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分析和改进

《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第16期总第231期  新型元器件

并联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分析和改进

冯建周,王晓寰

(燕山大学 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 要:简述了输出滤波器在逆变器并联中的作用,对传统LC输出滤波器在逆变器并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非对称T型滤波器。改进的滤波器在逆变器并联的环流抑制和控制量的选择等方面优于LC输出滤波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输出滤波器改进方法简单而有效,,。

关键词:并联;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环流抑制

中图分类号:TM91     文献标识码:B     ()16AnalysisinParallelInverters

G,WANGXiaohuan

(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China)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functiononoutputfilterinparallelinverters,theproblemshavebeenanalyzedinthetraditionalfilters.Thenthenon

symmetryT

networkfilterisproposed,beingsuperiortotheLCfilterontheaspectofre2

strainingcirculatingcurrent.Theoryanalysisandthesimulationresultshaveverifiedthisimprovedmethodinoutputfilterissimplyandefficiency,theexperimentalresultsshowtheeffective.

Keywords:parallel;inverters;outputfilter;circulatingcurrentrestraint

1 引 言

逆变电源并联技术是提高逆变电源运行的可靠性和扩大供电容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为了减小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波动,实际电路中一般都采用LC输出滤波器

(即Г型滤波器)进行滤波。但是,Г型滤波器还存在着以

波形,同时控制量的选取范围增大,可以直接选取输出电感上的电流参数作为控制变量,即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更有利于系统的控制,但是存在着系统功率因数较低和整机

功率密度较小等问题。根据非对称T型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特性分析:

G(s)=

32

s+L1Cs+s+1RR

下几点问题[1]:负载电流脉动过大;控制变量的选择受到限制;靠近通带附近的阻带衰减不够大。尤其是在逆变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脉动直接影响负载的均分。因此,本文在逆变器并联电路中应用了LCL(即T型滤波器),分析了2种滤波器在相同参数条件下的环流情况,理论分析和仿真证明了T型滤波器解决了Г型滤波器存在的问题,并在逆变器并联中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环流的作用。2 改进的输出滤波器LCL滤波器与传统LC滤波器

图1 非对称T型滤波器结构图

  这个传递函数属于三阶函数,有2个转折频率,而低通滤波器一般只需要1个转折频率,若

νL1C,即R

的比较

  非对称T型滤波器中的非对称就是指滤波器中的

2个电感值是不同的,即L1≠L2,如图1所示。

当L2/Rν1,L2νR时,三阶可忽略不计,转折频率近似按照二阶系统计算:

ωc=

G(s)=

L1Cs+

2

1C

将非对称T型滤波器用于PWM逆变电源中,证明这种滤波器明显改善了逆变输出电压波形及负载上的电流

收稿日期:20060224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50237020)

s+1R

  根据转折频率相等设计的2种滤波器,应用Matlab画出相应的波特图。LC滤波器的波特图如图2所示,

23

仪器与仪表冯建周等:并联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分析和改进

I2=

=IL2-IC2=-UC2jωC2(2

)

jωL22jωL21

LCL滤波器根据2个电感值的取值不同,波特图也不同,

图3所示为选取L1=3.1mH,L2=0.3mH,C=4.7μF,

R=100Ω的波特图,图2所示为选取L1=0.3mH,L2=

3.1mH,C=4.7μF,R=100Ω

的波特图。

图5 应用非对称T型滤波器的逆变器并联

  由式(1)推导得到:

O2

1-ωL12C1

L11

UC2(3)

图2 Г

(3)代入式(1)得:

2

(U1-UO)-ωL12C1UOI1=

2

-ωL12C1jωL121+L11

  同理得:

2

(U2-UO)-ωL22C2UOI2=

2

-ωL22C2jωL221+L21

图3 T型滤波器波特图(L1>L2

)

  定义环流IH=

2

,设:

L11=L21=L1,L12=L22=L2,C1=C2=C

则环流:

IH=

2

1+-ωL2L1

=

2

(L1+L2-ω2jωL1L2C)

2jωL1

  应用Г型滤波器的逆变器并联的环流[2]为:

IH=

2jωL

  在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即非对称T型滤波器中的L1

图4 T型滤波器波特图(L1>L2)

与Г型滤波器中的L相等,假设应用T型滤波器的环流小于Г型滤波器的环流,可以得到:

>2

2jωL2jω(L1+L2-ωL1L2C)

2

  也就是说满足ωCL1

由以上波特图对比可以分析出LCL滤波器在输入电感L1>L2输出电感的情况下,转折频率处衰减率明显大于LC滤波器,解决了LC滤波器衰减频率不够大的问题。3 应用非对称T型滤波器的逆变器并联的环流分析

图5为应用非对称T型滤波器的逆变器并联结构图。根据电路图写出公式:

I1==IL1-IC1=-UC1jωC1(1)

jωL12jωL11

们的乘积远远小于1,所以假设是成立。结论就是应用T型滤波器的环流小于Г型滤波器的环流。其实,结论很容易理解,因为T型滤波器在Г型滤波器的基础上加了1个电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环流的作用。

24

《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第16期总第231期4 仿真和实验

应用PSPICE14.0进行了单相逆变器并联仿真,图6是应用传统的Г型滤波器的两台逆变器并联的电流波形,纵轴为电流1A/div,时间轴0.05ms/div,可以看出存在环流,大小为0.5A。图6,图7为L1>L2时应用T型滤波器的电流波形,纵轴电流1A/div,时间轴0.1ms/div,环流

2.5A/div,时间轴0.1ms/div,环流

  新型元器件

时间轴4ms/div。实验表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可

行性。

图8 T型滤波器L1

时的并联输出电流波形

分析表明,应用T型滤波器的两台逆变器并联的环流抑制性能优于采用Г型滤波器。

通过对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研究,可以清楚地分析出,度,降低谐波分量,

图9 逆变器并联输出电压

5 结 语

基于以上的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在逆变器并联中

LCL滤波器比LC滤波器更有效地抑制了环流,解决了负

图6 应用Г

型滤波器并联逆变器输出电流仿真

载电流波动过大及其控制量选择受到限制的问题。理论和仿真均证明了此种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实验也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参 考 文 献

[1]伍家驹.非对称T型滤波器的一种设计方法[D].中国电工

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图7 T型滤波器L1>L2时的并联输出电流波形

315318.

[2]陈宏,胡育文.逆变电源并联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02

(10):55

59.

两台基于电压电流双环控制逆变器并联系统采用了T型滤波器,其并联电压输出如图9所示,电压轴100V/div,

作者简介 冯建周 男,1978年出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仿真、并行计算等方面。

王晓寰 女,1980年出生,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逆变电源控制技术。

(上接第22页)

[3]XieShaojun,FanYing,ZhouDake.ResearchonaNovelIn2

verterBasedonDC/DCConverterTopology[J].IEEE,2003:647

651.

[4]洪峰,刘军.滞环电流控制型双Buck逆变器[J].电工技术学

ControlofaBuck2000:180

185.

BoostDC

ACConverter[J].IEEE,

[7]JunLiu,YangguangYan.ANovelHysteresisCurrentCon2

trolledDualBuckHalfBridgeInverter[J].IEEE,2003,(4):16151620.

[8]NavidZargariR,PhoivosZiogasD,Gezajoos.ATwo

SwitchHigh

PerformanceCurrentRegulatedDC/ACCon2

589.

verterModule[J].IEEE,1995:583

9.

报,2004,19(8):7377,87.

[5]黄赋光,谢运祥,杨苹.新型Boost逆变器的积分滑模控制

[J].电力电子技术,2004,38(1):7

[6]RamonCacerse,RubenRojas,OscarCamacho.RobustPID

作者简介 马 军 男,1978年出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器件与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电力电子。

25

《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第16期总第231期  新型元器件

并联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分析和改进

冯建周,王晓寰

(燕山大学 河北秦皇岛 066004)

摘 要:简述了输出滤波器在逆变器并联中的作用,对传统LC输出滤波器在逆变器并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非对称T型滤波器。改进的滤波器在逆变器并联的环流抑制和控制量的选择等方面优于LC输出滤波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输出滤波器改进方法简单而有效,,。

关键词:并联;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环流抑制

中图分类号:TM91     文献标识码:B     ()16AnalysisinParallelInverters

G,WANGXiaohuan

(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China)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functiononoutputfilterinparallelinverters,theproblemshavebeenanalyzedinthetraditionalfilters.Thenthenon

symmetryT

networkfilterisproposed,beingsuperiortotheLCfilterontheaspectofre2

strainingcirculatingcurrent.Theoryanalysisandthesimulationresultshaveverifiedthisimprovedmethodinoutputfilterissimplyandefficiency,theexperimentalresultsshowtheeffective.

Keywords:parallel;inverters;outputfilter;circulatingcurrentrestraint

1 引 言

逆变电源并联技术是提高逆变电源运行的可靠性和扩大供电容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为了减小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波动,实际电路中一般都采用LC输出滤波器

(即Г型滤波器)进行滤波。但是,Г型滤波器还存在着以

波形,同时控制量的选取范围增大,可以直接选取输出电感上的电流参数作为控制变量,即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更有利于系统的控制,但是存在着系统功率因数较低和整机

功率密度较小等问题。根据非对称T型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特性分析:

G(s)=

32

s+L1Cs+s+1RR

下几点问题[1]:负载电流脉动过大;控制变量的选择受到限制;靠近通带附近的阻带衰减不够大。尤其是在逆变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脉动直接影响负载的均分。因此,本文在逆变器并联电路中应用了LCL(即T型滤波器),分析了2种滤波器在相同参数条件下的环流情况,理论分析和仿真证明了T型滤波器解决了Г型滤波器存在的问题,并在逆变器并联中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环流的作用。2 改进的输出滤波器LCL滤波器与传统LC滤波器

图1 非对称T型滤波器结构图

  这个传递函数属于三阶函数,有2个转折频率,而低通滤波器一般只需要1个转折频率,若

νL1C,即R

的比较

  非对称T型滤波器中的非对称就是指滤波器中的

2个电感值是不同的,即L1≠L2,如图1所示。

当L2/Rν1,L2νR时,三阶可忽略不计,转折频率近似按照二阶系统计算:

ωc=

G(s)=

L1Cs+

2

1C

将非对称T型滤波器用于PWM逆变电源中,证明这种滤波器明显改善了逆变输出电压波形及负载上的电流

收稿日期:20060224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50237020)

s+1R

  根据转折频率相等设计的2种滤波器,应用Matlab画出相应的波特图。LC滤波器的波特图如图2所示,

23

仪器与仪表冯建周等:并联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分析和改进

I2=

=IL2-IC2=-UC2jωC2(2

)

jωL22jωL21

LCL滤波器根据2个电感值的取值不同,波特图也不同,

图3所示为选取L1=3.1mH,L2=0.3mH,C=4.7μF,

R=100Ω的波特图,图2所示为选取L1=0.3mH,L2=

3.1mH,C=4.7μF,R=100Ω

的波特图。

图5 应用非对称T型滤波器的逆变器并联

  由式(1)推导得到:

O2

1-ωL12C1

L11

UC2(3)

图2 Г

(3)代入式(1)得:

2

(U1-UO)-ωL12C1UOI1=

2

-ωL12C1jωL121+L11

  同理得:

2

(U2-UO)-ωL22C2UOI2=

2

-ωL22C2jωL221+L21

图3 T型滤波器波特图(L1>L2

)

  定义环流IH=

2

,设:

L11=L21=L1,L12=L22=L2,C1=C2=C

则环流:

IH=

2

1+-ωL2L1

=

2

(L1+L2-ω2jωL1L2C)

2jωL1

  应用Г型滤波器的逆变器并联的环流[2]为:

IH=

2jωL

  在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即非对称T型滤波器中的L1

图4 T型滤波器波特图(L1>L2)

与Г型滤波器中的L相等,假设应用T型滤波器的环流小于Г型滤波器的环流,可以得到:

>2

2jωL2jω(L1+L2-ωL1L2C)

2

  也就是说满足ωCL1

由以上波特图对比可以分析出LCL滤波器在输入电感L1>L2输出电感的情况下,转折频率处衰减率明显大于LC滤波器,解决了LC滤波器衰减频率不够大的问题。3 应用非对称T型滤波器的逆变器并联的环流分析

图5为应用非对称T型滤波器的逆变器并联结构图。根据电路图写出公式:

I1==IL1-IC1=-UC1jωC1(1)

jωL12jωL11

们的乘积远远小于1,所以假设是成立。结论就是应用T型滤波器的环流小于Г型滤波器的环流。其实,结论很容易理解,因为T型滤波器在Г型滤波器的基础上加了1个电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环流的作用。

24

《现代电子技术》2006年第16期总第231期4 仿真和实验

应用PSPICE14.0进行了单相逆变器并联仿真,图6是应用传统的Г型滤波器的两台逆变器并联的电流波形,纵轴为电流1A/div,时间轴0.05ms/div,可以看出存在环流,大小为0.5A。图6,图7为L1>L2时应用T型滤波器的电流波形,纵轴电流1A/div,时间轴0.1ms/div,环流

2.5A/div,时间轴0.1ms/div,环流

  新型元器件

时间轴4ms/div。实验表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和可

行性。

图8 T型滤波器L1

时的并联输出电流波形

分析表明,应用T型滤波器的两台逆变器并联的环流抑制性能优于采用Г型滤波器。

通过对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研究,可以清楚地分析出,度,降低谐波分量,

图9 逆变器并联输出电压

5 结 语

基于以上的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在逆变器并联中

LCL滤波器比LC滤波器更有效地抑制了环流,解决了负

图6 应用Г

型滤波器并联逆变器输出电流仿真

载电流波动过大及其控制量选择受到限制的问题。理论和仿真均证明了此种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实验也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参 考 文 献

[1]伍家驹.非对称T型滤波器的一种设计方法[D].中国电工

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图7 T型滤波器L1>L2时的并联输出电流波形

315318.

[2]陈宏,胡育文.逆变电源并联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02

(10):55

59.

两台基于电压电流双环控制逆变器并联系统采用了T型滤波器,其并联电压输出如图9所示,电压轴100V/div,

作者简介 冯建周 男,1978年出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仿真、并行计算等方面。

王晓寰 女,1980年出生,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逆变电源控制技术。

(上接第22页)

[3]XieShaojun,FanYing,ZhouDake.ResearchonaNovelIn2

verterBasedonDC/DCConverterTopology[J].IEEE,2003:647

651.

[4]洪峰,刘军.滞环电流控制型双Buck逆变器[J].电工技术学

ControlofaBuck2000:180

185.

BoostDC

ACConverter[J].IEEE,

[7]JunLiu,YangguangYan.ANovelHysteresisCurrentCon2

trolledDualBuckHalfBridgeInverter[J].IEEE,2003,(4):16151620.

[8]NavidZargariR,PhoivosZiogasD,Gezajoos.ATwo

SwitchHigh

PerformanceCurrentRegulatedDC/ACCon2

589.

verterModule[J].IEEE,1995:583

9.

报,2004,19(8):7377,87.

[5]黄赋光,谢运祥,杨苹.新型Boost逆变器的积分滑模控制

[J].电力电子技术,2004,38(1):7

[6]RamonCacerse,RubenRojas,OscarCamacho.RobustPID

作者简介 马 军 男,1978年出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器件与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电力电子。

25


相关内容

  • 改进的变频器输出正弦波滤波器
  • 4312 2010,31(19)计算机工程与设计ComputerEngineeringandDesign ・开发与应用・ 改进的变频器输出正弦波滤波器 郑 丹, 张飞然, 沈志达,杨继深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北京100854) 摘要:根据变频器输出PWM电压的频谱分布特性提出正弦波 ...

  •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27卷第11期 2009年11月 文章编号:1004-3918(2009)11-1409-02河南科学HENANV01.27No.1lNOV.2009SCIENCE 基于DSP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究 杜超,李增生,郭红霞 (榆林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分析了与滞环相结合的空间矢量P ...

  • 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及设计思路
  • 1 引言 对于传统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我们通常是通过每千瓦多少钱来衡量其性价比的.但是对于光伏逆变器的设计而言,对最大功率的追求仅仅是处于第二位的,欧洲效率的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光伏逆变器而言,不仅最大输出功率的增加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欧洲效率的提高同样可以,而且更加明显[1].欧洲效率的定 ...

  • 转文----有源电力滤波器
  • 有源电力滤波器 B 添加义项 ? 有源滤波器现场应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对大小和频率都变化的谐波以及变化的无功进行补偿,之所以称为有源,顾名思义该装置需要提供电源,其应用可克服LC滤波器等传统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方法的缺点(传统的只能固定 ...

  • 基于S3C2410的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 0 引言 太阳能作为一种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可以很好地供人类开发和利用,因此太阳能光伏利用的技术在这种形式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太阳能光伏发电时太阳能的转换和利用方式的一种,即通过光伏电池将太阳辐射的能量直接转化成电能,同时与储能装置.直流一交流转换装置以及测量装置相配套构成光伏发电装置.近年来,在 ...

  • 逆变器直流侧谐波分析与有源补偿
  • 第25卷第14期2005年7月 文章编号:0258.8叭3(2005)14.0052-05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ProceedingsoftheCSEE Vbl.25No.14Jul.2005@2005Chin.Soc.forElec.Eng 中图分类号:TM477文献标识码:A学科分类号:470.4 ...

  • 维修电工判断题
  • 维修电工 一.判断题 (√)1.正反馈主要用于振荡电路,负反馈主要用于放大电路. (×)2.射极跟随器不存在负反馈. (√)3.二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一电阻到输入端则电路的反馈极性为正反馈. (√)4.运放组成的滞回特性比较器具有正反馈. (√)5.在放大电路中,如果信号从基极输入,反馈引回到同一管 ...

  • 谐波产生的原因
  • 变频器谐波产生原因与抑制方法的分析 前言 采用变频器驱动的电动机系统因其节能效果明显,调节方便维护简单,网络化等优点,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它的非线性,冲击性用电的工作方式,带来的干扰问题亦倍受关注.对于一台变频器来讲,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会产生高次谐波,输入端的谐波会通过输入电源线对公用电网产生影 ...

  •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容的迭代计算
  •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容的迭代计算 周 霞,王斯然,凌 光,吕征宇 310027)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摘要:理论上,对电压型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而言,滤波电容的值越大,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的脉动纹波越小,但实 际上不会将滤波电容取很大.针对此问题,结合负载功率情况详细分析并描述了电路工作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