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地 理 试 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他七大行星
A.公转轨道共面 B.大气成分相似 C.表面温度相近 D.质量、体积相同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维持地表温度 B.导致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 4
.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春季多沙尘天气
读图2“某年11月26日02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5~7题。
图1
图2
5.此时甲地的天气特点是
A.低温阴雨 B.寒冷干燥 C.风雪交加 D.晴暖无风 6.图示时间北京市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7.图3中表示北京市在P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日平均 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A.① C.③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岩浆岩 B.乙为变质岩 C.丙为岩浆 D.丁为沉积岩 9.图中①~④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①
C.③
B.② D.④
图4
B.② D.④
图3
读图4“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8~9题。
2010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火山(63°38′N,19°36′W)喷发,火山灰迅速扩散,严重影响了欧洲的航空业。据此完成10~13题。 10.导致此次火山灰向欧洲大陆上空扩散的气压带、风带是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 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③东北信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此次火山喷发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③当地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12.监测此次火山灰扩散主要运用的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13.世界火山、地震多集中于
A.板块内部 B.板块交界处 C.海陆交界处 D.海洋内部 读图5“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4~18题。 14.图示水循环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中甲处的地表形态和对应的地质构造是
A.山脊——褶皱
B.山谷——断层
C.陡坡——断层 D.盆地——褶皱 16.形成图中乙处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图5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②人体健康受火山灰危害 ④北大西洋暖流消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图中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暖流,降温增湿 C.寒流,降温减湿
B.暖流,增温增湿 D.寒流,增温减湿
18.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读图6 “中国西北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影响图中所示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水源 C.地形、水源
B.地形、土壤 D.气候、土壤
20.近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这对当地环
境造成的影响是 A.气温升高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土壤肥力提升 D.河流水位下降
图6
读表1“2009年四国人均GDP、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表”,完成
21~22
题。
A.①
B.②
C.③
D.④
21.①~④国中,经济发达且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是 22.①~④国中表示中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正在建设的合肥经济圈实施公交化发展策略,规划至2020年建成1小时通勤圈。 读图7“合肥经济圈示意图”,完成23~26题。 23.马鞍山市比合肥市
A.城市级别高 B.城市规模大 C.服务范围大 D.服务种类少 24.随着城市化进程,合肥市的
A.耕地比重增加 B.交通用地减少 C.城市人口增加 D.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图7
25.1小时通勤圈采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26.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环境 B.社会 C.政治 D.经济
2011年10月31日凌晨,世界人口达到70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推迟了世界70亿人口日的来临。据此完成27~28题。 27.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
A.环境承载力增大 C.人口增长变缓
B.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D.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28.我国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育观念,这反映出各地具有不同的
A.地域文化 B.自然环境 C.消费水平 D.交通条件 从2011年底到2015年底,北京市无燃煤供热范围将由核心区扩展到五环内。据此完成29~30题。
29.无燃煤供热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A.减轻大气污染 B.解决能源短缺 C.促进产业转移 D.缓解用地紧张 30.我国西部地区为北京市供应天然气,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
目前,北京市已开始实行“农社对接”试点,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蔬菜进入社区销售,便于居民在家门口买到便宜、新鲜的蔬菜。据此完成31~32题。 31.居民能在家门口买到便宜、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
①市场需求变化 ②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③ B.②③ 32.试点“农社对接”的社区适宜选择在
A.西单商业区 B.中关村科技园区 C.望京居住区 D.永定河文化休闲区
《海口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按产业聚集”的基本原则,重点发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与农副产品加工、机电制造、化纤纺织、太阳能光伏六大支柱产业。据此完成33~35题。 33.“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按产业聚集”可以
A.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B.减少市场需求 C.改善园区环境质量 D.提高经济效益 34.海口市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 B.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 C.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高 D.气候适宜、农业发达 35.海口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A.城市化不利于工业化 B.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C.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 D.工业化限制城市化
③交通条件改善 ④自然环境改变 C.①④ D.②④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地铁交通。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据此完成36~37题。
36.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体现出
A.交通是影响特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B.交通是影响住宅区选址的首要因素 C.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D.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37.北京市大力发展地铁交通的主要目的是
A.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 C.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38.关于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①区域内部有相似性
②区域划分指标单一 ④区域有不同的类型 C.②③
D.③④
③区域有明确的界线 A.①② B.①④ 读图8“中国局部图”,完成39~41题。 39.图中①~④四地
A.年降水量①地比②地大 B.土壤肥力②地比③地高 C.夏季气温③地比④地高 D.海拔高度④地比①地高
40.①~④地中传统民居最注重通风和防潮的是
A.①
B.② D.④
C.热量
C.③ A.土壤
图
8
B.控制出租车的发展 D.提高地铁公司效益
41.造成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B.地形
D.水分
北京市围绕2011年世界水日“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的主题实施了一系列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举措。据此完成42~43题。 42.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表现是
A.河流频繁改道 43.北京市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的措施有
①海水淡化
②污水灌溉
③雨水收集 C.②④
④中水利用 D.③④
A.①② 45题。
44.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政策支持、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D.地价低廉、水源充足
B.①③
B.生产用水被严重污染 D.居民饮用水供应困难
C.人均水资源少
新疆2011年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主题是“产业援疆、合作共赢”。据此完成44~
45.“产业援疆、合作共赢”对产业转移输出地的影响是
A.加速资源消耗 B.加大环境压力 C.促进产业升级 D.提升技术水平
巴音乌素镇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草原过渡区,生态环境脆弱。据此完成46~48题。
46.巴音乌素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酸雨污染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47.加剧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发展旅游 B.气候干旱 C.过度放牧 D.乱砍滥伐 48.为改善生态环境,巴音乌素镇应采取的措施是
A.开垦耕地 B.植树造林 C.保护草场 D.开发矿产 2011年10月31日,广西西江航运干线船闸正式通航,标志着西江干线成为“水上高速公路”。据此完成49~50题。
49.船闸建成前,限制西江干线成为 “水上高速公路”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短缺 B.河流结冰期短 C.市场需求量小 D.河流落差大 50.西江下游地区为控制当地的洪水灾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发展水电,开采矿产 B.开发旅游,兴建大坝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0分)
(1)该图所示日期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 (2)①~③三地中, 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
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
(3)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
的分布规律是 。该图所示日期可能为 或 。
(4)该图所示日期过后,若北京市昼逐渐变短、夜逐渐
变长,则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并向 方向移动,正午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影长变 。 2.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甲
1. 读图9 “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
9
乙
(1)甲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其控制地区大气垂直运动方向是 ,
干湿状况是 。
(2)甲图所示北半球处于 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因 移动而位置偏南。
半年后,乙图中的M地受甲图所示的 (填字母)带控制,气候特征是 。 (3)乙图中N地终年受甲图中 (填字母)带控制,盛行风向是 ,形成典型
的 气候。
3.读图11“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气候类型是 。 (2)该区域以旱地为主,是 、 等农作物
的主要产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等。
(3)近年来,甲地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成为
京、津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其优势社会经济条件主要 有 、 、 等。
(4)北京市远郊山区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生态农业,这体
现出农业发展应遵循 原则。
图
11
4. 读图1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
12
(1)垃圾露天堆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 等。
(2)在垃圾填埋场选址时,应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 、 等。 (3)北京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 (选择填空)。
A.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
B.减少垃圾露天堆放数量
C.推动垃圾无害化处理 D.消除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4)垃圾分类处理可以为工农业生产、生活提供 、 等。 5.读图13“河南省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郑州市是我国最大的炼铝工业基地和重要的服装、食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近年来,以郑州市为中心,河南省300多个大、中、小城镇推行交通、金融、教育等的一体共享,强化产业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中原城市群。
(1)郑州市的服装工业属于 导向(指向)型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属于 导
向(指向)型工业。
(2)郑州市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 。 (3)郑州和开封两城市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形成产业聚集区。这有利于在两城市聚集的产
业 (选择填空)。
A.加强分工合作 C.减少地域联系
B.共用基础设施
D.提高产品价格 图
13
(4)中原城市群中各大城市的食品工业向小城镇转移导致 (选择填空)。
A.小城镇城市化加速 B.大城市经济优势转变成资源优势 C.食品工业生产成本降低 D.小城镇就业压力增大
2012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地 理 试 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图1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它与其他七大行星
A.公转轨道共面 B.大气成分相似 C.表面温度相近 D.质量、体积相同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维持地表温度 B.导致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 4
.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A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C.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春季多沙尘天气
读图2“某年11月26日02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5~7题。
图1
图2
5.此时甲地的天气特点是
A.低温阴雨 B.寒冷干燥 C.风雪交加 D.晴暖无风 6.图示时间北京市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7.图3中表示北京市在P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日平均 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A.① C.③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岩浆岩 B.乙为变质岩 C.丙为岩浆 D.丁为沉积岩 9.图中①~④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①
C.③
B.② D.④
图4
B.② D.④
图3
读图4“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8~9题。
2010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火山(63°38′N,19°36′W)喷发,火山灰迅速扩散,严重影响了欧洲的航空业。据此完成10~13题。 10.导致此次火山灰向欧洲大陆上空扩散的气压带、风带是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 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③东北信风带 ④盛行西风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此次火山喷发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③当地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12.监测此次火山灰扩散主要运用的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13.世界火山、地震多集中于
A.板块内部 B.板块交界处 C.海陆交界处 D.海洋内部 读图5“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4~18题。 14.图示水循环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中甲处的地表形态和对应的地质构造是
A.山脊——褶皱
B.山谷——断层
C.陡坡——断层 D.盆地——褶皱 16.形成图中乙处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图5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②人体健康受火山灰危害 ④北大西洋暖流消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图中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暖流,降温增湿 C.寒流,降温减湿
B.暖流,增温增湿 D.寒流,增温减湿
18.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读图6 “中国西北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影响图中所示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水源 C.地形、水源
B.地形、土壤 D.气候、土壤
20.近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这对当地环
境造成的影响是 A.气温升高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土壤肥力提升 D.河流水位下降
图6
读表1“2009年四国人均GDP、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表”,完成
21~22
题。
A.①
B.②
C.③
D.④
21.①~④国中,经济发达且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是 22.①~④国中表示中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正在建设的合肥经济圈实施公交化发展策略,规划至2020年建成1小时通勤圈。 读图7“合肥经济圈示意图”,完成23~26题。 23.马鞍山市比合肥市
A.城市级别高 B.城市规模大 C.服务范围大 D.服务种类少 24.随着城市化进程,合肥市的
A.耕地比重增加 B.交通用地减少 C.城市人口增加 D.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图7
25.1小时通勤圈采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26.合肥经济圈的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环境 B.社会 C.政治 D.经济
2011年10月31日凌晨,世界人口达到70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推迟了世界70亿人口日的来临。据此完成27~28题。 27.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
A.环境承载力增大 C.人口增长变缓
B.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D.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28.我国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育观念,这反映出各地具有不同的
A.地域文化 B.自然环境 C.消费水平 D.交通条件 从2011年底到2015年底,北京市无燃煤供热范围将由核心区扩展到五环内。据此完成29~30题。
29.无燃煤供热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A.减轻大气污染 B.解决能源短缺 C.促进产业转移 D.缓解用地紧张 30.我国西部地区为北京市供应天然气,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
目前,北京市已开始实行“农社对接”试点,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的蔬菜进入社区销售,便于居民在家门口买到便宜、新鲜的蔬菜。据此完成31~32题。 31.居民能在家门口买到便宜、新鲜的蔬菜主要是因为
①市场需求变化 ②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③ B.②③ 32.试点“农社对接”的社区适宜选择在
A.西单商业区 B.中关村科技园区 C.望京居住区 D.永定河文化休闲区
《海口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按产业聚集”的基本原则,重点发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与农副产品加工、机电制造、化纤纺织、太阳能光伏六大支柱产业。据此完成33~35题。 33.“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按产业聚集”可以
A.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B.减少市场需求 C.改善园区环境质量 D.提高经济效益 34.海口市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地理位置优越、市场广阔 B.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 C.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高 D.气候适宜、农业发达 35.海口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A.城市化不利于工业化 B.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C.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 D.工业化限制城市化
③交通条件改善 ④自然环境改变 C.①④ D.②④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地铁交通。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据此完成36~37题。
36.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体现出
A.交通是影响特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B.交通是影响住宅区选址的首要因素 C.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D.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37.北京市大力发展地铁交通的主要目的是
A.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 C.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38.关于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①区域内部有相似性
②区域划分指标单一 ④区域有不同的类型 C.②③
D.③④
③区域有明确的界线 A.①② B.①④ 读图8“中国局部图”,完成39~41题。 39.图中①~④四地
A.年降水量①地比②地大 B.土壤肥力②地比③地高 C.夏季气温③地比④地高 D.海拔高度④地比①地高
40.①~④地中传统民居最注重通风和防潮的是
A.①
B.② D.④
C.热量
C.③ A.土壤
图
8
B.控制出租车的发展 D.提高地铁公司效益
41.造成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B.地形
D.水分
北京市围绕2011年世界水日“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的主题实施了一系列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举措。据此完成42~43题。 42.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表现是
A.河流频繁改道 43.北京市合理利用水资源采取的措施有
①海水淡化
②污水灌溉
③雨水收集 C.②④
④中水利用 D.③④
A.①② 45题。
44.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政策支持、资源丰富 C.科技发达、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D.地价低廉、水源充足
B.①③
B.生产用水被严重污染 D.居民饮用水供应困难
C.人均水资源少
新疆2011年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的主题是“产业援疆、合作共赢”。据此完成44~
45.“产业援疆、合作共赢”对产业转移输出地的影响是
A.加速资源消耗 B.加大环境压力 C.促进产业升级 D.提升技术水平
巴音乌素镇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草原过渡区,生态环境脆弱。据此完成46~48题。
46.巴音乌素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酸雨污染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47.加剧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发展旅游 B.气候干旱 C.过度放牧 D.乱砍滥伐 48.为改善生态环境,巴音乌素镇应采取的措施是
A.开垦耕地 B.植树造林 C.保护草场 D.开发矿产 2011年10月31日,广西西江航运干线船闸正式通航,标志着西江干线成为“水上高速公路”。据此完成49~50题。
49.船闸建成前,限制西江干线成为 “水上高速公路”的主要原因是
A.能源短缺 B.河流结冰期短 C.市场需求量小 D.河流落差大 50.西江下游地区为控制当地的洪水灾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发展水电,开采矿产 B.开发旅游,兴建大坝 C.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50分)
(1)该图所示日期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 (2)①~③三地中, 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
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
(3)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
的分布规律是 。该图所示日期可能为 或 。
(4)该图所示日期过后,若北京市昼逐渐变短、夜逐渐
变长,则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并向 方向移动,正午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影长变 。 2.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甲
1. 读图9 “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
9
乙
(1)甲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其控制地区大气垂直运动方向是 ,
干湿状况是 。
(2)甲图所示北半球处于 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因 移动而位置偏南。
半年后,乙图中的M地受甲图所示的 (填字母)带控制,气候特征是 。 (3)乙图中N地终年受甲图中 (填字母)带控制,盛行风向是 ,形成典型
的 气候。
3.读图11“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气候类型是 。 (2)该区域以旱地为主,是 、 等农作物
的主要产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等。
(3)近年来,甲地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成为
京、津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其优势社会经济条件主要 有 、 、 等。
(4)北京市远郊山区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生态农业,这体
现出农业发展应遵循 原则。
图
11
4. 读图1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
12
(1)垃圾露天堆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 等。
(2)在垃圾填埋场选址时,应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 、 等。 (3)北京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以 (选择填空)。
A.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
B.减少垃圾露天堆放数量
C.推动垃圾无害化处理 D.消除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4)垃圾分类处理可以为工农业生产、生活提供 、 等。 5.读图13“河南省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资料:郑州市是我国最大的炼铝工业基地和重要的服装、食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近年来,以郑州市为中心,河南省300多个大、中、小城镇推行交通、金融、教育等的一体共享,强化产业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中原城市群。
(1)郑州市的服装工业属于 导向(指向)型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属于 导
向(指向)型工业。
(2)郑州市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 。 (3)郑州和开封两城市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形成产业聚集区。这有利于在两城市聚集的产
业 (选择填空)。
A.加强分工合作 C.减少地域联系
B.共用基础设施
D.提高产品价格 图
13
(4)中原城市群中各大城市的食品工业向小城镇转移导致 (选择填空)。
A.小城镇城市化加速 B.大城市经济优势转变成资源优势 C.食品工业生产成本降低 D.小城镇就业压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