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信息化

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1级研究生 针灸系

苏莲

[1**********]3

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摘要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概念是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日本人先提出来的,之后被翻译成英文传到西方,70年代后期得到普遍使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信息化问题,1986年12月召开了“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讨论会”随着国家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及行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列入了中医药现代化站略发展的进程中,相继制定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及《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其宗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医药信息质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药科学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医事业加数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关键词:中医药信息化;现状;发展

1.信息技术助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1.1医疗信息化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内专家就开始研究计算机在中医临床诊断系统、专家诊疗系统中的应用。近年来,中医诊断疗系统正朝着智能化、标准化及规范化方向发展。 2005年初北京联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多位知名临床专家,综合运用模糊数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思维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遵循中医传统理念,历时8年研制成功“联世智能化中医诊疗系统” ,该系统已在国内外300多家卫生机构使用临床取的较好效果。

2007年11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开展的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诊疗评价体系的研究”通过了专家验收。该系统利用信息、数据仓库及商业智能、数理统计与数据等技术,建成了中医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北京市和广东省的6家三甲医院应用,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中医临床数据。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现代化中医运营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此与技支撑环境。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中医药质源共享与远程医疗服务,促进管理现代化,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全国重点“示范中医医院”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从1997年开始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近几年,该院信息化建设为方面一直走在中医医疗行业的前列,被许年媒体誉为“数字化示范医院”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业务系统主要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为主,从以财务为中心的经济核算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涉及到医院管理、临床、护理、医技、科研、财务等各个环节,信息化的建设已经覆盖全院的所有部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已在病房、门诊全部建立并启用了医生、护士工作站,全医院的日常诊疗工作的全部流程都实现了信息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丘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上具代表性,该院医生工作站的用药错误提醒功能,能对中药方剂配伍禁忌发出即时警示,从而避免由于医生疏忽导致

差错的发生。江苏省中医医院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院服务等各个环节,正在从各种细节追逐改变人们的意识理念和就医模式。该院在国内中医界第一个启用了《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研发了“医患通”数字化客户服务平台,实现了医院内部的医疗信息网络(手机、小灵通、互联网、3G手机、PDA、数字电视等)与社会通俗网络之间交互医疗信息功能。这些系统是国内中医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另外浙江省从2004年开始中医医院医学影像远程网络会诊建设,至2008年,浙江已有三成中医医院开展了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共28家中医医院纳入了远程会诊网络建设体系,覆盖全省11个地市。

1.2科研环境虚拟化

“中医药信息数字化虚拟研究院”(一下简称“中医药虚拟研究院” )是以项目为依托,紧密联合多所大学、研究院编制的实体研究机构或科研小组,构建跨地域的“虚拟”研究院(所)的结构框架,促进多学科协同研究。目前,中医药虚拟研究院已凝聚了全国35家中医药院校和研究院所的数百位中医药专业人员利用共享平台进行大型数据库的整合与建设。

1.3教育网络化

2000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开展中医药网络学历教育试点单位,并成立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远程继续教育专业网站,承担500项国家I类继续教育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远程教学软件方面进行了深索,并发开了一些系统软件放在网上供国内外读者下载使用。另外,中华中医药在线(http://www.itcmedu)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委员主管,由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专门从事中医药远程教育的专业医学网站。但整体而言,中医药网络教育仍处于初步建设阶段,网络教育模式、技术、运行机制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推动中医药网络教育健康发展,需加强标准、规范的高水平中医药网络教育课件的开发,加强中医药网络教育运作模式,建立中医药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为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2001年11月,教育部建立了大学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项目,有18所大学博物馆被列入立项建设单位。2002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正式承担该项目的中医药数字博物馆(http://202.204.40.197)的建设工作,并于 2004年完成并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评审。山西中医学院也建成了中医药文化普及数字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http://sxtcm.com/museum)。中医药数字博物馆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医文化的窗口,让中医药超越时空,传播到世界各地。

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博物馆都有了自己的网页,但可能出于技术、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或有所保留不想全盘托出(特别是网上标本馆的建设),这使得很多院校网上博物馆还仅限于介绍本馆的基本概况。

1.4文献信息数字化

1995年11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以下简称“中医药检索中心” )建成,并成功建立了“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 ,填补了我国中医药信息工作的一项空白,对促进中医药信息交流以及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建库方式、规模、类型、数据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计算机从微机、小型机,发展到现在的集群服务器;建库方式从单机建库、小型机-终端建库,发展到通过互联网异地远程建库:数据库类型从文献型(题录、文摘型),发展到事实型、图片、多媒体型、关联结构型、全文型:内容包括期刊文献、新闻、疾病诊疗、中药、方剂、中药化疗、医院、科技成果、中国医药产品、藏药、各种专题、医药企业信息、台湾中医药信息等,几乎涉及中医药信息的各种方面:文献时代从古代、民国到现代。数据规模日益广大数据信息成爆炸式增长。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各种规模不同的、近百个中医药信息数据库,初步实现了中医药信息数字化。

1.5 古籍整理数字化

中医药古代文献数字文化的研究开始很早,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就研究了 《伤寒论》 计算机诊断系统。 80 年代 《皇帝内经素问》、《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 等 10 余部中医典著作的微机通检系统相继问世。自90 年代光盘问世以来,光盘成为信息资源的载体。1997 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信息研究所媒体中心开展了“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光盘数据库”的建设工作。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及知识挖掘技术的发展,中医古籍数字化逐步转向了大型全文、图文对照、多媒体、网络及知识数据库的建设。已出版的 《中华医典》系列光盘目前收录了 2000 多部古代医书,且具有检索功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 、“中医药估计资源数据库” ,实现了部分中医古籍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在中医古籍知识库建设方面,在其产品主要专题知识库及关联型数据库,如“小儿咳喘病症古代中医文献数据库” 、“估计本草有毒中药数据库”等。 目前已研究并建立了“基于知识元的计算机知识表示方法” 的中医古籍知识库系统,现已收录中医古籍 218 种,在科技部基础型转项“350种传统医籍整理与深度加工”的支持下,收录数量将不断增多。

目前,我国中哟古籍已建立了一批数字化资源,但多数资源的知识组织和存取技术还有待提高,古籍中的知识标引缺乏一种规范化的术语控制工具 中医古籍叙词表,现有的词表无法满足中医药估计用语机制是关联的需要,中医古籍叙词表的编制已成为制约中医古文献知识库建设与有效利用的瓶颈。

1.6政务管理电子化

中医药发展需要信息化,中医药政务工作离不开信息化,随着中国中医药信息网的建立,1996 年诞生了中医行业第一个www主页。1999 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建立了中医行业主管正门的政府网站。随着中医药行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中医药政务信息化也逐步发展起来。经过几年努力,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与互联互通,开展网络应用、政府网站、中医药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中医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逐步得到加强,中医药政策数据库建成和标准化研究启动,

进一步加强了中医药行业尽管和服务的基础:中医药政务信你机构进一步加强,大多数中医药管理部门配备了政府信息工作人员,一些单位还成立了专门机构,有关规章制度也逐步建立健全:中医药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的政府信息化意识有所增强,较普遍掌握了计算机办公技能,提高了信息化工作水平。

管理网络平台的建设,对科研管理及人员培训起着重要作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为更好地实施北京市中医药“科技提升区县基层服务能力”工作项目建设,于 2008 年建立了“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协作与培训网络平台” ,覆盖了全市 26 家二级以上中医医院、1家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和2家传染病医院。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利用该平台有效地进行了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及全是中医药人员甲型H1N1 流感防控工作的培训。

1.7中药产业信息化

信息化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在国家政府大力提倡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政策指引下,传统中药产业信息化工作得到很大发展,企业质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已被较多的中药企业接纳并实施。如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大胆决策,开始推行ERP信息管理,建立了公司局域网网络、ERP信息管理和OA办公自动化等系统,率先在全国中药企业实现了GMP与ERP相结合。目前,公司成功的实施了ERP系统中的采购、产生、质量、销售、财务等23个模块,并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信息中心楼,新建机房具有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实现机房“无人值守”的智能管理要求。目前,电子商务在中药交易中已经被广泛使用。中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8家药品电子商务试点单位之一,主要从事医药采购、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进出口、健康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唐汉中医药商务平台提供网络连锁药店、企业商城、代理批发等电子商务项目。中国中药饮片网是中药饮片及中药材网上贸易市场和中药报价、中药及药材行交流服务平台,为全国各地区得中药饮片商家、企业提供中药饮片销售肌采购服务,共同打造中国新一代中药电子商务联盟平台。

广西中药信息质源网络平台是目前国内中医药行业中信息量大、内容全面、服务明确的创新应用服务平台之一。通过广泛收集和整合区内中医药信息质源,自建或引进了23个包括图片、原文在内的大型多媒体信息数据库、内容详实,数据总容量经压缩后超过10 GB。平台将信息质源数字化、专利图像压缩技术、移动通信、电子商务等多种先进技术与中医药相结合,应用多媒体数据库、知识管理、信息安全、数字签名、电子签章等计算机技术,并采用“信息共享+有效中介+个性服务”的新模式。

1.8 中医标准化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由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和全国有关学术组织 地方有关部门颁布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200 余项,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中医标准化研究制定工作。2006 年 7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自中医药标准化专项设施至今,已安排中医药标准化项目 92 项。其中国家标准项目 360项,国际标准草案 4

项,行业学会标准 52 项,如上海市科委专项“中医临床诊断(四诊)微观信息采集客观化、标准化研究”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药材标准及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等,大力推动了中医药标准化进程。

此外,我国还开展了中医标准化的相关战略研究课题,提出了“中医标准化工程” ,包括开展中国基础标准研究,重点研究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中医翻译标准及中医信息标准:开展中医技术标准研究,重点研究中医诊疗规范、中医证侯规范和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开展中医管理标准研究,重点研究中医医疗管理标准、中医教育管理标准和中医科研标准。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医临床诊疗及疗效标准、针灸标准、中医管理标准、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已初步建立了中风病等8种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2 .展望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计算机处理中医药数据开始,在中医药学发展需求驱动下,在先进方法与技术引领下,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经过 40 余年的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在资源建设、文献检索、情报研究、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标准研究、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信息诊断技术、信息工程建设、信息学学科、信息索养教育的各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较好发展。目前,中医药信息研究

领域尚缺乏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和学科规范,因此,中医验领域出现了一些与中医信息相关的学科,如中医神经信息学、中药信息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信息学、中医药生物信息学、中医药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医证侯信息学等。

在科学建设方面,中医药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研究较为薄弱,难以满足指导实践的需要。多年来,专家们对中医药信息学

内涵及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从中医药信息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方面提出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框架。200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多个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基地:依托上海中医大学的中医四诊信息化实验室,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实验室及中医药信息应用方法学研究室,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针灸生物信息实验室,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信息工程研究室。 2009 年 10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中医药信息学确定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其建设单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湖北中医学院。

总之,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促进了中医药信息学的形成,而中医药信息学的形成将促进中医理论、方法学、技术手段及信息化的发展,也将对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医临证的好帮手 “智能化中医辅助诊疗系统” 专家论证会在京举行

【FB/OL】.http://www.satcm.gov.cn/lanmu/yizheng/2005/060925zhineng.htm,2010-01-31.

【2】 医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问世

【EB/OL】.http://www.phinfo.gov.cn/information_show.asp/id=27313,2010-01-19.

【3】 姜在旸,杨小川,张红,等。信息系统也是“基础设施”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

医院信息化的机会【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2): 27-18.

【4】 贡小兵。远程网络会诊系统助推浙江中医发展【J】.医疗保健器具,2008,15(2):

73.

【5】 张爱宁,崔蒙,范为宁,等。中医药虚拟研究院【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

(3):141-143.

【6】 施诚,陈平,王新生,等。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远程教育与学术交流初探【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10):78-79.

【7】 张京,任延苏,卢颖。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字博物馆的构思与建设【A】.

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专刊【C】.北京:北京市科协,2005.25-28.

崔蒙。中医药行业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中西药信息杂志

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1级研究生 针灸系

苏莲

[1**********]3

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摘要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概念是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日本人先提出来的,之后被翻译成英文传到西方,70年代后期得到普遍使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信息化问题,1986年12月召开了“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讨论会”随着国家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及行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家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列入了中医药现代化站略发展的进程中,相继制定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及《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其宗旨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医药信息质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药科学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医事业加数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关键词:中医药信息化;现状;发展

1.信息技术助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

1.1医疗信息化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内专家就开始研究计算机在中医临床诊断系统、专家诊疗系统中的应用。近年来,中医诊断疗系统正朝着智能化、标准化及规范化方向发展。 2005年初北京联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多位知名临床专家,综合运用模糊数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思维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遵循中医传统理念,历时8年研制成功“联世智能化中医诊疗系统” ,该系统已在国内外300多家卫生机构使用临床取的较好效果。

2007年11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开展的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个体诊疗评价体系的研究”通过了专家验收。该系统利用信息、数据仓库及商业智能、数理统计与数据等技术,建成了中医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北京市和广东省的6家三甲医院应用,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中医临床数据。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现代化中医运营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此与技支撑环境。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中医药质源共享与远程医疗服务,促进管理现代化,提高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全国重点“示范中医医院”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从1997年开始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近几年,该院信息化建设为方面一直走在中医医疗行业的前列,被许年媒体誉为“数字化示范医院”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业务系统主要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为主,从以财务为中心的经济核算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涉及到医院管理、临床、护理、医技、科研、财务等各个环节,信息化的建设已经覆盖全院的所有部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已在病房、门诊全部建立并启用了医生、护士工作站,全医院的日常诊疗工作的全部流程都实现了信息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丘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上具代表性,该院医生工作站的用药错误提醒功能,能对中药方剂配伍禁忌发出即时警示,从而避免由于医生疏忽导致

差错的发生。江苏省中医医院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医院服务等各个环节,正在从各种细节追逐改变人们的意识理念和就医模式。该院在国内中医界第一个启用了《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研发了“医患通”数字化客户服务平台,实现了医院内部的医疗信息网络(手机、小灵通、互联网、3G手机、PDA、数字电视等)与社会通俗网络之间交互医疗信息功能。这些系统是国内中医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另外浙江省从2004年开始中医医院医学影像远程网络会诊建设,至2008年,浙江已有三成中医医院开展了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共28家中医医院纳入了远程会诊网络建设体系,覆盖全省11个地市。

1.2科研环境虚拟化

“中医药信息数字化虚拟研究院”(一下简称“中医药虚拟研究院” )是以项目为依托,紧密联合多所大学、研究院编制的实体研究机构或科研小组,构建跨地域的“虚拟”研究院(所)的结构框架,促进多学科协同研究。目前,中医药虚拟研究院已凝聚了全国35家中医药院校和研究院所的数百位中医药专业人员利用共享平台进行大型数据库的整合与建设。

1.3教育网络化

2000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开展中医药网络学历教育试点单位,并成立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远程继续教育专业网站,承担500项国家I类继续教育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远程教学软件方面进行了深索,并发开了一些系统软件放在网上供国内外读者下载使用。另外,中华中医药在线(http://www.itcmedu)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委员主管,由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主办的专门从事中医药远程教育的专业医学网站。但整体而言,中医药网络教育仍处于初步建设阶段,网络教育模式、技术、运行机制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推动中医药网络教育健康发展,需加强标准、规范的高水平中医药网络教育课件的开发,加强中医药网络教育运作模式,建立中医药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为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2001年11月,教育部建立了大学数字化博物馆建设项目,有18所大学博物馆被列入立项建设单位。2002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正式承担该项目的中医药数字博物馆(http://202.204.40.197)的建设工作,并于 2004年完成并通过教育部专家组评审。山西中医学院也建成了中医药文化普及数字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http://sxtcm.com/museum)。中医药数字博物馆为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医文化的窗口,让中医药超越时空,传播到世界各地。

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博物馆都有了自己的网页,但可能出于技术、人力、物力、财力的不足或有所保留不想全盘托出(特别是网上标本馆的建设),这使得很多院校网上博物馆还仅限于介绍本馆的基本概况。

1.4文献信息数字化

1995年11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以下简称“中医药检索中心” )建成,并成功建立了“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 ,填补了我国中医药信息工作的一项空白,对促进中医药信息交流以及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建库方式、规模、类型、数据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计算机从微机、小型机,发展到现在的集群服务器;建库方式从单机建库、小型机-终端建库,发展到通过互联网异地远程建库:数据库类型从文献型(题录、文摘型),发展到事实型、图片、多媒体型、关联结构型、全文型:内容包括期刊文献、新闻、疾病诊疗、中药、方剂、中药化疗、医院、科技成果、中国医药产品、藏药、各种专题、医药企业信息、台湾中医药信息等,几乎涉及中医药信息的各种方面:文献时代从古代、民国到现代。数据规模日益广大数据信息成爆炸式增长。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各种规模不同的、近百个中医药信息数据库,初步实现了中医药信息数字化。

1.5 古籍整理数字化

中医药古代文献数字文化的研究开始很早,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就研究了 《伤寒论》 计算机诊断系统。 80 年代 《皇帝内经素问》、《针灸甲乙经》、《本草纲目》 等 10 余部中医典著作的微机通检系统相继问世。自90 年代光盘问世以来,光盘成为信息资源的载体。1997 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信息研究所媒体中心开展了“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光盘数据库”的建设工作。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及知识挖掘技术的发展,中医古籍数字化逐步转向了大型全文、图文对照、多媒体、网络及知识数据库的建设。已出版的 《中华医典》系列光盘目前收录了 2000 多部古代医书,且具有检索功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医药珍善本古籍多媒体数据库” 、“中医药估计资源数据库” ,实现了部分中医古籍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在中医古籍知识库建设方面,在其产品主要专题知识库及关联型数据库,如“小儿咳喘病症古代中医文献数据库” 、“估计本草有毒中药数据库”等。 目前已研究并建立了“基于知识元的计算机知识表示方法” 的中医古籍知识库系统,现已收录中医古籍 218 种,在科技部基础型转项“350种传统医籍整理与深度加工”的支持下,收录数量将不断增多。

目前,我国中哟古籍已建立了一批数字化资源,但多数资源的知识组织和存取技术还有待提高,古籍中的知识标引缺乏一种规范化的术语控制工具 中医古籍叙词表,现有的词表无法满足中医药估计用语机制是关联的需要,中医古籍叙词表的编制已成为制约中医古文献知识库建设与有效利用的瓶颈。

1.6政务管理电子化

中医药发展需要信息化,中医药政务工作离不开信息化,随着中国中医药信息网的建立,1996 年诞生了中医行业第一个www主页。1999 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建立了中医行业主管正门的政府网站。随着中医药行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中医药政务信息化也逐步发展起来。经过几年努力,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与互联互通,开展网络应用、政府网站、中医药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中医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逐步得到加强,中医药政策数据库建成和标准化研究启动,

进一步加强了中医药行业尽管和服务的基础:中医药政务信你机构进一步加强,大多数中医药管理部门配备了政府信息工作人员,一些单位还成立了专门机构,有关规章制度也逐步建立健全:中医药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的政府信息化意识有所增强,较普遍掌握了计算机办公技能,提高了信息化工作水平。

管理网络平台的建设,对科研管理及人员培训起着重要作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为更好地实施北京市中医药“科技提升区县基层服务能力”工作项目建设,于 2008 年建立了“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协作与培训网络平台” ,覆盖了全市 26 家二级以上中医医院、1家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和2家传染病医院。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利用该平台有效地进行了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及全是中医药人员甲型H1N1 流感防控工作的培训。

1.7中药产业信息化

信息化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在国家政府大力提倡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政策指引下,传统中药产业信息化工作得到很大发展,企业质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系统已被较多的中药企业接纳并实施。如吉林敖东延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大胆决策,开始推行ERP信息管理,建立了公司局域网网络、ERP信息管理和OA办公自动化等系统,率先在全国中药企业实现了GMP与ERP相结合。目前,公司成功的实施了ERP系统中的采购、产生、质量、销售、财务等23个模块,并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信息中心楼,新建机房具有完善的机房管理和监控系统,实现机房“无人值守”的智能管理要求。目前,电子商务在中药交易中已经被广泛使用。中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8家药品电子商务试点单位之一,主要从事医药采购、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进出口、健康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唐汉中医药商务平台提供网络连锁药店、企业商城、代理批发等电子商务项目。中国中药饮片网是中药饮片及中药材网上贸易市场和中药报价、中药及药材行交流服务平台,为全国各地区得中药饮片商家、企业提供中药饮片销售肌采购服务,共同打造中国新一代中药电子商务联盟平台。

广西中药信息质源网络平台是目前国内中医药行业中信息量大、内容全面、服务明确的创新应用服务平台之一。通过广泛收集和整合区内中医药信息质源,自建或引进了23个包括图片、原文在内的大型多媒体信息数据库、内容详实,数据总容量经压缩后超过10 GB。平台将信息质源数字化、专利图像压缩技术、移动通信、电子商务等多种先进技术与中医药相结合,应用多媒体数据库、知识管理、信息安全、数字签名、电子签章等计算机技术,并采用“信息共享+有效中介+个性服务”的新模式。

1.8 中医标准化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由国家标准管理部门、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和全国有关学术组织 地方有关部门颁布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200 余项,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中医标准化研究制定工作。2006 年 7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自中医药标准化专项设施至今,已安排中医药标准化项目 92 项。其中国家标准项目 360项,国际标准草案 4

项,行业学会标准 52 项,如上海市科委专项“中医临床诊断(四诊)微观信息采集客观化、标准化研究”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药材标准及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等,大力推动了中医药标准化进程。

此外,我国还开展了中医标准化的相关战略研究课题,提出了“中医标准化工程” ,包括开展中国基础标准研究,重点研究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中医翻译标准及中医信息标准:开展中医技术标准研究,重点研究中医诊疗规范、中医证侯规范和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开展中医管理标准研究,重点研究中医医疗管理标准、中医教育管理标准和中医科研标准。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医临床诊疗及疗效标准、针灸标准、中医管理标准、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已初步建立了中风病等8种疾病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2 .展望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计算机处理中医药数据开始,在中医药学发展需求驱动下,在先进方法与技术引领下,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对中医药信息学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经过 40 余年的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在资源建设、文献检索、情报研究、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标准研究、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信息诊断技术、信息工程建设、信息学学科、信息索养教育的各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较好发展。目前,中医药信息研究

领域尚缺乏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和学科规范,因此,中医验领域出现了一些与中医信息相关的学科,如中医神经信息学、中药信息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信息学、中医药生物信息学、中医药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医证侯信息学等。

在科学建设方面,中医药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研究较为薄弱,难以满足指导实践的需要。多年来,专家们对中医药信息学

内涵及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并从中医药信息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方面提出中医药信息学的学科框架。200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多个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建设基地:依托上海中医大学的中医四诊信息化实验室,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实验室及中医药信息应用方法学研究室,依托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针灸生物信息实验室,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信息工程研究室。 2009 年 10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将中医药信息学确定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其建设单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湖北中医学院。

总之,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促进了中医药信息学的形成,而中医药信息学的形成将促进中医理论、方法学、技术手段及信息化的发展,也将对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医临证的好帮手 “智能化中医辅助诊疗系统” 专家论证会在京举行

【FB/OL】.http://www.satcm.gov.cn/lanmu/yizheng/2005/060925zhineng.htm,2010-01-31.

【2】 医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问世

【EB/OL】.http://www.phinfo.gov.cn/information_show.asp/id=27313,2010-01-19.

【3】 姜在旸,杨小川,张红,等。信息系统也是“基础设施”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

医院信息化的机会【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2): 27-18.

【4】 贡小兵。远程网络会诊系统助推浙江中医发展【J】.医疗保健器具,2008,15(2):

73.

【5】 张爱宁,崔蒙,范为宁,等。中医药虚拟研究院【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

(3):141-143.

【6】 施诚,陈平,王新生,等。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远程教育与学术交流初探【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10):78-79.

【7】 张京,任延苏,卢颖。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字博物馆的构思与建设【A】.

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专刊【C】.北京:北京市科协,2005.25-28.

崔蒙。中医药行业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中西药信息杂志


相关内容

  •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向"标准"看齐
  •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表则是标准制修订的导向和依据.随着中医药信息系统的日臻完善,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行业对"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的政策推动 2007年,<中 ...

  •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 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卫办发[2012]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求的信息化体系, ...

  • 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前景展望
  • 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前景展望 2007年1月14日 13:52:22 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讯 [关 键 字]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前景展望 [报告来源]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 [报告内容] 一.医药产品网上销售 医药企业的电子商务与一般企业的电子商务有所不同,它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 ...

  •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

  • 国内各类医药数据库的发展现状
  • 前言 图1. 常见医药数据库的种类 国内医药数据库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医药政策的深入改革,大健康事业也提上了议程,各类医药平台及数据库也在蓬勃发展当中.逢迎大数据时代,目前数据库软件领域的国际软件巨头如Oracle.IBM.Microsoft.HP.SAP.Amazon和TeraData等占据着市 ...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保证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科学.准确,促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 ...

  • 物流战略案例分析报告--九州通医药物流
  • 医药物流 分 析 报 告 课程名称: 企业物流 目录 一.公司简介 --------------------------------------------------------------------------------------------------- - 1 - 二.九州通物流发展历 ...

  • 项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平台实施方案(word推荐)
  • 一.信息集成方案及详细描述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工作任务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 办规财发(2012)27号)文件精神,为动态.准确.高效收集.分析和监控xxx基层单位中医药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基于国家中 ...

  • 多媒体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 多媒体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2008-12-18 19:14:23) 转载 标签: 分类: 学习天地 多媒体技术 中医古籍 中医药 文化 多媒体技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已经能够实现远程医疗.在远程医疗系统中,利用电视会议双向或双音频及视频,可与病人面对面交谈,进行远程咨询和检查,从而进行远程会诊. 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