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目 录

摘要...............................................................2 1、青海省土地类型划分..............................................2 2、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2-4 2.1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2 2.1.1土地面积大、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明显........................2 2.1.2利用受限的土地面积大且后备土地不足........................3 2.1.3草原面积广、适宜农林土地少、分布相对较集中................3 2.1.4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治理难度大..............................3 2.1.5宜农、牧、林地评价........................................3 2.2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3-4 3、青海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4-6 3.1土地利用不规范,沙漠化严重..................................4-5 3.2快速发展,土地资源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日益...................5-6 3.3还林(草)和基础设施建设给耕地保护带带来的影响.................6 4、解决方案——土地的可持续利用„„„„„„„„„„„„„„„„„„„6 4.1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保护,提高集约种植水平„„„„„„„„„6 4.2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6参考文献............................................................6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土地类型的划分,以及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的探讨,进一步说明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范围、利用方式与利用结构等,既受自然条件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制约,同时又受到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并且探究解决对策,从而实现青海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制约因素;解决方案

【正文】

1、青海省土地类型划分

青海省全省共13个一级类型(土地类),75个二级类型(土地型):1、河湖滩地及湿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和海晏盆地的湖滩周围和河滨低地,土质主要为湖积物和冲击物;2、平地,分布于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门源盆地和东部的山间盆地;3、绿洲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也有少量分布;4、平缓地集中分布于湟水、黄河流域,柴达木盆地东部、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5、台地位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海拔2500m以下台地,柴达木盆地东部海拔2800-3250m为荒漠土或干荒漠土台地,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东部海拔3300m以上为高寒草甸台地;6、河谷沟谷地,根据内部差异,划分为杂草草甸河谷沟谷地、荒漠草原灰钙土河谷沟谷地、干草原栗钙土河谷沟谷地、草甸草原黑钙土、荒漠草原棕钙土河谷沟谷地、干旱荒漠河谷沟谷地、高寒草原河谷沟谷地、高寒草甸河谷沟谷地、高寒荒漠草原河谷沟谷地共9个地型;7、沙漠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盆地、青南高原西部和祁连山地西部局部地区,主要有固定沙漠、半固定沙漠、流动沙漠3个土地型;8、戈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前山倾斜平原,气候极端干旱、地下水位深、蒸发量极大;9、低山丘陵地,除青南高原、祁连山地高寒高山地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10、中山地,分布于山体中部,其植被、土壤类型随着降雨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分布;11、山原分布于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的高原面上,年均温0摄氏度以下;12、高山地,分布在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山体上部,其土壤发育年轻、土层薄、粗滑性强、有机质含量少;13、极高山地,分布于高大山体顶部,雪线为其分布下限。

2、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

2.1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

2.1.1土地面积大、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明显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

72万平方公里。其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高中间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

2.1.2利用受限的土地面积大且后备土地不足

由于其地形复杂多样以及气候寒冷,有部分地区常年积雪,因此可利用土地面积受限。后备土地资源分析如下表:

2.1.3草原面积广、适宜农林土地少、分布相对较集中

青海省东部地区,相对而言地势平坦、气气候条件优越,然而中部和西部地理位置就没有那么好。不适宜农林牧土地包括戈壁、沙漠、寒漠地、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盐滩、风蚀劣地等。这些土地地表没有植物,或植物非常稀少。这类土地面积很大,全省共有3,038.4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多。

2.1.4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治理难度大

青海省地吃青藏高原东北部,其生态非常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回复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本着保护生态的原则,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受限。 2.1.5宜农、牧、林地评价

全省益农耕地类净面积占全面积的0.98%,而不宜类却占总面积的28.20%。具体情况如下表:

资料来源:《青海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2.2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从大类上划分,青海省土地大致可以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裸土地及裸岩石沙砾地、 冰川及永久积雪和其他高寒荒漠土地。1999年全省有耕地61.16万公顷,其中大部分耕地集中于日月山以东的湟水和黄河流域一带,其次是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祁连山北部边缘和青南高原东南部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也有小面积的分布。按耕地对农作物的适种程度和生物产量,将耕地质量分为一、二、三等。一等宜农耕地。约占宜农耕地的17%,主要分布于东

部河湟地区的河谷阶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热量条件好,一年一熟,部分耕地可复种。粮食亩产一般在400公斤以上,是青海稳产高产农田。二等宜农耕地。约占宜农耕地的22%,一般亩产粮食250公斤~400公斤。三等宜农耕地。约占宜农耕地的61%,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海拔2,8OO米~3,300米之间和青南地区3,60O米~3,900米之间,水土流失严重,地形破碎,土壤退化、贫脊,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OO公斤左右。此外,从下表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其建设用地只占全省总面积的0.39%,可见青海省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

表3青海省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万hm²

3、青海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3.1土地利用不规范,沙漠化严重

青海省监测区总面积为715000km², 2000年荒漠化面积为222000 km², 占总面

的31. 11% 。其中, 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90000km², 占26. 39% ; 盐质荒漠化土地面积33700km², 占4. 72% ; 其他土地类型( 耕地、草地、林地、沼泽地、地表水体、河流、湖泊、水库、基岩) 为491000 km², 占68. 89%。下表分别为荒漠化因子在青海各地区中的面积统计。

3.2快速发展,土地资源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日益明显 青海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相对薄弱的土地资源在新世纪初期正承受来自三方面的巨大压力

天然林保护、“三江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大生态环。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耕地保护带来新的压力!在较长时间内,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大,各业用地矛盾加剧,耕地、林地、湿地等一些重要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3.3还林(草)和基础设施建设给耕地保护带带来的影响

退耕还林(草)是切实加强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退耕会造成耕地的大量减少。据省林业局“十五”规划资料,到2010年仅生态退耕占用耕地46.43 万公顷,是现有>25°坡耕地面积的10倍之多.同时,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全省农业基础簿弱,粮食生产能力不稳定,加大了耕地保护的压力。此外,青海恶劣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全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受到限制,加大了开发利用的难度。若开发利用不当,不仅造成有限资源浪费,还会加重并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其他自然灾害!

4、解决方案——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4.1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保护,提高集约种植水平

高原宜耕土地资源较少,后备耕地资源数量有限,应着重于现有耕地生产潜力的发挥,努力提高粮油等作物的单产水平,尽可能地满足高原地区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此外,青藏高原作为亚洲主要大河的发源地,保护其生态环境,尤其东部山地具有重要涵养水源作用的天然林应予以禁伐和保护,这对于高原以至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各地应大力开展造林、绿化荒山、扩大森林覆盖率,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4.2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在西部大开发中始终存在,妥善处理矛盾的关键是要树立起正确的用地观和保护观。首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青海经济发展和改善地区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等基础条件有着重大推动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应看到即使在当前粮食出现现阶段性剩余的时期,切实保护耕地始终是保护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因此,对于青海省可用土地面积明显不足的省份在建设用地的供应上要优先保障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用地。

参考文献

1 张忠孝 《青海地理》 (第二版)

2 李智伟 《浅议影响青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 2002年 第三期 3 于海洋、张振德、张佩民 《青海土地荒漠化评价及动态监测》 4 胡建平 《青海土地资源开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目 录

摘要...............................................................2 1、青海省土地类型划分..............................................2 2、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2-4 2.1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2 2.1.1土地面积大、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明显........................2 2.1.2利用受限的土地面积大且后备土地不足........................3 2.1.3草原面积广、适宜农林土地少、分布相对较集中................3 2.1.4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治理难度大..............................3 2.1.5宜农、牧、林地评价........................................3 2.2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3-4 3、青海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4-6 3.1土地利用不规范,沙漠化严重..................................4-5 3.2快速发展,土地资源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日益...................5-6 3.3还林(草)和基础设施建设给耕地保护带带来的影响.................6 4、解决方案——土地的可持续利用„„„„„„„„„„„„„„„„„„„6 4.1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保护,提高集约种植水平„„„„„„„„„6 4.2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6参考文献............................................................6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土地类型的划分,以及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的探讨,进一步说明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范围、利用方式与利用结构等,既受自然条件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制约,同时又受到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并且探究解决对策,从而实现青海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制约因素;解决方案

【正文】

1、青海省土地类型划分

青海省全省共13个一级类型(土地类),75个二级类型(土地型):1、河湖滩地及湿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和海晏盆地的湖滩周围和河滨低地,土质主要为湖积物和冲击物;2、平地,分布于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门源盆地和东部的山间盆地;3、绿洲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也有少量分布;4、平缓地集中分布于湟水、黄河流域,柴达木盆地东部、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5、台地位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海拔2500m以下台地,柴达木盆地东部海拔2800-3250m为荒漠土或干荒漠土台地,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东部海拔3300m以上为高寒草甸台地;6、河谷沟谷地,根据内部差异,划分为杂草草甸河谷沟谷地、荒漠草原灰钙土河谷沟谷地、干草原栗钙土河谷沟谷地、草甸草原黑钙土、荒漠草原棕钙土河谷沟谷地、干旱荒漠河谷沟谷地、高寒草原河谷沟谷地、高寒草甸河谷沟谷地、高寒荒漠草原河谷沟谷地共9个地型;7、沙漠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盆地、青南高原西部和祁连山地西部局部地区,主要有固定沙漠、半固定沙漠、流动沙漠3个土地型;8、戈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前山倾斜平原,气候极端干旱、地下水位深、蒸发量极大;9、低山丘陵地,除青南高原、祁连山地高寒高山地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10、中山地,分布于山体中部,其植被、土壤类型随着降雨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分布;11、山原分布于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的高原面上,年均温0摄氏度以下;12、高山地,分布在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山体上部,其土壤发育年轻、土层薄、粗滑性强、有机质含量少;13、极高山地,分布于高大山体顶部,雪线为其分布下限。

2、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

2.1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

2.1.1土地面积大、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明显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

72万平方公里。其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高中间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

2.1.2利用受限的土地面积大且后备土地不足

由于其地形复杂多样以及气候寒冷,有部分地区常年积雪,因此可利用土地面积受限。后备土地资源分析如下表:

2.1.3草原面积广、适宜农林土地少、分布相对较集中

青海省东部地区,相对而言地势平坦、气气候条件优越,然而中部和西部地理位置就没有那么好。不适宜农林牧土地包括戈壁、沙漠、寒漠地、冰川与永久积雪

地、盐滩、风蚀劣地等。这些土地地表没有植物,或植物非常稀少。这类土地面积很大,全省共有3,038.4万公顷,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多。

2.1.4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治理难度大

青海省地吃青藏高原东北部,其生态非常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回复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本着保护生态的原则,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受限。 2.1.5宜农、牧、林地评价

全省益农耕地类净面积占全面积的0.98%,而不宜类却占总面积的28.20%。具体情况如下表:

资料来源:《青海土地资源及其利用》

2.2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从大类上划分,青海省土地大致可以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裸土地及裸岩石沙砾地、 冰川及永久积雪和其他高寒荒漠土地。1999年全省有耕地61.16万公顷,其中大部分耕地集中于日月山以东的湟水和黄河流域一带,其次是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祁连山北部边缘和青南高原东南部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也有小面积的分布。按耕地对农作物的适种程度和生物产量,将耕地质量分为一、二、三等。一等宜农耕地。约占宜农耕地的17%,主要分布于东

部河湟地区的河谷阶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热量条件好,一年一熟,部分耕地可复种。粮食亩产一般在400公斤以上,是青海稳产高产农田。二等宜农耕地。约占宜农耕地的22%,一般亩产粮食250公斤~400公斤。三等宜农耕地。约占宜农耕地的61%,主要分布于东部河湟地区海拔2,8OO米~3,300米之间和青南地区3,60O米~3,900米之间,水土流失严重,地形破碎,土壤退化、贫脊,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OO公斤左右。此外,从下表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其建设用地只占全省总面积的0.39%,可见青海省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

表3青海省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万hm²

3、青海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3.1土地利用不规范,沙漠化严重

青海省监测区总面积为715000km², 2000年荒漠化面积为222000 km², 占总面

的31. 11% 。其中, 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90000km², 占26. 39% ; 盐质荒漠化土地面积33700km², 占4. 72% ; 其他土地类型( 耕地、草地、林地、沼泽地、地表水体、河流、湖泊、水库、基岩) 为491000 km², 占68. 89%。下表分别为荒漠化因子在青海各地区中的面积统计。

3.2快速发展,土地资源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日益明显 青海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相对薄弱的土地资源在新世纪初期正承受来自三方面的巨大压力

天然林保护、“三江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大生态环。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耕地保护带来新的压力!在较长时间内,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大,各业用地矛盾加剧,耕地、林地、湿地等一些重要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3.3还林(草)和基础设施建设给耕地保护带带来的影响

退耕还林(草)是切实加强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退耕会造成耕地的大量减少。据省林业局“十五”规划资料,到2010年仅生态退耕占用耕地46.43 万公顷,是现有>25°坡耕地面积的10倍之多.同时,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全省农业基础簿弱,粮食生产能力不稳定,加大了耕地保护的压力。此外,青海恶劣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全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受到限制,加大了开发利用的难度。若开发利用不当,不仅造成有限资源浪费,还会加重并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其他自然灾害!

4、解决方案——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4.1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保护,提高集约种植水平

高原宜耕土地资源较少,后备耕地资源数量有限,应着重于现有耕地生产潜力的发挥,努力提高粮油等作物的单产水平,尽可能地满足高原地区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此外,青藏高原作为亚洲主要大河的发源地,保护其生态环境,尤其东部山地具有重要涵养水源作用的天然林应予以禁伐和保护,这对于高原以至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各地应大力开展造林、绿化荒山、扩大森林覆盖率,积极营造防风固沙林,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4.2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在西部大开发中始终存在,妥善处理矛盾的关键是要树立起正确的用地观和保护观。首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青海经济发展和改善地区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等基础条件有着重大推动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应看到即使在当前粮食出现现阶段性剩余的时期,切实保护耕地始终是保护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因此,对于青海省可用土地面积明显不足的省份在建设用地的供应上要优先保障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用地。

参考文献

1 张忠孝 《青海地理》 (第二版)

2 李智伟 《浅议影响青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 2002年 第三期 3 于海洋、张振德、张佩民 《青海土地荒漠化评价及动态监测》 4 胡建平 《青海土地资源开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相关内容

  • 全面落实青海省_生态保护第一_战略的对策思考
  • 发展观纵谈 fazhanguanzongtan 5.要研究和解决基地管理的创新问题.民族地区的产业基地在管理上也是问题诸多,主要有:一是管理主体多元化,属地管理与属业管理交叉存在,管理主体"政出多门":二是产业基地普遍没有"产权地域空间",土地是地方的,园区是 ...

  • 初二地理3
  • 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学案一湘教版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主要河流及外流区.内流区. 2.学会分析外流区和内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3.了解我国的主要湖泊. 4.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 学习难点:内外流区河 ...

  • 2014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地理答案
  •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 (14年湖北荆州)1.2013年春节期间,小李在家乡的迎春花市上发现: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芬芳,观赏.采购鲜花的人们喜气洋洋,流连忘返.小李过春节的地方最可能是( ) A .哈尔滨 B .广州 C .武 ...

  • 中国区域地理概述
  • 中国区域地理概述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 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 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 ...

  • 青海省土地退化现状及治理
  • <农作学>课程论文 题目:青海省土地退化现状及治理 姓名:马吉安 学号:2013010123 专业:农学 院 系:农学院 2016-05-30 青海省土地退化现状及治理 1.概述 青海地处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气候恶劣,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戈壁 ...

  • 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
  • 第十四章 中国地理 第1讲 中国地理概况 [专题要点] 1. 我国地形.地势特征. 2. 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3. 中国的气候和降水分布特征及原因. 4. 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 5. 中国的主要气候灾害原因及分布. 6. 我国主要的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7. 我国的工农业的主要区位. 8. 我国的商 ...

  • 中国地理知识总结
  • 中 国 地 理 知 识 总 结 中国自然地理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 ...

  • 八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 ...

  • 边缘化与穿越
  • 青海是西北五省之一,随着青藏铁路的贯通,近几年逐渐被内地人所了解.长期以来,由于遥远和沉默,这里似乎处于边缘化状态.而青海的文学创作和成就,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被边缘化的现象.其中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不利的一面,更有着无数的契机与有利的一面.本文尝试从青海文学创作边缘化状态的形成原因加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