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扶贫大有可为

  从1995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原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按照国务院部署,承担了湖北省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巴东县、神农架林区(以下简称“三县一区”)的定点扶贫任务。在投入94200多万元加快当地电网发展的同时,连续十七年实施电力定点扶贫项目218项,总投资24834.96万元,其中直接投入扶贫资金7225.65万元,带动地方投入17619.31万元。   通过十八年的真情帮扶,三县一区实现了“户户通电”,医疗卫生和交通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文化教育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2011-2020中国扶贫开发纲要》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启动湖北“三县一区”第五期定点扶贫规划,与地方扶贫部门一起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共同走出了一条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在湖北省巴东县实施的绿葱坡神农世家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就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创新案例。   巴东县神农世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农世家公司”)成立于2007年,自特种野猪养殖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列为国家级科技星火项目计划后,该公司已成为从事野猪驯养繁殖与经营的生态农业科技企业,主要以养殖特种野猪和销售野猪肉产品为主,发展态势良好。该公司的特种野猪产品于2010年11月通过并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011年在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荣获中国优质产品奖;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公司商标“神农世家”和系列产品商标。 2011年,公司被巴东县畜牧畜医局授予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企业;被巴东县妇联授予“双学双比”示范基地。   2011年,国家电网与地方扶贫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对神农世家公司实施定点扶贫。其基本模式是“四个一”,即:扶持一个龙头企业、壮大一个特色产业、培育一批专业户、带动一片地区脱贫。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产业化扶贫的方针,扶持神农世家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壮大巴东县特种野猪生态养殖产业,培育一百多户养殖专业户,带动周边地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该模式的创新做法主要体现在“三变六统一”上。“三变”之一是变直接帮扶为间接帮扶。扶贫的对象是山区的贫苦农民,以往的扶贫模式多为直接对其进行帮扶,这种帮扶受农民个人能力素质、当地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效果往往不佳或者不能持久,容易出现返贫现象。而国家电网在巴东推行的帮扶新模式,注重培育壮大地方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真正脱贫致富,可以形成扶贫长效机制,效果更佳。   之二是变“输血”为“造血”。产业扶贫可以充分结合贫困地区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条件等发展适应性强的产业,带动贫困地区资源开发、经济结构调整和贫困人口就业,变“输血”为“造血”,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农民通过积极劳动脱贫致富。国家电网积极发展适合巴东自然环境条件的特种野猪养殖,开发利用了山区农村富余的山林资源、土地种植资源、劳动力资源,以点带面,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之三是变废为宝。在扶贫项目实施中,国家电网积极与神农世家公司沟通,加强对养殖农户的指导,传授生态养殖野猪的技术方法,充分利用山林中、坡地路边的树叶野草及农户自家地里的红薯藤、土豆苗、玉米杆、萝卜、白菜叶等丢弃的青粗饲料用来喂猪,再用发酵后的猪粪作有机肥料种植青粗饲料,变废为宝,形成环保节能的原生态有机生物链和再生、循环、良性的生态链,科学养殖、科学发展。   “六统一”则是指对养殖农户实行统一种猪育苗,统一免费发放幼崽猪给村民喂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按合同回收肥育猪,统一掌控质量和市场销售。国家电网帮助神农世家公司建立“农超对接”销售模式,使初级农产品丰富的西部贫困山区,与经济发达的东部一线城市实现了农超对接。目前,该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布设销售网点,标准化国际条码包装的产品正式进入家乐福、人人乐等大型超市,销售火爆,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农户养得出、种得出却卖不出的难题。农户养殖野猪的风险降到最低,各个养殖合作社、农户都放心大力发展生产养殖,使定点扶贫的效果真正落实到贫困农民身上。   国家电网通过帮扶地方龙头企业的方式,充分利用贫困山区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既开发利用了山区农村富余的山林资源、土地种植资源、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初步统计,2011年,与该公司合作的100多家农户共增加收入300多万元,其中规模较大的7户,平均增加收入15万元;承担散养任务的350户农户,户均增加收入1.2万元。此外,还有更多的群众通过出售玉米红薯蔬菜等青粗饲料增加了收入。   在实施扶贫项目过程中,国家电网十分重视巴东当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山林原生态自然环境,真正做到既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又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优化环境。   国家电网尽可能地避免大规模圈地建设大型养猪场、耗用资源、甚至污染环境,而是利用山林空地,分散放养,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生态养殖带动农民致富的做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从1995年开始,国家电网公司(原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按照国务院部署,承担了湖北省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巴东县、神农架林区(以下简称“三县一区”)的定点扶贫任务。在投入94200多万元加快当地电网发展的同时,连续十七年实施电力定点扶贫项目218项,总投资24834.96万元,其中直接投入扶贫资金7225.65万元,带动地方投入17619.31万元。   通过十八年的真情帮扶,三县一区实现了“户户通电”,医疗卫生和交通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文化教育和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改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2011-2020中国扶贫开发纲要》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启动湖北“三县一区”第五期定点扶贫规划,与地方扶贫部门一起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共同走出了一条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在湖北省巴东县实施的绿葱坡神农世家特种野猪生态养殖项目就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创新案例。   巴东县神农世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农世家公司”)成立于2007年,自特种野猪养殖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列为国家级科技星火项目计划后,该公司已成为从事野猪驯养繁殖与经营的生态农业科技企业,主要以养殖特种野猪和销售野猪肉产品为主,发展态势良好。该公司的特种野猪产品于2010年11月通过并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011年在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荣获中国优质产品奖;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公司商标“神农世家”和系列产品商标。 2011年,公司被巴东县畜牧畜医局授予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企业;被巴东县妇联授予“双学双比”示范基地。   2011年,国家电网与地方扶贫部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对神农世家公司实施定点扶贫。其基本模式是“四个一”,即:扶持一个龙头企业、壮大一个特色产业、培育一批专业户、带动一片地区脱贫。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产业化扶贫的方针,扶持神农世家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壮大巴东县特种野猪生态养殖产业,培育一百多户养殖专业户,带动周边地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该模式的创新做法主要体现在“三变六统一”上。“三变”之一是变直接帮扶为间接帮扶。扶贫的对象是山区的贫苦农民,以往的扶贫模式多为直接对其进行帮扶,这种帮扶受农民个人能力素质、当地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效果往往不佳或者不能持久,容易出现返贫现象。而国家电网在巴东推行的帮扶新模式,注重培育壮大地方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真正脱贫致富,可以形成扶贫长效机制,效果更佳。   之二是变“输血”为“造血”。产业扶贫可以充分结合贫困地区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条件等发展适应性强的产业,带动贫困地区资源开发、经济结构调整和贫困人口就业,变“输血”为“造血”,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农民通过积极劳动脱贫致富。国家电网积极发展适合巴东自然环境条件的特种野猪养殖,开发利用了山区农村富余的山林资源、土地种植资源、劳动力资源,以点带面,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之三是变废为宝。在扶贫项目实施中,国家电网积极与神农世家公司沟通,加强对养殖农户的指导,传授生态养殖野猪的技术方法,充分利用山林中、坡地路边的树叶野草及农户自家地里的红薯藤、土豆苗、玉米杆、萝卜、白菜叶等丢弃的青粗饲料用来喂猪,再用发酵后的猪粪作有机肥料种植青粗饲料,变废为宝,形成环保节能的原生态有机生物链和再生、循环、良性的生态链,科学养殖、科学发展。   “六统一”则是指对养殖农户实行统一种猪育苗,统一免费发放幼崽猪给村民喂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按合同回收肥育猪,统一掌控质量和市场销售。国家电网帮助神农世家公司建立“农超对接”销售模式,使初级农产品丰富的西部贫困山区,与经济发达的东部一线城市实现了农超对接。目前,该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布设销售网点,标准化国际条码包装的产品正式进入家乐福、人人乐等大型超市,销售火爆,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农户养得出、种得出却卖不出的难题。农户养殖野猪的风险降到最低,各个养殖合作社、农户都放心大力发展生产养殖,使定点扶贫的效果真正落实到贫困农民身上。   国家电网通过帮扶地方龙头企业的方式,充分利用贫困山区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既开发利用了山区农村富余的山林资源、土地种植资源、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初步统计,2011年,与该公司合作的100多家农户共增加收入300多万元,其中规模较大的7户,平均增加收入15万元;承担散养任务的350户农户,户均增加收入1.2万元。此外,还有更多的群众通过出售玉米红薯蔬菜等青粗饲料增加了收入。   在实施扶贫项目过程中,国家电网十分重视巴东当地资源的综合利用,保护山林原生态自然环境,真正做到既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又保护环境、美化环境、优化环境。   国家电网尽可能地避免大规模圈地建设大型养猪场、耗用资源、甚至污染环境,而是利用山林空地,分散放养,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生态养殖带动农民致富的做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关内容

  • 领导的讲话稿
  • 第22期 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 2011年8月15日 钱芳莉.金展扬同志在市内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钱芳莉同志的讲话 (2011年8月10日) 今天,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在这里召开市内扶贫工作会议,刚才展扬同志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并与各区签订了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目标责任书.上半年,通过大家共 ...

  • 2015农村扶贫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 xx村是**镇贫困村之一,全村11个村民组,660户居民,总人口2550人,村民代表43人,党员53人,4个党小组,村两委班成员5人.本村由于属典型湾区沙土地域,是老淠河的行洪区.由于村庄密集,人口众多,农业经济发展单一,不仅贫困面大,而且贫困程度深.加之没有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匮乏.多数群众家庭 ...

  • 王三运在甘肃省扶贫攻坚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 王三运在甘肃省扶贫攻坚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10月18日) 原标题:在全省扶贫攻坚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难题,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中央对甘肃工作的殷切期望.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 ...

  • 学习十七大体会:农民增收的三个途径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被放在了"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三点"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特别强调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的问题. 站在全中国的角度,三农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第三位,也是恰当的.我们现在最 ...

  • 供电局帮扶村扶贫开发规划方案
  •   根据《中共**市**区委办公室、**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17号),为确保**供电局对口帮扶**区沙院镇五和村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圆满完成帮扶工作任务,按照**供电局及**区扶贫开发办公室“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   作部署,创新 ...

  • 河北创新扶贫工作
  • 周本顺召集座谈会并讲话.他饱含深情地说,太行山区的贫困问题不解决,我们寝食难安.聂荣臻元帅讲过一句话,"阜平不富,死不瞑目".这不光是对阜平说的,指的是整个太行山老区,我们都要有这样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这些年,太行山区的发展变化很大.然而,真正摆脱贫困,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最 ...

  • 乡党委工作报告
  • 在中国共产党**县**乡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的报告 (____年_月__日)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现在我代表中共**县**乡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中共**乡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在走完“十五”征程,阔步进入“十一五”和面临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 ...

  • 新整乡推进实施方案
  • 第一章 概论 1.1 项目背景 2010年3月2日,市委书记赵立雄在宣威市阿都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阿都乡的发展问题,曲靖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阿都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2010年11月,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将阿都乡列为2010年度全省"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乡 ...

  • 探讨:"5 2"生活模式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如何发展?
  •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可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帮助农民脱贫.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大力提升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升级发展,是形势所在,是时代所趋.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渐进成熟,但仍存阻碍.如何解决产品的特色.品质.数量.销售.投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系列问题? 乡村旅游产业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