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的不同看法

吴心柳:学英文是一辈子的事

大多数中国人学英文的过程都有一种“磨难”之感。也许有极少数的人自幼即得天独厚,没有感受到背生字、记文法、苦练发音等等是一桩苦事,相信那绝对是少数。

我没有研究过别的国家的年轻人在学外国语文时会不会跟我们学英文一样苦,但是我认识几位必须修拉丁文的英国同学,其苦况和我在大学读《楚辞》和《尚书》时的感受非常之相像——文字既看不懂;内容也很陌生。若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凡学一种外国语文,首先必须看清它的应用层面有二:

(一)它是一种工具——一种认知其他“实质内容”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也可以说,它是本国语文以外的另一种专供传播用的符号。

(二)它是一种“内容实体”。例如读英文版的《低温物理学》、《神经生理学》,文字与语言所占的角色是很次要的。偶然也有第三种层面出外文的最高境界。

可恼的是;当我们做学生,开始学英文时,从来不曾有老师给过我们这么清楚的导向。绝大多数的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从初一到大一业已苦读了七年英文,可是既不能流利的讲,更谈不上写。能读的也不多。如果有少数几个能够把他所“熟悉的内容”翻译成中文的,那就很了不起了。我之所以特别提出熟悉的内容,因为他实在没有能力翻译他所不熟悉的内容。

这种现象多年以来已引起广泛的讨论——众信我们的英文教学方法可能有了问题。照说,教学的目的应该不难厘定——至少从初中到高中这六年,学英文应该首重其工具价值——易言之,就是教学生学习怎样去使用英文这个工具。至于这个工具在学习的当时能够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实体,那是次要的问题。

事实上,问题并不是这么单纯。因为任何语言文字都会同时显露一种意义。如果教材中容蓄的内容过于浅薄或十分深奥,都会挫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英文不能像声乐,老师可以强迫学生天天练唱一些毫无意义的音阶,用来磨练发声。因此,不论读英文会话或文选,其内容(也就是教材)也相当重要。否则学生不仅没有乐趣学,就是年年考一百分的学生,到头来他还是不能“使用”英文。

这正如同今天的初高中国文课本中不乏许多经典之作的文言文,学生在考国文时都背得滚瓜烂熟,而所有背诵的文章无不辞章雅丽,内容精邃,或大气磅礴。可是,通常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不仅作文程度欠佳,有些连一封信都写不通。

这便是中国国文的教材和教学上有了问题。其实,英文也是一样。除了教材(也就是内容实体)的问题外,教学法也是可以研究的重点之一。比方说:英文老师若是用中文上课、讲解,在五十分钟一节课中有四十分钟说中文,十分钟说英文。这时候,英文就被变成了内容实体,就自然而然成为一种所要表达的事物。如果老师从头到尾五十分钟都用英文来讲,这时候的英文才会成为一种表达的工具。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教会中学,由外籍教师担任初一英文的学生往往英文程度好过一般中学的基本原因。

学英文的功用有四:读、讲、译、写。我把读放在第一位,大致上是根据国内一般情形而定的。对大多数学过英文的人来说,能够读——熟读英文书报杂志、相关资料的人,受益最大。因为英语世界中的出版品不仅种类繁多,水准高的也很多。

一个人要想追求较多、较深,甚至较快的知识资讯,不从先进国家的出版品中去发掘是不行的。其次是“讲”,这只有对某些特别需要以语言为沟通工具的人,才显得重要,其情况和“译”与“写”差不多。拿我个人来说,虽大半生学英文,说、写、讲俱不够格,也受益不多;唯独在“读”这方面,确实获益匪浅,它扩大了我的知识采撷领域,也让我有机会经常接触得到第一流人物的智慧与笔锋。

事实上,学“读”也不是容易事。因为英文天地里天天有新字,如果靠中文字典,根本无济于事。因此,不但要懂得利用英文字典,而且还得知道哪一本字典最新?以及有什么特别。不久以前,我读到light-headed 一个字,就在字典上查不到,虽然猜想它可能是heavy-headed 的反义字,可是没有字典就是没有把握。我请教英文《中国日报》总编辑朱良箴兄,他说没见过这个字;再请教中央社总编辑冷若水兄,他终于在一本一九八三年出版的字典里查出来了。字典对于学英文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常常感觉到:学英文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都不能停。因为除了它的“工具”性能外,事实上它是一种文化整合的工具。我们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许多不尽相同的地方。有些观念常常不是对等的。有的情形中文的形意较大;有的英文较大;在这“大小有别”的情况下来辨识一个字的内容,那是绝顶困难的事。因为那时候便已超越了语文的阶层,而发展到学问的领域来了。

例如Sonata 这个字,无论译成奏鸣曲或者是朔拿大,如果没研究过音乐的人,都不会懂。其他像perspective, comprehensive 这些英文中的常用字,也都不是一个中文字词所能涵盖的。这正如外国人学中文一样,像“太极”这个字,有人译成absolute,根本不能表达太极这个字的整个内涵。

因此,我常常自勉——学英文是一辈子的事。天天会遇见新字,新的内容实体,要天天查字典,或请教高明。这其中,苦乐参半,不过若算总帐,用功的总是比较划算的。

丰子恺:好方法下苦功

丰子恺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艺术家,而且是有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除搞作画,练书法,写随笔外,先后学过日文,英语,俄语,并用这3 种外文翻译了大量的音乐,美术,理论和文学作品。

他学外文的方法是有计划地熟读课文或以中译本为参考,熟读原著。每天读一新课,同时不断地温习旧课。

为了加深记忆,牢固掌握所学东西,他常采取有计划的重复的方法掌握所学的东西。 如读一篇文章,每读一遍,在文章下面划一笔一笔一笔积起来,组成一个“讀”,即表示他把这篇文章读了22遍。

具体的办法是这样:第一天他把第1 课读10 遍,写下左边的言字旁和右上的士字;第二天把第二课同样地读10 遍,再把每一课温5遍,在士字下加写一个4字;第三天把第三课读10 遍,第二课温5 遍,每一课温5 遍,写下目字;第四天把第四课读10 遍,重温第二,三课,同时把第一课再温2 遍结束,即完成字的最后两只脚。这样1 课课文反复读下去,终于在每1 课下面都写上一个完整的“讀”字。像这样22 遍分4 天读,比一天读22 遍收获更大。

可见,丰子恺先生学外语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他这种刻苦自修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丰子恺先生刻苦自学俄语的精神更令人敬佩。

他开始自学俄语时,已经53岁了。他用得课本是《俄语一月通》。这本书是从日文的“四周间”(即“四星期通”)翻译过来的。读完了这种课本,他就找一些俄文原著,对照着中译本读起来。使人吃惊的是,他学俄文学了9 个月就开始阅读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原著了,全书9 个月读完。以后他就动手翻译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31万字,5个月译完。从开始学俄语到动手译《猎人笔记》,还不到2年呢!而且他当时还有作画,编书等任务以及种种社会活动。学俄语还是业余的。

丰子恺先生学外语,尤其是俄语,既没有老师,也没有完备的教材,全靠自己刻苦钻研,

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同学们,在外语学习上,你是否也像丰子恺先生那样下过苦功。你的学习方法正确吗?在学习中能否有好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又肯下苦功去学。

赵世开:多读多听多写多说

20 世纪40 年代初我在贵阳花溪的清华中学读高中。当时有三位老师教过我英语,一位是周姗凤(那时刚从美国学成归国,后来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另一位是索天章(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后来任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和复旦大学教授)。他们给我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英语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得益最大的有两点:

(1)每次上课先有10 分钟的Quiz。一般是考上一次课的内容,主要是听写单词或句子。这对我掌握词和训练“听”的能力很有帮助。

(2)背课文。老师挑一些比较好的课文(包括诗歌、散文等)让我们背。语言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多背才能形成习惯,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不花功夫就想掌握语言只能是空想。 第三位是费景天老师。他的教学方法非常灵活,有时教我们唱英语歌曲。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首歌In the glooming。这首歌的背景是兄妹二人在战争中失散,后来在异地相逢,彼此已不相识,竟然坠入爱河。去教堂结婚前夕,牧师告诉了哥哥他们的兄妹关系,哥哥只得离开妹妹,留下了一首诗,就是这首歌的歌词,十分感人;加上曲调哀怨婉转,令我至今不忘。有时费老师带我们去打棒球,由此我们知道棒球运用的很多英语术语。这些都不是从教科书中能学到的。唱英语歌对学英语很有好处。当时有一个歌本叫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我几乎都能唱。后来在大学学习英诗(English poetry)时,才发现其中不少是著名诗人的诗。由于已经会唱,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这样学习很有趣,不那么枯燥。

上了大学以后,在英语学习里有两点对我很有好处。

第一是勤查词典,而且最好查COD(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它的英文注释比较准确,而且注明词源,这有助于掌握词的本义。经常查词典能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意思不完全一样,每次都从不同的义项中去查找相当的词义,一遍又一遍,这样才能逐步掌握这个词的意义。例如book 作名词时有“书”的意思,作动词是“预订”的意思,即使作名词在不同的组合中还有“支票簿”、“登记册”等等意思。只记一个“书”显然是不够的。 第二是大量阅读。我最爱读的是Reader„sDigest(《读者文摘》),它有各种体裁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娱乐、体育等等,Life 画报,New York Times 等报刊。再就是看原版电影(在银幕上加注汉语的也可以),这样可以结合情景学习英语的表达方法。此外,我组织了一个英语会话的club,只有七八个会员,每个周末聚会一次,往往邀请一位说英语的外国人参加,大家唱歌,讲故事,做游戏,以此度过愉快的节假日。我们也按西方习俗举行各种party。这些游戏都有顾问指导。

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我认为在中国学习英语应该以书面语为基础,事实上也只能如此;因为我们主要是通过书面语学习英语的。从书面语转化为口语比较容易。只会口语等于文盲。有人认为只要会说英语就行了,这是不正确的。如果连写封信、写个便条都不会,连报纸上简单的新闻都看不懂,只会一点日常会话,这能算学好英语了吗?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我始终坚持在非母语的国家或地区学外语,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这跟学母语正好相反。

总之,学习一种语言,语感(sprachgefült)是很重要的。为此,我建议多读、多听、多写和多说,尤其是多读多听。我学了60 年英语还没有学好。从不会到会,从差到好,有一个过程。不要着急,一步步来。有人进步快,有人进步慢。只要持之以恒,总会有进步。

吴心柳:学英文是一辈子的事

大多数中国人学英文的过程都有一种“磨难”之感。也许有极少数的人自幼即得天独厚,没有感受到背生字、记文法、苦练发音等等是一桩苦事,相信那绝对是少数。

我没有研究过别的国家的年轻人在学外国语文时会不会跟我们学英文一样苦,但是我认识几位必须修拉丁文的英国同学,其苦况和我在大学读《楚辞》和《尚书》时的感受非常之相像——文字既看不懂;内容也很陌生。若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凡学一种外国语文,首先必须看清它的应用层面有二:

(一)它是一种工具——一种认知其他“实质内容”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也可以说,它是本国语文以外的另一种专供传播用的符号。

(二)它是一种“内容实体”。例如读英文版的《低温物理学》、《神经生理学》,文字与语言所占的角色是很次要的。偶然也有第三种层面出外文的最高境界。

可恼的是;当我们做学生,开始学英文时,从来不曾有老师给过我们这么清楚的导向。绝大多数的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从初一到大一业已苦读了七年英文,可是既不能流利的讲,更谈不上写。能读的也不多。如果有少数几个能够把他所“熟悉的内容”翻译成中文的,那就很了不起了。我之所以特别提出熟悉的内容,因为他实在没有能力翻译他所不熟悉的内容。

这种现象多年以来已引起广泛的讨论——众信我们的英文教学方法可能有了问题。照说,教学的目的应该不难厘定——至少从初中到高中这六年,学英文应该首重其工具价值——易言之,就是教学生学习怎样去使用英文这个工具。至于这个工具在学习的当时能够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实体,那是次要的问题。

事实上,问题并不是这么单纯。因为任何语言文字都会同时显露一种意义。如果教材中容蓄的内容过于浅薄或十分深奥,都会挫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英文不能像声乐,老师可以强迫学生天天练唱一些毫无意义的音阶,用来磨练发声。因此,不论读英文会话或文选,其内容(也就是教材)也相当重要。否则学生不仅没有乐趣学,就是年年考一百分的学生,到头来他还是不能“使用”英文。

这正如同今天的初高中国文课本中不乏许多经典之作的文言文,学生在考国文时都背得滚瓜烂熟,而所有背诵的文章无不辞章雅丽,内容精邃,或大气磅礴。可是,通常大多数的高中毕业生,不仅作文程度欠佳,有些连一封信都写不通。

这便是中国国文的教材和教学上有了问题。其实,英文也是一样。除了教材(也就是内容实体)的问题外,教学法也是可以研究的重点之一。比方说:英文老师若是用中文上课、讲解,在五十分钟一节课中有四十分钟说中文,十分钟说英文。这时候,英文就被变成了内容实体,就自然而然成为一种所要表达的事物。如果老师从头到尾五十分钟都用英文来讲,这时候的英文才会成为一种表达的工具。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教会中学,由外籍教师担任初一英文的学生往往英文程度好过一般中学的基本原因。

学英文的功用有四:读、讲、译、写。我把读放在第一位,大致上是根据国内一般情形而定的。对大多数学过英文的人来说,能够读——熟读英文书报杂志、相关资料的人,受益最大。因为英语世界中的出版品不仅种类繁多,水准高的也很多。

一个人要想追求较多、较深,甚至较快的知识资讯,不从先进国家的出版品中去发掘是不行的。其次是“讲”,这只有对某些特别需要以语言为沟通工具的人,才显得重要,其情况和“译”与“写”差不多。拿我个人来说,虽大半生学英文,说、写、讲俱不够格,也受益不多;唯独在“读”这方面,确实获益匪浅,它扩大了我的知识采撷领域,也让我有机会经常接触得到第一流人物的智慧与笔锋。

事实上,学“读”也不是容易事。因为英文天地里天天有新字,如果靠中文字典,根本无济于事。因此,不但要懂得利用英文字典,而且还得知道哪一本字典最新?以及有什么特别。不久以前,我读到light-headed 一个字,就在字典上查不到,虽然猜想它可能是heavy-headed 的反义字,可是没有字典就是没有把握。我请教英文《中国日报》总编辑朱良箴兄,他说没见过这个字;再请教中央社总编辑冷若水兄,他终于在一本一九八三年出版的字典里查出来了。字典对于学英文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常常感觉到:学英文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都不能停。因为除了它的“工具”性能外,事实上它是一种文化整合的工具。我们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许多不尽相同的地方。有些观念常常不是对等的。有的情形中文的形意较大;有的英文较大;在这“大小有别”的情况下来辨识一个字的内容,那是绝顶困难的事。因为那时候便已超越了语文的阶层,而发展到学问的领域来了。

例如Sonata 这个字,无论译成奏鸣曲或者是朔拿大,如果没研究过音乐的人,都不会懂。其他像perspective, comprehensive 这些英文中的常用字,也都不是一个中文字词所能涵盖的。这正如外国人学中文一样,像“太极”这个字,有人译成absolute,根本不能表达太极这个字的整个内涵。

因此,我常常自勉——学英文是一辈子的事。天天会遇见新字,新的内容实体,要天天查字典,或请教高明。这其中,苦乐参半,不过若算总帐,用功的总是比较划算的。

丰子恺:好方法下苦功

丰子恺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艺术家,而且是有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除搞作画,练书法,写随笔外,先后学过日文,英语,俄语,并用这3 种外文翻译了大量的音乐,美术,理论和文学作品。

他学外文的方法是有计划地熟读课文或以中译本为参考,熟读原著。每天读一新课,同时不断地温习旧课。

为了加深记忆,牢固掌握所学东西,他常采取有计划的重复的方法掌握所学的东西。 如读一篇文章,每读一遍,在文章下面划一笔一笔一笔积起来,组成一个“讀”,即表示他把这篇文章读了22遍。

具体的办法是这样:第一天他把第1 课读10 遍,写下左边的言字旁和右上的士字;第二天把第二课同样地读10 遍,再把每一课温5遍,在士字下加写一个4字;第三天把第三课读10 遍,第二课温5 遍,每一课温5 遍,写下目字;第四天把第四课读10 遍,重温第二,三课,同时把第一课再温2 遍结束,即完成字的最后两只脚。这样1 课课文反复读下去,终于在每1 课下面都写上一个完整的“讀”字。像这样22 遍分4 天读,比一天读22 遍收获更大。

可见,丰子恺先生学外语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他这种刻苦自修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丰子恺先生刻苦自学俄语的精神更令人敬佩。

他开始自学俄语时,已经53岁了。他用得课本是《俄语一月通》。这本书是从日文的“四周间”(即“四星期通”)翻译过来的。读完了这种课本,他就找一些俄文原著,对照着中译本读起来。使人吃惊的是,他学俄文学了9 个月就开始阅读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原著了,全书9 个月读完。以后他就动手翻译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31万字,5个月译完。从开始学俄语到动手译《猎人笔记》,还不到2年呢!而且他当时还有作画,编书等任务以及种种社会活动。学俄语还是业余的。

丰子恺先生学外语,尤其是俄语,既没有老师,也没有完备的教材,全靠自己刻苦钻研,

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同学们,在外语学习上,你是否也像丰子恺先生那样下过苦功。你的学习方法正确吗?在学习中能否有好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又肯下苦功去学。

赵世开:多读多听多写多说

20 世纪40 年代初我在贵阳花溪的清华中学读高中。当时有三位老师教过我英语,一位是周姗凤(那时刚从美国学成归国,后来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另一位是索天章(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后来任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和复旦大学教授)。他们给我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英语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得益最大的有两点:

(1)每次上课先有10 分钟的Quiz。一般是考上一次课的内容,主要是听写单词或句子。这对我掌握词和训练“听”的能力很有帮助。

(2)背课文。老师挑一些比较好的课文(包括诗歌、散文等)让我们背。语言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多背才能形成习惯,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不花功夫就想掌握语言只能是空想。 第三位是费景天老师。他的教学方法非常灵活,有时教我们唱英语歌曲。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首歌In the glooming。这首歌的背景是兄妹二人在战争中失散,后来在异地相逢,彼此已不相识,竟然坠入爱河。去教堂结婚前夕,牧师告诉了哥哥他们的兄妹关系,哥哥只得离开妹妹,留下了一首诗,就是这首歌的歌词,十分感人;加上曲调哀怨婉转,令我至今不忘。有时费老师带我们去打棒球,由此我们知道棒球运用的很多英语术语。这些都不是从教科书中能学到的。唱英语歌对学英语很有好处。当时有一个歌本叫One hundred and one best songs,我几乎都能唱。后来在大学学习英诗(English poetry)时,才发现其中不少是著名诗人的诗。由于已经会唱,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这样学习很有趣,不那么枯燥。

上了大学以后,在英语学习里有两点对我很有好处。

第一是勤查词典,而且最好查COD(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它的英文注释比较准确,而且注明词源,这有助于掌握词的本义。经常查词典能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意思不完全一样,每次都从不同的义项中去查找相当的词义,一遍又一遍,这样才能逐步掌握这个词的意义。例如book 作名词时有“书”的意思,作动词是“预订”的意思,即使作名词在不同的组合中还有“支票簿”、“登记册”等等意思。只记一个“书”显然是不够的。 第二是大量阅读。我最爱读的是Reader„sDigest(《读者文摘》),它有各种体裁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娱乐、体育等等,Life 画报,New York Times 等报刊。再就是看原版电影(在银幕上加注汉语的也可以),这样可以结合情景学习英语的表达方法。此外,我组织了一个英语会话的club,只有七八个会员,每个周末聚会一次,往往邀请一位说英语的外国人参加,大家唱歌,讲故事,做游戏,以此度过愉快的节假日。我们也按西方习俗举行各种party。这些游戏都有顾问指导。

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我认为在中国学习英语应该以书面语为基础,事实上也只能如此;因为我们主要是通过书面语学习英语的。从书面语转化为口语比较容易。只会口语等于文盲。有人认为只要会说英语就行了,这是不正确的。如果连写封信、写个便条都不会,连报纸上简单的新闻都看不懂,只会一点日常会话,这能算学好英语了吗?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我始终坚持在非母语的国家或地区学外语,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这跟学母语正好相反。

总之,学习一种语言,语感(sprachgefült)是很重要的。为此,我建议多读、多听、多写和多说,尤其是多读多听。我学了60 年英语还没有学好。从不会到会,从差到好,有一个过程。不要着急,一步步来。有人进步快,有人进步慢。只要持之以恒,总会有进步。


相关内容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案
  •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1课时 学习内容:书本第17-19页,圆柱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能说出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2.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重.难点: 1.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2.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学习形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

  • 公务员面试问题和答案
  • 公务员面试问题及答案 1.肖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以后每人只有1个 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之后各自有两个思想."谈谈你对这 句话的看法. 这句话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思想的交换能产生乘数 效应,不同思想的交 ...

  • 对初中重点班学生发展现状的调查
  • 对初中重点班学生发展现状的调查 魏梓伊 吴晓霞 黎小红 [背景]: 现今重点班普遍存在于各个省市各级学校.在我们身边,很多同学都是从重点班出来的.对于重点班,各个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存在不同的看法. 从学校方面,设立重点班可在给学生授予基础知识的同时,给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多知识,更多思考层面,从而提 ...

  • 关于不同社会群体高考英语改革的看法
  • 关于不同社会群体高考英语改革的看法近期推出的高考英语改革政策引发社会热议,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发展,逐步走向国际化,而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英语的学习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甚至呈现出一股疯狂学英语的局面,而中国高中的英语教育非常重视应试部分.被尴尬的称为哑巴英语,并没有突出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实用性 ...

  • 经典面试问题及答案
  • 经典面试问题及答案 1.肖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以后每人只有1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之后各自有两个思想."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这句话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思想的交换能产生乘数效应,不同思想的交换更能激 ...

  • 各种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 各种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课题名称日韩文化对当代中国中学生的影响中学生书包颜色与其文理科选择相关性调查化学在食品方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欧美文化对当代中国中学生的影响关于盗版软件与正版软件探讨中学生眼中的音乐如何提高记忆能力如何实现各科之间的平衡中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明星收入与其对社会回报的调查"马屿 ...

  • 摆脱非理性观念的羁绊
  • 摆脱非理性观念的羁绊 --学习ABC理论的心得体会 最近佛山发生的"女童两次被车碾过"事件,真是轰动全社会.看见倒在地上的女童,有的人觉得如果前去营救,万一被她家人反咬一口怎么办,还是别多管闲事的好,于是就漠然离去:而有那么一些人却处于本能的反应,觉得事出不妙,所以就前去帮忙.两 ...

  • 2013年南信院单招面试题库
  • 2013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资料 之 面 试 题 库 内容如下: 1. 社会分工明确,谈谈你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 2. 做好事被误会怎么办 3.信息技术的含义 4.宇航服的作用 5. 你高中最拿手的科目是什么,你得到了什么 6. 运动员跳高时为什么要助跑用物理知识解答 7.你如何缓解自己的的 ...

  • 单招面试题3
  • 1.蔬菜价格上涨超过肉类,怎么看这个现象? 2.怎么看逆向思维? 3.英国一思想家说,"国家的首要荣誉应该属于立法者和国家缔造者."怎么看这句话? 4.中国目前是否有信仰,与道德.伦理和法制是否冲突? 5.水蒸气也是温室气体,为什么只治理二氧化碳? 6.怎样看教育多元化和教育公平 ...

  • 小学英语Weather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 小学英语<Weather >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 陈玉河 一.概述 本主题为<开心学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三册(四年级)教材 "Culture "部分<Weather >中关于认识和介绍天气的内容.现把该主题应用于小学二年级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