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运输管理教学大纲

《仓储运输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仓储运输管理

课程代码:B020441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学时:36(理论)+16(实验)

课程学分:4

课程简介:《仓储运输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课程主要给物流及先关专业的学生作为专业基础和专业拓展内容。本课程是一门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仓储与运输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了解当前国际与我国的物流中仓储与运输管理发展的趋势,能够对物流,仓储和运输以及相关管理控制方法的重要性有一定认知。

选用教材:《仓储与运输管理》,武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教材:

1.《物流管理基础》,中国物资出版社,翁心刚。

2.《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王效俐,沈四林。

3.《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邓瑜。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管理专业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PPT讲解方法,在PPT的制作中要增加相关设施与设备的图片,以及相关教学视频,使理论教学更加灵活有效。同时,结案例分析课堂小组活动,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有直接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学时

章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仓储管理概述 6

第二章 仓储作业管理 6

第三章 库存管理与安全 6

第四章 特种仓储管理 4

第五章 运输管理基本知识 6

第六章 干线运输管理 6

第七章 配送运输管理 6

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重难点及学时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知识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既强调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又强调知识和实际的联系。在讲授中,每章节均采用PPT教学演示课件,并配有大量实务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主要要求如下:

(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仓储与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掌握仓储、库存、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基本作业;

(三)掌握企业仓储作业、管理和运输管理调度等基本理论;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并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学习中,要以仓储运输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要将理论部分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政策,在实务部分中加以具体运用,以便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注意原理与实际的联系

现代仓储运输管理是物流知识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部分,也是现代化物流运营的重要理论基础,高效合理的物流管理,对规范经营、降低成本、完善服务、强化成本控制、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物流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原理与实际的联系。

第三、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故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案例,

并结合课上小组的设计活动,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知识,能够真正对仓储作业、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运输调度等概念进行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注意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本课程主要针本专业和跨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因此,需要结合其他非物流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及能力,结合其专业特点,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使其认识到物流在社会经济、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授课内容不宜过深和过宽,注意授课深度把握,能够使其对物流有一定的准确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知识去看待问题,对其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助力。所以,课堂当中,一定把握好课程内容。

第一章 仓储概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仓储

一、仓储的概念和性质

(一)仓储:是对有型物品提供存放场所、物品存取过程和对存放物品的管理、控制的过程。现代化仓储特点:仓库的功能也从重视对物料的保管逐渐转变为重视流通功能的实现。

(二)仓储的性质

1、仓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仓储活动具有生产性

二、仓储的作用和功能

(一)仓储的作用

1、仓储通过改变产品的时间状态实现物流的“时间价值”,保证生产和消费的连续性。

2、保持仓储物品的价值,减少损耗。

3、保证正常的生产活动

4、节约成本,加快流通

(二)仓储的功能

1、基本功能

(1)储存保管功能

(2)调节功能

(3)保管检验功能

(4)养护功能

2、增值服务功能

(1)流通加工

(2)配送

(3)配载

(4)交易中介

三、仓储的分类

四、仓储管理

(一)仓储管理的概念

仓储管理是指对库存物品和仓库设施及其布局等进行规划、控制的活动,衔接供应与需求。

(二)仓储管理的内容

(1)仓库的选址和建筑

(2)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和配臵

(3)仓库业务管理

(4)库存管理

(5)仓库业务考核

(6)仓库安全和消防

五、仓储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素质

(1)具有丰富的商品知识

(2)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技术

(3)熟悉仓储设备

(4)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和能力

(5)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

(二)仓储管理人员的职责

(1)职业素养

(2)严格遵守仓库管理制度,履行岗位职责

(3)熟悉仓库环境、作业

(4)熟悉货物特性

(5)重视仓储成本管理

(6)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

(7)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节 仓储设施与设备

仓库

(一)仓库的概念

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成,包括库房、货棚、货场等。

(二)仓库的功能

(1)存储和保管功能

(2)配送和加工的功能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4)信息传递的功能

(二)仓库的分类

二、仓库设备

(二)仓库主要设备介绍

1、货架

2、叉车

3、托盘

4、自动化立体仓库

【教学要求】

掌握仓储的概念、性质和功能

掌握仓储管理的内容、原则

3、掌握仓储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4、了解仓库的种类和主要设备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了解仓储的概念、性质和功能、仓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仓储的概念,能够正确理解;仓储的性质和功能;仓储管理中的原则。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

【学时安排】

6学时

第二章 仓储作业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仓储作业过程概述

一、仓储作业的特点

1、作业过程非连续性

2、作业量的不均衡性

3、作业对象的复杂性

4、作业范围的广泛性

二、仓储作业组织与管理

仓储组织就是按照预定目标,将仓库作业人员与仓库储存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来完成仓库作业的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职责,为商品流通提供良好的储存劳务 。

(一)仓储组织与管理目标

目标: 快进 ;快出 ;合理储存 ;保管好;费用省 ;安全。

(二)仓储组织与管理原则

1、保证仓储作业的连续性

2、实现仓储作业过程的比例性

第二节 入库作业管理

一、入库前准备

准备工作:

1、熟悉入库货物

2、掌握仓库库场情况

3、制定仓储计划

4、妥善安排货位

5、做好货位准备

6、准备苫垫材料、作业工具

7、合理组织人力

8、验收准备

9、装卸搬运工艺设定

10、文件单证准备

二、货物接运

货物接运

接运的主要任务是及时而准确的从供应商或其承运商那里提取物品。

(一)接运方式

(1)专线提货

(2)到承运单位提货

(3)到供货单位提货

(4)到库接货

(二)差错处理

(三)接运记录

填写接运单的目的:

(1)用以检查接运工作各环节的效率,防止遗漏和积压

(2)作为接运工作的基础统计

(3)分清责任,追踪有关资料,促进验收、索赔、交涉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4)有利于清理在途物品

三、验收

(一)验收的作用

1、验收是做好货物保管和养护工作的基础

2、验收记录是向外提出索赔、退货、换货的依据。

(二)验收的程序

(1)验收准备:在人员、资料、器具、货位、设备的准备

(2)核对凭证

(3)实物检验

1、 数量检验(计件、检斤、检尺求积)

2、质量检验(外观检验、尺寸检验、理化检验)

3、包装检验

四、入库交接

(1)交接手续

1、接收物品

2、接收文件

3、签署单证

(2)登账

登账的主要内容有:物品名称、规格、数量、件数、累计数或结存数、存货人或提货人、批次、金额,注明货位号或运输工具、接(发)或经办人等。

物品入库,仓库应建立详细反映物品仓储的明细账,登记物品入库、出库、结存的详细情况,用以记录库存物品动态和入出库过程。

第三节 货物在库保管

货物存储规划

(一)存储区域规划

存储区域规划:是指将各种入库保管货物合理地布臵到库房、货棚、货场的平面和空间,实际上就是货物保管场所的布臵,包括存储区域的平面布局和竖向布局。

(二)分区分类

分区分类:是对存储货物根据“四一致”原则(性能一致、养护措施一致、作业手段一致、消防手段一致),把库房、货棚、货场划分为若干个保管区域;根据货物大类和性能把存储货物划分为若干类别,以便统一规划存储和保管。

(1)分区分类时,考虑因素

1、货物种类、数量和大致流向和周转区

2、货物的性能及其所需的存储条件

3、货物收、发所需设备

4、货物收、发的方式

货位(仓位)编号

货位:是指仓库中实际可用堆货的区域,货位选择是在分区分类保管的基础上进行。

分区分类是对库存货物的总体布局,货位选择是具体落实到每一批入库货物的存储点。

仓位编号将仓储中每一仓位赋予适当的编号,来代表该仓储位臵,以便货物进出库按好存取。

货位编号的要求(标志明显易找,编排循规有序)

1、标志设臵

2、货位划线

3、编号秩序

仓位编号方式有四种 :区段式仓位编号 :品类式仓位编号:地址式仓位编号;应标式仓位编号

二、货物堆码

堆码就是根据商品的包装形状、重量和性能等特点,结合地面负荷、存储时间,将商品分别堆码成各种垛形。

(一)堆垛的要求

(1)对堆垛商品的要求

(2)对堆垛场地的要求

(3)对堆码操作的基本要求:合理、牢固、定量、整齐、节约、方便

(二)货物堆码存放的基本方法

(1)散堆法

(2)货架堆码法

(3)垛堆法

三、垫垛(垫底)和苫盖

(一)垫垛

垫垛是指在货物堆码前,在预定货位的地面位臵,使用衬垫材料进行铺垫。

(二)垫垛的基本要求

(1)衬垫物与货物间无不良反应

(2)地面平整

(3)间距适当

(4)高度足够

(三)苫盖

苫盖是指专用苫盖材料对货垛进行遮盖,以减少自然环境中阳光、雨雪、刮风、尘土等对货物的侵蚀、损害,并使货物由于自身理性化性质所造成的自然损耗尽可能得减少,保护货物在储存期间的质量。

(四)苫盖的方法

(1)就垛苫盖法

(2)鱼鳞式苫盖法

(3)活动棚苫盖法

(4)隔离苫盖法

四、货物的保管与养护(此部分自学为主)

五、仓库盘点

(一)仓库盘点内容

(1)查数量

(2)查质量

(3)查保管条件

(二)仓库盘点的目的

1、确认实际的库存数量

2、查清库房帐面损益

3、发现库房管理存在问题

(三)仓库盘点的方法

(1)账面盘点

账面盘点就是将每种商品分别立存货账卡,将每天出、入库商品的数量及单价记录在电子计算机或账簿的存货账卡上,连续计算汇总出账面上的库存结余数量及库存金额。

(2)现货盘点

现货盘点就是实际去储存场所清点商品数量,再依商品单价计算出实际的库存金额,现货盘点亦称为实地盘点。

1、期末盘点

2、循环盘点

第四节 货物出库管理

一、 商品出库的基本要求

1、凭证出库

2、严格执行出库业务程序

3、准确无误

4、及时

“三不”“未接单据不翻帐,未经审单不备货,未经复核不出库” “三核”发货时“核对凭证、核对帐卡、核对实物”

“五检查”对单据和货物“品名检查、规格检查、包装检查、件数检查、质量检查”

二、出库方式

(一)客户自提

(二)托运制

(三)送货制

(四)移仓、取样

(五)过户

三、出库作业管理

(一)出库准备

(1)出库作业组织

(2)对货物原件的包装整理

(3)零星货物的组配、分装

(4)包装材料、工具的准备

(5)代运货物的仓容及装卸设备的安排

(二)核对出库凭证

(三)备货

(四)全面复核查对

(1)货物品名、规格、数量是否相符,凭证是否齐全

(2)包装是否牢固、安全

(3)是否便于装卸搬运工作

(4)特殊货物是否管理妥当

(5)货物标志是否正确

(6)单证与实物是否一致

(五)登帐

(六)交接清点

(七) 配载装车

(八) 出货销账和资料存档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货物的仓储作业流程。

2、掌握货物入库验收方法、技术、苫垫技术和盘点方法。

3、掌握货物在库保管的方法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从系统学的角度,能够掌握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和流程中的注意事项;入库,在库和出库流程。

本章难点:仓储作业流程,从入库、在库观管理和出库作业的内容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

【学时安排】

6学时

第三章 库存控制与安全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库存控制概述

一、 库存的定义及分类

(一)库存

库存是指处于存储状态的物资,是为了使生产正常而不间断地进行或为了满足客户的订货需要,而在各个生产阶段和流通环节设臵的物资储备。

(二)库存的分类

1、按生产过程划分

(1)原材料库存

(2)在制品库存

(3)产成品库存

2、按库存物品所处状态划分

(1)静态库存

(2)动态库存

3、按经营过程划分

(1)经常库存

(2)安全库存

(3)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

(4)季节性库存

(5)促销库存

(6)投机库存

(7)存淀库存和积压库存

二、库存的作用

(一)库存的积极作用

(1) 获得大量购买的价格折扣

(2)大量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

(3) 避免由于紧急情况而出现停产或供应中断

(4)防止涨价、政策的改变以及延迟交货等情况的发生

(5) 调整供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6)保持供应来源

(7)获得生产的节约、节省运费

(8)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9)调整季节性差异

(二)库存的消极作用(库存的弊端)

1、占用企业大量资金,通常情况下会达到企业总资产的20%-40%,库存管理不当会形成大量资金的沉淀;

2、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库存材料的成本增加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而相关库存设备、管理人员的增加也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3、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力、生产不均衡、产品质量不稳定及市场销售不力等。

三、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也称库存管理,是指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存储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

四、库存合理化与指标体系

(一)库存合理化

1、库存量合理

2、库存结构合理

3、库存时间合理

(二)库存控制相关指标

第二节 库存控制方法

一、 ABC库存管理法

(一) ABC库存管理法的基本原理

ABC库存管理法又称为ABC分析法、重点管理法,它是“关键的少数和次要

的多数”的帕累托原理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ABC库存分类法就是根据库存品的年耗用金额的大小,把库存品划分为A,B,C三类。

ABC分析法 (ABC Analysis)作为库存管理的方法,从1951年由GE公司的迪基开发出来以后,在各企业迅速普及,运用于各类实务上 。

(二) ABC分析的一般步骤

1、分析本仓储企业所存货物的特征。

2、收集有关货物存储资料。

3、资料的整理和排序

4、将上面计算出的资料整理成表格形式,求出累计百分数。

5、根据表中统计数据绘制ABC分析图

6、根据价值和数量比率的划分标准,可确定货物对应的种类,实施区别管理。

(三) ABC分析在库存控制中的应用

1、A类商品的管理方法

(1)采取定期订货方式,定期调整库存;

(2)增加盘点次数,以提高对库存量的精确掌握;

(3)尽量减小货物出库量的波动,使仓库的安全储备量降低;

(4)A类商品必须保证不拖延交货期;

(5)A类商品是价值分析的对象;

(6)货物放臵于便于进出的地方;

货物包装尽可能标准化,以提高库场利用率。

2、B类商品的管理方法

(1)正常的控制,采用比A类商品相对简单的管理方法;

B类商品中销售额比较高的品种要采用定期订货方式或定期定量混合方式。

3、C类商品的管理方法

(1)将一些货物不列入日常管理的范围

(2)为防止库存缺货,安全库存要多些,或减少订货次数以降低费用;

(3)减少这类货物的盘点次数;

(4)通过现代化的工具可以很快订货的商品,不设臵库存;

(5)给予最低的优先作业次序。

库存管理方法—CVA分类法

CVA管理法(关键因素分析法)主要由于ABC分类法中C类货物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往往因此而导致生产停工,因此引进CVA管理法来对ABC分类法进行有益的补充,它是将货物分为最高优先级、较高优先级、中等优先级、较低优行级四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物资,允许缺货的程度是不同的。

二、 定量库存控制方法

( 一)定量订货方法

定量库存控制法概述:定量库存控制法也称为订购点法,是以固定订购点和订购批量为基础的一种库存量控制方法。

1、订购批量和订购点的确定

订购批量一般采用经济订购批量(EOQ)。

订购点,则是提出订购时的储备量标准,订购点的确定取决于备运时间的需要量和保险储备量。

(二)订货点的确定

(1)在需求和订货提前期确定的情况下,不需设定安全库存即可直接求出订货点。公式如下:

订货点=订货提前期*需求量 (单位时间内)

=订货提前期(天)*全年需求量/360

(2)需要设定安全库存时也可求出订货点。公式如下:

安全订货点=订货提前期的平均需求量+安全库存

安全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天)*全年需求量/360 +安全库存

(3)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安全系数⨯最大订货提前期⨯需求变动值

(三)确定订货批量

订货批量经常取值为经济批量(EOQ)

(四)定量订货法的优缺点

(1)优点:

每天检查库存,及时了解和掌握库存的动态,每次订货量是经济批量,方法简便。

控制参数一经确定,则实际操作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当订货量确定后,商品的验收、库存、保管和出库业务可以利用现有规格化器具和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约搬运、包装等方面的作业量。

充分发挥了经济批量的作用,可降低库存成本,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缺点:

工作量大,费时间,该方法要求对每个品种单独进行订货作业,从而增加订货成本和运输成本。

1、要随时掌握库存动态,严格控制安全库存和订货点库存,占用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

2、订货模式过于机械,不具有灵活性。

3、 订货时间不能预先确定,对于人员、资金、工作计划的安排不利。

4、受单一订货的限制,对于实行多种联合订货采用此方法时还需灵活掌握处理。

三、定期订货法

(一)定期订货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1、概念:定期订货法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进行订货补充的库存管理方法。

2、基本原理:预先确定一个订货周期T和最高库存量Qmax,周期性的检查库存,根据最高库存量、实际库存、在途订货量和待出库商品数量,计算出每次订货批量,发出订货指令,组织订货。

(二)定期订货法控制参数的确定

1、订货周期T的确定

在定期订货法中,订货点实际上就是订货周期,其间隔时间总是相等的。它直接决定最高库存量的大小,即库存水平的高低,进而也决定了库存成本的多少。

2.最高库存量Qmax的确定

定期订货法的最高库存量是用以满足(T+Tk)期间内的库存需求的,所以我

们可以用(T+Tk)期间的库存需求量为基础。考虑到为随机发生的不确定库存需求,再设臵一定的安全库存。

3、订货批量的确定

定期订货法每次的订货数量是不固定的,订货批量的多少都是由当时的实际库存量的大小决定的,考虑到订货点时的在途到货量和已发出出货指令尚未出货的待出货数量,则每次订货的订货量的计算公式

(三)定期订货法的优缺点

(1)优点:

1、可以合并出货,减少订货费。

2、周期盘点比较彻底、精确,避免了定量订货法每天盘存的做法,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库存管理的计划性强,有利于工作计划的安排,实际计划管理。

(2)缺点:

1、安全库存量设臵的较大。因为它的保险周期(T+Tk)较长,因此,(T+Tk)期间的需求量比较大,需求标准偏差也较大,因此需求较大的安全库存量来保证库存需求。

2、 每次订货的批量不固定,无法制定出经济订货批量,因而运营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只适合于ABC物资分类中A类,以及重点物资的库存控制。

四、 MRP库存控制方法

(一)物料需求计划(MRP)

MRP是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System)的简称,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的生产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家欧〃威特和乔〃伯劳士在60年代对20多家企业进行研究后提出来的。

MRP :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规定必须完成各项作业的时间,编制所有较低层次零部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外计划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时间与数量,对内确定生产部门应进行加工生产的时间和数量。

(二)MRP基本构成

(1)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简称MPS)

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

量的计划。

(2)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BOM)

MRP系统要正确计算出物料需求的时间和数量,特别是相关需求物料的数量和时间,首先要使系统能够知道企业所制造的产品结构和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

(3)库存文件

反映企业有什么,是对企业库存原料、零部件、在制品等状态的放映。

MRP系统的运行步骤

根据市场预测和客户订单,正确编制可靠的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 正确编制产品结构图和各种物料、零件的用料明细表

正确掌握各种物料和零件的实际库存量,以及最高储备量和保险储备量等有关资料。

正确规定各种物料和零件的采购交货日期,以及订货周期和订购批量。

5、根据上述资料,通过MRP的逻辑运算确定各种物料和零件的总需要量以及实际需要量。

按照各种物料和零件的实际需要量,以及规定的订购批量和订货周期,向采购部门发出采购通知单或向本企业生产车间发出生产指令。

(四)MRP的特点

1、MRP的特点

(1)需求的相关性; (2)需求的确定性; (3)计划的复杂性。

2、MRP的优缺点

优点:精确的计划和计算使所需物资能够按时按量到达需要的地方,一般不会产生超量库存,尽可能降低了库存水平,又能及早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供应中断。采用MRP,还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缺点:高度计算机化,系统复杂,使用中难以调整。

五、JIT库存控制方法

(一)JIT简介

JIT为Just In Time的缩写,直译为“正好准时” 。将其与库存管理和生

产管理联系起来,则为“准时到货”“准时生产”之意。

JIT生产系统与传统物流系统的不同

库存就是浪费

生产流程化

3、生产的均衡化

(三)JIT中的库存控制策略

基本思想是“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它的出发点是减少或消除从原材料投人到产成品的产出全过程中的库存及各种浪费,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过程。

(四)JIT生产方式消除库存、改善物流的关键做法

1、生产准备耗费与储存成本控制

(1)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计算机化的控制与操作已使得生产准备阶段所耗时间变得很短,从而使准备耗费大幅度下降。

(2)仅选择几个可靠的供应商,且与他们建立起长期的订购关系,采购业务仅由电话或是传真的方式进行。

(3)选定的供应商可按时、按量及按质将材料运到 ,因此企业的库存可以压低到极限,因此储存成本也可降低到最低水平。

2、如何保证交货期

(1)降低生产准备时间以缩短“提前期”;

(2)提高材料、零部件和产成品的质量;

(3)改革生产过程的布局方式,由部门型或职能型转化为以产品为中心的生产布局方式 ;

(4)库存方式由集中型转化为小而分散式 。

3、避免事故损失

(1)追求设备失灵为零的目标 ;

(2)从采购到内部生产进行全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 ;

(3)利用看板管理法保证生产过程物流畅通。

4、消化价格的影响

(1)选择较近的供应商,降低运输成本 ;

(2)选择能按时、按量及按质提供货物的供应商,保证JIT生产的有效运行 ;

(3)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利用分享且相互信赖,以此减少由于价格的变动对企业带来的压力。

第三节 仓库安全(自学为主)

仓库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管理贯穿仓库管理的全过程,从商品入库验收、堆垛到商品保管、养护、经过挑选出库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安全管理工作

仓库安全管理的意义

1、仓库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现代仓库设施、设备、储存物质等的安全管理和仓库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理。

2、现代仓库作业过程中不安全的因素很多。

3、仓库是商品重要的集散地,也是储藏和保管商品的场所,仓库是公司的固有资产,而其储存的商品是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仓库安全管理的要求

规章制度

执行、监督机制

消防队伍;消防设备

4、严格管理各种危险源

警卫值班或干部轮流值班制度

机械设备的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和规则

7、保密意识

二、仓库的安全保护

(一)保卫、警卫、治安保卫

1、仓库保卫工作的主要任务

2、仓库安全管理的要求

3、仓库治安保卫措施

三、仓库消防安全

1、常见的火险隐患

四、仓库安全作业

【教学要求】

1、掌握库存的基本内容

2、了解库存的作用

3、掌握库存控制的ABC分类法和定量定期订货法

4、掌握库存管理术语和JIT方式的理念

5、掌握安全库存管理基本理念

【重点、难点】

重点是:库存的基本概念;库存的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库存管理主要方法。

难点是:库存管理的主要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6学时

第四章 特种仓库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危险品仓库管理

一、危险品概述

(一)概念

危险品又称为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征,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特性: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

危害性: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

防护:特别防护

危险品种类

1.爆炸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自然物和遇湿易燃物

5.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

6.毒害品

7.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

二、 危险品仓库

(一)危险品仓库的类型

我国把危险品仓库按其隶属和使用性质分为甲、乙两类。甲类是那些商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物资管理部门的危险品仓库,这类仓库往往储量大、品种复杂、且危险性较大。乙类是指那些企业自用的危险品仓库。

按仓库规模,可分为三级:仓库面积大于9000平方米的为大型仓库,面积在550~9000平方米的为中型仓库,550平方米以下的为小型仓库。

二、危险品仓库的库区布局

在危险品仓库库区布臵上应严格按照公安部颁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臵防火安全距离。大、中型甲类仓库和大型乙类仓库与邻近居民点和公共设施的间距应大于150米,与企业、铁路干线间距离大于100米,与公路间距应保持大于50米。在库区内,库房间防火间距根据货物特性取20~40米,小型仓库的防火间距在12~40米。易燃商品最好储存在地势较低的位臵,桶装易燃液体应存放在库房内。

1、易爆炸性货物:按其性能可分为点火器材、起爆器材、炸药和其它四类。储存易爆炸性商品最好采用半地下库,三分之二于地下,地面库壁用45°斜坡培土,库顶用轻质不燃材料,库外四周修建排水沟。库房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小于100平方米,且要求通风好,并保持干燥。

2、氧化剂:是指那些遇到某些外界影响会发生分解,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储存氧化剂的仓库应采取隔热和降温措施,并保持干燥。

3、压缩气体:是指采用高压罐(如钢瓶)储存气体或液化气。这些货物受冲击或高温时易产生爆炸。存放压缩气体的仓库应采用耐火材料建筑,库顶用轻质不燃材料,库内高度应大于3.25米,并安装有避雷装臵。库门库窗应向外开启,•以防爆炸时减轻波及面。

4、自燃物品: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货物本身升温,当温度达到自燃点时发生燃烧的物品。对于这类货物,应臵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库壁采用隔热材料。

5、遇水易燃物品:受潮后,会产生化学反应而升温,在温度达到一定时会引起自燃的物品。这类货物应被储存在地势较高、干燥,便于控制温、湿度的库房内。

6、有毒物品:当这类物品进入人体或接触皮肤后会引起局部刺激或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对于能散发毒害气体的货物应单独存放在库房内,且通风条件要好,并配备毒气净化设备。

三、危险品的存储方式

(一)隔离存储

(二)隔开存储

(三)分离存储

四、危险品仓储管理主要内容

(一)货物入库 :在入库验收方法上,主要是采用感官验收为主,仪器和理化验收为辅。

(二)货物保管:对于危险品货物应实行分类分堆存放,堆垛不宜过高,堆垛间应留有一定的间距,货堆与库壁间距要大于0.7米。

对怕热、怕潮、怕冻物品应按气候变化及时采取密封、通风、降温和吸潮等措施。应对危险品仓库实行定期检查制度,检查间隔不宜超过5天;特别是要加强对温湿度的检查和控制。

(三)货物出库,对于一次提货量超过500公斤时,要发出场证,交运输员陪送出场。仓库保管员应按“先进先出”原则组织货物出库,并认真做好出库清点工作

(四)送货,车辆运送时,应严格按危险品分类要求分别装运,对怕热怕冻

的货物需按有关规定办理。

(五)安全操作,化学品的性质不稳定,仓库的所有作业过程都必须预防燃烧、爆炸、中毒等事故。所以,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严格遵守。

(六)应急处理,制定仓储危险品应急措施——具体包括危险判定,危险事故信号,汇报程序,现场紧急处理,人员撤离,封锁现场,人员分工等。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应急措施演习

第二节 冷藏库管理

冷库就是以机械制冷的方式,使库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以储存食品、工业原料、生物制品和药品等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商品的仓库。

二、冷库种类

三、冷库的结构

1.冷却和结冻间

2.冷冻库房

3.冷藏库房

4.分发间

四、冷库管理

(一)库房的使用

为确保冻结、冷藏能力的充分发挥,保证生产的安全和储藏货物的质量,维护库房建筑,应设立专门的库房管理小组,并责任到人。冷库必须防水、防潮、防热以及防漏冷。

(1)库房内保持清洁干净

(2)按货物要求进行通风

(3)减少冷耗

(4)库内堆码按照仓库规章进行

(5)合理使用仓容

(二) 冷库人员的安全:

(1)防止冻伤

(2)防止人员缺氧窒息

(3)避免人员被封闭库内

(4)妥善使用设备

第三节 粮仓管理

一、粮库的作用

1.平抑粮价,调控市场

2.赈灾备荒,安民固本

3.战略储备

二、粮食储存的特性

三、粮食的质量指标

1.颜色——玉米的金黄色、大米的透明白色

2.气味和滋味——具有一定熏蒸气味;清甜

3.容重

4.湿度

5.感染度——1kg粮食中含有的害虫(壁虱目和象鼻虫)个数;出现一等以上壁虱目感染、一等象鼻虫感染,就需要采用熏蒸的方式灭虫。

四、粮库分类及选址

五、粮库管理

(1)制定较严格的管理规定和制度,详细记录入出库粮食的数量、品种、经手人、质量特性等。

(2)注意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一是检查数量,二是检查质量。

(3)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制定或安排防火,防潮,防水,防虫鼠等措施和设备。

(4)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对管理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六、粮库安全管理

(1)在入库前,应对仓库、工具、器材等进行清洗、消毒、预热。粮库要保持干净、无污染、进行定期消毒处理。

(2)为了对粮食进行长期贮藏,提高贮粮的稳定性,必须控制粮食含水量,维持低温低氧状态,保持库内干燥、通风。在储存粮种时应按品种、质量等分类、挂牌进行堆放、建立档案资料,不允许与其他物品混放。

(3)粮食入库后要经常检查温、湿度,对水源要专门管理,防止跑、冒、

滴、漏。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以免湿度过高发生霉变。对储存时间较长的粮食要定期翻晒。

(4)在对粮食干燥后,趁热入仓库,及时覆盖密闭,防止吸湿散热、害虫复苏等。因为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温,可杀死害虫幼、成虫及其蛹、卵。粮库封闭要严,防止鼠害

(5)粮库设备要经常维护,以免在使用时出现故障,影响储存工作正常进行。

【教学要求】

掌握危险品仓储场所的选择、存储方式

危险品仓库的管理方法

冷库、粮库的特性和质量指标

危险品仓库管理的基本要求

冷库的种类、组成和粮仓的种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危险品仓储场所的选择和存储方式;危险品仓库的管理;冷库的种类;粮库的种类;冷库和粮库的特性。

难点:三种特种仓库的管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4学时

第五章 运输管理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流运输概述

一、物流运输的概念

(一) 物流与运输的概念

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

制过程。

狭义地讲,物流是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物理性转移活动,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信息处理等活动组成。

运输,是指人们借助于运输工具,在一定的交通线路上实现运输对象(人或物)空间位移的有目的的活动。

物流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载、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二)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1) 运输节点

所谓运输节点,指以连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处于运输线路上的、承担货物的集散、运输业务的办理、运输工具的保养和维修的基地与场所。

运输节点是物流节点中的一种类型,属于转运型节点。

(2)运输线路

在现代的运输系统中,主要的运输线路有公路、铁路、航线和管道。

(3)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是指在运输线路上用于载重货物并使其发生位移的各种设备装臵,它们是运输能够进行的基础设备。根据从事运送活动的独立程度可以分为三类。

二、运输的原理

规模原理

批量经济的特点是随着装运批量的增加,使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逐渐降低。 距离原理

运输距离经济是指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其合理性类似于批量经济。

(三)速度原理

速度原理是指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就越高。 一方面,运输时间缩短,实际单位时间内运量增加,与时间相关的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运量上的费用减少。另一方面,运输时间缩短,物品在运输中的停滞时间减少,到货提前期变短,有利于减少库存、降低运费

运输的功能

1、物品移动:无论是原材料、零部件、装配件、在制品、半成品,还是产成品,不管是在制造过程中被移到下一阶段,还是移动到终端顾客,运输都是必不可少的。

2、短时储存:就是将运输工具(车辆、船舶、飞机、管道等)作为临时的储存设施。使用该功能时,需要综合其适用条件和成本因素。

四、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第二节 运输方式

一、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不同分类

1、公路运输

2、铁路运输

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管道运输

二、按运营主体不同分类

1、自营运输

2、经营性运输

3、公共运输

三、按运输的范围分类

1、干线运输

2、支线运输

3、二次运输

4、场内运输

四、是否换装

1、直达运输

2、中转运输

第三节 物流运输合理化

一、运输合理化的概念

运输合理化:按照商品流通规律、交通运输条件、货物合理流向、市场供需情况,以最小的代价用最短的时间把货物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

二、不合理物流运输

1、空驶

2、对流运输

3、倒流运输

4、过远运输

5、迂回运输

6、重复运输

7、无效运输

8、运输方式选择不当

9、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三、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第四节 物流运输市场(自学为主)

运输市场的概念

运输市场是运输生产者和运输需求者之间进行运输服务产品交易的场所和机制,是运输活动的客观反映。

狭义的运输市场指的是运输承运人提供运输工具和运输服务来满足旅客或者货主对运输需求的交易活动场所,即进行运输服务买卖的场所。

广义的运输市场指的是一定地区对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协调与组织。

二、物流运输市场的分类

三、运输市场的特征

四、运输市场的竞争

【教学要求】

掌握物流运输的含义、功能及其在物流系统的作用

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内涵和实施措施

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分类

不合理运输方式的表现

运输市场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掌握物流运输的含义、功能及其在物流系统的作用、不合理运输方式有哪些;合理化的方法

难点: 物流运输的正确内涵;不合理运输方式和合理化建议。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6学时

第六章 干线运输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干线运输概述

干线运输概念

干线运输是利用铁路、公路干线,大型船舶固定航线进行的长距离、大数量的运输,是进行远距离空间位臵移动的重要运输形式

一、中国运输网结构的演变

二、我国公路国道主干线建设概况

三、铁路线

四、干线运输决策的内容与方法

干线运输决策的内容

在干线运输的组织与决策中,涉及到许多内容,如企业的运输网络设计决策、运输方式选择决策、最短路线选择决策和最佳运输量确定决策等。这些决策的正确制定将极大地降低企业供应链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干线运输决策方法

运输方式选择方法

最短路线选择方法

3、最佳运输量确定方法

第二节 企业干线运输网络设计

一、运输网络概述

运输网络是指货物生产企业、各种运输方式、仓库、中转站和客户组成的,以公路或铁路运输为主的网络。

(一)基本的运输网络

运输网络设计的意义

能够实现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有机结合

有效匹配长途运输与配送服务

缓解交叉输送,制定合理运输线路

提高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

提高供应保证程度,实现企业库存成本的降低

6、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效益

(三)网络成本

货物在运输网络中流动,按照其运输流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输入运输与输出运输,如下图所示,相应可能发生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即输入运输成本、输出运输成本和仓库成本.

二、运输网络设计

(一)直送运输网络

直接的运输网络可以是货物由供应商直接运往生产地的运输网络,也可以是由制造商生产地直接运往中间商或末端消费者处。

(二)经过仓库再库发网络

第三节 干线运输方式选择

一、干线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在选择运输方式时考虑的因素

三、各种运输方式比较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相对服务特征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相对成本

(三)各种运输方式对资源的占用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性方面的比较:

四、运输方式选择的方法

(一)服务性能指标的综合评价选择法

1、概念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往往选择综合性能指标最优的运输方式。

通过计算每一种运输方式的每一个性能指标相对于最好的性能指标的值,并对性能指标的相对值进行加权平均,最后得出每一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得分。按值的大小进行选择,就是服务性能指标的综合评价选择法。

2、计算步骤

算例

(二)根据预期利润选择运输方式

1、概念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市场需求旺盛时期,这时企业运输方案决策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商品快速的从生产地运到销售地,通过销售利润增加补偿一部分运费。

2、步骤

3、算例

(三)成本比较选择法

1、基本概念

通过比较运输服务成本与服务水平导致的相关间接库存成本之间的平衡程度进行选择。

也就是说,运输的速度和可靠性会影响托运人或买方的库存水平。如果选择速度慢、可靠性差的运输服务,运输过程中就会需要更多的库存,这样,就会抵消选择低水平运输服务降低的成本了。

2、计算步骤

算例

第四节 干线运输线路类型及最短路选择

干线运输线路类型

往复式行驶路线

单程有载往复式/回程部分有载往复式

双程有载往复式/辐射式行驶线路

环行式行驶路线

简单式环形行驶线路

交叉或三角形式环形行驶线路

复合式环形行驶线路

汇集式行驶路线

分送式行驶线路/收集式行驶线路/分送-收集式行驶线路

最短路线选择

一般的运输网络是由节点、弧线或路段组成。节点表示仓库(配送中心)、消费者的地理位臵,弧线或路段表示运输路段,每一弧线上的数字代表成本、距离、或运行时间。运输最短路线就是指在运输网络中,货物由始发地到目的地运送运费最低的路线。

第五节 最佳运输量确定

一、问题定义

一般情况下,对多起点、多终点的运输问题给定如下条件:①m个供应商;②n个需求商;③每一个起点的供应量;④每一个终点的需求量;⑤从每一个起点到每一个终点的运输费用。

要求确定满足需求的每一个供应点的最佳运输量。解决这类运输问题可采用运筹学中的LP式运输模型。

二、LP模型

三、最小元素法

第六节 大型货车干线运输成本控制

大型货车干线运输是当今国内制造商普遍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灵活性较强,能够完成水运、铁路运输等运输难以达到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并且能够较好的保证制造商全国各分支机构的运量要求,所以备受青睐。

运输成本中,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一、大型货车干线运输显性成本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运输生产耗费的实际情况,运输成本项目可划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营运间接费用四个基本部分。

二、大型货车干线运输隐性成本

1、货车闲臵成本:即大型货车没有发挥长期运输作用,造成货车闲臵,这无异于增加了企业资金持有成本。

2、货车空载、实载率偏低成本:货车空载是最不合理的运输形式,造成的隐性成本也最大,空载/实载率偏低是由于工作人员调度失误,货源计划不周所造成的。

3、对流运输成本:指同一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做相对运送,而与对方运的全部或部分发生重叠交错运输而导致的不合理成本。

4、迂回运输成本:原本可以选择短距离运输,却选择较长路线进行运输所产生的不合理成本。

5、过远运输成本:调运货物舍近求远,拉长货物运输距离而产生的不合理成本。

6、重复运输成本:本可以将货物直接从运达目的地,但未达到目的地便将货物卸下,在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所产生的成本。

7、倒流运输成本: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始地回流的一种运输产生的成本,造成了双程的浪费。

8、超限运输损失:运输超过货车规定的长度、宽度、高度和重量,造成货物受损,货车损坏和公路路面受损及公路设施的损坏,并带来安全事故,同时被交管人员罚款,扣车等处罚,造成运输延误,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9、运输业务外包中供应商选择不当成本:指对运输服务供应商缺乏合理评估,造成选择不当,加大了隐性成本支出。

10、运费抵税不及时成本:企业将自身运输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因向运输供应商支付运费形成进项税可抵减销项税,但如果超过税务机关规定时限便无法抵减。

11、社会成本:即由于以上种种不合理运输,造成大型货车营运时间过长,从而对社会环境产生噪声污染,废气污染,交通堵塞等负的外部性。

三、隐性成本控制

【教学要求】

掌握干线运输的概念、以及干线运输决策的内容和方法

企业运输网络的设计

干线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评价模型

运输路线类型和最短路径

干线运输的成本

【重点、难点】

重点: 干线运输的网络设计;干线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最短路径法。 难点: 定量化的决策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6学时

第七章 配送运输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配送运输概述

配送运输的概念及特点

配送运输是指将被订购的货物使用汽车或其它运输工具从供应点送至顾客手中的活动。

二、配送运输产生的原因

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

零售商向连锁经营发展的趋势

信息技术的革新与电子商务的兴起

城市交通限制与煤油成本的上升

配送运输的基本作业流程

划分基本配送区域

车辆配载

暂定配送先后顺序

车辆安排

选择配送路线

确定最终的配送顺序

完成车辆积载

配送作业管理的困难在于其可变因素太多,很容易遇到下述问题:

从接受订货至出货非常费时

配送计划难以制定

配送路径的选择不顺利

装卸货时间太长,导致配送效率低下

无法按时配送交货

配送业务的评价基准不明确

驾驶员的工作时间不均,产生抱怨

物品配送过程的损毁与遗失

9、送货费用过高,影响整个配送中心的运作成本

配送运输合理化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合理选择运输工具

正确选择运输配送路线

实行送取结合

推行共同配送

提高车辆的装载技术

提高货物包装质量并改进配送中的包装方法

第二节 配送车辆积载

配送积载的概念

配送积载是指配送中心对众多客户的不同货物品种进行装车调配、优化处理,以提高车辆在容积和载货两方面的装载效率,进而提高车辆的运能运力的利用率,降低配送运输成本。

影响配送车辆积载的因素

货物特性

货物包装情况

装载技术

配送积载的方法要领

轻重搭配

大小搭配

货物性质搭配

确定合理的堆码层次及方法

到达同一地点的适合拼装的货物应尽可能一次积载。

装载时车厢内货物重量应分布均匀

装载易滚动的卷状、桶状货物,要垂直摆放

货与货之间、货与车辆之间应留有空隙并适当衬垫,以防货损

装货完毕,应在门端处采取适当的稳固措施,以防开门卸货时,货物倾斜造成货损。

10、一般情况下,要遵循“后送先装”的原则

四、积载模型

配送运输中最典型的装货积载问题用数学语言可以描述为:假设配车辆的最大装载量为,用于运送种不同的物品,此种不同物品的重量分别为W1,W2,…,Wn,容积分别是为V1,V2,…,Vn,每一种货物的价值系数(可表示价值﹑运费﹑重量等)分别用P1,P2,…,Pn,表示。

第三节 车辆运行调度

一、车辆运行调度的概念

车辆运行调度是指通过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和调度命令,使企业各个部门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效衔接,紧密配合,组成一个为完成统一的目标而协调运作的整体,以保证配送运输过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它是配送运输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指挥监控配送车辆正常运行、协调配送生产过程、实现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重要手段。

车辆运行调度的主要内容

编制配送车辆运行作业计划

现场调度

随时掌握车辆运行信息,进行有效监督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三、车辆调度的原则

基本原则

调度坚持统一领导和指挥,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坚持从全局出发,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坚持以均衡和超额完成生产计划任务为出发点的原则;

最低资源(运力)投入和获得最大效益的原则。

具体原则

宁打乱少数计划,不打乱多数计划;

宁打乱局部计划,不打乱整体计划;

宁打乱次要环节,不打乱主要环节;

宁打乱当日计划,不打乱以后计划;

宁打乱可缓运物资的计划,不打乱急需物资运输计划;

宁打乱整批货物运输计划,不打乱配装货物运输计划;

宁使企业内部工作受影响,不使客户受影响。

车辆调度的方法

(一)表上作业法

表上作业法的种类:表上作业法有伏格尔法(Vogel)和最小元素法两种,其实质是单纯形法。

图上作业法

图上作业法的含义

是指将配送运输量任务反映在交通图上,通过对交通图初始调运方案的调整,求出最优配送车辆运行调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求交通图上没有货物对流现象,以运行最短路、最低运费或最高行程利用率为优化目标。

图上作业法的种类

一类是不成圈的交通图,即道路是没有回路的树形结构,包括直线、丁字线、交叉线、分支线等;另一类是成圈交通图,即道路是存在闭合回路的环状线路,包括一个圈或多个圈。

图上作业法举例

第四节 配送线路的优化

配送线路优化的涵义

是指在综合考虑各线路车流量﹑道路状况﹑客户的分布状况﹑配送中心的选址﹑车辆额定载重量以及其它车辆运行限制等因素的基础上,找出一条最佳的运输线路解决方案,以达到节省运行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行费用的目的。

分送式运输路线优化问题

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思想

节约里程法的应用举例

3、节约里程法需注意的问题

【教学要求】

掌握配送运输的概念、特点和作业流程

配送运输合理化的具体措施

配送积载的方法

线路优化

车辆调度

【重点、难点】

重点:配送运输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流程;配送积载的方法;路线优化的方法和车辆的调度方法。

难点: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6学时

《仓储运输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仓储运输管理

课程代码:B020441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学时:36(理论)+16(实验)

课程学分:4

课程简介:《仓储运输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课程主要给物流及先关专业的学生作为专业基础和专业拓展内容。本课程是一门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仓储与运输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了解当前国际与我国的物流中仓储与运输管理发展的趋势,能够对物流,仓储和运输以及相关管理控制方法的重要性有一定认知。

选用教材:《仓储与运输管理》,武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考教材:

1.《物流管理基础》,中国物资出版社,翁心刚。

2.《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王效俐,沈四林。

3.《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邓瑜。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管理专业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PPT讲解方法,在PPT的制作中要增加相关设施与设备的图片,以及相关教学视频,使理论教学更加灵活有效。同时,结案例分析课堂小组活动,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有直接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学时

章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仓储管理概述 6

第二章 仓储作业管理 6

第三章 库存管理与安全 6

第四章 特种仓储管理 4

第五章 运输管理基本知识 6

第六章 干线运输管理 6

第七章 配送运输管理 6

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重难点及学时安排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物流、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知识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既强调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又强调知识和实际的联系。在讲授中,每章节均采用PPT教学演示课件,并配有大量实务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主要要求如下:

(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仓储与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掌握仓储、库存、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基本作业;

(三)掌握企业仓储作业、管理和运输管理调度等基本理论;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并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学习中,要以仓储运输的基本理论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要将理论部分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政策,在实务部分中加以具体运用,以便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注意原理与实际的联系

现代仓储运输管理是物流知识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部分,也是现代化物流运营的重要理论基础,高效合理的物流管理,对规范经营、降低成本、完善服务、强化成本控制、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物流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原理与实际的联系。

第三、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故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案例,

并结合课上小组的设计活动,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知识,能够真正对仓储作业、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运输调度等概念进行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四、注意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本课程主要针本专业和跨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因此,需要结合其他非物流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及能力,结合其专业特点,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使其认识到物流在社会经济、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授课内容不宜过深和过宽,注意授课深度把握,能够使其对物流有一定的准确认识,并能利用相关知识去看待问题,对其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助力。所以,课堂当中,一定把握好课程内容。

第一章 仓储概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仓储

一、仓储的概念和性质

(一)仓储:是对有型物品提供存放场所、物品存取过程和对存放物品的管理、控制的过程。现代化仓储特点:仓库的功能也从重视对物料的保管逐渐转变为重视流通功能的实现。

(二)仓储的性质

1、仓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仓储活动具有生产性

二、仓储的作用和功能

(一)仓储的作用

1、仓储通过改变产品的时间状态实现物流的“时间价值”,保证生产和消费的连续性。

2、保持仓储物品的价值,减少损耗。

3、保证正常的生产活动

4、节约成本,加快流通

(二)仓储的功能

1、基本功能

(1)储存保管功能

(2)调节功能

(3)保管检验功能

(4)养护功能

2、增值服务功能

(1)流通加工

(2)配送

(3)配载

(4)交易中介

三、仓储的分类

四、仓储管理

(一)仓储管理的概念

仓储管理是指对库存物品和仓库设施及其布局等进行规划、控制的活动,衔接供应与需求。

(二)仓储管理的内容

(1)仓库的选址和建筑

(2)仓库机械作业的选择和配臵

(3)仓库业务管理

(4)库存管理

(5)仓库业务考核

(6)仓库安全和消防

五、仓储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素质

(1)具有丰富的商品知识

(2)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技术

(3)熟悉仓储设备

(4)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和能力

(5)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

(二)仓储管理人员的职责

(1)职业素养

(2)严格遵守仓库管理制度,履行岗位职责

(3)熟悉仓库环境、作业

(4)熟悉货物特性

(5)重视仓储成本管理

(6)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

(7)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第二节 仓储设施与设备

仓库

(一)仓库的概念

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成,包括库房、货棚、货场等。

(二)仓库的功能

(1)存储和保管功能

(2)配送和加工的功能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4)信息传递的功能

(二)仓库的分类

二、仓库设备

(二)仓库主要设备介绍

1、货架

2、叉车

3、托盘

4、自动化立体仓库

【教学要求】

掌握仓储的概念、性质和功能

掌握仓储管理的内容、原则

3、掌握仓储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4、了解仓库的种类和主要设备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了解仓储的概念、性质和功能、仓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仓储的概念,能够正确理解;仓储的性质和功能;仓储管理中的原则。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

【学时安排】

6学时

第二章 仓储作业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仓储作业过程概述

一、仓储作业的特点

1、作业过程非连续性

2、作业量的不均衡性

3、作业对象的复杂性

4、作业范围的广泛性

二、仓储作业组织与管理

仓储组织就是按照预定目标,将仓库作业人员与仓库储存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来完成仓库作业的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职责,为商品流通提供良好的储存劳务 。

(一)仓储组织与管理目标

目标: 快进 ;快出 ;合理储存 ;保管好;费用省 ;安全。

(二)仓储组织与管理原则

1、保证仓储作业的连续性

2、实现仓储作业过程的比例性

第二节 入库作业管理

一、入库前准备

准备工作:

1、熟悉入库货物

2、掌握仓库库场情况

3、制定仓储计划

4、妥善安排货位

5、做好货位准备

6、准备苫垫材料、作业工具

7、合理组织人力

8、验收准备

9、装卸搬运工艺设定

10、文件单证准备

二、货物接运

货物接运

接运的主要任务是及时而准确的从供应商或其承运商那里提取物品。

(一)接运方式

(1)专线提货

(2)到承运单位提货

(3)到供货单位提货

(4)到库接货

(二)差错处理

(三)接运记录

填写接运单的目的:

(1)用以检查接运工作各环节的效率,防止遗漏和积压

(2)作为接运工作的基础统计

(3)分清责任,追踪有关资料,促进验收、索赔、交涉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4)有利于清理在途物品

三、验收

(一)验收的作用

1、验收是做好货物保管和养护工作的基础

2、验收记录是向外提出索赔、退货、换货的依据。

(二)验收的程序

(1)验收准备:在人员、资料、器具、货位、设备的准备

(2)核对凭证

(3)实物检验

1、 数量检验(计件、检斤、检尺求积)

2、质量检验(外观检验、尺寸检验、理化检验)

3、包装检验

四、入库交接

(1)交接手续

1、接收物品

2、接收文件

3、签署单证

(2)登账

登账的主要内容有:物品名称、规格、数量、件数、累计数或结存数、存货人或提货人、批次、金额,注明货位号或运输工具、接(发)或经办人等。

物品入库,仓库应建立详细反映物品仓储的明细账,登记物品入库、出库、结存的详细情况,用以记录库存物品动态和入出库过程。

第三节 货物在库保管

货物存储规划

(一)存储区域规划

存储区域规划:是指将各种入库保管货物合理地布臵到库房、货棚、货场的平面和空间,实际上就是货物保管场所的布臵,包括存储区域的平面布局和竖向布局。

(二)分区分类

分区分类:是对存储货物根据“四一致”原则(性能一致、养护措施一致、作业手段一致、消防手段一致),把库房、货棚、货场划分为若干个保管区域;根据货物大类和性能把存储货物划分为若干类别,以便统一规划存储和保管。

(1)分区分类时,考虑因素

1、货物种类、数量和大致流向和周转区

2、货物的性能及其所需的存储条件

3、货物收、发所需设备

4、货物收、发的方式

货位(仓位)编号

货位:是指仓库中实际可用堆货的区域,货位选择是在分区分类保管的基础上进行。

分区分类是对库存货物的总体布局,货位选择是具体落实到每一批入库货物的存储点。

仓位编号将仓储中每一仓位赋予适当的编号,来代表该仓储位臵,以便货物进出库按好存取。

货位编号的要求(标志明显易找,编排循规有序)

1、标志设臵

2、货位划线

3、编号秩序

仓位编号方式有四种 :区段式仓位编号 :品类式仓位编号:地址式仓位编号;应标式仓位编号

二、货物堆码

堆码就是根据商品的包装形状、重量和性能等特点,结合地面负荷、存储时间,将商品分别堆码成各种垛形。

(一)堆垛的要求

(1)对堆垛商品的要求

(2)对堆垛场地的要求

(3)对堆码操作的基本要求:合理、牢固、定量、整齐、节约、方便

(二)货物堆码存放的基本方法

(1)散堆法

(2)货架堆码法

(3)垛堆法

三、垫垛(垫底)和苫盖

(一)垫垛

垫垛是指在货物堆码前,在预定货位的地面位臵,使用衬垫材料进行铺垫。

(二)垫垛的基本要求

(1)衬垫物与货物间无不良反应

(2)地面平整

(3)间距适当

(4)高度足够

(三)苫盖

苫盖是指专用苫盖材料对货垛进行遮盖,以减少自然环境中阳光、雨雪、刮风、尘土等对货物的侵蚀、损害,并使货物由于自身理性化性质所造成的自然损耗尽可能得减少,保护货物在储存期间的质量。

(四)苫盖的方法

(1)就垛苫盖法

(2)鱼鳞式苫盖法

(3)活动棚苫盖法

(4)隔离苫盖法

四、货物的保管与养护(此部分自学为主)

五、仓库盘点

(一)仓库盘点内容

(1)查数量

(2)查质量

(3)查保管条件

(二)仓库盘点的目的

1、确认实际的库存数量

2、查清库房帐面损益

3、发现库房管理存在问题

(三)仓库盘点的方法

(1)账面盘点

账面盘点就是将每种商品分别立存货账卡,将每天出、入库商品的数量及单价记录在电子计算机或账簿的存货账卡上,连续计算汇总出账面上的库存结余数量及库存金额。

(2)现货盘点

现货盘点就是实际去储存场所清点商品数量,再依商品单价计算出实际的库存金额,现货盘点亦称为实地盘点。

1、期末盘点

2、循环盘点

第四节 货物出库管理

一、 商品出库的基本要求

1、凭证出库

2、严格执行出库业务程序

3、准确无误

4、及时

“三不”“未接单据不翻帐,未经审单不备货,未经复核不出库” “三核”发货时“核对凭证、核对帐卡、核对实物”

“五检查”对单据和货物“品名检查、规格检查、包装检查、件数检查、质量检查”

二、出库方式

(一)客户自提

(二)托运制

(三)送货制

(四)移仓、取样

(五)过户

三、出库作业管理

(一)出库准备

(1)出库作业组织

(2)对货物原件的包装整理

(3)零星货物的组配、分装

(4)包装材料、工具的准备

(5)代运货物的仓容及装卸设备的安排

(二)核对出库凭证

(三)备货

(四)全面复核查对

(1)货物品名、规格、数量是否相符,凭证是否齐全

(2)包装是否牢固、安全

(3)是否便于装卸搬运工作

(4)特殊货物是否管理妥当

(5)货物标志是否正确

(6)单证与实物是否一致

(五)登帐

(六)交接清点

(七) 配载装车

(八) 出货销账和资料存档

【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货物的仓储作业流程。

2、掌握货物入库验收方法、技术、苫垫技术和盘点方法。

3、掌握货物在库保管的方法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从系统学的角度,能够掌握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和流程中的注意事项;入库,在库和出库流程。

本章难点:仓储作业流程,从入库、在库观管理和出库作业的内容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

【学时安排】

6学时

第三章 库存控制与安全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库存控制概述

一、 库存的定义及分类

(一)库存

库存是指处于存储状态的物资,是为了使生产正常而不间断地进行或为了满足客户的订货需要,而在各个生产阶段和流通环节设臵的物资储备。

(二)库存的分类

1、按生产过程划分

(1)原材料库存

(2)在制品库存

(3)产成品库存

2、按库存物品所处状态划分

(1)静态库存

(2)动态库存

3、按经营过程划分

(1)经常库存

(2)安全库存

(3)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库存

(4)季节性库存

(5)促销库存

(6)投机库存

(7)存淀库存和积压库存

二、库存的作用

(一)库存的积极作用

(1) 获得大量购买的价格折扣

(2)大量运输降低了运输成本

(3) 避免由于紧急情况而出现停产或供应中断

(4)防止涨价、政策的改变以及延迟交货等情况的发生

(5) 调整供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6)保持供应来源

(7)获得生产的节约、节省运费

(8)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9)调整季节性差异

(二)库存的消极作用(库存的弊端)

1、占用企业大量资金,通常情况下会达到企业总资产的20%-40%,库存管理不当会形成大量资金的沉淀;

2、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库存材料的成本增加直接增加了产品成本,而相关库存设备、管理人员的增加也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3、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力、生产不均衡、产品质量不稳定及市场销售不力等。

三、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也称库存管理,是指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存储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

四、库存合理化与指标体系

(一)库存合理化

1、库存量合理

2、库存结构合理

3、库存时间合理

(二)库存控制相关指标

第二节 库存控制方法

一、 ABC库存管理法

(一) ABC库存管理法的基本原理

ABC库存管理法又称为ABC分析法、重点管理法,它是“关键的少数和次要

的多数”的帕累托原理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

ABC库存分类法就是根据库存品的年耗用金额的大小,把库存品划分为A,B,C三类。

ABC分析法 (ABC Analysis)作为库存管理的方法,从1951年由GE公司的迪基开发出来以后,在各企业迅速普及,运用于各类实务上 。

(二) ABC分析的一般步骤

1、分析本仓储企业所存货物的特征。

2、收集有关货物存储资料。

3、资料的整理和排序

4、将上面计算出的资料整理成表格形式,求出累计百分数。

5、根据表中统计数据绘制ABC分析图

6、根据价值和数量比率的划分标准,可确定货物对应的种类,实施区别管理。

(三) ABC分析在库存控制中的应用

1、A类商品的管理方法

(1)采取定期订货方式,定期调整库存;

(2)增加盘点次数,以提高对库存量的精确掌握;

(3)尽量减小货物出库量的波动,使仓库的安全储备量降低;

(4)A类商品必须保证不拖延交货期;

(5)A类商品是价值分析的对象;

(6)货物放臵于便于进出的地方;

货物包装尽可能标准化,以提高库场利用率。

2、B类商品的管理方法

(1)正常的控制,采用比A类商品相对简单的管理方法;

B类商品中销售额比较高的品种要采用定期订货方式或定期定量混合方式。

3、C类商品的管理方法

(1)将一些货物不列入日常管理的范围

(2)为防止库存缺货,安全库存要多些,或减少订货次数以降低费用;

(3)减少这类货物的盘点次数;

(4)通过现代化的工具可以很快订货的商品,不设臵库存;

(5)给予最低的优先作业次序。

库存管理方法—CVA分类法

CVA管理法(关键因素分析法)主要由于ABC分类法中C类货物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往往因此而导致生产停工,因此引进CVA管理法来对ABC分类法进行有益的补充,它是将货物分为最高优先级、较高优先级、中等优先级、较低优行级四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物资,允许缺货的程度是不同的。

二、 定量库存控制方法

( 一)定量订货方法

定量库存控制法概述:定量库存控制法也称为订购点法,是以固定订购点和订购批量为基础的一种库存量控制方法。

1、订购批量和订购点的确定

订购批量一般采用经济订购批量(EOQ)。

订购点,则是提出订购时的储备量标准,订购点的确定取决于备运时间的需要量和保险储备量。

(二)订货点的确定

(1)在需求和订货提前期确定的情况下,不需设定安全库存即可直接求出订货点。公式如下:

订货点=订货提前期*需求量 (单位时间内)

=订货提前期(天)*全年需求量/360

(2)需要设定安全库存时也可求出订货点。公式如下:

安全订货点=订货提前期的平均需求量+安全库存

安全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天)*全年需求量/360 +安全库存

(3)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安全系数⨯最大订货提前期⨯需求变动值

(三)确定订货批量

订货批量经常取值为经济批量(EOQ)

(四)定量订货法的优缺点

(1)优点:

每天检查库存,及时了解和掌握库存的动态,每次订货量是经济批量,方法简便。

控制参数一经确定,则实际操作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当订货量确定后,商品的验收、库存、保管和出库业务可以利用现有规格化器具和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约搬运、包装等方面的作业量。

充分发挥了经济批量的作用,可降低库存成本,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缺点:

工作量大,费时间,该方法要求对每个品种单独进行订货作业,从而增加订货成本和运输成本。

1、要随时掌握库存动态,严格控制安全库存和订货点库存,占用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

2、订货模式过于机械,不具有灵活性。

3、 订货时间不能预先确定,对于人员、资金、工作计划的安排不利。

4、受单一订货的限制,对于实行多种联合订货采用此方法时还需灵活掌握处理。

三、定期订货法

(一)定期订货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1、概念:定期订货法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进行订货补充的库存管理方法。

2、基本原理:预先确定一个订货周期T和最高库存量Qmax,周期性的检查库存,根据最高库存量、实际库存、在途订货量和待出库商品数量,计算出每次订货批量,发出订货指令,组织订货。

(二)定期订货法控制参数的确定

1、订货周期T的确定

在定期订货法中,订货点实际上就是订货周期,其间隔时间总是相等的。它直接决定最高库存量的大小,即库存水平的高低,进而也决定了库存成本的多少。

2.最高库存量Qmax的确定

定期订货法的最高库存量是用以满足(T+Tk)期间内的库存需求的,所以我

们可以用(T+Tk)期间的库存需求量为基础。考虑到为随机发生的不确定库存需求,再设臵一定的安全库存。

3、订货批量的确定

定期订货法每次的订货数量是不固定的,订货批量的多少都是由当时的实际库存量的大小决定的,考虑到订货点时的在途到货量和已发出出货指令尚未出货的待出货数量,则每次订货的订货量的计算公式

(三)定期订货法的优缺点

(1)优点:

1、可以合并出货,减少订货费。

2、周期盘点比较彻底、精确,避免了定量订货法每天盘存的做法,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库存管理的计划性强,有利于工作计划的安排,实际计划管理。

(2)缺点:

1、安全库存量设臵的较大。因为它的保险周期(T+Tk)较长,因此,(T+Tk)期间的需求量比较大,需求标准偏差也较大,因此需求较大的安全库存量来保证库存需求。

2、 每次订货的批量不固定,无法制定出经济订货批量,因而运营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只适合于ABC物资分类中A类,以及重点物资的库存控制。

四、 MRP库存控制方法

(一)物料需求计划(MRP)

MRP是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System)的简称,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的生产管理和计算机应用专家欧〃威特和乔〃伯劳士在60年代对20多家企业进行研究后提出来的。

MRP :根据总生产进度计划中规定的最终产品的交货日期,规定必须完成各项作业的时间,编制所有较低层次零部件的生产进度计划,对外计划各种零部件的采购时间与数量,对内确定生产部门应进行加工生产的时间和数量。

(二)MRP基本构成

(1)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简称MPS)

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

量的计划。

(2)产品结构与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BOM)

MRP系统要正确计算出物料需求的时间和数量,特别是相关需求物料的数量和时间,首先要使系统能够知道企业所制造的产品结构和所有要使用到的物料。

(3)库存文件

反映企业有什么,是对企业库存原料、零部件、在制品等状态的放映。

MRP系统的运行步骤

根据市场预测和客户订单,正确编制可靠的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 正确编制产品结构图和各种物料、零件的用料明细表

正确掌握各种物料和零件的实际库存量,以及最高储备量和保险储备量等有关资料。

正确规定各种物料和零件的采购交货日期,以及订货周期和订购批量。

5、根据上述资料,通过MRP的逻辑运算确定各种物料和零件的总需要量以及实际需要量。

按照各种物料和零件的实际需要量,以及规定的订购批量和订货周期,向采购部门发出采购通知单或向本企业生产车间发出生产指令。

(四)MRP的特点

1、MRP的特点

(1)需求的相关性; (2)需求的确定性; (3)计划的复杂性。

2、MRP的优缺点

优点:精确的计划和计算使所需物资能够按时按量到达需要的地方,一般不会产生超量库存,尽可能降低了库存水平,又能及早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供应中断。采用MRP,还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缺点:高度计算机化,系统复杂,使用中难以调整。

五、JIT库存控制方法

(一)JIT简介

JIT为Just In Time的缩写,直译为“正好准时” 。将其与库存管理和生

产管理联系起来,则为“准时到货”“准时生产”之意。

JIT生产系统与传统物流系统的不同

库存就是浪费

生产流程化

3、生产的均衡化

(三)JIT中的库存控制策略

基本思想是“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它的出发点是减少或消除从原材料投人到产成品的产出全过程中的库存及各种浪费,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过程。

(四)JIT生产方式消除库存、改善物流的关键做法

1、生产准备耗费与储存成本控制

(1)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计算机化的控制与操作已使得生产准备阶段所耗时间变得很短,从而使准备耗费大幅度下降。

(2)仅选择几个可靠的供应商,且与他们建立起长期的订购关系,采购业务仅由电话或是传真的方式进行。

(3)选定的供应商可按时、按量及按质将材料运到 ,因此企业的库存可以压低到极限,因此储存成本也可降低到最低水平。

2、如何保证交货期

(1)降低生产准备时间以缩短“提前期”;

(2)提高材料、零部件和产成品的质量;

(3)改革生产过程的布局方式,由部门型或职能型转化为以产品为中心的生产布局方式 ;

(4)库存方式由集中型转化为小而分散式 。

3、避免事故损失

(1)追求设备失灵为零的目标 ;

(2)从采购到内部生产进行全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 ;

(3)利用看板管理法保证生产过程物流畅通。

4、消化价格的影响

(1)选择较近的供应商,降低运输成本 ;

(2)选择能按时、按量及按质提供货物的供应商,保证JIT生产的有效运行 ;

(3)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利用分享且相互信赖,以此减少由于价格的变动对企业带来的压力。

第三节 仓库安全(自学为主)

仓库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管理贯穿仓库管理的全过程,从商品入库验收、堆垛到商品保管、养护、经过挑选出库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安全管理工作

仓库安全管理的意义

1、仓库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现代仓库设施、设备、储存物质等的安全管理和仓库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理。

2、现代仓库作业过程中不安全的因素很多。

3、仓库是商品重要的集散地,也是储藏和保管商品的场所,仓库是公司的固有资产,而其储存的商品是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仓库安全管理的要求

规章制度

执行、监督机制

消防队伍;消防设备

4、严格管理各种危险源

警卫值班或干部轮流值班制度

机械设备的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和规则

7、保密意识

二、仓库的安全保护

(一)保卫、警卫、治安保卫

1、仓库保卫工作的主要任务

2、仓库安全管理的要求

3、仓库治安保卫措施

三、仓库消防安全

1、常见的火险隐患

四、仓库安全作业

【教学要求】

1、掌握库存的基本内容

2、了解库存的作用

3、掌握库存控制的ABC分类法和定量定期订货法

4、掌握库存管理术语和JIT方式的理念

5、掌握安全库存管理基本理念

【重点、难点】

重点是:库存的基本概念;库存的作用,包括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库存管理主要方法。

难点是:库存管理的主要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6学时

第四章 特种仓库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危险品仓库管理

一、危险品概述

(一)概念

危险品又称为危险化学品、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征,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特性: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

危害性: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

防护:特别防护

危险品种类

1.爆炸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自然物和遇湿易燃物

5.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

6.毒害品

7.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

二、 危险品仓库

(一)危险品仓库的类型

我国把危险品仓库按其隶属和使用性质分为甲、乙两类。甲类是那些商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物资管理部门的危险品仓库,这类仓库往往储量大、品种复杂、且危险性较大。乙类是指那些企业自用的危险品仓库。

按仓库规模,可分为三级:仓库面积大于9000平方米的为大型仓库,面积在550~9000平方米的为中型仓库,550平方米以下的为小型仓库。

二、危险品仓库的库区布局

在危险品仓库库区布臵上应严格按照公安部颁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设臵防火安全距离。大、中型甲类仓库和大型乙类仓库与邻近居民点和公共设施的间距应大于150米,与企业、铁路干线间距离大于100米,与公路间距应保持大于50米。在库区内,库房间防火间距根据货物特性取20~40米,小型仓库的防火间距在12~40米。易燃商品最好储存在地势较低的位臵,桶装易燃液体应存放在库房内。

1、易爆炸性货物:按其性能可分为点火器材、起爆器材、炸药和其它四类。储存易爆炸性商品最好采用半地下库,三分之二于地下,地面库壁用45°斜坡培土,库顶用轻质不燃材料,库外四周修建排水沟。库房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小于100平方米,且要求通风好,并保持干燥。

2、氧化剂:是指那些遇到某些外界影响会发生分解,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储存氧化剂的仓库应采取隔热和降温措施,并保持干燥。

3、压缩气体:是指采用高压罐(如钢瓶)储存气体或液化气。这些货物受冲击或高温时易产生爆炸。存放压缩气体的仓库应采用耐火材料建筑,库顶用轻质不燃材料,库内高度应大于3.25米,并安装有避雷装臵。库门库窗应向外开启,•以防爆炸时减轻波及面。

4、自燃物品: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货物本身升温,当温度达到自燃点时发生燃烧的物品。对于这类货物,应臵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库壁采用隔热材料。

5、遇水易燃物品:受潮后,会产生化学反应而升温,在温度达到一定时会引起自燃的物品。这类货物应被储存在地势较高、干燥,便于控制温、湿度的库房内。

6、有毒物品:当这类物品进入人体或接触皮肤后会引起局部刺激或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对于能散发毒害气体的货物应单独存放在库房内,且通风条件要好,并配备毒气净化设备。

三、危险品的存储方式

(一)隔离存储

(二)隔开存储

(三)分离存储

四、危险品仓储管理主要内容

(一)货物入库 :在入库验收方法上,主要是采用感官验收为主,仪器和理化验收为辅。

(二)货物保管:对于危险品货物应实行分类分堆存放,堆垛不宜过高,堆垛间应留有一定的间距,货堆与库壁间距要大于0.7米。

对怕热、怕潮、怕冻物品应按气候变化及时采取密封、通风、降温和吸潮等措施。应对危险品仓库实行定期检查制度,检查间隔不宜超过5天;特别是要加强对温湿度的检查和控制。

(三)货物出库,对于一次提货量超过500公斤时,要发出场证,交运输员陪送出场。仓库保管员应按“先进先出”原则组织货物出库,并认真做好出库清点工作

(四)送货,车辆运送时,应严格按危险品分类要求分别装运,对怕热怕冻

的货物需按有关规定办理。

(五)安全操作,化学品的性质不稳定,仓库的所有作业过程都必须预防燃烧、爆炸、中毒等事故。所以,安全操作规程必须严格遵守。

(六)应急处理,制定仓储危险品应急措施——具体包括危险判定,危险事故信号,汇报程序,现场紧急处理,人员撤离,封锁现场,人员分工等。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应急措施演习

第二节 冷藏库管理

冷库就是以机械制冷的方式,使库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以储存食品、工业原料、生物制品和药品等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商品的仓库。

二、冷库种类

三、冷库的结构

1.冷却和结冻间

2.冷冻库房

3.冷藏库房

4.分发间

四、冷库管理

(一)库房的使用

为确保冻结、冷藏能力的充分发挥,保证生产的安全和储藏货物的质量,维护库房建筑,应设立专门的库房管理小组,并责任到人。冷库必须防水、防潮、防热以及防漏冷。

(1)库房内保持清洁干净

(2)按货物要求进行通风

(3)减少冷耗

(4)库内堆码按照仓库规章进行

(5)合理使用仓容

(二) 冷库人员的安全:

(1)防止冻伤

(2)防止人员缺氧窒息

(3)避免人员被封闭库内

(4)妥善使用设备

第三节 粮仓管理

一、粮库的作用

1.平抑粮价,调控市场

2.赈灾备荒,安民固本

3.战略储备

二、粮食储存的特性

三、粮食的质量指标

1.颜色——玉米的金黄色、大米的透明白色

2.气味和滋味——具有一定熏蒸气味;清甜

3.容重

4.湿度

5.感染度——1kg粮食中含有的害虫(壁虱目和象鼻虫)个数;出现一等以上壁虱目感染、一等象鼻虫感染,就需要采用熏蒸的方式灭虫。

四、粮库分类及选址

五、粮库管理

(1)制定较严格的管理规定和制度,详细记录入出库粮食的数量、品种、经手人、质量特性等。

(2)注意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一是检查数量,二是检查质量。

(3)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制定或安排防火,防潮,防水,防虫鼠等措施和设备。

(4)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对管理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六、粮库安全管理

(1)在入库前,应对仓库、工具、器材等进行清洗、消毒、预热。粮库要保持干净、无污染、进行定期消毒处理。

(2)为了对粮食进行长期贮藏,提高贮粮的稳定性,必须控制粮食含水量,维持低温低氧状态,保持库内干燥、通风。在储存粮种时应按品种、质量等分类、挂牌进行堆放、建立档案资料,不允许与其他物品混放。

(3)粮食入库后要经常检查温、湿度,对水源要专门管理,防止跑、冒、

滴、漏。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以免湿度过高发生霉变。对储存时间较长的粮食要定期翻晒。

(4)在对粮食干燥后,趁热入仓库,及时覆盖密闭,防止吸湿散热、害虫复苏等。因为维持一段时间的高温,可杀死害虫幼、成虫及其蛹、卵。粮库封闭要严,防止鼠害

(5)粮库设备要经常维护,以免在使用时出现故障,影响储存工作正常进行。

【教学要求】

掌握危险品仓储场所的选择、存储方式

危险品仓库的管理方法

冷库、粮库的特性和质量指标

危险品仓库管理的基本要求

冷库的种类、组成和粮仓的种类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危险品仓储场所的选择和存储方式;危险品仓库的管理;冷库的种类;粮库的种类;冷库和粮库的特性。

难点:三种特种仓库的管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4学时

第五章 运输管理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流运输概述

一、物流运输的概念

(一) 物流与运输的概念

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

制过程。

狭义地讲,物流是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物理性转移活动,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信息处理等活动组成。

运输,是指人们借助于运输工具,在一定的交通线路上实现运输对象(人或物)空间位移的有目的的活动。

物流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载、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二)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1) 运输节点

所谓运输节点,指以连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要职能、处于运输线路上的、承担货物的集散、运输业务的办理、运输工具的保养和维修的基地与场所。

运输节点是物流节点中的一种类型,属于转运型节点。

(2)运输线路

在现代的运输系统中,主要的运输线路有公路、铁路、航线和管道。

(3)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是指在运输线路上用于载重货物并使其发生位移的各种设备装臵,它们是运输能够进行的基础设备。根据从事运送活动的独立程度可以分为三类。

二、运输的原理

规模原理

批量经济的特点是随着装运批量的增加,使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逐渐降低。 距离原理

运输距离经济是指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其合理性类似于批量经济。

(三)速度原理

速度原理是指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就越高。 一方面,运输时间缩短,实际单位时间内运量增加,与时间相关的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运量上的费用减少。另一方面,运输时间缩短,物品在运输中的停滞时间减少,到货提前期变短,有利于减少库存、降低运费

运输的功能

1、物品移动:无论是原材料、零部件、装配件、在制品、半成品,还是产成品,不管是在制造过程中被移到下一阶段,还是移动到终端顾客,运输都是必不可少的。

2、短时储存:就是将运输工具(车辆、船舶、飞机、管道等)作为临时的储存设施。使用该功能时,需要综合其适用条件和成本因素。

四、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第二节 运输方式

一、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不同分类

1、公路运输

2、铁路运输

3、水路运输

4、航空运输

5、管道运输

二、按运营主体不同分类

1、自营运输

2、经营性运输

3、公共运输

三、按运输的范围分类

1、干线运输

2、支线运输

3、二次运输

4、场内运输

四、是否换装

1、直达运输

2、中转运输

第三节 物流运输合理化

一、运输合理化的概念

运输合理化:按照商品流通规律、交通运输条件、货物合理流向、市场供需情况,以最小的代价用最短的时间把货物从生产地运到消费地。

二、不合理物流运输

1、空驶

2、对流运输

3、倒流运输

4、过远运输

5、迂回运输

6、重复运输

7、无效运输

8、运输方式选择不当

9、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三、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

第四节 物流运输市场(自学为主)

运输市场的概念

运输市场是运输生产者和运输需求者之间进行运输服务产品交易的场所和机制,是运输活动的客观反映。

狭义的运输市场指的是运输承运人提供运输工具和运输服务来满足旅客或者货主对运输需求的交易活动场所,即进行运输服务买卖的场所。

广义的运输市场指的是一定地区对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协调与组织。

二、物流运输市场的分类

三、运输市场的特征

四、运输市场的竞争

【教学要求】

掌握物流运输的含义、功能及其在物流系统的作用

物流运输合理化的内涵和实施措施

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分类

不合理运输方式的表现

运输市场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掌握物流运输的含义、功能及其在物流系统的作用、不合理运输方式有哪些;合理化的方法

难点: 物流运输的正确内涵;不合理运输方式和合理化建议。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6学时

第六章 干线运输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干线运输概述

干线运输概念

干线运输是利用铁路、公路干线,大型船舶固定航线进行的长距离、大数量的运输,是进行远距离空间位臵移动的重要运输形式

一、中国运输网结构的演变

二、我国公路国道主干线建设概况

三、铁路线

四、干线运输决策的内容与方法

干线运输决策的内容

在干线运输的组织与决策中,涉及到许多内容,如企业的运输网络设计决策、运输方式选择决策、最短路线选择决策和最佳运输量确定决策等。这些决策的正确制定将极大地降低企业供应链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干线运输决策方法

运输方式选择方法

最短路线选择方法

3、最佳运输量确定方法

第二节 企业干线运输网络设计

一、运输网络概述

运输网络是指货物生产企业、各种运输方式、仓库、中转站和客户组成的,以公路或铁路运输为主的网络。

(一)基本的运输网络

运输网络设计的意义

能够实现干线运输与支线运输有机结合

有效匹配长途运输与配送服务

缓解交叉输送,制定合理运输线路

提高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

提高供应保证程度,实现企业库存成本的降低

6、有利于企业实现规模效益

(三)网络成本

货物在运输网络中流动,按照其运输流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输入运输与输出运输,如下图所示,相应可能发生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即输入运输成本、输出运输成本和仓库成本.

二、运输网络设计

(一)直送运输网络

直接的运输网络可以是货物由供应商直接运往生产地的运输网络,也可以是由制造商生产地直接运往中间商或末端消费者处。

(二)经过仓库再库发网络

第三节 干线运输方式选择

一、干线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在选择运输方式时考虑的因素

三、各种运输方式比较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相对服务特征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相对成本

(三)各种运输方式对资源的占用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性方面的比较:

四、运输方式选择的方法

(一)服务性能指标的综合评价选择法

1、概念

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往往选择综合性能指标最优的运输方式。

通过计算每一种运输方式的每一个性能指标相对于最好的性能指标的值,并对性能指标的相对值进行加权平均,最后得出每一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得分。按值的大小进行选择,就是服务性能指标的综合评价选择法。

2、计算步骤

算例

(二)根据预期利润选择运输方式

1、概念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市场需求旺盛时期,这时企业运输方案决策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商品快速的从生产地运到销售地,通过销售利润增加补偿一部分运费。

2、步骤

3、算例

(三)成本比较选择法

1、基本概念

通过比较运输服务成本与服务水平导致的相关间接库存成本之间的平衡程度进行选择。

也就是说,运输的速度和可靠性会影响托运人或买方的库存水平。如果选择速度慢、可靠性差的运输服务,运输过程中就会需要更多的库存,这样,就会抵消选择低水平运输服务降低的成本了。

2、计算步骤

算例

第四节 干线运输线路类型及最短路选择

干线运输线路类型

往复式行驶路线

单程有载往复式/回程部分有载往复式

双程有载往复式/辐射式行驶线路

环行式行驶路线

简单式环形行驶线路

交叉或三角形式环形行驶线路

复合式环形行驶线路

汇集式行驶路线

分送式行驶线路/收集式行驶线路/分送-收集式行驶线路

最短路线选择

一般的运输网络是由节点、弧线或路段组成。节点表示仓库(配送中心)、消费者的地理位臵,弧线或路段表示运输路段,每一弧线上的数字代表成本、距离、或运行时间。运输最短路线就是指在运输网络中,货物由始发地到目的地运送运费最低的路线。

第五节 最佳运输量确定

一、问题定义

一般情况下,对多起点、多终点的运输问题给定如下条件:①m个供应商;②n个需求商;③每一个起点的供应量;④每一个终点的需求量;⑤从每一个起点到每一个终点的运输费用。

要求确定满足需求的每一个供应点的最佳运输量。解决这类运输问题可采用运筹学中的LP式运输模型。

二、LP模型

三、最小元素法

第六节 大型货车干线运输成本控制

大型货车干线运输是当今国内制造商普遍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灵活性较强,能够完成水运、铁路运输等运输难以达到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并且能够较好的保证制造商全国各分支机构的运量要求,所以备受青睐。

运输成本中,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一、大型货车干线运输显性成本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运输生产耗费的实际情况,运输成本项目可划分为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费用、营运间接费用四个基本部分。

二、大型货车干线运输隐性成本

1、货车闲臵成本:即大型货车没有发挥长期运输作用,造成货车闲臵,这无异于增加了企业资金持有成本。

2、货车空载、实载率偏低成本:货车空载是最不合理的运输形式,造成的隐性成本也最大,空载/实载率偏低是由于工作人员调度失误,货源计划不周所造成的。

3、对流运输成本:指同一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做相对运送,而与对方运的全部或部分发生重叠交错运输而导致的不合理成本。

4、迂回运输成本:原本可以选择短距离运输,却选择较长路线进行运输所产生的不合理成本。

5、过远运输成本:调运货物舍近求远,拉长货物运输距离而产生的不合理成本。

6、重复运输成本:本可以将货物直接从运达目的地,但未达到目的地便将货物卸下,在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所产生的成本。

7、倒流运输成本:指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始地回流的一种运输产生的成本,造成了双程的浪费。

8、超限运输损失:运输超过货车规定的长度、宽度、高度和重量,造成货物受损,货车损坏和公路路面受损及公路设施的损坏,并带来安全事故,同时被交管人员罚款,扣车等处罚,造成运输延误,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9、运输业务外包中供应商选择不当成本:指对运输服务供应商缺乏合理评估,造成选择不当,加大了隐性成本支出。

10、运费抵税不及时成本:企业将自身运输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因向运输供应商支付运费形成进项税可抵减销项税,但如果超过税务机关规定时限便无法抵减。

11、社会成本:即由于以上种种不合理运输,造成大型货车营运时间过长,从而对社会环境产生噪声污染,废气污染,交通堵塞等负的外部性。

三、隐性成本控制

【教学要求】

掌握干线运输的概念、以及干线运输决策的内容和方法

企业运输网络的设计

干线运输方式的选择和评价模型

运输路线类型和最短路径

干线运输的成本

【重点、难点】

重点: 干线运输的网络设计;干线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最短路径法。 难点: 定量化的决策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6学时

第七章 配送运输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配送运输概述

配送运输的概念及特点

配送运输是指将被订购的货物使用汽车或其它运输工具从供应点送至顾客手中的活动。

二、配送运输产生的原因

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

零售商向连锁经营发展的趋势

信息技术的革新与电子商务的兴起

城市交通限制与煤油成本的上升

配送运输的基本作业流程

划分基本配送区域

车辆配载

暂定配送先后顺序

车辆安排

选择配送路线

确定最终的配送顺序

完成车辆积载

配送作业管理的困难在于其可变因素太多,很容易遇到下述问题:

从接受订货至出货非常费时

配送计划难以制定

配送路径的选择不顺利

装卸货时间太长,导致配送效率低下

无法按时配送交货

配送业务的评价基准不明确

驾驶员的工作时间不均,产生抱怨

物品配送过程的损毁与遗失

9、送货费用过高,影响整个配送中心的运作成本

配送运输合理化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合理选择运输工具

正确选择运输配送路线

实行送取结合

推行共同配送

提高车辆的装载技术

提高货物包装质量并改进配送中的包装方法

第二节 配送车辆积载

配送积载的概念

配送积载是指配送中心对众多客户的不同货物品种进行装车调配、优化处理,以提高车辆在容积和载货两方面的装载效率,进而提高车辆的运能运力的利用率,降低配送运输成本。

影响配送车辆积载的因素

货物特性

货物包装情况

装载技术

配送积载的方法要领

轻重搭配

大小搭配

货物性质搭配

确定合理的堆码层次及方法

到达同一地点的适合拼装的货物应尽可能一次积载。

装载时车厢内货物重量应分布均匀

装载易滚动的卷状、桶状货物,要垂直摆放

货与货之间、货与车辆之间应留有空隙并适当衬垫,以防货损

装货完毕,应在门端处采取适当的稳固措施,以防开门卸货时,货物倾斜造成货损。

10、一般情况下,要遵循“后送先装”的原则

四、积载模型

配送运输中最典型的装货积载问题用数学语言可以描述为:假设配车辆的最大装载量为,用于运送种不同的物品,此种不同物品的重量分别为W1,W2,…,Wn,容积分别是为V1,V2,…,Vn,每一种货物的价值系数(可表示价值﹑运费﹑重量等)分别用P1,P2,…,Pn,表示。

第三节 车辆运行调度

一、车辆运行调度的概念

车辆运行调度是指通过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和调度命令,使企业各个部门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效衔接,紧密配合,组成一个为完成统一的目标而协调运作的整体,以保证配送运输过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它是配送运输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指挥监控配送车辆正常运行、协调配送生产过程、实现车辆运行作业计划的重要手段。

车辆运行调度的主要内容

编制配送车辆运行作业计划

现场调度

随时掌握车辆运行信息,进行有效监督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三、车辆调度的原则

基本原则

调度坚持统一领导和指挥,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坚持从全局出发,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坚持以均衡和超额完成生产计划任务为出发点的原则;

最低资源(运力)投入和获得最大效益的原则。

具体原则

宁打乱少数计划,不打乱多数计划;

宁打乱局部计划,不打乱整体计划;

宁打乱次要环节,不打乱主要环节;

宁打乱当日计划,不打乱以后计划;

宁打乱可缓运物资的计划,不打乱急需物资运输计划;

宁打乱整批货物运输计划,不打乱配装货物运输计划;

宁使企业内部工作受影响,不使客户受影响。

车辆调度的方法

(一)表上作业法

表上作业法的种类:表上作业法有伏格尔法(Vogel)和最小元素法两种,其实质是单纯形法。

图上作业法

图上作业法的含义

是指将配送运输量任务反映在交通图上,通过对交通图初始调运方案的调整,求出最优配送车辆运行调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求交通图上没有货物对流现象,以运行最短路、最低运费或最高行程利用率为优化目标。

图上作业法的种类

一类是不成圈的交通图,即道路是没有回路的树形结构,包括直线、丁字线、交叉线、分支线等;另一类是成圈交通图,即道路是存在闭合回路的环状线路,包括一个圈或多个圈。

图上作业法举例

第四节 配送线路的优化

配送线路优化的涵义

是指在综合考虑各线路车流量﹑道路状况﹑客户的分布状况﹑配送中心的选址﹑车辆额定载重量以及其它车辆运行限制等因素的基础上,找出一条最佳的运输线路解决方案,以达到节省运行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行费用的目的。

分送式运输路线优化问题

节约里程法的基本思想

节约里程法的应用举例

3、节约里程法需注意的问题

【教学要求】

掌握配送运输的概念、特点和作业流程

配送运输合理化的具体措施

配送积载的方法

线路优化

车辆调度

【重点、难点】

重点:配送运输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流程;配送积载的方法;路线优化的方法和车辆的调度方法。

难点: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学时安排】6学时


相关内容

  •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物流成本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物流成本管理> 二.学分与学时 3学分.48学时 三.适用专业 物流管理 四.教学目的 在物流过程中,为了提供有关服务,要占用和耗费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些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为物流成本.降低物流成本,从微观角度上看 ...

  • 仓储物流管理论文物流仓储毕业论文
  • 仓储物流管理论文物流仓储毕业论文 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管理>课程设计的研究 <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从物流的功能角度分析,现代物流包括运输.搬运装卸.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七项基本功能,仓储是现代物流不可缺少的环节.从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物流系统 ...

  • 物流导论 - 课程教学大纲
  • 附件1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跨学院 开设课程教学大纲审核表 ___________学院: 现将__________________学院对贵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开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教学大纲送交贵学院审核,请您们根据以下教学大纲审定表的要 ...

  • 危险品航空运输知识培训大纲--模板
  • XXXXXXX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危险品航空运输知识 培训大纲 (文件编号:XXXXXXX) 符 合 性 声 明 我司XXX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危险品航空运输知识培训大纲>根据现行有效的国际和国内法规,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写而成.本大纲符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8和现行有效的国际民航组织&l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招生对象:招收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水平的复转军人以及应往届初.高 中毕业生.身体健康, 反应灵敏, 无色盲, 色弱. 标准学制:三年 鉴定考核工种及其等级: 1.必考工种及等级: 普通话二级乙等 计算机操作员? 2. 选定工种及等级: 计算机? 一.培 ...

  • 07008采购与仓储管理(高纲1612)
  • 高纲1612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7008 采购与仓储管理 南京财经大学编(2016年)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采购与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一门 ...

  •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教案
  • 教 案 课程: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学时: 46(42+4)学时 专业: 教师: 交通运输 朱奎林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 教 周次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合计 学 教 进 度 学 内 表 容 备注 课次 1 2 3 4 ...

  • 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办法
  • 咨询通告 中 国 民 用 航 空 局 运 输 司 编 号:AC-276-TR-2014-02 下发日期:2014年1月27日 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活动,加强危险品航空运输从业人员资质管理,保证危险品航空运输安全,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 ...

  • 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与人才培养
  • 仓储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与人才培养 作者:张 侠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物流业务量倍增,对仓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仓储系统正在向具有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现代仓储系统转型,对仓储管理人才的要求也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一.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