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焊割作业引起火灾事故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在城市建设、室内外装修、局部环境改造过程中,电焊、气割施工作业越来越普遍。在焊割作业中,人们常用的是电焊、气焊和气割,属明火作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危险,而作业现场电焊熔融的金属火花会到处飞溅,极易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事故。从全国发生的一些重特大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来看,不少重大火灾的罪魁祸首是违章焊割作业。这些火灾事故给我们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或者财物损失,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剖析原因,主要是:

一、无证上岗作业。许多施工单位特别是个体承包者为省钱、省时,追求更多的利润,往往雇用一些没有经过正规消防培训、考核的电焊作业人员。他们多半属于进程务工人员,绝大多数未经岗前培训,缺乏消防安全常识,盲目蛮干,以致酿成火灾事故。

二、操作工缺乏安全常识。据有关资料表明:电焊时产生的高温可达3000~6000℃,且有大量的火花喷出和灼热的铁屑飞溅,尤其是在基建工地、临时场所及非专用房间内进行电焊时,飞散的火星如落在可燃物上很容易引发火灾;金属构件经过电焊后温度很高,即使经过一段时间,仍有可能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若焊后不待冷却就随便存放,也会引起可燃物燃烧;电焊时产生的高热能通过金属构件传导到另一端,可引起金属构件另一端的可燃物发生燃烧;电焊机的接地回线由于联接处有较大电阻,能产生电阻热,或在引弧时由于冲击电流的作用会产生火花,也可能引燃可燃物。

三、少数作业忽视消防安全。一些个体承包者消防意识淡薄,不愿在电焊作业安全防护上投入人力、资金,甚至漠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章不循,不听从提醒,不服从管理,违章作业。他们将降低成本同建立健全劳动生产安全规范对立起来,片面地强调利润,忽视了安全的投入,不能正确理解后者是实现前者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前者是后者的必然结果的内在关系。在一些重大火灾事故中,焊工就是在作业时思想上麻痹大意,防范意识淡薄,在事故隐患已有预兆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才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从笔者参与的几起火灾事故调查来看,要预防电焊作业火灾的发生,须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源头管理,确保焊割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对电焊工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其工作责任感,严格对电焊设备和作业的管理。焊接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的电焊工进行,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电焊工还应经常进行有关电焊防火知识的宣传。在经常进行电焊作业的场所应张贴电焊防火须知及有关防火规章制度。各建设、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焊割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的检查,在施工前要让施工人员出具相关证件,对检查中发现无证上岗的人员,要坚决取消其从事电、气焊作业资格,不能有侥幸心理,确保焊割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二、明确安全责任,增强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建立重点工种岗位责任制,使从事焊接工种岗位的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并建立起合理、有效、文明的 安全生产 和工作秩序,并与奖惩制度挂钩,有奖有惩,消除无人负责的现象。建设、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要加入防火工作条款,对由于施工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火灾等事故的,应事先明确责任,发生问题后严肃追究,从而使施工单位和人员在思想上重视消防安全,自觉地做好各项防火工作。

安监、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社会面安全状况的防控,加大检查力度,重点突出对“五小”场所的检查,及时发现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首先,加强对员工的岗前学习和培训。明确规定以下五种情况不得作业:在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不得进行电焊作业;在积存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管沟、深坑和下水道内及其附近,没有消除危险因素之前不能进行电焊作业;在空心间壁墙、充填有可燃物隔热层的场所、简易建筑、简易仓库、有可燃建筑构件的闷顶内和可燃易燃物质堆垛附近,不得进行电焊作业;对焊件的内部结构、性质、存积物等未了解清楚之前,及对金属容器内残存的易燃液体未处理前,不得进行电焊作业;制作、加工和贮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房间内,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贮罐和容器,带电设备,刚涂过油漆的建筑构件或设备在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时,不得进行电焊作业。其次,通过对火灾事故案例的宣传报道,增强员工的防火意识,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做好防火工作,通过对员工进行灭火技能演示,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防火灭火常识,会报警,会正确地使用 灭火器材 ,会正确地扑救初起火灾。再次,加强对焊接工种人员的日常管理。要定期加强对焊接工种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消防知识学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训练和考核计划,研究和掌握焊接工种人员的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帮助他们克服吸烟、酗酒、上班窜岗、闲聊等不良习惯,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四、加强现场监管,消除火灾隐患。在现场施工中,严格动火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电、气焊作业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要在电焊机外壳设有可靠的保护接零;为电焊机设置单独的电源开关;电焊机安放在通风良好、干燥、无腐蚀介质、远离高温高湿和多粉尘的地方,露天使用时应设防雨棚;施工焊地点潮湿时,焊工应站在干燥的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上;高空焊接或切割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焊接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设专人监护;作业时要保证电焊作业现场周围10m内没有堆放易爆物品,飞溅的熔珠火花不会掉入下层可燃物中,引燃可燃物。现场监护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及时消除、严加防范,以确保施工作业现场的消防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在城市建设、室内外装修、局部环境改造过程中,电焊、气割施工作业越来越普遍。在焊割作业中,人们常用的是电焊、气焊和气割,属明火作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危险,而作业现场电焊熔融的金属火花会到处飞溅,极易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事故。从全国发生的一些重特大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来看,不少重大火灾的罪魁祸首是违章焊割作业。这些火灾事故给我们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或者财物损失,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剖析原因,主要是:

一、无证上岗作业。许多施工单位特别是个体承包者为省钱、省时,追求更多的利润,往往雇用一些没有经过正规消防培训、考核的电焊作业人员。他们多半属于进程务工人员,绝大多数未经岗前培训,缺乏消防安全常识,盲目蛮干,以致酿成火灾事故。

二、操作工缺乏安全常识。据有关资料表明:电焊时产生的高温可达3000~6000℃,且有大量的火花喷出和灼热的铁屑飞溅,尤其是在基建工地、临时场所及非专用房间内进行电焊时,飞散的火星如落在可燃物上很容易引发火灾;金属构件经过电焊后温度很高,即使经过一段时间,仍有可能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若焊后不待冷却就随便存放,也会引起可燃物燃烧;电焊时产生的高热能通过金属构件传导到另一端,可引起金属构件另一端的可燃物发生燃烧;电焊机的接地回线由于联接处有较大电阻,能产生电阻热,或在引弧时由于冲击电流的作用会产生火花,也可能引燃可燃物。

三、少数作业忽视消防安全。一些个体承包者消防意识淡薄,不愿在电焊作业安全防护上投入人力、资金,甚至漠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章不循,不听从提醒,不服从管理,违章作业。他们将降低成本同建立健全劳动生产安全规范对立起来,片面地强调利润,忽视了安全的投入,不能正确理解后者是实现前者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前者是后者的必然结果的内在关系。在一些重大火灾事故中,焊工就是在作业时思想上麻痹大意,防范意识淡薄,在事故隐患已有预兆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才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从笔者参与的几起火灾事故调查来看,要预防电焊作业火灾的发生,须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源头管理,确保焊割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加强对电焊工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其工作责任感,严格对电焊设备和作业的管理。焊接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的电焊工进行,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电焊工还应经常进行有关电焊防火知识的宣传。在经常进行电焊作业的场所应张贴电焊防火须知及有关防火规章制度。各建设、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焊割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的检查,在施工前要让施工人员出具相关证件,对检查中发现无证上岗的人员,要坚决取消其从事电、气焊作业资格,不能有侥幸心理,确保焊割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二、明确安全责任,增强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建立重点工种岗位责任制,使从事焊接工种岗位的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并建立起合理、有效、文明的 安全生产 和工作秩序,并与奖惩制度挂钩,有奖有惩,消除无人负责的现象。建设、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要加入防火工作条款,对由于施工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发生火灾等事故的,应事先明确责任,发生问题后严肃追究,从而使施工单位和人员在思想上重视消防安全,自觉地做好各项防火工作。

安监、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社会面安全状况的防控,加大检查力度,重点突出对“五小”场所的检查,及时发现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首先,加强对员工的岗前学习和培训。明确规定以下五种情况不得作业:在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不得进行电焊作业;在积存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管沟、深坑和下水道内及其附近,没有消除危险因素之前不能进行电焊作业;在空心间壁墙、充填有可燃物隔热层的场所、简易建筑、简易仓库、有可燃建筑构件的闷顶内和可燃易燃物质堆垛附近,不得进行电焊作业;对焊件的内部结构、性质、存积物等未了解清楚之前,及对金属容器内残存的易燃液体未处理前,不得进行电焊作业;制作、加工和贮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房间内,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贮罐和容器,带电设备,刚涂过油漆的建筑构件或设备在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时,不得进行电焊作业。其次,通过对火灾事故案例的宣传报道,增强员工的防火意识,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做好防火工作,通过对员工进行灭火技能演示,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防火灭火常识,会报警,会正确地使用 灭火器材 ,会正确地扑救初起火灾。再次,加强对焊接工种人员的日常管理。要定期加强对焊接工种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消防知识学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训练和考核计划,研究和掌握焊接工种人员的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帮助他们克服吸烟、酗酒、上班窜岗、闲聊等不良习惯,不断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

四、加强现场监管,消除火灾隐患。在现场施工中,严格动火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电、气焊作业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要在电焊机外壳设有可靠的保护接零;为电焊机设置单独的电源开关;电焊机安放在通风良好、干燥、无腐蚀介质、远离高温高湿和多粉尘的地方,露天使用时应设防雨棚;施工焊地点潮湿时,焊工应站在干燥的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上;高空焊接或切割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焊接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设专人监护;作业时要保证电焊作业现场周围10m内没有堆放易爆物品,飞溅的熔珠火花不会掉入下层可燃物中,引燃可燃物。现场监护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及时消除、严加防范,以确保施工作业现场的消防安全。


相关内容

  • 危险化学品基本知识
  • 危险化学品基本知识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有三个国标: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即 ...

  • 三级安全培训教材.
  • 安全教育培训(厂级)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1.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有: (一)劳动合同保障权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 ...

  • 焊接车间安全技术规范
  • 焊接车间安全技术规范 一.电弧焊 1.焊接前,先检查电气线路是否完好,外壳接地是否牢固. 2.操作前必须检查周围有否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必须移开才能工作. 3.焊接操作时必须先戴防护面罩.手套.脚套等.无面罩时不准看弧光. 4.推闸刀开关时,人体应偏斜站立,并要一次推足,在焊接时,绝对禁止调节电流大 ...

  • 电弧光母线保护
  • 国外在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弧光故障的现象.机理.危害,并研究各种防护措施和保护方案.我们推荐的专 用中.低压母线保护 - 电弧光母线保护,是这些研究成果的综合体现,为目前理想的.成熟的中.低压母 线保护解决方案.它是从国外引进的系统,目前这种电弧光保护已有近2000套系统在电厂.变电站以及工 矿企业运 ...

  •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巴中经济开发区安置还迁房西区一期工程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施工单位: 中国交通建设巴中项目总经理部第四分部 编制日期: 前言: 为了认真贯彻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指导方针,使每个职工懂得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群众防范意识,把事故消灭在萌 ...

  • 华生活馆拆除工程(技术标)
  • 华·生活馆拆除工程 编制单位: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2013年06月12日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 ...

  • 酒店安全常识
  • 安全知识及消防标准 一:餐厅消防安全方面: 1. 加强用火.用电.用气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到每个员工的工作岗位 1.1火.电.气操作规程在明显处公告. 1.2配置合适的消防器材 1.3楼层厨房内不应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1.4煤气.天然气管道应从室外单独引入,不得穿过客房或其他公共区域 1.5厨房 ...

  • 火灾爆炸事故是油品码头储运生产中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
  • 火灾爆炸事故是油品码头储运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一类重大事故.油品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明火.违章作业.设备设施质量缺陷或故障及静电放电等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起因.本文从上述两方面对油品码头火灾爆炸事故致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1油品码头简介 油品码头由前方码头(或称泊 ...

  • 公司级安全教育内容
  • 公司级岗前安全生产教育 工程名称: 授 课 人: 工程地点: 教育时间: 今借此机会和在座所有的施工作业人员谈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问题: (一)高危行业是指容易发生危险和危害人民生命.造成财产损失的行业.如煤矿.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电力等行业,我们工程建筑行业也属高危行业的范围内的行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