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史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一节 新中国政治体系与体制的建立:两种传统的互动

一、 中华民国的政治传统:政治协商会议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遗产:军政、训政、宪政

中华民国民主斗争的遗产:政治协商会议——制宪会议

二、 政治协商会议与中共合法性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6月30日会选举180人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选举由63人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宣布就职

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周恩来为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统: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设想

1、政权性质: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五种经济成份论: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国家与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五种成份并存,国营经济主导。

3、社会主要矛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4、中心任务:经济方面实现工业化,政治社会方面要从新民主主义(工人阶级主导、各阶级联合)发展到社会主义

第二节 建国初期中国对外关系:新的外交方略

一、 中共的一边倒政策:中国脱离西方世界

1949年春、夏毛泽东的对外政策三大方针:

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急于与帝国主义国家建交,清除外国在华军事、经济、文化特权与势力。

3、 “一边倒”:宣布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第三节 新政权的建设与巩固

二、 中央集权型政府体系的逐步形成

从六级政府体系到1952年之后的四实三虚:

(1)六级政府体系:中央政府、大行政区政府、省级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或市、县、乡

(2)四实三虚:“四实”就是中央一省一县一乡四级政权。“三虚”即大区设行政委员会;省分专区,设专员公署;县分区,设区公所,它们都作为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3、1952年8月8日,中央政府批准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三、中央集权型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中共对经济资源的掌握

1 、通过土改运动对农业资源的掌握: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动员手段:积极发动群众

2、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对工业、金融业资源的掌握

3、打击投机资本:利用掌握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在1949年4月、7月、10月及1950年2月全国四次物价大波动中彻底打击了投机资本

(二)中央集权型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

1、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打击投机资本中开始逐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2、为实现国家财政平衡、解决财政赤字,1950年3月3日,政务院作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

第四节 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 朝鲜战争对中国内战和外交的影响

美国宣布台湾海峡国际化

第三次战役后中国拒绝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停战议案,被谴责为“侵略国”,遭到经济禁运,在国际舞台上的相对孤立

四、 朝鲜战争对中国内政的影响

(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最初设想

1 任务:用三年左右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土地改革、调整现有工商业、精简国家机构

2 策略:不要四面出击,正确处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

(二)、朝鲜战争爆发后农村、农业经济变革的加速

土改运动加速:

第一批为1950年冬到1951年春,在1.2亿农业人口的地区进行;

第二批为1951年冬到1952年春,涉及1.1亿农业人口;

第三批为1952年冬到1953年春,涉及人口3000多万。

(三)政府财政领域的变化:精兵简政、增产节约运动

1、原因:朝鲜战争导致中国军费开支巨大;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

2、1951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精兵简政、增产节约”的方针

3、任务:军队整编,压缩规模;经济上既要保证抗美援朝的需要,又要保证国内物价的稳定,还要照顾国家的重点建设。

4、1952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边打、边稳、边建”方针,要在支持抗美援朝的前提下,搞好国内建设。

(四)、对私营经济部分的第一次打击:三反五反运动

三反运动

1951年10月增产节约运动开展后,各地揭发出大量贪污浪费与官僚主义问题。

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规定》

五反运动

在三反运动中发现资本家的不法活动,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的结束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53-57)

第一节 新中国第一个中期工业化计划:一五计划

一、 一五计划的制定

(一)编制时间长:从1952年开始制定,1955年完成计划编制

(二)在苏联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编制

二、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其分布

 150个苏联援建的大型项目,其中44个军事项目,106个民用项目。军事项目中35个位于内地,9个位于沿海地区。民用项目中24个位于内地,82个位于沿海地区。  限额以上项目694个,其中472个位于内地,222个位于沿海。

 问题:如何区分内地与沿海?——京广铁路

三、 一五计划的特点

 管理模式:中央严格控制的中央集权型

 经济部门的优先性:着重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军事工业

 区域政策:强调中西部

 企业类型和规模:强调资本密集型的大型工业企业

五、 一五计划的成就

实现了高增长,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此后中国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工业分布不平衡的局面

六、 一五计划的问题

(一)、计划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一五计划的实质:以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内地为主要内容、以国家投资为手段的赶超型经济发展计划

2、中国的经济现实:以劳动密集型的农业、轻工业为主、以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私营经济为主

3、中国政府的对策:

仿照苏联模式,利用歧视性产业政策从私营经济部分、从轻工业、商业、农业中抽取资源; 忽视沿海地区的发展;

利用统购统销限制人民的消费

忽略普通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中共领导人的冲动与经济现实的矛盾

1956年冒进与周恩来、陈云的反冒进——大跃进的先声

与苏债务的不断累积

七、 中国领导人对一五计划的反思

毛泽东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沿海与内地;军事与民用;重工业、轻工

业与农业;中央与地方等十大关系,提出要两条腿走路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的结束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一 、新民主主义结束的客观原因

1、 三反五反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面临经济困难,政府掌握私营经济的命脉

2、 一五计划要求政府统筹全国经济,集中各种资源建设重点项目:如果还存在私有经济,就不存在真正的计划经济。在私有经济还存在的情况下,共产党政府进行经济统筹时就必须要协调公私关系

二 、新民主主义结束的主观原因

1、1953年6月1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完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2、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制发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4、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5、过渡时期总路线被写入于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过程

1955年初城市“三死”现象出现:商业销售、手工业生产、城市服务业。社会主义改造暂停数月后重新开始。

1956年下半年城市的“三死”现象再次出现

第四节 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

一、 中央集权式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是统一全国财经的继续与扩大:从间接调控进入直接调控,从商业财经的流通领域进入到生产、销售、分配领域

经济管理的原则:“条条”原则——按照经济专业领域进行自上而下管理

 1952年11月撤销大区,将大区各主要负责人调入北京,加强中央政府的领导:邓小平、

高岗、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

第五节 1953-57年中国国内政治:从思想领域到政治领域的整肃

(二)政治领域的斗争:从整风到反右运动

背景: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

过程:

1956年11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决定在1957年召开全党整风运动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正式决定开展全党整风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指示,开始反右 1957年9月20日-10月9日,中共八届三中全会,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影响:毛泽东与刘少奇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第三章 大国之梦:大跃进 (1958-1960)

第一节 大跃进的开始

一 、中共八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1 提出中国主要矛盾已经变化:工业化的矛盾,人民需求不能满足的矛盾

• 2 提出当前任务是要加快工业化建设

• 3 经济建设方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 4 提出要调整经济管理体制:刺激地方积极因素

• 5 要加强执政党建设。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

 大跃进的起因

 1、国内因素:1956年反冒进,引起毛泽东的不满

 2、国际因素:

(1)1957年11月各国共产党会议上,苏联宣布要在15年内赶超美国(1957年8月21日苏联试射成功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2)毛泽东在该次会议上提出中国要在15年内赶超英国

1958年1月南宁工作会议,大力批评反冒进,并同时提出了经济计划工作要搞两本帐:中央有两本帐,一本帐为必成,一本为期成;地方两本帐,以中央的期成帐为必成,自己再制定期成帐。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批判“观潮派”与“秋后算帐派”,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就是两条腿走路。

四 大跃进的主要阶段与内容

1、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7年赶上英国、15年赶上美国的二五计划的第二本帐

(1)农业:以实现高产为目标

(2)大力发展地方工业

(3)经济管理体制改变:权力层层下放地方,由“条条”管理体制转变为“块块”体制,地方获得管理大中型企业、自行招工、自行审批大中型建设项目等权力。

2、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

(一)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农业社会主义问题之争)

(二)工业:要求生产1070万吨钢铁,全国出现了大炼钢铁

五 大跃进的后果

1、权力下放与跃进打乱了全国经济的统筹,全国经济出现混乱

2、各地由于大上各种工业项目而大量招工,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并抽走了农村壮劳动力

3、人民公社的“一平二调”,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抽走并浪费了农村与农业的经济资源

4、大办地方工业、特别是大炼钢铁,浪费了大量经济资源

5、虚报农业产量,导致国家征收粮食过度

一 、1958年秋冬对大跃进的初步纠正

1、内容

(1)1958年11月起,中共中央召开一系列会议,纠正大跃进的急躁冒进

(2)批评混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之间的界限

(3)批评平均主义与过分集中

(4)提出要“压缩空气”,降低指标

2、缺陷

并未彻底纠左,完全肯定总路线、大跃进与人民公社三面红旗

并未改变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中的权力下放问题

 庐山会议

庐山会议:1959年7月2日到8月1日政治局扩大会议,8月2日到16日,八届八中全会。以7月23日毛泽东批判彭德怀为转折。彭德怀、黄克诚、周小舟、张闻天被错误批判为“反党集团”

三、大跃进的继续与灾难性后果

1、八届八中全会提出要在1959年提前两年实现“二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再次刺激了浮夸。

2、大跃进的灾难性后果:从1959年开始,中国连续三年出现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1)整个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重工业比重过高,其中钢铁部门畸形发展;基本建设投资过大,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

(2)农业部门最为严重:粮食等主要作物产量连续下降。

(3)人民日常生活出现困难。

第四章 剧变的前夜:1961-65

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提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要求平衡农轻重。

重新设立中央财经小组,统筹领导经济调整工作,陈云出任组长,采取了一系列全面调整政策

第四节 1961-65年中国国内政治

(1)1962年9月24日到27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展开对“黑暗风”、“单干风”和“翻案风”的批判,指责刘少奇等人的所谓右倾就是“中国的修正主义”。毛泽东提出两个阶级的斗争、两条道路的斗争的著名表述。

(2)1962年对翻案风的批判:批判彭德怀等人与习仲勋等人

(3)1964年对邓子恢的“三自一包”的批判(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

(4)1964年对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王稼祥的“三和一少”的批判(对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要和,对各国人民革命支援要少)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一)、起因

八届十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城乡发动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前期是在城市“五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在农村“四清”(清帐目、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

2、后期扩大为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统称为四清运动。针对目标是要教育普通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并清理基层干部。

(二)、准备

1963年2月开始,城市五反在中央机关和部分基层单位展开,农村社教在部分地区搞试点。11月社教运动全面铺开,到1964年下半年斗争激烈

第五章 走向极端的中国 1966-71年的三线建设与文化大革命

第一节 从和平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转变:三线建设

一 、三线建设的提出

1、1964年5月国家计委在向党中央汇报三五计划初步设想时,毛泽东突然提出要建设酒泉与攀枝花钢铁厂,提出以基础工业为基础,发展农业与国防工业

2、5月到6月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三线建设的任务,批评国家计委忽视后方建设。

3、大三线地区的具体范围:云贵川三省全部或大部、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陕甘宁青四省全部或大部、豫西、晋西地区的西部三线。东北及沿海地区为一线,一线与三线之间的地区为二线。

4、一线、二线各省区又有各自的小三线

二、 毛泽东提出建设三线的原因

1、国际形势的严峻与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陈东林)

(1)中国四面受敌,1964年8月越南战争升级;

(2)美国意图轰炸中国核设施;

(3)1964年4月军委总参作战部提交了关于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布局存在极大问题,8月12日毛泽东作出批示;

(4)毛泽东调整中国整体军事防御战略:从北顶南放到诱敌深入

2、国内政治气氛左转的结果?(李向前)

除了国际因素与国家安全因素之外,国内日益左转的政治气氛(防修防阶级敌人)

三、 三五计划的结束与三线建设的开始

1、1964年8月19日,李富春、罗瑞卿、薄一波联名报告(《国务院关于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

(1)建议成立以李富春为组长、薄一波、罗瑞卿为副组长的专案小组。

(2)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应摆在三线,按照分散、靠山、隐蔽方针布点,不再集中在某几个城市

(3)一线重要工厂和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计划的全部、或部分搬迁到三线;

(4)不再新建大中型水库;

(5)恢复人民防空委员会,积极准备北京地铁的建设。

– 2、具体部署

(1)国家计委、建委、经委分别负责新工厂建设、工厂搬迁、物资供给的工作

(2)分别成立西南、西北三线建设指挥部,统一协调三线建设的工作

(3)同时鼓励一二线省区发展地方小三线。

五、 1965-66年三线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1、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在西南西北三线部署的大中型项目300余项,从一线搬迁到三线的工厂约400多个,形成了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成都航空工业基地、重庆造船工业基地、西北航天工业、航空工业、常规工业、电子和光学仪器工业

2、1966年3月,毛泽东提出了经济建设的方针:备战、备荒、为人民,国防成为经济建设的重心。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5-66年

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

通知,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深入:1966年

1、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2月5日,成立上海人民公社(后改名为上海市革命委员会)

2、中共中央尝试限制造反对经济的影响,要求抓革命、促生产,最后决定派出解放军执行“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恢复经济社会秩序

五、1968年:稳定文革局面的尝试

 1969年3月中苏之间爆发珍宝岛事件

 毛泽东在九大上提出要准备打仗,中央军委办事组提出了一个庞大

的国防工业建设计划。导致国防工业投资比例在69、70年激增;同

时重新加速建设大三线,并大力发展五小工业

 在全国范围展开了“清理阶级队伍”、“三结合”(军代表、造反派、

老干部),党政系统重新恢复。

第六章 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文化大革命(二):1971-76

第一节 中国领导人重新制定大战略

一、毛泽东重新调整对外战略与四位元帅国际形势座谈会

1969年2月,毛泽东要求陈毅、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四位元帅召开国际形式座谈会,向中央提供咨询意见

期间中苏边界发生冲突,但是四位元帅4月提交的报告认为美苏不可能进攻中国,提出抓住机会实现中美缓和。

1969年5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会见外国使节,提出愿意与各国改善关系 中美恢复正常邦交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总统后,表示愿意改善对华关系。

中国作出积极反应。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表达愿意改善中美关系。1971年4月,周恩来指示中国乒乓球队要求美国队访华。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之后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双边关系改善。

第二节 对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1972-73

一、三线建设引起的国民经济发展失衡

 1、1969-1971年三线建设引起了三个突破:职工人数突破5千万人,

粮食销量突破400亿公斤,工资支出突破300亿元。

 2、片面强调高速度建设与备战,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

 3、文革导致企业管理混乱

二、周恩来主持的逐步调整与经济政策重大转变的开始:1972-1973

1973年1月,国家计委提出《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提出要从西方进口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与单机(四三方案)。

第三节 政治领域的初步调整:1971-74

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的目标。

第七章 改革开放

华国锋主政时期的初步调整

 坚持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胡耀邦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开始平反工作

 华国锋在1976年底提出要“大干快上”,导致1977、1978年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失调

 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开始:1978-82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与改革开放方针的确定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与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并实行改革开放。

二 国民经济的调整:国民经济平衡发展政策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 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结束三线建设。

第三节 政治领域的改革:1980-82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 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拨乱反正结束,中国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多层次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

 建立经济特区:1979年4月广东省负责人提议建立出口特区,邓小平同意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1980年5月出口特区被改成经济特区,8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开始建设特区

 1984年5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1985年2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成为开放式沿海经济开放区

 1992年开放长江沿岸5个城市,并将17个省会城市作为内陆开放城市,并逐步实行内陆边境沿边城市的开放。

 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 1982年中美达成《八一七公报》,提出解决美国对台出售武器的原则与方向。

重点事件排序: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日至13日)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共同纲领(1949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 抗美援朝(1950年始)

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年10月始) 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年) “三反”“五反”运动(1951年始)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年始) 高饶事件(1953—1955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

《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反冒进(1956年6月) 中共八大(1956年9月)

整风运动(1957年5月至1958年5月) 反右运动(1957年5月) 南宁工作会议(1958年1月11日—22日)反反冒进(1958年)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5月始)

北戴河会议(1958年8月17日—8月30日)

炮击金门(1958年8月23日始) 大跃进运动(1958—1960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始)

庐山会议(1959年7月2日—8月16日) 反右倾运动(1959年8月始)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0年始)

七千人大会(1962年1月11日—2月7日)

西楼会议(1962年2月21日至23日)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1962年9月24日—27日)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5月始) 中苏论战(20世纪60年代) 《五一六》通知(1966年5月16日) “破四旧”(1966年4月始) 红卫兵运动(20世纪60年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0世纪60、70年代)

三支两军(1966年12月至1972年) 一月风暴(1967年1月)

二月抗争(1967年2月)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69年3月) 国际形势座谈会(1969年)

庐山会议(1970年8月23日—9月6日) “九一三”事件(1971年9月13日) 四三方案(1972年) “三个世界”理论(1974年2月) 天安门事件(1976年4月5日)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5月始)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一国两制”(20世纪80年代始)

中国经济特区的设立(20世纪80年代始) 1982年宪法

中国当代史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一节 新中国政治体系与体制的建立:两种传统的互动

一、 中华民国的政治传统:政治协商会议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遗产:军政、训政、宪政

中华民国民主斗争的遗产:政治协商会议——制宪会议

二、 政治协商会议与中共合法性的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6月30日会选举180人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选举由63人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首次会议,宣布就职

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周恩来为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统: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设想

1、政权性质: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五种经济成份论: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国家与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五种成份并存,国营经济主导。

3、社会主要矛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4、中心任务:经济方面实现工业化,政治社会方面要从新民主主义(工人阶级主导、各阶级联合)发展到社会主义

第二节 建国初期中国对外关系:新的外交方略

一、 中共的一边倒政策:中国脱离西方世界

1949年春、夏毛泽东的对外政策三大方针:

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急于与帝国主义国家建交,清除外国在华军事、经济、文化特权与势力。

3、 “一边倒”:宣布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第三节 新政权的建设与巩固

二、 中央集权型政府体系的逐步形成

从六级政府体系到1952年之后的四实三虚:

(1)六级政府体系:中央政府、大行政区政府、省级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或市、县、乡

(2)四实三虚:“四实”就是中央一省一县一乡四级政权。“三虚”即大区设行政委员会;省分专区,设专员公署;县分区,设区公所,它们都作为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3、1952年8月8日,中央政府批准了《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三、中央集权型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中共对经济资源的掌握

1 、通过土改运动对农业资源的掌握: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动员手段:积极发动群众

2、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对工业、金融业资源的掌握

3、打击投机资本:利用掌握的经济和政治资源,在1949年4月、7月、10月及1950年2月全国四次物价大波动中彻底打击了投机资本

(二)中央集权型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

1、在没收官僚资本和打击投机资本中开始逐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2、为实现国家财政平衡、解决财政赤字,1950年3月3日,政务院作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

第四节 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三、 朝鲜战争对中国内战和外交的影响

美国宣布台湾海峡国际化

第三次战役后中国拒绝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停战议案,被谴责为“侵略国”,遭到经济禁运,在国际舞台上的相对孤立

四、 朝鲜战争对中国内政的影响

(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最初设想

1 任务:用三年左右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土地改革、调整现有工商业、精简国家机构

2 策略:不要四面出击,正确处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

(二)、朝鲜战争爆发后农村、农业经济变革的加速

土改运动加速:

第一批为1950年冬到1951年春,在1.2亿农业人口的地区进行;

第二批为1951年冬到1952年春,涉及1.1亿农业人口;

第三批为1952年冬到1953年春,涉及人口3000多万。

(三)政府财政领域的变化:精兵简政、增产节约运动

1、原因:朝鲜战争导致中国军费开支巨大;1951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开始

2、1951年10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精兵简政、增产节约”的方针

3、任务:军队整编,压缩规模;经济上既要保证抗美援朝的需要,又要保证国内物价的稳定,还要照顾国家的重点建设。

4、1952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边打、边稳、边建”方针,要在支持抗美援朝的前提下,搞好国内建设。

(四)、对私营经济部分的第一次打击:三反五反运动

三反运动

1951年10月增产节约运动开展后,各地揭发出大量贪污浪费与官僚主义问题。

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规定》

五反运动

在三反运动中发现资本家的不法活动,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的结束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53-57)

第一节 新中国第一个中期工业化计划:一五计划

一、 一五计划的制定

(一)编制时间长:从1952年开始制定,1955年完成计划编制

(二)在苏联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编制

二、 一五计划的内容及其分布

 150个苏联援建的大型项目,其中44个军事项目,106个民用项目。军事项目中35个位于内地,9个位于沿海地区。民用项目中24个位于内地,82个位于沿海地区。  限额以上项目694个,其中472个位于内地,222个位于沿海。

 问题:如何区分内地与沿海?——京广铁路

三、 一五计划的特点

 管理模式:中央严格控制的中央集权型

 经济部门的优先性:着重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军事工业

 区域政策:强调中西部

 企业类型和规模:强调资本密集型的大型工业企业

五、 一五计划的成就

实现了高增长,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此后中国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改变了中国工业分布不平衡的局面

六、 一五计划的问题

(一)、计划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一五计划的实质:以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内地为主要内容、以国家投资为手段的赶超型经济发展计划

2、中国的经济现实:以劳动密集型的农业、轻工业为主、以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私营经济为主

3、中国政府的对策:

仿照苏联模式,利用歧视性产业政策从私营经济部分、从轻工业、商业、农业中抽取资源; 忽视沿海地区的发展;

利用统购统销限制人民的消费

忽略普通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中共领导人的冲动与经济现实的矛盾

1956年冒进与周恩来、陈云的反冒进——大跃进的先声

与苏债务的不断累积

七、 中国领导人对一五计划的反思

毛泽东1956年4月发表《论十大关系》:沿海与内地;军事与民用;重工业、轻工

业与农业;中央与地方等十大关系,提出要两条腿走路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的结束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一 、新民主主义结束的客观原因

1、 三反五反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面临经济困难,政府掌握私营经济的命脉

2、 一五计划要求政府统筹全国经济,集中各种资源建设重点项目:如果还存在私有经济,就不存在真正的计划经济。在私有经济还存在的情况下,共产党政府进行经济统筹时就必须要协调公私关系

二 、新民主主义结束的主观原因

1、1953年6月1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完整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2、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制发的《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改(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4、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5、过渡时期总路线被写入于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过程

1955年初城市“三死”现象出现:商业销售、手工业生产、城市服务业。社会主义改造暂停数月后重新开始。

1956年下半年城市的“三死”现象再次出现

第四节 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

一、 中央集权式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是统一全国财经的继续与扩大:从间接调控进入直接调控,从商业财经的流通领域进入到生产、销售、分配领域

经济管理的原则:“条条”原则——按照经济专业领域进行自上而下管理

 1952年11月撤销大区,将大区各主要负责人调入北京,加强中央政府的领导:邓小平、

高岗、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

第五节 1953-57年中国国内政治:从思想领域到政治领域的整肃

(二)政治领域的斗争:从整风到反右运动

背景: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

过程:

1956年11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决定在1957年召开全党整风运动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正式决定开展全党整风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指示,开始反右 1957年9月20日-10月9日,中共八届三中全会,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影响:毛泽东与刘少奇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第三章 大国之梦:大跃进 (1958-1960)

第一节 大跃进的开始

一 、中共八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1 提出中国主要矛盾已经变化:工业化的矛盾,人民需求不能满足的矛盾

• 2 提出当前任务是要加快工业化建设

• 3 经济建设方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 4 提出要调整经济管理体制:刺激地方积极因素

• 5 要加强执政党建设。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

 大跃进的起因

 1、国内因素:1956年反冒进,引起毛泽东的不满

 2、国际因素:

(1)1957年11月各国共产党会议上,苏联宣布要在15年内赶超美国(1957年8月21日苏联试射成功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 1957年10月4日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2)毛泽东在该次会议上提出中国要在15年内赶超英国

1958年1月南宁工作会议,大力批评反冒进,并同时提出了经济计划工作要搞两本帐:中央有两本帐,一本帐为必成,一本为期成;地方两本帐,以中央的期成帐为必成,自己再制定期成帐。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批判“观潮派”与“秋后算帐派”,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就是两条腿走路。

四 大跃进的主要阶段与内容

1、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7年赶上英国、15年赶上美国的二五计划的第二本帐

(1)农业:以实现高产为目标

(2)大力发展地方工业

(3)经济管理体制改变:权力层层下放地方,由“条条”管理体制转变为“块块”体制,地方获得管理大中型企业、自行招工、自行审批大中型建设项目等权力。

2、195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

(一)农村:建立人民公社(农业社会主义问题之争)

(二)工业:要求生产1070万吨钢铁,全国出现了大炼钢铁

五 大跃进的后果

1、权力下放与跃进打乱了全国经济的统筹,全国经济出现混乱

2、各地由于大上各种工业项目而大量招工,导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并抽走了农村壮劳动力

3、人民公社的“一平二调”,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抽走并浪费了农村与农业的经济资源

4、大办地方工业、特别是大炼钢铁,浪费了大量经济资源

5、虚报农业产量,导致国家征收粮食过度

一 、1958年秋冬对大跃进的初步纠正

1、内容

(1)1958年11月起,中共中央召开一系列会议,纠正大跃进的急躁冒进

(2)批评混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之间的界限

(3)批评平均主义与过分集中

(4)提出要“压缩空气”,降低指标

2、缺陷

并未彻底纠左,完全肯定总路线、大跃进与人民公社三面红旗

并未改变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中的权力下放问题

 庐山会议

庐山会议:1959年7月2日到8月1日政治局扩大会议,8月2日到16日,八届八中全会。以7月23日毛泽东批判彭德怀为转折。彭德怀、黄克诚、周小舟、张闻天被错误批判为“反党集团”

三、大跃进的继续与灾难性后果

1、八届八中全会提出要在1959年提前两年实现“二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再次刺激了浮夸。

2、大跃进的灾难性后果:从1959年开始,中国连续三年出现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1)整个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重工业比重过高,其中钢铁部门畸形发展;基本建设投资过大,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

(2)农业部门最为严重:粮食等主要作物产量连续下降。

(3)人民日常生活出现困难。

第四章 剧变的前夜:1961-65

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提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要求平衡农轻重。

重新设立中央财经小组,统筹领导经济调整工作,陈云出任组长,采取了一系列全面调整政策

第四节 1961-65年中国国内政治

(1)1962年9月24日到27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展开对“黑暗风”、“单干风”和“翻案风”的批判,指责刘少奇等人的所谓右倾就是“中国的修正主义”。毛泽东提出两个阶级的斗争、两条道路的斗争的著名表述。

(2)1962年对翻案风的批判:批判彭德怀等人与习仲勋等人

(3)1964年对邓子恢的“三自一包”的批判(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

(4)1964年对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王稼祥的“三和一少”的批判(对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各国反动派要和,对各国人民革命支援要少)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一)、起因

八届十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城乡发动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前期是在城市“五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在农村“四清”(清帐目、清仓库、清财务、清工分)

2、后期扩大为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统称为四清运动。针对目标是要教育普通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并清理基层干部。

(二)、准备

1963年2月开始,城市五反在中央机关和部分基层单位展开,农村社教在部分地区搞试点。11月社教运动全面铺开,到1964年下半年斗争激烈

第五章 走向极端的中国 1966-71年的三线建设与文化大革命

第一节 从和平经济向战时经济的转变:三线建设

一 、三线建设的提出

1、1964年5月国家计委在向党中央汇报三五计划初步设想时,毛泽东突然提出要建设酒泉与攀枝花钢铁厂,提出以基础工业为基础,发展农业与国防工业

2、5月到6月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三线建设的任务,批评国家计委忽视后方建设。

3、大三线地区的具体范围:云贵川三省全部或大部、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陕甘宁青四省全部或大部、豫西、晋西地区的西部三线。东北及沿海地区为一线,一线与三线之间的地区为二线。

4、一线、二线各省区又有各自的小三线

二、 毛泽东提出建设三线的原因

1、国际形势的严峻与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陈东林)

(1)中国四面受敌,1964年8月越南战争升级;

(2)美国意图轰炸中国核设施;

(3)1964年4月军委总参作战部提交了关于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布局存在极大问题,8月12日毛泽东作出批示;

(4)毛泽东调整中国整体军事防御战略:从北顶南放到诱敌深入

2、国内政治气氛左转的结果?(李向前)

除了国际因素与国家安全因素之外,国内日益左转的政治气氛(防修防阶级敌人)

三、 三五计划的结束与三线建设的开始

1、1964年8月19日,李富春、罗瑞卿、薄一波联名报告(《国务院关于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

(1)建议成立以李富春为组长、薄一波、罗瑞卿为副组长的专案小组。

(2)建议一切新的建设项目应摆在三线,按照分散、靠山、隐蔽方针布点,不再集中在某几个城市

(3)一线重要工厂和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计划的全部、或部分搬迁到三线;

(4)不再新建大中型水库;

(5)恢复人民防空委员会,积极准备北京地铁的建设。

– 2、具体部署

(1)国家计委、建委、经委分别负责新工厂建设、工厂搬迁、物资供给的工作

(2)分别成立西南、西北三线建设指挥部,统一协调三线建设的工作

(3)同时鼓励一二线省区发展地方小三线。

五、 1965-66年三线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1、1964年下半年到1965年,在西南西北三线部署的大中型项目300余项,从一线搬迁到三线的工厂约400多个,形成了重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成都航空工业基地、重庆造船工业基地、西北航天工业、航空工业、常规工业、电子和光学仪器工业

2、1966年3月,毛泽东提出了经济建设的方针:备战、备荒、为人民,国防成为经济建设的重心。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5-66年

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

通知,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深入:1966年

1、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夺权。2月5日,成立上海人民公社(后改名为上海市革命委员会)

2、中共中央尝试限制造反对经济的影响,要求抓革命、促生产,最后决定派出解放军执行“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恢复经济社会秩序

五、1968年:稳定文革局面的尝试

 1969年3月中苏之间爆发珍宝岛事件

 毛泽东在九大上提出要准备打仗,中央军委办事组提出了一个庞大

的国防工业建设计划。导致国防工业投资比例在69、70年激增;同

时重新加速建设大三线,并大力发展五小工业

 在全国范围展开了“清理阶级队伍”、“三结合”(军代表、造反派、

老干部),党政系统重新恢复。

第六章 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文化大革命(二):1971-76

第一节 中国领导人重新制定大战略

一、毛泽东重新调整对外战略与四位元帅国际形势座谈会

1969年2月,毛泽东要求陈毅、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四位元帅召开国际形式座谈会,向中央提供咨询意见

期间中苏边界发生冲突,但是四位元帅4月提交的报告认为美苏不可能进攻中国,提出抓住机会实现中美缓和。

1969年5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会见外国使节,提出愿意与各国改善关系 中美恢复正常邦交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总统后,表示愿意改善对华关系。

中国作出积极反应。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斯诺,表达愿意改善中美关系。1971年4月,周恩来指示中国乒乓球队要求美国队访华。

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之后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双边关系改善。

第二节 对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1972-73

一、三线建设引起的国民经济发展失衡

 1、1969-1971年三线建设引起了三个突破:职工人数突破5千万人,

粮食销量突破400亿公斤,工资支出突破300亿元。

 2、片面强调高速度建设与备战,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

 3、文革导致企业管理混乱

二、周恩来主持的逐步调整与经济政策重大转变的开始:1972-1973

1973年1月,国家计委提出《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提出要从西方进口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与单机(四三方案)。

第三节 政治领域的初步调整:1971-74

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科技)的目标。

第七章 改革开放

华国锋主政时期的初步调整

 坚持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 胡耀邦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开始平反工作

 华国锋在1976年底提出要“大干快上”,导致1977、1978年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失调

 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开始:1978-82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与改革开放方针的确定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与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并实行改革开放。

二 国民经济的调整:国民经济平衡发展政策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 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结束三线建设。

第三节 政治领域的改革:1980-82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 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拨乱反正结束,中国开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多层次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

 建立经济特区:1979年4月广东省负责人提议建立出口特区,邓小平同意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1980年5月出口特区被改成经济特区,8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开始建设特区

 1984年5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1985年2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成为开放式沿海经济开放区

 1992年开放长江沿岸5个城市,并将17个省会城市作为内陆开放城市,并逐步实行内陆边境沿边城市的开放。

 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1978年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 1982年中美达成《八一七公报》,提出解决美国对台出售武器的原则与方向。

重点事件排序: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日至13日)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共同纲领(1949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 抗美援朝(1950年始)

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年10月始) 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年) “三反”“五反”运动(1951年始)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年始) 高饶事件(1953—1955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

《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反冒进(1956年6月) 中共八大(1956年9月)

整风运动(1957年5月至1958年5月) 反右运动(1957年5月) 南宁工作会议(1958年1月11日—22日)反反冒进(1958年)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5月始)

北戴河会议(1958年8月17日—8月30日)

炮击金门(1958年8月23日始) 大跃进运动(1958—1960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始)

庐山会议(1959年7月2日—8月16日) 反右倾运动(1959年8月始)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0年始)

七千人大会(1962年1月11日—2月7日)

西楼会议(1962年2月21日至23日)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1962年9月24日—27日)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5月始) 中苏论战(20世纪60年代) 《五一六》通知(1966年5月16日) “破四旧”(1966年4月始) 红卫兵运动(20世纪60年代)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20世纪60、70年代)

三支两军(1966年12月至1972年) 一月风暴(1967年1月)

二月抗争(1967年2月)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69年3月) 国际形势座谈会(1969年)

庐山会议(1970年8月23日—9月6日) “九一三”事件(1971年9月13日) 四三方案(1972年) “三个世界”理论(1974年2月) 天安门事件(1976年4月5日)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5月始)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一国两制”(20世纪80年代始)

中国经济特区的设立(20世纪80年代始) 1982年宪法


相关内容

  • 中国近代史主要参考资料及其简介
  • (一)几种中国近代史著作 1.范文瀾:<中国近代史>(上册).这本书初版于1947年,后经修订,共出至9版.这是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指导较早写出的中国近代史著作之一.他的这本<中国近代史>,成为多年以来学习中国代历史的必读书.许多基本观点为大家所吸取.这部书的特色是:观点鲜明 ...

  • _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述论_评析
  • 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4期 ・书 评・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述论>评析 徐 鲁 航 张注洪教授作为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资深的学者, 几十年来对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张, 科的理论探讨, .可以说中国近现域一门比较成熟和重要的学科, 张先生无疑是主要的 ...

  • 北大历史系课表
  • 中国古代史文献阅读与研究(上) 清史研究 专业必修 3.0 1-16 1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 限毕业班选修 任选 3.0 1-16 1 徐 凯 教授 周三5-7 一教从第六节开112 始上课 限本专业选修,中古史 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 任选 3.0 1-16 1 荣新江 教授 ...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2017历史学考研的复习也进入了暑期阶段,大家的历史学复习得怎么样了?下面勤思教育历史学考研辅导班的老师整理了10个方面,2017历史学考研的考生注意 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 ...

  • 国外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概况与评析
  • 作者:张注洪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7年06期 [中图分类号] K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952(2007)01-0113-09 当代中国史的学科定位,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新中国的土地上,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为实现社会主义 ...

  • 2016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计划
  • 2016北大中文系考研复习计划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关于我的复习计划目前暂时是这样的: 关于专业课方面,我认为专业课复习一定要仔细,不要追求太快,要注重效果.应该一门一门展开,但也要安排时间,一本书一般说来20天也就够了,首先要用五天统一遍,然后用十天系统学习,最后五天巩固.这样经 ...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最完美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配套复习题一.选择 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2.中国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的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3.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4.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5.鸦片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最主要 ...

  • 人大历史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
  • 人大历史学院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 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15%. 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 ...

  • 2017人大历史学院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
  • 2017人大历史学院各专业最低录取分数 线 201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系考研复试分数线总分不低于310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180分. 复试包括专业综合课和外语笔试.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专业面试包括专业基础知识.研究能力(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发表成果.科研活动) ...

  • 50年来的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译介
  • 50年来的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译介Ξ 雷 颐 ,"输 ;而对外国学者中国史研,,更有助于我们在一定"身在此山"而形成的某些局限.但国外中国史研究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几十年来(特别是近20年)对其译介虽多,终也只能是"取一瓢饮",因此这种译介的态度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