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摘要: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是循着这样一个脉络:作业成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探讨; 作业成本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的探讨;作业成本法如何与先进管理思想结合运用的探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会计的比较与优势。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对作业成本法与先进管理思想、标准成本制度的结合缺乏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作业成本 研究 传统成本会计

一、作业成本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探讨

作业成本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第一个从理论上探讨作业成 本法的是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他的作业成本会计思想是在1938-1950年间逐步形成的。1941年科勒在《会计论坛》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及一个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1952年,科勒教授编著的《会计师词典》出版发行。在该词典中,科勒认为:每项作业都要设置一个账户,即作业账户,作业账户是指某交易事项的收入和费用账户,该交易事项的作业主管人就履行责任,但属他人责任范围的及其他事项不在该账户范围之内。科勒对作业及作业账户的研究为作业成本法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J Staubus)教授是作业成本法的第二位研究者。他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研究作业成本会计首先明确3个概念:“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1953-1954年,斯托布斯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出量。斯托布斯的观点对作业成本会计理念框架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71年,斯托布斯出版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书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增支成本计算、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的论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以MRPII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兴起,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传统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大”的假定。美国实业界普遍感到产品成本信息与现实脱节,传统成本法中按照人工工时、工作量等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使成本扭曲程序令人吃惊,而产品成本信息的扭曲又严重影响了公司盈利能力和战略决策。同时,产品的多样化也使得传统的标准成本管理系统失去了意义。在此背景下,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宾-库珀(R Cooper)和哈佛大学的卡普兰(R Kaplan)教授,在对美国公司调查研究

之后,对作业成本计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作业成本法给予了明确的解释。1988年,库珀在《成本管理》杂志上发表了《论ABC的兴起:什么是ABC系统》。他认为,产品成本就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最基本对象是作业;ABC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随后库珀又连续发表了《二论ABC的兴起:何时需要ABC系统?》、《三论ABC的兴起:需要多少成本动因并如何选择》和《四论ABC的兴起:ABC系统看起来到底像什么?》。库珀还与卡普兰合作在1988年九、十月号《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计量成本的正确性:制定正确的决策》,对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意义、运作程序、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奠定了作业成本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带来了一场真正的成本会计的革命。

二、作业成本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的探讨

库珀和卡普兰教授、《成本管理》杂志编辑劳伦斯-梅塞尔先生、毕马威会计公司的艾琳-莫里西女士和罗纳德-M-奥姆先生等,在IMA和KPMG的资助下,挑选了8家大型公司,进行试点,于1992年出版了《推行作业基础成本管理:从分析到行动》一书。这部颇具实地研究特色的书旨在回答:“推行ABC要经过哪些步骤,会遇到什么问题”、“设计ABC系统最关键的决策是什么”、“设计和推行ABC时,有哪些潜在的或未料到的危险”、“ABC的真正价值表现在哪里”、“组织中的非财务经理怎样才能享有ABC带来的利益”、“ABC对股东的价值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国内学者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主要是以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1995年开始成立课题组对作业成本计算法进行应用性研究探讨,并于199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作业成本法机制-模型-实证分析》一书。王平心教授从1998年开始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试点运用作业成本管理,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并先后在《会计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为ABC在我国企业中的成功运用作了有益的探索。

三、作业成本法与先进管理思想结合应用的探讨

进入21世纪,许多学者开始探讨作业成本管理的战略应用问题。Erki M.VanRaaij等在2003年利用案例分析了作业成本管理在顾客赢利性分析中的作用。David Ben-Arieh,LiOian于2003年发表了《作业成本管理在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应用》的文章,对作业成本管理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的应用作了案例分析,认为利用作业成本法能为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准确的信息。国内学者朱小琴认为:“作业成本法是战略成本管理向作业层面的渗透,而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作业成本法延伸到生产上游的采购和下游的销售,使之成为一个系统,两者并

不等同,而是相辅相成,所以,将作业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结合起来研究,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来丰富作业成本法,有利于作业成本管理的优化”。

四、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1.从产品成本的经济内容分析

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是指其制造成本,就经济内容看只包括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产品成本则按费用的经济用途设置成本项目,而在作业观念下,产品成本则是指完全成本。就某一个制造中心而言,该制造中心所有的费用支出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支出,因而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也就是说,作业观念下强调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而不论其是否与产出的直接有关。作业观念下也使期间费用概念,但此时,期间费用汇集的是所有无效的、不合理的支出,所有企业无效耗费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作业耗费资源价值。企业将无效耗费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价值耗费价值计入期间费用是希望通过作业成本管理消除这些浪费。另外,作业观念下,成本项目是作业类别设置的。

2从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分析

传统的成本计算提供的只是某个部门的成本耗算信息,对于产品成本的原因则无法提示。作业成本的计算则追根溯源,为管理提供依据。它把企业看作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动态信息,对作业链的所有成本进行剖析,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从成本计算对象分析

传统的成本计算一般以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或以某一步骤或以某一分批订单为成本对象,从而满足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的需要。作业成本法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作业活动组成的,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所以,不仅产品是成本的计算对象,而且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等都应该是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拓宽了成本计算对象的范围,使成本信息不仅能满足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制定战略决策的要求。

4从成本计算标准分析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是将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项,其中制造费用是属于间接成本,按单一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所隐含的假设是所有发生的间接费用与分配标准之间存在线性比例关系。这种方法在传统工艺流程比较简单、间接费用所占比例不大的生产环境中是合适的,但是随着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工艺的纷繁复杂,资本有

机构成的大幅提高,制造费用比重加大,这种方法就会扭曲产品成本的实质,使产量多、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分得较多的成本,而产量小技术含量大的产品分得较低的成本,从而会影响管理决策。作业成本法认为,要准确的计算成本,关键要确认产生作业的成本动因。计算作业对资源的消耗,再按产出对作业的消耗计算产品成本,使得产出与投入之间建立一种因果关系,将单一标准的分配基础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基础,以减少人为设定分配标准对成本分配的影响。这样可以提高成本计算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更加合理真实地反映成本结构。

四简要评述

在世界各国管理、会计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的共同努力下,对作业成本法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尤其是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理论以成本控制和核算为主线,多从战术的角度进行,而缺乏战略高度的分析,因而往往忽视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同时也没有做到成本同企业的资源配置和消耗相协调;成本控制研究公停留在简单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消耗上,忽视了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对成本和成本控制的影响。(2)目前作业成本法计算理论与相关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结合是零散的,个别学者提出了一些思路与想法,但都缺乏系统的研究,更缺乏在实际中的运用。(3)将作业成本和标准成本结合应用的研究不多。标准成本的最大优点是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成本基准,但标准成本法不便于按生产过程划分责任主体进行业绩考评。引进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将作业成本核算事前化,用作业标准成本代替产品标准成本,这样不仅可以提供作业的标准成本,为按生产过程划分责任主体企业的业绩考评打下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保留作业成本法按资源动因计算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计算产品成本的优点,从成本控制基准的层面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奕明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发[J]形成与发展会计研究

[2]王平心,韩新民,靳庆鲁作业成本计算,作业管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性[J] 会计研究

[3]朱小琴,战略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J]财会月刊

[4] 乔治-斯托布斯,《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

[5] 埃里克-科勒,《会计师词典》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08-1班

李梦柯

学号:[1**********]5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摘要: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是循着这样一个脉络:作业成本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探讨; 作业成本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的探讨;作业成本法如何与先进管理思想结合运用的探讨,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会计的比较与优势。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对作业成本法与先进管理思想、标准成本制度的结合缺乏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作业成本 研究 传统成本会计

一、作业成本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探讨

作业成本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第一个从理论上探讨作业成 本法的是会计大师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他的作业成本会计思想是在1938-1950年间逐步形成的。1941年科勒在《会计论坛》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及一个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1952年,科勒教授编著的《会计师词典》出版发行。在该词典中,科勒认为:每项作业都要设置一个账户,即作业账户,作业账户是指某交易事项的收入和费用账户,该交易事项的作业主管人就履行责任,但属他人责任范围的及其他事项不在该账户范围之内。科勒对作业及作业账户的研究为作业成本法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J Staubus)教授是作业成本法的第二位研究者。他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研究作业成本会计首先明确3个概念:“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1953-1954年,斯托布斯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作业成本计算中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出量。斯托布斯的观点对作业成本会计理念框架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71年,斯托布斯出版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书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增支成本计算、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作了全面的论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以MRPII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兴起,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传统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大”的假定。美国实业界普遍感到产品成本信息与现实脱节,传统成本法中按照人工工时、工作量等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使成本扭曲程序令人吃惊,而产品成本信息的扭曲又严重影响了公司盈利能力和战略决策。同时,产品的多样化也使得传统的标准成本管理系统失去了意义。在此背景下,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宾-库珀(R Cooper)和哈佛大学的卡普兰(R Kaplan)教授,在对美国公司调查研究

之后,对作业成本计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对作业成本法给予了明确的解释。1988年,库珀在《成本管理》杂志上发表了《论ABC的兴起:什么是ABC系统》。他认为,产品成本就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最基本对象是作业;ABC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随后库珀又连续发表了《二论ABC的兴起:何时需要ABC系统?》、《三论ABC的兴起:需要多少成本动因并如何选择》和《四论ABC的兴起:ABC系统看起来到底像什么?》。库珀还与卡普兰合作在1988年九、十月号《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计量成本的正确性:制定正确的决策》,对作业成本法的现实意义、运作程序、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的建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奠定了作业成本法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带来了一场真正的成本会计的革命。

二、作业成本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的探讨

库珀和卡普兰教授、《成本管理》杂志编辑劳伦斯-梅塞尔先生、毕马威会计公司的艾琳-莫里西女士和罗纳德-M-奥姆先生等,在IMA和KPMG的资助下,挑选了8家大型公司,进行试点,于1992年出版了《推行作业基础成本管理:从分析到行动》一书。这部颇具实地研究特色的书旨在回答:“推行ABC要经过哪些步骤,会遇到什么问题”、“设计ABC系统最关键的决策是什么”、“设计和推行ABC时,有哪些潜在的或未料到的危险”、“ABC的真正价值表现在哪里”、“组织中的非财务经理怎样才能享有ABC带来的利益”、“ABC对股东的价值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国内学者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主要是以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在1995年开始成立课题组对作业成本计算法进行应用性研究探讨,并于199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作业成本法机制-模型-实证分析》一书。王平心教授从1998年开始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试点运用作业成本管理,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并先后在《会计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为ABC在我国企业中的成功运用作了有益的探索。

三、作业成本法与先进管理思想结合应用的探讨

进入21世纪,许多学者开始探讨作业成本管理的战略应用问题。Erki M.VanRaaij等在2003年利用案例分析了作业成本管理在顾客赢利性分析中的作用。David Ben-Arieh,LiOian于2003年发表了《作业成本管理在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应用》的文章,对作业成本管理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的应用作了案例分析,认为利用作业成本法能为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准确的信息。国内学者朱小琴认为:“作业成本法是战略成本管理向作业层面的渗透,而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作业成本法延伸到生产上游的采购和下游的销售,使之成为一个系统,两者并

不等同,而是相辅相成,所以,将作业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结合起来研究,用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来丰富作业成本法,有利于作业成本管理的优化”。

四、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1.从产品成本的经济内容分析

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是指其制造成本,就经济内容看只包括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产品成本则按费用的经济用途设置成本项目,而在作业观念下,产品成本则是指完全成本。就某一个制造中心而言,该制造中心所有的费用支出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支出,因而都应计入产品成本,也就是说,作业观念下强调费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而不论其是否与产出的直接有关。作业观念下也使期间费用概念,但此时,期间费用汇集的是所有无效的、不合理的支出,所有企业无效耗费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作业耗费资源价值。企业将无效耗费资源价值和非增值价值耗费价值计入期间费用是希望通过作业成本管理消除这些浪费。另外,作业观念下,成本项目是作业类别设置的。

2从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分析

传统的成本计算提供的只是某个部门的成本耗算信息,对于产品成本的原因则无法提示。作业成本的计算则追根溯源,为管理提供依据。它把企业看作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动态信息,对作业链的所有成本进行剖析,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从成本计算对象分析

传统的成本计算一般以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或以某一步骤或以某一分批订单为成本对象,从而满足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的需要。作业成本法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作业活动组成的,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所以,不仅产品是成本的计算对象,而且资源、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等都应该是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拓宽了成本计算对象的范围,使成本信息不仅能满足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制定战略决策的要求。

4从成本计算标准分析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是将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项,其中制造费用是属于间接成本,按单一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所隐含的假设是所有发生的间接费用与分配标准之间存在线性比例关系。这种方法在传统工艺流程比较简单、间接费用所占比例不大的生产环境中是合适的,但是随着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工艺的纷繁复杂,资本有

机构成的大幅提高,制造费用比重加大,这种方法就会扭曲产品成本的实质,使产量多、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分得较多的成本,而产量小技术含量大的产品分得较低的成本,从而会影响管理决策。作业成本法认为,要准确的计算成本,关键要确认产生作业的成本动因。计算作业对资源的消耗,再按产出对作业的消耗计算产品成本,使得产出与投入之间建立一种因果关系,将单一标准的分配基础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基础,以减少人为设定分配标准对成本分配的影响。这样可以提高成本计算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更加合理真实地反映成本结构。

四简要评述

在世界各国管理、会计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的共同努力下,对作业成本法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的研究,尤其是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理论以成本控制和核算为主线,多从战术的角度进行,而缺乏战略高度的分析,因而往往忽视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同时也没有做到成本同企业的资源配置和消耗相协调;成本控制研究公停留在简单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消耗上,忽视了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对成本和成本控制的影响。(2)目前作业成本法计算理论与相关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结合是零散的,个别学者提出了一些思路与想法,但都缺乏系统的研究,更缺乏在实际中的运用。(3)将作业成本和标准成本结合应用的研究不多。标准成本的最大优点是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成本基准,但标准成本法不便于按生产过程划分责任主体进行业绩考评。引进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将作业成本核算事前化,用作业标准成本代替产品标准成本,这样不仅可以提供作业的标准成本,为按生产过程划分责任主体企业的业绩考评打下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保留作业成本法按资源动因计算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计算产品成本的优点,从成本控制基准的层面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奕明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发[J]形成与发展会计研究

[2]王平心,韩新民,靳庆鲁作业成本计算,作业管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性[J] 会计研究

[3]朱小琴,战略成本管理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J]财会月刊

[4] 乔治-斯托布斯,《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

[5] 埃里克-科勒,《会计师词典》

作业成本法研究综述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08-1班

李梦柯

学号:[1**********]5


相关内容

  • 作业成本法研究现状综述
  • 2009年2月第12卷第4期 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 中国管理信息化 Feb.,2009Vol.12,No.4 作业成本法研究现状综述 任海云1,2,师萍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2.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7100 ...

  •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环境成本研究综述
  • Management accounting ● 管理会计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环境成本研究综述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惠敏 贾文军 杨美丽 *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成本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已不能揭示环境成本与产品的联系,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 ...

  • 我国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综述
  • LogisticsSci-TechNo.8,2011物流科技2011年第8期 誗理论研究誗 文章编号:1002-3100(2011)08-0049-02 我国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综述 LiteratureReviewonLogisticsCostinChina 乔 QIAOXuan 摘 要:随着国家对物 ...

  • 我国环境成本会计文献综述
  • 我国环境成本会计文献综述 摘 要:2013年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相继出现多次大范围 的强雾霾天气,给社会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钟.环境会计作为环境 问题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受到学者 的重视.本文对我国近十年来的环境成本会计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回 顾与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 ...

  • 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 我国战略成本管理研究综述 战略成本管理(SCM)是指如何利用战略性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以及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 一.国外战略成本管理研究成果列举 国外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从宏观方面来说,是为了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从微观方面来说,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 ...

  • 配送中心选址方法与决策研究文献综述
  • 配送中心选址方法与决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配送中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的存在促进了物流系统向组织化.综合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渐渐地,市场上呈现出多品种小批量需求的情况,传统的流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基于此种大的背景,一些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纷纷 ...

  • 日本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综述
  • 第6期 总第1742007年12月农业科技与装备 Ag 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 gy and Equipment N o . 6To tal No . 174 Dec . 2007 日本水稻机械直播技术综述 包春江1, 王瑞丽2 ① (1. 聊城大学汽车与交 ...

  •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研究
  • 分类号: 密 级: U D C: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研究 专业名称: 会计学 研究方向: 成本与管理会计 学生姓名: 冷继波 学 号: 20070402 导师姓名: 导师职称: 教授 定稿时间: 2010年3月 中国·贵阳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 ...

  • 机械手文献综述
  • 燕 山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顺序动作机械手 学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机电控制 学生姓名: 杨忠合 指导教师: 郑晓军 完成日期: 2014.03.25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目前国内机械于主要用于机床加工.铸锻.热处理等方面,数量.品种.性能方面都不能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