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教案

《灯下漫笔》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 领会文章的深刻思想

2、 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

3、 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

二、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忧愤深广的杂文。鲁迅以深邃的目光,穿透几千年中国的历史风云,凝结成一个痛苦的

结论:中国人的历史不过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怪圈中恶性循环,中国人从来就没有走出过这个怪圈,中国百姓从来就没有做过一回真正意义上的“人”,顶多不过是奴隶(或叫“牛马”)。文章最后,寄深切希望于青年改变这一悲哀的现实,创造一个全新的民主社会。学习这篇文章一定要让学生领会这一精神实质。鲁迅的思想是如此深邃,鲁迅的文字是如此含蓄,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教师的适时点拨

三、 课文浅析

(1) 主旨:作者深入剖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是造成中国社会落后、国民愚昧麻木的根本原因。作者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百姓,他在对其悲剧命运寄予深切同情的一刻,也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2) 文章结构

按照《教参》的看法,全文可分为三部分:一至五自然段为主体的领起部分。这样说来,这五段似可看成“赋比兴”的“兴”了。这部分是全文的话由,由一件小事谈起,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才是全文的真正话题。六至十一段为主体部分,交代观点。回溯中国历史,精辟地概括出自己的见解,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见解真正是振聋发聩的,一针见血地指出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十二至十四段为结尾部分,是为讽刺现实。指出现实的中国,实际上仍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全文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引出第三部分对现实的讽刺,对未来的展望。并以此揭示本文的写作目的,做为全文结束。 这样一种分层方法是否是唯一的呢?不是。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以一种崭新观念分析、认识文章的结构。

(3) 情感基调

在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中,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中,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中充满了鲁迅先生一种沉痛而炽热的情感,充满了昂扬的战斗激情。

(4) 寓含事理

文章中,作者在深刻冷静剖析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充满理性、前无古人的结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循环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沉浮。

四、 鉴赏示例

要我们借教参中的一段分析鉴赏文字,体会一下鉴赏的基础。

(1) 原文:披情入理 情理交融

鲁迅随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议论是情感化的。在这篇随笔中,他的情感和理性始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激烈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人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情,他才有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的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实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识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迅把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辟入里的理性认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简析:作者从背景出发,在对鲁迅先生的总体创作风格的某一方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二) 质疑释疑:

1. “第一、二样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它们有什么 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即乱世,兵荒马乱 ,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即治世,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意志却被主子宰割。) 共同本质:始终是奴隶(牛马)。

2. 文章举出了哪些时代例子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充? 课文中:

五胡十六国、黄巢时(唐末)、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时(明末)

课文外:

春秋战国、秦末、汉末、安史之乱、清末、民国

3你理解“第三样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第三样时代”即:

中国百姓有“人”的价格的时代,把“人”当“人”的时代,百姓活着真正体现了“人”的价值的时代。换言之,民主、自由的新时代。

4.作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你是如何理解“人”的价格的?“人”的价格:

即“人”的价值,“人”之所以称为“人”的本质,有“人” 的尊严,“人”的权利,能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

5.文章论述了这样一个深刻而重大的问题,是通过一件什么事引出来的?这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通过一件日常生活小事(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引出来的。 “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与“人变成了奴隶贱了身反而万分喜欢”有其内在的相似处: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

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最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

四1. 杂文的写法:

通过典故、趣闻、寓言、传说引申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说古道今,就实避虚,联系现实,针砭时弊。 如何鲁迅所提供的这个“钞票换银圆”的故事,提炼出自己的思想? 讨论,提问)

2.词语解释:

降格以求:降低标准来寻求办法。

皇恩浩荡:皇帝的恩德广大无边。

厘定:整理制定。

发祥:最初产生、发生。

先儒:先前的文人。

纳粮:交赋税。

3.关于鲁迅思想核心的探讨

鲁迅原名——树人

鲁迅思想核心——立人

“树”和“立”是同一意思,都是使动用法,即“使人树”、“使人立”。“人”即“国民” ,在鲁迅看来,中国国民从来就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无论是阿Q、孔乙己,还是祥林嫂、闰土。鲁迅一生追求目标,就是改造国民的“灵魂”,使之“立”起来。 附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 层次

自我实现需要:成就 5

尊重需要:尊严、自尊 4

社交需要:友谊、爱情、归属感 3

安全需要:安全、职业、医疗、养老 2

生存需要:吃、穿、住、行、性 1

附2:几个相关概念

人文主义:肯定人是世界中心,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

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具体为:自由、平等、博爱

《灯下漫笔》教案

一、 教学目的

1、 领会文章的深刻思想

2、 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

3、 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

二、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忧愤深广的杂文。鲁迅以深邃的目光,穿透几千年中国的历史风云,凝结成一个痛苦的

结论:中国人的历史不过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怪圈中恶性循环,中国人从来就没有走出过这个怪圈,中国百姓从来就没有做过一回真正意义上的“人”,顶多不过是奴隶(或叫“牛马”)。文章最后,寄深切希望于青年改变这一悲哀的现实,创造一个全新的民主社会。学习这篇文章一定要让学生领会这一精神实质。鲁迅的思想是如此深邃,鲁迅的文字是如此含蓄,中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教师的适时点拨

三、 课文浅析

(1) 主旨:作者深入剖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是造成中国社会落后、国民愚昧麻木的根本原因。作者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百姓,他在对其悲剧命运寄予深切同情的一刻,也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

(2) 文章结构

按照《教参》的看法,全文可分为三部分:一至五自然段为主体的领起部分。这样说来,这五段似可看成“赋比兴”的“兴”了。这部分是全文的话由,由一件小事谈起,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才是全文的真正话题。六至十一段为主体部分,交代观点。回溯中国历史,精辟地概括出自己的见解,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作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见解真正是振聋发聩的,一针见血地指出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十二至十四段为结尾部分,是为讽刺现实。指出现实的中国,实际上仍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仍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全文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引出第三部分对现实的讽刺,对未来的展望。并以此揭示本文的写作目的,做为全文结束。 这样一种分层方法是否是唯一的呢?不是。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以一种崭新观念分析、认识文章的结构。

(3) 情感基调

在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中,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中,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中充满了鲁迅先生一种沉痛而炽热的情感,充满了昂扬的战斗激情。

(4) 寓含事理

文章中,作者在深刻冷静剖析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充满理性、前无古人的结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循环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沉浮。

四、 鉴赏示例

要我们借教参中的一段分析鉴赏文字,体会一下鉴赏的基础。

(1) 原文:披情入理 情理交融

鲁迅随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议论是情感化的。在这篇随笔中,他的情感和理性始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激烈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人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情,他才有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的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实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识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迅把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辟入里的理性认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简析:作者从背景出发,在对鲁迅先生的总体创作风格的某一方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二) 质疑释疑:

1. “第一、二样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它们有什么 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即乱世,兵荒马乱 ,奴隶规则被毁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即治世,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百姓纳粮磕头,意志却被主子宰割。) 共同本质:始终是奴隶(牛马)。

2. 文章举出了哪些时代例子属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充? 课文中:

五胡十六国、黄巢时(唐末)、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时(明末)

课文外:

春秋战国、秦末、汉末、安史之乱、清末、民国

3你理解“第三样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第三样时代”即:

中国百姓有“人”的价格的时代,把“人”当“人”的时代,百姓活着真正体现了“人”的价值的时代。换言之,民主、自由的新时代。

4.作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你是如何理解“人”的价格的?“人”的价格:

即“人”的价值,“人”之所以称为“人”的本质,有“人” 的尊严,“人”的权利,能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命运。

5.文章论述了这样一个深刻而重大的问题,是通过一件什么事引出来的?这两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通过一件日常生活小事(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引出来的。 “钞票打折换银元吃了亏反而非常高兴”与“人变成了奴隶贱了身反而万分喜欢”有其内在的相似处: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

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最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望的满足。

四1. 杂文的写法:

通过典故、趣闻、寓言、传说引申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说古道今,就实避虚,联系现实,针砭时弊。 如何鲁迅所提供的这个“钞票换银圆”的故事,提炼出自己的思想? 讨论,提问)

2.词语解释:

降格以求:降低标准来寻求办法。

皇恩浩荡:皇帝的恩德广大无边。

厘定:整理制定。

发祥:最初产生、发生。

先儒:先前的文人。

纳粮:交赋税。

3.关于鲁迅思想核心的探讨

鲁迅原名——树人

鲁迅思想核心——立人

“树”和“立”是同一意思,都是使动用法,即“使人树”、“使人立”。“人”即“国民” ,在鲁迅看来,中国国民从来就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无论是阿Q、孔乙己,还是祥林嫂、闰土。鲁迅一生追求目标,就是改造国民的“灵魂”,使之“立”起来。 附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 层次

自我实现需要:成就 5

尊重需要:尊严、自尊 4

社交需要:友谊、爱情、归属感 3

安全需要:安全、职业、医疗、养老 2

生存需要:吃、穿、住、行、性 1

附2:几个相关概念

人文主义:肯定人是世界中心,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

人道主义: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具体为:自由、平等、博爱


相关内容

  • 13[灯下漫笔]教案(1)
  • 13<灯下漫笔>教案 (1) 一. 教学目的 1.领会文章的深刻思想 2.激发学生的民主意识 3.训练学生的探究思维 二.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忧愤深广的杂文.鲁迅以深邃的目光,穿透几千年中国的历史风云,凝结成一个痛苦的结论:中国人的历史不过是在"想做奴隶而不得"和&q ...

  • [〈灯下漫笔〉节选]教案
  • <〈灯下漫笔〉节选>教案9jiao                                   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          张中波教学目标:理解作者对国民性的深刻认识和中国社会历史的解剖:学习先生的民族忧患意识,自强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先生对国民性和中国社会历史的看法教 ...

  • 雅舍小品全文阅读
  • 作者:梁实秋 雅舍小品TXT下载 <雅舍小品>  作者:梁实秋  类型:  更新时间:2014-03-08 "雅舍"是梁实秋抗战时期在重庆的居所,重庆<星期评论>邀其写专栏,于是便以"雅舍小品"为栏目名,将雅舍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事物以风趣 ...

  • 硬笔书法教案落款教案
  • 书法作品落款的基本常识 一.教学目标 1. 明确落款的含义. 2. 了解并掌握落款的格式. 3. 知道落款的内容. 4. 知道如何确定落款的字体. 5. 了解并能正确使用落款套词和敬词. 6. 能准确使用称谓. 7. 掌握落款时间的正确写法.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三.教学用具 字帖.多媒体.硬笔 ...

  • 戒庵老人漫笔
  • 基本资料 戒庵老人漫笔 作者: (明)李诩 出版社: 出版年: 1982年02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0 装帧: ISAN: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目录 李如一序 卷一 太祖御札 祭庙馒头 太祖驾幸君山 梁栋注油 凤阳父老 正德仪卫 辇毂巡更 宫女护领 拣花舍人 古阴阳地字 梁四公 太祖 ...

  • 作文:暮春漫笔
  • 暮春漫笔 独居书房内,伤感事物的繁忙,心与泣垂的房间交织在一起.没有太多的抱怨,只有无数次的徘徊,无数次的踌蹰,无数次的顿步.饭罢辞去,恂恂的披上我平日穿的大衣,便轻轻地推看那扇关闭了春天的院门. 刚推开门,前所未有的菊香,玉兰香,荷香,迎风而来,浸人心脾,給人一轻松愉悦的新感觉.踏着铺满鹅卵石的曲 ...

  • 山雀子衔来的江南(大地漫笔·编辑丛谈)
  •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数字报用户中心 返回目录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 山雀子衔来的江南(大地漫笔·编辑丛谈) 周舒艺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13日   24 版) "山雀子噪醒的 ...

  • 向徐霞客学旅游(旅游漫笔)
  • 高舜礼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04月14日   第 08 版) 国家确定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这一日期也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 在中国旅游日征集意见过程中,有关部门公布了一条原则,要求推荐日期应"与旅游有一定纪念.宣传等关联意义".社会 ...

  • 臣道漫笔"帝之道"
  • (接上期)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文治武功彪炳史册,堪称千古一帝.李世民实际是个马上争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开国君主,他即皇帝位后,表现出了非凡的治国安民才能:以民为本,轻徭薄赋:知人善用,广选贤良:明辨是非,虚怀纳谏:以法为准,不徇私情.国家很快富裕起来,贞观年间即呈现出一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