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警察执法防卫与控制

论警察执法防卫与控制

摘要:警察防卫控制术是警察效制服暴力犯罪的警务技术,是警察在执法活动中,以法律为依据和准绳,,以徒手或警械武器为手段,以踢、打、摔、擒拿等技法,通过对防卫控制技能本身固有规则,特点及各种情况下实战运用和经验总结,从而形成的具有警察特色的特殊擒敌控制技能.是警察用来用来进行自我保护和制服、抓获、控制人犯的一种专门技术技能,它是警察执行职务中所使用的强制性手段之一。 关键词: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袭警

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是警察面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在执行缉捕、捉拿、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等任务时,能有效制服、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并保护好自身及周边群众人身、财产安全所具备的徒手实战能力。尽管每个警察自身的防卫与控制能力不同,但在警察行业中却体现了共同的特征:法制性、行业性、体育性。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是公安工作这一特殊职业能力的体现,它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支配。警察在公安工作中运用防卫与控制技能,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做到依法行事。法律既为警察使用格斗技能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同时又严格制约着警察的格斗行为。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可以因工作需要,实施摔、打、拿、夺、押、铐、搜等技能和手段,但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打击罪犯和控制犯罪为目的。近几年来,随着暴力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严重暴力犯罪越来越向着多元化,武装化,智能化演变,犯罪行为越来越凶残,人民警察在执法行职务中伤亡人数不断增加,警察防卫控制技术面临着如何进一步适应警察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任务的要求,以及向系统化、实战化、法制化和战术化方向发展的问题。

2010年12月29日,德州市德城区发生一起杀人案件。2011年1月4日上午11时20分许,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区分局刑警大队和岱宗坊派出所民警在协助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区分局侦查人员到案件重大嫌疑人之弟家中调查了解情况,在民警亮明身份,准备入户时,突然遭到室内两名犯罪嫌疑人员隔着栅栏式防盗门开枪射击,犯罪嫌疑人在将3名民警、1名协警打伤后,抢劫一辆过往汽车逃跑。

接警后,泰安警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令巡特警、武警、刑警、交警等各警种在全城布控堵截。犯罪嫌疑人在驾车持枪逃窜过程中,开枪打伤两名驾驶员,并不断向同级民警开枪射击。经广大民警英勇不懈追捕,最后将犯罪嫌疑人围堵住,但犯罪嫌疑人仍持枪、持刀拒捕,民警与其进行英勇搏斗,当场抓获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另一犯罪嫌疑人在绝望中开枪自杀。缴获双管猎枪一支,自制小口径手枪一支,匕首一把,小口径射击运动弹180枚,猎枪弹7发。

泰安104事件中,警察如此大的伤亡代价,充分显示出了我国警察在掌握防卫与控制的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和警惕性差;也说明了现代警察教育体制亟待改变。解决此类问题,不仅要求教育体制改革,也要求警察要从自身做起。

一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意识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的灵魂。警察实战中,一方面要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要制服对方,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对其防卫与控制能力的施展发挥起着积极的作用,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运用的灵魂,分为防卫意识坏人战术行动意识。警察防卫意识是根据敌我实际情况,正确的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手的特长而采取有效地策谋行动。防卫意识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在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一定指导思想的熏陶,以及平时的训练中养成的。警察防卫意识直接影响到警察自身安全。德国警务专家海尔穆特·胡伯教授认为,警察的防卫意识是直接影响警察在警务活动中的伤亡数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防卫意识在减少遇袭伤亡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防卫意识强弱与个体防卫技能掌握程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体思维的积极性不同,便会造成训练结果的明显差异,在警察实战意识培养中,要加强专业知识理论学习,让专业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在格斗训练中,要把距离意识、解脱意识、击打意识、中止意识、制服意识、配合意识贯穿于擒拿格斗技能训练中;在战术训练中,要把战术机场动作意识、战术方法施展应用意识及战术行动中的思想作风贯穿于战术教学训练中。警察安全防范能力是安全执法和提高自身战斗力的有力保障。在警务实战训练中,应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强化解脱与防卫技术的掌握,将战术配合与安全防范相结合,法律知识灌输与防护技术训练相结合,以达到真正提高警察安全防范能力和队伍整体执法作

战水平的最终目的。警察安全防范能力是警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在善于利用相关法律武器 保护自身的权利,更体现在警察执法办案过程中能动的利用技战术保护自己的能力,是警察安全 执法和提高自身战斗力的有力保障。实践证明,警察没有较好的安全防范能力,就不会产生真正的战斗力。

二 、互相配合,搞好战术行动

战术行动运用的好坏是警察抓捕、控制对方的关键。战术行动运用不当,则可使自己处于被动,贻误战机,甚至影响自身安全。战术行动具有动态性,因控制目标和控制环境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警察要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战术行动前,要充分了解对方特点,摸清对方情况,熟悉作战环境,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自身同伴的优势,制定合理的战术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采取行动。公安实践中,因对抗控制的高危险、突然性,要求控制行动最好依靠多警的协同配合来完成。合理的配合能使警组成员之间形成整体合力,充分发挥警力优势。在战术训练中,应加强多警察协调作战的战术训练,设计多种应急预案,通过训练,熟悉操作流程,形成默契配合,养成相互配合的优良习惯。同时也要加强个体战术训练,在训练中积极向警察灌输法律意识、防范意识,训练警察快速攻击能力和灵活性,通过实战案例评析,培养警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让警察储备多种个人战术能力,为协同战术训练打下基坚实的础。

三 、将法律知识与防护技术训练相结合

合法防卫、依法控制是和谐社会背景下警察个人防卫与控制的关键。在警务实战训练中, 应该渗透和体现合法防护理念,使防护技能训练和律知识灌输密切结合,使警察在熟知关法律知 识的前提下合理运用防护技术,从而对防护适用情形和尺度把握有更清晰的理解,做到武力使用 随着危险状况合法地升级,侵害到了什么尺度,就以相应的防护技能进行应对,并使防护与进攻 合理转化,这无论对犯罪嫌疑人还是警察自身的权益来说,都是一种保护,也才能真正做到合法 防卫、依法控制,提高警察的合法防护能力。

四 、技术、技能是警察防卫与控制的根本

技术、技能掌握的程度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运用的根本。防卫与控制技术属于操作性技术,是指合理有效的发挥自身身体能力,并以操纵他人身体运动的动作方法。防卫与控制技术掌握的程度影响着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的强弱,如动作技术的娴熟、巧用等,另外技术动作本身的结构是否科学也影响着其实用价值,警察学习和训练防卫技术,应以“简单、实用、好操作”的技术动作为主。技能是指能够按一定技术方法要求完成动作的基本活动能力,是运动技术赖以掌握提高的基础。身体活动能力越强,其完成动作的质量越高。防卫与控制技能是警察完成防卫与控制技术动作所应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和对抗控制的客观环境紧密结合,可以说公安工作中,技能比技术更显得重要,这也要求我们在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的训练中,要特别加强对技能的训练,我们要遵循”战训合一“原则,加强对那些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格斗技术动作训练,要结合警察个体特征,充分挖掘不同警察身体运动潜力,更要结合公安实战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环境、场所对象进行针对性训练。

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由体能、技术技能、意识、战术行动等要素组成,是警察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既有体育的属性和价值,又有着特殊的公安主页属性和价值,是当前公安工作不可缺少的战斗力,忽视或者放弃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能力的训练,再周密的战术意图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实施,警察个体还可能受到伤害。因此,要加强警察执法防卫与控制的训练!

论警察执法防卫与控制

摘要:警察防卫控制术是警察效制服暴力犯罪的警务技术,是警察在执法活动中,以法律为依据和准绳,,以徒手或警械武器为手段,以踢、打、摔、擒拿等技法,通过对防卫控制技能本身固有规则,特点及各种情况下实战运用和经验总结,从而形成的具有警察特色的特殊擒敌控制技能.是警察用来用来进行自我保护和制服、抓获、控制人犯的一种专门技术技能,它是警察执行职务中所使用的强制性手段之一。 关键词: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袭警

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能力是警察面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在执行缉捕、捉拿、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等任务时,能有效制服、控制违法犯罪嫌疑人,并保护好自身及周边群众人身、财产安全所具备的徒手实战能力。尽管每个警察自身的防卫与控制能力不同,但在警察行业中却体现了共同的特征:法制性、行业性、体育性。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是公安工作这一特殊职业能力的体现,它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支配。警察在公安工作中运用防卫与控制技能,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规定,做到依法行事。法律既为警察使用格斗技能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同时又严格制约着警察的格斗行为。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可以因工作需要,实施摔、打、拿、夺、押、铐、搜等技能和手段,但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打击罪犯和控制犯罪为目的。近几年来,随着暴力犯罪案件大幅度上升,严重暴力犯罪越来越向着多元化,武装化,智能化演变,犯罪行为越来越凶残,人民警察在执法行职务中伤亡人数不断增加,警察防卫控制技术面临着如何进一步适应警察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任务的要求,以及向系统化、实战化、法制化和战术化方向发展的问题。

2010年12月29日,德州市德城区发生一起杀人案件。2011年1月4日上午11时20分许,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区分局刑警大队和岱宗坊派出所民警在协助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区分局侦查人员到案件重大嫌疑人之弟家中调查了解情况,在民警亮明身份,准备入户时,突然遭到室内两名犯罪嫌疑人员隔着栅栏式防盗门开枪射击,犯罪嫌疑人在将3名民警、1名协警打伤后,抢劫一辆过往汽车逃跑。

接警后,泰安警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令巡特警、武警、刑警、交警等各警种在全城布控堵截。犯罪嫌疑人在驾车持枪逃窜过程中,开枪打伤两名驾驶员,并不断向同级民警开枪射击。经广大民警英勇不懈追捕,最后将犯罪嫌疑人围堵住,但犯罪嫌疑人仍持枪、持刀拒捕,民警与其进行英勇搏斗,当场抓获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另一犯罪嫌疑人在绝望中开枪自杀。缴获双管猎枪一支,自制小口径手枪一支,匕首一把,小口径射击运动弹180枚,猎枪弹7发。

泰安104事件中,警察如此大的伤亡代价,充分显示出了我国警察在掌握防卫与控制的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和警惕性差;也说明了现代警察教育体制亟待改变。解决此类问题,不仅要求教育体制改革,也要求警察要从自身做起。

一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意识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的灵魂。警察实战中,一方面要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要制服对方,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对其防卫与控制能力的施展发挥起着积极的作用,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运用的灵魂,分为防卫意识坏人战术行动意识。警察防卫意识是根据敌我实际情况,正确的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手的特长而采取有效地策谋行动。防卫意识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在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一定指导思想的熏陶,以及平时的训练中养成的。警察防卫意识直接影响到警察自身安全。德国警务专家海尔穆特·胡伯教授认为,警察的防卫意识是直接影响警察在警务活动中的伤亡数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防卫意识在减少遇袭伤亡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防卫意识强弱与个体防卫技能掌握程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体思维的积极性不同,便会造成训练结果的明显差异,在警察实战意识培养中,要加强专业知识理论学习,让专业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在格斗训练中,要把距离意识、解脱意识、击打意识、中止意识、制服意识、配合意识贯穿于擒拿格斗技能训练中;在战术训练中,要把战术机场动作意识、战术方法施展应用意识及战术行动中的思想作风贯穿于战术教学训练中。警察安全防范能力是安全执法和提高自身战斗力的有力保障。在警务实战训练中,应强化安全意识培养,强化解脱与防卫技术的掌握,将战术配合与安全防范相结合,法律知识灌输与防护技术训练相结合,以达到真正提高警察安全防范能力和队伍整体执法作

战水平的最终目的。警察安全防范能力是警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在善于利用相关法律武器 保护自身的权利,更体现在警察执法办案过程中能动的利用技战术保护自己的能力,是警察安全 执法和提高自身战斗力的有力保障。实践证明,警察没有较好的安全防范能力,就不会产生真正的战斗力。

二 、互相配合,搞好战术行动

战术行动运用的好坏是警察抓捕、控制对方的关键。战术行动运用不当,则可使自己处于被动,贻误战机,甚至影响自身安全。战术行动具有动态性,因控制目标和控制环境都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警察要具备良好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战术行动前,要充分了解对方特点,摸清对方情况,熟悉作战环境,依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自身同伴的优势,制定合理的战术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采取行动。公安实践中,因对抗控制的高危险、突然性,要求控制行动最好依靠多警的协同配合来完成。合理的配合能使警组成员之间形成整体合力,充分发挥警力优势。在战术训练中,应加强多警察协调作战的战术训练,设计多种应急预案,通过训练,熟悉操作流程,形成默契配合,养成相互配合的优良习惯。同时也要加强个体战术训练,在训练中积极向警察灌输法律意识、防范意识,训练警察快速攻击能力和灵活性,通过实战案例评析,培养警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让警察储备多种个人战术能力,为协同战术训练打下基坚实的础。

三 、将法律知识与防护技术训练相结合

合法防卫、依法控制是和谐社会背景下警察个人防卫与控制的关键。在警务实战训练中, 应该渗透和体现合法防护理念,使防护技能训练和律知识灌输密切结合,使警察在熟知关法律知 识的前提下合理运用防护技术,从而对防护适用情形和尺度把握有更清晰的理解,做到武力使用 随着危险状况合法地升级,侵害到了什么尺度,就以相应的防护技能进行应对,并使防护与进攻 合理转化,这无论对犯罪嫌疑人还是警察自身的权益来说,都是一种保护,也才能真正做到合法 防卫、依法控制,提高警察的合法防护能力。

四 、技术、技能是警察防卫与控制的根本

技术、技能掌握的程度是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运用的根本。防卫与控制技术属于操作性技术,是指合理有效的发挥自身身体能力,并以操纵他人身体运动的动作方法。防卫与控制技术掌握的程度影响着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的强弱,如动作技术的娴熟、巧用等,另外技术动作本身的结构是否科学也影响着其实用价值,警察学习和训练防卫技术,应以“简单、实用、好操作”的技术动作为主。技能是指能够按一定技术方法要求完成动作的基本活动能力,是运动技术赖以掌握提高的基础。身体活动能力越强,其完成动作的质量越高。防卫与控制技能是警察完成防卫与控制技术动作所应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和对抗控制的客观环境紧密结合,可以说公安工作中,技能比技术更显得重要,这也要求我们在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的训练中,要特别加强对技能的训练,我们要遵循”战训合一“原则,加强对那些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格斗技术动作训练,要结合警察个体特征,充分挖掘不同警察身体运动潜力,更要结合公安实战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环境、场所对象进行针对性训练。

警察防卫与控制能力由体能、技术技能、意识、战术行动等要素组成,是警察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体现,它既有体育的属性和价值,又有着特殊的公安主页属性和价值,是当前公安工作不可缺少的战斗力,忽视或者放弃警察防卫与控制技能能力的训练,再周密的战术意图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实施,警察个体还可能受到伤害。因此,要加强警察执法防卫与控制的训练!


相关内容

  • 警察配枪不是"装饰品"
  • 老鬼 近日,一名男子驾驶豪车在广州珠江新城遇上交警查车,企图掉头逆行逃避警方检查,现场执勤交警示意停车无效,一警察果断拔出手枪将车逼停.您怎么看交警配枪执勤?拔枪逼停酒驾妥当吗?(据6月27日珠海特区报) 一些人之所以担心这位警察掏枪逼停酒驾者会"擦枪走火",也是不无道理的.这几 ...

  • cha4监狱人民警察
  • 第四章 监狱人民警察 第一节 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与特征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 (一)人民警察 1.人民警察的概念 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警察是全国统一的整体性组织,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2.人民警察的组成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二 ...

  • 监狱人民警察执法案例题
  • 监狱人民警察执法案例 案例一: 罪犯刘某正在监狱服刑改造,1998年夏季,刘某纠集10余名罪犯,围攻.殴打监狱人民警察,并裹胁他犯参加,不允许其他罪犯参加正常生产.学习及劳动,造成监内秩序非常混乱,影响极坏. 问:1.刘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名? 2.对刘某的犯罪行为,监狱应如何处理? 答:1.刘某的行 ...

  • 公安分局实战训练工作情况汇报(附实施方案)
  • 今年以来,萧山分局把开展"全员练.全年练.全面练"为要求的民警实战训练作为今年队伍建设的重头戏,根据上级公安机关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出台了<萧山区公安分局民警实战训练工作实施方案>和<萧山公安警校民警实战训练培训计划>,对训练目的.训练时间.培训方式.训练 ...

  • 我国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基本原则
  • 摘要 人民警察在执法中使用警械武器必要做到合理合法,更要熟知使用的基本原则,当前被认可的基本原则是制服原则和比例原则,笔者从实践出发,对两个原则进行分析并进行探究. 关键词 警察 使用警械武器 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2114 文献标识码:A 警察在执法活动中无论使用警械还是武器,都必须在法律规 ...

  • 安徽2011年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真题
  • 安徽2011年法律基础知识与公安业务知识真题 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周恩来总理曾指出:"天下安危,公安工作系一半",为完成这如此艰巨的工作,公安机关必须坚持( )的绝对领导 A.中国共产党 B.国务院 C.公安部 D.人民政府 2.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最高 ...

  • 诗援刺死辱母者:正当防卫,无罪辩护
  • 母亲"欠债"本金100万元,已合计偿还254万元,高利贷者不依不饶,母子被11人团伙绑架.控制.殴打.凌辱,儿子目睹母亲被催款人杜志浩脱下裤子羞辱,动作下流,以极端的方式羞辱他的母亲,在长达一小时的凌辱之后,儿子摸出水果刀刺死辱母者,却被判无期徒刑...... 有 感 作者:曹阳 ...

  • 我们不能缺失的是良知和正义
  • 清哲木 平静的周末,被一则出离愤怒的新闻打破了. 事情很简单:2016年4月14日,一位22岁的男子于欢,在母亲苏银霞和自己被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侮辱后,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伤了4人.其中,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驾车就医,却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 杜志浩,是11名催债人的领头者.除了辱骂,他还脱下于欢的 ...

  • 人民警察法判断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部分 1.队伍建设是全部政法工作的根本与保证.(√)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 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4.依法办事的基础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 5.政法机关的权力属于人民,政法工作应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