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ateralandMultilateral-Cooperation
“一带一路”国家主要特点及发展前景展望
马
岩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区域,西入欧洲经济区域。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向来是中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相对于历史上传统的“丝绸之路”来说,“一带一路”经济区域有四个特点:一是交通更发达,将原有的陆海两条主干线完全连接起来,形成了多样性的运输网络;二是辐射的国家范围更广,几乎包括了所有亚洲国家和一半的欧洲国家,以及非洲大陆的埃及;三是经济带动能力更强,这一横跨三大洲的经贸活动必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四是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有些国家人均国民收入非常高,但大都是资源依赖型国家,易受冲击,也面临着如何全面发展的问题。
化
“一带一路”内部经济集团包含6个已有的较大经济区域,其组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目前已有的区域经济集团是上海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欧自由贸易区、东部10个欧盟成员国(克罗地亚同时属于欧盟和中欧自由贸易区,为了避免重复计算,这里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形成相互交叉的错综复杂格局。
(一)在全球经济集团中的分布格局
根据初步的概念和界定,“一带一路”是西北东南走向的经济区域,由大约65个国家构成,横跨欧亚非大陆,包括最西北端的波罗的海三国,东南至印度尼西亚,东北至俄罗斯和蒙古,西南直至非洲埃及。从全球经济发展区域化角度看,该地区是目前除亚太经合组织(APEC)、欧盟、东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之外又一重要的经济集团,决定着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将对身处其中的中国和其他所有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内部区域经济集团多样
将其归为后者),其他为以中东地区国家为主的尚未加入区域组织的国家。
(三)石油和矿产资源产量相对较为丰富
资源一般分为能源矿产(或称燃料矿产)和非能源矿产资源两大类。能源矿产指石油和煤炭等。非能源矿产资源又分为黑色金属矿产(或称铁、铁合金金属)资源,指铁、锰、铬等;有色金属矿产(或称非铁金属)资源。
从能源看,世界七大储油区中,中东波斯湾、俄罗斯和亚洲(东南亚、中国)三大地区正处于“一带一路”国家沿线上,占全球石油产量三分之二强。煤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带,其中世界最大煤带在亚欧大陆中部,正好处于“一带一路”国家沿线之上,从中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另外,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田,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是欧洲的主要煤矿。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
一、“一带一路”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在全球区域集团中的定位
随着全球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国家必然受其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区·28·
GS)的研究,目前世界上广泛应
用的矿产资源有80余种,其中价
值高、利用范围广、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非能源矿产有铁、铜、铝土、锌、铅、镍、锡、锰、金和
IEC,NO.5,2015
双多边合作
图1:“一带一路”
国家地理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地图2014版。
磷酸盐等10种,分布很不平均,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以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储量较大。
(四)具有一定的人口互补优势
“一带一路”地区地域范围广,人口密度大。人口接近45亿,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二,以中国和印度为核心的地区人口密集,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并且这一优势正在从中国向东南亚,再向印度形成阶梯式的转移,这就保证了“一带一路”国家内部的劳动力传递优势;同时,人口密度相差巨大,为劳动力的跨国转移和移民,发挥更大的劳动力优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例如,俄罗斯广袤的土地就可以吸
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5期
纳大量的中国和印度人口,推动国家之间的要素资源互补,提高现有的生产水平。另外,高素质劳动力之间的互补也优势明显。相对于中东和东南亚,印度、东欧等国家有许多教育水准较高的专业人员,这就为“一带一路”国家内部之间的技术交流提供了保障,不但可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也可以提升较为贫困国家的扶贫能力。
(五)与全球其他重要经济集团形成部分交叉格局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目前正在谈判之中,虽未达成最后协议,但其潜在的影响不容忽视。TPP的一个关键战略意图就是,美国希望借此建立危机后新的全球信用体
系,一旦完成谈判,TPP将成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创造出一个美国主导的适合
21世纪经济发展趋势的高标准
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与以往不同的是,大多数自贸区协议主要限于降低商品关税,促进服务贸易,很少涉及劳工和环境保护。而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不仅将规定取消或降低商品的关税,还将涵盖安全标准、技术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标准之高和覆盖领域之广远超一般自贸区协议,称之为“立足于下一代”的贸易新体制。
“一带一路”与TPP和TIPP在亚太和欧洲都有很多国家相互交叉和重合,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未来这三个经济集团在全球经济中的错综复杂关系。
·29·
BilateralandMultilateral-Cooperation
图2:
全球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趋势
合作委员会国家以石油为主的出口,分别占18.4%和15.7%,进口分别占20%和8.5%。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国家和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家将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内部最重要的三个经济区域。鉴于当前中国出口位居全球第一,进口位居第二,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三)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注:阿富汗在2005年11月召开的第13届南盟首脑会议被吸收为新成员,但由于其内部原因,这里仍沿用1985年12月创立时的7个成员国。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分类绘制。
“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从2006年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二、“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体量和贸易投资地位
(一)经济体量地位举足轻重“一带一路”国家总人口占世界的63%,远大于目前人口最多的APEC;经济总量为世界的
(二)货物贸易占世界三分之一强
据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统计的货物贸易数据,“一带一路”国家货物出口占全球的36.8%,进口占33.2%,仅次于APEC的总贸易额,略高于TTIP(美国和欧盟)。世界三大贸易区域基本各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左右,“一带一路”国家将与APEC、TTIP成为世界贸易三大区域。在“一带一路”国家内部,由于中国和俄罗斯占有该区域国家的主要进出口份额,上海合作组织的出口和进口各占该区域的40%左右。东盟国家以制造业为主的出口和海湾
10%迅速成长至2013年的21%,同期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从26%增加为32%。在“一带一路”国家
内部,包含中国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更为明显,目前占世界的比重为14%,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基本持平。其中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的比重从2006年的5%提高到2013年的8.5%,对外直接投资从不足1.5%快速提高到占全球7.2%。从全球区域集团的直接投资来看,虽然“一带一路”国家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领先,仅次于APEC,但其对外直接投资还远远落后于其他经济集团。
29%,高于美国和欧盟,且涵盖了9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
从“一带一路”国家内部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人口占“一带一路”国家的34.8%,与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国家联盟的37.6%处于同一水平;经济总量占“一带一路”国家的54.9%,超过整个“一带一路”国家的一半;未来5年经济增速平均可达到5%,略低于东盟和南亚国家联盟,这主要是中国主动调整经济结构而减慢经济增速的影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是中国经济总量、增速和人口优势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将起到引领作用。二是“一带一路”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将与APEC、
图3:“一带一路”国家未来5
年经济体量的发展
TTIP、TTP共同构成未来全球区
域经济的新格局。·30·
注:纵座标轴为各经济体占全球GDP的百分比,图中数字为各经济体占全球人口的百分比,用直径大小表示,直径越大,表示所占人口比例越高。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库。
IEC,NO.5,2015
双多边合作
图4:
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进出口占全球贸易的比例
背后的大国博弈往往使得局部地区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第三,文化差异较大。这一地区的国家历史悠久,各国传统文化各有特点,在融合沟通过程中需要不断磨合,最终才能形成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进而促成经济方面的深度合作。
(三)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2015
图5:
一带一路国家内部出口与进口占该区域的比例
财年低收入国家的标准为2013年人均国民收入低于1045美元,中低收入国家为1045-4125美元,中高收入国家为4125-12746美元,超过1274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收入水平比较分散且差距较大,大部分集中在中等收入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有些国家有可能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即使是高收入国家,也大都属于资源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单一,“资源诅咒”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收入差距过大将导致较高层次领域的合作面临障碍。
(四)合作基础尚待进一步巩固
从广义上讲,“一带一路”包括地区集团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经济合作方面存在着诸多利益上的不断变换和权衡,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外部因素,直接导致在该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基础并不牢固,随时有可能由于利益格局发生变化而破裂,并且按照利益集团大小进行重新分化改组的情况频繁发生,使得经济集团
·31·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库2013年数据。
2012年“一带一路”国家对外投
资超过了欧盟,但这主要是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造成的,并不代表长期趋势。“一带一路”国家在未来对外直接投资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先要做的是互联互通建设。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也不单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齐头并进。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注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就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由于各国的出发点不同,甚至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长期的谈判过程和讨价还价就是一个首先需要克服的难题。
(二)社会问题较为集中首先是地缘政治不安定。在“一带一路”国家内部,伊朗核问题、乌克兰局势以及ISIS恐怖组织等,都是非常棘手的矛盾冲突,势必对该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与合作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外部势力介入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其
三、“一带一路”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困难
“一带一路”国家众多,社会背景各不相同,局部地区还面临着恐怖组织的威胁,且缺乏只有在长期合作中才能建立的相互信任,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的能力有待考验,尤其是其中原有经济集团的区域保护倾向,需要一定时间的沟通和合作才能达成一致。
(一)互联互通建设任重道远执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首
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5期
BilateralandMultilateral-Cooperation
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受到影响,不利于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是经济动荡的重要因素之一。
几乎所有成员国的战略利益,而“一带一路”战略则是这些战略的最高体现和集大成者。
首先,对中国而言,“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能有效缓解美国主导的试图绕开孤立中国而推进的
(二)中国是引领这一区域的实施关键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有三个关键着力点。首先,与已有区域经济集团的共同发展是中国推动整个“一带一路”发展的基础,首当其冲是上合组织。但“一带一路”既不是建立在上合组织基础之上的,也不是上合组织的扩大,而是一个较好的立足点,可以将已有的上合组织模式推广并创新。
其次,在我国内部需要明确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从国际发展的区位优势考虑,新疆无疑是符合这一战略的首选之地,这不但可以强化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推进,同时也符合地理区位贸易和投资的最优布局,同时带动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积极合作。
第三,铁路建设在引领我国西部与中亚地区发展方面具有优先地位。在互连互通中,交通建设具有绝对的优先地位,但铁路建设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向中亚地区的扩展尤为重要,西部铁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引领“一带一路”发展的首要目标。
四、中国的战略影响
挑战和困难同样也是机遇,克服这些障碍的同时也会促进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我国需要并且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在国家宏观战略的指导下,上合组织、新疆前沿和西部铁路就成为突破挑战和困难的三个重要引领方向。
(一)宏观战略规划影响深远我国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很多战略规划,包括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战略、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东北亚经济整合战略等。这些战略中,每个都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核心的,符合亚太乃至亚欧
TPP和TTIP计划,还能有机会在
“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关系中获得全球经济新规则制定权,掌控国际贸易和投资主导权、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这是我国主动加速主导区域经济整合,提升自己的区域经济影响能力的重要一环。
其次,鉴于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其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带动是必然的。这是由中国经济实力决定的,不是以政治意愿为转移的。因此,中国在经济上一定要引领该地区的发展,该区域集团的成败也将取决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图6:
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比例
图7:
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比例
五、“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具体步骤建议
从战略角度考虑,TPP目前是对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的最大挑战,我国可以利用在东盟地区的影响,结合APEC机制,在该地区对TPP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数据库。
时不放弃争取进入TPP谈判并
IEC,NO.5,2015
·32·
双多边合作
表1:“一带一路”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GNI
)
经济区域中的大国,同时又是金砖国家的成员,利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顺利过渡并优先发展这两个大国关系是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经济区域的基础。首当其冲的是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俄罗斯无疑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主要靠石油等资源支撑,与我国形成了事实上的互补关系,双边深化经贸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我国同南亚地区的印度目前经贸总量与二者的经济规模极不相称,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如果加大合作力度,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前景巨大。
本着相邻国家都应该有铁路的原则,中印铁路项目、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建设都需要提速。
注:由于统计滞后,斜体字国家为2013年之前的数据,但不影响总体标准。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克拉地峡项目,其历史意义不亚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将会改变这一地区未来的海运格局,大大减少海运的时间和成本。另外,铺设天然气和石油管道也非常重要,必要时可以建设海底能源输送管道,大大缩小运输成本。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正在经历着从遵循世界经济规则到制定和主导全球经济秩序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也正在向世界展示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一带一路”的成功构想以及下一步的具体实施,无疑会将世界各国带入共同繁荣的大经济圈内,对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
·33·
掌握主动。虽然美国目前并没有邀请我国加入该谈判,但从现在的形势看,东盟国家以及大部分
的联系。
“一带一路”地区国家众多,国情各异,在同一时间达成谈判一致是不现实的。所以可以采取三个步骤:第一,在原有上海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先和这些国家达成针对“一带一路”经济区域范围内更加优惠的经贸协定,为其他国家做出率先的示范效应;第二,先与该地区的大国达成双边协定,尤其是伊朗、沙特、土耳其和波兰等四个大国先取得一致,进而带动这些国家周边较小的经济体及早加入;第三,不局限于大国,如果其他国家条件成熟,也可以优先加入,从而对这些地区大国起到倒逼机制的作用。
俄罗斯和印度是“一带一路”
APEC国家对我国的经济依赖程
度远远大于美国,这一优势可以加大我国进入这一协定的谈判筹码,使得美国做出一定的让步。
鉴于地缘经济的限制,我国在地理上天然地不属于TTIP成员,但欧盟28国家中有10个东部欧洲国家包括在“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区域内。与西欧相比,虽然这些国家大都是不太发达的经济体,但其同样适用于欧盟的经贸规则,我国可以利用该机制中的重合因素,不但可以加大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往来,还可以间接地利用欧盟内部机制增强与西欧
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5期
BilateralandMultilateral-Cooperation
“一带一路”国家主要特点及发展前景展望
马
岩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区域,西入欧洲经济区域。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向来是中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相对于历史上传统的“丝绸之路”来说,“一带一路”经济区域有四个特点:一是交通更发达,将原有的陆海两条主干线完全连接起来,形成了多样性的运输网络;二是辐射的国家范围更广,几乎包括了所有亚洲国家和一半的欧洲国家,以及非洲大陆的埃及;三是经济带动能力更强,这一横跨三大洲的经贸活动必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四是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有些国家人均国民收入非常高,但大都是资源依赖型国家,易受冲击,也面临着如何全面发展的问题。
化
“一带一路”内部经济集团包含6个已有的较大经济区域,其组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目前已有的区域经济集团是上海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欧自由贸易区、东部10个欧盟成员国(克罗地亚同时属于欧盟和中欧自由贸易区,为了避免重复计算,这里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形成相互交叉的错综复杂格局。
(一)在全球经济集团中的分布格局
根据初步的概念和界定,“一带一路”是西北东南走向的经济区域,由大约65个国家构成,横跨欧亚非大陆,包括最西北端的波罗的海三国,东南至印度尼西亚,东北至俄罗斯和蒙古,西南直至非洲埃及。从全球经济发展区域化角度看,该地区是目前除亚太经合组织(APEC)、欧盟、东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之外又一重要的经济集团,决定着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将对身处其中的中国和其他所有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内部区域经济集团多样
将其归为后者),其他为以中东地区国家为主的尚未加入区域组织的国家。
(三)石油和矿产资源产量相对较为丰富
资源一般分为能源矿产(或称燃料矿产)和非能源矿产资源两大类。能源矿产指石油和煤炭等。非能源矿产资源又分为黑色金属矿产(或称铁、铁合金金属)资源,指铁、锰、铬等;有色金属矿产(或称非铁金属)资源。
从能源看,世界七大储油区中,中东波斯湾、俄罗斯和亚洲(东南亚、中国)三大地区正处于“一带一路”国家沿线上,占全球石油产量三分之二强。煤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带,其中世界最大煤带在亚欧大陆中部,正好处于“一带一路”国家沿线之上,从中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另外,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田,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是欧洲的主要煤矿。
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
一、“一带一路”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在全球区域集团中的定位
随着全球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国家必然受其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其他区·28·
GS)的研究,目前世界上广泛应
用的矿产资源有80余种,其中价
值高、利用范围广、在国际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非能源矿产有铁、铜、铝土、锌、铅、镍、锡、锰、金和
IEC,NO.5,2015
双多边合作
图1:“一带一路”
国家地理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地图2014版。
磷酸盐等10种,分布很不平均,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以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储量较大。
(四)具有一定的人口互补优势
“一带一路”地区地域范围广,人口密度大。人口接近45亿,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二,以中国和印度为核心的地区人口密集,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并且这一优势正在从中国向东南亚,再向印度形成阶梯式的转移,这就保证了“一带一路”国家内部的劳动力传递优势;同时,人口密度相差巨大,为劳动力的跨国转移和移民,发挥更大的劳动力优势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例如,俄罗斯广袤的土地就可以吸
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5期
纳大量的中国和印度人口,推动国家之间的要素资源互补,提高现有的生产水平。另外,高素质劳动力之间的互补也优势明显。相对于中东和东南亚,印度、东欧等国家有许多教育水准较高的专业人员,这就为“一带一路”国家内部之间的技术交流提供了保障,不但可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也可以提升较为贫困国家的扶贫能力。
(五)与全球其他重要经济集团形成部分交叉格局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目前正在谈判之中,虽未达成最后协议,但其潜在的影响不容忽视。TPP的一个关键战略意图就是,美国希望借此建立危机后新的全球信用体
系,一旦完成谈判,TPP将成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创造出一个美国主导的适合
21世纪经济发展趋势的高标准
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与以往不同的是,大多数自贸区协议主要限于降低商品关税,促进服务贸易,很少涉及劳工和环境保护。而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不仅将规定取消或降低商品的关税,还将涵盖安全标准、技术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标准之高和覆盖领域之广远超一般自贸区协议,称之为“立足于下一代”的贸易新体制。
“一带一路”与TPP和TIPP在亚太和欧洲都有很多国家相互交叉和重合,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未来这三个经济集团在全球经济中的错综复杂关系。
·29·
BilateralandMultilateral-Cooperation
图2:
全球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趋势
合作委员会国家以石油为主的出口,分别占18.4%和15.7%,进口分别占20%和8.5%。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国家和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家将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内部最重要的三个经济区域。鉴于当前中国出口位居全球第一,进口位居第二,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三)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注:阿富汗在2005年11月召开的第13届南盟首脑会议被吸收为新成员,但由于其内部原因,这里仍沿用1985年12月创立时的7个成员国。资料来源:根据世界银行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分类绘制。
“一带一路”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从2006年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二、“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体量和贸易投资地位
(一)经济体量地位举足轻重“一带一路”国家总人口占世界的63%,远大于目前人口最多的APEC;经济总量为世界的
(二)货物贸易占世界三分之一强
据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统计的货物贸易数据,“一带一路”国家货物出口占全球的36.8%,进口占33.2%,仅次于APEC的总贸易额,略高于TTIP(美国和欧盟)。世界三大贸易区域基本各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左右,“一带一路”国家将与APEC、TTIP成为世界贸易三大区域。在“一带一路”国家内部,由于中国和俄罗斯占有该区域国家的主要进出口份额,上海合作组织的出口和进口各占该区域的40%左右。东盟国家以制造业为主的出口和海湾
10%迅速成长至2013年的21%,同期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从26%增加为32%。在“一带一路”国家
内部,包含中国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更为明显,目前占世界的比重为14%,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基本持平。其中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的比重从2006年的5%提高到2013年的8.5%,对外直接投资从不足1.5%快速提高到占全球7.2%。从全球区域集团的直接投资来看,虽然“一带一路”国家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领先,仅次于APEC,但其对外直接投资还远远落后于其他经济集团。
29%,高于美国和欧盟,且涵盖了9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
从“一带一路”国家内部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人口占“一带一路”国家的34.8%,与包括印度在内的南亚国家联盟的37.6%处于同一水平;经济总量占“一带一路”国家的54.9%,超过整个“一带一路”国家的一半;未来5年经济增速平均可达到5%,略低于东盟和南亚国家联盟,这主要是中国主动调整经济结构而减慢经济增速的影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是中国经济总量、增速和人口优势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将起到引领作用。二是“一带一路”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将与APEC、
图3:“一带一路”国家未来5
年经济体量的发展
TTIP、TTP共同构成未来全球区
域经济的新格局。·30·
注:纵座标轴为各经济体占全球GDP的百分比,图中数字为各经济体占全球人口的百分比,用直径大小表示,直径越大,表示所占人口比例越高。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库。
IEC,NO.5,2015
双多边合作
图4:
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进出口占全球贸易的比例
背后的大国博弈往往使得局部地区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第三,文化差异较大。这一地区的国家历史悠久,各国传统文化各有特点,在融合沟通过程中需要不断磨合,最终才能形成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进而促成经济方面的深度合作。
(三)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2015
图5:
一带一路国家内部出口与进口占该区域的比例
财年低收入国家的标准为2013年人均国民收入低于1045美元,中低收入国家为1045-4125美元,中高收入国家为4125-12746美元,超过1274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收入水平比较分散且差距较大,大部分集中在中等收入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有些国家有可能落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即使是高收入国家,也大都属于资源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单一,“资源诅咒”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收入差距过大将导致较高层次领域的合作面临障碍。
(四)合作基础尚待进一步巩固
从广义上讲,“一带一路”包括地区集团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经济合作方面存在着诸多利益上的不断变换和权衡,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较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外部因素,直接导致在该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基础并不牢固,随时有可能由于利益格局发生变化而破裂,并且按照利益集团大小进行重新分化改组的情况频繁发生,使得经济集团
·31·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库2013年数据。
2012年“一带一路”国家对外投
资超过了欧盟,但这主要是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造成的,并不代表长期趋势。“一带一路”国家在未来对外直接投资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先要做的是互联互通建设。互联互通,不仅是修路架桥,也不单是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而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齐头并进。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注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单就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由于各国的出发点不同,甚至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长期的谈判过程和讨价还价就是一个首先需要克服的难题。
(二)社会问题较为集中首先是地缘政治不安定。在“一带一路”国家内部,伊朗核问题、乌克兰局势以及ISIS恐怖组织等,都是非常棘手的矛盾冲突,势必对该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与合作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外部势力介入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其
三、“一带一路”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困难
“一带一路”国家众多,社会背景各不相同,局部地区还面临着恐怖组织的威胁,且缺乏只有在长期合作中才能建立的相互信任,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的能力有待考验,尤其是其中原有经济集团的区域保护倾向,需要一定时间的沟通和合作才能达成一致。
(一)互联互通建设任重道远执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首
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5期
BilateralandMultilateral-Cooperation
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受到影响,不利于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是经济动荡的重要因素之一。
几乎所有成员国的战略利益,而“一带一路”战略则是这些战略的最高体现和集大成者。
首先,对中国而言,“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能有效缓解美国主导的试图绕开孤立中国而推进的
(二)中国是引领这一区域的实施关键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有三个关键着力点。首先,与已有区域经济集团的共同发展是中国推动整个“一带一路”发展的基础,首当其冲是上合组织。但“一带一路”既不是建立在上合组织基础之上的,也不是上合组织的扩大,而是一个较好的立足点,可以将已有的上合组织模式推广并创新。
其次,在我国内部需要明确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点地区。从国际发展的区位优势考虑,新疆无疑是符合这一战略的首选之地,这不但可以强化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推进,同时也符合地理区位贸易和投资的最优布局,同时带动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积极合作。
第三,铁路建设在引领我国西部与中亚地区发展方面具有优先地位。在互连互通中,交通建设具有绝对的优先地位,但铁路建设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向中亚地区的扩展尤为重要,西部铁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引领“一带一路”发展的首要目标。
四、中国的战略影响
挑战和困难同样也是机遇,克服这些障碍的同时也会促进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我国需要并且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在国家宏观战略的指导下,上合组织、新疆前沿和西部铁路就成为突破挑战和困难的三个重要引领方向。
(一)宏观战略规划影响深远我国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很多战略规划,包括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战略、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东北亚经济整合战略等。这些战略中,每个都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核心的,符合亚太乃至亚欧
TPP和TTIP计划,还能有机会在
“一带一路”经济贸易关系中获得全球经济新规则制定权,掌控国际贸易和投资主导权、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这是我国主动加速主导区域经济整合,提升自己的区域经济影响能力的重要一环。
其次,鉴于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其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带动是必然的。这是由中国经济实力决定的,不是以政治意愿为转移的。因此,中国在经济上一定要引领该地区的发展,该区域集团的成败也将取决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图6:
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占全球比例
图7:
世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比例
五、“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具体步骤建议
从战略角度考虑,TPP目前是对我国经济区域发展的最大挑战,我国可以利用在东盟地区的影响,结合APEC机制,在该地区对TPP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数据库。
时不放弃争取进入TPP谈判并
IEC,NO.5,2015
·32·
双多边合作
表1:“一带一路”国家的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GNI
)
经济区域中的大国,同时又是金砖国家的成员,利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顺利过渡并优先发展这两个大国关系是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经济区域的基础。首当其冲的是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俄罗斯无疑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主要靠石油等资源支撑,与我国形成了事实上的互补关系,双边深化经贸合作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我国同南亚地区的印度目前经贸总量与二者的经济规模极不相称,世界工厂与世界办公室如果加大合作力度,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前景巨大。
本着相邻国家都应该有铁路的原则,中印铁路项目、中巴铁路、中吉乌铁路建设都需要提速。
注:由于统计滞后,斜体字国家为2013年之前的数据,但不影响总体标准。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克拉地峡项目,其历史意义不亚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将会改变这一地区未来的海运格局,大大减少海运的时间和成本。另外,铺设天然气和石油管道也非常重要,必要时可以建设海底能源输送管道,大大缩小运输成本。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正在经历着从遵循世界经济规则到制定和主导全球经济秩序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也正在向世界展示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一带一路”的成功构想以及下一步的具体实施,无疑会将世界各国带入共同繁荣的大经济圈内,对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
·33·
掌握主动。虽然美国目前并没有邀请我国加入该谈判,但从现在的形势看,东盟国家以及大部分
的联系。
“一带一路”地区国家众多,国情各异,在同一时间达成谈判一致是不现实的。所以可以采取三个步骤:第一,在原有上海合作组织的基础上先和这些国家达成针对“一带一路”经济区域范围内更加优惠的经贸协定,为其他国家做出率先的示范效应;第二,先与该地区的大国达成双边协定,尤其是伊朗、沙特、土耳其和波兰等四个大国先取得一致,进而带动这些国家周边较小的经济体及早加入;第三,不局限于大国,如果其他国家条件成熟,也可以优先加入,从而对这些地区大国起到倒逼机制的作用。
俄罗斯和印度是“一带一路”
APEC国家对我国的经济依赖程
度远远大于美国,这一优势可以加大我国进入这一协定的谈判筹码,使得美国做出一定的让步。
鉴于地缘经济的限制,我国在地理上天然地不属于TTIP成员,但欧盟28国家中有10个东部欧洲国家包括在“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区域内。与西欧相比,虽然这些国家大都是不太发达的经济体,但其同样适用于欧盟的经贸规则,我国可以利用该机制中的重合因素,不但可以加大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往来,还可以间接地利用欧盟内部机制增强与西欧
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