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中的祭祀文化

皇城中的祭祀文化

我国当代都城的建筑设计规划制度充分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如无大都的设计思想就是完全恪守《周礼•东官考工记》所规定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原则,而《周礼》正是儒家的政治理想蓝图。明代的北京城则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的,直至清代,一直为统治者所沿用,其设计布局是非常严密完整的,外城,内城,皇城,层层拱卫着紫禁城,体现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主要的建筑物都坐落在中轴线上,巍峨宏大,其它各种建筑物也都以这条中轴线为主作有机地布置和配合,对称而和谐。

步出午门,沿着中轴线,左有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有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坛。在皇城的东、西、南、北、分布着天坛,地坛、月坛、曰坛,先农坛等祭拜日月天地及农神的地方,每适有重大节日,重要时政及四本时令,皇帝都要前往祭祀,以保佑一年风调雨顺,社稷平安,祭祀活动是皇家生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太庙,即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供奉祖先的处所,创建于明永东十八年(1420年),每年四月初一,七月初一,十月初一,皇帝生辰,清明节,七月十五,死去皇帝忌辰,都要在这里致祭。每年岁未(大建廿九日,小建廿八日当天)要举行合祭,即所有供奉于太庙神主的合祭。祭祀典礼由礼部和太常寺负责。

明代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以前,一直举行合祭制度,后来,嘉靖皇帝朱厚聪改变了合祭制度,将太庙改为分立的九座庙,分别奉祀历代祖先,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庙被雷火焚毁,只残留了东南的睿庙一座,朱厚聪以为这是祖宗,不愿意分祀,故示警烧去,所以于二十四年(1545年)又恢复了合祭制度。明代未年,闯王本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进了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烧毁了这座代表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建筑群。

清时,统治者尊崇汉制,敬天法祖,于顺治六年(1649年)重新修建了太庙,乾隆年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布局。太庙的主要建筑由三座大殿组成,殿外是红色围墙,正南五座门楼、墙、檐、斗拱全部由琉璃构件组成。前殿坐落于三层须弥座之上,周围是汉白玉雕花石栏,黄琉璃瓦庑殿顶,金丝楠木,金砖墁地,气势恢宏壮美,这里是专供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中殿,也称寝宫,供奉着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的神位。后殿供奉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的神位,后殿又被称为祧庙,即祭祀远祖的庙。

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为传统的祭祀之日,除正月在上旬的占卜日子之外,一般都在初一日举行。此外,岁未的合祭,皇帝登基、亲政、大婚、远征等重大时政也都要在这里举行祭祖活动。每逢祭祖之时,要提前三天做好准备。届时礼部尚书到太庙牺牲所通知准备祭品,皇帝则要到斋宫斋戒,陪祀的文武官员衙署斋戒。祭前两日,由大学士写祝版。祭前一日,皇帝到中和殿阅祝版,阅毕行三拜礼,乐部设中和韶乐于大殿一层阶上。祭祀当天,皇帝乘礼舆,穿祭服出宫,至太和门换金,午门擂鼓,法驾卤薄前导。至太庙后,太常寺卿恭导皇帝由太庙南左门入,盥洗然后从左门入殿,随之韶乐奏起,繁锁的祭拜仪式开始了。祭祀完毕,皇帝还宫,法架卤薄前导,午门呜钟。

辛亥革命以后,太庙曾一度仍为逊清室所有。民国十三年(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28年,改为故宫博物院分院。新中国成立以后,太庙这座昔日皇家祭祖之所成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社稷坛,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在午门甬路西侧,与太庙东西相对,辽金时期为燕京城东北郊的兴国寺,元时改名为万寿国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这里建社稷坛,至清时,因袭明代遗制,这里成为封建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所谓社即士地神,稷为谷神,社稷便成为国家的象征。全国面积约360余亩,其主体建筑是社稷坛、拜殿、戟门。社稷坛呈方形,三层,坛上铺着五色土,五色土是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以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并象征金,木、水、火、土是万物之本,这五色土是由东春,西白、南红、北黑、中黄这五种颜色组成,意味着中国古代五方五色的规制,以象征全国,坛中央立着一棵方形石柱和一棵方形木柱,社主用石,稷主用木,二神同坛同祭。

我国古代皇帝,“以土谷为重,为天下求福报功,故亲祀社稷,有事则祈焉报焉。”每年仲春仲秋即农历二八月,明清皇帝都要在这里祭社神和稷神,求得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兴旺,社稷平安,凡遇旱涝,更要来这里祭拜,祈求神灵的保佑。《大清会典》载:“凡祭社稷之礼,岁春祈秋报皆以仲月上戊日祭太社、太稷之神,以后土句龙氏,后稷氏配。太社位右,太稷位左,均北向。后土句龙氏东位西向。后稷氏西位东向”。凡礼社稷坛为大祀,往往是由皇帝诣行礼。先至中和殿阅视祝版,祝版用白质墨书,玉用方珪,用礼神制帛,牲用太牢,乐用七奏。春以央钟为宫,秋以南吕为宫。舞用八俏,配位无珪祭日如遇风雨,则在拜殿行礼。

社稷坛自民国三年(1914),米启钤任内务长时,辟为公园,称中央公园。民国十七年(1928),改名为中山公园。

除太庙和社稷坛以外,在皇城的东西南北,还分布着祭拜天地日月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这是遵循我国古代郊祀天地大礼而建造的。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在钟山建有圜丘、方丘,于冬至在圜丘祭天,夏至在方丘祭地。洪武十一年(1378年)建立了大祀殿,合祀天地。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营建北京宫殿,仿照南京的形制,建立了天地坛,合祀皇天后土。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郊修建了地坛,从此后,祭天、祭地的活动分开举行。到了清代,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遗制,世祖(顺治)定都北京后即恢复修建正阳门南天坛各种配套建筑,后经乾隆时改修,成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天坛建筑落,包括圜丘、大享殿、皇穹宇、皇极殿、斋宫、井亭、宰牲亭等。同时在安定门外,沿用明制,在明代地坛(方丘)的基础上,于方泽水渠中设坛,坛二成,地坛之南有皇祗室,坛外又有南、北坎各二,还有神库及神厨,祭器等库及井亭,宰牲亭、斋宫等配套建筑。

远古时期,“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故也称为“郊祀”,每岁冬至之日祭天,夏至之日祭地,郊祀,乃我国古代文大礼,郊祀天地常以日月从祀,明成祖迁都至北京以后,在朝阳门外建日坛,在阜成门外建月坛,每逢天干为甲、丙、戊、庚、壬之年,皇帝亲自祭日,余则皆由文臣代祀,每逢地支为丑、辰、未、戊之年时,皇帝亲自祭月,余则由武臣代祀。清时沿袭明旧制,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坛,月坛遗址,是光绪年间改建的。

祭祀典礼,乃五礼之冠,《礼记•祭统》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祝祈福祥之礼,表达对天神、地祗、人鬼的一种敬意。而作为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清代统治者,沿袭汉制的同时,还保留了本民族入关前“谒庙”之礼,即“祭堂子”。堂子为满州神庙的称呼,是清代特有的建筑,也是清代之绝对禁地,其宗教习俗的内容略似汉制的祭天,其地址原在东交民巷前意大利使馆的北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划入使馆界内,《大清一统志》载:“堂子在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每年元旦亲祭,凡国家有征讨大事,必亲祭告。堂内正中殿,为祭神殿。由大内恭请神位,安奉于殿内。殿南有亭,为拜天圜。殿中立石座,为致祭时立杆之用。两翼石座,分设六行,行各六层,为皇子郡王等致祭立杆之用。堂子的祭礼只是满洲少数民族原始祀神的演变,其祭祀典礼非常秘密,汉人是不许参加的,堂子的建制,乾隆朝的《京城全图》仪绘其形式,并未注明堂子文名,关于堂子祭祀为我们后人几许神秘的色彩。

皇城中的祭祀文化

我国当代都城的建筑设计规划制度充分体现了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如无大都的设计思想就是完全恪守《周礼•东官考工记》所规定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原则,而《周礼》正是儒家的政治理想蓝图。明代的北京城则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的,直至清代,一直为统治者所沿用,其设计布局是非常严密完整的,外城,内城,皇城,层层拱卫着紫禁城,体现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严,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主要的建筑物都坐落在中轴线上,巍峨宏大,其它各种建筑物也都以这条中轴线为主作有机地布置和配合,对称而和谐。

步出午门,沿着中轴线,左有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有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坛。在皇城的东、西、南、北、分布着天坛,地坛、月坛、曰坛,先农坛等祭拜日月天地及农神的地方,每适有重大节日,重要时政及四本时令,皇帝都要前往祭祀,以保佑一年风调雨顺,社稷平安,祭祀活动是皇家生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太庙,即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明清两代封建帝王供奉祖先的处所,创建于明永东十八年(1420年),每年四月初一,七月初一,十月初一,皇帝生辰,清明节,七月十五,死去皇帝忌辰,都要在这里致祭。每年岁未(大建廿九日,小建廿八日当天)要举行合祭,即所有供奉于太庙神主的合祭。祭祀典礼由礼部和太常寺负责。

明代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以前,一直举行合祭制度,后来,嘉靖皇帝朱厚聪改变了合祭制度,将太庙改为分立的九座庙,分别奉祀历代祖先,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庙被雷火焚毁,只残留了东南的睿庙一座,朱厚聪以为这是祖宗,不愿意分祀,故示警烧去,所以于二十四年(1545年)又恢复了合祭制度。明代未年,闯王本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进了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烧毁了这座代表着封建宗法制度的建筑群。

清时,统治者尊崇汉制,敬天法祖,于顺治六年(1649年)重新修建了太庙,乾隆年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布局。太庙的主要建筑由三座大殿组成,殿外是红色围墙,正南五座门楼、墙、檐、斗拱全部由琉璃构件组成。前殿坐落于三层须弥座之上,周围是汉白玉雕花石栏,黄琉璃瓦庑殿顶,金丝楠木,金砖墁地,气势恢宏壮美,这里是专供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中殿,也称寝宫,供奉着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的神位。后殿供奉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的神位,后殿又被称为祧庙,即祭祀远祖的庙。

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即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为传统的祭祀之日,除正月在上旬的占卜日子之外,一般都在初一日举行。此外,岁未的合祭,皇帝登基、亲政、大婚、远征等重大时政也都要在这里举行祭祖活动。每逢祭祖之时,要提前三天做好准备。届时礼部尚书到太庙牺牲所通知准备祭品,皇帝则要到斋宫斋戒,陪祀的文武官员衙署斋戒。祭前两日,由大学士写祝版。祭前一日,皇帝到中和殿阅祝版,阅毕行三拜礼,乐部设中和韶乐于大殿一层阶上。祭祀当天,皇帝乘礼舆,穿祭服出宫,至太和门换金,午门擂鼓,法驾卤薄前导。至太庙后,太常寺卿恭导皇帝由太庙南左门入,盥洗然后从左门入殿,随之韶乐奏起,繁锁的祭拜仪式开始了。祭祀完毕,皇帝还宫,法架卤薄前导,午门呜钟。

辛亥革命以后,太庙曾一度仍为逊清室所有。民国十三年(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28年,改为故宫博物院分院。新中国成立以后,太庙这座昔日皇家祭祖之所成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社稷坛,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在午门甬路西侧,与太庙东西相对,辽金时期为燕京城东北郊的兴国寺,元时改名为万寿国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这里建社稷坛,至清时,因袭明代遗制,这里成为封建帝王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所谓社即士地神,稷为谷神,社稷便成为国家的象征。全国面积约360余亩,其主体建筑是社稷坛、拜殿、戟门。社稷坛呈方形,三层,坛上铺着五色土,五色土是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以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并象征金,木、水、火、土是万物之本,这五色土是由东春,西白、南红、北黑、中黄这五种颜色组成,意味着中国古代五方五色的规制,以象征全国,坛中央立着一棵方形石柱和一棵方形木柱,社主用石,稷主用木,二神同坛同祭。

我国古代皇帝,“以土谷为重,为天下求福报功,故亲祀社稷,有事则祈焉报焉。”每年仲春仲秋即农历二八月,明清皇帝都要在这里祭社神和稷神,求得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兴旺,社稷平安,凡遇旱涝,更要来这里祭拜,祈求神灵的保佑。《大清会典》载:“凡祭社稷之礼,岁春祈秋报皆以仲月上戊日祭太社、太稷之神,以后土句龙氏,后稷氏配。太社位右,太稷位左,均北向。后土句龙氏东位西向。后稷氏西位东向”。凡礼社稷坛为大祀,往往是由皇帝诣行礼。先至中和殿阅视祝版,祝版用白质墨书,玉用方珪,用礼神制帛,牲用太牢,乐用七奏。春以央钟为宫,秋以南吕为宫。舞用八俏,配位无珪祭日如遇风雨,则在拜殿行礼。

社稷坛自民国三年(1914),米启钤任内务长时,辟为公园,称中央公园。民国十七年(1928),改名为中山公园。

除太庙和社稷坛以外,在皇城的东西南北,还分布着祭拜天地日月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这是遵循我国古代郊祀天地大礼而建造的。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最初在钟山建有圜丘、方丘,于冬至在圜丘祭天,夏至在方丘祭地。洪武十一年(1378年)建立了大祀殿,合祀天地。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营建北京宫殿,仿照南京的形制,建立了天地坛,合祀皇天后土。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郊修建了地坛,从此后,祭天、祭地的活动分开举行。到了清代,基本上沿袭了明代的遗制,世祖(顺治)定都北京后即恢复修建正阳门南天坛各种配套建筑,后经乾隆时改修,成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天坛建筑落,包括圜丘、大享殿、皇穹宇、皇极殿、斋宫、井亭、宰牲亭等。同时在安定门外,沿用明制,在明代地坛(方丘)的基础上,于方泽水渠中设坛,坛二成,地坛之南有皇祗室,坛外又有南、北坎各二,还有神库及神厨,祭器等库及井亭,宰牲亭、斋宫等配套建筑。

远古时期,“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故也称为“郊祀”,每岁冬至之日祭天,夏至之日祭地,郊祀,乃我国古代文大礼,郊祀天地常以日月从祀,明成祖迁都至北京以后,在朝阳门外建日坛,在阜成门外建月坛,每逢天干为甲、丙、戊、庚、壬之年,皇帝亲自祭日,余则皆由文臣代祀,每逢地支为丑、辰、未、戊之年时,皇帝亲自祭月,余则由武臣代祀。清时沿袭明旧制,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坛,月坛遗址,是光绪年间改建的。

祭祀典礼,乃五礼之冠,《礼记•祭统》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祝祈福祥之礼,表达对天神、地祗、人鬼的一种敬意。而作为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清代统治者,沿袭汉制的同时,还保留了本民族入关前“谒庙”之礼,即“祭堂子”。堂子为满州神庙的称呼,是清代特有的建筑,也是清代之绝对禁地,其宗教习俗的内容略似汉制的祭天,其地址原在东交民巷前意大利使馆的北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划入使馆界内,《大清一统志》载:“堂子在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每年元旦亲祭,凡国家有征讨大事,必亲祭告。堂内正中殿,为祭神殿。由大内恭请神位,安奉于殿内。殿南有亭,为拜天圜。殿中立石座,为致祭时立杆之用。两翼石座,分设六行,行各六层,为皇子郡王等致祭立杆之用。堂子的祭礼只是满洲少数民族原始祀神的演变,其祭祀典礼非常秘密,汉人是不许参加的,堂子的建制,乾隆朝的《京城全图》仪绘其形式,并未注明堂子文名,关于堂子祭祀为我们后人几许神秘的色彩。


相关内容

  • 皇城相府导游词
  •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12.5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 ...

  • 阳城皇城相府导游词
  • 女士们.先生们: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 ...

  • 城市记 清朝的北京规划
  •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 姓 名:营 莹 学 号:095245414 班 级:园林094班 时 间:2011/3/24 城 市 园 林 绿 地 规 划 课 程 作 业 --城市记 城市记-清朝的北京 北京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 ...

  • 整合环境与历史风貌,整体保护北京皇城--以环境整治为核心的皇城保护策略
  • 整合环境与历史风貌,整体保护北京皇城 --以环境整治为核心的皇城保护策略 宋晓龙廖正昕 [摘要]通过分析皇城历史.现状空间特征,在明确皇城保护区性质的前提下,提出从环境整治入手,建立整体保护体系,以延续皇城的历史风貌. [关键词]北京皇城:整体保护:环境整治 CONSER./盯IONSTRATEGY ...

  • 古建筑测绘实习日志
  • 2011.11.1 阴 皇城相府 今天是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第一天,我们一大早从焦作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抵达了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的皇城相府.车刚刚停稳,同学们便迫不及待的下车买票.站在皇城相府的大门之前,威武气派,华贵富丽,不愧为名相之府.检票后,我们跟随着导游迈进大门.经过导游一 ...

  • 隋唐五代考古特点
  • 隋唐五代考古特点 这一时期内容的考察主要是以唐代为主.考古通论上519页的概述我觉得很重要,我这里标明了页码就是想让你们翻一下.通论礼有各关于这个时期时间段阐述,是这样说的:"唐初,太宗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出现了"贞观之治".随后高宗.武则天时期,保持了统一和强盛.玄宗 ...

  •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 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由来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 ...

  • 建筑风水之故宫
  • 建筑风水之故宫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禄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黄色琉璃瓦屋顶,蓝色护城河和红色围墙把它与外界隔开.外朝为阳区,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主,前面有太 ...

  • 中国古代建筑之宫殿建筑
  • 简述 宫殿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是专供皇帝处理政务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建筑.宫殿以其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整饬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现帝王的权威,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同西方相比,在古代中国这个以儒教为国教的君主制国家,宫殿是古代最重要的建筑. 宫殿的历史沿革 1.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