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终稿[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本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授课教师:梁凌云

教学内容:第八单元 单元起始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莞、姹”等3个生字,会写“脊、锦”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等词语,理解“应接不暇、脊梁、莞尔一笑”等词语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调研,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

学生:查阅作者资料。借助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德国风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欣赏图片,教师介绍:

我们的祖国,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丝绸之路迷人的风光,能歌善舞的西域人民,庄严神圣的西藏布达拉宫,极富特色的藏族民居,在一位位作家的笔下,更加令人神往。世界是广阔的,当我们走出国门,还会有更多的发现:位于欧洲的德国,任何一条街的窗子上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意大利的威尼斯,小艇在纵横交叉的河道上灵活穿梭;在亚洲,泰国的大象与你亲密接触;在非洲,热烈的色彩构成了一个别样的世界。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文豪们,开启第八单元的学习之旅,感受异国风情。

齐读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头脑中马上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自己轻声读一遍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这些词语你掌握了吗?脊梁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你预习时发现,哪些词语的读音、写法要提醒大家?

指导:

(1)脊,读音jǐ,写法,上半部分从左到右,最后写人,教师范写,学生在笔记本上写1遍。注意“梁”字写法:下边是木。

(2)莞尔一笑,读音wǎn,词语什么意思?

莞”是个多音字,表示地名时读“guǎn”,如,广东省的“东莞”。

(3)应接不暇,在文中哪句话中?指名读句子。应读四声。

把“应接不暇”的拼音和“莞尔一笑”的拼音写在笔记本上。

3.同桌两个同学互相检查读书,要求:正确、流利,互相纠正错误。尝试着读出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4.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后,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交流吗?语言文字方面的、内容方面的都可以。

根据学生汇报评价,预设:

词语——你能够关注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去品味它们的妙处。

句子——你读书很认真,并且能结合生活时间去思考。

你是一个感性的人,一切美的东西都能被你尽收眼底。

主旨——你思考很深入,似乎要走进你季羡林先生的内心世界了。

第1自然段——你的理解能力真强,一下就抓住了季羡林先生想要表达的重点。

奇丽、奇特——你关注的是语言的表达方法,你的写作也一定会不断进步。

整篇文章的语言——你在尝试着了解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真了不起。

5.了解作者:

作者季羡林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你了解他么?

小结: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北京大学副校长。1935年(25岁)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1945年回国。留学十年,这里的风俗民情深深的感染着他。1980年,也就是距1935年已经45年了,当他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访问哥廷根,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课文。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在记忆的长河中,哪些美好的片段在季羡林先生的脑海中几十年挥之不去?请你静静地默读课文,圈画出来,用简练的语言告诉大家。

板书: 1.爱花 2.花,让别人看 3.花多、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预设:

第一段:作者想要说明什么?是怎么一步步说出来的?

第二段:家家户户;让别人看

第三段:花很多(学生时说到什么写什么,其他人补充)

2.是啊,四五十年的变化该有多大啊,但是美丽却没有改变,所以季羡林先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奇丽是什么意思?从哪能看出这里奇丽的景色?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默读课文,从季先生的见闻中找一找,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学生汇报,投影出示指导:

预设:

(1)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花的脊梁”指的是什么?

我们中国很多人也爱花,和他们一样吗?那么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所以,季先生说——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2)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对季先生关爱有加。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

这是一位善良的家庭主妇,该怎么读?

莞尔一笑再说话,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房东太太证实了季先生的猜测,确实是把花种在外面给别人看,所以,季先生这样评价——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3)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指导: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你能体会到什么?花多,美丽。(可补充板书3段段意) 这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吗?

抬头,就如同走进了花的海洋,该是多么美丽!再读这句话(指名);齐读。

所以,季羡林先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4)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什么叫“耐人寻味”?什么样的境界耐人寻味?

几十年了,这一个个美丽的画面清晰地印在了季羡林先生的脑海里,当他再次来到这里,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2.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随季羡林先生一起从四五十年前回到现在。

3.同学们,此时,你有什么问题特别想知道吗?

小结:德国人到底是因为什么这么喜欢花? 为什么把花种在外面?这个梦是什么„„这也是我初次接触到这篇文章时候的疑问。但是,在我的反复阅读中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懂了。

4.拓展:

你想知道答案吗?推荐你本书《德国印象》《留德十年》,你还可以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来一起来解决这些疑问吧。

五、课堂检测:

1.完成语文目标第一题,同桌订正、改错。

2.第四题,订正。

板书: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羡林

1.爱花

2.花朝外

3.花多、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奇丽 奇特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授课教师:梁凌云

教学内容:第八单元 单元起始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莞、姹”等3个生字,会写“脊、锦”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等词语,理解“应接不暇、脊梁、莞尔一笑”等词语意思。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调研,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

学生:查阅作者资料。借助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德国风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欣赏图片,教师介绍:

我们的祖国,一望无际的碧绿草原,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丝绸之路迷人的风光,能歌善舞的西域人民,庄严神圣的西藏布达拉宫,极富特色的藏族民居,在一位位作家的笔下,更加令人神往。世界是广阔的,当我们走出国门,还会有更多的发现:位于欧洲的德国,任何一条街的窗子上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意大利的威尼斯,小艇在纵横交叉的河道上灵活穿梭;在亚洲,泰国的大象与你亲密接触;在非洲,热烈的色彩构成了一个别样的世界。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文豪们,开启第八单元的学习之旅,感受异国风情。

齐读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头脑中马上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自己轻声读一遍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这些词语你掌握了吗?脊梁 莞尔一笑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你预习时发现,哪些词语的读音、写法要提醒大家?

指导:

(1)脊,读音jǐ,写法,上半部分从左到右,最后写人,教师范写,学生在笔记本上写1遍。注意“梁”字写法:下边是木。

(2)莞尔一笑,读音wǎn,词语什么意思?

莞”是个多音字,表示地名时读“guǎn”,如,广东省的“东莞”。

(3)应接不暇,在文中哪句话中?指名读句子。应读四声。

把“应接不暇”的拼音和“莞尔一笑”的拼音写在笔记本上。

3.同桌两个同学互相检查读书,要求:正确、流利,互相纠正错误。尝试着读出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4.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后,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交流吗?语言文字方面的、内容方面的都可以。

根据学生汇报评价,预设:

词语——你能够关注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去品味它们的妙处。

句子——你读书很认真,并且能结合生活时间去思考。

你是一个感性的人,一切美的东西都能被你尽收眼底。

主旨——你思考很深入,似乎要走进你季羡林先生的内心世界了。

第1自然段——你的理解能力真强,一下就抓住了季羡林先生想要表达的重点。

奇丽、奇特——你关注的是语言的表达方法,你的写作也一定会不断进步。

整篇文章的语言——你在尝试着了解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真了不起。

5.了解作者:

作者季羡林先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你了解他么?

小结: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北京大学副校长。1935年(25岁)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1945年回国。留学十年,这里的风俗民情深深的感染着他。1980年,也就是距1935年已经45年了,当他率领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访问哥廷根,再次踏上这块土地,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课文。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在记忆的长河中,哪些美好的片段在季羡林先生的脑海中几十年挥之不去?请你静静地默读课文,圈画出来,用简练的语言告诉大家。

板书: 1.爱花 2.花,让别人看 3.花多、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预设:

第一段:作者想要说明什么?是怎么一步步说出来的?

第二段:家家户户;让别人看

第三段:花很多(学生时说到什么写什么,其他人补充)

2.是啊,四五十年的变化该有多大啊,但是美丽却没有改变,所以季羡林先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奇丽是什么意思?从哪能看出这里奇丽的景色?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默读课文,从季先生的见闻中找一找,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学生汇报,投影出示指导:

预设:

(1)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花的脊梁”指的是什么?

我们中国很多人也爱花,和他们一样吗?那么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所以,季先生说——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2)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对季先生关爱有加。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

这是一位善良的家庭主妇,该怎么读?

莞尔一笑再说话,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房东太太证实了季先生的猜测,确实是把花种在外面给别人看,所以,季先生这样评价——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3)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指导: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你能体会到什么?花多,美丽。(可补充板书3段段意) 这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吗?

抬头,就如同走进了花的海洋,该是多么美丽!再读这句话(指名);齐读。

所以,季羡林先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4)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什么叫“耐人寻味”?什么样的境界耐人寻味?

几十年了,这一个个美丽的画面清晰地印在了季羡林先生的脑海里,当他再次来到这里,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2.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随季羡林先生一起从四五十年前回到现在。

3.同学们,此时,你有什么问题特别想知道吗?

小结:德国人到底是因为什么这么喜欢花? 为什么把花种在外面?这个梦是什么„„这也是我初次接触到这篇文章时候的疑问。但是,在我的反复阅读中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懂了。

4.拓展:

你想知道答案吗?推荐你本书《德国印象》《留德十年》,你还可以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来一起来解决这些疑问吧。

五、课堂检测:

1.完成语文目标第一题,同桌订正、改错。

2.第四题,订正。

板书: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季羡林

1.爱花

2.花朝外

3.花多、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奇丽 奇特


相关内容

  •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 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大多数人都和过去的我一样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太在意自己的行为对别人产生的影响,无论这些"别人"是谁,所以活得很虚荣很累. 从体恤他人.顾及他人感受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是对的. 从自己对待生命的角度看,这是不对的. 仔细想想,有多少周围的人 ...

  • 九型人格第二型
  • 个性特征 从个性而言,你是在九型人格中是2型性格. 你 ☐很容易看到别人需要 ☐很有慈悲心,很愿意帮助别人,甚至为帮助别人搅乱了自己的生活 ☐注意力都在别人身上 ☐充满爱心.同理心,能真心支持别人 ☐控制别人 ☐被别人爱 ☐自己的需要很少 ☐骄傲 ☐做事的动机是做施舍者及赞助者.不容易发现自己的需要 ...

  • 命题作文"别人的感受"导写与例文
  • 命题作文别人的感受 导写与例文 命题作文题目: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别人组成的社会中.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别人都会有所感受. 请以别人的感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2)自定立意:(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结合材料来看,这个作 ...

  • 餐饮服务团队建设
  • 佳客来团队建设 第一章 悉心构筑和健康有益的人际关系 ---- 欲成为出类拔萃的人首先要搞好人际关系 广泛与人交往时机遇的源泉.交往越广泛,遇到的机遇的概率就越高.有许多机遇就是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出现的.在很多情况下,就是靠朋友的推荐.朋友提供的信息和其他多方面的帮助,人们才获得了难得的机遇 ---- ...

  • 古人论处世: 正己·律人(二)
  • ●人心齐,泰山移. 清·金缨<格言联璧·处事> 谓团结力量大.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负:辜负. 宁可我对不起天下人,不要让天下人对不起我.旧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哲学.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 <尚书·泰誓> 别人有技艺,就好象 ...

  • 人类心理极限
  • 人类心理极限 人人都懂,但很难超越!只有圣人,如果有! 1.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人处迷境不听人劝: 2.人可劝人难自劝,因为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3.付出同时寄厚望,人情变交易,竹篮打水一场空: 4.对背叛者难再信任,因为人不能成为自己的医生: 5.懒惰与勤快相交替,世间绝无先天勤快与懒惰之分 ...

  • 人生感悟:自己的付出就是最好的成功
  • 人生需要付出,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也在收获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付出是一棵稚嫩的果苗,由于爱的浇灌,我们收获了一大片果林; 付出是一只可爱的小龙,由于心的沟通,我们收获了一只巨龙; 付出是一道微弱的光芒,由于我们用心,我们汇成了一道比太阳还亮的荧光! 辛勤的耕耘是收获之本,良好的付出是成才之道! 你可以放弃 ...

  • 伦理学的存在论基础
  • 作者:张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12期 伦理学问题不是存在问题,但却必然基于存在论的某种立场.传统伦理学问题其实是一个存在的意义问题,某一行为的道德价值首先意谓着一个人的有意义的存在,表现为:(1)他按别人的存在要求去存在,因此是"为别人活着"的对象性 ...

  • 说话是一种艺术
  • 一份当下,不知如何讲,不知如何面对,是别人没教,还是自己没学,也许很多的阅读放弃,很多的面对丢失,失去的是人生的时间,放下的是话语的开始,昨天的话少,今天的话不知,因为不知如何问,所以不知如何讲,睡走了话语的延续,还是笑过了人生的开发,也许的也许,放弃昨天的累积,还在今天的笑中,别人不说,自己还走在 ...

  • 安慰压力大的人的话
  • 最近有位朋友在工作上遭遇不顺,很是沮丧,甚至怨天尤人,我找不到很好的方式来安慰她,只好求助百度了,在百度搜到90句安慰人的话,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第1个安慰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何必为痛苦的悔恨而丧失现在的心情,何必为莫名的忧虑而惶惶不可终日。过去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怎么悔恨也是无济于事。未来的还是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