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论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1. 总述 “社会”作为一个概念,本身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地讲,社会与自然相对应,包括了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狭义地讲,是除经济、政治、文化之外的其他社会生活领域。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社会建设”是从狭义的社会意义上讲的。它是指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发展社会事业、开展社会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社会需要的创建活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中心”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相比之下社会建设就有点起步晚进度慢了。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把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加以阐述,创新性地形成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可分为基本民生建设、社会安全建设、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建设等几个方面。社会建设有一个特点就是资金投入规模大、周期长、回报率低。这也就导致除政府以外其他的组织或者个人不愿意做或者无法完成。所以社会建设需要也只能由政府主持,全民参与才能够做好社会建设的大工程、大项目。由于社会建设能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民生保障、社会安全感,所以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政治建设等等之中,对于人们感受最大的、最为直接的莫过于社会建设。这也就说明了社会建设相比于其他的也是最为重要的。 在开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十多年来,我国的GDP一只在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虽然经济增长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变,甚至已经有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国家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的第三步所要达到的水平。但是随着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直接让人们意识到我国的社会建设成了我们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短板,必须加快社会建设的步伐,而且迫在眉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2011年中国大陆的GDP已经超过七万亿,这为资金需求量巨大的社会建设提供了非常充足的“后勤保障”。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也将会促进推动相关需求,形成新的产业链,推动经济建设。所以本文总结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有三点:第一、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最大目标;第二、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依托;第三、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相互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下面将一一论述。

2. 论证

2.1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最大目标

生活水平的高低并不能简简单单的用人们手头可支配的货币数量或者存折上的数字来衡量或者评价。那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感觉,手头可支配的货币数量和存折上的数字只是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解决其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而更大一部分在基本物质需求之上的需求则是精神上的需求,暂且将其称为高级需求。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也就是说无论人们是在追求高级需求还是在为自己的基本物质需求而奔波,都是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而决定的。

2002年党的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主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建设小康社会是建设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社会,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建设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所以小康社会不仅可以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的评价标准,更可以作为社会建设的评价标准。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小康社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依据恩格尔系数有一个划分贫富的标准,即恩格尔系数在60% 以上者为绝对贫困,50%-60% 为勉强度日,40%-50% 为小康水平,30%-40% 为富裕,30% 以下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如下: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

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

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在以恩格尔系数为评价标准对小康生活的定义中,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很直白的用日常支出的总金额中食品消费所占的比重作为评价标准。恩格尔系数为0.4~0.5时则为小康生活。而国务院提出来的标准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它虽然讲经济收入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也兼顾了其他的指标。在这个评价标准中,除了经济指标之外排在最前的就是人们的基本需求。这就给出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排序。和谐社会并不是指简简单单的人们富裕,或者存折上的数字不断的增大,而是需要人们富裕到衣食无忧,并且精神方面也达到富裕。所以综上所述: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最大目标。

2.2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依托

社会建设在所要解决的问题层面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就业问题。二是教育事业。三是医疗卫生事业。四是社会保障事业。五是社会安全。六是环境保护。总之,社会建设的突出特点是公共性和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性;社会建设的成就突出表现为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再如前所述,社会建设的特点是资金投入规模大、周期长、回报率低。对于学生而言最关心的不过也就业问题。下面就首先以就业问题为例论证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依托。

2.2.1 就业方面

11月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志明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四场记者招待会上说,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的影响开始显现,今年1-9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城镇新增就业增幅从4月份以来有所下降,岗位需求有所减少,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有所增加。

就业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经济增长加速可提

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经济增长放缓则就会直接影响就业岗位的数量,也就必然导致就业率的下滑。所以就业完全依赖于经济的增长加速还是增长放缓甚至是经济的衰退。

2.2.2 教育方面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该法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这为义务教育立法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最终明确:“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完成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真正转变。还有一组数据就是1986年我国GDP为10275.2亿元人民币,2005年我国GDP为182321亿元人民币,2006年我国GDP为216314亿元人民币。1986年到2006年,我国的GDP增长了20余倍,而1986年提出来的义务教育最终变成现实也是在2006年。这足以说明没有强大的经济作为依托,教育也就只能是一句空口号了。

2.2.3 医疗卫生方面

这几年在医疗卫生方面最热门的不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基本上是同出一辙。下面是摘自新浪健康上的一段关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程的简述。

第一阶段:1980年代 给政策不给钱:卫生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第二阶段:1990年代 大争论:围绕“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对;

第三阶段:2000年产权改革的号角:改革指导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在江苏的宿迁掀开了一个在以后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

第四阶段:2005年医改突然变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称“市场化非医改方向”;

第五阶段:2006年医改再见曙光:医改基调已定 政府将承担基本医疗;年底出台新方

案;

第六阶段:2007年至2009 医改进入冲刺:2007年,陈竺表示,“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2008年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通过医改方案;

第七阶段:2009年至今: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实施。

由以上医改的历程可见,医疗卫生对经济的依赖程度显然不低。

2.2.4 其他方面

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三方面和上面所述的三个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这也就对经济有了很大的依赖性。换句话说也就是这几个方面完全依托于经济建设。

综上所述: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依托。

2.3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相互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相会推动与促进的作用。这个关系可以通过两方面来证明。第一、社会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第二、经济建设对社会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当然论证的前提是已经以强大的经济作为基础,社会建设已经全面的启动。

第一、社会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就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例。医改工作中有五项重点,分别是: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稳步推进;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五、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疗服务安全质量进一步提升。第三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为医疗护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为国家的GDP增长增加了一份力量,间接地推动和促进了经济的发张。而对于基层医疗设施的购买以及卫生院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直接的刺激经济,拉动内需贡献GDP。

第二、经济建设对社会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如前所述经济增长加快将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拉动了社会各项服务体系的健全。这两项都是社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建设的必经之路。所以由此可见经济建设对社会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更加显而易见。

3. 总结

本文提出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展开论述。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最大目标;第二、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依托;第三、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相互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论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1. 总述 “社会”作为一个概念,本身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地讲,社会与自然相对应,包括了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狭义地讲,是除经济、政治、文化之外的其他社会生活领域。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社会建设”是从狭义的社会意义上讲的。它是指我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动员全社会力量发展社会事业、开展社会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社会需要的创建活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中心”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相比之下社会建设就有点起步晚进度慢了。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把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独立概念加以阐述,创新性地形成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理论。社会建设可分为基本民生建设、社会安全建设、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建设等几个方面。社会建设有一个特点就是资金投入规模大、周期长、回报率低。这也就导致除政府以外其他的组织或者个人不愿意做或者无法完成。所以社会建设需要也只能由政府主持,全民参与才能够做好社会建设的大工程、大项目。由于社会建设能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民生保障、社会安全感,所以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政治建设等等之中,对于人们感受最大的、最为直接的莫过于社会建设。这也就说明了社会建设相比于其他的也是最为重要的。 在开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十多年来,我国的GDP一只在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虽然经济增长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变,甚至已经有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国家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的第三步所要达到的水平。但是随着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直接让人们意识到我国的社会建设成了我们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短板,必须加快社会建设的步伐,而且迫在眉睫。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2011年中国大陆的GDP已经超过七万亿,这为资金需求量巨大的社会建设提供了非常充足的“后勤保障”。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也将会促进推动相关需求,形成新的产业链,推动经济建设。所以本文总结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有三点:第一、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最大目标;第二、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依托;第三、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相互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下面将一一论述。

2. 论证

2.1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最大目标

生活水平的高低并不能简简单单的用人们手头可支配的货币数量或者存折上的数字来衡量或者评价。那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感觉,手头可支配的货币数量和存折上的数字只是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解决其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而更大一部分在基本物质需求之上的需求则是精神上的需求,暂且将其称为高级需求。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也就是说无论人们是在追求高级需求还是在为自己的基本物质需求而奔波,都是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而决定的。

2002年党的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主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建设小康社会是建设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社会,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建设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所以小康社会不仅可以作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的评价标准,更可以作为社会建设的评价标准。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小康社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依据恩格尔系数有一个划分贫富的标准,即恩格尔系数在60% 以上者为绝对贫困,50%-60% 为勉强度日,40%-50% 为小康水平,30%-40% 为富裕,30% 以下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的定义如下: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00%

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和临测值。这十六个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

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在以恩格尔系数为评价标准对小康生活的定义中,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很直白的用日常支出的总金额中食品消费所占的比重作为评价标准。恩格尔系数为0.4~0.5时则为小康生活。而国务院提出来的标准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它虽然讲经济收入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也兼顾了其他的指标。在这个评价标准中,除了经济指标之外排在最前的就是人们的基本需求。这就给出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排序。和谐社会并不是指简简单单的人们富裕,或者存折上的数字不断的增大,而是需要人们富裕到衣食无忧,并且精神方面也达到富裕。所以综上所述: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最大目标。

2.2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依托

社会建设在所要解决的问题层面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就业问题。二是教育事业。三是医疗卫生事业。四是社会保障事业。五是社会安全。六是环境保护。总之,社会建设的突出特点是公共性和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性;社会建设的成就突出表现为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再如前所述,社会建设的特点是资金投入规模大、周期长、回报率低。对于学生而言最关心的不过也就业问题。下面就首先以就业问题为例论证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依托。

2.2.1 就业方面

11月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志明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四场记者招待会上说,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的影响开始显现,今年1-9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城镇新增就业增幅从4月份以来有所下降,岗位需求有所减少,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有所增加。

就业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经济增长加速可提

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而经济增长放缓则就会直接影响就业岗位的数量,也就必然导致就业率的下滑。所以就业完全依赖于经济的增长加速还是增长放缓甚至是经济的衰退。

2.2.2 教育方面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该法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项教育法,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这为义务教育立法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最终明确:“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完成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真正转变。还有一组数据就是1986年我国GDP为10275.2亿元人民币,2005年我国GDP为182321亿元人民币,2006年我国GDP为216314亿元人民币。1986年到2006年,我国的GDP增长了20余倍,而1986年提出来的义务教育最终变成现实也是在2006年。这足以说明没有强大的经济作为依托,教育也就只能是一句空口号了。

2.2.3 医疗卫生方面

这几年在医疗卫生方面最热门的不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基本上是同出一辙。下面是摘自新浪健康上的一段关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程的简述。

第一阶段:1980年代 给政策不给钱:卫生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第二阶段:1990年代 大争论:围绕“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对;

第三阶段:2000年产权改革的号角:改革指导意见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在江苏的宿迁掀开了一个在以后被冠以完全“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卖医院……

第四阶段:2005年医改突然变奏: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新明称“市场化非医改方向”;

第五阶段:2006年医改再见曙光:医改基调已定 政府将承担基本医疗;年底出台新方

案;

第六阶段:2007年至2009 医改进入冲刺:2007年,陈竺表示,“到2010年,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2008年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通过医改方案;

第七阶段:2009年至今: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实施。

由以上医改的历程可见,医疗卫生对经济的依赖程度显然不低。

2.2.4 其他方面

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三方面和上面所述的三个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这也就对经济有了很大的依赖性。换句话说也就是这几个方面完全依托于经济建设。

综上所述: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依托。

2.3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相互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相会推动与促进的作用。这个关系可以通过两方面来证明。第一、社会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第二、经济建设对社会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当然论证的前提是已经以强大的经济作为基础,社会建设已经全面的启动。

第一、社会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就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例。医改工作中有五项重点,分别是: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稳步推进;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五、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疗服务安全质量进一步提升。第三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为医疗护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为国家的GDP增长增加了一份力量,间接地推动和促进了经济的发张。而对于基层医疗设施的购买以及卫生院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直接的刺激经济,拉动内需贡献GDP。

第二、经济建设对社会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如前所述经济增长加快将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拉动了社会各项服务体系的健全。这两项都是社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建设的必经之路。所以由此可见经济建设对社会建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更加显而易见。

3. 总结

本文提出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展开论述。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最大目标;第二、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依托;第三、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相互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相关内容

  • 试论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
  • 作者:郭强谢建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3年07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3)02-0048-05 我们认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很有必要对小康社会做出一些学理上的 分析,因为在有关小康概念的使用上,出现了许多混乱的现象.在学理上 ...

  • 试论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 试论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摘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中国的社会建设是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 ,是经济建设的目的和最终归宿,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两者在内容上又是交叉重叠的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

  • 论述富国强军的关系
  • 论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论文关键词] 富国: 强军: 统一 [论文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是党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思想的新发展,是对中外历史各国发展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是我国正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 摘 要 1956年春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过程中的开拓性著作,也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转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论述了正确处理经 ...

  • 论"五位一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

  • 文化和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文化和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的科学发展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系列论文之四 张发钦 (中共广西工学院委员会 宣传部 广西 柳州 545006) [摘 要]促进文化和谐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文化和谐有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性.协调性提升.推动文化和谐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用社会 ...

  • 论"五位一体"建设的辩证关系
  • 摘要: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即"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支撑,社会建设是平台,生态文明建设是前提.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实施 "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五位一体 ...

  • 浅析[论十大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启意义
  • 摘要:<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论著.其中提出的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统筹兼顾.体制改革等思想,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Abstract:On the Ten Major Relations explores the way of ...

  • 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深刻揭示
  • 作者:庞仁芝 河北学刊 1997年05期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这一表述虽用语不多,但含义深刻 ...

  • [论十大关系]读书笔记
  • 我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同时,我研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读完之后深有感触.同时对于毛主席这部著作中涉及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的论述对党和国家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可谓影响深远,值得后人敬仰. 要了解<论十大关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