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三要素

《地图的三要素》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全书的入门部分。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于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必备工具之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平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熟悉地图上的一般定向法及比例尺的计算;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用地图的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能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掌握地图上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必备条件之

一,且学好这一知识点能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把方向的辨别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关于比例尺,重点是计算。因为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做好这一点,将有助于其对后面综合探究中大小比例尺问题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的采用: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老师很希望能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为了更多、更快地了解同学们,过几天,老师想到同学们家里走走,同学们欢迎吗?(学生肯定会说“欢迎!”)

可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家住哪里” 呀!

要不这样,你们给老师画一幅“学校──我家”的路线图,老师看着你们画的路线图不就能顺利地找到你们的家了吗?

同学们画平面图,挑选两幅同学的平面图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请一位同学结合自己画的平面图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大致方位。

(总结、引导):怎样才能向别人清楚、准确地介绍自己家所在的位置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地图的“语言”,用地图的语言说话。地图的语言有哪些呢?

(二)重、难点的突破:

1、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吗?(学生能说出一些)地图上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告诉我们方向呢?

给出一幅校园平面图,思考:这幅平面图有没有告诉我们方向呢?(学生能够找到图上的指向标,教师总结得出指向标定向法)

地图上除了指向标定向法外,还有其他表示方向的方法吗?(学生看有经纬网的地图)对于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展示地球仪图片,简单介绍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

展示一幅地图,提出问题:如果地图上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我们怎么来确定方向呢?(学生很快找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般定向法。)

『活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定向法,可以设计一个游戏——“我来辨方向”。

要求:八个学生分别站在八个方位上,下面的同学快速喊出一个方位,站在这个方位上的同学迅速举手。看谁做的又快又准。(增强趣味性,帮助学生迅速识记所学知识,并能快速达到运用的目的)

2、比例尺:

『活动』用尺子量出某图中两地的直线距离,并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学生计算完毕后,顺便引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

(对于三种表示方法的换算,可以课堂演练,对后面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有帮助。)

【比较活动】展示出三幅图幅大小相当,比例尺完全不同的地图。

(1)比较这三幅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2)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3)再比较这三幅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4)由此,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得出结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大,要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反之,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就简略。

3、图例和注记:

引入:大家知道,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除了符号还有一些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此,要利用好地图,必须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注记。

【学生活动】(1)阅读常用的图例,自己想办法,如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

(2)动手画一画一些常用图例;

(3)分类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区别?

(4)将一些常用的图例画在硬纸板上,出示,学生抢答并由其他学生评价。

〖总结〗读懂地图的方法和步骤:先阅读地图的名称,了解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地图上的方向,再根据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反思】

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名言: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它充分说明了动手、动脑的价值。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开手脚,组织学生课堂活动讨论、自己小结,教师在整堂课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地图的三要素》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全书的入门部分。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于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必备工具之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平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熟悉地图上的一般定向法及比例尺的计算;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用地图的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能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掌握地图上判别方向的基本方法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必备条件之

一,且学好这一知识点能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把方向的辨别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关于比例尺,重点是计算。因为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做好这一点,将有助于其对后面综合探究中大小比例尺问题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的采用: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老师很希望能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为了更多、更快地了解同学们,过几天,老师想到同学们家里走走,同学们欢迎吗?(学生肯定会说“欢迎!”)

可老师不知道同学们“家住哪里” 呀!

要不这样,你们给老师画一幅“学校──我家”的路线图,老师看着你们画的路线图不就能顺利地找到你们的家了吗?

同学们画平面图,挑选两幅同学的平面图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请一位同学结合自己画的平面图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大致方位。

(总结、引导):怎样才能向别人清楚、准确地介绍自己家所在的位置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懂得地图的“语言”,用地图的语言说话。地图的语言有哪些呢?

(二)重、难点的突破:

1、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吗?(学生能说出一些)地图上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告诉我们方向呢?

给出一幅校园平面图,思考:这幅平面图有没有告诉我们方向呢?(学生能够找到图上的指向标,教师总结得出指向标定向法)

地图上除了指向标定向法外,还有其他表示方向的方法吗?(学生看有经纬网的地图)对于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展示地球仪图片,简单介绍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

展示一幅地图,提出问题:如果地图上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我们怎么来确定方向呢?(学生很快找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般定向法。)

『活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一般定向法,可以设计一个游戏——“我来辨方向”。

要求:八个学生分别站在八个方位上,下面的同学快速喊出一个方位,站在这个方位上的同学迅速举手。看谁做的又快又准。(增强趣味性,帮助学生迅速识记所学知识,并能快速达到运用的目的)

2、比例尺:

『活动』用尺子量出某图中两地的直线距离,并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学生计算完毕后,顺便引出比例尺的表示方法:线段式、文字式和数字式。

(对于三种表示方法的换算,可以课堂演练,对后面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有帮助。)

【比较活动】展示出三幅图幅大小相当,比例尺完全不同的地图。

(1)比较这三幅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2)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3)再比较这三幅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4)由此,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得出结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大,要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反之,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围大,内容就简略。

3、图例和注记:

引入:大家知道,地图上的地面景物是用不同符号表示的,除了符号还有一些文字和数字注记,这些都是地图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此,要利用好地图,必须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注记。

【学生活动】(1)阅读常用的图例,自己想办法,如何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

(2)动手画一画一些常用图例;

(3)分类观察比较,它们有什么区别?

(4)将一些常用的图例画在硬纸板上,出示,学生抢答并由其他学生评价。

〖总结〗读懂地图的方法和步骤:先阅读地图的名称,了解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地图上的方向,再根据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反思】

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名言: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它充分说明了动手、动脑的价值。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开手脚,组织学生课堂活动讨论、自己小结,教师在整堂课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相关内容

  • 地图学原理
  •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 地图 1.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 括综合,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2. 地图的基本特点 特殊的数学法则 特定的符号系统 特异的地图概括 独特 ...

  • 网络电子地图的形式设计
  • 第29卷第5期 2006年10月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GEOMATICS&SPATIALlNFORMATloNTECHNOLOGY V01.29.No.50ct..2006 网络电子地图的形式设计 朱文军 (郑州测绘学校制图系,河南郑州450005) 摘要:主要针对网络电子地图的特点,对网络 ...

  • 地图学概论复习内容要点
  • 第一章 现代地图学引论 ★1.现代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见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富豪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基本特性:严密的数学法则 特定的符号系统 科学的地图概括 2.看图识别地图的组成要素 地形图的 ...

  • 地图制图知识点整理
  • 第一章 地图的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用特定的符号系统,将地图或其他星球的空间事象,以二维或维静态或动态可视化形式,抽象概括.缩小模拟等手段表示在平面或球面上,科学地分析认知与交流传输事象的时空分布.数量质量特征及相互关系等多方面信息的一种图形或图像. 地图的基本特征:严密的数学法则 2)科学的地 ...

  • 地图三要素教学设计
  • 地图三要素教学设计 聚源中学 周培祥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地图,使学生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定义,能熟练进行有关比例尺的计算. 2.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及内容详略的关系. 3.能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网或指向标确定方向. ...

  • 地图学主要内容
  • 地图 第 1 章 第1节 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 (一)地理信息的载体(二)数学法则的结构(三)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四)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第2节 地 ...

  •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复习题&资料
  • 地图学复习 练习一: <新编地图学教程>(第二版)毛赞猷等编 复习指导 第一章 导论 一.填空: 1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多年的历史. 3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间的相互联系.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 ...

  • 地形图的坐标表示方式
  • 1. 地形图坐标系:我国的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 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 横轴:赤道,用Y表示:赤道以南为负,以北为正: 纵轴:中央经线,用X表示: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 坐标原点: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用O表示. 我国位于北半球,故纵坐标均为正值,但为避免中央经度线以西为负值的情况, ...

  • 地图的基本特征
  • 地图的基本特征 (一) 地理信息的载体 二) 数学法则的结构(三) 有目的的图形概括 四) 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中的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 ...

  •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5--认知地图法
  • 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5--认知地图法 TheSurveyMethodsinPlanningandDesign 5--COgn计iVe Map 噘蠹驺臻置戴菲章俊华 DAIFei,ZHANGJun-hua 摘要:认知地图法是探求人们如何把握空间和空间要素的方法.从林奇使用它研究城市意象以来,该方法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