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理科知识点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一、

1.

直线运动

参考系(A)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会不同。

2. 质点(A)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是一

种理想化模型。

3. 位移和路程(A) 表示质点的位置的变动的物理量叫做

位移,位移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4.

平均速度(A)6. 7. 8.

力的合成和分解(A) 平行四边形定则(B) 共点力的平衡(B):平衡条件:所受力的合力为零(F=0;a=0)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A)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定律)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牛顿第二定律(B)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F=ma。(F指的是合力)

牛顿第三定律(B)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国际单位制(SI)中的力学单位(A)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三个分别是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单位分别为千克、米、秒 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A):宏观低速的物体

三、

1.

s

,在直线运动中,不同时间(或t

2.

5. 6.

不同位移)内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哪段时间来说的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

瞬时速度(A)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率(A)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它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 加速度(B) a

3. 4.

5. 1.

7. 8. 9.

vtv0

t

四、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曲线运动(A)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A)与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

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加速度的方向跟他的速度方向也不在同一直线上。

3.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A)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 平抛运动(B)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物体在t秒末时的水平分速度vx和竖直分速度vy

分别为vx=v0,vy=gt

5. 匀速圆周运动(A)速度方向时刻改变,大小不变。合

力指向圆心,加速度也指向圆心。 6.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B)线速度:v在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上。 角速度: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速度时间关系:vt

v0a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位移公式:

sv0t

1222

2as由于匀变速直at;vtv0

2

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改变的,他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v0vt

2

10.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和v-t图像(A)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A)

12. 自由落体运动(A)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

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s

,方向t

12

速度公式vgt 位移公式sgt

2

2s

13. 重力加速度(B) g

t2

二、 力

1. 2.



t

srt

,rad/s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

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关系:v7.

2r2

,,vr TT

2

心速度(A),

力的矢量性(A)

重力(A)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心(A):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 形变和弹力(A) 形变:物体的伸长、缩短、弯曲等等,

总之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他接触

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

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

向绳收缩的方向。

4. 滑动摩擦力(A)F=μFN

5. 静摩擦力(A) 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

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两物体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v2v22

Fmr,Fm,ar,a

rr

方向总与运动方向垂直。 8.

v2

向心力(B)Fmr,Fm

r

2

,方向总与

运动方向垂直。 9.

万有引力定律(B)

FG

m1m2r2

G6.671011Nm2/kg2。

10.

人造地球卫星(A)

线速度

GMv

rrGM

3

角速度

GM

r3

周期

6.

电场强度(B)E

F

(单位:伏[特]每米,符号V/m;q

T2

1N/C=1V/m)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的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

其中M为地球的质量,r为卫星的轨道

E

半径。该公式也适于飞船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只不过此时M为月球质量r则是飞船的绕月飞行的轨道半径。

kQ。 r2

42r3

11.中心天体质量M

GT2

12.黄金代换公式:GM

其中r和T为绕中心天体

运行的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

R2g若地地球质量未知,题

给条件为地球半径和地表处的重力加速度,则可用该式替换10中GM。

13.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小时,位置在地球赤道正上方,离地面的高度为36000千米处。所有同步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大小都相同。

14.宇宙速度(A)第一宇宙速度7.9km/s;第二宇宙速度11.2km/s;第三宇宙速度16.7km/s。

7. 电场线(A)电场线从正极出发到负极终止。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

强越小。电场线不相交不相切,不闭合。沿电场线的方 向电势降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由高电势的等势面 指向低电势的等势面。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 的场强方向

8. 匀强电场(A)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9. 电势差(B)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功,同一

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做功越多,就说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

UAB

WAB

,WABqUABq

五、 机械能 1. 功(B)WFscos ;力使物体所做的功,等

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离合位移的夹角的余弦这

三者的乘积。 2.

UEd,E

U

伏[特],符号V,1V=1J/C) d

3. 4. 5.

W

;PFv t1

动能(A)Ekmv2

2

动能定理(B)WEk2Ek1 重力势能(B)Epmgh

功率(A)P

选无穷远处为零势点则正点电荷周围电势大于零;负点电荷周围电势小于零。

10. 电势(A)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

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

11. 等势面: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

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12. 电势能: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

则电势能增加。 13. 电容器的电容(A)C

电容器C

WG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B)

8.机械能守恒定律(B)

Ep1Ep2

Q

(单位:法拉F),平行板U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7.弹性势能(A)

S4kd

(k静电力常量)

Ek2Ep2Ek1Ep1系统

14. 常见电容器(A) 七、恒定电流 1.

内只有重力和弹力对物体做功,机械能守恒。 六、电场

1. 元电荷(A)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一种电荷,电荷量

e1.60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或者是电荷量e的整数倍。因此,电荷

19

量e称为元电荷。e1.6010C。

2.

电荷守恒(A)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点电荷(A)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A)[静电力,库仑力]

2. 3. 4. 5.

qUU

,R,I(电流单位:RIt

安[培],符号A;电阻单位:欧[姆],符号)电功:WqUUIt

W

电功率:PUI

t

2

焦耳定律:QWUItIRt

欧姆定律(A)I热功率:P闭合电

3. 4.

I2R

B

)(R

QQFk122

r

5.

(k9.010Nm/C

922

EU外U内,,EIRIr,I

ERr

电场(A)电场的基本形制是他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电场力。

电场和磁场虽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物质不同,但他们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外电阻,r内电阻)

6.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A)外电路的电势降落,也就

是外电路两端的电压,通常叫做路端电压。 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U

EIr(电动势

E和内

阻r一定)

7. 半导体及其应用(A)超导及其应用(A) 八、磁场

1. 电流的磁场(A)

2. 磁感应强度(A)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

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

值叫做磁感应强度。B

F

(单位:特[斯拉],符IL

3.

号T)

磁感线(A)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进入南极。内部............磁感线从南极出发,进入北极。磁感线为闭合曲线,不............

相交不相切,疏密表示磁场强弱,切线方向为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的N极指向,即小磁针的N极受力方向。 地磁场(A)

安培定则(A)[右手螺旋定则]用来判断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

磁性材料(A)分类:①顺磁性物质、抗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根据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的特性)②金属磁性材料、铁氧体(按化学成分)

分子电流假说(A)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是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4. 5. 6.

7.

安培力的大小(A)FBIL(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大;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电流所受的安培力为零。)(用于匀强磁场或短通电导线)

9. 左手定则(B)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

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源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10. 洛伦兹力(A)运动电荷受到磁场的作用力。8.

FqvB。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伸开

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且处于同一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正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

11.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解题思路:画轨迹

找圆心确定半径。)

mvv2

Bqvm r

Bqr

2m2r

T T

Bqv

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一、

1.

直线运动

参考系(A)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会不同。

2. 质点(A)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是一

种理想化模型。

3. 位移和路程(A) 表示质点的位置的变动的物理量叫做

位移,位移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 4.

平均速度(A)6. 7. 8.

力的合成和分解(A) 平行四边形定则(B) 共点力的平衡(B):平衡条件:所受力的合力为零(F=0;a=0)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A)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定律)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牛顿第二定律(B)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F=ma。(F指的是合力)

牛顿第三定律(B)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国际单位制(SI)中的力学单位(A)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三个分别是质量、长度、时间,三个基本单位分别为千克、米、秒 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A):宏观低速的物体

三、

1.

s

,在直线运动中,不同时间(或t

2.

5. 6.

不同位移)内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对哪段时间来说的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

瞬时速度(A)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率(A)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它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 加速度(B) a

3. 4.

5. 1.

7. 8. 9.

vtv0

t

四、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曲线运动(A)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 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A)与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

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加速度的方向跟他的速度方向也不在同一直线上。

3.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A)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4. 平抛运动(B)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

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平抛物体在t秒末时的水平分速度vx和竖直分速度vy

分别为vx=v0,vy=gt

5. 匀速圆周运动(A)速度方向时刻改变,大小不变。合

力指向圆心,加速度也指向圆心。 6.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B)线速度:v在圆周该点的切线方向上。 角速度: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速度时间关系:vt

v0a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B) 位移公式:

sv0t

1222

2as由于匀变速直at;vtv0

2

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改变的,他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

v0vt

2

10.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和v-t图像(A) 1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A)

12. 自由落体运动(A)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

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s

,方向t

12

速度公式vgt 位移公式sgt

2

2s

13. 重力加速度(B) g

t2

二、 力

1. 2.



t

srt

,rad/s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

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关系:v7.

2r2

,,vr TT

2

心速度(A),

力的矢量性(A)

重力(A)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心(A):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 形变和弹力(A) 形变:物体的伸长、缩短、弯曲等等,

总之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他接触

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

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

向绳收缩的方向。

4. 滑动摩擦力(A)F=μFN

5. 静摩擦力(A) 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

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两物体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v2v22

Fmr,Fm,ar,a

rr

方向总与运动方向垂直。 8.

v2

向心力(B)Fmr,Fm

r

2

,方向总与

运动方向垂直。 9.

万有引力定律(B)

FG

m1m2r2

G6.671011Nm2/kg2。

10.

人造地球卫星(A)

线速度

GMv

rrGM

3

角速度

GM

r3

周期

6.

电场强度(B)E

F

(单位:伏[特]每米,符号V/m;q

T2

1N/C=1V/m)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的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

其中M为地球的质量,r为卫星的轨道

E

半径。该公式也适于飞船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只不过此时M为月球质量r则是飞船的绕月飞行的轨道半径。

kQ。 r2

42r3

11.中心天体质量M

GT2

12.黄金代换公式:GM

其中r和T为绕中心天体

运行的行星或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

R2g若地地球质量未知,题

给条件为地球半径和地表处的重力加速度,则可用该式替换10中GM。

13.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小时,位置在地球赤道正上方,离地面的高度为36000千米处。所有同步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大小都相同。

14.宇宙速度(A)第一宇宙速度7.9km/s;第二宇宙速度11.2km/s;第三宇宙速度16.7km/s。

7. 电场线(A)电场线从正极出发到负极终止。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

强越小。电场线不相交不相切,不闭合。沿电场线的方 向电势降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由高电势的等势面 指向低电势的等势面。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 的场强方向

8. 匀强电场(A)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9. 电势差(B)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功,同一

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做功越多,就说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

UAB

WAB

,WABqUABq

五、 机械能 1. 功(B)WFscos ;力使物体所做的功,等

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离合位移的夹角的余弦这

三者的乘积。 2.

UEd,E

U

伏[特],符号V,1V=1J/C) d

3. 4. 5.

W

;PFv t1

动能(A)Ekmv2

2

动能定理(B)WEk2Ek1 重力势能(B)Epmgh

功率(A)P

选无穷远处为零势点则正点电荷周围电势大于零;负点电荷周围电势小于零。

10. 电势(A)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

移动到参考点(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

11. 等势面: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

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12. 电势能: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

则电势能增加。 13. 电容器的电容(A)C

电容器C

WG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B)

8.机械能守恒定律(B)

Ep1Ep2

Q

(单位:法拉F),平行板U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7.弹性势能(A)

S4kd

(k静电力常量)

Ek2Ep2Ek1Ep1系统

14. 常见电容器(A) 七、恒定电流 1.

内只有重力和弹力对物体做功,机械能守恒。 六、电场

1. 元电荷(A)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一种电荷,电荷量

e1.60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或者是电荷量e的整数倍。因此,电荷

19

量e称为元电荷。e1.6010C。

2.

电荷守恒(A)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点电荷(A)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A)[静电力,库仑力]

2. 3. 4. 5.

qUU

,R,I(电流单位:RIt

安[培],符号A;电阻单位:欧[姆],符号)电功:WqUUIt

W

电功率:PUI

t

2

焦耳定律:QWUItIRt

欧姆定律(A)I热功率:P闭合电

3. 4.

I2R

B

)(R

QQFk122

r

5.

(k9.010Nm/C

922

EU外U内,,EIRIr,I

ERr

电场(A)电场的基本形制是他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电场力。

电场和磁场虽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物质不同,但他们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形态。

外电阻,r内电阻)

6.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A)外电路的电势降落,也就

是外电路两端的电压,通常叫做路端电压。 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U

EIr(电动势

E和内

阻r一定)

7. 半导体及其应用(A)超导及其应用(A) 八、磁场

1. 电流的磁场(A)

2. 磁感应强度(A)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

所受的安培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

值叫做磁感应强度。B

F

(单位:特[斯拉],符IL

3.

号T)

磁感线(A)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进入南极。内部............磁感线从南极出发,进入北极。磁感线为闭合曲线,不............

相交不相切,疏密表示磁场强弱,切线方向为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的N极指向,即小磁针的N极受力方向。 地磁场(A)

安培定则(A)[右手螺旋定则]用来判断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

磁性材料(A)分类:①顺磁性物质、抗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根据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的特性)②金属磁性材料、铁氧体(按化学成分)

分子电流假说(A)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是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磁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场一样,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

4. 5. 6.

7.

安培力的大小(A)FBIL(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流所受的安培力最大;当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一致时,电流所受的安培力为零。)(用于匀强磁场或短通电导线)

9. 左手定则(B)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

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电源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10. 洛伦兹力(A)运动电荷受到磁场的作用力。8.

FqvB。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伸开

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且处于同一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并使伸开的四指指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正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

11.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解题思路:画轨迹

找圆心确定半径。)

mvv2

Bqvm r

Bqr

2m2r

T T

Bqv


相关内容

  • 实施高中新课程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 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论坛)改革的帷幕. 到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本轮高考改革的最直接动力.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是,2006年及之前先行 ...

  • 新课程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特色比较
  • 新课程省份 高考改革方案特色比较 高考研究 2009-02-20 1250 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到2014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本轮高考 ...

  • 高中文理分科选科指导
  • 根据现行江苏省高考方案的要求,高一的学生将在进入高二时就要面临理科及文科方向选科的抉择了,选科的结果将直接决定同学们将来学业水平测试(高二时的小高考)及高考时选修科目组的方向.为帮助同学们正确进行选科,充分利用江苏高考方案的现行规则,在将来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特搜集整理了一些相关材料,希望对各位 ...

  •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
  •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 为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选拔和培养各类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 ...

  • 广东省2010年高考改革不再设X科目
  • 广东省2010年高考改革不再设X科目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在广东省考试中心公布:省教育厅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下简称"<调整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报教育部核准,将于2010年正式实施. 根据< ...

  • 部分省区部分省区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 . . . . . . . 部分省区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率先于2004年进行高中课程改革的广东.山东.海南及宁夏将于2007年迎来第一次课改后的高考.目前几个省区的2007年新高考方案的修改稿或定稿已纷纷出炉.分文理,考综合能力,成为已有方案的省区的共同选择. 2007年海南 会考成绩进总分综合评价作 ...

  • 上海浙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不分文理科
  • 中国教育报讯 经上海市政府.浙江省政府批准,<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今天同时向社会公布.根据试点方案,两地高考(微博)考试科目均为"3+3"模式,不分文理科.同时,两地试点改革都将从20 ...

  • 中高考政策
  • 二○一一年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方案 2010年我市中考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落实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9 ...

  • 广州中小学教育现状与升学政策
  • 广州中小学教育现状与升学政策 一. 广州中小学教育现状 (1)广州市城区划分: 老三区(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区.黄埔区.番禺区.白云区.南沙区.萝岗区.从化市.增城市 (2)介绍各区教育的情况: 1.重点介绍教育强区越秀区的情况(配合越秀区的中小学--名校来介绍),其他区可稍作简单介绍. 2.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