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的奇闻趣事

苏轼这个人,除了仕途不顺,常遭人暗算外,可以说是一个天下少有的奇才。喜欢诗的都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喜欢词的人都知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喜欢书法的都知道“苏黄米蔡”以苏为首;喜欢美术的都知道“成竹在胸”的典故;吃货们都知道“东坡肉”的美妙;浪漫的都知道东坡也有风流时;就连科举考试这么严肃的事,他都敢耍把戏。难怪恨不得将他整死的政敌,都不得不承认,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才。

可是这个奇才却先后两次在科考时作弊,先说兄弟二人在四川乡试时是如何作弊的。乡试的时候,苏轼和苏辙被安排在对角的两个座位上,苏轼接题一看,傻眼了。考题出自哪部书,完全记不起来了。那时的科考,如果不知道考题的出处,别想写出半个字来,可不像如今有什么选择题、填空题。钭对面的苏辙见他哥哥抓耳挠腮,很想帮他一把,可监考人的眼睛鼓得比牛眼还大,作弊不容易呀!到底是苏家兄弟,弟弟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只见苏辙不慌不忙拿起笔管子,好像看笔似的,轻轻地吹了几下,苏轼何等聪明,只一看眼,便喜出望外,于是奋笔疾书,即时交卷,并得了高分。您能猜出这个弊是怎么做的吗?原来,苏辙吹笔管子,是在告诉他哥哥,考题出自《管子》的注文,笔管子不就是“管子”嘛(见北宋蔡绦《铁围山丛谈》)!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青睐,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直至苏轼前来谒谢主考,欧阳修方问及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不禁对苏轼的豪迈、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就连宋仁宗初读苏轼、苏辙的制策论,回宫后也喜不自禁地说:“朕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已经做了小官的苏轼兄弟又参加了制科考试(一种由皇帝亲自出题的特殊考试制度),这回轮到哥哥帮弟弟的忙了。此次考题有一道是:《礼义信足以成德论》,该苏辙弄不清出处了。哥哥连忙想辙,只见苏轼假装发怒,朝监考官吏索要砚台,边拍桌子,边小声骂道:“小人哉!小人哉!”苏辙一听,马上明白此题出自《论语》的“樊迟学稼”注。这是孔子骂樊迟的一句话:“小人哉,樊须也!”结果,兄弟二人又双双高中。

奇才苏轼,不仅科考时对考官的提问应答如流,这两兄弟就连这么严肃的科举考试,作弊都作得那么高明,能不令人眼红吗?

(本篇完)

苏轼这个人,除了仕途不顺,常遭人暗算外,可以说是一个天下少有的奇才。喜欢诗的都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喜欢词的人都知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喜欢书法的都知道“苏黄米蔡”以苏为首;喜欢美术的都知道“成竹在胸”的典故;吃货们都知道“东坡肉”的美妙;浪漫的都知道东坡也有风流时;就连科举考试这么严肃的事,他都敢耍把戏。难怪恨不得将他整死的政敌,都不得不承认,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才。

可是这个奇才却先后两次在科考时作弊,先说兄弟二人在四川乡试时是如何作弊的。乡试的时候,苏轼和苏辙被安排在对角的两个座位上,苏轼接题一看,傻眼了。考题出自哪部书,完全记不起来了。那时的科考,如果不知道考题的出处,别想写出半个字来,可不像如今有什么选择题、填空题。钭对面的苏辙见他哥哥抓耳挠腮,很想帮他一把,可监考人的眼睛鼓得比牛眼还大,作弊不容易呀!到底是苏家兄弟,弟弟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只见苏辙不慌不忙拿起笔管子,好像看笔似的,轻轻地吹了几下,苏轼何等聪明,只一看眼,便喜出望外,于是奋笔疾书,即时交卷,并得了高分。您能猜出这个弊是怎么做的吗?原来,苏辙吹笔管子,是在告诉他哥哥,考题出自《管子》的注文,笔管子不就是“管子”嘛(见北宋蔡绦《铁围山丛谈》)!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论文得到考官梅尧臣的青睐,并推荐给主试官欧阳修。欧阳修亦十分赞赏,欲拔擢为第一,但又怕该文为自己的门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列为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该文为苏轼所作。到了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直至苏轼前来谒谢主考,欧阳修方问及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找不到,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不禁对苏轼的豪迈、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就连宋仁宗初读苏轼、苏辙的制策论,回宫后也喜不自禁地说:“朕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已经做了小官的苏轼兄弟又参加了制科考试(一种由皇帝亲自出题的特殊考试制度),这回轮到哥哥帮弟弟的忙了。此次考题有一道是:《礼义信足以成德论》,该苏辙弄不清出处了。哥哥连忙想辙,只见苏轼假装发怒,朝监考官吏索要砚台,边拍桌子,边小声骂道:“小人哉!小人哉!”苏辙一听,马上明白此题出自《论语》的“樊迟学稼”注。这是孔子骂樊迟的一句话:“小人哉,樊须也!”结果,兄弟二人又双双高中。

奇才苏轼,不仅科考时对考官的提问应答如流,这两兄弟就连这么严肃的科举考试,作弊都作得那么高明,能不令人眼红吗?

(本篇完)


相关内容

  •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讲稿
  •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曾巩>讲稿 (一)非常七加一 画外音:曾巩字子固,江西南丰人,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散文家,生于公元 1019 年,1083 年病逝于江苏南京,终年六十五岁.曾巩的散文成就很高,是北宋诗 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北宋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可遗憾的是,尽管曾巩得 到文坛 ...

  • 论南宋高宗朝的科举制度
  • 史海钩沉 论南宋高宗朝的科举制度 □ 何忠礼 内容摘要南宋科举制度是北宋科举制度的继续,高宗一朝的科举犹为重要,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基本上奠定了整个南宋科举制度的基础.从考试形式来看,主要是设置了类省试和流寓试,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对这两种考试形式作了调整.从考试时间上来看,南宋初年由于受战争的影 ...

  •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 一. 摘要 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以及苏轼的 书法.绘画创作成就. 二. 问题的提出 在课本中,苏轼的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并且苏轼获得千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的好评.其文才同样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想深入了解苏轼,并探究出苏轼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 . 三. 课题研究目的 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关 ...

  • [古代读书诗]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1)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2). 他年名宦恐不免(3),今日栖迟那可追(4). 我昔家居断还往(5),着书不复窥园葵(6). 朅来东游慕人爵(7)?弃去旧学从儿嬉(8). 狂谋谬算百不遂(9),惟有霜鬓来如期(10). 故山松柏皆手种(11),行且挨矣归何 ...

  • 2016年江苏卷文言文祖讳汝霖 字词校对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祖讳[加在已故的君主.尊长的名字前,表示尊敬..补:①隐瞒.<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事尽可商量,万勿-也.‛②避忌:忌讳.<战国策?秦策>:‚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强大.‛③特指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的一种礼节.韩愈<讳辨& ...

  • 七年级下历史歌谣歌谣
  • 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长期分裂隋统一,开皇之治隋文帝.功高命短似秦朝,隋亡长安唐建立. 贞观太宗李世民,历代明君数第一.三省六部用良吏,允许实物代徭役. 灌溉工具用筒车,耕地出现曲辕犁.贞观法律减酷刑,重视教育爱夷狄. 第二课 走向全胜的唐朝 六 ...

  • 中国文化史笔记
  • 中国文化史笔记 1.五礼 ① 吉礼:对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鱼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望百物等的祭祀典礼. ② 凶礼:一般理解是指丧葬,还应该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 ③ 军礼:主要指战事,实际还包括若干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的活动. ④ 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个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 ...

  • 北宋进士科考试与西昆体的兴衰_张明华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No . 4, 2004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 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2004年8月Aug . , 2004 北宋进士科考试与西昆体的兴衰 张明华 (南京大学中 ...

  • 郑洪升和苏洵.苏轼.苏辙聊天
  • 我和苏洵.苏轼.苏辙聊天 --我和家里的名人聊天(30) 郑洪升 法国曾经出过三仲马.老仲马是军人.老仲马的儿子大仲马是大作家,<基督山伯爵>和<三个火枪手>等名著,都出自这位之手.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也是位著名作家,<茶花女>小说与剧本他都拥有著作权.长期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