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周成王

周成王

清代所绘周成王画像

姓姬

名诵

谥号成王

时代西周

国家西周

身份西周天子

父周武王

母邑姜

正妻王姒

子女周康王

太子周康王

都城镐京

周成王,姬姓,名诵,西周第二代君主。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周成王在位时间定为前1042年至前1021年。[1]

目录

[隐藏]

1 生平1.1 三监之乱

1.2 成王亲政

1.3 营造洛邑

1.4 周公东征

1.5 制礼作乐

1.6 分封诸侯1.6.1 宋国

1.6.2 卫国

1.6.3 鲁国

1.6.4 晋国

1.6.5 楚国

1.6.6 蔡国

1.6.7 聃国

1.7 去世

2 评价

3 相关条目

4 参考资料

生平[编辑]

三监之乱[编辑]

主条目:三监之乱

周武王在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后,为了有效统治商朝的遗民,将原商朝的领地划分为四个区域:在原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建立殷国,封给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又名禄父)。同时周武王将三个弟弟封于殷国周边,用来监视武庚。朝歌以东地区(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建立管国,封给管叔鲜;朝歌以西地区(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建立蔡国,封给蔡叔度;朝歌以北地区(今河南省汤阴县一带)建立霍国,封给霍叔处,统称为三监。[2]

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摄政,代成王行事。管叔、蔡叔等怀疑周公旦要篡位,以“周公将不利于成王”为借口,联合武庚及淮夷诸国发动叛乱。周公旦亲自率领部队前往讨伐,经过三年时间平定叛乱,诛杀武庚及管叔,囚禁蔡叔于郭邻,废霍叔为庶人。[3][4][5]

成王亲政[编辑]

周公旦摄政七年后(亦有看法认为周公实际上在这段期间是践位称王),周成王长大成人。周公旦还政于成王,自己作为大臣继续辅佐成王。[6]

周成王年幼时生病,周公旦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向神祈祷说:“王年幼没有主张,冒犯神灵的是我自己。”随后将祝告册文藏于秘府,周成王果然痊愈。周成王亲政后,有人在背后说周公旦的坏话,导致周公旦逃亡到楚国。成王打开秘府,发现周公旦当年的祈祷册文,感动得泪流满面,于是迎回周公旦。周公旦回国后,害怕周成王骄奢淫逸,便写了《无逸》劝谏成王。[7]

营造洛邑[编辑]

早在武王克商时,周武王就有在伊水、洛水流域营造新都的想法,并派人在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围进行测量规划。[8]周成王亲政后,开始实施营造新都洛邑的计划。成王七年二月乙未日,周成王在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以北)祭拜武王庙,然后步行至丰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以西)祭拜文王庙,随后派召公奭到洛邑周围进行测量,反复勘察地形。又命周公旦进行占卜,得到卦象大吉。最后成功营建洛邑,将九鼎放置在那里。周成王将商朝遗民迁往洛邑,又命周公旦写《多士》训诫遗民。[9][10]

周公东征[编辑]

主条目:周公东征

三监之乱时,淮夷诸国也参与叛乱。为维护周王朝的稳定,周成王任命召公奭为太保,周公旦为太师,率军东征,使淮夷降服。周成王亲政后,淮夷及奄国再次反叛。周成王亲率大军征伐,灭奄国,将奄国国君迁往薄姑(今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寨卞村西北),[11]并陆续消灭了参与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12]淮夷及奄国被平定后,息慎等国前来祝贺,西周的疆域也达到东海之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13][14]

制礼作乐[编辑]

主条目:礼乐制度

周成王命周公旦重新制定礼仪,谱制雅乐。[15]据《仪礼》记载,周初的礼共有十七项。《周礼·春官·大宗伯》则将《仪礼》记载的十七项礼总结为五项: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乐本是古人将“颂神娱神”的愿望以舞和乐的形式“送达天听”的手段。经过周公旦的谱制,乐便成为人们在宗庙之中、族长乡里之间、父子长幼闺门之内等社交场合沟通情感的基本方式。礼和乐的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了礼乐制度。[16]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又以乐来共融礼。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不同阶层使用不同的舞队人数,最终形成了等级制度。而乐则用来化解因为礼的等级化、秩序化引起的对立感和心理矛盾。礼乐制度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构成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17]

分封诸侯[编辑]

周成王统治期间延续了周武王的分封制度,据《荀子·儒效篇》记载:周成王时期封国七十一,姬姓国占五十三个。[18]以下是周成王时期分封的比较著名的诸侯国:

宋国[编辑]

平定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遗民,周成王封投降周朝的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宋国,以延续商朝的祭祀。微子启仁义贤能,商朝的遗民十分拥戴他。[19]

卫国[编辑]

平定三监之乱后,为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成王封周武王之弟康叔于朝歌,建立卫国。

周公旦担心卫康叔年轻不能治理国家,便写了《康诰》、《酒诰》、《梓材》,劝谏卫康叔不要沉溺于酒色。康叔用这些准则治理封国,国家安定和睦,人民非常高兴。[20]

鲁国[编辑]

早在牧野之战胜利后,周武王便封其弟周公旦于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建立鲁国。周公旦因辅佐周武王、周成王,没有去自己的封国。[21]

周成王平定淮夷和奄国后,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奄国旧地。[22]伯禽到任后,率军讨伐徐戎和淮夷的叛乱,保证了西周东部边疆的安全。[23]

晋国[编辑]

周成王继位时,唐国发生内乱,周公旦灭唐国。成王年幼时与叔虞玩耍,将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形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当作你的封地。”史佚因此请求成王册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只是开玩笑罢了。”史佚说:“天子无戏言,你说了就要履行。”于是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国旧地(今山西省翼城县),这就是成语“桐叶封弟”的典故。唐叔虞死后,其子晋侯燮继位,改国名为晋。[24]

楚国[编辑]

周成王时期嘉奖周文王、周武王时期的功臣。因鬻熊服侍周文王有功,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于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建立楚国。楚子熊绎和鲁公伯禽、卫康叔、晋侯燮、齐太公一同侍奉周成王。[25]

蔡国[编辑]

蔡叔度因参与三监之乱,失败后被囚于郭邻,封国被除。蔡叔度死后,其子胡一改其父旧行,尊德向善。周公旦听说后便举荐他做鲁国的卿士,鲁国在胡的治理下政治修明、局势安定。周成王在周公旦的劝说下将胡封于蔡地(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恢复蔡国。[26]

聃国[编辑]

平定三监之乱后,因周武王之弟冉季载品行美善,周成王便封冉季载于厓(今河南省阜阳市),建立聃国。周公旦还举荐冉季载为司空,辅佐周成王。[27]

去世[编辑]

周成王去世前,担心太子钊不能胜任国事,就命召公奭、毕公高率领诸侯辅佐太子登基。周成王逝世后,召公奭、毕公高率领诸侯,带着太子钊去拜祭先王的宗庙,用周文王、武王开创基业的艰难反复告诫太子,让他力行节俭,戒除贪欲,专心治理国家。太子钊于是继位,为周康王。[28]

评价[编辑]

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百姓生活和睦,天下太平,歌功颂德之声四处兴起,“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29][30]

相关条目[编辑]

周公旦

召公奭

周康王

周公东征

成康之治

参考资料[编辑]

^ 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

^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余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

^ 《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

^ 《史记·卷四·周本纪》: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

^ 《尚书·周书·蔡仲之命》: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

^ 《史记·卷四·周本纪》: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

^ 《史记·卷四·周本纪》: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

^ 《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

^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 《尚书正义·卷十七·蔡仲之命》: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成王即政,淮夷奄国又叛,王亲征之,遂灭奄而徙之,以其数反复...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已灭奄,而徙其君及人臣之恶者于蒲姑。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逮武庚之乱,始以兵力平定东方,克商践奄,灭国五十。

^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 《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 《史记·卷四·周本纪》: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

^ 王泽民. 论丛:礼乐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甘肃日报. 2009年2月9日.

^礼乐:周天子宗法制度统治的工具. 中国网. 2008年8月7日 (中文(简体)?).

^ 《荀子·儒效篇》: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周公旦惧康叔齿少,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告以纣所以亡者以淫于酒,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为梓材,示君子可法则。故谓之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康叔之国,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说。

^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 《尚书正义·卷十七·蔡仲之命》:成王即政,始封伯禽。伯禽既为鲁侯,乃居曲阜。

^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唐叔子燮,是为晋侯。

^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鬻熊子事文王,蚤卒...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

^ 《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余五叔皆就国,无为天子吏者。

^ 《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封季载于厓。厓季、康叔皆有驯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厓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 《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

^ 《史记·卷四·周本纪》: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 《史记·卷四·周本纪》: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前任:

父周武王周天子

西周第2代继任:

子周康王

[]查

周朝君主

周族先公弃(后稷) → 1不窋 →鞠 →公刘 →庆节 →皇仆 →差弗 →毁隃 →公非 →高圉 →亚圉 →公叔祖类 →太王 →王季 →文王

周朝天子武王 → 2成王 →康王 →昭王 →穆王 →共王 →懿王 →孝王 →夷王 →厉王 → 3宣王 →幽王 →平王 →桓王 →庄王 →僖王 →惠王 →襄王 →顷王 →匡王 →定王 →简王 →灵王 →景王 →悼王 →敬王 →元王 →贞定王 →哀王 →思王 →考王 →威烈王 →安王 →烈王 →显王 →慎靓王 →赧王

自立为周王者携王 ·王子颓 ·王子带 ·王子朝

注:1.台玺、叔均载于《山海经》,不见于《史记·周本纪》。?2.周公旦是否称王存在争议,详见条目。?3. 宣王即位,共和时期(一说共和为共伯和)结束。

周 →秦 |吴 |姜齐 →田齐 |鲁 |燕 |蔡 |曹 |陈 |杞 |卫 |宋 |晋 →赵 /魏 /韩 |楚 |越 |郑三皇五帝 →夏 →商 →周 →秦 →汉 →三国 →晋 /十六国 →南朝 /元魏 –北齐 –北周 →隋 →唐 →五代 –十国 →宋 /西夏 /辽 /金 →元 →明 →清 →民国 /共和国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周成王&oldid=34330773”

分类:周朝君主

谥成

周成王

清代所绘周成王画像

姓姬

名诵

谥号成王

时代西周

国家西周

身份西周天子

父周武王

母邑姜

正妻王姒

子女周康王

太子周康王

都城镐京

周成王,姬姓,名诵,西周第二代君主。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周成王在位时间定为前1042年至前1021年。[1]

目录

[隐藏]

1 生平1.1 三监之乱

1.2 成王亲政

1.3 营造洛邑

1.4 周公东征

1.5 制礼作乐

1.6 分封诸侯1.6.1 宋国

1.6.2 卫国

1.6.3 鲁国

1.6.4 晋国

1.6.5 楚国

1.6.6 蔡国

1.6.7 聃国

1.7 去世

2 评价

3 相关条目

4 参考资料

生平[编辑]

三监之乱[编辑]

主条目:三监之乱

周武王在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后,为了有效统治商朝的遗民,将原商朝的领地划分为四个区域:在原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建立殷国,封给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又名禄父)。同时周武王将三个弟弟封于殷国周边,用来监视武庚。朝歌以东地区(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建立管国,封给管叔鲜;朝歌以西地区(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建立蔡国,封给蔡叔度;朝歌以北地区(今河南省汤阴县一带)建立霍国,封给霍叔处,统称为三监。[2]

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摄政,代成王行事。管叔、蔡叔等怀疑周公旦要篡位,以“周公将不利于成王”为借口,联合武庚及淮夷诸国发动叛乱。周公旦亲自率领部队前往讨伐,经过三年时间平定叛乱,诛杀武庚及管叔,囚禁蔡叔于郭邻,废霍叔为庶人。[3][4][5]

成王亲政[编辑]

周公旦摄政七年后(亦有看法认为周公实际上在这段期间是践位称王),周成王长大成人。周公旦还政于成王,自己作为大臣继续辅佐成王。[6]

周成王年幼时生病,周公旦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向神祈祷说:“王年幼没有主张,冒犯神灵的是我自己。”随后将祝告册文藏于秘府,周成王果然痊愈。周成王亲政后,有人在背后说周公旦的坏话,导致周公旦逃亡到楚国。成王打开秘府,发现周公旦当年的祈祷册文,感动得泪流满面,于是迎回周公旦。周公旦回国后,害怕周成王骄奢淫逸,便写了《无逸》劝谏成王。[7]

营造洛邑[编辑]

早在武王克商时,周武王就有在伊水、洛水流域营造新都的想法,并派人在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围进行测量规划。[8]周成王亲政后,开始实施营造新都洛邑的计划。成王七年二月乙未日,周成王在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以北)祭拜武王庙,然后步行至丰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以西)祭拜文王庙,随后派召公奭到洛邑周围进行测量,反复勘察地形。又命周公旦进行占卜,得到卦象大吉。最后成功营建洛邑,将九鼎放置在那里。周成王将商朝遗民迁往洛邑,又命周公旦写《多士》训诫遗民。[9][10]

周公东征[编辑]

主条目:周公东征

三监之乱时,淮夷诸国也参与叛乱。为维护周王朝的稳定,周成王任命召公奭为太保,周公旦为太师,率军东征,使淮夷降服。周成王亲政后,淮夷及奄国再次反叛。周成王亲率大军征伐,灭奄国,将奄国国君迁往薄姑(今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寨卞村西北),[11]并陆续消灭了参与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12]淮夷及奄国被平定后,息慎等国前来祝贺,西周的疆域也达到东海之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13][14]

制礼作乐[编辑]

主条目:礼乐制度

周成王命周公旦重新制定礼仪,谱制雅乐。[15]据《仪礼》记载,周初的礼共有十七项。《周礼·春官·大宗伯》则将《仪礼》记载的十七项礼总结为五项: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乐本是古人将“颂神娱神”的愿望以舞和乐的形式“送达天听”的手段。经过周公旦的谱制,乐便成为人们在宗庙之中、族长乡里之间、父子长幼闺门之内等社交场合沟通情感的基本方式。礼和乐的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了礼乐制度。[16]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又以乐来共融礼。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不同阶层使用不同的舞队人数,最终形成了等级制度。而乐则用来化解因为礼的等级化、秩序化引起的对立感和心理矛盾。礼乐制度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构成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17]

分封诸侯[编辑]

周成王统治期间延续了周武王的分封制度,据《荀子·儒效篇》记载:周成王时期封国七十一,姬姓国占五十三个。[18]以下是周成王时期分封的比较著名的诸侯国:

宋国[编辑]

平定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遗民,周成王封投降周朝的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宋国,以延续商朝的祭祀。微子启仁义贤能,商朝的遗民十分拥戴他。[19]

卫国[编辑]

平定三监之乱后,为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成王封周武王之弟康叔于朝歌,建立卫国。

周公旦担心卫康叔年轻不能治理国家,便写了《康诰》、《酒诰》、《梓材》,劝谏卫康叔不要沉溺于酒色。康叔用这些准则治理封国,国家安定和睦,人民非常高兴。[20]

鲁国[编辑]

早在牧野之战胜利后,周武王便封其弟周公旦于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建立鲁国。周公旦因辅佐周武王、周成王,没有去自己的封国。[21]

周成王平定淮夷和奄国后,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奄国旧地。[22]伯禽到任后,率军讨伐徐戎和淮夷的叛乱,保证了西周东部边疆的安全。[23]

晋国[编辑]

周成王继位时,唐国发生内乱,周公旦灭唐国。成王年幼时与叔虞玩耍,将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形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当作你的封地。”史佚因此请求成王册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只是开玩笑罢了。”史佚说:“天子无戏言,你说了就要履行。”于是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国旧地(今山西省翼城县),这就是成语“桐叶封弟”的典故。唐叔虞死后,其子晋侯燮继位,改国名为晋。[24]

楚国[编辑]

周成王时期嘉奖周文王、周武王时期的功臣。因鬻熊服侍周文王有功,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于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建立楚国。楚子熊绎和鲁公伯禽、卫康叔、晋侯燮、齐太公一同侍奉周成王。[25]

蔡国[编辑]

蔡叔度因参与三监之乱,失败后被囚于郭邻,封国被除。蔡叔度死后,其子胡一改其父旧行,尊德向善。周公旦听说后便举荐他做鲁国的卿士,鲁国在胡的治理下政治修明、局势安定。周成王在周公旦的劝说下将胡封于蔡地(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恢复蔡国。[26]

聃国[编辑]

平定三监之乱后,因周武王之弟冉季载品行美善,周成王便封冉季载于厓(今河南省阜阳市),建立聃国。周公旦还举荐冉季载为司空,辅佐周成王。[27]

去世[编辑]

周成王去世前,担心太子钊不能胜任国事,就命召公奭、毕公高率领诸侯辅佐太子登基。周成王逝世后,召公奭、毕公高率领诸侯,带着太子钊去拜祭先王的宗庙,用周文王、武王开创基业的艰难反复告诫太子,让他力行节俭,戒除贪欲,专心治理国家。太子钊于是继位,为周康王。[28]

评价[编辑]

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百姓生活和睦,天下太平,歌功颂德之声四处兴起,“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29][30]

相关条目[编辑]

周公旦

召公奭

周康王

周公东征

成康之治

参考资料[编辑]

^ 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

^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余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

^ 《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

^ 《史记·卷四·周本纪》: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

^ 《尚书·周书·蔡仲之命》: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

^ 《史记·卷四·周本纪》: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

^ 《史记·卷四·周本纪》: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

^ 《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

^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 《尚书正义·卷十七·蔡仲之命》: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成王即政,淮夷奄国又叛,王亲征之,遂灭奄而徙之,以其数反复...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已灭奄,而徙其君及人臣之恶者于蒲姑。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逮武庚之乱,始以兵力平定东方,克商践奄,灭国五十。

^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 《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 《史记·卷四·周本纪》: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

^ 王泽民. 论丛:礼乐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甘肃日报. 2009年2月9日.

^礼乐:周天子宗法制度统治的工具. 中国网. 2008年8月7日 (中文(简体)?).

^ 《荀子·儒效篇》: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周公旦惧康叔齿少,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告以纣所以亡者以淫于酒,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为梓材,示君子可法则。故谓之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康叔之国,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说。

^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 《尚书正义·卷十七·蔡仲之命》:成王即政,始封伯禽。伯禽既为鲁侯,乃居曲阜。

^ 《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唐叔子燮,是为晋侯。

^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鬻熊子事文王,蚤卒...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

^ 《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余五叔皆就国,无为天子吏者。

^ 《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封季载于厓。厓季、康叔皆有驯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厓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 《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

^ 《史记·卷四·周本纪》: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 《史记·卷四·周本纪》: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前任:

父周武王周天子

西周第2代继任:

子周康王

[]查

周朝君主

周族先公弃(后稷) → 1不窋 →鞠 →公刘 →庆节 →皇仆 →差弗 →毁隃 →公非 →高圉 →亚圉 →公叔祖类 →太王 →王季 →文王

周朝天子武王 → 2成王 →康王 →昭王 →穆王 →共王 →懿王 →孝王 →夷王 →厉王 → 3宣王 →幽王 →平王 →桓王 →庄王 →僖王 →惠王 →襄王 →顷王 →匡王 →定王 →简王 →灵王 →景王 →悼王 →敬王 →元王 →贞定王 →哀王 →思王 →考王 →威烈王 →安王 →烈王 →显王 →慎靓王 →赧王

自立为周王者携王 ·王子颓 ·王子带 ·王子朝

注:1.台玺、叔均载于《山海经》,不见于《史记·周本纪》。?2.周公旦是否称王存在争议,详见条目。?3. 宣王即位,共和时期(一说共和为共伯和)结束。

周 →秦 |吴 |姜齐 →田齐 |鲁 |燕 |蔡 |曹 |陈 |杞 |卫 |宋 |晋 →赵 /魏 /韩 |楚 |越 |郑三皇五帝 →夏 →商 →周 →秦 →汉 →三国 →晋 /十六国 →南朝 /元魏 –北齐 –北周 →隋 →唐 →五代 –十国 →宋 /西夏 /辽 /金 →元 →明 →清 →民国 /共和国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周成王&oldid=34330773”

分类:周朝君主

谥成


相关内容

  • 汉少帝刘辩[维基百科]
  • 刘辩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刘辩(熹平五年至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即西元176年-190年3月6日[2]),中国汉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西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东汉王朝第十二或第十三位.亦 ...

  • 分类:维基百科站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2013年维基媒体国际会议将在香港举行,开幕距今还有14天. [关闭] 分类:维基百科站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页面分类 > 总类 > 维基百科站务 本分类包含与中文维基百科站务有关的页面. 子分类 本分类包含下列44个子分类,共44个子分类. R [×] 日志? (3个页面) W ...

  • 盘点世界各地奇葩的桥梁
  • 来源:背包笔记 作者:原坐标 不看不知道,桥梁设计师的脑洞远比想象的大. 桥梁一般被用来解决跨过水面或者越过峡谷的交通问题,是一种辅助交通的工具.因为桥梁设计师的奇思妙想,桥梁在满足作为交通工具的功能之外,还能成为一抹景观.比如横跨泰晤士河的伦敦塔桥.在外观上,伦敦塔桥的设计可圈可点,在典雅的伦敦与 ...

  • 共享经济深度研究报告(三):互联网信息共享
  • 以兴趣为导向的BBS社区 代表:猫扑.天涯.百度贴吧 BBS论坛多根据兴趣类别不同划分为许多板块,例如天涯论坛开办了股票论坛.天涯杂谈,电脑技术.情感天地.艺文漫笔.新闻众评.体育聚焦.书虫茶社.旅游休闲.海南发展.天涯互助等板块.用户可在自己感兴趣的板块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于他人进行 ...

  • 天文名词解释
  • 名词解释 新月(朔日),以天文学的术语是月球在绕行地球的轨道上,介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所呈现的月相,因此是在合的阶段之后从地球上所看见的月相.在此刻,月球的黑暗面(未被照亮的)几乎完全朝向地球,因此仅以肉眼是看不见月球的. 最大满月:是指月亮满月时刻与近地点时刻很接近的时间 "超级月亮&quo ...

  • 存托凭证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存托凭证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存托凭证(Depository Receipt,DR),又称预托证券,乃是由股票发行公司委托国外投资银行在国外证券市场发行的对应其股票的一种证券.投资人持有存托凭证就好比间接持有股票,只不过投资银行担任中介者的角色.当发行公司发放股利时,投资 ...

  • 斯多葛学派(维基百科词条)
  • 斯多亚学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斯多葛學派) 斯多亚学派,又译斯多噶学派.斯多葛学派,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约于西元前305年左右创立的哲学流派.这个学派的名字斯多噶 (Stoa)这个词汇来源于Stoa poikile(屋顶的柱廊),据说当时他们常在此种建筑下讲学聚会. 哲学史一般把斯多噶 ...

  • 维基百科上的阿鲁纳恰尔邦位置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 维基百科上的阿鲁纳恰尔邦位置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派记者 吕鹏飞 刘皓然]边境问题始终是中印两国间存在的"不对称热点",印度媒体近些年来似乎相当热衷于炒作"中国入侵论".<印度斯坦时报>21日援引 "军方消息" ...

  • 奇函数与偶函数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在数学里,偶函数和奇函数是满足着相对于加法逆元之特定对称关系的函数.这在数学分析的许多领域中都很重要,特别是在幂级数和傅里叶级数的理论里.其命名是因为幂函数的幂的奇偶性满足下列条件:若n为一偶数,则函数xn是偶函数,若n为一奇数,则为奇函数. 偶函数编辑 f(x) = x2,偶函数的一个例子 设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