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一第一次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在高一第一次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一)

非常感谢你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学校的家长会。其实,我想我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我们的目标和愿望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学好一点,能够健康平安地成长,希望孩子能够刻苦努力一点,为三年以后再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之后呢,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顺利融入到社会,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拼搏,然后收获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就,收获到由他们自己创造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的期望更高一些,就是可能希望孩子能够成就一番被社会所认可被世人所羡慕的大事业,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们长大之后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

当然,也有的家长的愿望是比较朴素的,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会特别高,只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只是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能够过得快乐一点,不要有太多的压力。

当然,每一位家长的内心想法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不管我们的要求和期望有多大的不同。有一点肯定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非常地爱我们的孩子。只不过问题是: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孩子成长到这个年龄阶段后,我们就发现自己有些不知道怎么去爱孩子,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家长们都比较信赖老师,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做到教育有方,希望老师不仅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人,更希望老师能够把孩子培养成才。而我们老师呢,也正因

为这样感到自己的角色很重要,感到自己的责任很厚重,当然,同样也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这是刚开学来的第一次家长会,而我可能经验不足,有许多存在着的问题可能都没有被发现。所以,在今天这个家长会议上,我究竟要讲些什么内容?这对我来说还是个难题。事先,我请教了一些老教师,问他们家长最爱听的是什么,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他们告诉我,家长比较爱听的是一些实际的东西,比如孩子的学习情况如何,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何等等。

可是,我想我今天不讲这些方面的内容。我只是想讲讲我们这个班的一些班级建设班级管理的理念的问题。也就是说,今天我要讲的可能是比较虚的问题,但是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好的教育都是从好的理念出发的,没有好的理念所指导的教育是盲目的,就象人没有灵魂一样。而我的具体的教育做法,具体的班级管理方法都跟我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的理念是不正确的,那么就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今天我来跟大家谈谈我的治班理念的问题,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你们的认同,而是希望你们指出我的这些想法有哪些不正确,有哪些可能会造成误人子弟的。然后由你们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我会回去好好整理与反思,然后加以调整和修正。在讲完这个问题之后呢,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想交流的,可以提问,也可以单独跟我聊一聊。如果赶时间,可以记下我的联系方式,有什么事情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也很喜欢能够多一些跟家长们沟通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

(二)

下面大家手头上都有一份我的班主任计划。在这份班主任计划书里我主要谈的不是实际工作的具体开展与安排,而是一些关于建班的理念和班级管理的大致思路的问题。

今天我主要讲的是我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中的第一个问题:“建班理念”。

在建班的理念上,我提出了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它应该有它的良好品格。二是作为组成我们班集体的里的每一位成员,也就是说我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他们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品格。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好的集体能够改造一个人,好的个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班集体起到模范做作、带动作用。

首先,我讲一讲集体品格的塑造问题。

关于集体环境的力量和影响。我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即使平常非常不讲究卫生,随地吐痰,但是假如某一天,你让他进入到一间五星级宾馆中,红木地板上铺着柔软的红地毯。你说,在这种情况下,这位仁兄他会好意思把痰吐在红地毯上吗?我想他不会的。我再举一个例子,可能大家都记得98年抗洪时出现了一个英雄,他就是由江泽民题词并号召我们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李向群。但是,我从某种途径知道其实李向群在学校读书时表现并不怎么好,有点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无心向学的烂仔。那么,后来为什么李向群会成为抗洪英雄呢?我们暂时撇开一些政治因素来看,事实上证明了李向群在部队这个军事化管理的集体里被改变了,成为了一个好同志,成为了一个在危难关头不怕牺牲,

敢于承担危险和不怕牺牲的好同志。这就是说,一个良好的集体她所起到的熏陶作用是无法估计的。

在第三中学,我们整个校园是一个具有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好集体。我们的学生特别地有礼貌,我们的老师也特别地懂得尊重学生;我们的学生都特别地勤奋刻苦学习,我们的老师也都很认真备好课,很认真上好课;我们的课外活动特别丰富,我们的素质教育从来没有向应试教育低头„„这一切都是我们外在的良好氛围,是一个大集体的力量。在这样一个好的大环境下,我们的高一(2)班也更要建设好自己的小环境。

我希望我的班集体应该是团结友爱的、合作进取的、和谐发展的、共同进步的。那么,我如何才能够创设出这样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我想,我会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思想上形成一定的共同认识。二是我希望通过组织系列的主题班会,尽可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班会上有发言表达的机会,有表演展示的舞台。并且,我打算把班会课尽可能让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在组织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如何合作,如何与人协调,如何在班级里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三是我希望通过组织一些集体的文体活动来活跃起班集体的氛围,比如说,在恰当的时候我们组织好篮球队与别的班进行友谊赛,而班里的其他同学很多就会去做拉拉队,不要以为拉拉队不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显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又比如说,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体育运动会,在这些比赛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展示学生们的才能和特长,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强我们班集体的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四是在学习上我提

倡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以多交流,多讨论,形成一种共同进步、合作互助的良好学风。

第二,在建班理念中我要着重做好的另外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培养学生个体的品格。

在班主任计划书里我写到这样一句话:“把教育做到每一个人身上,做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把良好的道德品格和积极有为的进取心以及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内化成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精神信念和人格实践。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我们都知道要能做到这一点实在太不容易太不简单了。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性格气质,都有其不同的才能和潜力、有其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有其不同的兴趣爱好,更有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都应该要在充分尊重孩子们的这些差异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但是充分尊重并不是等同于任其自然发展。我觉得有一些基本的,为社会所共同遵守的法则被世人所共同尊崇的美德,必须要让同学们去好好的体会并且从内心中慢慢认同,在行动中坚持实践。比如说,关于孝敬父母,关于遵守法律,关于做人要勤奋、生活要节俭,关于懂得去爱别人,懂得去尊重别人,懂得去宽容别人,懂得对社会应该肩负着一定的责任感等等。

在关于对同学们的个体品格的培养方面,我自己不敢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影响同学们,因为也许我自己认同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好的,或者至少不一定适合别人的价值取向。因为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更希望同学们又各自不同的个性。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或者作为一名家长,在对孩子的品格培养方面应该要做哪些事情才既不会压制、

妨碍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又不至于让孩子成为一个价值混乱、理想模糊、精神虚空的放任自流的、松松垮垮的人?我想我们应该有一些大原则,大前提的。在这种大原则、大前提下,才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由发展。

那么,在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个体品格上,我主要要坚持几点带有一定原则性的标准(这在我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也很明确地写下来): 1独立的人格与自立的能力相协调

我们常说,教育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首先教会学生做人。在前一段日子里,就是教师节那天,中央电视台做了一场关于庆祝教师节的节目,其中采访到复旦大学一位比较年轻的教授,这位教授连续两次被学生评为最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老师。他在回答记者时说到:“教育,其最高境界就是把一个人培养为真正的人。”其实这个观点早就被许多大教育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阐述过。可是,我们真正理解到这句话的内涵的人并不多,包括我们作为老师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肯定地说都未能把这一句话把握好。我们知道,孩子们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始有一种成人感的初步觉醒。这种感觉的其中最明显的要求便是渴望独立,渴望自主,渴望自由。他们觉得自己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觉得自己开始明白到一些是是非非,经常用带有批判性的目光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也开始喜欢独自去安静阅读,深入钻研、探讨和思考一些问题。我想,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家长和老师所高兴的。因为证明了孩子开始成熟、开始懂事、开始有所追求了。但是,在这个阶段比较突出的矛盾便是学生的独立人格与自立能力未能很好地相协调。所以,针对这

种情况,我便要一方面加强思想引导,在思想上给与教育。另一方面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比如说,学校里有很多的事务性工作,我都只是通知班干部和相关的同学一声,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自己去解决。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了。比如有不少同学第一次离开家到学校入宿,开始很不习惯,但是,必须要按照学校的宿舍管理来做好,这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些同学说条件不好,我就用孔子曾经说过得话告诉他们:“士志于道,而耻于恶衣恶食者,未足以谋也”。再比如说我们这次开家长会的接待工作,班级的部署等等,都是由几位班干部和一些同学们做的,我只是跟他们说了两分钟,把任务讲清楚,余下的事情都由他们去处理。

自立的能力除了在学校进行培养,我想更重要的还是希望家长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适当的让孩子独自去做一些他们自己该做的事情,让他去做一些可以独自完成的事情。其实,当你能够安排一些任务给他时,他会感觉到很高兴的,特别是当他把事情做好了,听到别人出于真心的赞赏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的。在孩子长到这个年纪,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孩子有太大的依赖感,这样会消磨掉他的意志力,增长他的惰性。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要板起面孔,要装作冷酷地样子给孩子下达硬性的任务。只是说,我们在表达对孩子的爱的时候,更注重突出对他的能力的肯定,突出对他的行为的重视,突出对他的想法的理解,突出对他的情感世界的尊重等。

2竞争进取的精神与合作互助的精神相协调

关于竞争与合作必须要让孩子们有一种正确的意识。现在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学校,都有一个注重效率的价值标准。暂时不管这种社会价值标准其本身是不是出现一些病态或者存在问题。我们都只能承认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我们一定要树立一种正确的、光明磊落的、与大家共赢的竞争观。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树立这样一种正确的竞争意识,正如我在班主任计划里所提到的:“要强化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这种进步观,尽可能弱化那种总是与别人做横向比较而洋洋自得的成功心态或不断遭受挫折的自卑心理。”刚刚开学不久,我就跟我班里的同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拳击高手,他曾经所向披靡,在拳坛上击败过很多很多的拳手。后来他终于遇到了对手,而且总是被对方击败。因而他感到相当沮丧,于是就请教教练,问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将对手击败。他的教练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在地上画了一条直线,然后对他说到:“你不能用任何东西来碰这条直线,怎样才能把这条直线变短。”这位拳手想了一天一夜都想不出答案。就回去在问教练。教练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在地上的那根直线旁边再画了一根更长的直线。于是,那位拳手终于明白到,只有先超越了自己,先把自己的实力增强,先把自身的素质提高了,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有所进步,自然而然地就会有所收获。

当然这种进步和收获并不等于终于可以战胜对手,终于要压倒别人。但是,我对学生说,假如我们能够这样做了,我们至少是成功的,因为我们已经战胜了自己,已经超越了自己。这就是最大的成功。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总是会有人在某些

方面比自己强的,即使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可能比不上别人。我会告诉同学们一定要承认这种事实的差异,我给同学们说得话是:“无论何时何地,你们都应该要做到最努力,但是,你不能期望自己总是最出色。”同时,我又会在另一方面告诉同学们说:我们不能总是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相比,也不能总是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我们应该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而又有可能发展的方面去下功夫钻研,相信这样肯定能够把一些事情做好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能让卫星升空的人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人同样是人才。”想一想,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有太多的行业,有太多的选择。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的目光和视野也应该要相应放宽一些,不要总是用一种狭隘的观念去要求孩子必须如何如何。事实上,孩子本身处在这个读书的环境中,即使没有任何人施加压力,他自身已经给自己太大压力了。所以,我们家长和老师必须要正确引导孩子们的这种心态。一方面,要让孩子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另一方面又要让孩子尽可能减轻心理负担。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多与别人沟通合作。只有通过与别人的沟通合作,才会体会到与别人共同进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才会把自己封闭的内心世界敞开,才会获得更多的朋友和关怀。在当代社会上,学会合作、善于合作、能够经常与别人合作,将会比竞争更重要,收获的好处会更多。目前,西方社会里无论家庭、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都非常注重合作的意识,非常注重共同分享成败喜怒。

我们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三个日本人共同发现了一座宝藏,那么,三个日本人都能顺利回来,并且共同富裕。但是,如果是三个中国人共

同发现一座宝藏,那么可能没有一个人能够活着回来,如果有,也可能只有一个。因为中国人的私心私念太强了,都想独吞这笔财富而相互算计,相互残杀。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做个一起对话的节目,对话的嘉宾是我们北京大学的校长和美国耶鲁大学的校长,可谓是高手过招高手切磋。那么记得主持人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你们最看重教师的那一些素质?”北京大学校长回答道:最看重的是教师的科研能力。而耶鲁大学校长则回答:最看重的是教师的协助和沟通的能力。可见,我们的必须要让孩子在懂得做人要不断积极进取,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必须要增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3努力发展自我的意识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相协调

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在关于努力发展自我方面的意识相当强的。这表现在我们的学生都很认真很努力地用功学习。但是,我会常常提醒同学们:读书的目的不能太过功利化,不要总是把读好书当作能在未来赚到很多钱,获得很大权的手段。我们中国古人就说过:读书为己。何谓读书为己?不是指读书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说,读书、做学问,完全是追求完善自我,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如果说,一个人从小学生重点初中,又升重点高中,又升重点本科,又读研究生,又读博士生。等到终于毕业了,却发现原来还没有弄清楚究竟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那岂不是莫大的悲哀?今年,北京大学召开大一新生入学的开学典礼时,北大校长许智宏先生给同学们讲话。在讲话中,许校长提到几点希望,其中有一点是希望同学们“学会选择”。许校长说到,到了大学,你们再也不能仅仅以

考试考出一个好成绩,以获得奖学金为目标。对你们而言,学会选择才是最重要的。选择你们喜欢的专业,选择你们想发展的方向去努力,去做好准备,去进行积累。相信你们会有所成就的。在这里我还举刘墉的一个故事。刘墉在读大一时,曾经主动向英文老师请求放弃英文课程。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刘墉回答到:“英文的确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大学一年级是多么好的年龄,我要画画,要练习演讲,要参加校外活动,要搞写作,还要交女朋友„„哪里有那么好的精力,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规划好这宝贵的四个年头,还好,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演讲拿到了第一,这为后来成为主持人的我打下了口才的基础;画画的工地很扎实,这位后来成为美术教员的我挣得了饭碗;校外活动频繁,这为称为记者、编辑、进而创办出版社的我打下了实践社会的基础;多有诗作和散文发表,造就了后来成为作家的我;最重要的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我未来的妻子„„”。可见,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能够知道该区选择什么,并且懂得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北京大学哲学教授,著名散文家周国平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到:“在我看来,所谓成功,就是能够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所以,在关于让孩子努力发展自我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慢慢的培养自己的兴趣,慢慢的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当然,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漫长的、不断修正、不断摸索的过程。我不能在价值判断方面给予影响。但是,我确实要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同学们应该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比如说,XXX同学在刚刚军训的时候,就告诉我,他说希望今后当医生,我就告诉他要当医生就要把化学学好,我问他愿不愿意当化学科代表。他说愿意,于是我

就安排他当化学课代表。又比如XXX同学说希望今后能够从事文秘工作,而他没有当班干部,于是我就给他安排这样一个工作:做好每一次的班会会议记录,做好关于班级的一些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当然其他同学我也会根据不同情况而给予不同的指导和任务,如果有的事情学生们不好意思跟老师讲,而家长知道的,就可以跟我讲。

在努力发展自我的同时,更应该让孩子们慢慢树立一种社会责任意识。因为人生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相协调,在于能够为他人为社会作出何种有价值的事情。现在的孩子在关于为社会为他人着想,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比较淡薄。为什么淡薄?因为他们内心中总有一点未曾被自己发现的自私。总是认为别人,比如说父母和老师给他们的关心和爱护都是天经地义的,在得不到这种关怀和爱护时,就觉得很失落,觉得受委屈。可是,就是没有想到自己应该要去多一点关心和爱护别人,应该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要对自己负责,对身边的同学负责,对父母负责,对学校和班级的工作负责,进而要明白到要对社会负责。

4追求个人幸福生活的奋斗理想与懂得同情和尊重他人苦难的悲悯情怀相协调

我跟同学们说,读书不一定能够赚到大钱,当上大官,读书不能功利化。但是,我们读书人一定要像其他各个行业的人一样,要追求个人的幸福生活,要让自己过得充实,过得有滋有味。我们应该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要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要做好自己比较喜欢的职业或事业,要培养自己一种艺术的兴趣或特长。有人说: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

是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可是,要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是要付出努力的。比如我跟同学们说,我希望当老师,但是首先一定要考上师范大学,然后在师范大学里一定要好好读书,才可能为自己的教书工作打好基础,才能让自己具备教书的能力。所以说,追求个人的幸福生活,它既需要我们有追求的理想,更需要我们有奋斗的精神。

可是,如果一个人仅仅知道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追求而奋斗,却不顾及其他人和其他事情,那么也就很容易走极端,很容易陷入到自私自利的泥淖中。所以,我必须要唤醒同学们另外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就是一种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心,一种懂得以平等的姿态去尊重他人苦难的悲悯情怀。

大哲学家罗素先生有一篇被全世界所传颂的文章《我为何而生》,在这篇文章里他写道:支撑着我活下去,支撑着我热爱生命的三个理由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世间的苦难痛彻肺腑的悲悯情怀。

作为学生的家长,你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经历过物质条件比较贫乏的生活,对人间苦难的体会很深刻。但是,现在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穷人家的生活究竟有多么的困难,多么的不容易。我自己比较穷,我在大学里念书,在东北师大,在我的身边,贫穷的大学生特别的多,所以深有体会。我们知道我们能够考上大学,能够一步一步地走过来,走下去,其实都是很不容易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在内心深处深深地植根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就称之为善良。我希望我的学生除了外表

很坚强很刚毅,除了外在的能力及各方面都表现为一副强者的姿态外,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分柔弱的情怀。一个人真正具备了善良这样一种东西,我不敢保证他能够做出很多好事,但至少可以保证他可能不会做坏事,至少不会主动地故意地去做坏事。其实,一个人真正的坚强正是因为其内心拥有了一份柔弱的情感,这种柔弱的情感往往会变成一种不可战胜的精神,变成一种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坚韧力。

当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植根了这样一种情怀后,我想,他的品格就会自然高尚起来了。拥有了高尚的品格,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就放心了一大半,剩下的事情可能就是关于具体如何地提高学习能力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各个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我相信事情会是水到渠成的,一个人把思想和态度端正了,他就会很踏实很自觉地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在我看来,做人是根本,学习成绩虽然很重要,但是相对于做人则是其次的。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看来我已经罗嗦了太长的时间了。但是可以说,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没有说完。以上我主要就自己对教育的一些观念谈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说错了,如果家长们有不同意的看法,甚至说如果我的某些想法和做法会是误人子弟的,都可以提出来。我比较年轻,还没有结婚,没有当过家长,所以在对孩子进行实际的教育中肯定比不上你们。你们有哪些好的经验,好的方法,都非常感谢你们能够多多赐教。

再一次感谢你们。向你们鞠躬!

在高一第一次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一)

非常感谢你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学校的家长会。其实,我想我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我们的目标和愿望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学好一点,能够健康平安地成长,希望孩子能够刻苦努力一点,为三年以后再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之后呢,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顺利融入到社会,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拼搏,然后收获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就,收获到由他们自己创造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的期望更高一些,就是可能希望孩子能够成就一番被社会所认可被世人所羡慕的大事业,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们长大之后能够对社会有所贡献。

当然,也有的家长的愿望是比较朴素的,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会特别高,只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只是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能够过得快乐一点,不要有太多的压力。

当然,每一位家长的内心想法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不管我们的要求和期望有多大的不同。有一点肯定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非常地爱我们的孩子。只不过问题是: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孩子成长到这个年龄阶段后,我们就发现自己有些不知道怎么去爱孩子,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家长们都比较信赖老师,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做到教育有方,希望老师不仅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人,更希望老师能够把孩子培养成才。而我们老师呢,也正因

为这样感到自己的角色很重要,感到自己的责任很厚重,当然,同样也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

这是刚开学来的第一次家长会,而我可能经验不足,有许多存在着的问题可能都没有被发现。所以,在今天这个家长会议上,我究竟要讲些什么内容?这对我来说还是个难题。事先,我请教了一些老教师,问他们家长最爱听的是什么,家长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他们告诉我,家长比较爱听的是一些实际的东西,比如孩子的学习情况如何,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何等等。

可是,我想我今天不讲这些方面的内容。我只是想讲讲我们这个班的一些班级建设班级管理的理念的问题。也就是说,今天我要讲的可能是比较虚的问题,但是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好的教育都是从好的理念出发的,没有好的理念所指导的教育是盲目的,就象人没有灵魂一样。而我的具体的教育做法,具体的班级管理方法都跟我的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的理念是不正确的,那么就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今天我来跟大家谈谈我的治班理念的问题,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你们的认同,而是希望你们指出我的这些想法有哪些不正确,有哪些可能会造成误人子弟的。然后由你们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我会回去好好整理与反思,然后加以调整和修正。在讲完这个问题之后呢,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想交流的,可以提问,也可以单独跟我聊一聊。如果赶时间,可以记下我的联系方式,有什么事情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也很喜欢能够多一些跟家长们沟通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

(二)

下面大家手头上都有一份我的班主任计划。在这份班主任计划书里我主要谈的不是实际工作的具体开展与安排,而是一些关于建班的理念和班级管理的大致思路的问题。

今天我主要讲的是我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中的第一个问题:“建班理念”。

在建班的理念上,我提出了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它应该有它的良好品格。二是作为组成我们班集体的里的每一位成员,也就是说我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他们更应该具备良好的品格。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好的集体能够改造一个人,好的个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给班集体起到模范做作、带动作用。

首先,我讲一讲集体品格的塑造问题。

关于集体环境的力量和影响。我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人即使平常非常不讲究卫生,随地吐痰,但是假如某一天,你让他进入到一间五星级宾馆中,红木地板上铺着柔软的红地毯。你说,在这种情况下,这位仁兄他会好意思把痰吐在红地毯上吗?我想他不会的。我再举一个例子,可能大家都记得98年抗洪时出现了一个英雄,他就是由江泽民题词并号召我们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李向群。但是,我从某种途径知道其实李向群在学校读书时表现并不怎么好,有点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无心向学的烂仔。那么,后来为什么李向群会成为抗洪英雄呢?我们暂时撇开一些政治因素来看,事实上证明了李向群在部队这个军事化管理的集体里被改变了,成为了一个好同志,成为了一个在危难关头不怕牺牲,

敢于承担危险和不怕牺牲的好同志。这就是说,一个良好的集体她所起到的熏陶作用是无法估计的。

在第三中学,我们整个校园是一个具有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好集体。我们的学生特别地有礼貌,我们的老师也特别地懂得尊重学生;我们的学生都特别地勤奋刻苦学习,我们的老师也都很认真备好课,很认真上好课;我们的课外活动特别丰富,我们的素质教育从来没有向应试教育低头„„这一切都是我们外在的良好氛围,是一个大集体的力量。在这样一个好的大环境下,我们的高一(2)班也更要建设好自己的小环境。

我希望我的班集体应该是团结友爱的、合作进取的、和谐发展的、共同进步的。那么,我如何才能够创设出这样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我想,我会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思想上形成一定的共同认识。二是我希望通过组织系列的主题班会,尽可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班会上有发言表达的机会,有表演展示的舞台。并且,我打算把班会课尽可能让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在组织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如何合作,如何与人协调,如何在班级里扮演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三是我希望通过组织一些集体的文体活动来活跃起班集体的氛围,比如说,在恰当的时候我们组织好篮球队与别的班进行友谊赛,而班里的其他同学很多就会去做拉拉队,不要以为拉拉队不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显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又比如说,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体育运动会,在这些比赛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展示学生们的才能和特长,另一方面则可以增强我们班集体的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四是在学习上我提

倡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可以多交流,多讨论,形成一种共同进步、合作互助的良好学风。

第二,在建班理念中我要着重做好的另外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培养学生个体的品格。

在班主任计划书里我写到这样一句话:“把教育做到每一个人身上,做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把良好的道德品格和积极有为的进取心以及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内化成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精神信念和人格实践。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我们都知道要能做到这一点实在太不容易太不简单了。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性格气质,都有其不同的才能和潜力、有其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有其不同的兴趣爱好,更有其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都应该要在充分尊重孩子们的这些差异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但是充分尊重并不是等同于任其自然发展。我觉得有一些基本的,为社会所共同遵守的法则被世人所共同尊崇的美德,必须要让同学们去好好的体会并且从内心中慢慢认同,在行动中坚持实践。比如说,关于孝敬父母,关于遵守法律,关于做人要勤奋、生活要节俭,关于懂得去爱别人,懂得去尊重别人,懂得去宽容别人,懂得对社会应该肩负着一定的责任感等等。

在关于对同学们的个体品格的培养方面,我自己不敢用自己的价值观念去影响同学们,因为也许我自己认同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好的,或者至少不一定适合别人的价值取向。因为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更希望同学们又各自不同的个性。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或者作为一名家长,在对孩子的品格培养方面应该要做哪些事情才既不会压制、

妨碍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又不至于让孩子成为一个价值混乱、理想模糊、精神虚空的放任自流的、松松垮垮的人?我想我们应该有一些大原则,大前提的。在这种大原则、大前提下,才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由发展。

那么,在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个体品格上,我主要要坚持几点带有一定原则性的标准(这在我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也很明确地写下来): 1独立的人格与自立的能力相协调

我们常说,教育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首先教会学生做人。在前一段日子里,就是教师节那天,中央电视台做了一场关于庆祝教师节的节目,其中采访到复旦大学一位比较年轻的教授,这位教授连续两次被学生评为最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老师。他在回答记者时说到:“教育,其最高境界就是把一个人培养为真正的人。”其实这个观点早就被许多大教育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阐述过。可是,我们真正理解到这句话的内涵的人并不多,包括我们作为老师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肯定地说都未能把这一句话把握好。我们知道,孩子们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始有一种成人感的初步觉醒。这种感觉的其中最明显的要求便是渴望独立,渴望自主,渴望自由。他们觉得自己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觉得自己开始明白到一些是是非非,经常用带有批判性的目光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也开始喜欢独自去安静阅读,深入钻研、探讨和思考一些问题。我想,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家长和老师所高兴的。因为证明了孩子开始成熟、开始懂事、开始有所追求了。但是,在这个阶段比较突出的矛盾便是学生的独立人格与自立能力未能很好地相协调。所以,针对这

种情况,我便要一方面加强思想引导,在思想上给与教育。另一方面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处理自己的事情。比如说,学校里有很多的事务性工作,我都只是通知班干部和相关的同学一声,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自己去解决。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了。比如有不少同学第一次离开家到学校入宿,开始很不习惯,但是,必须要按照学校的宿舍管理来做好,这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些同学说条件不好,我就用孔子曾经说过得话告诉他们:“士志于道,而耻于恶衣恶食者,未足以谋也”。再比如说我们这次开家长会的接待工作,班级的部署等等,都是由几位班干部和一些同学们做的,我只是跟他们说了两分钟,把任务讲清楚,余下的事情都由他们去处理。

自立的能力除了在学校进行培养,我想更重要的还是希望家长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适当的让孩子独自去做一些他们自己该做的事情,让他去做一些可以独自完成的事情。其实,当你能够安排一些任务给他时,他会感觉到很高兴的,特别是当他把事情做好了,听到别人出于真心的赞赏时,会有很大的成就感的。在孩子长到这个年纪,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孩子有太大的依赖感,这样会消磨掉他的意志力,增长他的惰性。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要板起面孔,要装作冷酷地样子给孩子下达硬性的任务。只是说,我们在表达对孩子的爱的时候,更注重突出对他的能力的肯定,突出对他的行为的重视,突出对他的想法的理解,突出对他的情感世界的尊重等。

2竞争进取的精神与合作互助的精神相协调

关于竞争与合作必须要让孩子们有一种正确的意识。现在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学校,都有一个注重效率的价值标准。暂时不管这种社会价值标准其本身是不是出现一些病态或者存在问题。我们都只能承认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我们一定要树立一种正确的、光明磊落的、与大家共赢的竞争观。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树立这样一种正确的竞争意识,正如我在班主任计划里所提到的:“要强化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这种进步观,尽可能弱化那种总是与别人做横向比较而洋洋自得的成功心态或不断遭受挫折的自卑心理。”刚刚开学不久,我就跟我班里的同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拳击高手,他曾经所向披靡,在拳坛上击败过很多很多的拳手。后来他终于遇到了对手,而且总是被对方击败。因而他感到相当沮丧,于是就请教教练,问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将对手击败。他的教练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在地上画了一条直线,然后对他说到:“你不能用任何东西来碰这条直线,怎样才能把这条直线变短。”这位拳手想了一天一夜都想不出答案。就回去在问教练。教练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在地上的那根直线旁边再画了一根更长的直线。于是,那位拳手终于明白到,只有先超越了自己,先把自己的实力增强,先把自身的素质提高了,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有所进步,自然而然地就会有所收获。

当然这种进步和收获并不等于终于可以战胜对手,终于要压倒别人。但是,我对学生说,假如我们能够这样做了,我们至少是成功的,因为我们已经战胜了自己,已经超越了自己。这就是最大的成功。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总是会有人在某些

方面比自己强的,即使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可能比不上别人。我会告诉同学们一定要承认这种事实的差异,我给同学们说得话是:“无论何时何地,你们都应该要做到最努力,但是,你不能期望自己总是最出色。”同时,我又会在另一方面告诉同学们说:我们不能总是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相比,也不能总是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我们应该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而又有可能发展的方面去下功夫钻研,相信这样肯定能够把一些事情做好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能让卫星升空的人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人同样是人才。”想一想,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有太多的行业,有太多的选择。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的目光和视野也应该要相应放宽一些,不要总是用一种狭隘的观念去要求孩子必须如何如何。事实上,孩子本身处在这个读书的环境中,即使没有任何人施加压力,他自身已经给自己太大压力了。所以,我们家长和老师必须要正确引导孩子们的这种心态。一方面,要让孩子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另一方面又要让孩子尽可能减轻心理负担。同时,还要引导孩子多与别人沟通合作。只有通过与别人的沟通合作,才会体会到与别人共同进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才会把自己封闭的内心世界敞开,才会获得更多的朋友和关怀。在当代社会上,学会合作、善于合作、能够经常与别人合作,将会比竞争更重要,收获的好处会更多。目前,西方社会里无论家庭、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都非常注重合作的意识,非常注重共同分享成败喜怒。

我们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三个日本人共同发现了一座宝藏,那么,三个日本人都能顺利回来,并且共同富裕。但是,如果是三个中国人共

同发现一座宝藏,那么可能没有一个人能够活着回来,如果有,也可能只有一个。因为中国人的私心私念太强了,都想独吞这笔财富而相互算计,相互残杀。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做个一起对话的节目,对话的嘉宾是我们北京大学的校长和美国耶鲁大学的校长,可谓是高手过招高手切磋。那么记得主持人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你们最看重教师的那一些素质?”北京大学校长回答道:最看重的是教师的科研能力。而耶鲁大学校长则回答:最看重的是教师的协助和沟通的能力。可见,我们的必须要让孩子在懂得做人要不断积极进取,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必须要增强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3努力发展自我的意识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相协调

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在关于努力发展自我方面的意识相当强的。这表现在我们的学生都很认真很努力地用功学习。但是,我会常常提醒同学们:读书的目的不能太过功利化,不要总是把读好书当作能在未来赚到很多钱,获得很大权的手段。我们中国古人就说过:读书为己。何谓读书为己?不是指读书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说,读书、做学问,完全是追求完善自我,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如果说,一个人从小学生重点初中,又升重点高中,又升重点本科,又读研究生,又读博士生。等到终于毕业了,却发现原来还没有弄清楚究竟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那岂不是莫大的悲哀?今年,北京大学召开大一新生入学的开学典礼时,北大校长许智宏先生给同学们讲话。在讲话中,许校长提到几点希望,其中有一点是希望同学们“学会选择”。许校长说到,到了大学,你们再也不能仅仅以

考试考出一个好成绩,以获得奖学金为目标。对你们而言,学会选择才是最重要的。选择你们喜欢的专业,选择你们想发展的方向去努力,去做好准备,去进行积累。相信你们会有所成就的。在这里我还举刘墉的一个故事。刘墉在读大一时,曾经主动向英文老师请求放弃英文课程。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刘墉回答到:“英文的确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大学一年级是多么好的年龄,我要画画,要练习演讲,要参加校外活动,要搞写作,还要交女朋友„„哪里有那么好的精力,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规划好这宝贵的四个年头,还好,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演讲拿到了第一,这为后来成为主持人的我打下了口才的基础;画画的工地很扎实,这位后来成为美术教员的我挣得了饭碗;校外活动频繁,这为称为记者、编辑、进而创办出版社的我打下了实践社会的基础;多有诗作和散文发表,造就了后来成为作家的我;最重要的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我未来的妻子„„”。可见,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能够知道该区选择什么,并且懂得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北京大学哲学教授,著名散文家周国平先生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到:“在我看来,所谓成功,就是能够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所以,在关于让孩子努力发展自我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慢慢的培养自己的兴趣,慢慢的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当然,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漫长的、不断修正、不断摸索的过程。我不能在价值判断方面给予影响。但是,我确实要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同学们应该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比如说,XXX同学在刚刚军训的时候,就告诉我,他说希望今后当医生,我就告诉他要当医生就要把化学学好,我问他愿不愿意当化学科代表。他说愿意,于是我

就安排他当化学课代表。又比如XXX同学说希望今后能够从事文秘工作,而他没有当班干部,于是我就给他安排这样一个工作:做好每一次的班会会议记录,做好关于班级的一些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当然其他同学我也会根据不同情况而给予不同的指导和任务,如果有的事情学生们不好意思跟老师讲,而家长知道的,就可以跟我讲。

在努力发展自我的同时,更应该让孩子们慢慢树立一种社会责任意识。因为人生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相协调,在于能够为他人为社会作出何种有价值的事情。现在的孩子在关于为社会为他人着想,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比较淡薄。为什么淡薄?因为他们内心中总有一点未曾被自己发现的自私。总是认为别人,比如说父母和老师给他们的关心和爱护都是天经地义的,在得不到这种关怀和爱护时,就觉得很失落,觉得受委屈。可是,就是没有想到自己应该要去多一点关心和爱护别人,应该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要对自己负责,对身边的同学负责,对父母负责,对学校和班级的工作负责,进而要明白到要对社会负责。

4追求个人幸福生活的奋斗理想与懂得同情和尊重他人苦难的悲悯情怀相协调

我跟同学们说,读书不一定能够赚到大钱,当上大官,读书不能功利化。但是,我们读书人一定要像其他各个行业的人一样,要追求个人的幸福生活,要让自己过得充实,过得有滋有味。我们应该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要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要做好自己比较喜欢的职业或事业,要培养自己一种艺术的兴趣或特长。有人说:一个人最幸福的事情

是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可是,要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是要付出努力的。比如我跟同学们说,我希望当老师,但是首先一定要考上师范大学,然后在师范大学里一定要好好读书,才可能为自己的教书工作打好基础,才能让自己具备教书的能力。所以说,追求个人的幸福生活,它既需要我们有追求的理想,更需要我们有奋斗的精神。

可是,如果一个人仅仅知道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追求而奋斗,却不顾及其他人和其他事情,那么也就很容易走极端,很容易陷入到自私自利的泥淖中。所以,我必须要唤醒同学们另外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就是一种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心,一种懂得以平等的姿态去尊重他人苦难的悲悯情怀。

大哲学家罗素先生有一篇被全世界所传颂的文章《我为何而生》,在这篇文章里他写道:支撑着我活下去,支撑着我热爱生命的三个理由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世间的苦难痛彻肺腑的悲悯情怀。

作为学生的家长,你们这一代人大多数都经历过物质条件比较贫乏的生活,对人间苦难的体会很深刻。但是,现在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穷人家的生活究竟有多么的困难,多么的不容易。我自己比较穷,我在大学里念书,在东北师大,在我的身边,贫穷的大学生特别的多,所以深有体会。我们知道我们能够考上大学,能够一步一步地走过来,走下去,其实都是很不容易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在内心深处深深地植根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就称之为善良。我希望我的学生除了外表

很坚强很刚毅,除了外在的能力及各方面都表现为一副强者的姿态外,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分柔弱的情怀。一个人真正具备了善良这样一种东西,我不敢保证他能够做出很多好事,但至少可以保证他可能不会做坏事,至少不会主动地故意地去做坏事。其实,一个人真正的坚强正是因为其内心拥有了一份柔弱的情感,这种柔弱的情感往往会变成一种不可战胜的精神,变成一种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坚韧力。

当一个人在内心深处植根了这样一种情怀后,我想,他的品格就会自然高尚起来了。拥有了高尚的品格,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就放心了一大半,剩下的事情可能就是关于具体如何地提高学习能力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各个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我相信事情会是水到渠成的,一个人把思想和态度端正了,他就会很踏实很自觉地去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在我看来,做人是根本,学习成绩虽然很重要,但是相对于做人则是其次的。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看来我已经罗嗦了太长的时间了。但是可以说,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没有说完。以上我主要就自己对教育的一些观念谈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说错了,如果家长们有不同意的看法,甚至说如果我的某些想法和做法会是误人子弟的,都可以提出来。我比较年轻,还没有结婚,没有当过家长,所以在对孩子进行实际的教育中肯定比不上你们。你们有哪些好的经验,好的方法,都非常感谢你们能够多多赐教。

再一次感谢你们。向你们鞠躬!


相关内容

  • 罗高老校区高一年级第一次家长会总结
  • 家校携手,共铺成才之路 罗高老校区高一第一次家长会总结 为了及时地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年级办的精心筹备和组织下,在全体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全力配合和精心准备下,我校于10月23日(星期日上午8: ...

  • 高一年级课任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 各位尊敬的家长.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在这丹桂飘香,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时节,我们迎来了各位尊贵的嘉宾.首先我代表高一全体任课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各位家长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家长会.今天的家长会为我们之间的沟通搭建 ...

  • 高一年级第一次家长会年级主任发言稿
  • 家长同志们,您们好! 高一年级第一次全体学生家长会现在开始. 先作自我介绍,我是高一年级的年级主任,姓殷,殷切希望的"殷".我代表高一年级.代表学校衷心感谢并欢迎您们来学校参加家长会. 今天下午的议程是: (1)首先我代表年级整体上向家长同志们作个汇报,时间约需30分钟: (2) ...

  • 高一年级家长会年级主任发言稿
  • 家长同志们,您们好! 高一年级第一次全体学生家长会现在最先. 先作毛遂自荐,我是高一年级的年级主任,姓殷,殷切进展的殷.我代表高一年级.代表黉舍衷心感谢并迎接您们来黉舍列入家长会. 今世界午的议程是: (1)首先我代表年级整体上向家长同志们作个汇报,时间约需30分钟: (2)然后各班班主任向家长同志 ...

  • 高一(4)班学生家长会发言稿
  • 张掖市天一中学高一(4)班学生家长会 时间:2013年5月12日09时 地点:天一中学教学楼四楼高一(4)班教室 人物: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全班学生家长 预备工作:8点45分---9点20分(交流印刷资料) 全国赏识教育专家周弘:<给父母的50个忠告> 天一中学高一(4)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 ...

  • 高一学生家长会发言稿
  • 今天的学校因您而格外温馨,今天的校园因您而更加灿烂.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高一全体师生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更感谢您给予我们最无私.最真诚的支持.你们按时到会的本身就是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是对学校全体老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最大鼓励和鞭策,是对孩子全面关 ...

  • 高一家长会教师发言稿
  • 高一家长会教师发言稿 首先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参加我们学校的家长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教育好孩子,使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我认为家长不要只看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育人.要想你孩子健康的成长需要学校.家长.老师.学生共同努力 我是1206班的数学老师,与他们奋斗了一期,我很欣慰有这么一批活泼可爱 ...

  • 高一学生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
  • 陇县二中高一四班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你们好!我是本班李茜的家长,很荣幸也很紧张的接到这个和大家分享经验的任务,心情非常激动.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家长,向辛勤育人的陇县二中的所有领导和老师表示最真挚的感谢和问候,谢谢你们!你们幸苦了!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在生机勃勃的 ...

  • (最新版)高一家长会学生代表发言稿
  • 高一家长会学生代表发言材料 对于暑假后马上就要步入高中和已经在高中的同学而言,高中阶段会遇到很多的困惑,但是高中是决定人一生方向的重要关口,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胸怀坦荡.胸有成竹,颇感自豪和荣幸. 进入高中,孩子们对紧张的高中生活已经逐渐适应,不管成绩好的孩子,还是成绩差的孩子,普遍感到不再像高 ...

  • 高一年级家长会教师发言稿
  • 高一年级家长会教师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首先,感谢你们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感谢你们对我们班级工作的大力支持.今天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单从这点就可出你们对自己的子女的关心和对我们学校的工作的支持. 我是高一(9)班的生物任课老师,担任生物学科的教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