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十大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启意义

  摘要:《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论著。其中提出的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统筹兼顾、体制改革等思想,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Abstract:On the Ten Major Relations explores the way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uitable for China. The thoughts it puts forward are of far reaching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关键词:毛泽东 十大关系 和谐社会   Key Words: Mao Zedong the Ten Major Relations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简介:彭坚(1971-)男,江西安福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与研究      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下同)一文,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规律及其重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建国初期,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基本上是照搬苏联模式,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同时,国际上也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尝试和对斯大林个人崇拜错误的批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可以看出,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但《论十大关系》提出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实质上是开创了解放思想的先河。“以苏为鉴”和“独立思考”,其实就是当时思想解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这次思想解放的关键词。它确立的走自己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开启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闸门,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成为由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思想渊源。   二、统筹兼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要统筹兼顾,即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否则会出大问题。   在经济方面,毛泽东坚持在对立中求平衡,试图通过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处理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求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坚持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既提倡艰苦奋斗,又关心群众生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在政治、文化方面和社会关系平衡等方面,毛泽东强调以团结、统筹兼顾的方针,妥善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国内和国外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的政治局面。在具体策略方面,他提出了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对犯错误的同志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方面,有批判地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并且学习一定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文化建设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论十大关系》中的“统筹兼顾”思想既包括经济结构的合理协调,又包含政治上层建筑的稳定;既兼顾了人,也兼顾了事;既顾及到了中央,也顾及到了地方;既考虑到社会的协调发展,也考虑到社会的全面进步;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又体现出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目的就是要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思想。就其旨在追求社会的经济结构合理协调、区域发展平衡、城乡差距缩小、最终构建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目的而言,科学发展观与其是一致的。   三、初步提出了改革是实现社会和谐必由之路的思想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开始思考建国初期我国沿用苏联的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弊端,有了体制改革的思想萌芽。   在经济改革方面,首先,对于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上,毛泽东指出必须用多发展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强调在优先发展工业、重工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地位。其次,在经济管理模式问题上,他试图突破苏联旧式的经济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中国新式的管理体制。提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第三,他提出企业应当拥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这样企业才能搞活。如果“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   在政治改革方面,首先,毛泽东提出要在继续坚持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同时,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形式要有特色,专政和改造人教育人要相结合。对于反革命,要坚决镇压,但要给他们出路,争取不杀,尽量做好转化工作。对于党内同志的错误,要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其次,对于如何理顺国家领导体制和国家结构的问题,他指出,应该在坚持中央的权威性的前提下,要适当照顾地方的利益,地方上下级之间也如此。“可以和应当统一的,必须统一,不可以和不应当统一的,不能强求统一。正当的独立性,正当的权利,省、市、地、县、区、乡都应当有,都应当争”。第三,毛泽东对于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问题,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究竟怎样才适合,要好好研究一下。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最后,毛泽东对于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多党合作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提出要“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他们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   应该说明的是,毛泽东的改革探索是在50年代初中期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探索难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也难免有失误。但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已成为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为今天新时期的改革作了一定的准备。正如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四、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依靠力量和价值目标方面,继续坚持和发扬群众路线,初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和动力。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对此进行了深刻阐述。文章开宗明义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在文章中,毛泽东同志还就如何进一步调动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积极性、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积极性、反革命和犯错误同志的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毛泽东还对于工人和农民利益的满足等民生问题作了一定的论述,体现了他一贯坚持的“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对阶级阶层的分析方法、提出的依靠力量、基本原则和方针,无疑是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的以人为本思想的雏形,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创造一个更为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各阶层成员的利益既有相容互补的一面,同时也有矛盾性的一面。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协调和化解,任其尖锐和激化,阶层利益摩擦就有可能演化为阶层利益对抗,最后导致阶层冲突的严重后果。为此,对于执政党,既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又必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利益主体,满足他们合理的利益诉求,合理地调节利益差别,有效地化解矛盾和冲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总之,《论十大关系》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思想体系。它表明我们党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和谐”的思想意识。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积极探索,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标志着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后,我党历代领导集体以自己的智慧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含有对《论十大关系》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论著。其中提出的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统筹兼顾、体制改革等思想,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Abstract:On the Ten Major Relations explores the way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uitable for China. The thoughts it puts forward are of far reaching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关键词:毛泽东 十大关系 和谐社会   Key Words: Mao Zedong the Ten Major Relations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简介:彭坚(1971-)男,江西安福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与研究      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下同)一文,对正确处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规律及其重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建国初期,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基本上是照搬苏联模式,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期,其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同时,国际上也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尝试和对斯大林个人崇拜错误的批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可以看出,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但《论十大关系》提出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实质上是开创了解放思想的先河。“以苏为鉴”和“独立思考”,其实就是当时思想解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这次思想解放的关键词。它确立的走自己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开启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闸门,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成为由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思想渊源。   二、统筹兼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要统筹兼顾,即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否则会出大问题。   在经济方面,毛泽东坚持在对立中求平衡,试图通过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处理经济结构、经济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求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坚持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既提倡艰苦奋斗,又关心群众生活;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在政治、文化方面和社会关系平衡等方面,毛泽东强调以团结、统筹兼顾的方针,妥善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国内和国外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的政治局面。在具体策略方面,他提出了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对犯错误的同志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尤其是在自然科学方面,有批判地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并且学习一定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文化建设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论十大关系》中的“统筹兼顾”思想既包括经济结构的合理协调,又包含政治上层建筑的稳定;既兼顾了人,也兼顾了事;既顾及到了中央,也顾及到了地方;既考虑到社会的协调发展,也考虑到社会的全面进步;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又体现出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目的就是要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思想。就其旨在追求社会的经济结构合理协调、区域发展平衡、城乡差距缩小、最终构建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的目的而言,科学发展观与其是一致的。   三、初步提出了改革是实现社会和谐必由之路的思想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开始思考建国初期我国沿用苏联的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弊端,有了体制改革的思想萌芽。   在经济改革方面,首先,对于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上,毛泽东指出必须用多发展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强调在优先发展工业、重工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地位。其次,在经济管理模式问题上,他试图突破苏联旧式的经济管理模式,逐步建立中国新式的管理体制。提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第三,他提出企业应当拥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这样企业才能搞活。如果“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   在政治改革方面,首先,毛泽东提出要在继续坚持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同时,人民民主专政的实现形式要有特色,专政和改造人教育人要相结合。对于反革命,要坚决镇压,但要给他们出路,争取不杀,尽量做好转化工作。对于党内同志的错误,要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允许他们继续革命。其次,对于如何理顺国家领导体制和国家结构的问题,他指出,应该在坚持中央的权威性的前提下,要适当照顾地方的利益,地方上下级之间也如此。“可以和应当统一的,必须统一,不可以和不应当统一的,不能强求统一。正当的独立性,正当的权利,省、市、地、县、区、乡都应当有,都应当争”。第三,毛泽东对于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问题,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究竟怎样才适合,要好好研究一下。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最后,毛泽东对于坚持共产党领导和多党合作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提出要“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让他们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对他们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   应该说明的是,毛泽东的改革探索是在50年代初中期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探索难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也难免有失误。但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已成为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为今天新时期的改革作了一定的准备。正如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四、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依靠力量和价值目标方面,继续坚持和发扬群众路线,初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和动力。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对此进行了深刻阐述。文章开宗明义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在文章中,毛泽东同志还就如何进一步调动集体和个人的积极性、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积极性、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积极性、反革命和犯错误同志的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毛泽东还对于工人和农民利益的满足等民生问题作了一定的论述,体现了他一贯坚持的“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对阶级阶层的分析方法、提出的依靠力量、基本原则和方针,无疑是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的以人为本思想的雏形,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创造一个更为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各阶层成员的利益既有相容互补的一面,同时也有矛盾性的一面。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协调和化解,任其尖锐和激化,阶层利益摩擦就有可能演化为阶层利益对抗,最后导致阶层冲突的严重后果。为此,对于执政党,既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又必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利益主体,满足他们合理的利益诉求,合理地调节利益差别,有效地化解矛盾和冲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总之,《论十大关系》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思想体系。它表明我们党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和谐”的思想意识。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积极探索,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标志着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后,我党历代领导集体以自己的智慧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含有对《论十大关系》的继承与发展。


相关内容

  • 毛概论文选题参考2013
  • 毛邓三论文选题(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以下提供了既属于本课程范围,又体现理论与现实相联系的论文选题方向.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你们的思路写作. 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正文字数在3000-4 ...

  • 浅析[齐鲁晚报]对齐鲁文化的现代建构
  • 摘 要:山东作为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建设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齐鲁文化在喧闹的经济社会中似乎逐渐淡去,面对这一残酷现实,地方媒体的勇于担当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齐鲁晚报>,该报是山东省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而且以追求其 ...

  • 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浅析
  • 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浅析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规模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国民收入分配不均引起的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并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如果过大,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并且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衷相违背.分配是整个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 ...

  • 博物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 专目院业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博物馆学毕业论文选题(116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从博物馆的临展举办 ...

  • 浅析和谐社会下构建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
  • 浅析和谐社会下构建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 作者:赵振奎 来源:<学理论·上>2013年第04期 摘 要:从马克思哲学角度阐述了在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迫切需要公平正义,只有公平正义理念深刻植入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才能使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顺利进行.只有协调好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内在的关系,正确处理阻碍公 ...

  •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选题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库 1. 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个案分析 2. 论当代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公共导向 3. 全球化语境中的公共物品概念解释 4. 公共物品中的技术构成分析 5. 论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技术理念 6. 城市环境管理政策的实证研究 7. 电子政务规划设计的实证分析 8. 基层电子政 ...

  • 浅析后现代主义时代下的消费文化
  • 浅析后现代主义时代下的消费文化 摘要:"后现代"是一个以信息.传媒为主导的时代.宣扬反权力.反神圣.反主流.反英雄化,强调颠覆性和解构性,否定一切事物的终极价值.后现代消费文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即艺术生活化.生活审美化.消费文化的影响是一柄双刃 ...

  • 浅析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和意义
  • 浅析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和意义 内容提要:传统意义中,校园是象牙塔,是被世俗恶习沾染最少的地方.然而, 近年来,由于受到越来越多的负面因素影响,高校校园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这显示出我们进行和谐校园建设的紧迫性和意义.和谐校园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 环境生态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环境生态毕业论文选题(115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