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呼应及其文化隐喻

DOI:10.14132/j.cnki.nysk.2011.04.001

第13卷第4期2011年12月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 )Vol.13No.4Dec.2011

《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呼应及其文化隐喻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要:在《追风筝的人》的小说叙事中,作者胡塞尼运用了包括风筝、石榴树、弹弓和兔唇等

多个具有文化隐喻的意象,巧妙、自然地使它们贯穿于文本始末,给小说带来了一种诗意的氛围和情绪。这些重复出现的意象前后呼应,对小说结构起到了收束的功能,加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丰富了作品的人性内涵和精神维度,增强了小说的主题。

;意象;呼应;诗性;叙事张力;文化隐喻关键词:《追风筝的人》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5420(2011)04-0070-05文章编号:1673-

长久以来,有关阿富汗的新闻、图片和电视报道令人目不暇接。2003年,旅美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首部小说《追风筝的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能“更人性更直接更细腻更诉诸感受”去解读阿富汗的途径。这是一部活生生的阿富汗人的故事,一经问世即获得了读者的认可和评论界广泛的赞誉。《出版商周刊》评论到:“这不仅是一部政治史诗,也是一部关于童年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成年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华盛顿邮报》事。称其“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作者对祖国的爱显然与对造成”《爱荷华城市新闻》它今日沧桑的恨一样深。盛赞到:“这本书的力量来自于作者让文化在书页”上栩栩如生的功力。

[2]

[1]

小仆人哈桑则是一个追风筝的高手。在阿米尔

12岁那年冬天的一年一度盛大的风筝节比赛中,哈桑全力以赴、不顾一切地帮小主人追到了那最

但却因此遭到了残酷的奸后一只被击败的风筝,

但他没有辱。阿米尔目睹了暴徒们施暴的过程,

挺身而出,反而选择了退缩,之后阿米尔一错再错,最后不得不背负起沉重的精神包袱。阿米尔童年时期对友谊的背叛直到26年后才得到了救赎:因政局动荡与父亲逃亡美国的阿米尔,在父

此亲去世后得知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哈桑已死于塔利班的枪口之下,但他儿子索拉

博落入了暴徒之手。阿米尔鼓足勇气踏上了“再

[2]2

次成为好人的路”,他回到塔利班专政下的梦魇般的阿富汗,冒着生命危险,解救出了惨遭虐待的索拉博。小说背景横跨阿富汗动荡的30年

历史,从阿富汗君主制瓦解,前苏联入侵,到难民大量涌入巴基斯坦和美国,以及塔利班政权的统治。

《追风筝的人》自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奖无数,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引进出版了

[3]

中译本,当年即获“2006年度中国十大好书”。全球读者对于本书的一致欢迎源于读者对主题的深刻认同。国内学者对本书的研究大致可分

《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喀布尔的普什图人阿米尔与父亲仆人的儿子哈扎拉人哈桑之间的故事,小说主人公阿米尔与哈桑自小是很好的玩伴,但他们之间横亘着等级、种族和宗教的隔阂。敏感好学但柔弱胆怯的少爷想在斗风筝比赛中获胜以赢得父亲的爱,而身手矫健且忠贞不渝的

10-10收稿日期:2011-作者简介:黄莹(1965-),女,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及英语教学。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00910JX33)

为几个方面:对其中风筝意象的文化解读;作为

“成长小说”的背叛与救赎主题;主人公的身份认同主题。

王建荣认为小说中的风筝是个多元隐喻的

蕴含着“民族精神与道德传承、社会文化变载体,

[4]91

迁与伦理关怀”。张国龙等首先认为《追风

,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但小说超越筝的人》

增强了小说的内在张力,达到了充分挖掘意束,

象深层寓意和主题表达的效果。

1.风筝意象

不仅具有丰富的风筝作为小说的核心意象,

而且贯穿在整个故事情节中,调动文化隐喻性,

了冲突元素,强化了冲突效果,起到了很好的叙

事作用。作者胡塞尼在沉着的笔调中着力渲染“隐喻了阿了主人公阿米尔两次追风筝的经历,

米尔成长的受挫与新生,抑或是成长的背叛与”救赎。

[5]30

,而具有厚了成长主人公阿米尔的“私人生活”

重的文化意蕴,是对成长的“背叛”与“救赎”的

[5]31

。余钢在评价深度书写,对人性的深度追问

探究了作品中主人公的身份认同名改编电影时,

同轨迹,同时指出作者将身份认同主题与当代社

会、文化等多重因素复杂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以期引起超越国界的、起,更具普遍意义的文化

[6]47”思考。

诚然,作为一部成长小说,风筝这个蕴含了丰富的阿富汗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的意象,为其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提供了“一场精神

[5]27

它贯穿上的危机”的铺垫,但更为重要的是,为小说的叙事营造了浓郁的诗性氛了文本始末,

围。除了风筝之外,作者在叙事中同时运用了包括石榴树、兔唇和弹弓等多个意象,并且如风筝意象一样在其叙事中前后呼应。本文将对作者的这种叙事策略及其文化隐喻性加以探究。

斗风筝是阿富汗冬日古老的风俗,一直被当成阿富汗民族勇敢者的游戏。孩子们到了冬天开学的时候会聚在一起,互相炫耀手上被缀有玻璃屑的风筝线留下的伤疤。在主人公阿米尔的每年冬天,喀布尔的各个城区都会举童年时期,

办风筝比赛。这样的风筝比赛不仅是林木萧瑟、

[2]49

冰雪封路的寒冷季节“最令人振奋的时候”,

[2]49

也是主人公与父亲之间“薄如纸的交集”的

情感沟通机会。斗风筝能够让尊重风俗、讨厌规则的阿富汗人获得真正的乐趣,因为“规则很简单: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祝你好

[2]51运”。

在主人公的童年时期,参加斗风筝比赛并从中获胜是敏感柔弱的阿米尔赖以赢得英武豪爽的父亲之爱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其童年的叙事风筝占有很大的比重。有关童年风筝的叙事中,

贯穿了主人公与仆人之子哈桑的友情、父爱的独占欲、恶少的欺凌、友谊的背叛和心灵的重负等,因此风筝的叙事很好地铺垫了主人公的成长主题。

阿米尔因为战乱跟随父亲离开阿富汗来到了美国,风筝远离了他们父子异国他乡沉重的生活;而在家乡阿富汗,政局的动荡日益削弱了作为民族古老风俗象征的斗风筝比赛,到了1996年,塔利班掌权几个星期之后,斗风筝更是被明

[2]207

。至此,令禁止了风筝的意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成长主题,融入了更为广阔的人文意义。塔

利班的禁放风筝,不仅是对孩子们冬日游戏的简更是对阿富汗民族斗风筝这种文化和传单剥夺,

统表征的剥夺和压制,也是对阿富汗和平美好生活的野蛮终结,个人的命运不再可以勇敢地拽在自己手中,而是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随风飘摇。因此,书中的哈桑发出了如同马丁·路德·金式的梦想感叹:“我梦到我的儿子长大成人,成为一个

意象是关于感官映像、情感以及思想的具体

[7]444

。意象就其本质而言是属于诗歌的,代表

“意象和隐喻是所有文体风格中可表现诗的最核[8]175”心的部分。意象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一个意象既非单纯的主观感受,又非单纯的客观

真理,它是二者在一瞬间突然遇合而成的综合物,始终伴随着诗人内心精神的体验和情感

[9]74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能有效地服务于人物的形象塑造与主题思想的表达,意象是一个审美范畴,是融会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一个‘意象’可以一次被转换成一个隐喻,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不断重复,那就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

[8]215-216”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

在《追风筝的人》中,作者胡塞尼不仅让小说

中的意象不断呈现,而且使其在叙事过程中前后对比,形成对话,从而使看似散乱、历经30年历史、背景横跨阿富汗和美国的小说结构得到了收

好人,一个自由的人,还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呢?我梦到花儿再次在喀布尔的街头盛开,音乐再次”在茶屋响起,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

小说中,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已经到了2002年异国他乡的美国旧金山,旅美阿富汗人举行新年庆祝活动时。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被阿米尔冒着生命危险从塔利班手中救出并带到了美国,但饱受凌辱的孩子自此陷入了自闭。阿米尔不仅为索拉博在天空中高高放起了风筝,战胜了最后的对手,而且,如同儿时索拉博的父亲哈桑所做的那样,阿米尔“为你,千千万万遍”地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为他去追那最后一只被割断线的风筝,而自闭的索拉博终于“嘴角的

[2]359

,一边微微翘起”露出了几乎看不见的微笑。主人公阿米尔的自我救赎至此得以完成,风筝的

并完成了一个循意象在此与先前的叙事呼应,

环,回到主人公成长的主题上:阿米尔终于驱散

了12岁那年追风筝时遭遇的心魔,实现了自我救赎,完成了自我的成长,同时也拯救了自闭的索拉博。“此时的风筝,成了救赎灵魂的上帝,其

[5]31

”文化隐喻性毋庸赘言。正如译者李继宏所

言:“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

[2]359

[2]211

爆裂出红色的果肉,又无数次地被砸中的胸膛,

他只是又惊又痛地放声大肩膀之后也没有还手,

哭,露出茫然失措的表情。之后的一幕更是让读

被砸得浑身血红的哈桑“捡起一个石榴。者痛心,

他朝我走来,将它掰开,在额头上磨碎……红色

的石榴汁如鲜血一样从他脸上滴下来。‘你满意了吧?你觉得好受了吧?’他转过身,朝山下走

[2]91去”。

随后,哈桑被阿米尔陷害离开了,而阿米尔也因战乱逃到了美国。两个少年之间的友情不复维系,阿富汗平和的生活也因君主制瓦解、苏联入侵和塔利班的统治而不复存在,自然,石榴

[2]255

。树之后也“多年没有结果实了”

石榴树意象的再次呈现,出现在阿米尔重回

阿富汗拯救索拉博的叙事中。阿米尔回到已变

找到了那成塔利班驻所的老房子背后的山丘上,株石榴树,但他发现石榴树不仅苍老,而且枯萎

凋零。那种凄凉的情景与儿时石榴树下宁静美好的画面形成了令人痛心的呼应。值得欣慰的是,虽然阿米尔怀疑石榴树是否能够再次开花结果,可他见到了刻痕模糊但仍在的“阿米尔和哈

。石榴树上的刻字还在,桑,喀布尔的苏丹”断裂的友谊就能通过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加以弥补,阿

米尔就有赎罪的可能,而阿富汗民族平静和平的生活和美好的生态环境也终将有重新恢复的希望。

3.弹弓意象

弹弓的意象与哈桑父子两代人相连。弹弓

也喻示了他们父子抗既代表了他们的童年生活,

争命运的不同态度。弹弓同是哈桑父子儿时的

玩具,更是致命武器。儿时的哈桑在阿米尔就要遭到戴不锈钢拳套的恶少阿塞夫伤害时,强忍恐

[2]41-42

,惧,掏出弹弓“把橡皮带满满拉开”对准对方的脸,从而成功地解救了少爷。此后哈桑遭

到了报复性的奸辱,令人遗憾的是,哈桑当时没有随身携带弹弓。

也许正是基于这次痛苦的经历,哈桑在那些炮火稍息、枪声较疏的日子,不仅带儿子索拉博看电影,追风筝,教他读书识去动物园看狮子,字,他更教会了索拉博射弹弓的技巧,到其八岁“弹弓在索拉博的手里就已经变成了一件致时,

[2]207”命的武器。不仅如此,索拉博还做到了“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将它塞在裤带上”

[2]244

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

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

[10]362”米尔。

2.石榴树意象

石榴树的意象同样在小说的叙事中前后呼形成了一种对比。小说中的石榴树位于主人应,

公父亲房子北边的山顶上,上面刻有见证童年时期纯洁友情的“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字样,是阿米尔在放学后与哈桑一起游玩的所在,也是阿富汗政局动荡之前宁静生活的一种写照。“放学后,哈桑和我爬上它的枝丫,摘下一些血红色的石榴果实。吃过石榴,用杂草把手擦干净后,我会念书给哈桑听。哈桑盘腿坐着,阳光和

[2]27”石榴叶的阴影在他的脸上翩翩起舞。

但石榴树也见证了这对童年伙伴之间的分

裂。阿米尔因为面对哈桑遭受凌辱没能挺身相救,从而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后,阿米尔让哈桑跟他一起去爬山,他让哈桑拿石榴打他,好好“这样我晚上就能睡着了。也许到时事惩罚他,

[2]91”情就能回到我们以前那个样子。可是,忠诚善良的哈桑即使在阿米尔挑衅地用石榴打中他

弹弓意象贯穿哈桑父子的童年叙事,在小说

[2]360

——阿米尔与阿塞夫的生死搏斗时,的高潮时刻—

弹弓再次出现,呼应并强烈对比了先前的叙事。为解救索拉博,阿米尔与已成为塔利班小头目的

阿米尔被打得“体无完阿塞夫进行了殊死搏斗,肤”

[2]279

”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就其写作,作者胡赛尼说过他继承了阿富汗

人说故事的方法,但《追风筝的人》如若仅仅讲述令人动容的故事,却不能彰显文学的诗性,显然不能称其优秀。胡赛尼承认在叙事技巧方面首先受到了西方作家的影响,他喜欢简洁而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钦佩谭恩美清澈、简约、直指人心。在《追风筝的人》中,胡赛尼将“风的诗歌

、“石榴树”筝”等具有文化隐喻性的符号巧妙、自然地贯穿于文本始末,使小说达到了一种诗意的氛围和情绪。这些前后呼应、重复出现的意象对小说的结构起到了收束的功能,增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丰富了作品中的人性内涵和精神维度。

“与意象背后是一个蕴涵丰富的文化实体,意象的触摸就是与人类历史文化的触摸和对人

[12]122”类审美心理的呼应。风筝的意象作为一种基本的线索与文化精神构成了小说中的一种文

化气场和整体形态。一方面,它使我们对阿富汗的民俗和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追风筝的循环叙事,是小说中阿米尔和哈桑之间“友谊—背叛—救赎”的见证和实现途径。

同样,石榴树、弹弓和兔唇的意象在小说中一方面有着叙事的功能,另一方面,石榴树意象在和平与动荡时期的不同情景,弹弓在哈桑父子手中关键时刻的缺失和拥有,以及哈桑和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最终共同的兔唇特征,所有这些意象形成了一种对话,营造了小说的独特意境,增强了小说的主题。当被问及《追风筝的人》以及其后的小说《灿烂千阳》的共同主题时,作者胡塞尼作了如下回答:

“两部小说中的人物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被外部的力量所淹没。他们的内心生活粗暴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无法控制的东西左右了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决定。革命、战争、极权主义,以及压迫。……最后,我认为这两部小说都是关于爱的故事。人物在寻找爱和连接人类之间的关系,并最终被爱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所拯救……我认为在这两部小说中,最终都是爱使人物走出孤

[11]

。危难时刻,索拉博掏出随身的弹弓,取

下桌子底座的铜球,对准阿塞夫的脸。与父亲当

年只是警告不同,索拉博“松开弓杯,弹弓发出嘶嘶的声音”

,——索打穿了阿塞夫的左眼—拉博救了阿米尔的命,也实现了父亲让阿塞夫变

[2]280

[2]42

成“独眼龙”的誓言。

4.兔唇意象

作为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兔唇的意象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永远燃着微笑的兔首先是作为仆人之子的哈桑儿时的形象

总是微笑着,永符号。哈桑的嘴唇从中间裂开,

远忠诚地跟在小主人阿米尔的身后。哈桑后来

被主人请来的外科医生进行了整形,除了淡淡的伤痕外,他不再有兔唇。而此时的主人公阿米尔却“希望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残疾,可以乞换来爸爸的怜悯”,得到爸爸的爱护。

“永远燃着微笑的兔唇”说来讽刺,的哈桑在整容后却不再微笑了,而阿米尔也因为哈桑被奸

辱时自己的懦夫表现从此深陷自责,落下了心病。

心病的去除直到26年后才得以实现,为了“再次成为好人”,为了卸下埋藏心底多年的负担,为了赎罪,为了那个能深爱自己的哈桑,为了

——他的儿子,哈桑还在的一部分—阿米尔回到喀生平第一次跟人打架,跟危险的阿塞夫打布尔,

架,虽然被打得“脾脏破裂,牙齿脱落,肺被刺穿,

[2]287

,眼眶裂开”而最重要的是,冲击力让他的

[2]287

“上唇裂成两半,,从人中裂开,像兔唇那样”[2]279

。自儿时的那次背叛后心但他“心病已愈”

灵的重负,没有因为刻意的逃避和忘记而卸除,

[2]46

唇”

[2]25

反而是在有了能让他忆起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同样的兔唇疤痕时,他的心病才痊愈了。至此,共同特征的兔唇意象是阿米尔与哈桑兄弟血脉连接的象征。

“燃着微笑的兔唇”小说的结尾,的意象再次

呈现,这一次轮到了主人公阿米尔说出了“为你,:为了深受磨难而变得空洞沉默的千千万万遍”索拉博,阿米尔为他追起了风筝。“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

立,爱给他们超越自身局限的力量,爱暴露了他

[13]10-11”爱使他们做出自我牺牲。们脆弱,

《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正如近代著名学者

中所言:“昔人论诗词,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参考文献:

[1]邓金明.风筝,在天穹下摇曳飘荡[N ].光明日报,2006-05

-22.

[2](美)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 ].李继宏,译.上海:上

2006.海人民出版社,

[3]孙海悦.《追风筝的人》.中国新闻出荣膺英国读书会首奖[N ]

2007-08-28.版报,

[4]王建荣.《追风筝的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风筝意象解读[J ]

(社会科学版),2009(2):91-93,97.

[5]张国龙,———《追风筝的人》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对

“成长”J ].中国图书评论,2007(5):27-31.的深度书写[[6]余钢.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及其寻找的焦虑———《追风筝的人》中

J ].电影评介.2009(5):47-48.主人公阿米尔的身份认同轨迹[

[7]DiYanni R.Literature :reading fiction ,poetry ,drama and the es-M ].New York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90.say [

[8]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1984.书店,

[9]武新玉.从主体意象叠加到客体意象并置———论威廉斯对美国

J ].外国文学研究,2010(1):73-79.意象派诗歌的发展[

[10](美)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 ].李继宏,译.上海:

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

[11]李继宏.卡勒德·胡塞尼:我的写作受西方作家影响[N ].新

2006-06-09.京报,

[12]曹苇舫,吴晓.诗歌意象功能论[J ].文学评论,2002(6):118

-125.

[13]尚必武,J ].外国文学动态,刘爱萍.卡勒德·胡塞尼访谈录[

2007(5):9-11.

Echoed images and cultural metaphor in The Kite Runner

HUANG 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46,China )

Abstract :By weaving in The Kite Runner with various culturally metaphorical images as kite ,pomegranate tree ,slingshot and harelip ,Khaled Hosseini brings poetics to his narration.These recurring images are arranged to echo in the novel ,so the structure of its extensive narration has been packed and the narrative tension has been strengthened.Meanwhile ,this narrative technique also enriches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of the characters and en-hances the theme of the novel.

Key words :The Kite Runner ;images ;echo ;poetics ;narrative tension ;cultural metaphor

(责任编辑:范艳芹)

DOI:10.14132/j.cnki.nysk.2011.04.001

第13卷第4期2011年12月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 )Vol.13No.4Dec.2011

《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呼应及其文化隐喻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要:在《追风筝的人》的小说叙事中,作者胡塞尼运用了包括风筝、石榴树、弹弓和兔唇等

多个具有文化隐喻的意象,巧妙、自然地使它们贯穿于文本始末,给小说带来了一种诗意的氛围和情绪。这些重复出现的意象前后呼应,对小说结构起到了收束的功能,加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丰富了作品的人性内涵和精神维度,增强了小说的主题。

;意象;呼应;诗性;叙事张力;文化隐喻关键词:《追风筝的人》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5420(2011)04-0070-05文章编号:1673-

长久以来,有关阿富汗的新闻、图片和电视报道令人目不暇接。2003年,旅美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首部小说《追风筝的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能“更人性更直接更细腻更诉诸感受”去解读阿富汗的途径。这是一部活生生的阿富汗人的故事,一经问世即获得了读者的认可和评论界广泛的赞誉。《出版商周刊》评论到:“这不仅是一部政治史诗,也是一部关于童年选择如何影响我们成年生活的极度贴近人性的故”《华盛顿邮报》事。称其“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作者对祖国的爱显然与对造成”《爱荷华城市新闻》它今日沧桑的恨一样深。盛赞到:“这本书的力量来自于作者让文化在书页”上栩栩如生的功力。

[2]

[1]

小仆人哈桑则是一个追风筝的高手。在阿米尔

12岁那年冬天的一年一度盛大的风筝节比赛中,哈桑全力以赴、不顾一切地帮小主人追到了那最

但却因此遭到了残酷的奸后一只被击败的风筝,

但他没有辱。阿米尔目睹了暴徒们施暴的过程,

挺身而出,反而选择了退缩,之后阿米尔一错再错,最后不得不背负起沉重的精神包袱。阿米尔童年时期对友谊的背叛直到26年后才得到了救赎:因政局动荡与父亲逃亡美国的阿米尔,在父

此亲去世后得知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哈桑已死于塔利班的枪口之下,但他儿子索拉

博落入了暴徒之手。阿米尔鼓足勇气踏上了“再

[2]2

次成为好人的路”,他回到塔利班专政下的梦魇般的阿富汗,冒着生命危险,解救出了惨遭虐待的索拉博。小说背景横跨阿富汗动荡的30年

历史,从阿富汗君主制瓦解,前苏联入侵,到难民大量涌入巴基斯坦和美国,以及塔利班政权的统治。

《追风筝的人》自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获奖无数,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引进出版了

[3]

中译本,当年即获“2006年度中国十大好书”。全球读者对于本书的一致欢迎源于读者对主题的深刻认同。国内学者对本书的研究大致可分

《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喀布尔的普什图人阿米尔与父亲仆人的儿子哈扎拉人哈桑之间的故事,小说主人公阿米尔与哈桑自小是很好的玩伴,但他们之间横亘着等级、种族和宗教的隔阂。敏感好学但柔弱胆怯的少爷想在斗风筝比赛中获胜以赢得父亲的爱,而身手矫健且忠贞不渝的

10-10收稿日期:2011-作者简介:黄莹(1965-),女,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国文学及英语教学。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00910JX33)

为几个方面:对其中风筝意象的文化解读;作为

“成长小说”的背叛与救赎主题;主人公的身份认同主题。

王建荣认为小说中的风筝是个多元隐喻的

蕴含着“民族精神与道德传承、社会文化变载体,

[4]91

迁与伦理关怀”。张国龙等首先认为《追风

,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但小说超越筝的人》

增强了小说的内在张力,达到了充分挖掘意束,

象深层寓意和主题表达的效果。

1.风筝意象

不仅具有丰富的风筝作为小说的核心意象,

而且贯穿在整个故事情节中,调动文化隐喻性,

了冲突元素,强化了冲突效果,起到了很好的叙

事作用。作者胡塞尼在沉着的笔调中着力渲染“隐喻了阿了主人公阿米尔两次追风筝的经历,

米尔成长的受挫与新生,抑或是成长的背叛与”救赎。

[5]30

,而具有厚了成长主人公阿米尔的“私人生活”

重的文化意蕴,是对成长的“背叛”与“救赎”的

[5]31

。余钢在评价深度书写,对人性的深度追问

探究了作品中主人公的身份认同名改编电影时,

同轨迹,同时指出作者将身份认同主题与当代社

会、文化等多重因素复杂而紧密地联系在了一“以期引起超越国界的、起,更具普遍意义的文化

[6]47”思考。

诚然,作为一部成长小说,风筝这个蕴含了丰富的阿富汗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的意象,为其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提供了“一场精神

[5]27

它贯穿上的危机”的铺垫,但更为重要的是,为小说的叙事营造了浓郁的诗性氛了文本始末,

围。除了风筝之外,作者在叙事中同时运用了包括石榴树、兔唇和弹弓等多个意象,并且如风筝意象一样在其叙事中前后呼应。本文将对作者的这种叙事策略及其文化隐喻性加以探究。

斗风筝是阿富汗冬日古老的风俗,一直被当成阿富汗民族勇敢者的游戏。孩子们到了冬天开学的时候会聚在一起,互相炫耀手上被缀有玻璃屑的风筝线留下的伤疤。在主人公阿米尔的每年冬天,喀布尔的各个城区都会举童年时期,

办风筝比赛。这样的风筝比赛不仅是林木萧瑟、

[2]49

冰雪封路的寒冷季节“最令人振奋的时候”,

[2]49

也是主人公与父亲之间“薄如纸的交集”的

情感沟通机会。斗风筝能够让尊重风俗、讨厌规则的阿富汗人获得真正的乐趣,因为“规则很简单: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祝你好

[2]51运”。

在主人公的童年时期,参加斗风筝比赛并从中获胜是敏感柔弱的阿米尔赖以赢得英武豪爽的父亲之爱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其童年的叙事风筝占有很大的比重。有关童年风筝的叙事中,

贯穿了主人公与仆人之子哈桑的友情、父爱的独占欲、恶少的欺凌、友谊的背叛和心灵的重负等,因此风筝的叙事很好地铺垫了主人公的成长主题。

阿米尔因为战乱跟随父亲离开阿富汗来到了美国,风筝远离了他们父子异国他乡沉重的生活;而在家乡阿富汗,政局的动荡日益削弱了作为民族古老风俗象征的斗风筝比赛,到了1996年,塔利班掌权几个星期之后,斗风筝更是被明

[2]207

。至此,令禁止了风筝的意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成长主题,融入了更为广阔的人文意义。塔

利班的禁放风筝,不仅是对孩子们冬日游戏的简更是对阿富汗民族斗风筝这种文化和传单剥夺,

统表征的剥夺和压制,也是对阿富汗和平美好生活的野蛮终结,个人的命运不再可以勇敢地拽在自己手中,而是像断线的风筝一样随风飘摇。因此,书中的哈桑发出了如同马丁·路德·金式的梦想感叹:“我梦到我的儿子长大成人,成为一个

意象是关于感官映像、情感以及思想的具体

[7]444

。意象就其本质而言是属于诗歌的,代表

“意象和隐喻是所有文体风格中可表现诗的最核[8]175”心的部分。意象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一个意象既非单纯的主观感受,又非单纯的客观

真理,它是二者在一瞬间突然遇合而成的综合物,始终伴随着诗人内心精神的体验和情感

[9]74

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能有效地服务于人物的形象塑造与主题思想的表达,意象是一个审美范畴,是融会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一个‘意象’可以一次被转换成一个隐喻,但如果它作为呈现与再现不断重复,那就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

[8]215-216”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

在《追风筝的人》中,作者胡塞尼不仅让小说

中的意象不断呈现,而且使其在叙事过程中前后对比,形成对话,从而使看似散乱、历经30年历史、背景横跨阿富汗和美国的小说结构得到了收

好人,一个自由的人,还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呢?我梦到花儿再次在喀布尔的街头盛开,音乐再次”在茶屋响起,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

小说中,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已经到了2002年异国他乡的美国旧金山,旅美阿富汗人举行新年庆祝活动时。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被阿米尔冒着生命危险从塔利班手中救出并带到了美国,但饱受凌辱的孩子自此陷入了自闭。阿米尔不仅为索拉博在天空中高高放起了风筝,战胜了最后的对手,而且,如同儿时索拉博的父亲哈桑所做的那样,阿米尔“为你,千千万万遍”地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为他去追那最后一只被割断线的风筝,而自闭的索拉博终于“嘴角的

[2]359

,一边微微翘起”露出了几乎看不见的微笑。主人公阿米尔的自我救赎至此得以完成,风筝的

并完成了一个循意象在此与先前的叙事呼应,

环,回到主人公成长的主题上:阿米尔终于驱散

了12岁那年追风筝时遭遇的心魔,实现了自我救赎,完成了自我的成长,同时也拯救了自闭的索拉博。“此时的风筝,成了救赎灵魂的上帝,其

[5]31

”文化隐喻性毋庸赘言。正如译者李继宏所

言:“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

[2]359

[2]211

爆裂出红色的果肉,又无数次地被砸中的胸膛,

他只是又惊又痛地放声大肩膀之后也没有还手,

哭,露出茫然失措的表情。之后的一幕更是让读

被砸得浑身血红的哈桑“捡起一个石榴。者痛心,

他朝我走来,将它掰开,在额头上磨碎……红色

的石榴汁如鲜血一样从他脸上滴下来。‘你满意了吧?你觉得好受了吧?’他转过身,朝山下走

[2]91去”。

随后,哈桑被阿米尔陷害离开了,而阿米尔也因战乱逃到了美国。两个少年之间的友情不复维系,阿富汗平和的生活也因君主制瓦解、苏联入侵和塔利班的统治而不复存在,自然,石榴

[2]255

。树之后也“多年没有结果实了”

石榴树意象的再次呈现,出现在阿米尔重回

阿富汗拯救索拉博的叙事中。阿米尔回到已变

找到了那成塔利班驻所的老房子背后的山丘上,株石榴树,但他发现石榴树不仅苍老,而且枯萎

凋零。那种凄凉的情景与儿时石榴树下宁静美好的画面形成了令人痛心的呼应。值得欣慰的是,虽然阿米尔怀疑石榴树是否能够再次开花结果,可他见到了刻痕模糊但仍在的“阿米尔和哈

。石榴树上的刻字还在,桑,喀布尔的苏丹”断裂的友谊就能通过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加以弥补,阿

米尔就有赎罪的可能,而阿富汗民族平静和平的生活和美好的生态环境也终将有重新恢复的希望。

3.弹弓意象

弹弓的意象与哈桑父子两代人相连。弹弓

也喻示了他们父子抗既代表了他们的童年生活,

争命运的不同态度。弹弓同是哈桑父子儿时的

玩具,更是致命武器。儿时的哈桑在阿米尔就要遭到戴不锈钢拳套的恶少阿塞夫伤害时,强忍恐

[2]41-42

,惧,掏出弹弓“把橡皮带满满拉开”对准对方的脸,从而成功地解救了少爷。此后哈桑遭

到了报复性的奸辱,令人遗憾的是,哈桑当时没有随身携带弹弓。

也许正是基于这次痛苦的经历,哈桑在那些炮火稍息、枪声较疏的日子,不仅带儿子索拉博看电影,追风筝,教他读书识去动物园看狮子,字,他更教会了索拉博射弹弓的技巧,到其八岁“弹弓在索拉博的手里就已经变成了一件致时,

[2]207”命的武器。不仅如此,索拉博还做到了“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将它塞在裤带上”

[2]244

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

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

[10]362”米尔。

2.石榴树意象

石榴树的意象同样在小说的叙事中前后呼形成了一种对比。小说中的石榴树位于主人应,

公父亲房子北边的山顶上,上面刻有见证童年时期纯洁友情的“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字样,是阿米尔在放学后与哈桑一起游玩的所在,也是阿富汗政局动荡之前宁静生活的一种写照。“放学后,哈桑和我爬上它的枝丫,摘下一些血红色的石榴果实。吃过石榴,用杂草把手擦干净后,我会念书给哈桑听。哈桑盘腿坐着,阳光和

[2]27”石榴叶的阴影在他的脸上翩翩起舞。

但石榴树也见证了这对童年伙伴之间的分

裂。阿米尔因为面对哈桑遭受凌辱没能挺身相救,从而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后,阿米尔让哈桑跟他一起去爬山,他让哈桑拿石榴打他,好好“这样我晚上就能睡着了。也许到时事惩罚他,

[2]91”情就能回到我们以前那个样子。可是,忠诚善良的哈桑即使在阿米尔挑衅地用石榴打中他

弹弓意象贯穿哈桑父子的童年叙事,在小说

[2]360

——阿米尔与阿塞夫的生死搏斗时,的高潮时刻—

弹弓再次出现,呼应并强烈对比了先前的叙事。为解救索拉博,阿米尔与已成为塔利班小头目的

阿米尔被打得“体无完阿塞夫进行了殊死搏斗,肤”

[2]279

”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就其写作,作者胡赛尼说过他继承了阿富汗

人说故事的方法,但《追风筝的人》如若仅仅讲述令人动容的故事,却不能彰显文学的诗性,显然不能称其优秀。胡赛尼承认在叙事技巧方面首先受到了西方作家的影响,他喜欢简洁而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钦佩谭恩美清澈、简约、直指人心。在《追风筝的人》中,胡赛尼将“风的诗歌

、“石榴树”筝”等具有文化隐喻性的符号巧妙、自然地贯穿于文本始末,使小说达到了一种诗意的氛围和情绪。这些前后呼应、重复出现的意象对小说的结构起到了收束的功能,增强了作品的叙事张力,丰富了作品中的人性内涵和精神维度。

“与意象背后是一个蕴涵丰富的文化实体,意象的触摸就是与人类历史文化的触摸和对人

[12]122”类审美心理的呼应。风筝的意象作为一种基本的线索与文化精神构成了小说中的一种文

化气场和整体形态。一方面,它使我们对阿富汗的民俗和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追风筝的循环叙事,是小说中阿米尔和哈桑之间“友谊—背叛—救赎”的见证和实现途径。

同样,石榴树、弹弓和兔唇的意象在小说中一方面有着叙事的功能,另一方面,石榴树意象在和平与动荡时期的不同情景,弹弓在哈桑父子手中关键时刻的缺失和拥有,以及哈桑和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最终共同的兔唇特征,所有这些意象形成了一种对话,营造了小说的独特意境,增强了小说的主题。当被问及《追风筝的人》以及其后的小说《灿烂千阳》的共同主题时,作者胡塞尼作了如下回答:

“两部小说中的人物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被外部的力量所淹没。他们的内心生活粗暴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无法控制的东西左右了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决定。革命、战争、极权主义,以及压迫。……最后,我认为这两部小说都是关于爱的故事。人物在寻找爱和连接人类之间的关系,并最终被爱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所拯救……我认为在这两部小说中,最终都是爱使人物走出孤

[11]

。危难时刻,索拉博掏出随身的弹弓,取

下桌子底座的铜球,对准阿塞夫的脸。与父亲当

年只是警告不同,索拉博“松开弓杯,弹弓发出嘶嘶的声音”

,——索打穿了阿塞夫的左眼—拉博救了阿米尔的命,也实现了父亲让阿塞夫变

[2]280

[2]42

成“独眼龙”的誓言。

4.兔唇意象

作为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兔唇的意象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永远燃着微笑的兔首先是作为仆人之子的哈桑儿时的形象

总是微笑着,永符号。哈桑的嘴唇从中间裂开,

远忠诚地跟在小主人阿米尔的身后。哈桑后来

被主人请来的外科医生进行了整形,除了淡淡的伤痕外,他不再有兔唇。而此时的主人公阿米尔却“希望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残疾,可以乞换来爸爸的怜悯”,得到爸爸的爱护。

“永远燃着微笑的兔唇”说来讽刺,的哈桑在整容后却不再微笑了,而阿米尔也因为哈桑被奸

辱时自己的懦夫表现从此深陷自责,落下了心病。

心病的去除直到26年后才得以实现,为了“再次成为好人”,为了卸下埋藏心底多年的负担,为了赎罪,为了那个能深爱自己的哈桑,为了

——他的儿子,哈桑还在的一部分—阿米尔回到喀生平第一次跟人打架,跟危险的阿塞夫打布尔,

架,虽然被打得“脾脏破裂,牙齿脱落,肺被刺穿,

[2]287

,眼眶裂开”而最重要的是,冲击力让他的

[2]287

“上唇裂成两半,,从人中裂开,像兔唇那样”[2]279

。自儿时的那次背叛后心但他“心病已愈”

灵的重负,没有因为刻意的逃避和忘记而卸除,

[2]46

唇”

[2]25

反而是在有了能让他忆起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同样的兔唇疤痕时,他的心病才痊愈了。至此,共同特征的兔唇意象是阿米尔与哈桑兄弟血脉连接的象征。

“燃着微笑的兔唇”小说的结尾,的意象再次

呈现,这一次轮到了主人公阿米尔说出了“为你,:为了深受磨难而变得空洞沉默的千千万万遍”索拉博,阿米尔为他追起了风筝。“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

立,爱给他们超越自身局限的力量,爱暴露了他

[13]10-11”爱使他们做出自我牺牲。们脆弱,

《追风筝的人》中的意象,正如近代著名学者

中所言:“昔人论诗词,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参考文献:

[1]邓金明.风筝,在天穹下摇曳飘荡[N ].光明日报,2006-05

-22.

[2](美)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 ].李继宏,译.上海:上

2006.海人民出版社,

[3]孙海悦.《追风筝的人》.中国新闻出荣膺英国读书会首奖[N ]

2007-08-28.版报,

[4]王建荣.《追风筝的人》.北京交通大学学报风筝意象解读[J ]

(社会科学版),2009(2):91-93,97.

[5]张国龙,———《追风筝的人》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对

“成长”J ].中国图书评论,2007(5):27-31.的深度书写[[6]余钢.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及其寻找的焦虑———《追风筝的人》中

J ].电影评介.2009(5):47-48.主人公阿米尔的身份认同轨迹[

[7]DiYanni R.Literature :reading fiction ,poetry ,drama and the es-M ].New York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90.say [

[8]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1984.书店,

[9]武新玉.从主体意象叠加到客体意象并置———论威廉斯对美国

J ].外国文学研究,2010(1):73-79.意象派诗歌的发展[

[10](美)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M ].李继宏,译.上海:

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

[11]李继宏.卡勒德·胡塞尼:我的写作受西方作家影响[N ].新

2006-06-09.京报,

[12]曹苇舫,吴晓.诗歌意象功能论[J ].文学评论,2002(6):118

-125.

[13]尚必武,J ].外国文学动态,刘爱萍.卡勒德·胡塞尼访谈录[

2007(5):9-11.

Echoed images and cultural metaphor in The Kite Runner

HUANG 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46,China )

Abstract :By weaving in The Kite Runner with various culturally metaphorical images as kite ,pomegranate tree ,slingshot and harelip ,Khaled Hosseini brings poetics to his narration.These recurring images are arranged to echo in the novel ,so the structure of its extensive narration has been packed and the narrative tension has been strengthened.Meanwhile ,this narrative technique also enriches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of the characters and en-hances the theme of the novel.

Key words :The Kite Runner ;images ;echo ;poetics ;narrative tension ;cultural metaphor

(责任编辑:范艳芹)


相关内容

  • [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
  • 第8卷第2期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01.8NO.2 2009年4月 Joumal of 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 Apr.2009 <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 王 建荣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 ...

  • 浅析罗斯福就职演说中的美国精神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 ...

  • 从精神分析法解读[追风筝的人]的主题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身势语在演讲中的重要性 ...

  • [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形象分析
  • <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形象分析 中文摘要 哈桑是<追风筝的人>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具备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质,却又一生坎坷,结局悲惨.他是一位忠诚的仆人,集真善美于一身,但他始终扮演着替罪羊的角色:亲人和种族的替罪羊.最后死在塔利班的枪口之下.造成哈桑悲惨命运的根源,主要来自阿富 ...

  • 蒂姆伯顿电影[大鱼]中的虚构意象和冒险精神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初中英语读写技能综合教学模式研究 2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 3 英汉翻译中文化负迁移引起的偏误分析 4 关于爱伦坡诗歌死亡主题的探讨 5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 6 图式理论 ...

  • 论贾平凹[带灯]中的隐喻毕业论文
  • 题目: SJ006-1 毕 业 论 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 ...

  • 浅析英文商标翻译中的问题及对策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in Liste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2 论<双城记>中卡登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3 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 4 欧•亨利短篇 ...

  • 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在隐喻分析中的应用
  • 摘 要:本文采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和探索毛泽东诗词中的隐喻及其幕后认知机制,旨在进一步显示该理论在隐喻分析中的强大阐释力并尝试扩大其应用视角.隐喻广泛存在于诗歌之中,毛泽东诗词通过丰富的隐喻意象将诗人的情感.理想和信念等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文根据毛泽东诗词的这一特点,将其按照诗词中所包含的隐喻意象,即自 ...

  • 认知词汇语义学的主要理论及其运用
  • 2009年第3期总第148期 外语学刊 FOREIGNLANGUAGERESEARCH 2009,No.3SerialNo.148 认知词汇语义学的主要理论及其运用 周启强 谢晓明 (湖南科技大学,湘潭411201;华中师范大学,武汉430079) 提 要:词汇语义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