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7 卷第3 期 2006 年 9 月

⑩: 轰龚篡 n a 念 r 3 ;1 羔 n

试 析 知 识产 权 制度 的基 本 原 则

谢可训 ( 上海商学院科研处, 中国上海 2 0 3 ) 025

N O. 3 Vo l. 7

SeP.

20 06

【 博士论坛]

摘 要: 知识产权制度是为了鼓励创新而设计的一种激励机制, 在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中, 体现了“ 效率优先、 兼 顾公平” 以及利益平衡两大基本原则。

关键词 : 知识产权 效率 公平 利益平衡 基本原则 文章编号 : 1637 一 324X(2( 6 ) 一 一 一19 一 ) X 03 16 4 0

中图分类号: D 2 .4 9 3

文献标识码

制度的意义在于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 的个人行为, 它以奖罚为手段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收 益间的差异, 刺激行为主体对投人回 报和个人收益率 的 追求。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行为是经济发展的原 动力, 但是不受约束的利己 行为必将导致社会的混乱 与无序, 唯在良 好制度的约束下, 由个人对其善举劣行 自 负其责, 才会产生“ 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 的效果。 也就是说, 在利己动机驱动下的个人行为, 只有在制度 约束下才能汇人有益于社会的建设性渠道之中。知识 产权制度正是这样一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制度。笔 者认为, 在知识产权的 制度设计中, 体现了“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利益平衡” 和“ 二大基本原则。

成的事实上的经济不平等。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也 是统一的, 效率是公平的保障, 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公 平提供物质基础, 公平有助于人们心理平衡和社会秩 序稳定, 从而为效率的实现创造条件。可以说, 效率 关注的是发展问题 , 公平关注的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就知识产权制度而言, 它既关注发展, 也关注可持续 发展, 体现了“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的原则。

( 一) 效率优先

财产法的旨趣在于“ 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 知 , 识产权法的终极 目的亦与之不谋而合。物质财产权

一、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

效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 , 公平反映 人类在社会生产、 生活中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 , 两 者分别是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问题。一般而言, 政 府与企业各司其职, 企业专注于效率, 政府致力于公 平。市场经济是经济自由与平等的代名词, 以市场为 基础的发展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增长, 因而市场经济中 效率势必优先, 但与市场经济相契合 的公平多是机会、 规则等起点的公平, 而不能自 动实 现结果的公平。市场的特点是根据要素察赋进行分 配, 其结果是弱势群体常常不能享受因市场而导致的

的效率在于其通过排他性来避免财产的过度使用或 拥塞, 并通过让渡性来促进财产的有效利用

, 也就是 说, 使资源从较低价值的使用流向较高价值的使用。 而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率既体现于促进知识财产的转

移, 更体现于对创造知识财富的激励。 知识产权制度首先通过保护知识财产的让渡来 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就知识财产而言, 基于它可 被多人同时使用的共享性特征, 在不转让所有权的前 提下转移使用权的知识产权许可成为一种典型的财 产让渡方式。知识产权许可不仅赋予知识产权人可

经济 增长的 成果。 川要实现结果上的 相对公平, 就必

须借助外力。作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和社会正义的 维护者, 政府应该通过主动干预来矫正市场竞争所造

[ 收稿日 期] 2( 6 一 一 ) X 6 15

能远大于物质财产权人的利益空间, 对社会而言, 它 通常也会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 有机结合, 因而一般是 受到鼓励的。 但是, 让渡是以 产权提供的排他性保护 为前提的, 没有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针对知识财产

的交易就难以开展。在国际交往中, 保护知识产权已 经上升为一种基本的伦理要求, 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

http:/ ww . sbs. edu. cn / w

第7 卷 第3 期

2006 年 9 月

试析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0 n the Basic P nciple O Intel ectual PrO t y system i r f l Per

3 V OI. 7

2 00 6

也成为评价投资软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 更为重要的是 , 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激励新知识 的创造, 使社会的知识总量和社会福利都得以增加。 对创新提供激励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首要目标, 通过 为技术创新提供私有产权激励, 知识产权制度调整 知识生产的成本和收益关系, 防止知识产品的无偿 使用或消费的情形发生, 来实现对知识产品生产者 的投人成本的合理补偿, 从而为系统的知识生产提 供不竭的动力。如果缺乏知识产权保护, 人们就更 愿模仿而不愿创新, 因为模仿成本远低于技术创新 成本, 就像在缺乏对农作物的产权保护的情况下, 人 们会乐于收获而不乐于耕种一样。如果缺乏制度性 的保障, 知识的生产就只能依靠传统的基于热情和 兴趣的个性创造方式, 但随着现代知识生产 日 益向 以高投入、 高风险和协作化为特征的投资创造方式 的转型, 仅凭个性创造已经难有作为。事实的情况 是, 在有了知识产权这种系统的制度保护和激励之 后, 创造发明的数量成倍地增长了。正是基于对知 识产权制度的效率价值的认识, 美国商业部副部长、 专利与商标局副局长托德 迪金森就曾经指出: “ 美国是世界上技术领先的国家, 技术领先的很大 因素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美国从 179 年就开始把 0 知识产权写人宪法。由于有知识产权保护, 才使技 术创新和发明得到保护和促

进, 从爱迪生到比尔 盖茨, 他们的发明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制度是技术与制度的结合体, 也是架设 在知识与财产或者智慧与财富之间的一座桥梁;或者 说知识产权就是以法律规定将知识转化为财产或者将

价的, 但专利法除了 设定较短的保护期外, 还设计了 在 先使用等相关制度来降低社会成本。

( 二) 兼顾公平

知识产权制度的公平价值首先体现在它对效率 的促进之中, 即它为知识创造者提供私权保护 , 使权 利人就其创新投人得到合理回报, 并通过制止他人 免费搭便车的行为, 来维护权利人的合理竞争利益 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发挥其激励创新的经济功 能。有 日 本学者认为: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是为了

使产品 供应者(生产者) 间的竞争更有秩序。〕 汇就商 ’

标而言尤其如此。商标是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制 度, 它具有明显的非智力特征, 保护商标不是基于鼓 励对商标的创造的目的, 而在于维护公平竞争。在

建立公平竞争秩序的基础上, 商标法也满足了经营 者放心地投资开发商标以开展竞争的需要。因此, 作为知识产权制度中的某种特例, 商标法中更多体

现的是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

但知识产权制度公平价值的另一面体现在对私 权的限制和对公共利益的兼顾上, 体现在对短期利益 (对权利人予以 保护) 和长期利益( 对社会公众利益 予以保护) 的 兼顾上。确切地说, 知识产权保护建立 在这样一种期望之上, 即在短期内提供受到限制的独 占 从而通过刺激创新和创造力带来长期的竞争的 权, 增强和经济运行情况的改善。这就产生了为长远利 益付出短期损失的一种典型的权衡( 在专利法中, 这 种权衡得到最明确的体现。它表现为一种不寻常的 对价— 以一定期限内的独占权换取发明的充分公

开 发明 保 期结 后为 所有) 。〕 及 在 护 束之 公众 [‘

知识产权制度除具有激励创新的经济功能之外 还承载着明显的社会功能。瑞典司法部特别政府顾 问在第二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造力与发明国际论 坛上指出, 知识产权保护旨 在为社会带来利益, 并通 过此种保护, 让作品和发明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例 如, 发明人由于其发明获得了专利保护, 作为回 通 报, 过登记公开告知于社会。事实上该制度的美妙之处 正在于此:作为授予独占权的回报, 将发明创造成果 广泛地传播。这在整体上服务于社会, 因为受保护的 生产可能成为进一步发明创造工作的 基础。《 菲律宾 知识产权法典》 就明确规定“ 实施知识产权具有相应 的社会功能”即为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 以及社会公 众的福利, 而鼓

励知识和信息的传播。

智 转 为 。知 产 护 创 慧 化 财富 [ 识 权保 使 新成为 ] z 创富, 知

识产权制度也就具备了 激励知识创富的经济功能。 从 事后的角度看, 创新知识最终会进人公有领域, 充实知 识存量而 增进社会福利;从事先的 角度看, 知识产权的 制度设计通常也应符合效率原则, 它在促进社会福利 的同时也注意减少社会损失。例如, 它一般对强范式 的知识产权如专利会提高保护门 槛并给予限期保护, 对弱范式的知识产权保护则相对宽松。知识产权制度 要么是符合帕雷托效率, 如对著作权或商业秘密的 保 护, 将使权利人的处境变好, 但不以 其他人的 处境变糟 为代价, 其他人仍然享有独立创造的自 因为 由;要么至 少是符合潜在的帕雷托效率, 如在专利的情况下, 发明 人获得专利虽然以 诉 其他发明 抖 人取得同 样专利为代

http:/ / ww . sbs. edu. cn w

第7 卷 第 3 期 2006 年 9 月

谢可训

X ie Ke un x

N O . 3 V OI. 7

SeP.

2 0 06

为了保证知识产权的公平实施, 在知识产权制度 发展过程中,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一直是人们争论的 焦点。如果这样的基本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 知识 产权制度就真的成为“ 化公为私的典型代表, 对人类 文明的掠夺,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 。为此, 人们一 直在努力寻找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 平衡点。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 人们找到了许多合 理的制度来协调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 的关系, 如合理使用制度、 强制许可制度、 保护期限制 度、 实施使用制度等。另一方面, 强调社会公共利益, 不能过分削弱或者损害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利益。 社 会利益非常重要, 不可忽视, 但是, 如果没有智力劳动 者的 创作, 不能有效地激励智力劳动者的创作热情,

务双重本位和社会个人双向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 要 求人们在主张自己权利和行使 自己的权利时, 注意 ‘ 的限制和约束, 度’ 顾及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 益” 。所有的知识产权法的中心任务都是保护相应的 知识产权, 但是, 其最终 目的却是为促进社会经济文 化事业的全面、 迅速和可持续发展。因为, 只有充分 保护知识产权, 才能调动人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鼓 励诚实经营, 维护公平竞争,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另外,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知识产权的扩张, 并同时对 其他个人利益或者是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妨碍, 如自 由 软件、 技术措施的出现,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 原有的 平衡, 或者说威胁了原来的平衡, 使得在这一

领 的 益 衡 题 加 要。 识 权 在 域 利 平 问 更 重 固知 产 法 保护

创造 专有权利的 者的 基础上还要考虑社会精神财富 的 合理分享, 通过利 益平衡机制保障 公众正当 地接近 原创者的知识产品以为后续创新提供充分的“ 养料” 。

可以说, 在知识产权制度中, 私益是手段, 公益是 目 的, 体现出 在提供私人创新激励与保证公众的有条件 接触之间的一种契约交换的功利主义特征。权利人 对知识产权拥有法律上的权利本身就是国家基于长

那 社会 就会 无源 水, 本之 〔这就 么, 利益 成为 之 无 木。〕 ’

导出了知识产权制度中的 利益平衡问题。

二、 利益平衡原则

知识产权制度在维持效率的基础上要兼顾公

平, 所以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 知识产权立法体现了 二元的价值取向, 知识产权法负担着对不同利益进 行平衡的重要任务。《I P 协议》 TR S 第七条就明确规 定:“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权利行使, 目的应在于促进 技术的革新、 转让和传播, 有利于社会及经济福利 以 的方式促进技术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互利, 并促 进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具体而言, ” 知识产权制度中 应注意维持以下方面的平衡:

远 发展的 考虑, 在一定程度上以 牺牲社会公共利益对

权利人所作的“ 让步”以鼓励技术创新、 , 促进社会全 面发展。 美国宪法即确认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公共利 益, 承认知识产权是为实现社会目 标的有限的 权利。

( 二) 从知识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 还要 ( 一) 从私人利益与社会公益的角度看, 维持知识供需之间的平衡

知识产权制度针对的是知识生产的供给不足问 题。解决知识信息供给不足的根本方法, 就是知识信 息的 有偿使用, 使生产者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通过 赋予产权对知识生产者提供的激励, 来促进知识的生 产和繁荣。 但知识产权制度在解决知识供给不足问 题的同时, 却会引起另一方面的问题, 即知识需求相 对不足的问题。 在法律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 获得知识的成本提高, 导致对知识的 需求下降。 但知 识的 供需之间是存在一定的正比 例关系的, 知识的供 给越多, 需求就越大。知识产品不像物质产品那样具 有边际效用递减的效应, } 人可 ]对知识的需求通常是递 增的, 知识越多的人越是渴求更多的知识。知识积累 越多, 知识的 需求量就越大, 市场也就越广阔。而且, 知识的需求取决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能力, 对于缺乏 学习能力的人来说, 他并不需要什么知识产品。正是

http:/ / www. sbs. edu. cn

要 持 识 造 知 分 之 的 衡 维 知 创 与 识 享 间 平

知识创造和知识分享的平衡应当是知识产权保 护的道德标准。保障知识产权背后的原则是为了在 鼓励

创新和推动新发明令其得以广泛应用两者之间 取得平衡, 即在私人利益和公众利益间获得平衡。 知识财产既是创造者的个人财富, 又是社会财富的 一部分, 即知识财产只是在一定条件下、 一定范围内 才作为独占 权利为个人享有。所以, 知识产权法既 要保护创造者对其知识产品的专有权, 又要保护社 会公众对他人知识产品的利用权。 知识产权法中的私人利益表现为知识产权人对 知识财产的 排他性专有权, 公共利益则表现为确保社 会公众对知识和信息的接近和分享。 权利与义务是

相对应的, 与公共利益相兼容的也不可能是无限制的 私权, 正如博登海默所指出的一样:“ 现代社会权利义

第7 卷 第3 期 2006 年 9 月

试析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0 n the Ba ic P ncipl o Intellec ual Pr per y System s r i e f t o t

N O, Vo l. 7 3

SeP.

2 0 06

因为创造者的利益来源于消费者的消费, 所以即使从 知识产权人的立场出发, 要想取得知识生产的可持续 发展, 他也不应该过分坚持私权的绝对化。保证最低 限度的知识供给, 维持社会的基本知识水平, 既是知 识生产者的社会责任, 也是他行使权利的有效方式, 因为这样会为他的知识产品培育起了一个积极和有 品味的知识消费市场。

发展中国家之间分别有各自的利益所在和利益驱动, 其经济基础上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不同, 反映在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对智力成果所提供的保护水 平自 然也应有所差别。发达国家在谋求 自身利益最大 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顾及竞争对手的合理权益, 保留

发 国 合理发展的 展中 家 空间。」 际 上, 果只 〔在国 层面 如 8

讲形式上的 平等而不考虑实质上的 公平, 简单要求发展 中国家或者不发达国 家与发达国 家按同 样的标准来保护 智慧创作物的 结果只会是不断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 话, 中 家之间的 国 贫富分化和技术差距, 从而使发展中国 家 或者不发达国家永远处于发达国家的掠夺之下。 利益平衡原则告诉我们, 对知识产权应予适度保

护, 保护不力将使发明创造者的创新动力受挫而导致 知识生产的不足, 过度保护或者对其滥用不加限制则 会使知识的需求受到抑制, 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以 及

( 三) 从国家与国家 之间关系的角度看, 要 维 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

在世界范围内, 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与知识产品的 使用人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矛盾。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 技术落后, 不得不 大量进口 发达国家先进的知识产品。当知识产权保护 的杠杆明显地向发明创造人倾斜时, 实际上就意味着 发展中

国家要为进口 技术付出更大的代价, 也给发达 国 家带来更多的利润, 因而会进一步加剧南北差距和 社会分配不公。 对发达国 家而言, 知识产权保护的意 义早就超越出知识产权保护自 而深化成一种经济 身,

竞争的 手段。 川发展中国 家首先考虑的 则是如 何推动

技术的传播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问题。发达国家和

作者简介:

发展中国 家的利益。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决定了知识 产权往 往成为 权利人实现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 工具, 而 知识 产权法囿 其自 于 身私法性质和手段的限制, 对这权 利滥用的 行为往往无能为力, 因此知识产权制度所欲实

现的利益平衡还需在 卜 乡 部借助反垄断法来实现。

谢可训, 湖北通山人, 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上海商学院科研处副处长, 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

参考文献:

〔 钱弘道. 经济分析法学【 . 北京:法律出版社, 门 M] 2003. 〔 曹新明. 知识产权法哲学理论反思【 . 法制与社会发展, 4(6 . 2〕 l J 2( ) ) X 【 【 富田 3〕 日〕 彻男. 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 . 北京:商务印书馆, X). M〕 2〕 〔 f 美〕 4〕 德雷特勒. 知识产权许可〔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0 . M〕 0 23 【 曹新明 中国知识产权法典化研究〔 ] 5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0 . 0 25 【 魏玮. 利益平衡论及其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应用【] . 法律适用, 4( 11 . ] 6 J 2( ) X ) 〔 7」曲三强 被动立法的百年轮回 — 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 J] . 中外法学, 程【 1999(2) 。 【 刘华. 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又 ] 8 M] 2(X .

0 n t e Basic Pr nciP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 System h i y

X ie Kexu n

( Re ear h Admini tr tion, s c sa Shal堵 Bu in s school, a了hai 200235 , hai s e s h S 谙 China )

w t b t A s ract : Intel o ua pr per 叮 e l t l o t y stem is a in en iv system desig ed to pr mote ir ova ion. In desig:lillg such a system, o n c t e n o m t d l f ba ic 洲nciPle ar obser ed, y , 1) g ving pr or t to 而ciency with due consider ion to f r ess an (2) the ba ance o inters s e v namel ( i i iy t a i a n

est .

Key wor s :intel o ua pr per y, f ciency, imess , l ance of inter st , d e l t l o t ef i a f ba e hasic Pr nciPles i

ht :刀ww . s s. e u. c P t w b d n

第7 卷第3 期 2006 年 9 月

⑩: 轰龚篡 n a 念 r 3 ;1 羔 n

试 析 知 识产 权 制度 的基 本 原 则

谢可训 ( 上海商学院科研处, 中国上海 2 0 3 ) 025

N O. 3 Vo l. 7

SeP.

20 06

【 博士论坛]

摘 要: 知识产权制度是为了鼓励创新而设计的一种激励机制, 在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中, 体现了“ 效率优先、 兼 顾公平” 以及利益平衡两大基本原则。

关键词 : 知识产权 效率 公平 利益平衡 基本原则 文章编号 : 1637 一 324X(2( 6 ) 一 一 一19 一 ) X 03 16 4 0

中图分类号: D 2 .4 9 3

文献标识码

制度的意义在于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 的个人行为, 它以奖罚为手段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收 益间的差异, 刺激行为主体对投人回 报和个人收益率 的 追求。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行为是经济发展的原 动力, 但是不受约束的利己 行为必将导致社会的混乱 与无序, 唯在良 好制度的约束下, 由个人对其善举劣行 自 负其责, 才会产生“ 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 的效果。 也就是说, 在利己动机驱动下的个人行为, 只有在制度 约束下才能汇人有益于社会的建设性渠道之中。知识 产权制度正是这样一种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制度。笔 者认为, 在知识产权的 制度设计中, 体现了“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利益平衡” 和“ 二大基本原则。

成的事实上的经济不平等。公平与效率两者之间也 是统一的, 效率是公平的保障, 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公 平提供物质基础, 公平有助于人们心理平衡和社会秩 序稳定, 从而为效率的实现创造条件。可以说, 效率 关注的是发展问题 , 公平关注的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就知识产权制度而言, 它既关注发展, 也关注可持续 发展, 体现了“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的原则。

( 一) 效率优先

财产法的旨趣在于“ 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 知 , 识产权法的终极 目的亦与之不谋而合。物质财产权

一、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

效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 , 公平反映 人类在社会生产、 生活中的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 , 两 者分别是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问题。一般而言, 政 府与企业各司其职, 企业专注于效率, 政府致力于公 平。市场经济是经济自由与平等的代名词, 以市场为 基础的发展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增长, 因而市场经济中 效率势必优先, 但与市场经济相契合 的公平多是机会、 规则等起点的公平, 而不能自 动实 现结果的公平。市场的特点是根据要素察赋进行分 配, 其结果是弱势群体常常不能享受因市场而导致的

的效率在于其通过排他性来避免财产的过度使用或 拥塞, 并通过让渡性来促进财产的有效利用

, 也就是 说, 使资源从较低价值的使用流向较高价值的使用。 而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率既体现于促进知识财产的转

移, 更体现于对创造知识财富的激励。 知识产权制度首先通过保护知识财产的让渡来 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就知识财产而言, 基于它可 被多人同时使用的共享性特征, 在不转让所有权的前 提下转移使用权的知识产权许可成为一种典型的财 产让渡方式。知识产权许可不仅赋予知识产权人可

经济 增长的 成果。 川要实现结果上的 相对公平, 就必

须借助外力。作为经济活动的服务者和社会正义的 维护者, 政府应该通过主动干预来矫正市场竞争所造

[ 收稿日 期] 2( 6 一 一 ) X 6 15

能远大于物质财产权人的利益空间, 对社会而言, 它 通常也会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 有机结合, 因而一般是 受到鼓励的。 但是, 让渡是以 产权提供的排他性保护 为前提的, 没有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针对知识财产

的交易就难以开展。在国际交往中, 保护知识产权已 经上升为一种基本的伦理要求, 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

http:/ ww . sbs. edu. cn / w

第7 卷 第3 期

2006 年 9 月

试析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0 n the Basic P nciple O Intel ectual PrO t y system i r f l Per

3 V OI. 7

2 00 6

也成为评价投资软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 更为重要的是 , 知识产权制度通过激励新知识 的创造, 使社会的知识总量和社会福利都得以增加。 对创新提供激励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首要目标, 通过 为技术创新提供私有产权激励, 知识产权制度调整 知识生产的成本和收益关系, 防止知识产品的无偿 使用或消费的情形发生, 来实现对知识产品生产者 的投人成本的合理补偿, 从而为系统的知识生产提 供不竭的动力。如果缺乏知识产权保护, 人们就更 愿模仿而不愿创新, 因为模仿成本远低于技术创新 成本, 就像在缺乏对农作物的产权保护的情况下, 人 们会乐于收获而不乐于耕种一样。如果缺乏制度性 的保障, 知识的生产就只能依靠传统的基于热情和 兴趣的个性创造方式, 但随着现代知识生产 日 益向 以高投入、 高风险和协作化为特征的投资创造方式 的转型, 仅凭个性创造已经难有作为。事实的情况 是, 在有了知识产权这种系统的制度保护和激励之 后, 创造发明的数量成倍地增长了。正是基于对知 识产权制度的效率价值的认识, 美国商业部副部长、 专利与商标局副局长托德 迪金森就曾经指出: “ 美国是世界上技术领先的国家, 技术领先的很大 因素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美国从 179 年就开始把 0 知识产权写人宪法。由于有知识产权保护, 才使技 术创新和发明得到保护和促

进, 从爱迪生到比尔 盖茨, 他们的发明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 知识产权制度是技术与制度的结合体, 也是架设 在知识与财产或者智慧与财富之间的一座桥梁;或者 说知识产权就是以法律规定将知识转化为财产或者将

价的, 但专利法除了 设定较短的保护期外, 还设计了 在 先使用等相关制度来降低社会成本。

( 二) 兼顾公平

知识产权制度的公平价值首先体现在它对效率 的促进之中, 即它为知识创造者提供私权保护 , 使权 利人就其创新投人得到合理回报, 并通过制止他人 免费搭便车的行为, 来维护权利人的合理竞争利益 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发挥其激励创新的经济功 能。有 日 本学者认为: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 是为了

使产品 供应者(生产者) 间的竞争更有秩序。〕 汇就商 ’

标而言尤其如此。商标是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制 度, 它具有明显的非智力特征, 保护商标不是基于鼓 励对商标的创造的目的, 而在于维护公平竞争。在

建立公平竞争秩序的基础上, 商标法也满足了经营 者放心地投资开发商标以开展竞争的需要。因此, 作为知识产权制度中的某种特例, 商标法中更多体

现的是在公平基础上的效率。

但知识产权制度公平价值的另一面体现在对私 权的限制和对公共利益的兼顾上, 体现在对短期利益 (对权利人予以 保护) 和长期利益( 对社会公众利益 予以保护) 的 兼顾上。确切地说, 知识产权保护建立 在这样一种期望之上, 即在短期内提供受到限制的独 占 从而通过刺激创新和创造力带来长期的竞争的 权, 增强和经济运行情况的改善。这就产生了为长远利 益付出短期损失的一种典型的权衡( 在专利法中, 这 种权衡得到最明确的体现。它表现为一种不寻常的 对价— 以一定期限内的独占权换取发明的充分公

开 发明 保 期结 后为 所有) 。〕 及 在 护 束之 公众 [‘

知识产权制度除具有激励创新的经济功能之外 还承载着明显的社会功能。瑞典司法部特别政府顾 问在第二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创造力与发明国际论 坛上指出, 知识产权保护旨 在为社会带来利益, 并通 过此种保护, 让作品和发明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例 如, 发明人由于其发明获得了专利保护, 作为回 通 报, 过登记公开告知于社会。事实上该制度的美妙之处 正在于此:作为授予独占权的回报, 将发明创造成果 广泛地传播。这在整体上服务于社会, 因为受保护的 生产可能成为进一步发明创造工作的 基础。《 菲律宾 知识产权法典》 就明确规定“ 实施知识产权具有相应 的社会功能”即为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 以及社会公 众的福利, 而鼓

励知识和信息的传播。

智 转 为 。知 产 护 创 慧 化 财富 [ 识 权保 使 新成为 ] z 创富, 知

识产权制度也就具备了 激励知识创富的经济功能。 从 事后的角度看, 创新知识最终会进人公有领域, 充实知 识存量而 增进社会福利;从事先的 角度看, 知识产权的 制度设计通常也应符合效率原则, 它在促进社会福利 的同时也注意减少社会损失。例如, 它一般对强范式 的知识产权如专利会提高保护门 槛并给予限期保护, 对弱范式的知识产权保护则相对宽松。知识产权制度 要么是符合帕雷托效率, 如对著作权或商业秘密的 保 护, 将使权利人的处境变好, 但不以 其他人的 处境变糟 为代价, 其他人仍然享有独立创造的自 因为 由;要么至 少是符合潜在的帕雷托效率, 如在专利的情况下, 发明 人获得专利虽然以 诉 其他发明 抖 人取得同 样专利为代

http:/ / ww . sbs. edu. cn w

第7 卷 第 3 期 2006 年 9 月

谢可训

X ie Ke un x

N O . 3 V OI. 7

SeP.

2 0 06

为了保证知识产权的公平实施, 在知识产权制度 发展过程中,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一直是人们争论的 焦点。如果这样的基本问题不能得到合理解决 , 知识 产权制度就真的成为“ 化公为私的典型代表, 对人类 文明的掠夺,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 。为此, 人们一 直在努力寻找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 平衡点。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 人们找到了许多合 理的制度来协调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 的关系, 如合理使用制度、 强制许可制度、 保护期限制 度、 实施使用制度等。另一方面, 强调社会公共利益, 不能过分削弱或者损害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利益。 社 会利益非常重要, 不可忽视, 但是, 如果没有智力劳动 者的 创作, 不能有效地激励智力劳动者的创作热情,

务双重本位和社会个人双向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 要 求人们在主张自己权利和行使 自己的权利时, 注意 ‘ 的限制和约束, 度’ 顾及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 益” 。所有的知识产权法的中心任务都是保护相应的 知识产权, 但是, 其最终 目的却是为促进社会经济文 化事业的全面、 迅速和可持续发展。因为, 只有充分 保护知识产权, 才能调动人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鼓 励诚实经营, 维护公平竞争,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另外,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知识产权的扩张, 并同时对 其他个人利益或者是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妨碍, 如自 由 软件、 技术措施的出现,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 原有的 平衡, 或者说威胁了原来的平衡, 使得在这一

领 的 益 衡 题 加 要。 识 权 在 域 利 平 问 更 重 固知 产 法 保护

创造 专有权利的 者的 基础上还要考虑社会精神财富 的 合理分享, 通过利 益平衡机制保障 公众正当 地接近 原创者的知识产品以为后续创新提供充分的“ 养料” 。

可以说, 在知识产权制度中, 私益是手段, 公益是 目 的, 体现出 在提供私人创新激励与保证公众的有条件 接触之间的一种契约交换的功利主义特征。权利人 对知识产权拥有法律上的权利本身就是国家基于长

那 社会 就会 无源 水, 本之 〔这就 么, 利益 成为 之 无 木。〕 ’

导出了知识产权制度中的 利益平衡问题。

二、 利益平衡原则

知识产权制度在维持效率的基础上要兼顾公

平, 所以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 知识产权立法体现了 二元的价值取向, 知识产权法负担着对不同利益进 行平衡的重要任务。《I P 协议》 TR S 第七条就明确规 定:“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权利行使, 目的应在于促进 技术的革新、 转让和传播, 有利于社会及经济福利 以 的方式促进技术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互利, 并促 进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具体而言, ” 知识产权制度中 应注意维持以下方面的平衡:

远 发展的 考虑, 在一定程度上以 牺牲社会公共利益对

权利人所作的“ 让步”以鼓励技术创新、 , 促进社会全 面发展。 美国宪法即确认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公共利 益, 承认知识产权是为实现社会目 标的有限的 权利。

( 二) 从知识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 还要 ( 一) 从私人利益与社会公益的角度看, 维持知识供需之间的平衡

知识产权制度针对的是知识生产的供给不足问 题。解决知识信息供给不足的根本方法, 就是知识信 息的 有偿使用, 使生产者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 通过 赋予产权对知识生产者提供的激励, 来促进知识的生 产和繁荣。 但知识产权制度在解决知识供给不足问 题的同时, 却会引起另一方面的问题, 即知识需求相 对不足的问题。 在法律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 获得知识的成本提高, 导致对知识的 需求下降。 但知 识的 供需之间是存在一定的正比 例关系的, 知识的供 给越多, 需求就越大。知识产品不像物质产品那样具 有边际效用递减的效应, } 人可 ]对知识的需求通常是递 增的, 知识越多的人越是渴求更多的知识。知识积累 越多, 知识的 需求量就越大, 市场也就越广阔。而且, 知识的需求取决于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能力, 对于缺乏 学习能力的人来说, 他并不需要什么知识产品。正是

http:/ / www. sbs. edu. cn

要 持 识 造 知 分 之 的 衡 维 知 创 与 识 享 间 平

知识创造和知识分享的平衡应当是知识产权保 护的道德标准。保障知识产权背后的原则是为了在 鼓励

创新和推动新发明令其得以广泛应用两者之间 取得平衡, 即在私人利益和公众利益间获得平衡。 知识财产既是创造者的个人财富, 又是社会财富的 一部分, 即知识财产只是在一定条件下、 一定范围内 才作为独占 权利为个人享有。所以, 知识产权法既 要保护创造者对其知识产品的专有权, 又要保护社 会公众对他人知识产品的利用权。 知识产权法中的私人利益表现为知识产权人对 知识财产的 排他性专有权, 公共利益则表现为确保社 会公众对知识和信息的接近和分享。 权利与义务是

相对应的, 与公共利益相兼容的也不可能是无限制的 私权, 正如博登海默所指出的一样:“ 现代社会权利义

第7 卷 第3 期 2006 年 9 月

试析知识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0 n the Ba ic P ncipl o Intellec ual Pr per y System s r i e f t o t

N O, Vo l. 7 3

SeP.

2 0 06

因为创造者的利益来源于消费者的消费, 所以即使从 知识产权人的立场出发, 要想取得知识生产的可持续 发展, 他也不应该过分坚持私权的绝对化。保证最低 限度的知识供给, 维持社会的基本知识水平, 既是知 识生产者的社会责任, 也是他行使权利的有效方式, 因为这样会为他的知识产品培育起了一个积极和有 品味的知识消费市场。

发展中国家之间分别有各自的利益所在和利益驱动, 其经济基础上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不同, 反映在各国知识产权制度对智力成果所提供的保护水 平自 然也应有所差别。发达国家在谋求 自身利益最大 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顾及竞争对手的合理权益, 保留

发 国 合理发展的 展中 家 空间。」 际 上, 果只 〔在国 层面 如 8

讲形式上的 平等而不考虑实质上的 公平, 简单要求发展 中国家或者不发达国 家与发达国 家按同 样的标准来保护 智慧创作物的 结果只会是不断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 话, 中 家之间的 国 贫富分化和技术差距, 从而使发展中国 家 或者不发达国家永远处于发达国家的掠夺之下。 利益平衡原则告诉我们, 对知识产权应予适度保

护, 保护不力将使发明创造者的创新动力受挫而导致 知识生产的不足, 过度保护或者对其滥用不加限制则 会使知识的需求受到抑制, 损害社会公众的利益以 及

( 三) 从国家与国家 之间关系的角度看, 要 维 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

在世界范围内, 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与知识产品的 使用人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矛盾。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 技术落后, 不得不 大量进口 发达国家先进的知识产品。当知识产权保护 的杠杆明显地向发明创造人倾斜时, 实际上就意味着 发展中

国家要为进口 技术付出更大的代价, 也给发达 国 家带来更多的利润, 因而会进一步加剧南北差距和 社会分配不公。 对发达国 家而言, 知识产权保护的意 义早就超越出知识产权保护自 而深化成一种经济 身,

竞争的 手段。 川发展中国 家首先考虑的 则是如 何推动

技术的传播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问题。发达国家和

作者简介:

发展中国 家的利益。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决定了知识 产权往 往成为 权利人实现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 工具, 而 知识 产权法囿 其自 于 身私法性质和手段的限制, 对这权 利滥用的 行为往往无能为力, 因此知识产权制度所欲实

现的利益平衡还需在 卜 乡 部借助反垄断法来实现。

谢可训, 湖北通山人, 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上海商学院科研处副处长, 研究方向:民商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

参考文献:

〔 钱弘道. 经济分析法学【 . 北京:法律出版社, 门 M] 2003. 〔 曹新明. 知识产权法哲学理论反思【 . 法制与社会发展, 4(6 . 2〕 l J 2( ) ) X 【 【 富田 3〕 日〕 彻男. 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 . 北京:商务印书馆, X). M〕 2〕 〔 f 美〕 4〕 德雷特勒. 知识产权许可〔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0 . M〕 0 23 【 曹新明 中国知识产权法典化研究〔 ] 5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0 . 0 25 【 魏玮. 利益平衡论及其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应用【] . 法律适用, 4( 11 . ] 6 J 2( ) X ) 〔 7」曲三强 被动立法的百年轮回 — 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 J] . 中外法学, 程【 1999(2) 。 【 刘华. 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又 ] 8 M] 2(X .

0 n t e Basic Pr nciP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 System h i y

X ie Kexu n

( Re ear h Admini tr tion, s c sa Shal堵 Bu in s school, a了hai 200235 , hai s e s h S 谙 China )

w t b t A s ract : Intel o ua pr per 叮 e l t l o t y stem is a in en iv system desig ed to pr mote ir ova ion. In desig:lillg such a system, o n c t e n o m t d l f ba ic 洲nciPle ar obser ed, y , 1) g ving pr or t to 而ciency with due consider ion to f r ess an (2) the ba ance o inters s e v namel ( i i iy t a i a n

est .

Key wor s :intel o ua pr per y, f ciency, imess , l ance of inter st , d e l t l o t ef i a f ba e hasic Pr nciPles i

ht :刀ww . s s. e u. c P t w b d n


相关内容

  •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北京大学(深圳柏泰)法律本科毕业论文 部分题目参考范围 民法部分 6. 1. 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7. 2. 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 8. 3. 法人人格论 9. 4. 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 10. 5.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11. 6. 略论无效民事行为 12. 7. 效力未定行为之研究 ...

  • 试析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与模式的转变
  • 摘要:档案管理是每个企业中不可缺少的结构,档案管理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逐渐提升,尤其是档案管理中档案收集方式.保存方式.工作内容.管理观念.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均以得到有效改善与提高.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使档案管理越来越规范化.合理化,使得档案管理在新时期下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促 ...

  • 网络新闻论文选题题库
  • 新闻学(网络方向)论文选题 1 论执政能力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2 正面报道的网络传播效果研究 3 我国新闻网络传播研究 5 手机信息传播效果研究 6 论西方"新闻自由"的双重标准 7 论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 8 论我国新闻传播报道"三贴近"原则 10 网络 ...

  • 试析教学档案管理的原则和策略
  • 试析教学档案管理的原则和策略 [摘要]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许多学校存在的教学档案管理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档案管理的原则,并进一步分析了学校在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 档案管理 教学档案 原则 策略 教学档案是学校在日常的教学活 ...

  • 试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试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作者:魏琦 谢磊 来源:<商情>2013年第38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及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们中间有一批新生代的年轻人, ...

  • 试析离婚房产规定的法律述评与助推效能
  • 试析离婚房产规定的法律述评与助推效能 2013-02-20 09:33 来源:www.bjump.net 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则 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所形成的是民法上的赠与法律关系.在此问题上,原权利人(出资父母)的意思表示对于财产的移转起决定性的作用.从尊重现实的角度出发,由法律明确规定获赠房产仅登记在 ...

  • 试析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源与流
  • 2010年第3期总第99期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JiamusiEducationInstitute No.3.2010Sum99 试析洛克社会契约论思想的源与流 邢雅杰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本文通过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洛克社会契约论的来源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

  • 试析离婚共有房屋的分割
  •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课 程 作 业 题目:试析离婚共有房屋的分割 姓名:陈华 学号:[1**********] 科目:婚姻法与继承法 离婚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离婚,不仅解除了夫妻之间的人身关系,也终止了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财产分割 ...

  • 试析"村两委"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 试析"村两委"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两委"作为最基层的组织,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法律意识的淡薄,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探究"村两委"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对于提高其法律意识有着积极意义.基层"村两委&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