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产业发展规划

通州区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08-09-10 文章来源:政府办公室 【字号 大 中 小】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截至200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2亿元,增长12%。税收总额实现63.3亿元,增长36.6%;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8.2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34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5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创汇额分别达到9500万美元和6.7亿美元,年均增长13.5%和20%。

(二)三次产业稳步协调发展。

截至2007年,全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1亿元、78.2亿元和61.2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7∶50∶43,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现代物流、汽车零部件、食品、出版发行、包装印刷等产业初步呈现集聚发展态势。2007年,两烟、苏宁、李宁、蒙牛五大企业拉动财税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项目引进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区按照" 引大、引强" 的思路,聚集了一大批符合新城定位的产业项目。2001-2007年,全区累计引进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742个,投资总额39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4个,外资项目73个,盘活闲置资源512处,盘活闲置资产25.7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9.6万个。

引进了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等总部企业;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三辰动漫等文化创意企业;北京烟草物流中心、香港嘉柏、招商局物流等物流企业;蒙牛、雨润、好利来等食品企业;家乐福、易初莲花、贵友等商业企业;北京摩比斯变速器、北京比亚迪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创展家居示范园、东易日盛装饰集团等家居建材企业;北京桑德环保产业集团、北京汇宸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等环保企业;美国宝洁、德国比泽尔、墨西哥宾堡集团、韩国摩比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新希望、星湖园、东升方圆等农业企业。

(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例如:颁布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区名牌战略实施意见》;评选和表彰了投资通州十大杰出人物和十大品牌企业;举办了中国运河文化节、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通州区投资环境百日宣传活动、通州商务年会等100余场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京港洽谈会等200多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外会展活动。这些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全区投资环境,提升了通州作为北京新城区的知名度,促进和加深了外界对通州的了解。

二、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北京规划修编为我区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通州是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会展等功能。北京规划修编提升了我区城市定位,为我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环渤海经济发展国家战略为区域合作拓展了新空间。

通州地处环渤海核心区域,以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面向首都、辐射京津冀的区位优势,必将成为主城区功能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成为服务于首都、服务于环渤海的区域服务中心。

(三)奥运经济的兴起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带动大量基础设施投入和多方位的产业需求,有利于吸引国际产业和关键要素向北京集聚。通州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在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四)奥运后经济发展为新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据北京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通州新城规划,在" 十一五" 开局3年内,我区已经在新城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奥运后,我区将全面启动新城建设,成为北京奥运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地。

三、发展面临的挑战

" 十一五" 期间,全区发展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一)经济实力较弱,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整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和增长速度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的拉动力不足。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偏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增长的能耗、水耗还相对较高,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仍需进一步努力。

(二)产业集中度低,主导产业不突出。

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不高,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不够突出,缺少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和大型企业。区域产业布局相对比较分散,很难发挥聚集效应,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经济结构与新城功能定位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消费性服务业还不能满足市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发展迟缓。

(三)区域比较优势不足,符合新城规划的国家及市级城市功能项目和产业项目严重匮乏。

在全市产业发展布局中,生产要素聚集的比较优势不突出,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缺少符合新城功能定位的国家及市级城市功能和产业项目。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规模总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城市节点建设缓慢,区域融合度不高。

北苑、朝阳北路东起点、北关、果园、通马路京沈出口(纵深至果园环岛)等区域是我区联系主城区,联系顺义、亦庄新城的重要节点;马驹桥、永乐是京津冀、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节点。上述节点市政基础设施齐备,交通路网优势突出,但多为老城改造,资源成熟度不足,重点对接项目进展尤为迟缓。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建设" 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和滨水宜居新城" 为主要任务,坚持" 优化提高一产、二三产业并重、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 的产业发展思路,贯彻落实" 坚持高端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集群发展、坚持品牌发展" 的发展战略,打造特色明显、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关联配套、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摸索出一套区别于其他区县,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通州新城与首都和环渤海区域间的相互融合、互动和错位发展。

二、规划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兼顾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递次推进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保证土地、人力资源、电、水、气等生产要素能够持续供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推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有序退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统筹安排,有效调控原则。

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近期重点引进和培育符合新城规划和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和产业项目。促进产业在内容上和空间上向三条产业带集聚,提升农民就业基地的产业承载能力。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在产业布局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策、财税、户籍、补贴等方式,积极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合理引导" 投资、消费、出口" 三大

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内、外资以及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协调发展。

(三)错位融合原则。

将我区的产业布局放在首都、环渤海乃至全国、世界的更大视野中考虑,实现新城与首都、与环渤海区域之间的互动衔接、整体融合和错位发展。实现我区城市功能和产业的共同发展。

第三部分 产业结构导向

坚持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导向作用,按照功能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大力培育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高端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光机电、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突出发展高端商务、文化创意和现代物流三大产业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通州处于长安街中轴线和东部发展带的节点之上,是重点发展的新城,是东部发展带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是服务京津城镇走廊、面向环渤海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会展等功能。按照北京规划,我区将主要发展以下产业:

(一)高端商务。

1.企业总部 鼓励全区引进和培育企业总部、企业区域总部和企业职能总部(结算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注重发展企业家俱乐部、商务会馆、企业家沙龙等商务配套项目,聚集企业家资源,搭建企业家交流合作的平台。

2.金融服务 按照北京市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通州商务园--北京四大金融后台服务区之一的优势,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风险投资、金融后台、财务公司、典当等行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作为种子项目落户我区。

3.主题休闲娱乐 积极引进大型主题公园项目,以大项目为载体和带动,推进新城综合服务产业全面发展,增强新城综合服务功能。

4.国际商务会议和活动 积极引进大型商务会议和活动项目,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议场馆,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商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培育标志性商务会议和活动品牌。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举办和承办面向首都、环渤海、全球的知名商务会议和活动。

5.国际医疗康体 按照北京规划,引进和培育一个集国际综合医院、国际医学教育与交流、国际医疗研究、医药研发为一体的国际医疗康体中心。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服务能力最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医疗康体中心,是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医疗康体研究、学术交流和医疗服务的平台,可以为来华国际友人和全国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二)文化创意产业。

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努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鼓励全区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当代原创艺术、出版发行、动漫网游、文艺演出、创意设计、广播影视等具有集聚效应的文化创意产业。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争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利用连片闲置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三)现代物流产业。

积极发展高端、高辐射的现代物流业。大力引进" 总部+物流" 、" 生产基地+物流" 、" 展示交易+物流" 型项目。着力与空港和朝阳口岸形成物理和软件连接,共同形成环渤海的总部加物流的服务中心。

二、培育壮大光机电一体化、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环保四大产业

(一)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以中关村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培育第三代移动通讯、半导体照明材料、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机器人及应用系统、新型传感器、光电显示等产业。

(二)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以中关村金桥科技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培育节能、节水、降耗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代表的环保产业。

(三)汽车零部件产业。大力引进汽车核心零部件、汽车电子、智能运输系统、洁净能源汽车等产业。

三、优化提升现代制造业

(一)制造业。优化提升加工制造业,着力培育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数控机床、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机械、电子专用装备等产业。

(二)都市工业。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现代都市工业。鼓励发展食品、包装印刷、家居家装、服装服饰、工艺美术、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品牌企业。

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一)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会计、税务、审计、评估等经济鉴证类中介组织;律师、仲裁、公证等法律中介组织;企业管理、信息咨询、项目管理等咨询类中介组织;资产评估、团体和个人理财等金融和资本服务类中介组织;体育、旅游、会展等文体艺术服务类中介组织。

(二)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鼓励重点引进和培育国家及市级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中试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业。鼓励重点引进和培育信息增值服务、信息处理中心和网络服务业。

(三)服务外包。鼓励引进和培育软件研发外包、金融后台服务外包、医药研发外包、财务外包、行政管理及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客户服务中心等产业。

五、优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完善区域服务能力

(一)房地产。优化房地产业结构,引导全区房地产业向城市功能建筑、商业地产和商务地产转变。鼓励发展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鼓励发展高档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度假村等商务地产项目。通过房地产的发展带动建筑规划、建筑设计、产权交易、装饰设计等产业链的形成。

(二)旅游业。依托运河形成的生态和文化优势,积极发展主题休闲娱乐旅游、生态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

(三)商业服务。鼓励发展服务于首都和环渤海地区的专业市场和商品交易中心。鼓励发展引进型消费,促进外来企业、消费者、人才和资本在我区聚集,拉动贸易和消费。引进和培育服务于市民的高档百货、购物中心和品牌商业;鼓励发展商业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

六、做优做精都市型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性农业,培育壮大生产性农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重点发展有机特色林果、高效养殖、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设施栽培、优质高档苗木花卉、城市景观农业、农业主题公园、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籽种农业。鼓励发展宠物研究、育种、展览、培训、养殖、交易、医疗等产业。

七、大力发展新经济

加强新经济研究,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和产业转移趋势,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和措施。鼓励发展新能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八、鼓励退出劣势产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近阶段,逐步对新城范围内低产出、低效益、工艺技术落后、无竞争实力的产业进行产业升级、改造或逐步退出。在新城范围内,限制引进新的工业项目(工业开发区除外);鼓励新城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将其土地开发为符合新城规划的项目。

第四部分 产业空间布局

在市场导向和政府规划的作用下,我区形成了以功能区、产业园为依托的三条产业带和" 以城市功能节点" 、" 特色经济区域" 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 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 的原则,积极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重点功能区和产业园有效汇聚。重点建设若干专业集聚区,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有效疏解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功能与产业空间布局的和谐发展。各乡镇、产业园区应以此规划为指导,制定体现区域特色的产业规划细则,形成规划匹配、导向科学、协作高效的协调机制,实现全区产业空间的合理化布局。

一、五大功能区

按照新城空间布局,坚持统筹安排、梯度推进、重点突破、综合开发的原则,以运河为核心,启动五大功能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做强产业载体,聚集高端人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建设通州新城奠定基础。着力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符合功能定位的项目建设,全面带动重点区域的发展。

(一)商务总部功能区。在新城西北部地区,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一批企业总部,发展与CBD 功能互补的商务总部区。在温榆河沿岸开发建设低密度、园林式、高科技、总部型商务园。

(二)运河核心功能区。地处新城中心,地跨运河两岸,规划面积25.8平方公里,一期开发15.8平方公里。引导发展企业总部、商贸金融、文化创意、传媒、旅游度假等产业。形成通州新城商务核心。

(三)医疗康体功能区。地处运潮减河以南、六环以东,引导发展国际医院、医学研究、康体服务、职业培训等产业。形成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医疗康体服务中心。

(四)主题休闲功能区。在新城西南部地区,规划12.04平方公里主题休闲功能区。引导发展以影视文化、娱乐休闲、专业会展为内容的商务娱乐新区。规划建设高科技与娱乐相结合、服务于东北亚区域、具有国际水平的" 环球影城" 主题公园。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适时启动专业会展、专业服务等功能型项目建设。

(五)行政服务功能区。在运河东大街两侧地区,规划11.56平方公里行政办公、综合服务功能区。引导发展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标志性市民休闲文化设施,合理布局学校、档案馆等公共服务及商业配套等现代城市功能设施,形成行政办公、综合服务功能区。

二、八大产业园区

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引导产业聚集发展。依托现有基础,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积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各类园区为依托,引导产业聚集发展。

(一)通州商务园。地处永顺镇,是北京市四大金融服务后台区之一,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引导发展企业总部、金融服务等产业。

(二)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地处新城东北部,北京第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约14.6平方公里。引导发展动漫、创意设计、原创艺术等文化创意产业。

(三)中关村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地处六环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交汇点,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引导发展微电子、光电子、汽车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仪器仪表、激光技术、数控机床、印刷机械、医疗设备、半导体材料等产业。借助中关村园区的政策和品牌优势,以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引导产业聚集发展,逐步增强品牌效应。

(四)中关村金桥科技产业基地。地处六环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交汇处,规划面积15 平方公里。借助中关村园区的政策和品牌优势,引导发展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都市型工业等产业。

(五)通州物流基地。地处通州马驹桥镇,规划面积5.04平方公里,引导发展" 总部+物流" 、" 生产基地+物流" 、" 口岸+物流" 型项目。增强基地辐射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构建完整的商服配套体系,建成国际化、综合型高端物流产业基地。

(六)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地处通州区东南部西集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4.85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机械、包装、印刷等产业。

(七)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地处通州区东南部张家湾镇,借助地处新城范围内的优势,优化提升园区品质。规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机械电子和生物制药等产业。

(八)北京永乐经济开发区。地处通州区东南永乐店镇,是京津城镇带的重要节点,通州新城面向环渤海、联系京津冀的门户。园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生物工程、新医药等产业。

三、其他产业集聚区

(一)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地处台湖镇,北京第二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引导发展出版发行、版权

贸易、出版物交易和配送等产业。形成亚太地区最大的出版物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场。

(二)商务会展区。地处南部新城,引导发展国际商务会议和活动项目。加快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议场馆,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商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培育标志性商务会议和活动品牌。

(三)聚富苑民族产业发展基地。地处通州区东南于家务乡,规划面积9.58平方公里。充分借助区位交通、民族地区扶持政策和毗邻亦庄的产业优势,引导发展智能电气和医疗器械等产业。

(四)漷县产业集聚区。地处通州区东南部漷县镇,规划面积3.98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新型建材、家具、印刷等都市型产业。

四、打通重要节点,实现区域融合

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加快推进新城与北京中央商务区、亦庄新城、顺义新城、京津冀相连接的关键节点、功能区和产业区的开发建设,协调周边区域分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优先促进北苑地区、北关地区、果园环岛等内部重要节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区域融合和整体发展。尊重市场规律,打开瓶颈点,做好内容,连接高端区域,承接首都经济的延伸融合和梯次传递。加强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带在空间和产业上的联动,形成以功能区为依托,以产业带为主导的联动发展格局。

五、特色区域利用指导

特色区域是发挥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空间合理化布局的重要内容。通州特色区域涵盖了以生态水系为依托的滨水区域、以交通干线为支点的高速区域、以城市轨道为支撑的轨道区域、以首都机场为带动的临空区域,以及新城范围内楼宇的建设和使用。各相关单位在紧密围绕 三条产业带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框架的同时,应依托优势,做好特色区域的规划和利用,发挥特色产业在跨越式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六、土地保障供应和产业发展空间预留

为推动通州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相关部门应切实保障新增建设用地合理有序的供应,保证空间与产业发展同步,并根据实际情况预留产业发展用地,以满足未来重大项目和新经济项目的建设需要。

七、整合各项资源,充分利用空间

各相关部门应对不符合新城规划,经济和社会效益差的企业,通过淘汰、置换和退出等方式整合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同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林地,历史文化遗迹核心保护区,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地下水源核心区,以及其他重要设施用地。

第五部分 时间指导

规划期限为2008年-2015年,近期2008年-2010年,后期2011年-2015年。在时间上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制定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科学引导全区产业持续均衡发展。

一、近期规划

从2008年至2010年,紧紧抓住2008奥运会和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机遇,积极承接主城区功能和产业转移,全力推进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建成" 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体制健全、投资环境优良、产业结构合理、区域经济总量提升" 的新城产业雏形。

预计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3 亿元,年均增长约16%。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时期的8∶52∶40调整为7∶43∶50。

近期,着力做好以下六项主要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产业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乡镇、园区产业规划和产业详细规划。二是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体制。建立产业规划管理、实施、监管机构,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功能区和产业园区配套设施。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投资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信用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开发、安全保障等软环境。四是加强重点功能节点和功能区建设。推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促进功能节点、功能区和产业园区土地的一级开发、储备和上市。五是加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引进一批符合新城功能定位的国家及市级重点项目,一批具有较强产业带动作用的" 种子项目" ,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六是加强宣传推介。策划实施高档次、高水平、高影响力的城市宣传推介活动,打造统一城市品牌,提升新城知名度。

二、后期规划

从2011年至2015年,举全区之力全面推动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建成" 支柱产业清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区域融合度和服务能力提高" 的新城产业框架。

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9亿元,年均增长约 15%。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一五时期的7∶43∶50调整为7:23:70。

后期,着力做好以下主要工作:一是加强旧城改造和土地储备。在新城规划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的退出工业企业、污染源和低档市场,促进土地一级开发,为大项目储备资源。二是全面推进功能节点、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引进和培育种子项目,带动运河核心功能区、商务园、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医疗康体功能区、商务会展区、主题休闲功能区的整体开发,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引进和培育大型产业项目,带动产业园区的产业升级,初步形成光机电、新能源和环保、都市工业、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三是加强区域融合,积极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积极融入首都、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合作与发展,奠定通州在环渤海区域服务中心的位置。

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

为实现规划中的产业结构导向和空间布局,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形成规划先行,保障得力,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品牌发展的良好局面,须进一步落实促进产业发展的各项组织协调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成立" 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制定实施保障领导小组" ,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规划执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建立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大项目服务联席会议、土地供应保障、项目评估准入、企业退出、项目服务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切实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简化项目审批程序。

三、完善政策保障

深入研究整合国家、北京市、相关区域及通州区现有产业政策,建立政策实施监督平台,健全产业政策导向体系,落实各项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现行政策。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制定奖励和扶持大项目、总部企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的政策。

四、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加大区域投资发展环境、支柱产业、特色区域包装宣传力度。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策划高水平、高档次、高质量的城市宣传推介活动,打造既能承载运河文化底蕴又能凸显通州新城特色的城市品牌。

名 词 解 释

1.高端商务 指现代服务业的中高端环节,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主要包括企业总部、金融服务、商务会展、国际贸易等产业。

2.R &D R&D 是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的简称,指" 研究与开发" 、" 研究与发展" 或" 研究与试验性发展" 。它是为了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并探索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一国的R &D 水平体现着一国的政治经济实力,一个企业的R &D 水平,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国际上的著名企业都把R &D 视为企业的生命,无不投巨资于R &D. 据资料显示,1996年,通用汽车(GM )的R &D 经费为64.13亿美元,占销售额的5.6%;朗讯(Lucent )的R &D 经费为41.19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1.6%。

3.第三方物流 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 •logistics )。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

4.城市综合体 指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如:万达商业广场、东方广场。

5.服务外包 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 蓝领外包" 和" 白领外包" 。" 蓝领外包" 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 白领外包" 亦称" 服务外包" ,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其中技术开发与支持的外包一般采用一次性项目合同的方式寻求第三方专业公司的服务,称为" 合同外包" ;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多通过签定长期合同的方式交由专业外包提供商进行,称为" 职能外包" 。

6.一、二、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泛指模拟蜂窝移动电话,也就是我们曾经熟悉的大哥大,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数字型窄带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目前全球广泛采用的移动通信供应模式。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3G, 指以卫星移动通信网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结合,形成一个对全球无缝覆盖的立体通信网络,满足城市和偏远地区不同密度用户的通信需求,并能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

7.智能运输系统 就是将信息处理、通讯、控制以及高科技的电子技术等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交通运输网络中。旨在将道路管理者、用户、交通工具及设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交通运输网络效率。它与传统的交通管理系统一个最显著的区别是,将服务对象的重点由以往的管理者转向道路使用者,即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向道路用户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便捷的服务,以减少交通堵塞,从而达到提高道路通过能力的目的。

8." 总部+物流" 、" 生产基地+物流" 、" 展示交易+物流" 是通州现代物流业的三种典型发展模式。" 总部+物流" 模式是指把发展总部经济与现代物流业相结合,引进总部型物流企业。典型代表是苏宁电器总部。" 生产基地+物流" 模式是指生产型企业在建设生产基地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地区性物流配送中心。典型代表是北京烟草物流中心和蒙牛集团。" 展示交易+物流" 模式是指把某一类产品的展览展示、交易结算与物流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体化经营格局。典型代表是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

9.金融后台 是指与金融机构直接经营活动(即前台)相对分离、并为前台提供服务和支撑的业务部门,主要包括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等。为促进金融后台服务发展,北京市重点规划建设朝阳金盏、海淀稻香湖、通州新城商务园和西城德胜科技园四大服务区。

10." 三高" 企业 即" 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 企业。2007年北京工促局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关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见》,提出坚决退出不适宜在北京发展的劣势产业和" 三高" 企业,实现北京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楼宇经济 是一种城市经济形态。通常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发、出租、出让楼宇引进各种类型企业,从而引进税源, 形成经济效益,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楼宇中的企业主要从事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咨询业、软件开发与信息服务、广告策划、影视制作、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

12.控规 即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道路和工程管线位置、空间环境等控制性指标作出具体安排的规划。

13.城市设计 是对城市建筑形态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14.土地储备 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

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

15.土地一级开发 是指政府委托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及分中心,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年度土地一级开发计划,对确定的存量国有土地、拟征用和农转用土地,统一组织进行征地、农转用、拆迁和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为。

16.现代服务业 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组起草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提出了服务业的分类框架,共将服务业具体划分为4个大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又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等;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17.新经济 指" 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 。主要包括:" 知识经济" 、" 信息经济" 、" 网络经济" 、" 数字经济" 等概念。

通州区产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08-09-10 文章来源:政府办公室 【字号 大 中 小】

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截至200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2亿元,增长12%。税收总额实现63.3亿元,增长36.6%;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8.2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34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5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创汇额分别达到9500万美元和6.7亿美元,年均增长13.5%和20%。

(二)三次产业稳步协调发展。

截至2007年,全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1亿元、78.2亿元和61.2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7∶50∶43,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现代物流、汽车零部件、食品、出版发行、包装印刷等产业初步呈现集聚发展态势。2007年,两烟、苏宁、李宁、蒙牛五大企业拉动财税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项目引进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区按照" 引大、引强" 的思路,聚集了一大批符合新城定位的产业项目。2001-2007年,全区累计引进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742个,投资总额39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4个,外资项目73个,盘活闲置资源512处,盘活闲置资产25.7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9.6万个。

引进了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等总部企业;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三辰动漫等文化创意企业;北京烟草物流中心、香港嘉柏、招商局物流等物流企业;蒙牛、雨润、好利来等食品企业;家乐福、易初莲花、贵友等商业企业;北京摩比斯变速器、北京比亚迪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创展家居示范园、东易日盛装饰集团等家居建材企业;北京桑德环保产业集团、北京汇宸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等环保企业;美国宝洁、德国比泽尔、墨西哥宾堡集团、韩国摩比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新希望、星湖园、东升方圆等农业企业。

(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例如:颁布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区名牌战略实施意见》;评选和表彰了投资通州十大杰出人物和十大品牌企业;举办了中国运河文化节、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通州区投资环境百日宣传活动、通州商务年会等100余场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京港洽谈会等200多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外会展活动。这些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全区投资环境,提升了通州作为北京新城区的知名度,促进和加深了外界对通州的了解。

二、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北京规划修编为我区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通州是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会展等功能。北京规划修编提升了我区城市定位,为我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环渤海经济发展国家战略为区域合作拓展了新空间。

通州地处环渤海核心区域,以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面向首都、辐射京津冀的区位优势,必将成为主城区功能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成为服务于首都、服务于环渤海的区域服务中心。

(三)奥运经济的兴起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带动大量基础设施投入和多方位的产业需求,有利于吸引国际产业和关键要素向北京集聚。通州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在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四)奥运后经济发展为新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据北京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通州新城规划,在" 十一五" 开局3年内,我区已经在新城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奥运后,我区将全面启动新城建设,成为北京奥运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地。

三、发展面临的挑战

" 十一五" 期间,全区发展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一)经济实力较弱,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整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和增长速度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的拉动力不足。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偏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增长的能耗、水耗还相对较高,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仍需进一步努力。

(二)产业集中度低,主导产业不突出。

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不高,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不够突出,缺少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和大型企业。区域产业布局相对比较分散,很难发挥聚集效应,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经济结构与新城功能定位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消费性服务业还不能满足市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发展迟缓。

(三)区域比较优势不足,符合新城规划的国家及市级城市功能项目和产业项目严重匮乏。

在全市产业发展布局中,生产要素聚集的比较优势不突出,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缺少符合新城功能定位的国家及市级城市功能和产业项目。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规模总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城市节点建设缓慢,区域融合度不高。

北苑、朝阳北路东起点、北关、果园、通马路京沈出口(纵深至果园环岛)等区域是我区联系主城区,联系顺义、亦庄新城的重要节点;马驹桥、永乐是京津冀、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节点。上述节点市政基础设施齐备,交通路网优势突出,但多为老城改造,资源成熟度不足,重点对接项目进展尤为迟缓。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建设" 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和滨水宜居新城" 为主要任务,坚持" 优化提高一产、二三产业并重、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 的产业发展思路,贯彻落实" 坚持高端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集群发展、坚持品牌发展" 的发展战略,打造特色明显、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关联配套、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摸索出一套区别于其他区县,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通州新城与首都和环渤海区域间的相互融合、互动和错位发展。

二、规划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兼顾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递次推进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保证土地、人力资源、电、水、气等生产要素能够持续供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推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有序退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统筹安排,有效调控原则。

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近期重点引进和培育符合新城规划和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和产业项目。促进产业在内容上和空间上向三条产业带集聚,提升农民就业基地的产业承载能力。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在产业布局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策、财税、户籍、补贴等方式,积极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合理引导" 投资、消费、出口" 三大

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内、外资以及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协调发展。

(三)错位融合原则。

将我区的产业布局放在首都、环渤海乃至全国、世界的更大视野中考虑,实现新城与首都、与环渤海区域之间的互动衔接、整体融合和错位发展。实现我区城市功能和产业的共同发展。

第三部分 产业结构导向

坚持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导向作用,按照功能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大力培育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高端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光机电、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突出发展高端商务、文化创意和现代物流三大产业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通州处于长安街中轴线和东部发展带的节点之上,是重点发展的新城,是东部发展带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是服务京津城镇走廊、面向环渤海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会展等功能。按照北京规划,我区将主要发展以下产业:

(一)高端商务。

1.企业总部 鼓励全区引进和培育企业总部、企业区域总部和企业职能总部(结算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注重发展企业家俱乐部、商务会馆、企业家沙龙等商务配套项目,聚集企业家资源,搭建企业家交流合作的平台。

2.金融服务 按照北京市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通州商务园--北京四大金融后台服务区之一的优势,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风险投资、金融后台、财务公司、典当等行业。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作为种子项目落户我区。

3.主题休闲娱乐 积极引进大型主题公园项目,以大项目为载体和带动,推进新城综合服务产业全面发展,增强新城综合服务功能。

4.国际商务会议和活动 积极引进大型商务会议和活动项目,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议场馆,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商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培育标志性商务会议和活动品牌。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举办和承办面向首都、环渤海、全球的知名商务会议和活动。

5.国际医疗康体 按照北京规划,引进和培育一个集国际综合医院、国际医学教育与交流、国际医疗研究、医药研发为一体的国际医疗康体中心。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服务能力最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医疗康体中心,是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医疗康体研究、学术交流和医疗服务的平台,可以为来华国际友人和全国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二)文化创意产业。

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努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鼓励全区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当代原创艺术、出版发行、动漫网游、文艺演出、创意设计、广播影视等具有集聚效应的文化创意产业。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争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利用连片闲置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三)现代物流产业。

积极发展高端、高辐射的现代物流业。大力引进" 总部+物流" 、" 生产基地+物流" 、" 展示交易+物流" 型项目。着力与空港和朝阳口岸形成物理和软件连接,共同形成环渤海的总部加物流的服务中心。

二、培育壮大光机电一体化、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环保四大产业

(一)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以中关村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培育第三代移动通讯、半导体照明材料、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机器人及应用系统、新型传感器、光电显示等产业。

(二)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以中关村金桥科技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培育节能、节水、降耗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代表的环保产业。

(三)汽车零部件产业。大力引进汽车核心零部件、汽车电子、智能运输系统、洁净能源汽车等产业。

三、优化提升现代制造业

(一)制造业。优化提升加工制造业,着力培育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数控机床、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机械、电子专用装备等产业。

(二)都市工业。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现代都市工业。鼓励发展食品、包装印刷、家居家装、服装服饰、工艺美术、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品牌企业。

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一)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会计、税务、审计、评估等经济鉴证类中介组织;律师、仲裁、公证等法律中介组织;企业管理、信息咨询、项目管理等咨询类中介组织;资产评估、团体和个人理财等金融和资本服务类中介组织;体育、旅游、会展等文体艺术服务类中介组织。

(二)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鼓励重点引进和培育国家及市级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中试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业。鼓励重点引进和培育信息增值服务、信息处理中心和网络服务业。

(三)服务外包。鼓励引进和培育软件研发外包、金融后台服务外包、医药研发外包、财务外包、行政管理及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客户服务中心等产业。

五、优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完善区域服务能力

(一)房地产。优化房地产业结构,引导全区房地产业向城市功能建筑、商业地产和商务地产转变。鼓励发展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鼓励发展高档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度假村等商务地产项目。通过房地产的发展带动建筑规划、建筑设计、产权交易、装饰设计等产业链的形成。

(二)旅游业。依托运河形成的生态和文化优势,积极发展主题休闲娱乐旅游、生态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

(三)商业服务。鼓励发展服务于首都和环渤海地区的专业市场和商品交易中心。鼓励发展引进型消费,促进外来企业、消费者、人才和资本在我区聚集,拉动贸易和消费。引进和培育服务于市民的高档百货、购物中心和品牌商业;鼓励发展商业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和社区商业。

六、做优做精都市型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性农业,培育壮大生产性农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重点发展有机特色林果、高效养殖、农产品深加工、高科技设施栽培、优质高档苗木花卉、城市景观农业、农业主题公园、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籽种农业。鼓励发展宠物研究、育种、展览、培训、养殖、交易、医疗等产业。

七、大力发展新经济

加强新经济研究,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和产业转移趋势,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思路和措施。鼓励发展新能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八、鼓励退出劣势产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近阶段,逐步对新城范围内低产出、低效益、工艺技术落后、无竞争实力的产业进行产业升级、改造或逐步退出。在新城范围内,限制引进新的工业项目(工业开发区除外);鼓励新城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将其土地开发为符合新城规划的项目。

第四部分 产业空间布局

在市场导向和政府规划的作用下,我区形成了以功能区、产业园为依托的三条产业带和" 以城市功能节点" 、" 特色经济区域" 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 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 的原则,积极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重点功能区和产业园有效汇聚。重点建设若干专业集聚区,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有效疏解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功能与产业空间布局的和谐发展。各乡镇、产业园区应以此规划为指导,制定体现区域特色的产业规划细则,形成规划匹配、导向科学、协作高效的协调机制,实现全区产业空间的合理化布局。

一、五大功能区

按照新城空间布局,坚持统筹安排、梯度推进、重点突破、综合开发的原则,以运河为核心,启动五大功能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做强产业载体,聚集高端人才,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建设通州新城奠定基础。着力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符合功能定位的项目建设,全面带动重点区域的发展。

(一)商务总部功能区。在新城西北部地区,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一批企业总部,发展与CBD 功能互补的商务总部区。在温榆河沿岸开发建设低密度、园林式、高科技、总部型商务园。

(二)运河核心功能区。地处新城中心,地跨运河两岸,规划面积25.8平方公里,一期开发15.8平方公里。引导发展企业总部、商贸金融、文化创意、传媒、旅游度假等产业。形成通州新城商务核心。

(三)医疗康体功能区。地处运潮减河以南、六环以东,引导发展国际医院、医学研究、康体服务、职业培训等产业。形成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医疗康体服务中心。

(四)主题休闲功能区。在新城西南部地区,规划12.04平方公里主题休闲功能区。引导发展以影视文化、娱乐休闲、专业会展为内容的商务娱乐新区。规划建设高科技与娱乐相结合、服务于东北亚区域、具有国际水平的" 环球影城" 主题公园。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适时启动专业会展、专业服务等功能型项目建设。

(五)行政服务功能区。在运河东大街两侧地区,规划11.56平方公里行政办公、综合服务功能区。引导发展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标志性市民休闲文化设施,合理布局学校、档案馆等公共服务及商业配套等现代城市功能设施,形成行政办公、综合服务功能区。

二、八大产业园区

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引导产业聚集发展。依托现有基础,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积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各类园区为依托,引导产业聚集发展。

(一)通州商务园。地处永顺镇,是北京市四大金融服务后台区之一,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引导发展企业总部、金融服务等产业。

(二)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地处新城东北部,北京第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约14.6平方公里。引导发展动漫、创意设计、原创艺术等文化创意产业。

(三)中关村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地处六环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交汇点,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引导发展微电子、光电子、汽车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业、智能仪器仪表、激光技术、数控机床、印刷机械、医疗设备、半导体材料等产业。借助中关村园区的政策和品牌优势,以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引导产业聚集发展,逐步增强品牌效应。

(四)中关村金桥科技产业基地。地处六环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交汇处,规划面积15 平方公里。借助中关村园区的政策和品牌优势,引导发展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和都市型工业等产业。

(五)通州物流基地。地处通州马驹桥镇,规划面积5.04平方公里,引导发展" 总部+物流" 、" 生产基地+物流" 、" 口岸+物流" 型项目。增强基地辐射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构建完整的商服配套体系,建成国际化、综合型高端物流产业基地。

(六)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地处通州区东南部西集镇。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面积2.45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4.85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机械、包装、印刷等产业。

(七)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地处通州区东南部张家湾镇,借助地处新城范围内的优势,优化提升园区品质。规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新型建材、精细化工、机械电子和生物制药等产业。

(八)北京永乐经济开发区。地处通州区东南永乐店镇,是京津城镇带的重要节点,通州新城面向环渤海、联系京津冀的门户。园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生物工程、新医药等产业。

三、其他产业集聚区

(一)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地处台湖镇,北京第二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引导发展出版发行、版权

贸易、出版物交易和配送等产业。形成亚太地区最大的出版物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场。

(二)商务会展区。地处南部新城,引导发展国际商务会议和活动项目。加快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议场馆,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商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培育标志性商务会议和活动品牌。

(三)聚富苑民族产业发展基地。地处通州区东南于家务乡,规划面积9.58平方公里。充分借助区位交通、民族地区扶持政策和毗邻亦庄的产业优势,引导发展智能电气和医疗器械等产业。

(四)漷县产业集聚区。地处通州区东南部漷县镇,规划面积3.98平方公里,引导发展新型建材、家具、印刷等都市型产业。

四、打通重要节点,实现区域融合

创新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加快推进新城与北京中央商务区、亦庄新城、顺义新城、京津冀相连接的关键节点、功能区和产业区的开发建设,协调周边区域分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优先促进北苑地区、北关地区、果园环岛等内部重要节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区域融合和整体发展。尊重市场规律,打开瓶颈点,做好内容,连接高端区域,承接首都经济的延伸融合和梯次传递。加强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带在空间和产业上的联动,形成以功能区为依托,以产业带为主导的联动发展格局。

五、特色区域利用指导

特色区域是发挥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空间合理化布局的重要内容。通州特色区域涵盖了以生态水系为依托的滨水区域、以交通干线为支点的高速区域、以城市轨道为支撑的轨道区域、以首都机场为带动的临空区域,以及新城范围内楼宇的建设和使用。各相关单位在紧密围绕 三条产业带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框架的同时,应依托优势,做好特色区域的规划和利用,发挥特色产业在跨越式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六、土地保障供应和产业发展空间预留

为推动通州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相关部门应切实保障新增建设用地合理有序的供应,保证空间与产业发展同步,并根据实际情况预留产业发展用地,以满足未来重大项目和新经济项目的建设需要。

七、整合各项资源,充分利用空间

各相关部门应对不符合新城规划,经济和社会效益差的企业,通过淘汰、置换和退出等方式整合出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同时,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林地,历史文化遗迹核心保护区,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地下水源核心区,以及其他重要设施用地。

第五部分 时间指导

规划期限为2008年-2015年,近期2008年-2010年,后期2011年-2015年。在时间上进行合理规划,明确制定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科学引导全区产业持续均衡发展。

一、近期规划

从2008年至2010年,紧紧抓住2008奥运会和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机遇,积极承接主城区功能和产业转移,全力推进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建成" 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体制健全、投资环境优良、产业结构合理、区域经济总量提升" 的新城产业雏形。

预计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3 亿元,年均增长约16%。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时期的8∶52∶40调整为7∶43∶50。

近期,着力做好以下六项主要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产业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乡镇、园区产业规划和产业详细规划。二是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体制。建立产业规划管理、实施、监管机构,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功能区和产业园区配套设施。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投资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信用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开发、安全保障等软环境。四是加强重点功能节点和功能区建设。推动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促进功能节点、功能区和产业园区土地的一级开发、储备和上市。五是加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引进一批符合新城功能定位的国家及市级重点项目,一批具有较强产业带动作用的" 种子项目" ,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六是加强宣传推介。策划实施高档次、高水平、高影响力的城市宣传推介活动,打造统一城市品牌,提升新城知名度。

二、后期规划

从2011年至2015年,举全区之力全面推动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建成" 支柱产业清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区域融合度和服务能力提高" 的新城产业框架。

预计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9亿元,年均增长约 15%。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一五时期的7∶43∶50调整为7:23:70。

后期,着力做好以下主要工作:一是加强旧城改造和土地储备。在新城规划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的退出工业企业、污染源和低档市场,促进土地一级开发,为大项目储备资源。二是全面推进功能节点、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引进和培育种子项目,带动运河核心功能区、商务园、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医疗康体功能区、商务会展区、主题休闲功能区的整体开发,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引进和培育大型产业项目,带动产业园区的产业升级,初步形成光机电、新能源和环保、都市工业、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三是加强区域融合,积极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积极融入首都、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合作与发展,奠定通州在环渤海区域服务中心的位置。

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

为实现规划中的产业结构导向和空间布局,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形成规划先行,保障得力,产业高端发展、创新发展、集聚发展、品牌发展的良好局面,须进一步落实促进产业发展的各项组织协调机制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成立" 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制定实施保障领导小组" ,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规划执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建立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大项目服务联席会议、土地供应保障、项目评估准入、企业退出、项目服务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切实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简化项目审批程序。

三、完善政策保障

深入研究整合国家、北京市、相关区域及通州区现有产业政策,建立政策实施监督平台,健全产业政策导向体系,落实各项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现行政策。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制定奖励和扶持大项目、总部企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的政策。

四、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加大区域投资发展环境、支柱产业、特色区域包装宣传力度。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策划高水平、高档次、高质量的城市宣传推介活动,打造既能承载运河文化底蕴又能凸显通州新城特色的城市品牌。

名 词 解 释

1.高端商务 指现代服务业的中高端环节,具有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投入、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主要包括企业总部、金融服务、商务会展、国际贸易等产业。

2.R &D R&D 是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的简称,指" 研究与开发" 、" 研究与发展" 或" 研究与试验性发展" 。它是为了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并探索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一国的R &D 水平体现着一国的政治经济实力,一个企业的R &D 水平,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国际上的著名企业都把R &D 视为企业的生命,无不投巨资于R &D. 据资料显示,1996年,通用汽车(GM )的R &D 经费为64.13亿美元,占销售额的5.6%;朗讯(Lucent )的R &D 经费为41.19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1.6%。

3.第三方物流 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 •logistics )。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

4.城市综合体 指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中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如:万达商业广场、东方广场。

5.服务外包 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外包的范围按工作性质可分为" 蓝领外包" 和" 白领外包" 。" 蓝领外包" 指产品制造过程外包。" 白领外包" 亦称" 服务外包" ,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其中技术开发与支持的外包一般采用一次性项目合同的方式寻求第三方专业公司的服务,称为" 合同外包" ;其他服务活动的外包多通过签定长期合同的方式交由专业外包提供商进行,称为" 职能外包" 。

6.一、二、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泛指模拟蜂窝移动电话,也就是我们曾经熟悉的大哥大,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数字型窄带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目前全球广泛采用的移动通信供应模式。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3G, 指以卫星移动通信网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结合,形成一个对全球无缝覆盖的立体通信网络,满足城市和偏远地区不同密度用户的通信需求,并能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

7.智能运输系统 就是将信息处理、通讯、控制以及高科技的电子技术等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交通运输网络中。旨在将道路管理者、用户、交通工具及设施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交通运输网络效率。它与传统的交通管理系统一个最显著的区别是,将服务对象的重点由以往的管理者转向道路使用者,即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向道路用户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便捷的服务,以减少交通堵塞,从而达到提高道路通过能力的目的。

8." 总部+物流" 、" 生产基地+物流" 、" 展示交易+物流" 是通州现代物流业的三种典型发展模式。" 总部+物流" 模式是指把发展总部经济与现代物流业相结合,引进总部型物流企业。典型代表是苏宁电器总部。" 生产基地+物流" 模式是指生产型企业在建设生产基地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地区性物流配送中心。典型代表是北京烟草物流中心和蒙牛集团。" 展示交易+物流" 模式是指把某一类产品的展览展示、交易结算与物流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体化经营格局。典型代表是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

9.金融后台 是指与金融机构直接经营活动(即前台)相对分离、并为前台提供服务和支撑的业务部门,主要包括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等。为促进金融后台服务发展,北京市重点规划建设朝阳金盏、海淀稻香湖、通州新城商务园和西城德胜科技园四大服务区。

10." 三高" 企业 即" 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 企业。2007年北京工促局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关于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工业企业的意见》,提出坚决退出不适宜在北京发展的劣势产业和" 三高" 企业,实现北京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楼宇经济 是一种城市经济形态。通常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发、出租、出让楼宇引进各种类型企业,从而引进税源, 形成经济效益,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楼宇中的企业主要从事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咨询业、软件开发与信息服务、广告策划、影视制作、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

12.控规 即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道路和工程管线位置、空间环境等控制性指标作出具体安排的规划。

13.城市设计 是对城市建筑形态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14.土地储备 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

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

15.土地一级开发 是指政府委托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及分中心,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年度土地一级开发计划,对确定的存量国有土地、拟征用和农转用土地,统一组织进行征地、农转用、拆迁和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为。

16.现代服务业 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组起草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提出了服务业的分类框架,共将服务业具体划分为4个大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信息服务又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和信息内容服务等;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银行、证券、保险)、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17.新经济 指" 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 。主要包括:" 知识经济" 、" 信息经济" 、" 网络经济" 、" 数字经济" 等概念。


相关内容

  • 北京部分迁至通州行政部门敲定 总体规划年底出炉|京津冀|首都规划
  • 部分迁至通州行政部门敲定 北京总体规划年底出炉 张凤玲 李佳 接近北京市政府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北京市已经计划将交通.文化.司法等行政部门搬迁至通州潞城地区,金融办等部门仍在二环内办公. 这场声势浩大的搬迁,将有助于实现北京上百万人口转移. 尽管北京市过去已经试图通过拆除违法建筑.减少土地供给等手段 ...

  • 招商项目册
  • ENDLES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FAVORABLE ENVIRONMENTFOR INVESTORS FROM HOME AND ABROAD 目录 1. 通州新城运河核心区总部项目 2. 北京通州文化旅游区主题旅游休闲综合体项目 3. 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城市综 ...

  •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情况汇报
  •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情况汇报 --2009年7月24日在南通市第十三届 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南通市规划管理局局长 马啸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南通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将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成果向市人大常委会议进行汇报,请予审议. ...

  • 多中心到副中心:北京空间结构优化的新思考
  • 多中心到副中心:北京空间结构优化的新思考 杨春,杨明 摘要:北京"单中心"蔓延的城市空间问题一直以来饱受诟病,历版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也以此为重点,坚持采用分散化."多中心"的结构模式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然而,受到"首都职能"特殊性的作用, ...

  • 北京城市化安全的结构与布局调整对策
  • 摘要:根据北京的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定位,积极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是实现北京城市化安全的重要对策. 关键词:北京:城市化安全:结构与布局调整 城区各处,交通畅通等是保证它们高效运转的前提,也是"服好务"的重要内容.鉴于北京城区的规划容量已趋饱和, ...

  • 导师工作小结
  • 我是一名专职教研员,xx年3月在北京接受了项目办的培训,初步了解和理解了以导师为依托的教师支持服务体系项目的来历、目的、愿景、实施计划、实施方法等;首次接触到全纳理论,被深深震动;又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时间管理理论等;通过国家级专家的引领和各省项目专家的帮助,自觉长进不小。 一、工作实践 1.文字工 ...

  • 宋庄镇创意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研究
  • 摘要 创意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创意产业,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与文化相结合,通过深度拓展农业功能,融合农业.科技.文化.创新等于一体而发展形成的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新兴产业.该文以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为例,分析了宋庄镇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探讨了未来宋庄镇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和布局,为宋 ...

  • 规划项目标书
  • 通州区台湖镇104地块项目设计招标文件 第三章 设计条件及技术要求 (设计任务书) 通州区台湖镇104地块项目 设计条件及技术要求 1 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位于通州区台湖镇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西距京沪高速约2.2公里,东距京津高速约3.1公里,北距南五环路约3.5公里. 地块四至:东至嘉创二路,南至 ...

  •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居民职住锚点计算方法研究
  • 2017年第1期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031 DOI: 10.13791/j.cnki.hsfwest.20170105 高硕, 王铭扬, 鲁旭, 等.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居民职住锚点计算方法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 32(01): 31-37.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居民职住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