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讲义

离子方程式和离子共存问题

△判断离子是否可以共存的方法主要有:

①看是否发生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②是否有弱电解质的生成;

③是否与易水解的离子发生双水解;

④是否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⑤形成络合物。

(一)发生复分解反应

1、有气体产生:

H +与CO 32ˉ、HCO 3ˉ、SO 32ˉ、HSO 3ˉ、S 2ˉ、HS ˉ等不能共存

如CO32-、S 2-、HS -、HSO 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 +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

2、有沉淀生成:

①SO 42ˉ与Ba 2+、Ca 2+、Ag +等不能共存;

②CO 32ˉ与Ba 2+、Ca 2+、Mg 2+、Ag +、Cu 2+、Zn 2+等不能共存;

③S 2ˉ与Cu 2+、Pb 2+、Fe 2+、Hg 2+、Ag +等不能共存;

④OH ˉ与Mg 2+、Al 3+、Fe 2+、Fe 3+、Cu 2+、Ag +、Zn 2+等不能共存;

⑤AlO 2ˉ与HCO 3ˉ不能大量共存:AlO 2ˉ+HCO3ˉ+H2O=Al (O H ) 3↓+CO32ˉ Mg2+不能与SO 42-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Ba 2++CO 32-=CaCO 3↓、Ca 2++SO 42-=CaSO 4(微溶);

Cu 2+、Fe 3+等不能与OH -大量共存

也是因为Cu 2++2OH -=Cu(OH)2↓,Fe 3++3OH -=Fe(OH)3↓等。 CO 32-+2H +=CO 2↑+H 2O 、HS -+H +=H 2S ↑。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 -、CH3COO -、PO 43-、HPO 42-、H 2PO 4-等与H +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OH -+H +=H 2O 、CH 3COO -+H +=CH 3COOH ;

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 -大量共存

是因为HCO 3-+OH -=CO32-+H 2O 、

HPO 42-+OH -=PO 43-+H 2O 、

NH 4++OH -=NH3·H 2O 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 2-、S 2-、CO 32-、C 6H 5O -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如Fe 3+、Al 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 2-+3Al 3++6H 2O=4Al(OH)3↓等。

双水解反应:Al 3+与HCO 3-/CO32-/HS-/S2-/ClO-/AlO2-

Fe 3+与HCO 3-/CO32-/AlO2-

AlO 2-与NH 4+/Al3+/Fe3+

(二) 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H +与OH ˉ、AlO 2ˉ、SiO 32ˉ、ClO ˉ、F ˉ、PO 43ˉ、HPO 42ˉ、H 2PO 4ˉ、CH 3COO ˉ、C 6H 5O ˉ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OH ˉ与H +、NH 4+、HCO 3ˉ、HSO 3ˉ、HS ˉ、H 2PO 4ˉ、HPO 42ˉ等不能大量共存; 若是酸性溶液,所有弱酸根离子和OH-不能大量共存。在中学化学中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的离子有:OH -、AlO 2-、CO 32-、HCO 3-、SiO 32-、SO 32-、HSO 3-、S 2O 32-、S 2-、HS -、ClO -、F -、PO 43-、H 2PO 4-、C 6H 5O -、CH 3COO -、-OOC-COO-、C 6H 5COO -、CH 3CH 2O -、SCN -、H 2N-CH 2-COO -等;

若是碱性溶液,则所有弱碱阳离子及H+均不能大量共存。在中学化学中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H +、Fe 2+、Fe 3+、Cu 2+、Ag +、Zn 2+、Mg 2+、Al 3+、NH 4+、HCO 3-、HPO 42-、H 2PO 4-、HSO 3-、HS -、HOOC- COO-等。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I -和Fe 3+不能大量共存

是由于2I -+2Fe 3+=I2+2Fe 2+。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在酸性条件下

①NO 3ˉ与I ˉ、Br ˉ、Fe 2+、S 2ˉ、HS ˉ、SO 32ˉ、HSO 3ˉ等不能共存;

②S 2ˉ与SO 32ˉ等不能共存;(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

③MnO 4ˉ与I ˉ、Br ˉ、Cl ˉ、S 2ˉ、HS ˉ、SO 32ˉ、HSO 3ˉ、Fe 2+等不能共存; ④ClO ˉ与Fe 2+、I ˉ、S 2ˉ、HS ˉ、SO 32ˉ、HSO 3ˉ等不能共存;

(2)Fe 2+与S 2ˉ、HS ˉ、SO 32ˉ、HSO 3ˉ、I ˉ等不能共存;

如NO 3-和I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 +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

SO 32-和S 2-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 2-+SO 32-+6H +=3S↓+3H 2O 反应不能存在。

(三) 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Fe 3+和SCN -、C 6H 5O -不能共存;

(2)Ag +与NH 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如Fe 3+与SCN -不共存;Ag +与NH 3·H 2O 分子不共存(Ag (NH 3)2OH );Ag+与CN-不共存。

由于Fe 3++SCN - [Fe(SCN)]2+等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四) 、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例:Al 3和HCO 3-,Al 3和S ++2-等

双水解

(1)Al 3+与AlO 2ˉ、HCO 3ˉ、CO 32ˉ、HS ˉ、S 2ˉ、SO 32ˉ、HSO 3ˉ、SiO 32ˉ、ClO ˉ、C 6H 5O ˉ等不能共存;

(2)Fe 3+与AlO 2ˉ、HCO 3ˉ、CO 32ˉ、SiO 32ˉ、ClO ˉ等不能共存;

(3)NH 4+与AlO 2ˉ、SiO 32ˉ等不能共存;

Al 3+与CO 32-、SO 32-、HCO 3-、HSO 3-、HS -、AlO 2-不共存;

AlO 2-与Fe 3+、Fe 2+、Zn 2+、Cu 2+、Ag +、NH 4+不共存;

SiO 32-与NH 4+不共存。

(1)由于水解和电离的相互影响而不能大量共存。AlO 2-与HCO 3-虽然均属于弱酸根离子,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但H 3AlO 3的酸性太弱,AlO 2-的水解能力太强,含有AlO 2-的水溶液中[OH-]较大,能直接与HCO 3-作用生成Al(OH)3沉淀和CO 32-。故AlO 2-与HCO 3-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与其类似的还有AlO 2-与HSO 3-、HS -、H 2PO 4-、HPO 42-等。

(2)具有氧化性的某些含氧酸根离子(如NO 3-) 若不是在酸性溶液中,则能与某些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如S 2-、I -、Fe 2+等) 共存。因为这些含氧酸根离子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表现出强氧化性。又如:MnO 4-在碱性条件下能氧化SO 32-、S 2O 32-、S 2-、I -,但不能氧化Cl -、Br -;在酸性条件下,MnO 4-的氧化性很强,常温下就能氧化Cl -、Br -。

(3)水解能力弱的弱碱阳离子与弱酸根离子(如Mg 2+与HCO 3-、Mg 2+与HSO 3-等) ,可以不考虑它们之间的双水解,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八“看”)

⑴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⑵看“=”“≒”“↑”“↓”等是否正确。

-2-+⑶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如HCO 3不能写成CO 3+H

⑷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⑸看电荷是否守衡。

⑹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⑺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

⑻看物料是否守衡。 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基本方法是:把物质的量少的物质的系数定为1,其他物质按最大量消耗。

1. 因滴加顺序不同造成连续反应 HCl 与Na2CO3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AlCl3与NaOH

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3++3OH-==Al(OH)3↓ (2)Al(OH)3+OH-==AlO2-+2H2O

若向NaOH 溶液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3++4OH-==AlO2-+2H2O

若向足量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 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AgNO3与NH3·H2O

向AgNO3溶液中滴入稀NH3·H2O 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1)

Ag++NH3·H2O==AgOH↓+NH4+ (2)AgOH+2NH3·H2O==Ag(NH3)2++OH-+2H2O 若向NH3·H2O 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g++3NH3·H2O==Ag(NH3)2++OH-+NH4++2H2O

若向足量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NH3·H2O ,其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NH4+

CO2与NaOH

向NaOH 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

若向足量NaOH 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

若向NaOH 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OH-+CO2==HCO3-

2. 过量型:

向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 溶

液 OH-+Ca2++HCO3-==H2O+CaCO3↓

向足量的NaOH 溶液中逐渐滴入Ca(HCO3)2溶

液 Ca2++2HCO3-+2OH-==2H2O+CaCO3↓+CO32-

Fe 与HNO3 :铁过量时:Fe+4HNO3==Fe(NO3)3+NO↑+2H2O

铁不足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3. 定量型:

因还原性I->Fe2+>Br-,所以在FeI2或者FeBr2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不同的离子反应,依次为:

(1)2I-+Cl2==2Cl-+I2(2)2Fe2++Cl2==2Fe3++2Cl-(3)2Br-+Cl2==2Cl-+Br2

例. 【1】在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在NaOH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HCO3)2溶液,书写以上两离子反应方程式。

【2】在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写出Al3+全部沉淀和Al(OH)3恰好全部溶解时的离子方程式。

【3】向B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OH 溶液,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在以上溶液中继续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

【5】NH4H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

【6】向KHSO 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所得溶液的pH=7

【7】向Ca(HCO 3) 2溶液中滴入过量的NaOH 溶液

离子方程式和离子共存问题

△判断离子是否可以共存的方法主要有:

①看是否发生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②是否有弱电解质的生成;

③是否与易水解的离子发生双水解;

④是否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⑤形成络合物。

(一)发生复分解反应

1、有气体产生:

H +与CO 32ˉ、HCO 3ˉ、SO 32ˉ、HSO 3ˉ、S 2ˉ、HS ˉ等不能共存

如CO32-、S 2-、HS -、HSO 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 +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

2、有沉淀生成:

①SO 42ˉ与Ba 2+、Ca 2+、Ag +等不能共存;

②CO 32ˉ与Ba 2+、Ca 2+、Mg 2+、Ag +、Cu 2+、Zn 2+等不能共存;

③S 2ˉ与Cu 2+、Pb 2+、Fe 2+、Hg 2+、Ag +等不能共存;

④OH ˉ与Mg 2+、Al 3+、Fe 2+、Fe 3+、Cu 2+、Ag +、Zn 2+等不能共存;

⑤AlO 2ˉ与HCO 3ˉ不能大量共存:AlO 2ˉ+HCO3ˉ+H2O=Al (O H ) 3↓+CO32ˉ Mg2+不能与SO 42-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Ba 2++CO 32-=CaCO 3↓、Ca 2++SO 42-=CaSO 4(微溶);

Cu 2+、Fe 3+等不能与OH -大量共存

也是因为Cu 2++2OH -=Cu(OH)2↓,Fe 3++3OH -=Fe(OH)3↓等。 CO 32-+2H +=CO 2↑+H 2O 、HS -+H +=H 2S ↑。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 -、CH3COO -、PO 43-、HPO 42-、H 2PO 4-等与H +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OH -+H +=H 2O 、CH 3COO -+H +=CH 3COOH ;

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 -大量共存

是因为HCO 3-+OH -=CO32-+H 2O 、

HPO 42-+OH -=PO 43-+H 2O 、

NH 4++OH -=NH3·H 2O 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 2-、S 2-、CO 32-、C 6H 5O -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如Fe 3+、Al 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 2-+3Al 3++6H 2O=4Al(OH)3↓等。

双水解反应:Al 3+与HCO 3-/CO32-/HS-/S2-/ClO-/AlO2-

Fe 3+与HCO 3-/CO32-/AlO2-

AlO 2-与NH 4+/Al3+/Fe3+

(二) 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H +与OH ˉ、AlO 2ˉ、SiO 32ˉ、ClO ˉ、F ˉ、PO 43ˉ、HPO 42ˉ、H 2PO 4ˉ、CH 3COO ˉ、C 6H 5O ˉ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OH ˉ与H +、NH 4+、HCO 3ˉ、HSO 3ˉ、HS ˉ、H 2PO 4ˉ、HPO 42ˉ等不能大量共存; 若是酸性溶液,所有弱酸根离子和OH-不能大量共存。在中学化学中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的离子有:OH -、AlO 2-、CO 32-、HCO 3-、SiO 32-、SO 32-、HSO 3-、S 2O 32-、S 2-、HS -、ClO -、F -、PO 43-、H 2PO 4-、C 6H 5O -、CH 3COO -、-OOC-COO-、C 6H 5COO -、CH 3CH 2O -、SCN -、H 2N-CH 2-COO -等;

若是碱性溶液,则所有弱碱阳离子及H+均不能大量共存。在中学化学中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H +、Fe 2+、Fe 3+、Cu 2+、Ag +、Zn 2+、Mg 2+、Al 3+、NH 4+、HCO 3-、HPO 42-、H 2PO 4-、HSO 3-、HS -、HOOC- COO-等。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I -和Fe 3+不能大量共存

是由于2I -+2Fe 3+=I2+2Fe 2+。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在酸性条件下

①NO 3ˉ与I ˉ、Br ˉ、Fe 2+、S 2ˉ、HS ˉ、SO 32ˉ、HSO 3ˉ等不能共存;

②S 2ˉ与SO 32ˉ等不能共存;(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

③MnO 4ˉ与I ˉ、Br ˉ、Cl ˉ、S 2ˉ、HS ˉ、SO 32ˉ、HSO 3ˉ、Fe 2+等不能共存; ④ClO ˉ与Fe 2+、I ˉ、S 2ˉ、HS ˉ、SO 32ˉ、HSO 3ˉ等不能共存;

(2)Fe 2+与S 2ˉ、HS ˉ、SO 32ˉ、HSO 3ˉ、I ˉ等不能共存;

如NO 3-和I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 +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

SO 32-和S 2-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 2-+SO 32-+6H +=3S↓+3H 2O 反应不能存在。

(三) 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Fe 3+和SCN -、C 6H 5O -不能共存;

(2)Ag +与NH 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如Fe 3+与SCN -不共存;Ag +与NH 3·H 2O 分子不共存(Ag (NH 3)2OH );Ag+与CN-不共存。

由于Fe 3++SCN - [Fe(SCN)]2+等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四) 、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例:Al 3和HCO 3-,Al 3和S ++2-等

双水解

(1)Al 3+与AlO 2ˉ、HCO 3ˉ、CO 32ˉ、HS ˉ、S 2ˉ、SO 32ˉ、HSO 3ˉ、SiO 32ˉ、ClO ˉ、C 6H 5O ˉ等不能共存;

(2)Fe 3+与AlO 2ˉ、HCO 3ˉ、CO 32ˉ、SiO 32ˉ、ClO ˉ等不能共存;

(3)NH 4+与AlO 2ˉ、SiO 32ˉ等不能共存;

Al 3+与CO 32-、SO 32-、HCO 3-、HSO 3-、HS -、AlO 2-不共存;

AlO 2-与Fe 3+、Fe 2+、Zn 2+、Cu 2+、Ag +、NH 4+不共存;

SiO 32-与NH 4+不共存。

(1)由于水解和电离的相互影响而不能大量共存。AlO 2-与HCO 3-虽然均属于弱酸根离子,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但H 3AlO 3的酸性太弱,AlO 2-的水解能力太强,含有AlO 2-的水溶液中[OH-]较大,能直接与HCO 3-作用生成Al(OH)3沉淀和CO 32-。故AlO 2-与HCO 3-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与其类似的还有AlO 2-与HSO 3-、HS -、H 2PO 4-、HPO 42-等。

(2)具有氧化性的某些含氧酸根离子(如NO 3-) 若不是在酸性溶液中,则能与某些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如S 2-、I -、Fe 2+等) 共存。因为这些含氧酸根离子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表现出强氧化性。又如:MnO 4-在碱性条件下能氧化SO 32-、S 2O 32-、S 2-、I -,但不能氧化Cl -、Br -;在酸性条件下,MnO 4-的氧化性很强,常温下就能氧化Cl -、Br -。

(3)水解能力弱的弱碱阳离子与弱酸根离子(如Mg 2+与HCO 3-、Mg 2+与HSO 3-等) ,可以不考虑它们之间的双水解,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八“看”)

⑴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⑵看“=”“≒”“↑”“↓”等是否正确。

-2-+⑶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如HCO 3不能写成CO 3+H

⑷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⑸看电荷是否守衡。

⑹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⑺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

⑻看物料是否守衡。 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基本方法是:把物质的量少的物质的系数定为1,其他物质按最大量消耗。

1. 因滴加顺序不同造成连续反应 HCl 与Na2CO3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CO32-+H+==HCO3- (2)HCO3-+H+==CO2↑+H2O

若向盐酸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CO32-+2H+==CO2↑+H2O

若向足量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CO32-+H+==HCO3- AlCl3与NaOH

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Al3++3OH-==Al(OH)3↓ (2)Al(OH)3+OH-==AlO2-+2H2O

若向NaOH 溶液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l3++4OH-==AlO2-+2H2O

若向足量Al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 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AgNO3与NH3·H2O

向AgNO3溶液中滴入稀NH3·H2O 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1)

Ag++NH3·H2O==AgOH↓+NH4+ (2)AgOH+2NH3·H2O==Ag(NH3)2++OH-+2H2O 若向NH3·H2O 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Ag++3NH3·H2O==Ag(NH3)2++OH-+NH4++2H2O

若向足量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NH3·H2O ,其离子方程式为:Ag++NH3·H2O==AgOH↓+NH4+

CO2与NaOH

向NaOH 溶液中通人CO2气体至过量,其离子反应分步写 (1)2OH-+CO2==CO32-+H2O

(2)CO32-+CO2+H2O==2HCO3-

若向足量NaOH 溶液中通人少量CO2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2OH-+CO2==CO32-+H2O

若向NaOH 溶液中通人过量CO2气体,其离子反应一步完成 OH-+CO2==HCO3-

2. 过量型:

向足量的Ca(HCO3)2溶液中逐渐滴入NaOH 溶

液 OH-+Ca2++HCO3-==H2O+CaCO3↓

向足量的NaOH 溶液中逐渐滴入Ca(HCO3)2溶

液 Ca2++2HCO3-+2OH-==2H2O+CaCO3↓+CO32-

Fe 与HNO3 :铁过量时:Fe+4HNO3==Fe(NO3)3+NO↑+2H2O

铁不足时:3Fe+8HNO3==3Fe(NO3)2+2NO↑+4H2O

3. 定量型:

因还原性I->Fe2+>Br-,所以在FeI2或者FeBr2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不同的离子反应,依次为:

(1)2I-+Cl2==2Cl-+I2(2)2Fe2++Cl2==2Fe3++2Cl-(3)2Br-+Cl2==2Cl-+Br2

例. 【1】在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在NaOH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HCO3)2溶液,书写以上两离子反应方程式。

【2】在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写出Al3+全部沉淀和Al(OH)3恰好全部溶解时的离子方程式。

【3】向Ba(HCO3)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OH 溶液,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在以上溶液中继续滴加NaOH 溶液至过量,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

【5】NH4H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

【6】向KHSO 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所得溶液的pH=7

【7】向Ca(HCO 3) 2溶液中滴入过量的NaOH 溶液


相关内容

  • 家教内部讲义原子与离子结构图专题
  • <原子与离子>专题训练--------选择题 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 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2 ) A .原子 B.分子 C 3.已知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下列能正确表示钠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 专题 化学实验基础经典精讲-讲义
  • 化学实验基础经典精讲 主讲老师:周业虹 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 重难点突破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题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NaOH 固体 B .将海带灼烧成灰 C .提纯工业乙醇 D .分离苯和苯酚 重点知识梳理: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题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

  • 讲义3-溶胶凝胶法
  • 第三章 溶胶-凝胶 Sol-Gel  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典型的软化学合成路线,它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19世纪,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溶胶-凝胶法 在制备性能优良的陶瓷粉体.涂层.玻璃及复合材料方面 的成功应用,它将过去各自独立的陶瓷,玻璃.纤维和薄 膜技术纳入统一的一种工艺过程之中,因而, ...

  • 化学必修1第二章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点 (讲义)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讲义) 一.物质的分类 对应训练: 1.已知下列物质: ①H 2O ②NaCl ③H 2SO 4 ④Ca(OH)2⑤Fe 3O 4 ⑥CuSO 4·5H 2O ⑦HNO 3 ⑧AgNO 3 ⑨NaHCO 3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 ...

  • 医用化学实验
  • 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 供与医学有关各专业用 医用化学实验 主编 余瑜 尚京川 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 供与医学有关各专业用 医用化学实验 主 编 余 瑜 尚京川 罗美明 赵先英 贾云宏 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明安(重庆医科大学) 王 驰(重庆医科大学 ...

  • 1.3.1探究碱的性质讲义
  • 1.3.1探究碱的性质 知识点 一.碱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OH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二.碱的化学性质(碱具有通性的原因:碱的水溶液里都能含有OH离子) B.酸性氧化物 + 可溶性碱 → 盐 + 水 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 (密封保存) 2 ...

  • 电泳实验讲义
  • Fe(OH)3溶胶的制备和电泳 目的 利用水解法制备氢氧化铁溶胶并用渗析法纯化:掌握测定胶粒电泳速率的方法并计算双电层电动电势. 实验原理 一.Fe(OH)3溶胶 由若干数量的低分子组成的1nm -1μm 大小的固体质点分散于液体中即形成溶胶.固体质点称分散相,液体介质称分散介质.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互 ...

  • 8.2铝和铝合金的崛起学案
  • 第八章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 第二节铝和铝合金的崛起 学习要求: 1. 知道铝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2. 掌握铝跟非金属.水.酸.碱及某些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性质. 3. 掌握铝.氧化铝及氢氧化铝的两性,并理解氢氧化铝具有两性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 1. 铝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 学习内容 一. 铝和 ...

  • 普 通 化 学 实 验
  • 222. 117. 1 普 通 化 学 实 验 General Chemistry experiment 学分数:1 周学时:1. 5 总学时:27 课程性质:大学理科一年级和医科一年级学生的基础课程 预修课程:高中化学 教学目的:作为学习化学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目的在于传授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训练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