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难点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你知道吗?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你知道为什么吗?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 出示自学指导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8--10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一)唐王朝的建立:年,建立唐朝,定都,

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继承皇位,次年 改年号为 ,

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2、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 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

(三)贞观新政(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0--1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出现原因:

(1)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2)唐太宗认真吸取 的经验教训。

(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2、革新措施(新政内容):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规定的方式代替服役,使逐渐松弛。

(2)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制。三省中, 替皇帝起草政令, 负责审核,最后交由执行。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3)法律上:唐朝在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3、新政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经济,国力,被誉为。

四、先学

学生读教材,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

【共同探究】

1、唐太宗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唐太宗的这个认识和隋朝的灭亡有何关系?

(3)为此唐太宗又是怎么做的?

2、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初之盛“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试从“时会”和“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五、后教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进行归纳和点拨。

隋朝虽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一系列重要制度,给我们留下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并且富庶一时,但由于其后期统治的残暴,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终于在人民大规模的反抗中土崩瓦解。随后建立的唐朝,其前期统治者认真汲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施德于民,历数代而至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鼎盛,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治世、盛世局面,为后世景仰,被历代仿效。

六、课堂检测

1、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 )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3、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笼络人才 B、维护封建统治 C、做一代名君 D、减少决策失

4、下列朝代定都长安的有( )

①西晋 ②西汉 ③东汉 ④隋朝 ⑤唐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④ 5 “三省六部”制首创于下列哪一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6、“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们负担 ②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唯才是举③开通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④沿袭和完善隋代的“ 三省六部”制,加强行政职能⑤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7、(上)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

(1)材料中的“上”“魏子”指的是谁?

(2)材料中提到的“三镜”指的是什么?

(3)为何他会感到“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

七、课堂小结

学生进行小结。

八、布置作业

请你简单评价一下武则天。

预习第三课

九、课后反思

以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为题展开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 唐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二、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 唐太宗即位

2、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三、贞观新政与贞观之治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难点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你知道吗?国外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此街。你知道为什么吗?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 出示自学指导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8--10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一)唐王朝的建立:年,建立唐朝,定都,

最后兼并各割据势力,全国又归于统一。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继承皇位,次年 改年号为 ,

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2、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 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比喻为。

(三)贞观新政(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0--1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出现原因:

(1)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2)唐太宗认真吸取 的经验教训。

(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2、革新措施(新政内容):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规定的方式代替服役,使逐渐松弛。

(2)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代的制。三省中, 替皇帝起草政令, 负责审核,最后交由执行。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3)法律上:唐朝在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3、新政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经济,国力,被誉为。

四、先学

学生读教材,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拨。

【共同探究】

1、唐太宗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唐太宗的这个认识和隋朝的灭亡有何关系?

(3)为此唐太宗又是怎么做的?

2、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初之盛“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试从“时会”和“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五、后教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进行归纳和点拨。

隋朝虽然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一系列重要制度,给我们留下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并且富庶一时,但由于其后期统治的残暴,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终于在人民大规模的反抗中土崩瓦解。随后建立的唐朝,其前期统治者认真汲取隋亡的历史教训,励精图治,施德于民,历数代而至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鼎盛,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治世、盛世局面,为后世景仰,被历代仿效。

六、课堂检测

1、中国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时期为( )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是( )

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 C、武则天 D、唐玄宗李隆基

3、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笼络人才 B、维护封建统治 C、做一代名君 D、减少决策失

4、下列朝代定都长安的有( )

①西晋 ②西汉 ③东汉 ④隋朝 ⑤唐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④ 5 “三省六部”制首创于下列哪一朝代( )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6、“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们负担 ②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唯才是举③开通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④沿袭和完善隋代的“ 三省六部”制,加强行政职能⑤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7、(上)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

(1)材料中的“上”“魏子”指的是谁?

(2)材料中提到的“三镜”指的是什么?

(3)为何他会感到“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镜矣”?

七、课堂小结

学生进行小结。

八、布置作业

请你简单评价一下武则天。

预习第三课

九、课后反思

以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为题展开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一、 唐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二、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 唐太宗即位

2、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三、贞观新政与贞观之治


相关内容

  •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
  •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案 川教版历史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隋唐两朝的都城,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概述隋文帝及唐太宗治理 ...

  • 七年级历史4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案人教版
  • 4.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学习目标 1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促使"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 2.唐玄宗统治前期,形成"开元盛世"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完善科举制度. 4.唐 ...

  • 人教版(2016)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3课盛唐气象
  • 盛唐气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简要叙述唐朝历史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及后期的"安史之乱"的大致历史走向. (2)学生通过对曲辕犁和筒车的学习,能理解科技推 ...

  •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 2012春季学期七年级下册 历 史 教 案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开运河 创科举 课标内容:1.了解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以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① 隋朝的建立:②隋朝统一的时间及其意义:③大运河开凿的时间. 南北起止及中 ...

  •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
  •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 ...

  •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BX4_19_M7
  •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过程和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

  •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步熟悉课文,疏通字词 一 ...

  • 初一历史下册教案
  • 初一历史下册教案 (初一历史备课组) 教案: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 ...

  • "开元盛世"教案
  • 教 案 首 页 教学案 内 容 (根据上面要求在下面编写教学案内容) 导入新课 "结合史料(课本)能总结出"开元之治"原因者,将获得大唐开元盛世游的机会." 什么是开元之治? 武则天后,唐朝政局一度动荡,唐玄宗励精图治,政治局面为之一新,历史上称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