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教学大纲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

一、 课程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并联系相关功能,具体地熟悉胚胎的发生过程,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熟悉受精卵发育过程和胚胎各系统器官的发生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病理学》课程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由基础医学跨入临床医学的桥梁,在整个医学和医学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侧重从形态上观察和研究疾病,并联系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它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证,而且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形态表现及主要疾病时的形态改变;在正确理解和掌握病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病理学的观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使病理与临床有机结合,形态和功能密切联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以后的临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新手段的掌握、熟悉和常规HE 染色的制片过程在组织病理研究中的熟练运用。将为学生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综合实验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体标本,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和切片组织学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形态表现及主要疾病时的形态改变;正确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动态性变化、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使正常与病变;使病理与临床有机结合;形态和功能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具有初步组织病理学基本技能的人才,为其以后的临床学习,诊断、研究疾病及全面培养面向21世纪高层次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五年制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本大纲重点应该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正常组织学和病理变化及病理与临床的联系,适当介绍国内外的新成就,进展和当代医学科学发展的水平。《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综合合性素质的培养,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勤思维,常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强化实践教学,注重主体作用,正确引导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提倡积极发言,加强正常与疾病,病理与临床之间动态演变的学习,开展多媒体手段的教学,统一时间、方法、内容、标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全方位作用,实现本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评价,授课评价和学生成绩、素质的测评。本门课程最终使学生掌握或达到:.1. 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和临床的综合

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2. 由正常组织发展为病理变化的演变过程。3. 具有综合素质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技能。4. 初步掌握一些科研方法与技能。5. 由基础走向临床的能力。

根据教学计划,《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为90学时,于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讲课。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国家教委规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程。

二、 课程目标

(一) 基本理论知识

1. 掌握组织学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2. 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变化特征,包括正常组织学和病理学的

动态演变,病理与临床联系,包括病理过程中的症状体征解释、病

理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实践的密切联系。

3. 熟悉与本学科相关的重要器官的解剖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4. 熟悉与本学科相关的重要器官的胚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5. 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医学新成就、新进展、新技术、新仪器。

(二) 基本技能

1.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2. 掌握病理大体标本和显微镜下结构的正确术语描述和组织形态辨

认。

3. 掌握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病理变化与临床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

4. 熟悉常规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5. 了解新仪器、新技术在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中的应用。

(三) 基本素质

1. 态度 培养学生立志献身医学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禁的、

事实求是的科学作风。

2. 能力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科学思维、认真观察、综合分析、语言

表达、创新精神、实事求是能力的学生

3. 体质 培养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处于清洁卫生的环境中

学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三、 学时分配

学时:组织病理切片技术学总学时90学时。

教学文件:采用本教研室自编的病理解剖实习指导,并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病理学》教材。学生自拟实验报告形式。

教学形式:本课程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实验前温习理论课教科书并预习实验指导;实验时,首先进行多媒体示教,然后学生自己观看大体标本(实物) 、用显微镜观察病理组织切片以及动物实验,根据难点重点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此外尚包括临床病理讨论和尸检实例示教。整个实验分三部分:1. 基础实验2. 经典性实验。3. 综合性实验(包括组织病理学新技术进展与实践)。

四、 实验教学目标与内容

实验名称:

第一章 上皮组织、固有结缔组织与血液

(Epithelial Tissue,Proper Connective Tissue and Blood)

目标:

1. 掌握 单层柱状上皮、扁平上皮、立方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的形态特征与功能。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的特点。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红细胞、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功能。

2. 熟悉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基底面。桥粒、基底膜、纤毛的电镜结构。网状组织的银染结构。网织红细胞的形态。

3. 了解 紧密连接,缝管连接,中间连接,微绒毛的电镜。巨嗜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红细胞、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的电镜结构。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的特点。

内容:

1. 重点阐述 单层柱状上皮、扁平上皮、立方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的形态特征与功能。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的特点。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红细胞、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功能。

2. 详细讲解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基底面。桥粒、基底膜、纤毛的电镜结构。网状组织的银染结构。网织红细胞的形态。

3. 一般介绍 紧密连接,缝管连接,中间连接,微绒毛的电镜。巨嗜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红细胞、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的电镜结构。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的特点。

实验名称:

第二章 软骨与骨、肌组织与神经组织

(Cartilage and Bone,Muscle and Nerve Tissue)

目标:

1. 掌握 骨、软骨的组织结构。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的组织结构。神经原的结构与分类。神经胶质细胞。

2. 熟悉 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肌组织、肌纤维、肌原纤维、肌节、神经组织、突触、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

3. 了解 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肌组织、肌纤维、肌原纤维、肌节、神经组织、突触、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

内容:

1. 重点阐述 骨、软骨的组织结构。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的组织结构。神经原的结构与分类。神经胶质细胞。

2. 详细讲解 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肌组织、肌纤维、肌原纤维、肌节、神经组织、突触、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

3. 一般介绍 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肌组织、肌纤维、肌原纤维、肌节、神经组织、突触、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

实验名称:

第三章 细胞、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injuru and repair of Cell and Organization)

目标:

1. 掌握 损伤与修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颗粒性固缩肾、肾、肝水变性、肝脂肪变

性、足干性坏疽、坏疽性阑尾炎的大体和切片。肉芽组织组织学。

2. 熟悉 脾被膜玻璃样变大体及镜下结构,肾脏干酪样坏死、坏疽性胆囊炎大体特点,

脂肪变性的苏丹III 和饿酸染色,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变性。萎缩大体和镜下。

3. 了解 肥大,化生,增生特点。

内容:

1. 重点阐述 损伤与修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颗粒性固缩肾、肾、肝水变性、肝脂

肪变性、足干性坏疽、坏疽性阑尾炎的大体和切片。肉芽组织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脾被膜玻璃样变大体及镜下结构,肾脏干酪样坏死、坏疽性胆囊炎大体特

点,脂肪变性的苏丹III 和饿酸染色,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变性。萎缩大体和镜下。

3. 一般介绍 肥大,化生,增生特点。

实验名称: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与炎症

(Partial blood circulation obstacle and inflammation)

目标:

1. 掌握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慢性肝淤血,慢性肺淤血,

静脉血栓,脾贫血性梗死,肠出血性坏死的大体和组织学。纤维素性胸膜炎,气管白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慢性胆囊炎的大体和组织学,肠息肉组织学。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

2. 熟悉 动脉血栓大体及组织学、血栓机化组织学,混合血栓,急性肝脓肿大体及组织

学,

3. 了解 血栓形成的过程,急性炎症时血管的变化、血液动力学改变及炎细胞渗出过程。 内容:

1. 重点阐述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慢性肝淤血,慢性肺淤

血,静脉血栓,脾贫血性梗死,肠出血性坏死的大体和组织学。纤维素性胸膜炎,气管白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慢性胆囊炎的大体和组织学,肠息肉组织学。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

2. 详细讲解 动脉血栓大体及组织学、血栓机化组织学,混合血栓,急性肝脓肿大体及

组织学,

3. 一般介绍 血栓形成的过程,急性炎症时血管的变化、血液动力学改变及炎细胞渗出

过程。

实验名称:

第五章 肿 瘤

(tumor ,neoplasm )

目标:

1. 掌握 肿瘤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癌与肉瘤的鉴别,原发瘤与

转移瘤的鉴别。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的病变特点。癌基因、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端粒与端粒酶。皮肤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脂肪瘤、子宫平滑肌瘤、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胃癌、结肠癌、肝癌、成骨肉瘤、绒毛膜上皮癌肝转移、畸胎瘤的大体及组织学。

2. 熟悉 浸润性生长、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的特点。肿瘤的血道转移核淋巴道转移

的特点。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

3. 了解 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血管肉瘤、软骨肉瘤、淋巴管瘤、软骨瘤、血管瘤、

黑色素瘤。

内容:

1. 重点阐述 肿瘤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癌与肉瘤的鉴别,原发

瘤与转移瘤的鉴别。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的病变特点。癌基因、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端粒与端粒酶。皮肤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脂肪瘤、子宫平滑肌瘤、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胃癌、结肠癌、肝癌、成骨肉瘤、绒毛膜上皮癌肝转移、畸胎瘤的大体及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浸润性生长、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的特点。肿瘤的血道转移核淋巴道

转移的特点。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

3. 一般介绍 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血管肉瘤、软骨肉瘤、淋巴管瘤、软骨瘤、血管

瘤、黑色素瘤。

实验名称:

第六章 神经系统、眼和耳与循环系统

(Nerve System, Ear and eye, Circulatory System)

目标:

1. 掌握 大脑白质、灰质核神经节组成。脊髓灰质、小脑、大脑皮质内神经原种类、分

布和形态特点。眼睑组织结构,眼球壁的三层结构,外耳、中耳的组织结构。睑板腺、泪腺。大、中、小动脉组织结构。心脏组织结构与功能。心瓣膜结构与功能。

2. 熟悉 血脑屏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眼的附属器。微循环。心传导系统。静脉结构

及能。

3. 了解 小脑皮质的分层及各层主要的神经原,内耳的解剖结构骨迷路、膜迷路的形态

结构。三种毛细血管分布及特点。束细胞、微动脉、淋巴管结构特点。

内容:

1. 重点阐述 大脑白质、灰质核神经节组成。脊髓灰质、小脑、大脑皮质内神经原种类、

分布和形态特点。眼睑组织结构,眼球壁的三层结构,外耳、中耳的组织结构。睑板腺、泪腺。大、中、小动脉组织结构。心脏组织结构与功能。心瓣膜结构与功能。

2. 详细讲解 血脑屏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眼的附属器。微循环。心传导系统。静脉

结构及能。

3. 一般介绍 小脑皮质的分层及各层主要的神经原,内耳的解剖结构骨迷路、膜迷路的

形态结构。三种毛细血管分布及特点。束细胞、微动脉、淋巴管结构特点。

实验名称:

第七章 皮肤、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Skin ,Immune system and Endocrine system)

目标:

1. 掌握 淋巴结、胸腺的结构与功能。脾脏的组织学。单核吞噬系统与网状内皮系统的

概念与功能。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组织学。

2. 熟悉 胸腺小体,淋巴小结,T 、B 细胞分布与功能,脾小体,腭扁桃体。神经内分

泌系的概念核意义。

3. 了解 上皮网状细胞分布、结构和功能。脾窦的结构特点,甲状旁腺组织学。 内容:

1. 重点阐述 淋巴结、胸腺的结构与功能。脾脏的组织学。单核吞噬系统与网状内皮系

统的概念与功能。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胸腺小体,淋巴小结,T 、B 细胞分布与功能,脾小体,腭扁桃体。神经

内分泌系的概念核意义。

3. 一般介绍 上皮网状细胞分布、结构和功能。脾窦的结构特点,甲状旁腺组织学。

实验名称:

第八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Digestive system and respiratory system)

目标:

1. 掌握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肝脏、肝小叶、胰腺组织结构,口腔、阑尾、

食管、胃、小肠、大肠组织学,鼻腔、肺脏组织结构。气管、肺小叶组织学。

2. 熟悉 舌头、牙齿组织结构,胰岛组织学,胆小管、门管小叶、肝腺泡,气血屏障,

肺巨噬细胞,肺间隔。

3. 了解 消化管的淋巴组织,肝细胞、窦周隙、电镜,嗅部黏膜结构。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肝脏、肝小叶、胰腺组织结构,口腔、

阑尾、食管、胃、小肠、大肠组织学,鼻腔、肺脏组织结构。气管、肺小叶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舌头、牙齿组织结构,胰岛组织学,胆小管、门管小叶、肝腺泡,气血屏

障,肺巨噬细胞,肺间隔。

3. 一般介绍 消化管的淋巴组织,肝细胞、窦周隙、电镜,嗅部黏膜结构。

实验名称:

第九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urinary and reproductive system)

目标:

1. 掌握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肾脏、膀胱组织学。肾单位。睾丸组织学。子宫、乳腺、

卵巢组织学。

2. 熟悉 滤过屏障,球旁复合体,输尿管组织学,曲细精管及各级生精上皮细胞,前列

腺组织学,卵泡,阴道组织学,乳腺小叶,激素与乳腺、宫内膜卵巢的关系。 3. 了解 肾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卵泡发育过程,黄体、白体。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肾脏、膀胱组织学。肾单位。睾丸组织学。子宫、

乳腺、卵巢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滤过屏障,球旁复合体,输尿管组织学,曲细精管及各级生精上皮细胞,

前列腺组织学,卵泡,阴道组织学,乳腺小叶,激素与乳腺、宫内膜卵巢的关系。 3. 一般介绍 肾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卵泡发育过程,黄体、白体。

实验名称:

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

(Circulatory System and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目标:

1. 掌握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风湿性心内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瓣膜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大脑内囊出血、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高血压心脏的大体及组织学。大、小叶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大体及组织学。

2. 熟悉 风湿小体、病毒性肺炎,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鼻咽癌、喉癌。

3. 了解 心肌炎,矽肺、呼吸困难综合症。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风湿性心内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瓣膜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大脑内囊出血、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高血压心脏的大体及组织学。大、小叶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大体及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风湿小体、病毒性肺炎,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鼻咽癌、喉癌。 3. 一般介绍 心肌炎,矽肺、呼吸困难综合症。

实验名称: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目标:

1. 掌握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用所学理论解释病变和临床症状体征。慢性胃溃疡、急性普通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变、食管癌、胃癌、原发性肝癌、结肠癌的大体和组织学。

2. 熟悉 亚急性重型肝炎、坏死后性肝硬化、胰腺癌、大体和组织学。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脉高压、肝功能不全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门静脉三条侧枝循环途径。 3. 了解 胆汁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用所学理论解释病变和临床症状体征。慢性胃溃疡、急性普通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变、食管癌、胃癌、原发性肝癌、结肠癌的大体和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亚急性重型肝炎、坏死后性肝硬化、胰腺癌、大体和组织学。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脉高压、肝功能不全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门静脉三条侧枝循环途径。 3. 一般介绍 胆汁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

实验名称: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内分泌、造血系统疾病

( urinary , reproductive,endocrine ,lymphohematopoietic system) 目标:

1. 掌握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急性、新月体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大体与组织学。膀胱癌大体与组织学。宫颈癌、子宫内膜腺癌、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的大体与组织学。毒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大体与组织学。

2. 熟悉 肾癌,肾盂肾炎,前列腺增殖症、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好发部位与转移途径。甲状腺瘤大体与组织学。

3. 了解 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肾母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

瘤,尿路结石。垂体腺瘤组织学。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急性、新月体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大体与组织学。

膀胱癌大体与组织学。宫颈癌、子宫内膜腺癌、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的大体与组织学。毒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大体与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肾癌,肾盂肾炎,前列腺增殖症、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霍奇金淋

巴瘤。乳腺癌好发部位与转移途径。甲状腺瘤大体与组织学。

3. 一般介绍 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肾母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卵泡膜

细胞瘤,尿路结石。垂体腺瘤组织学。

实验名称:

第十三章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Infectious disease and Parasite disease)

目标:

1. 掌握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肺原发综合征、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

结核、结核球、肾结核、肠结核大体与组织学。肠伤寒、阿米巴、菌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大体与组织学。尖锐湿疣。

2. 熟悉 淋巴结结核、干酪型肺炎、肝结核,成人六大类型肺结核,肠道四种传染病特

点。

3. 了解 血吸虫性肝硬化,梅毒性肉芽肿,流行性出血热。麻风。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肺原发综合征、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

型肺结核、结核球、肾结核、肠结核大体与组织学。肠伤寒、阿米巴、菌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大体与组织学。尖锐湿疣。

2. 详细讲解 淋巴结结核、干酪型肺炎、肝结核,成人六大类型肺结核,肠道四种传染

病特点。

3. 一般介绍 血吸虫性肝硬化,梅毒性肉芽肿,流行性出血热。麻风。

实验名称:

第十四章 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一)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目标:

1 掌握 呼吸系统的概念。气管、肺小叶、肺间隔、呼吸膜(气血屏障)、肺泡上皮的

组织学及生理学。小气道的概念。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形态学及三者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

2 熟悉 正常组织结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体征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用理论知识

解释临床体征。临床病理讨论会。

3 了解 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各种检查、化验的正常值。

内容:

1. 重点阐述 呼吸系统的概念。气管、肺小叶、肺间隔、呼吸膜(气血屏障)、肺泡上

皮的组织学及生理学。小气道的概念。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形态学及三者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

2. 详细讲解 正常组织结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体征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用理论

知识解释临床体征。临床病理讨论会。

3. 一般介绍 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各种检查、化验的正常值。

实验名称:

第十五章 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二)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目标:

1. 掌握 肝脏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特点。肝小叶形态特点及血液循环特点。贮脂

细胞。肝炎、肝硬变、肝癌三者的形态学特点和三者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

2. 熟悉 肝细胞、肝窦超微结构。正常组织结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体征之间的动

态演变过程。用理论知识解释临床体征。临床病理讨论会。

3. 了解 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各种检查、化验的正常值。

内容:

1. 重点阐述 肝脏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特点。肝小叶形态特点及血液循环特点。

贮脂细胞。肝炎、肝硬变、肝癌三者的形态学特点和三者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

2. 详细讲解 肝细胞、肝窦超微结构。正常组织结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体征之间

的动态演变过程。用理论知识解释临床体征。临床病理讨论会。

3. 一般介绍 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各种检查、化验的正常值。

实验名称:

第十六章 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三)

-----组织病理学常用技术原理及应用1

(Organize the pathology in common use techniqu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目标:

1. 掌握 常规组织病理学切片、HE 染色技术

2. 熟悉 切片步骤。

3. 了解 取材、脱水、包埋、一般问题的处理办法。

内容:

1. 重点阐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过程中的基本理论

2. 详细讲解 切片步骤、注意事项。

3. 一般介绍 取材、脱水、包埋过程和意义。

实验名称:

第十七章 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四)

——组织病理学常用技术原理及应用2

(Organize the pathology in common use techniqu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目标:

1. 掌握 免疫组化的应用

2. 熟悉 免疫组化的基本操作过程

3. 了解 免疫组化的原理。

内容:

1. 重点阐述 免疫组化的应用范围及意义。

2. 详细讲解 免疫组化的操作过程。

3. 一般介绍 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

实验名称:

第十八章 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五)

——组织病理学常用技术原理及应用3

(Organize the pathology in common use techniqu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目标:

1. 掌握 组织病理学切片新技术在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

2. 熟悉 组织细胞培养,图象分析技术。

3. 了解 电子显微镜技术,原位PCR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显微切割技术,流式细胞技

术,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

内容:

1. 重点阐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新技术在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与意义。

2. 详细讲解 组织细胞培养,图象分析技术。

3. 一般介绍 电子显微镜技术,原位PCR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显微切割技术,流式细

胞技术,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

五、 措施与评价

(一) 措施

1. 以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指导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备课、授课、考试等),

明确教学目标,认真掌握深度、广度、重点、难点。充分利用大体、切片、显微镜、图片、动画、模型、动物等形象的教具和多媒体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利用多媒体手段每次一名老教师进行示范性授课和临床病理讨论。融入学科相

关知识、边缘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新技术、新进展。统一内容、时间、方法、标准。规范实验教学的程序,以老带新,严把教学质量关。

3.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竞争的学习机制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启发式、讨

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奋发进取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坚持预示讲、预实验制度。坚持有条不紊的实验准备制度。

坚持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制度。

5. 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指导学生自学、答疑和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大

学生科研小组的相关研究。

6.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 评价

1. 在前半学期和后半学期中各进行一次反馈性教学信息学生座谈会。对存在的问

题及时整改。

2. 授课质量评价 认真按照“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表”,由学生、教师予以评定。

每学期进行一次。归档存放。

3. 坚持听课制度,及时反馈信息,认真整改。

4. 学生成绩评价 依照教学大纲,参考《统考大纲》进行实施评价,包括平时

形成性评价,期末的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平时上课的提问、小测验、讨

论发言、纪律、卫生、作业等。总结性评价:期末实验考试成绩。考试内容:掌握内容占70%;熟悉内容占20%;了解内容占10%。

形态学实验室

2005年3月23日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

一、 课程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并联系相关功能,具体地熟悉胚胎的发生过程,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熟悉受精卵发育过程和胚胎各系统器官的发生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病理学》课程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由基础医学跨入临床医学的桥梁,在整个医学和医学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侧重从形态上观察和研究疾病,并联系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它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证,而且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形态表现及主要疾病时的形态改变;在正确理解和掌握病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病理学的观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使病理与临床有机结合,形态和功能密切联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以后的临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新手段的掌握、熟悉和常规HE 染色的制片过程在组织病理研究中的熟练运用。将为学生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综合实验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体标本,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和切片组织学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形态表现及主要疾病时的形态改变;正确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动态性变化、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使正常与病变;使病理与临床有机结合;形态和功能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具有初步组织病理学基本技能的人才,为其以后的临床学习,诊断、研究疾病及全面培养面向21世纪高层次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五年制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本大纲重点应该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正常组织学和病理变化及病理与临床的联系,适当介绍国内外的新成就,进展和当代医学科学发展的水平。《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综合合性素质的培养,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勤思维,常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强化实践教学,注重主体作用,正确引导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提倡积极发言,加强正常与疾病,病理与临床之间动态演变的学习,开展多媒体手段的教学,统一时间、方法、内容、标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全方位作用,实现本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评价,授课评价和学生成绩、素质的测评。本门课程最终使学生掌握或达到:.1. 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和临床的综合

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2. 由正常组织发展为病理变化的演变过程。3. 具有综合素质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技能。4. 初步掌握一些科研方法与技能。5. 由基础走向临床的能力。

根据教学计划,《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为90学时,于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讲课。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国家教委规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程。

二、 课程目标

(一) 基本理论知识

1. 掌握组织学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2. 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变化特征,包括正常组织学和病理学的

动态演变,病理与临床联系,包括病理过程中的症状体征解释、病

理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实践的密切联系。

3. 熟悉与本学科相关的重要器官的解剖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4. 熟悉与本学科相关的重要器官的胚胎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5. 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医学新成就、新进展、新技术、新仪器。

(二) 基本技能

1.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2. 掌握病理大体标本和显微镜下结构的正确术语描述和组织形态辨

认。

3. 掌握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病理变化与临床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

4. 熟悉常规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5. 了解新仪器、新技术在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中的应用。

(三) 基本素质

1. 态度 培养学生立志献身医学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禁的、

事实求是的科学作风。

2. 能力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科学思维、认真观察、综合分析、语言

表达、创新精神、实事求是能力的学生

3. 体质 培养学生不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处于清洁卫生的环境中

学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三、 学时分配

学时:组织病理切片技术学总学时90学时。

教学文件:采用本教研室自编的病理解剖实习指导,并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病理学》教材。学生自拟实验报告形式。

教学形式:本课程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实验前温习理论课教科书并预习实验指导;实验时,首先进行多媒体示教,然后学生自己观看大体标本(实物) 、用显微镜观察病理组织切片以及动物实验,根据难点重点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此外尚包括临床病理讨论和尸检实例示教。整个实验分三部分:1. 基础实验2. 经典性实验。3. 综合性实验(包括组织病理学新技术进展与实践)。

四、 实验教学目标与内容

实验名称:

第一章 上皮组织、固有结缔组织与血液

(Epithelial Tissue,Proper Connective Tissue and Blood)

目标:

1. 掌握 单层柱状上皮、扁平上皮、立方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的形态特征与功能。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的特点。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红细胞、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功能。

2. 熟悉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基底面。桥粒、基底膜、纤毛的电镜结构。网状组织的银染结构。网织红细胞的形态。

3. 了解 紧密连接,缝管连接,中间连接,微绒毛的电镜。巨嗜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红细胞、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的电镜结构。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的特点。

内容:

1. 重点阐述 单层柱状上皮、扁平上皮、立方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的形态特征与功能。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的特点。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红细胞、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功能。

2. 详细讲解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基底面。桥粒、基底膜、纤毛的电镜结构。网状组织的银染结构。网织红细胞的形态。

3. 一般介绍 紧密连接,缝管连接,中间连接,微绒毛的电镜。巨嗜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红细胞、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的电镜结构。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的特点。

实验名称:

第二章 软骨与骨、肌组织与神经组织

(Cartilage and Bone,Muscle and Nerve Tissue)

目标:

1. 掌握 骨、软骨的组织结构。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的组织结构。神经原的结构与分类。神经胶质细胞。

2. 熟悉 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肌组织、肌纤维、肌原纤维、肌节、神经组织、突触、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

3. 了解 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肌组织、肌纤维、肌原纤维、肌节、神经组织、突触、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

内容:

1. 重点阐述 骨、软骨的组织结构。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的组织结构。神经原的结构与分类。神经胶质细胞。

2. 详细讲解 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肌组织、肌纤维、肌原纤维、肌节、神经组织、突触、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

3. 一般介绍 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肌组织、肌纤维、肌原纤维、肌节、神经组织、突触、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

实验名称:

第三章 细胞、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injuru and repair of Cell and Organization)

目标:

1. 掌握 损伤与修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颗粒性固缩肾、肾、肝水变性、肝脂肪变

性、足干性坏疽、坏疽性阑尾炎的大体和切片。肉芽组织组织学。

2. 熟悉 脾被膜玻璃样变大体及镜下结构,肾脏干酪样坏死、坏疽性胆囊炎大体特点,

脂肪变性的苏丹III 和饿酸染色,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变性。萎缩大体和镜下。

3. 了解 肥大,化生,增生特点。

内容:

1. 重点阐述 损伤与修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颗粒性固缩肾、肾、肝水变性、肝脂

肪变性、足干性坏疽、坏疽性阑尾炎的大体和切片。肉芽组织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脾被膜玻璃样变大体及镜下结构,肾脏干酪样坏死、坏疽性胆囊炎大体特

点,脂肪变性的苏丹III 和饿酸染色,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玻璃样变性。萎缩大体和镜下。

3. 一般介绍 肥大,化生,增生特点。

实验名称:

第四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与炎症

(Partial blood circulation obstacle and inflammation)

目标:

1. 掌握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慢性肝淤血,慢性肺淤血,

静脉血栓,脾贫血性梗死,肠出血性坏死的大体和组织学。纤维素性胸膜炎,气管白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慢性胆囊炎的大体和组织学,肠息肉组织学。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

2. 熟悉 动脉血栓大体及组织学、血栓机化组织学,混合血栓,急性肝脓肿大体及组织

学,

3. 了解 血栓形成的过程,急性炎症时血管的变化、血液动力学改变及炎细胞渗出过程。 内容:

1. 重点阐述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慢性肝淤血,慢性肺淤

血,静脉血栓,脾贫血性梗死,肠出血性坏死的大体和组织学。纤维素性胸膜炎,气管白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慢性胆囊炎的大体和组织学,肠息肉组织学。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

2. 详细讲解 动脉血栓大体及组织学、血栓机化组织学,混合血栓,急性肝脓肿大体及

组织学,

3. 一般介绍 血栓形成的过程,急性炎症时血管的变化、血液动力学改变及炎细胞渗出

过程。

实验名称:

第五章 肿 瘤

(tumor ,neoplasm )

目标:

1. 掌握 肿瘤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癌与肉瘤的鉴别,原发瘤与

转移瘤的鉴别。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的病变特点。癌基因、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端粒与端粒酶。皮肤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脂肪瘤、子宫平滑肌瘤、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胃癌、结肠癌、肝癌、成骨肉瘤、绒毛膜上皮癌肝转移、畸胎瘤的大体及组织学。

2. 熟悉 浸润性生长、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的特点。肿瘤的血道转移核淋巴道转移

的特点。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

3. 了解 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血管肉瘤、软骨肉瘤、淋巴管瘤、软骨瘤、血管瘤、

黑色素瘤。

内容:

1. 重点阐述 肿瘤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癌与肉瘤的鉴别,原发

瘤与转移瘤的鉴别。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的病变特点。癌基因、原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端粒与端粒酶。皮肤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脂肪瘤、子宫平滑肌瘤、鳞状细胞癌、纤维肉瘤、胃癌、结肠癌、肝癌、成骨肉瘤、绒毛膜上皮癌肝转移、畸胎瘤的大体及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浸润性生长、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的特点。肿瘤的血道转移核淋巴道

转移的特点。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

3. 一般介绍 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血管肉瘤、软骨肉瘤、淋巴管瘤、软骨瘤、血管

瘤、黑色素瘤。

实验名称:

第六章 神经系统、眼和耳与循环系统

(Nerve System, Ear and eye, Circulatory System)

目标:

1. 掌握 大脑白质、灰质核神经节组成。脊髓灰质、小脑、大脑皮质内神经原种类、分

布和形态特点。眼睑组织结构,眼球壁的三层结构,外耳、中耳的组织结构。睑板腺、泪腺。大、中、小动脉组织结构。心脏组织结构与功能。心瓣膜结构与功能。

2. 熟悉 血脑屏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眼的附属器。微循环。心传导系统。静脉结构

及能。

3. 了解 小脑皮质的分层及各层主要的神经原,内耳的解剖结构骨迷路、膜迷路的形态

结构。三种毛细血管分布及特点。束细胞、微动脉、淋巴管结构特点。

内容:

1. 重点阐述 大脑白质、灰质核神经节组成。脊髓灰质、小脑、大脑皮质内神经原种类、

分布和形态特点。眼睑组织结构,眼球壁的三层结构,外耳、中耳的组织结构。睑板腺、泪腺。大、中、小动脉组织结构。心脏组织结构与功能。心瓣膜结构与功能。

2. 详细讲解 血脑屏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眼的附属器。微循环。心传导系统。静脉

结构及能。

3. 一般介绍 小脑皮质的分层及各层主要的神经原,内耳的解剖结构骨迷路、膜迷路的

形态结构。三种毛细血管分布及特点。束细胞、微动脉、淋巴管结构特点。

实验名称:

第七章 皮肤、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Skin ,Immune system and Endocrine system)

目标:

1. 掌握 淋巴结、胸腺的结构与功能。脾脏的组织学。单核吞噬系统与网状内皮系统的

概念与功能。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组织学。

2. 熟悉 胸腺小体,淋巴小结,T 、B 细胞分布与功能,脾小体,腭扁桃体。神经内分

泌系的概念核意义。

3. 了解 上皮网状细胞分布、结构和功能。脾窦的结构特点,甲状旁腺组织学。 内容:

1. 重点阐述 淋巴结、胸腺的结构与功能。脾脏的组织学。单核吞噬系统与网状内皮系

统的概念与功能。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胸腺小体,淋巴小结,T 、B 细胞分布与功能,脾小体,腭扁桃体。神经

内分泌系的概念核意义。

3. 一般介绍 上皮网状细胞分布、结构和功能。脾窦的结构特点,甲状旁腺组织学。

实验名称:

第八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Digestive system and respiratory system)

目标:

1. 掌握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肝脏、肝小叶、胰腺组织结构,口腔、阑尾、

食管、胃、小肠、大肠组织学,鼻腔、肺脏组织结构。气管、肺小叶组织学。

2. 熟悉 舌头、牙齿组织结构,胰岛组织学,胆小管、门管小叶、肝腺泡,气血屏障,

肺巨噬细胞,肺间隔。

3. 了解 消化管的淋巴组织,肝细胞、窦周隙、电镜,嗅部黏膜结构。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肝脏、肝小叶、胰腺组织结构,口腔、

阑尾、食管、胃、小肠、大肠组织学,鼻腔、肺脏组织结构。气管、肺小叶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舌头、牙齿组织结构,胰岛组织学,胆小管、门管小叶、肝腺泡,气血屏

障,肺巨噬细胞,肺间隔。

3. 一般介绍 消化管的淋巴组织,肝细胞、窦周隙、电镜,嗅部黏膜结构。

实验名称:

第九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urinary and reproductive system)

目标:

1. 掌握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肾脏、膀胱组织学。肾单位。睾丸组织学。子宫、乳腺、

卵巢组织学。

2. 熟悉 滤过屏障,球旁复合体,输尿管组织学,曲细精管及各级生精上皮细胞,前列

腺组织学,卵泡,阴道组织学,乳腺小叶,激素与乳腺、宫内膜卵巢的关系。 3. 了解 肾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卵泡发育过程,黄体、白体。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肾脏、膀胱组织学。肾单位。睾丸组织学。子宫、

乳腺、卵巢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滤过屏障,球旁复合体,输尿管组织学,曲细精管及各级生精上皮细胞,

前列腺组织学,卵泡,阴道组织学,乳腺小叶,激素与乳腺、宫内膜卵巢的关系。 3. 一般介绍 肾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卵泡发育过程,黄体、白体。

实验名称:

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

(Circulatory System and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目标:

1. 掌握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风湿性心内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瓣膜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大脑内囊出血、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高血压心脏的大体及组织学。大、小叶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大体及组织学。

2. 熟悉 风湿小体、病毒性肺炎,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鼻咽癌、喉癌。

3. 了解 心肌炎,矽肺、呼吸困难综合症。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风湿性心内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慢性瓣膜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大脑内囊出血、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高血压心脏的大体及组织学。大、小叶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大体及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风湿小体、病毒性肺炎,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鼻咽癌、喉癌。 3. 一般介绍 心肌炎,矽肺、呼吸困难综合症。

实验名称: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目标:

1. 掌握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用所学理论解释病变和临床症状体征。慢性胃溃疡、急性普通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变、食管癌、胃癌、原发性肝癌、结肠癌的大体和组织学。

2. 熟悉 亚急性重型肝炎、坏死后性肝硬化、胰腺癌、大体和组织学。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脉高压、肝功能不全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门静脉三条侧枝循环途径。 3. 了解 胆汁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用所学理论解释病变和临床症状体征。慢性胃溃疡、急性普通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变、食管癌、胃癌、原发性肝癌、结肠癌的大体和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亚急性重型肝炎、坏死后性肝硬化、胰腺癌、大体和组织学。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脉高压、肝功能不全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门静脉三条侧枝循环途径。 3. 一般介绍 胆汁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

实验名称: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内分泌、造血系统疾病

( urinary , reproductive,endocrine ,lymphohematopoietic system) 目标:

1. 掌握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急性、新月体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大体与组织学。膀胱癌大体与组织学。宫颈癌、子宫内膜腺癌、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的大体与组织学。毒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大体与组织学。

2. 熟悉 肾癌,肾盂肾炎,前列腺增殖症、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好发部位与转移途径。甲状腺瘤大体与组织学。

3. 了解 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肾母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

瘤,尿路结石。垂体腺瘤组织学。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急性、新月体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大体与组织学。

膀胱癌大体与组织学。宫颈癌、子宫内膜腺癌、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的大体与组织学。毒性、非毒性甲状腺肿大体与组织学。

2. 详细讲解 肾癌,肾盂肾炎,前列腺增殖症、卵巢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霍奇金淋

巴瘤。乳腺癌好发部位与转移途径。甲状腺瘤大体与组织学。

3. 一般介绍 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肾母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卵泡膜

细胞瘤,尿路结石。垂体腺瘤组织学。

实验名称:

第十三章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Infectious disease and Parasite disease)

目标:

1. 掌握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肺原发综合征、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

结核、结核球、肾结核、肠结核大体与组织学。肠伤寒、阿米巴、菌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大体与组织学。尖锐湿疣。

2. 熟悉 淋巴结结核、干酪型肺炎、肝结核,成人六大类型肺结核,肠道四种传染病特

点。

3. 了解 血吸虫性肝硬化,梅毒性肉芽肿,流行性出血热。麻风。

内容:

1. 重点阐述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肺原发综合征、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

型肺结核、结核球、肾结核、肠结核大体与组织学。肠伤寒、阿米巴、菌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大体与组织学。尖锐湿疣。

2. 详细讲解 淋巴结结核、干酪型肺炎、肝结核,成人六大类型肺结核,肠道四种传染

病特点。

3. 一般介绍 血吸虫性肝硬化,梅毒性肉芽肿,流行性出血热。麻风。

实验名称:

第十四章 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一)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

目标:

1 掌握 呼吸系统的概念。气管、肺小叶、肺间隔、呼吸膜(气血屏障)、肺泡上皮的

组织学及生理学。小气道的概念。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形态学及三者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

2 熟悉 正常组织结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体征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用理论知识

解释临床体征。临床病理讨论会。

3 了解 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各种检查、化验的正常值。

内容:

1. 重点阐述 呼吸系统的概念。气管、肺小叶、肺间隔、呼吸膜(气血屏障)、肺泡上

皮的组织学及生理学。小气道的概念。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形态学及三者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

2. 详细讲解 正常组织结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体征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用理论

知识解释临床体征。临床病理讨论会。

3. 一般介绍 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各种检查、化验的正常值。

实验名称:

第十五章 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二)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目标:

1. 掌握 肝脏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特点。肝小叶形态特点及血液循环特点。贮脂

细胞。肝炎、肝硬变、肝癌三者的形态学特点和三者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

2. 熟悉 肝细胞、肝窦超微结构。正常组织结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体征之间的动

态演变过程。用理论知识解释临床体征。临床病理讨论会。

3. 了解 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各种检查、化验的正常值。

内容:

1. 重点阐述 肝脏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特点。肝小叶形态特点及血液循环特点。

贮脂细胞。肝炎、肝硬变、肝癌三者的形态学特点和三者之间的动态演变过程。

2. 详细讲解 肝细胞、肝窦超微结构。正常组织结构—病理变化—临床症状、体征之间

的动态演变过程。用理论知识解释临床体征。临床病理讨论会。

3. 一般介绍 临床诊断疾病的过程。各种检查、化验的正常值。

实验名称:

第十六章 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三)

-----组织病理学常用技术原理及应用1

(Organize the pathology in common use techniqu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目标:

1. 掌握 常规组织病理学切片、HE 染色技术

2. 熟悉 切片步骤。

3. 了解 取材、脱水、包埋、一般问题的处理办法。

内容:

1. 重点阐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过程中的基本理论

2. 详细讲解 切片步骤、注意事项。

3. 一般介绍 取材、脱水、包埋过程和意义。

实验名称:

第十七章 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四)

——组织病理学常用技术原理及应用2

(Organize the pathology in common use techniqu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目标:

1. 掌握 免疫组化的应用

2. 熟悉 免疫组化的基本操作过程

3. 了解 免疫组化的原理。

内容:

1. 重点阐述 免疫组化的应用范围及意义。

2. 详细讲解 免疫组化的操作过程。

3. 一般介绍 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

实验名称:

第十八章 组织病理学综合实验(五)

——组织病理学常用技术原理及应用3

(Organize the pathology in common use techniqu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目标:

1. 掌握 组织病理学切片新技术在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

2. 熟悉 组织细胞培养,图象分析技术。

3. 了解 电子显微镜技术,原位PCR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显微切割技术,流式细胞技

术,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

内容:

1. 重点阐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新技术在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与意义。

2. 详细讲解 组织细胞培养,图象分析技术。

3. 一般介绍 电子显微镜技术,原位PCR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显微切割技术,流式细

胞技术,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

五、 措施与评价

(一) 措施

1. 以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指导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备课、授课、考试等),

明确教学目标,认真掌握深度、广度、重点、难点。充分利用大体、切片、显微镜、图片、动画、模型、动物等形象的教具和多媒体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利用多媒体手段每次一名老教师进行示范性授课和临床病理讨论。融入学科相

关知识、边缘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新技术、新进展。统一内容、时间、方法、标准。规范实验教学的程序,以老带新,严把教学质量关。

3.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竞争的学习机制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启发式、讨

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奋发进取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坚持预示讲、预实验制度。坚持有条不紊的实验准备制度。

坚持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制度。

5. 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指导学生自学、答疑和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大

学生科研小组的相关研究。

6.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 评价

1. 在前半学期和后半学期中各进行一次反馈性教学信息学生座谈会。对存在的问

题及时整改。

2. 授课质量评价 认真按照“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表”,由学生、教师予以评定。

每学期进行一次。归档存放。

3. 坚持听课制度,及时反馈信息,认真整改。

4. 学生成绩评价 依照教学大纲,参考《统考大纲》进行实施评价,包括平时

形成性评价,期末的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平时上课的提问、小测验、讨

论发言、纪律、卫生、作业等。总结性评价:期末实验考试成绩。考试内容:掌握内容占70%;熟悉内容占20%;了解内容占10%。

形态学实验室

2005年3月23日


相关内容

  • 浅谈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多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 浅谈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多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 陈向红,贾学梅 (安徽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中心,安徽合肥230032) 摘要: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形态学学科,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专业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而病理学实验教学是 医学生学好病理学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现代教学技术逐渐在病理 ...

  • 石蜡切片冰冻切片超薄切片
  • 石蜡切片技术 虽然21世纪医学高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新的诊断方法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即使是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疾病的确诊主要还是通过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所有其他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影像诊断.实验室检查诊断乃至分子诊断)的金标准.因此学习相关病理诊断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病理技术不仅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 ...

  • 病理科工作流程
  • 病理室工作程序规范 病理科工作制度 一.全科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坚决执行医院提出的各项承诺. 二.工作人员必须服务热情,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各项工作均应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互相协作,上下团结. 三.工作人员本着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干好本职工作.外检工作 要认真.细 ...

  • 病理科规章制度
  • 一. 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二. 病理科的工作范畴 三. 病理科的设置及基本条件 (一) 病理科的设置 (二) 病理科人员的数量 (三) 病理医师和技术员的任职要求 (四) 病理科的用房 (五) 病理科必须的专业技术设备 (六) 专业参考图书 四. 病理科规章制度 (一) 病理科工作制度?? ...

  • 临床医学生病理科见习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病理见习在病理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介绍临床病理见习的具体实施步骤及经验教训.结果:临床病理见习可以带来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学生能更早期的接触临床,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临床病理;见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

  • 绵羊卵巢组织石蜡切片
  • 绵羊卵巢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条件优化研究 姜晓龙陈建伟姚晓磊赵妙妙吕丽华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 [摘要]为观察绵羊正常卵巢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苏术精一伊红(hcmatoxylirrcosin, HE)染色法制作绵羊卵巢 组织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在切片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 ...

  • 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 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大纲 (供七.五年制学生用)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口腔组织病理学(Oral Histology and Pathology) 课程号: 50300540(7年制) 50301140(5年制)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64 学分:4 二 .教学目的及要求 ...

  • [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
  • <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11 课程名称:<法医病理学> 英文名称:Forensic Pathology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180 讲课学时:108 实验学时:72 适用对象:法医学 选修课程:医疗纠纷与法律处理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涉及法 ...

  • 人体塑化技术_百度百科
  • 人体塑化技术_百度百科百度首页|登录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 帮助设置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学 体育 亚运会 欧冠 核心用户 人体塑化技术百科名片 人体塑化技术,即是一种把人体器官组织里的水分用液体硅树脂混合物替代,把人体变成能永久保存的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