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领事馆建筑

上个世纪最先来到哈尔滨设立领事馆的自然是俄国人,可是紧随其后就有十多个国家也来到这里设立了领事馆。1907年1月14日俄国第一个在吉林街设立了领事馆,紧接着美国于1月21日在大直街设立了领事馆,2月5日日本领事馆在花园街设立了领事馆,5月18日法国在龙江街设立了领事馆。1909年1月30日西班牙领事馆在铁岭街设立。1911年英国领事馆在铁岭街设立。1918年在斜文街(经纬街)设立瑞典副领事馆。1919年拉脱维亚领事馆在哈设立。1920年丹麦领事馆在哈设立。1921年1月10日葡头牙领事馆在哈设立,同年荷兰领事馆也在哈设立。1924年5月爱沙尼亚在哈设立领事馆。同年9月10日意大利领事馆在松花江街设立。10月5日苏联总领事馆在跃景街设立。1925年立陶宛和比利时领事馆在哈设立。1928年6月1日波兰领事馆在阿什河街设立。1931年捷克在吉林街设立领事馆。1943年匈牙利驻哈领事馆开馆。总之,上个世纪初至三十年代,有二十几个国家在哈设立了领事馆。

领事馆(大使馆)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尊严,所以这些领事馆的建筑都是十分典型的欧式建筑,各个时期各种类别的欧美建筑风格从这些领事馆建筑当中都可以找到。由于年代久远和其他种种原因,这二十几个外国领事馆建筑已有三分之一的领事馆或是严重破损,或者已经拆除。余下的领事馆建筑虽然也程度不同的受到损伤,但仍然掩饰不住它们的别致和优雅,仍然令人赞叹不已。

丹麦领事馆,建于1920年

葡萄牙领事馆

葡萄牙领事馆建于1912年,为著名犹太商人列昂季·斯基德尔斯基的私人宅邸。1921年初,葡萄牙驻哈尔滨领事馆成立后,所罗门·斯基德尔斯基出任领事,馆址就设在这里。1923年穆棱煤矿公司开办后,总公司也设在这里。日伪统治时期,葡萄牙驻哈尔滨领事馆迁到西大直街。该建筑为砖木结构,造型精美,花纹流畅,为仿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现在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幼儿园。

俄国领事馆

俄国领事馆,原为中东铁路管理局旅馆,1901年始建,1903年落成。总设计师中东铁路工程局副总工程师伊格纳齐乌斯,设计师留罗。砖木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荷兰领事馆,建于1922年

建于1902年,1931年成为捷克领事馆

美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美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于1907年月1月21日设立。馆址最初设立于南岗区新买卖街(现果戈里大街)上,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总领事馆迁入到此处。当时美孚石油公司、万国农具公司、花旗银行、信济银行等是美国在哈尔滨的著名企业。

1907年设立的法国领事馆

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

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设立于1909年8月21日。馆址最初设在道里江沿,1910年迁到南岗区车站街(现红军街),后再迁到阿什河街源波波夫兄弟木材公司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领事馆曾一度关闭,1920年恢复,1923年升格为总领事馆。著名的孔氏洋行、西门子洋行、斯布列颠卡酒厂等就是德国在哈尔滨开办的企业。现在哈尔滨市花园小学图书馆。

苏联领事馆,建于1924年,现为省文联

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

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设立于1920年,馆址最初在庙街(现健民街)基别洛—索科大楼内。基别洛—索科是著名的意大利工程师,曾是中东铁路兴安隧道工程设计师,后为哈尔滨房地产主。意大利领事馆设立后,他便是首任领事。后迁到车站街(现红军街),又迁到吉林街与夹树街(现民益街)交角处。30年代再迁至松花江街。原意大利领事馆现隶属黑龙江省电力局。

英国领事馆,位于红军街

日本驻哈总领事馆

原南满铁道株式会社驻哈事务所,1936年改为日本驻哈总领事馆。1924年5月始建,1925年8月落成,设计师尤·彼·日丹诺夫。砖混结构,以巴洛克为主的折衷主义风格。

原日本领事官邸

原日本领事官邸,建于1920年,砖混结构,古典主义基础融入文艺复兴及巴洛克的折衷主义建筑。

【注】本文所转载的文字与图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

本文来源于:你好·哈尔滨www.imharbin.com , 原文地址:http://imharbin.com/90

上个世纪最先来到哈尔滨设立领事馆的自然是俄国人,可是紧随其后就有十多个国家也来到这里设立了领事馆。1907年1月14日俄国第一个在吉林街设立了领事馆,紧接着美国于1月21日在大直街设立了领事馆,2月5日日本领事馆在花园街设立了领事馆,5月18日法国在龙江街设立了领事馆。1909年1月30日西班牙领事馆在铁岭街设立。1911年英国领事馆在铁岭街设立。1918年在斜文街(经纬街)设立瑞典副领事馆。1919年拉脱维亚领事馆在哈设立。1920年丹麦领事馆在哈设立。1921年1月10日葡头牙领事馆在哈设立,同年荷兰领事馆也在哈设立。1924年5月爱沙尼亚在哈设立领事馆。同年9月10日意大利领事馆在松花江街设立。10月5日苏联总领事馆在跃景街设立。1925年立陶宛和比利时领事馆在哈设立。1928年6月1日波兰领事馆在阿什河街设立。1931年捷克在吉林街设立领事馆。1943年匈牙利驻哈领事馆开馆。总之,上个世纪初至三十年代,有二十几个国家在哈设立了领事馆。

领事馆(大使馆)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尊严,所以这些领事馆的建筑都是十分典型的欧式建筑,各个时期各种类别的欧美建筑风格从这些领事馆建筑当中都可以找到。由于年代久远和其他种种原因,这二十几个外国领事馆建筑已有三分之一的领事馆或是严重破损,或者已经拆除。余下的领事馆建筑虽然也程度不同的受到损伤,但仍然掩饰不住它们的别致和优雅,仍然令人赞叹不已。

丹麦领事馆,建于1920年

葡萄牙领事馆

葡萄牙领事馆建于1912年,为著名犹太商人列昂季·斯基德尔斯基的私人宅邸。1921年初,葡萄牙驻哈尔滨领事馆成立后,所罗门·斯基德尔斯基出任领事,馆址就设在这里。1923年穆棱煤矿公司开办后,总公司也设在这里。日伪统治时期,葡萄牙驻哈尔滨领事馆迁到西大直街。该建筑为砖木结构,造型精美,花纹流畅,为仿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现在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幼儿园。

俄国领事馆

俄国领事馆,原为中东铁路管理局旅馆,1901年始建,1903年落成。总设计师中东铁路工程局副总工程师伊格纳齐乌斯,设计师留罗。砖木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荷兰领事馆,建于1922年

建于1902年,1931年成为捷克领事馆

美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美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于1907年月1月21日设立。馆址最初设立于南岗区新买卖街(现果戈里大街)上,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总领事馆迁入到此处。当时美孚石油公司、万国农具公司、花旗银行、信济银行等是美国在哈尔滨的著名企业。

1907年设立的法国领事馆

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

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设立于1909年8月21日。馆址最初设在道里江沿,1910年迁到南岗区车站街(现红军街),后再迁到阿什河街源波波夫兄弟木材公司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领事馆曾一度关闭,1920年恢复,1923年升格为总领事馆。著名的孔氏洋行、西门子洋行、斯布列颠卡酒厂等就是德国在哈尔滨开办的企业。现在哈尔滨市花园小学图书馆。

苏联领事馆,建于1924年,现为省文联

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

意大利驻哈尔滨领事馆设立于1920年,馆址最初在庙街(现健民街)基别洛—索科大楼内。基别洛—索科是著名的意大利工程师,曾是中东铁路兴安隧道工程设计师,后为哈尔滨房地产主。意大利领事馆设立后,他便是首任领事。后迁到车站街(现红军街),又迁到吉林街与夹树街(现民益街)交角处。30年代再迁至松花江街。原意大利领事馆现隶属黑龙江省电力局。

英国领事馆,位于红军街

日本驻哈总领事馆

原南满铁道株式会社驻哈事务所,1936年改为日本驻哈总领事馆。1924年5月始建,1925年8月落成,设计师尤·彼·日丹诺夫。砖混结构,以巴洛克为主的折衷主义风格。

原日本领事官邸

原日本领事官邸,建于1920年,砖混结构,古典主义基础融入文艺复兴及巴洛克的折衷主义建筑。

【注】本文所转载的文字与图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

本文来源于:你好·哈尔滨www.imharbin.com , 原文地址:http://imharbin.com/90


相关内容

  • 哈尔滨概况
  • 哈尔滨,坐落于中国东北部,美丽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带来了无尽的秀美和丰饶.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的方位赋予得天独厚的黄金时空.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大.滨绥.滨州等多条铁路连通国内外,松花 ...

  • 惊诧歉疚感动
  • 读<老街漫步>,总有一种冲动,即在晴朗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鸟儿还在沉睡,街道还很寂静的时候,捧着这本书,按着书中提示的街牌号码,沿着老街逐一走访百年前的建筑. 读<老街漫步>,总是希望一气呵成,特不愿意被打断.因为那样,对一个建筑的情愫才会是连贯的,而非断断续续.否则,如同 ...

  • [原创]哈尔滨的那些欧式建筑
  •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建筑形式非常单一.记得还在设计院工作时,常常与建筑设计室的同事调侃说他们只会画"火柴盒",交谈中才知他们非常无奈.其实,学建筑设计的朋友都多才多艺,绝大多数都有绘画才能,最懂得美学,也最希望自己设计出来的房子受到人们的赞美,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大兴土木修 ...

  • 哈尔滨描述
  •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好 我叫xxx ,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美丽的家乡-哈尔滨.春天来了,哈尔滨的春天气候宜人,绚丽多姿,别具魅力.美丽的松花江宛如一条彩带,给城市增添了无限风光.一年一度的" 哈尔滨之夏" 音乐会,引得中外著名艺术家纷纷前来献艺,使哈尔滨赢得了" 北方音乐 ...

  • 俄罗斯风格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响
  • 摘要:从中东铁路的修建到现在,大约100年的时间里,东北边贸城市的建筑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发展变化,绥芬河的俄罗斯风格建筑从带有强烈强植性建筑到50代的主动建设,再到现代的俄式建筑林立,市民的文化意识与城市文化也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本文通过研究绥芬河俄罗斯风格建筑来分析建筑对东北边贸城市文化的影 ...

  • 哈尔滨市导游欢迎词
  • 也许你曾游历过江南,那烟雨迷蒙中的青瓦粉墙.小巧流水,透出温婉与柔媚的气息:也许你曾游览过千年古都,那朗朗晴空下的雕梁画栋.黄瓦飞檐,显示出堂皇与威严.而哈尔滨展现在你面前的却是另一种风格和魅力. 哈尔滨早已因一曲<太阳岛上>而蜚声中外,澄净如练的松花江与明珠般闪耀的太阳岛已成为哈尔滨优 ...

  • 哈尔滨建筑艺术导游词
  • 也许你曾游历过江南,那烟雨迷蒙中的青瓦粉墙.小巧流水,透出温婉与柔媚的气息:也许你曾游览过千年古都,那朗朗晴空下的雕梁画栋.黄瓦飞檐,显示出堂皇与威严.而哈尔滨展现在你面前的却是另一种风格和魅力. 哈尔滨早已因一曲<太阳岛上>而蜚声中外,澄净如练的松花江与明珠般闪耀的太阳岛已成为哈尔滨优 ...

  • 黑龙江哈尔滨建筑艺术导游词
  • 也许你曾游历过江南,那烟雨迷蒙中的青瓦粉墙.小巧流水,透出温婉与柔媚的气息:也许你曾游览过千年古都,那朗朗晴空下的雕梁画栋.黄瓦飞檐,显示出堂皇与威严.而哈尔滨展现在你面前的却是另一种风格和魅力. 哈尔滨早已因一曲<太阳岛上>而蜚声中外,澄净如练的松花江与明珠般闪耀的太阳岛已成为哈尔滨优 ...

  • 犹太人天津白手起家,从小商贩发展成百万富翁
  • (天津犹太会堂) 天津小白楼音乐厅对面有一座犹太会堂,这座建筑由北欧设计师设计,至今有70多年历史的建筑.尽管从1955年被改建成天主教教堂后与犹太人再无关系,但至今每年仍有近千名犹太人到此探访--这里有他们或他们的父辈在天津生活的记忆.这座建筑,是犹太人在天津留下的最显著的标志. 30年代末出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