地球上也存在结构很简单的生物。 8.C

【解析】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什么是遗传物质还没有发现,因此达尔文没有科学的解释遗传变异的根本原因,故答案选C 。 9.D 【解析】 试题分析:同源染色体分离即是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这里只是发育到幼苗没有涉及生殖细胞,所以不涉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答案D 。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0.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该器官细胞先进行有丝分裂,接着进行减数分裂,D 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原细胞两个染色体组变成四个染色体组,到E 时期细胞一分为二,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至I 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染色体组数不变;A 对;L 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为非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的染色体,故L 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 、YYrr 、yyRR 、yyrr ;B 对;细胞分裂结束,E 、M 时期,染色体解旋变细变长形成染色质,此时DNA 没有解旋,C 错;G 时期是减I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I 时期是减I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均会发生基因重组,D 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 11.B 【解析】

试题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意义,故B 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 12.D

【解析】能自花传粉的植物, 杂交育种中得到了F 1,F 1自交产生的F 2中会出现新的性状, 可以采用不断自交选育新品种,A 正确。F 2出现所需的各种性状后, 对于动物可再采用测交鉴别出F 2中的纯合个体,B 正确。无性繁殖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因此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繁殖的植物, 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后即可留种,C 正确。植物多是一年生的, 因此不适于用测交法检测个体的基因型,D 错误。 13.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这对正常夫妇的男孩色盲,则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母亲,则其母亲一定是携带者,而其父亲正常,则基因型可求出为:X B Y 、X B X b,故B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A

【解析】略 15.C 【解析】

试题分析:小麦是六倍体,因此每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该单倍体有三个染色体组,因此含有21条染色体。 考点:染色体变异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染色体变异中的单倍体,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16.C 【解析】

试题分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最终产生四个精子,两两相同,只能是两种;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最终产生一个卵细胞与三个极体,卵细胞只能是一种,C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7.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1年中,A 的基因频率为0.5,第2年中A 的基因频率为0.5,种群的生活环境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生物没有进化,故A 正确,BC 均错;种群连续自交,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故D 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计算能力。

18.D

【解析】

试题分析: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卵巢中可以进行卵原细胞的有丝分裂增殖,也可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图A 中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分配不均匀,此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图B 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分配均匀,为第一极体;图C 中四对同源染色体没有联会,全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图D 中有4条染色体,但是只有两种形态,为两对同源染色体,不是果蝇的细胞。因此在果蝇卵巢中不能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D ,故选D 项。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9.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故C 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故AB 均正确;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故D 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0.B

【解析】

试题分析:生殖隔离的形成才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故A 错误。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故B 正确。生物进化的方向是自然选择决定的,故C 错误。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加,故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1.C

【解析】

试题分析: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 错误;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贫血病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 错误;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其原理是基因重组,C 正确;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其原理是基因工程,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构成,所以至少含有4个氨基和4个羧基,故A 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基因突变进而造成血红蛋白结构的改变,故B 正确;由于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不变,故基因突变过程中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数量不变,故C 错误;氨基酸序列的改变造成血红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使人患病,故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B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不改变,A 错误;在减数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数目均发生变化,但细胞不发生染色体变异,B 正确;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时,交换的如果是相同基因,则不发生基因重组,C 错误;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也有可能是该基因存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D 错误。

考点:生物变异

点评: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24.A

【解析】由图可知,花色表现为黄色的前提是A 存在且B 存在,因此黄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或AaBb 或AABb 或AaBB ,A 项错误;F 1基因型为AaBb ,因此表现型为黄色,B 项正确;F 1自交后代F 2为9A_B_(黄色)∶3A_bb(白色)∶3aaB_(白色)∶1aabb(白色) ,因此F 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为9∶7,C 项正确;F 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共5种,D 项正确。

25.B

【解析】

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A 错。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为单倍体,含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纯合的二倍体或多倍体,B 正确。六倍体普通小麦的花药为单倍体,进行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单倍体,C 错。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表现差异可能是后天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所致,也有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D 错。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6.A

【解析】

试题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中主要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主要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因此如果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进行,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只有其中1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1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1:1,A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7.B

【解析】从遗传系谱图的特点看甲图中无中生有有隐性,且有一个患病女儿,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乙为隐性遗传病可能常染色体,也可能X 染色体上,丙图患病母亲其儿子正常,一定不是伴X 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丁图中有中生无为显性,且有一个正常的女儿,一定是

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所以A 选项错误,色盲属于伴X 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所以B 选项正确。

28.A

【解析】

试题分析:黑色家鼠与白色家鼠杂交,F1均为黑色,推断黑色为显性,F1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得F2,F2中家鼠的毛色情况为黑色:浅黄色:白色=9:6:1=9:(3+3):1,推断F1为双杂合子,该性状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F 1为AaBb, F2中黑色为A_B_,浅黄色为A_bb和aaB_,白色为aabb 。F2浅黄色个体中纯合子为AAbb(1/16)和aaBB(1/16),占F2浅黄色个体比例为(1/16+1/16)/(6/16)=1/3,故A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9.(1)AaXbY ,aaXbXb ;AXB 、AXb 、aXB 、aXb

(2)1/6;1/24

(3)近亲,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4)遗传物质的改变(或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解析】

30.

【解析】略

31.(共11分)

(1)基因突变:细胞核;细胞分裂间期

(2)GAU ;密码子;CUU

(3)常染色体上隐性; 1/8

(4)基因突变;突变率很低;突变往往是有害的

【解析】

32.

(1)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2)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单倍体育种 100%

(4)1/4 HHhhRRrr 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途径1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途径4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途径2中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后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对其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是单倍体育种,因染色体加倍后都是纯合子,故后代全部都能稳定遗传。

(4)途径3中的幼苗基因型有HHRR ,HHrr ,hhRR 和hhrr ,在品种A 中有这些的在16种结合方式里面各有1个,故共占4/16=1/4。品种C 是多倍体育种,基因型是HHhhRRrr ,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33.(1)DNA ;染色体;线粒体;(2)高;乙组细胞分裂旺盛,产生的细胞含有由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合成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等为原料合成的DNA 。(3)间;(4)合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原料,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又是合成DNA 的原料。

【解析】DNA 与RNA 的区别在于DNA 有胸腺嘧啶碱基,而RNA 所含的是尿嘧啶碱基.

34.

【解析】略

35.Ⅰ(1)雄性 4 (2)隐性 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 9:3:3:1

B b B b B B b b B B Ⅱ(1)AaX X (1分) (2)1/18 (3)①AAX X 或AAX X ② AAXX AAXX

B b AAX X

【解析】

试题分析:Ⅰ(1)根据果蝇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中有一对异型性染色体,可判断该果蝇为雄果蝇。其中一个染色体组含4条染色体。(2)根据显性性状定义,具有1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子代都表现出的全部性状为显性性状,故有眼和灰体为显性,无眼和黑檀体是隐性。F 1代为双杂合子,F 1代雌雄果蝇相互杂交,F 2代表现型和比例为9灰体有眼:3灰体无眼:3黑檀体有眼:1黑檀体无眼。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对象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将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重组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相同,说明无眼基因与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Ⅱ(1)子代中雄性圆眼:棒眼=3:1,雌性全为圆眼,, 说明圆眼对棒眼为显性且伴X 染色体遗传。子代雄性长翅:残翅=3:1,雌性长翅:残翅=3:1,说明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且随常染色

B b B 体遗传。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判定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 X 和AaX Y 。(2)根据

a=1/5,则A=4/5,所以AA:Aa=16/25:8/25=2:1,即Aa=1/3;而亲本杂交后代的长翅果蝇有2/3为Aa ;二者杂交2/3Aa×1/3Aa→2/3×1/3×1/4aa=1/18aa。(3)根据亲代基因型可知,F 代中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比例应为=6∶2,而实际比例是5∶2,因此可判定基因型为

B B B b B B B b AAX X 或AAX X 的个体死亡。鉴别基因型为AAX X 或AAX X 的个体死亡时,则子代一定产生

B B 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因此选择基因型为AA 的个体杂交,又因为雌性个体中基因型AAX X

B b B b b 或AAX X 不一定存在,因此利用基因型为AAX Y 的雄果蝇和基因型为AAX X 的雌果蝇杂交,

A a A A 子代才会出现BBX X 的个体。如果基因型为BBX X 的个体死亡,则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和雄果

B b 蝇都存在,如果基因型为AAX X 的个体死亡,则杂交子代中只有雄果蝇,因此可根据子代中

的雌性和雄性个体出现的情况进行判定死亡类型的基因型。若子代中有雌果蝇,则基因型为

B B B b AAX X 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若子代中无雌果蝇,则基因型为AAX X 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和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相关内容

  • 2015高一数学必修1月考卷
  • 靖远二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数学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将..............所有的答案全部填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 ...

  • (试题)高一数学必修2月考卷
  • 高一必修二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 1.如图,已知△ABC ,AA ′∥BB ′∥CC ′,CC ′⊥平面ABC ,且3AA ′=BB ′= 2 CC ′=AB ,则多面体ABC -A ′B ′C ′的主 ...

  • 高中课本目录
  • 高中课本目录 科目 书 名 适用年级 版本 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 高二(文科)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3 ...

  • 近三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 近三年云南使用的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 一.2014-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 2014-2015年,云南使用全国卷Ⅱ:2016年高考全国理综试卷共三套[全国卷I (乙卷).全国卷Ⅱ(甲卷).全国卷III (丙卷)],其中,使用全国卷III 的省区有:广西.贵州.云南等,全国卷 ...

  • 高一生物5月月考卷
  • 2014-2015学年度喀什二中高一生物5月月考卷 一.选择题(25*2=50分) 1.某基因(14N) 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 分子用15N 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l 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 ...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说明 2007年6月30日 第一个问题:学制和教学时间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1周. 每学年分两学期.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一般情况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一)周教学时间 1 ...

  • 高一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 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 ...

  •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 实验二十: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一.实验目的: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将少量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缸中,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生态 ...

  •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一生物浙教版必修二教案:2
  • 第1节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细胞核内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了解染色体的类型,识记常见生物的染色体数量. 2.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遗传学意义. 3.掌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态.数量.行为的变化,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 4.通过减数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