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答题技巧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特征

定性概括

对地理事物进行定性概括在教材里经常看到,如对某地理事物的定义。在考试中常见的定性概括有:地形特点、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特征、气温特点等。

1.地形特点:地形种类、海拔高度、地表起伏(地势特点)、分布特点

例1:简答德国的地形特点。

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地;中部为宽谷山地,北部为平原。 答案分析:

地形种类:巴伐利亚高原、阿尔卑斯山地、宽谷山地、平原;

地表起伏:地势南高北低;

分布特点:南部为„„,中部为„„,北部为„„

2、河流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

例2:松花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请描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答案:流量较大(水量丰富);有两个(或春夏)汛期;含沙量小;有结冰期(或结冰期较长)。

前面所列的河流水文特征描述要点只是一个大致方向,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河流的情况进行取舍,突出该河流的最主要特征。如该参考答案中突出松花江有两个汛期。

3.河流水系特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状况、河网密度等

4、气候特点:气温、降水量等主要要素加上特殊性

例3、简要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

答案: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5、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河流(数量、水量)、土壤、地理位置等。 例4、描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地形主要为低山(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红壤为主。

定量表述

定量描述在历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常以点、线、面、计量图表这四种方式出现。

1.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地理事物呈点状,说明其背景比例尺很小,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描述时应从大范围去考虑。

例5:说明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地区分布特点。(图略)

答案: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或欧洲和北美洲)。

此题要求描述的是点状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图中给出的是海陆简图,不是地形图,不需要考虑海拔差异。又因为这些城市都是分布在陆地上,也不必考虑海陆差异。所以只需纬度(南北)差异。如果对各大洲的经纬度不很熟悉,则难以归纳、描述各城市的在纬度因素上的共同点。此时可换一个熟悉角度—各城市所属大洲来描述。借助熟知的地理事物进行描述: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

2、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一种是要求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往往得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等,可从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疏密、面积等方面去考虑。 例6:描述某一(描述某一特定线状地理事物)等温线的走向。

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

例7、(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根据图分别说明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地区风能分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图略)

答案:相同点:都为风能丰富区

不同点:①西北内陆区风能分布面积广且变化梯度不大;

②东南沿海区面积狭窄且变化梯度较大。

3、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常要求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对其面积大小、形状应加以注意。

例8:比较图中两地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异同点。

相同点: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不同点: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南北狭长,面积小,仅分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4、计量图表类。这类题目往往要求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比较。在做题时一定要重视其坐标代表的数据类型,并根据其数据类型进行相应描述。

例9:读图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

耕地比重较小,森林比重较小,草地比重较大。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 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 地势起伏状况

3. (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 (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 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 结冰期:有无、长短

4. 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 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 长度

2. 流向

3. 流域面积大小

4. 落差大小(水能)

5. 河道曲直情况

6. 支流多少

7. 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影响气温的因素:

1. 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 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 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 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 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 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 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 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 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 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 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 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 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 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 我国青藏高原>

3. 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 我国西北地区>

4. 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 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 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 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 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 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 地形(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 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 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 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 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 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 交通条件2. 政治因素3. 军事因素4. 宗教因素5. 科技因素6. 旅游因素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 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 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 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 地形(a. 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 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 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 地质(a. 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 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 气候(a. 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 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 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 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 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 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 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 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 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 地理位置

2. 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 农业因素

4. 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 市场因素

6. 科技因素

7. 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 历史因素

9. 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eg. 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 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 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 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 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 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社会地理3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 土地:地形、土壤2.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 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2. 交通: 3. 国家政策 4. 劳动力

5. 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 工业基础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 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 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 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3. 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4. 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 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 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

3. 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 水系特征(a. 流域广,支流多;b. 含沙量大;c. 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 水文特征 (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 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 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 植被破坏(a. 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

1. 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 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 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 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 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 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 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 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 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水库的作用:

1. 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 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3. 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 具有防洪作用

5. 具有发电价值6. 具有灌溉功能7. 提高航运价值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 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 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 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 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 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 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 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 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 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 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2. 交通:交通便利3. 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隧道的选址条件:

1. 要选择在背斜处(a.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 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 路况:周围道路宽阔2. 与市内外交通联系3. 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 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 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 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 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特别提示

1. 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2. 在回答某些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3. 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4. 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历史分析“公式” 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

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呢?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

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特征

定性概括

对地理事物进行定性概括在教材里经常看到,如对某地理事物的定义。在考试中常见的定性概括有:地形特点、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特征、气温特点等。

1.地形特点:地形种类、海拔高度、地表起伏(地势特点)、分布特点

例1:简答德国的地形特点。

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地;中部为宽谷山地,北部为平原。 答案分析:

地形种类:巴伐利亚高原、阿尔卑斯山地、宽谷山地、平原;

地表起伏:地势南高北低;

分布特点:南部为„„,中部为„„,北部为„„

2、河流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

例2:松花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河流,请描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

答案:流量较大(水量丰富);有两个(或春夏)汛期;含沙量小;有结冰期(或结冰期较长)。

前面所列的河流水文特征描述要点只是一个大致方向,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河流的情况进行取舍,突出该河流的最主要特征。如该参考答案中突出松花江有两个汛期。

3.河流水系特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状况、河网密度等

4、气候特点:气温、降水量等主要要素加上特殊性

例3、简要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特点。

答案: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5、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河流(数量、水量)、土壤、地理位置等。 例4、描述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答案:地形主要为低山(山地)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红壤为主。

定量表述

定量描述在历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常以点、线、面、计量图表这四种方式出现。

1.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地理事物呈点状,说明其背景比例尺很小,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描述时应从大范围去考虑。

例5:说明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地区分布特点。(图略)

答案: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或欧洲和北美洲)。

此题要求描述的是点状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图中给出的是海陆简图,不是地形图,不需要考虑海拔差异。又因为这些城市都是分布在陆地上,也不必考虑海陆差异。所以只需纬度(南北)差异。如果对各大洲的经纬度不很熟悉,则难以归纳、描述各城市的在纬度因素上的共同点。此时可换一个熟悉角度—各城市所属大洲来描述。借助熟知的地理事物进行描述: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

2、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一种是要求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往往得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等,可从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疏密、面积等方面去考虑。 例6:描述某一(描述某一特定线状地理事物)等温线的走向。

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

例7、(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根据图分别说明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地区风能分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图略)

答案:相同点:都为风能丰富区

不同点:①西北内陆区风能分布面积广且变化梯度不大;

②东南沿海区面积狭窄且变化梯度较大。

3、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常要求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对其面积大小、形状应加以注意。

例8:比较图中两地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异同点。

相同点: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不同点: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南北狭长,面积小,仅分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4、计量图表类。这类题目往往要求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比较。在做题时一定要重视其坐标代表的数据类型,并根据其数据类型进行相应描述。

例9:读图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

耕地比重较小,森林比重较小,草地比重较大。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 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 地势起伏状况

3. (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 (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 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 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 结冰期:有无、长短

4. 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 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 长度

2. 流向

3. 流域面积大小

4. 落差大小(水能)

5. 河道曲直情况

6. 支流多少

7. 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影响气温的因素:

1. 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 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 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 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 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 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 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 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 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 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 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 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 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 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 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 我国青藏高原>

3. 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 我国西北地区>

4. 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 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 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 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 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 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 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 地形(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 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 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 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 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 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 交通条件2. 政治因素3. 军事因素4. 宗教因素5. 科技因素6. 旅游因素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 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 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 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 地形(a. 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 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 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 地质(a. 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 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 气候(a. 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 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 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 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 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

3. 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 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 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 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 地理位置

2. 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 农业因素

4. 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 市场因素

6. 科技因素

7. 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 历史因素

9. 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eg. 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 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 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 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 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 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社会地理3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 土地:地形、土壤2.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 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2. 交通: 3. 国家政策 4. 劳动力

5. 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 工业基础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 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 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 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3. 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4. 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 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 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

3. 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 水系特征(a. 流域广,支流多;b. 含沙量大;c. 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 水文特征 (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 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 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 植被破坏(a. 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

1. 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 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 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 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 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 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 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 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 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水库的作用:

1. 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2. 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3. 有利于发展旅游业4. 具有防洪作用

5. 具有发电价值6. 具有灌溉功能7. 提高航运价值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 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 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 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 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 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 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 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 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 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 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2. 交通:交通便利3. 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隧道的选址条件:

1. 要选择在背斜处(a.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b. 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条件:

1. 路况:周围道路宽阔2. 与市内外交通联系3. 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 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 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 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 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特别提示

1. 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2. 在回答某些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3. 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4. 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历史分析“公式” 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

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呢?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

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

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

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相关内容

  • 高考文科综合答题技巧
  • 高考文科综合答题技巧 在监考人员分发试卷后,考生应首先按照答题卡和试卷的要求,及时在指定位置填涂相应的考生信息(包括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座号:答题卡中的姓名.考号.学科等:注意:一定要先看后涂,看清后再涂). 一般地,在考生填涂完相应信息栏目后,离正式答卷还有一点时间.我们的考生要充分利用 ...

  •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 高中地理学习方法与技巧 进入高中学段,地理便成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双重性质,所以其学习既不同于理.化等理科课程,又与政.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学&quo ...

  • 理综和文综答题技巧
  • 高考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理综和文综) 理科综合:认真审题,找准切入点,灵活运用知识 林镜仁(北京市八十中生物老师):一定要认真审题,从题目提供的背景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找到关键词句. 解答非选择题要求组织语言表述答案.过去很多考生失分就是因为不会运用学科语言表达.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运用特定的规范.格 ...

  • 初中各科学习方法介绍sdprint
  • 初中各科学习方法介绍 文科 学好文科的关键是积累,但积累多了思绪就容易乱了,因此就需要时常做好总结,保持清晰的思路. Ⅰ.语文:重抓基础,学与运用. 学好语文: 1. 抓牢基础,渗透课本.将字.词.义.文全攻克! 字词整理,例: 字词 音 义 矜持 jīn 竭力保持端庄严肃. 依次,分单元将重点字词 ...

  • 高考文综答题万能公式,保你文综200 !(上)
  • 相信不少学文科的同学可能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文综要怎样才能拿高分.不少同学觉得文综不难可就是每次考试分数都拿不到高分,每次都在及格边缘徘徊.但实际上考试的内容,自己大多数都记住的,考试时试卷上也写得满满的,可最后查成绩时却不尽人意,究竟问题出在了哪里? 我们都知道文科的主观性较强,试卷是否整洁,卷面 ...

  • 高二如何利用一个月的寒假提升成绩?
  • 1/19更新数学整理的照片 这次全部换成了直线部分 便于大家理解怎样才算是完整的框架 添加了例题-(一定要整理例题哟) 也更了英语的一部分 ( 'ω' ) -------------------我是分割线------------------ 答主小黑这里也是一枚高二-过来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也算是给 ...

  • 2015高考文科数学答题模板:三种题型
  • 数学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类重要题型,通常是高考的把关题和压轴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层次和选拔功能. 目前的高考解答题已经由单纯的知识综合型转化为知识.方法和能力的综合型解答题. 在高考考场上,能否做好解答题,是高考成败的关键,因此,查字典数学网整理了2015高考文科数学答题模板:三种题型,供考生参 ...

  • 高考语文阅卷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 高考语文阅卷情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试题特点 1. 彰显语言"美丽" "语言文字运用"前4题延续了往年贴近当代生活.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风格.1.2.3小题取材均为生活中常见.常用而又常错的词语,着重考查学生在语境中辨识音.形.义.用的能力,第4小题辨别语句,虽 ...

  • 2011年甘肃省第一次
  • 2011年甘肃省第一次 诊断考试考情分析总结发言稿 通渭县第一中学 2011年甘肃省第一次诊断 考试考情分析总结发言稿纪要 2011年3月30日下午,通渭一中省一诊总结及动员大会在通 渭一中操场召开,高三级全体学生及部分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教务处杨学军主任主持,会上,首先由李富忠副校长针 对本次 ...

  • 大学生给高二高三学生的建议
  • 概要: 大家好!我叫牛轲,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今年毕业,将继续在人大攻读研究生. 我和你们绝大多数人一样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两个 ... 大家好!我叫牛轲,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今年毕业,将继续在人大攻读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