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与启示

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第7期□投资理财

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与启示

静1,杨美金

2

(1.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天津市300270;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300071)

摘要:开放民营银行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推进金融包容

性增长。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从金融自由化之后的银行过度到激烈竞争之下的兼并收购,从生存岌岌可危到蜕变之后成为重要金融机构,其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防范关联授信风险、放松管制的同时加强监管。我国在民营银行发展中,应设计特别监管、多级持牌制度;设置企业与银行间风险隔离,防范关联交易风险;尽快建立银行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

关键词:台湾地区;民营银行;金融改革中图分类号:F83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4)07-0116-06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民营银行成为金融改

革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设立将有助于金融市场定价和运营效率提升。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是金融深化、进而金融民营化的重要一环。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1]民间资本迅速回应,多家民营企业积极申请银行牌照。截至2013年底,已有23家银行被核准民营银行名称,①2014年3月,确定5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2]民营银行正由蓝图变为现实。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金融改革提升效率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平衡是关键问题。因此,诸如如何制定民营银行的合理市场准入、有效控制风险、防范风险外溢、实现稳健持续经营等,成为民营银行申设和金融民营化推进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按照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难易程度,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美欧各国为代表的经济体,本身116

对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很高,通常只要达到一定的监管要求即可设立民营银行,进入限制很少;二是以俄罗斯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经济体,自身银行业开放程度较低,政府干预多,民营银行进入曾有诸多管制。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恰恰与第二类相似,同时基于相同的文化背景,反思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汲取可借鉴的经验并吸取教训,将有益于民营银行和金融民营化趋势的研究和探索。

二、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开放式竞争、风险积聚、蜕变

1.我国台湾地区金融业逐渐走向以民营银行为主的开放式竞争

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台湾地区金融自由化浪潮兴起,国际资本快速移动,对外贸易持续巨额顺差,外汇储备扩增。在此种局面下,台湾岛内股市、楼市价格上升,经济失衡。1984年,台湾地区推出自由化改革政策,其中金融方面包括了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外汇管制放松等。在1989年

表1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进程与金融业对民营资本开放进入

年份

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进程

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开放历程

公营转民营的银行。[3]

2.金融自由化加剧了民营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

民营银行的开放以及相关金融自由化政策的推行,台湾地区金融业展开新版图,但市场竞争愈显激烈,民营银行逐渐面临生存的严酷考验。最初十几年民营银行的经营绩效并不乐观,主要是争夺既有公营银行的市场,自身经营与创新能力不足,使得民营银行间同质化竞争严重,不但获利能力与外商银行在台分行相距甚远,也没有明显优于公营银行(参见表3),甚至形成“银行过度”(Over-Banking)现象。同时,由于民营银行财团化问题弱化了银行体制,资产质量恶化,经营风险加剧,逾期放款节节攀升等问题不断浮现。

自2000年起,由于民营银行业务没有明显特色,经营挑战愈发严重,当初的16家新设民营银行,有的因经营不善被监管部门接管处分,有的被迫引进私募基金换手经营。2001年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法”,银行纷纷进行横向与

表2台湾地区民营银行成立时间及投资财团

成立时间

银行名称万通银行大安银行

1991年12月

联邦银行中华银行远东银行亚太银行

1992年1月

华信银行玉山银行万泰银行

1992年2月

中兴银行台新银行富邦银行

1992年3月1992年6月

大众银行宝岛银行安泰银行

财团(集团)背景

统一企业义美集团、太平洋集团

三重帮力霸集团远东集团以个人股东为主

国民党以中小企业为主

台南帮王玉云家族新光集团富邦集团陈田锚家族日盛证券三重帮

存款设定最高利率;放款利

率按照先短期、后长期的步1975

骤,逐步放宽上下限弹性范围,允许银行间利率差异化逐步放开存款、贷款利率限制。银行在最高利率下自由制定存款利率;实施基本放1980

款利率制度,各银行先行制定最优惠放款利率,再依信用等级等因素决定利率

“银行法”,各银1989年修订

1989年修订“银行法”,允许设立民

1989行自行确定存放款利率,自

营银行

此利率市场化大致完成

民营银行成立资本额最低为100亿元新台币;公营银行陆续民营化民营银行营运风险攀升,并购屡屡

金融机构合发生;自2000年通过“

并法”、2001年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法”以来,银行业者纷纷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整合,寻求更多机会

1990

2000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汇总。

之前,对于银行数量有严格限制,但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导致其被国外要求开放岛内金融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被动地实施金融自由化政策,逐步开放金融市场。

1975年台湾地区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至1989年大致完成。1989年7月,台湾当局修订“银行法”,允许设立民营银行,金融业对民营资本开放(参见表1)。1990年发布“商业银行设立标准”,规定成立民营银行资本额至少为100亿元新台币(约20亿元人民币)。1991年共核准15家新的民营银行,次年再核准1家,形成16家新设银行,其成立时间和投资财团背景如表2所示。

除了设立完全由民营资本组成的新银行以外,1998年,台湾地区公营银行陆续进行民营化,这一过程的开端以台湾省属银行彰化商业银行、华南商业银行、第一商业银行相继宣布实现民营化稀释股份为标志。由此,目前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组成,包括1991年开放前既有的民营银行(含中小企业银行)、1991年之后开放的16家新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与信用合作社改制的银行以及

泛亚银行中央投资公司(国民党)

注: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117

纵向的整合,寻求更多机会(参见表4)。

3.历经蜕变,民营银行不断提升营运与赢利能力

在并购潮之后,由于主管机构处理问题得当,又适时开放合并、并购和银行业务限制增加收入来源,再加上整体经济环境好转,民营银行奋发图强,公营银行也改变经营模式,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大幅提升。2013年6月末台湾地区银行营运绩效季报显示,全体银行平均逾期放款比率为0.45%,纯民营银行中仅有1家资产规模千亿元新台币的银行逾放比超过1%(为1.32%),有16家在平均值以下,金融形势不同以往。同时也发现,民营银行虽然在金融市场占有率稍逊于公营银行,但影响力不容小觑,营运效率和财务绩效出色。

首先,从资产、存款和放款等来看,泛公股商业银行总资产占全体银行总资产的比率为50.03%(参见表5),总存款占比50.88%,总放款及贴现占比54.07%;纯民营商业银行(含上海商业银行)总资产占全体银行总资产的比率为46.38%,总存款占比为46.14%,总放款及贴现占比为43.90%。以金融市场占有率而言,仍以公营银行为大,但相对的,民营银行的影响力在逐步提升,尤其像信托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台北富邦银行等经营规模不下于某些泛公股银行,一举一动在市场上举足轻重。

其次,就银行赢利能力来看,全体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1.46%,9家泛公股银行只有3家高于平均值,而27家纯民营银行有17家高于平均值;全体银118

银行

表31993~2001年台湾地区各类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比较

单位:%

年份

台湾地区本土银行16家民营银行外商银行

[***********][***********]10.44.1

11.519.95.222.2

9.017.35.329.6

9.714.86.927.4

11.415.69.933.3

8.012.95.122.0

5.08.65.316.7

4.93.64.533.2

5.51.83.832.0

七大行库(公营银行)22.9

注:七大行库指台湾银行、合作金库银行、土地银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彰化银行、第一银行、华南银行;彰化银行、第一银行、华南银行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于1998年完成民营化;数据来源于李纪珠.台湾开放民营银行设立之经验及展望[EB/OL].(2007-11-22).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R-091-063.htm.

表42000~2007年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并购事件

银行名称

事件

万通银行2003年12月并入中国信托商业银行

大安银行2002年2月与台新银行共同成立台新金融控股公司,后被并入台新银行中华银行2007年初爆发挤兑,经中央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后出售给汇丰银行亚太银行2002年8月并入复华金融控股公司,更名为复华银行复华金控华信银行建华金控

元大集团2007年4月入主复华金控,9月更名为元大金融控股公司,同

时复华银行更名为元大银行

2002年5月与建弘证券等共组建华金融控股公司,6月华信银行更名为建华银行

2006年7月更名为永丰金控,建华银行与台北国际商业银行(前身为台北区中小企业银行)于2006年11月合并,更名为永丰银行

2002年耐斯集团入主,2004年3月更名为宝华银行,2007年因经营不

泛亚银行善被台湾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委托土地银行经营,2008年2月出售给新

(台湾)银行加坡发展银行,5月更名为星展2000年爆发经营阶层掏空银行一百多亿元新台币事件,台湾存款保险

中兴银行公司监管,2001年10月由金融重建基金接管,2004年12月出售给联

邦银行2001年12月配合集团政策更名为日盛银行,2006年7月日本新生银行(ShinseiBank)投资113.4亿元新台币,持股31.8%;私募基金Integral

宝岛银行

投资6.6亿元新台币,持股约1.85%;合计私募金额120亿元新台币,占日盛33.65%股权,新生银行取得3个董事席位参与经营由于资产净值过低,遭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限期增资,于

万泰银行2007年8月由美国私募基金赛克集团(SACPrivateCapitalGroup)及通

用电气消费金融(GEMoney)集团入主,交由赛克集团经营大众银行安泰银行

由于不良资产过多,于2007年引进私募基金凯雷集团及Corsair共同入股取得37%股权,由凯雷集团主导营运

2007年由于亏损即将面临被接管,及时引进私募基金隆力集团(TheLongreachGroup)增资,取得50.1%股权,由隆力集团经营

注: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表52013年6月台湾地区各类银行总资产

占全体银行总资产比率

民营银行专业银行泛公股商业银行特殊目的专业银行46.38%

1.40%

50.03%

2.20%

表62013年6月30日台湾地区银行营运绩效概况

银行名称台湾银行合库商业银行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台湾土地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华南商业银行彰化商业银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

高雄银行全国农业金库中国输出入银行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泛公股商业银行

4.167.7513.0611.4311.939.1810.536.194.39

特殊目的专业银行

1.812.73

0.050.530.240.350.930.510.710.540.680.260.21

数据来源:台湾“中央银行”。

行的总资产收益率(ROA)为0.74%,9家泛公股银行中仅有1家高于平均值,而27家纯民营银行中仍然有17家高于平均值。可想而知,资产规模并非决定财务绩效的重要指标,在营运的效率和有效性追求上,民营银行历经蜕变,相较于公营银行

而言,有逐渐超越之势。

1991年之前成立的民营银行

上海商业银行12.211.38

1991年后新成立或自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中小企业银行改制的商业银行

中国信托商业银行18.051.33国泰世华商业银行台北富邦银行永丰商业银行玉山商业银行台新国际商业银行花旗(台湾)银行渣打国际商业银行台湾新光银行汇丰(台湾)银行元大商业银行远东国际商业银行台中商业银行大众商业银行安泰商业银行联邦商业银行澳盛(台湾)银行星展(台湾)银行阳信商业银行京城商业银行日盛国际商业银行板信商业银行万泰商业银行三信商业银行华泰商业银行大台北商业银行中华开发工业银行台湾工业银行合计/平均

16.6617.0515.6014.2825.5910.107.2816.1316.067.7815.6113.1213.5718.1112.896.752.5712.2820.697.047.7817.079.006.432.27专业银行5.574.5111.46

1.870.750.740.951.160.970.851.601.230.430.800.990.610.880.820.811.120.790.420.210.592.180.590.391.650.370.380.18

三、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回顾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从金融自

由化之后的银行过度,到激烈竞争之下的兼并收购,从生存岌岌可危到蜕变之后成为重要金融机构,其经验及启示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

1.树立正确经营理念,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

银行业注重的是长久稳健的经营,新银行成立之初,为求短期内有所表现,往往追求短期利益,在绩效上表现为重量不重质,只看到获利却疏于风险管理,尤其是信用风险有滞后性,当发生违约时可能已过去数年,在存贷利差较小的情况下,严重影响银行经营安全。同时,银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具备,尤其是直接面对风险的经办人员。新设民营银行成立后,部分行员是从公营银行转入的,良莠不齐,之后又陆续扩张,新设分行和拓增业务,称职专业人员不足,导致信贷及投资业务屡遭损失。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时,台湾地区不少企业受到牵连,新设民营银行也受到损失,许多新银行缩减分行业务项目或收回分行行长授权,成立业务中心或审批中心,将更需要专业素质的业务及人员集中管理,进行风险控制。

2.严格监管民营银行与发起企业之间的行为,防范关联授信风险

早期民营银行财团化,部分企业借由关系企

注:资料来源于台湾“中央银行”;损益数字系当年截至季末累计数据,获利能力比率已折算为年率表示;台湾当局握有泛公股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119

业交叉持股方式从银行套取现金,在股市泡沫破灭后造成逾期放款攀升,更有银行利害关系人不当借贷,导致银行成为被掏空对象;或是对民意代表放款,金融监管机构在政治干预下缺乏充分公开银行财务信息的勇气,恶化了资产质量。某些银行忽视公司治理要求,经营阶层(握有控制权的大股东)为求私利,将不当利益输送于自己的关系人和所属财团,金融监管机构事后严格规范对利害关系人进行授信及授信以外的交易应有的程序和做法,谨慎查核,要求银行董事会加强治理,才有所缓解。

3.放松管制的同时加强监管

台湾地区在推行银行民营化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对银行经营业务的监理思维并未改变,仍进行高度管制。不管是民营银行新设还是公营银行转为民营,一直采用法律先行的变革方式。思维与法律领先,才能在落后的金融体系中建立崭新的金融制度。

金融监管角度来看,对民营银行经营应设计特别管制和多级持牌制度。譬如监管机构在公司治理、合规、内部审计方面,加强对民营银行的引导、督促。在民营化不断深入之时,金融监管也应不断创新。譬如,对银行经营风险实行分级监理,从强调民营银行自主管理角度出发,强调三道防线的重要性并予以落实,以此来防范民营银行内部风险和外部溢出风险。

2.设置企业与银行间的风险隔离带,防范关联交易风险

对于民营资本而言,要端正投资理念,明确进入银行业绝对不是给自己搭建一个融资平台。为避免大集团、大企业将银行当成私人金库,法律规范上必须设立严格的风险隔离条件,限制银行与大股东、经营者等利害关系人的往来业务项目,或要求充分透明、公开,民营银行股东特别是大股东的关联交易是需要公开的关键的内部信息,[4]监管上务必从严。例如,民营银行向股东及其关联方发放担保贷款条件不应优于向其他贷款申请人发放的条件,民营银行向单个股东的授信余额应设置特别比例和关系人授信合计上限比例等。我国台湾地区监管机构在这方面甚至已要求对实质利害关系人交易应比照法令明定的利害关系人方式办理。

3.设计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是国家经济成长和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开放大量新银行进入市场时,应一并设计适当的银行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台湾当局起初对银行持“不可倒闭”的心态,并未因开放新民营银行而有所改变,当经过市场竞争恶化或面临经营者掏空时,却发现退出成本太高,如若接管等于全民负担。因此,在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中,可以设计资本充足率触动机制,一旦资本充足率下降至规定要求,即由监管机构派人接管或清算等。同时,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因为民营银行经营的唯一保障是公信力。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三次产业动态协同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ZD&027)、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融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2ZLZLZF03500)的部分成果。

注释:

①笔者根据公开资料推算而得。

四、我国民营银行开放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开放民营银行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作为

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民营银行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分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对于打破金融垄断、推进金融包容性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我国大陆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242亿元,②一如以往,占到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同时民营银行筹设申请如雨后春笋,也说明我国大陆银行业亟待开放金融牌照。让民间资本合理、有序地进入银行业,除可以抑制地下金融活动外,更可以改变金融消费“高付费、低服务”的局面,引进更多竞争机制,提升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在民营银行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建议主要着力于审慎资格审核、防范关联交易、完善机制等方面。

1.设计民营银行特别管制和多级持牌制度民营银行进入原有金融机构已经建立的市场格局中,如果在经营效率和新产品、新渠道开发上无法建立其相对优势,则易于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因此,从民营银行自身角度来讲,应寻找利基,强化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建立自身竞争优势。从120

②数据来源于中诚信数据服务平台。16家上市银行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2013-07-05).http://www.gov.cn/级的指导意见[EB/OL].(

zwgk/2013-07/05/content_2440894.htm.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自担风险民营银行首(2014-03-11).http://www.cbrc.gov.批试点名单确定[EB/OL].

cn/chinese/home/docView/B3EEFFF20E6B476DA85B0E443BDBD88E.html.

[3]李纪珠.台湾开放民营银行设立之经验及展望[EB/OL].(2007-11-22).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

R-091-063.htm.

[4]李瑞红.关于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的几—基于我国台湾地区银行业的经验与教训[J].国际点思考——

金融,2012(7):23-28.

[5]林贵.发达国家促进中小民营银行发展的做法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2(8):86-89.

[作者简介]王静(1975-),女,山东省淄博市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天津国际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1959-),男,台湾省台方向为金融机构和微观金融;杨美金(北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台湾新光商业银行总稽核,主要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责任编辑:林英泽

ReflectionsontheDevelopmentofPrivateBanksinTaiwan

WANGJing1andYANGMei-jin2

(1.TianjinForeignStudiesUniversity,Tianjin300270,China;2.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Abstract:Theopeningupofprivatebanksisanimportantstepoffinancialreform;itisbeneficialtotheoptimizationoffinancialresourcesallocation,theimprovementoffinancialservicequality,andthepromotionoffinancialinclusivegrowth.ReviewingthedevelopmentofprivatebanksinTaiwan,fromover-bankingafterfinancialliberalizationtothemergersandacquisitionsunderintensecompetition,fromsurvivingthejeopardytobecomingimportantfinancialinstitutions,thekeyistoestablishthecorrectbusinessphilosophy,preventrelatedcreditrisk,andstrengthensupervisioncombiningwithrelaxingcontrol.IndevelopingprivatebanksinmainlandChina,weshoulddesignspecialsupervisionandmultistagelicensingmechanism,separatetheriskofenterprisesfromthatofbanksandpreventrisksofrelatedtransaction,andformulatetheexitmechanismanddepositinsurancesystemassoonaspossible.

Keywords:Taiwan;privatebank;redsearisk;financialreform

121

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与启示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静, 杨美金, WANG Jing, YANG Mei-jin

王静,WANG Jing(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天津市,300270), 杨美金,YANG Mei-jin(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300071)

中国流通经济

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2014(7)

参考文献(5条)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2013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担风险民营银行首批试点名单确定 20143.李纪珠 台湾开放民营银行设立之经验及展望 2007

4.李瑞红 关于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基于我国台湾地区银行业的经验与教训 2012(07)5.林贵 发达国家促进中小民营银行发展的做法及启示 2012(08)

引用本文格式:王静.杨美金.WANG Jing.YANG Mei-jin 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与启示[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 2014(7)

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第7期□投资理财

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与启示

静1,杨美金

2

(1.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天津市300270;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300071)

摘要:开放民营银行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推进金融包容

性增长。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从金融自由化之后的银行过度到激烈竞争之下的兼并收购,从生存岌岌可危到蜕变之后成为重要金融机构,其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防范关联授信风险、放松管制的同时加强监管。我国在民营银行发展中,应设计特别监管、多级持牌制度;设置企业与银行间风险隔离,防范关联交易风险;尽快建立银行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

关键词:台湾地区;民营银行;金融改革中图分类号:F83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4)07-0116-06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民营银行成为金融改

革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设立将有助于金融市场定价和运营效率提升。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是金融深化、进而金融民营化的重要一环。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1]民间资本迅速回应,多家民营企业积极申请银行牌照。截至2013年底,已有23家银行被核准民营银行名称,①2014年3月,确定5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2]民营银行正由蓝图变为现实。但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金融改革提升效率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平衡是关键问题。因此,诸如如何制定民营银行的合理市场准入、有效控制风险、防范风险外溢、实现稳健持续经营等,成为民营银行申设和金融民营化推进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按照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难易程度,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美欧各国为代表的经济体,本身116

对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很高,通常只要达到一定的监管要求即可设立民营银行,进入限制很少;二是以俄罗斯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经济体,自身银行业开放程度较低,政府干预多,民营银行进入曾有诸多管制。我国金融业的现状恰恰与第二类相似,同时基于相同的文化背景,反思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汲取可借鉴的经验并吸取教训,将有益于民营银行和金融民营化趋势的研究和探索。

二、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开放式竞争、风险积聚、蜕变

1.我国台湾地区金融业逐渐走向以民营银行为主的开放式竞争

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台湾地区金融自由化浪潮兴起,国际资本快速移动,对外贸易持续巨额顺差,外汇储备扩增。在此种局面下,台湾岛内股市、楼市价格上升,经济失衡。1984年,台湾地区推出自由化改革政策,其中金融方面包括了利率自由化、汇率自由化、外汇管制放松等。在1989年

表1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进程与金融业对民营资本开放进入

年份

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进程

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开放历程

公营转民营的银行。[3]

2.金融自由化加剧了民营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

民营银行的开放以及相关金融自由化政策的推行,台湾地区金融业展开新版图,但市场竞争愈显激烈,民营银行逐渐面临生存的严酷考验。最初十几年民营银行的经营绩效并不乐观,主要是争夺既有公营银行的市场,自身经营与创新能力不足,使得民营银行间同质化竞争严重,不但获利能力与外商银行在台分行相距甚远,也没有明显优于公营银行(参见表3),甚至形成“银行过度”(Over-Banking)现象。同时,由于民营银行财团化问题弱化了银行体制,资产质量恶化,经营风险加剧,逾期放款节节攀升等问题不断浮现。

自2000年起,由于民营银行业务没有明显特色,经营挑战愈发严重,当初的16家新设民营银行,有的因经营不善被监管部门接管处分,有的被迫引进私募基金换手经营。2001年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法”,银行纷纷进行横向与

表2台湾地区民营银行成立时间及投资财团

成立时间

银行名称万通银行大安银行

1991年12月

联邦银行中华银行远东银行亚太银行

1992年1月

华信银行玉山银行万泰银行

1992年2月

中兴银行台新银行富邦银行

1992年3月1992年6月

大众银行宝岛银行安泰银行

财团(集团)背景

统一企业义美集团、太平洋集团

三重帮力霸集团远东集团以个人股东为主

国民党以中小企业为主

台南帮王玉云家族新光集团富邦集团陈田锚家族日盛证券三重帮

存款设定最高利率;放款利

率按照先短期、后长期的步1975

骤,逐步放宽上下限弹性范围,允许银行间利率差异化逐步放开存款、贷款利率限制。银行在最高利率下自由制定存款利率;实施基本放1980

款利率制度,各银行先行制定最优惠放款利率,再依信用等级等因素决定利率

“银行法”,各银1989年修订

1989年修订“银行法”,允许设立民

1989行自行确定存放款利率,自

营银行

此利率市场化大致完成

民营银行成立资本额最低为100亿元新台币;公营银行陆续民营化民营银行营运风险攀升,并购屡屡

金融机构合发生;自2000年通过“

并法”、2001年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法”以来,银行业者纷纷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整合,寻求更多机会

1990

2000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汇总。

之前,对于银行数量有严格限制,但外向型的经济结构导致其被国外要求开放岛内金融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被动地实施金融自由化政策,逐步开放金融市场。

1975年台湾地区开始启动利率市场化进程,至1989年大致完成。1989年7月,台湾当局修订“银行法”,允许设立民营银行,金融业对民营资本开放(参见表1)。1990年发布“商业银行设立标准”,规定成立民营银行资本额至少为100亿元新台币(约20亿元人民币)。1991年共核准15家新的民营银行,次年再核准1家,形成16家新设银行,其成立时间和投资财团背景如表2所示。

除了设立完全由民营资本组成的新银行以外,1998年,台湾地区公营银行陆续进行民营化,这一过程的开端以台湾省属银行彰化商业银行、华南商业银行、第一商业银行相继宣布实现民营化稀释股份为标志。由此,目前台湾地区民营银行的组成,包括1991年开放前既有的民营银行(含中小企业银行)、1991年之后开放的16家新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与信用合作社改制的银行以及

泛亚银行中央投资公司(国民党)

注: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117

纵向的整合,寻求更多机会(参见表4)。

3.历经蜕变,民营银行不断提升营运与赢利能力

在并购潮之后,由于主管机构处理问题得当,又适时开放合并、并购和银行业务限制增加收入来源,再加上整体经济环境好转,民营银行奋发图强,公营银行也改变经营模式,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大幅提升。2013年6月末台湾地区银行营运绩效季报显示,全体银行平均逾期放款比率为0.45%,纯民营银行中仅有1家资产规模千亿元新台币的银行逾放比超过1%(为1.32%),有16家在平均值以下,金融形势不同以往。同时也发现,民营银行虽然在金融市场占有率稍逊于公营银行,但影响力不容小觑,营运效率和财务绩效出色。

首先,从资产、存款和放款等来看,泛公股商业银行总资产占全体银行总资产的比率为50.03%(参见表5),总存款占比50.88%,总放款及贴现占比54.07%;纯民营商业银行(含上海商业银行)总资产占全体银行总资产的比率为46.38%,总存款占比为46.14%,总放款及贴现占比为43.90%。以金融市场占有率而言,仍以公营银行为大,但相对的,民营银行的影响力在逐步提升,尤其像信托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台北富邦银行等经营规模不下于某些泛公股银行,一举一动在市场上举足轻重。

其次,就银行赢利能力来看,全体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1.46%,9家泛公股银行只有3家高于平均值,而27家纯民营银行有17家高于平均值;全体银118

银行

表31993~2001年台湾地区各类银行净资产收益率比较

单位:%

年份

台湾地区本土银行16家民营银行外商银行

[***********][***********]10.44.1

11.519.95.222.2

9.017.35.329.6

9.714.86.927.4

11.415.69.933.3

8.012.95.122.0

5.08.65.316.7

4.93.64.533.2

5.51.83.832.0

七大行库(公营银行)22.9

注:七大行库指台湾银行、合作金库银行、土地银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彰化银行、第一银行、华南银行;彰化银行、第一银行、华南银行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于1998年完成民营化;数据来源于李纪珠.台湾开放民营银行设立之经验及展望[EB/OL].(2007-11-22).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R-091-063.htm.

表42000~2007年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并购事件

银行名称

事件

万通银行2003年12月并入中国信托商业银行

大安银行2002年2月与台新银行共同成立台新金融控股公司,后被并入台新银行中华银行2007年初爆发挤兑,经中央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后出售给汇丰银行亚太银行2002年8月并入复华金融控股公司,更名为复华银行复华金控华信银行建华金控

元大集团2007年4月入主复华金控,9月更名为元大金融控股公司,同

时复华银行更名为元大银行

2002年5月与建弘证券等共组建华金融控股公司,6月华信银行更名为建华银行

2006年7月更名为永丰金控,建华银行与台北国际商业银行(前身为台北区中小企业银行)于2006年11月合并,更名为永丰银行

2002年耐斯集团入主,2004年3月更名为宝华银行,2007年因经营不

泛亚银行善被台湾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委托土地银行经营,2008年2月出售给新

(台湾)银行加坡发展银行,5月更名为星展2000年爆发经营阶层掏空银行一百多亿元新台币事件,台湾存款保险

中兴银行公司监管,2001年10月由金融重建基金接管,2004年12月出售给联

邦银行2001年12月配合集团政策更名为日盛银行,2006年7月日本新生银行(ShinseiBank)投资113.4亿元新台币,持股31.8%;私募基金Integral

宝岛银行

投资6.6亿元新台币,持股约1.85%;合计私募金额120亿元新台币,占日盛33.65%股权,新生银行取得3个董事席位参与经营由于资产净值过低,遭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限期增资,于

万泰银行2007年8月由美国私募基金赛克集团(SACPrivateCapitalGroup)及通

用电气消费金融(GEMoney)集团入主,交由赛克集团经营大众银行安泰银行

由于不良资产过多,于2007年引进私募基金凯雷集团及Corsair共同入股取得37%股权,由凯雷集团主导营运

2007年由于亏损即将面临被接管,及时引进私募基金隆力集团(TheLongreachGroup)增资,取得50.1%股权,由隆力集团经营

注: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表52013年6月台湾地区各类银行总资产

占全体银行总资产比率

民营银行专业银行泛公股商业银行特殊目的专业银行46.38%

1.40%

50.03%

2.20%

表62013年6月30日台湾地区银行营运绩效概况

银行名称台湾银行合库商业银行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台湾土地银行第一商业银行华南商业银行彰化商业银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

高雄银行全国农业金库中国输出入银行

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泛公股商业银行

4.167.7513.0611.4311.939.1810.536.194.39

特殊目的专业银行

1.812.73

0.050.530.240.350.930.510.710.540.680.260.21

数据来源:台湾“中央银行”。

行的总资产收益率(ROA)为0.74%,9家泛公股银行中仅有1家高于平均值,而27家纯民营银行中仍然有17家高于平均值。可想而知,资产规模并非决定财务绩效的重要指标,在营运的效率和有效性追求上,民营银行历经蜕变,相较于公营银行

而言,有逐渐超越之势。

1991年之前成立的民营银行

上海商业银行12.211.38

1991年后新成立或自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中小企业银行改制的商业银行

中国信托商业银行18.051.33国泰世华商业银行台北富邦银行永丰商业银行玉山商业银行台新国际商业银行花旗(台湾)银行渣打国际商业银行台湾新光银行汇丰(台湾)银行元大商业银行远东国际商业银行台中商业银行大众商业银行安泰商业银行联邦商业银行澳盛(台湾)银行星展(台湾)银行阳信商业银行京城商业银行日盛国际商业银行板信商业银行万泰商业银行三信商业银行华泰商业银行大台北商业银行中华开发工业银行台湾工业银行合计/平均

16.6617.0515.6014.2825.5910.107.2816.1316.067.7815.6113.1213.5718.1112.896.752.5712.2820.697.047.7817.079.006.432.27专业银行5.574.5111.46

1.870.750.740.951.160.970.851.601.230.430.800.990.610.880.820.811.120.790.420.210.592.180.590.391.650.370.380.18

三、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回顾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从金融自

由化之后的银行过度,到激烈竞争之下的兼并收购,从生存岌岌可危到蜕变之后成为重要金融机构,其经验及启示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

1.树立正确经营理念,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

银行业注重的是长久稳健的经营,新银行成立之初,为求短期内有所表现,往往追求短期利益,在绩效上表现为重量不重质,只看到获利却疏于风险管理,尤其是信用风险有滞后性,当发生违约时可能已过去数年,在存贷利差较小的情况下,严重影响银行经营安全。同时,银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具备,尤其是直接面对风险的经办人员。新设民营银行成立后,部分行员是从公营银行转入的,良莠不齐,之后又陆续扩张,新设分行和拓增业务,称职专业人员不足,导致信贷及投资业务屡遭损失。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时,台湾地区不少企业受到牵连,新设民营银行也受到损失,许多新银行缩减分行业务项目或收回分行行长授权,成立业务中心或审批中心,将更需要专业素质的业务及人员集中管理,进行风险控制。

2.严格监管民营银行与发起企业之间的行为,防范关联授信风险

早期民营银行财团化,部分企业借由关系企

注:资料来源于台湾“中央银行”;损益数字系当年截至季末累计数据,获利能力比率已折算为年率表示;台湾当局握有泛公股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119

业交叉持股方式从银行套取现金,在股市泡沫破灭后造成逾期放款攀升,更有银行利害关系人不当借贷,导致银行成为被掏空对象;或是对民意代表放款,金融监管机构在政治干预下缺乏充分公开银行财务信息的勇气,恶化了资产质量。某些银行忽视公司治理要求,经营阶层(握有控制权的大股东)为求私利,将不当利益输送于自己的关系人和所属财团,金融监管机构事后严格规范对利害关系人进行授信及授信以外的交易应有的程序和做法,谨慎查核,要求银行董事会加强治理,才有所缓解。

3.放松管制的同时加强监管

台湾地区在推行银行民营化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对银行经营业务的监理思维并未改变,仍进行高度管制。不管是民营银行新设还是公营银行转为民营,一直采用法律先行的变革方式。思维与法律领先,才能在落后的金融体系中建立崭新的金融制度。

金融监管角度来看,对民营银行经营应设计特别管制和多级持牌制度。譬如监管机构在公司治理、合规、内部审计方面,加强对民营银行的引导、督促。在民营化不断深入之时,金融监管也应不断创新。譬如,对银行经营风险实行分级监理,从强调民营银行自主管理角度出发,强调三道防线的重要性并予以落实,以此来防范民营银行内部风险和外部溢出风险。

2.设置企业与银行间的风险隔离带,防范关联交易风险

对于民营资本而言,要端正投资理念,明确进入银行业绝对不是给自己搭建一个融资平台。为避免大集团、大企业将银行当成私人金库,法律规范上必须设立严格的风险隔离条件,限制银行与大股东、经营者等利害关系人的往来业务项目,或要求充分透明、公开,民营银行股东特别是大股东的关联交易是需要公开的关键的内部信息,[4]监管上务必从严。例如,民营银行向股东及其关联方发放担保贷款条件不应优于向其他贷款申请人发放的条件,民营银行向单个股东的授信余额应设置特别比例和关系人授信合计上限比例等。我国台湾地区监管机构在这方面甚至已要求对实质利害关系人交易应比照法令明定的利害关系人方式办理。

3.设计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是国家经济成长和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开放大量新银行进入市场时,应一并设计适当的银行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台湾当局起初对银行持“不可倒闭”的心态,并未因开放新民营银行而有所改变,当经过市场竞争恶化或面临经营者掏空时,却发现退出成本太高,如若接管等于全民负担。因此,在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中,可以设计资本充足率触动机制,一旦资本充足率下降至规定要求,即由监管机构派人接管或清算等。同时,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因为民营银行经营的唯一保障是公信力。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三次产业动态协同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ZD&027)、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融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2ZLZLZF03500)的部分成果。

注释:

①笔者根据公开资料推算而得。

四、我国民营银行开放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开放民营银行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作为

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民营银行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分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对于打破金融垄断、推进金融包容性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我国大陆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242亿元,②一如以往,占到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同时民营银行筹设申请如雨后春笋,也说明我国大陆银行业亟待开放金融牌照。让民间资本合理、有序地进入银行业,除可以抑制地下金融活动外,更可以改变金融消费“高付费、低服务”的局面,引进更多竞争机制,提升整体金融服务水平。在民营银行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建议主要着力于审慎资格审核、防范关联交易、完善机制等方面。

1.设计民营银行特别管制和多级持牌制度民营银行进入原有金融机构已经建立的市场格局中,如果在经营效率和新产品、新渠道开发上无法建立其相对优势,则易于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因此,从民营银行自身角度来讲,应寻找利基,强化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建立自身竞争优势。从120

②数据来源于中诚信数据服务平台。16家上市银行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2013-07-05).http://www.gov.cn/级的指导意见[EB/OL].(

zwgk/2013-07/05/content_2440894.htm.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自担风险民营银行首(2014-03-11).http://www.cbrc.gov.批试点名单确定[EB/OL].

cn/chinese/home/docView/B3EEFFF20E6B476DA85B0E443BDBD88E.html.

[3]李纪珠.台湾开放民营银行设立之经验及展望[EB/OL].(2007-11-22).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

R-091-063.htm.

[4]李瑞红.关于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的几—基于我国台湾地区银行业的经验与教训[J].国际点思考——

金融,2012(7):23-28.

[5]林贵.发达国家促进中小民营银行发展的做法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2(8):86-89.

[作者简介]王静(1975-),女,山东省淄博市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师,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天津国际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1959-),男,台湾省台方向为金融机构和微观金融;杨美金(北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台湾新光商业银行总稽核,主要研究方向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责任编辑:林英泽

ReflectionsontheDevelopmentofPrivateBanksinTaiwan

WANGJing1andYANGMei-jin2

(1.TianjinForeignStudiesUniversity,Tianjin300270,China;2.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Abstract:Theopeningupofprivatebanksisanimportantstepoffinancialreform;itisbeneficialtotheoptimizationoffinancialresourcesallocation,theimprovementoffinancialservicequality,andthepromotionoffinancialinclusivegrowth.ReviewingthedevelopmentofprivatebanksinTaiwan,fromover-bankingafterfinancialliberalizationtothemergersandacquisitionsunderintensecompetition,fromsurvivingthejeopardytobecomingimportantfinancialinstitutions,thekeyistoestablishthecorrectbusinessphilosophy,preventrelatedcreditrisk,andstrengthensupervisioncombiningwithrelaxingcontrol.IndevelopingprivatebanksinmainlandChina,weshoulddesignspecialsupervisionandmultistagelicensingmechanism,separatetheriskofenterprisesfromthatofbanksandpreventrisksofrelatedtransaction,andformulatetheexitmechanismanddepositinsurancesystemassoonaspossible.

Keywords:Taiwan;privatebank;redsearisk;financialreform

121

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与启示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静, 杨美金, WANG Jing, YANG Mei-jin

王静,WANG Jing(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天津市,300270), 杨美金,YANG Mei-jin(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300071)

中国流通经济

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2014(7)

参考文献(5条)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2013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自担风险民营银行首批试点名单确定 20143.李纪珠 台湾开放民营银行设立之经验及展望 2007

4.李瑞红 关于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的几点思考---基于我国台湾地区银行业的经验与教训 2012(07)5.林贵 发达国家促进中小民营银行发展的做法及启示 2012(08)

引用本文格式:王静.杨美金.WANG Jing.YANG Mei-jin 我国台湾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历程与启示[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 2014(7)


相关内容

  • 法学经济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辽 宁 大 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成 人 高 等 教 育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论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2.犯罪的基本特征 3.单位犯罪研究 4.论醉酒者的刑事责任 5.过失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6.论犯罪故意的内部结构 7.试论结果加重犯 8.论刑法上的行为概念 9.危害结果若干问题研究 10.事实 ...

  • 2015年民营银行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民营银行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 势预测报告(2015 年版) 报告编号:1590A27 中国产业调研网 www.cir.cn 中国产业调研网 Cir.cn 中国民营银行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 年版)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 ...

  • 尤努斯格莱珉银行与农信社小额贷款管理模式
  • 合作金融 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额贷款无担保抵押不敢放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投资人管理缺位,没有真正按照"谁出资,谁管理,出了问题谁负责"权.利.险"的统一,难的原则,实现"责.以激发信用社员工敬业爱岗服务"三农"大力拓展小额信贷的 ...

  • 海南金融2011年第2期摘要
  • 海南金融2011年第2期摘要 改革创新 以特区精神引领海南金融创新的构想 肖 毅,冯学敏,占云生 作者简介:肖 毅(1964-),男,江西新建人,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 行海口中心支行: 冯学敏(1950-),男,海南文昌人,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 海口中心支行: 占云生(1977-),男 ...

  • 重庆金融业发展的经验及对湖北的启示_许璞
  • 重庆金融业发展的经验及对湖北的启示 许 璞 430015) (汉口银行,湖北武汉 摘 要:重庆在结合自身实际,错位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金融产业,积极引导金融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成效 显著,对同处长江流域且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类似的湖北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重庆近年来的金融发展 ...

  • 中小型企业股权融资现状分析
  • 中小型企业股权融资现状分析 摘要:中国的资本市场近年来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期.二级市场的持续繁荣带动了发行市场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多年来终于从讨论实验阶段进入到实质操作阶段,中小板的大扩容.创业板的推出,都意味着新的融资机会在诞生.在中国,中小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的瓶颈,这制约了最具创造力 ...

  • 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 中国内部审计近30年发展:历程回顾与启示 王 兵 刘 力云 张立民 ( 南京大学会计学系 210093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100086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0044) [摘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建立30年以来内部审计发展的历程,文章认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大致可分为建立起步.巩固提 ...

  • 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0
  • 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3111037程嘉璐 13级数理经济 2013111628戴明磊 13级数理经济 2013xxxxxx 王雅婷 13级数理经济 2013xxxxxx 王竹萱 13级数理经济 2013xxxxxx 宋赟 13级数理经济 2013110422 郑伊云 13级数理经济 一 ...

  • 发达国家信托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发达国家信托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时间:2002-8-8 12:39:17 作者:马亚明 浏览次数:2432 信托业务源于英国,由于其特殊的制度功能,迅速被其它国家引进并得到壮大,成为金融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部分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杠杆,目前发展得比较好且富有特色的是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的一些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