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大学毕业论文)

摘 要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

关 键 词

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

一、前言

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史记》中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又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

后来,老子对统治者的荒淫和腐败产生了厌恶之情,于是就辞掉了“守藏室之吏”的职务。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走去,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他的大名,便盛宴款待了他,当然这一顿饭不能白吃,老子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的《老子》当作饭钱。于是,便有了《老子》一书,也就是《道德经》。老子出关以后的事情就更无从可考了,也许,活的比较逍遥自在吧。

流传至今的《老子》有众多版本,各种版本的篇章结构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致之处是都分为上下两篇,但是上下两篇的顺序却不同,一种是以王弼的通行本为代表的“道”上“德”下的结构,一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代表的“德”上“道”下的结构,另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楚简本《老子》却没有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并且章次和今本也大不相应。所以,参之以《韩非子》注解的顺序。我们可以推想:《老子》最早可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且不分章节,到了两汉之

际人们习惯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于是《老子》上下篇的结构就变成了道篇在前,德篇在后了。

《老子》注解本有很多,历代都有,往往令人无法选择。本文所引的老子原文以张松如先生的《老子校读》为准,同时参照了任继愈先生的《老子新译》和李先耕先生的《老子今析》。

二、道的外在特征

开篇先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老子的生平,现在才开始步入正题,才开始说“道”。《老子》全书81章几乎章章说“道”,“道”字前后共出现了74次,可见,“道”在《老子》一书中的地位。为了参悟“道”本质和内涵,我们理应先了解一下“道”的外在特征。

王得有先生曾说过“老子之道,是一个没有意义,没有具体属性,作为天地万物始基的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1]这句话说明了“道”的本质是天地万物的始基,而没有意义,没有具体属性,恍惚不清,真实存在,则是“道”的特征。因此我们概括起来,“道”的外在特征有两点,即:

(一)无名无形

“道”存在于耳目见闻的现象世界外,用老子自己的话说是“玄之又玄”(1章)对于它的外在特征,老子时而用“恍惚”、“窈冥”和“混成”来加以形容,时而用“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来加以描述,如: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

“道”视之不见其色,因而称为“夷”;听之不闻其声,因而称为“希”;触之不得其形,因而称为“微”。“夷”、“希”、“微”三者浑然一体,无法对它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道”本身无“状”,而万状由之而成;它本身无“象”,而万象因之而显。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象的形象。说无却有,似实而虚,这种存在的形态就叫做“恍恍惚惚”。可是,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形象,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实体,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精质。

而“道”不仅仅是无形的,也是无名的。《老子》中有这样的论述:“道常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32章)、“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41章)。况且,《老子》第一章中也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所以说,“道”是无名的,只可感知,不可言说。那么,“道”既然是无名的,为什么还要称为“道”呢?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25章)。可见,老子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只好勉强把它称为“道”。所以说,“道”实在是一种很特别的东西。

(二)道是物质的

之所以说“道”是物质的,主要依据有两点:一、永远存在,二、永远运动。如《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可见,“道”不仅是永远存在的,永远运动的,而且,它还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并且,它不依附于任何物质,独一无二,永不改变。从流逝到遥远,从遥远再返回,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这样一个表现“大”的过程。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永远运动,永远存在的事物,一定是物质的。在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物质及其运动的画面。另外,在前面提到的二十一章里,老子对于“道”的物质性就说的很明确了。他不仅指出了“道之为物”,而且,还告诉人们:“道”虽然“惟恍惟惚”却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的,这种“有象”、“有物”、“有精”的东西,分明是物质的,而不是观念性的。

老子的“道”,并不是世间的一种或一类事物,它看不见,摸不到,只能去感知,去领会,然而,它又是永远存在,永远运动的物质实体。所以说,老子的“道”是一种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

三、道的本质与内涵

关于老子的“道”,王力先生有这样的论述:“老子之道,以自然为来源;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以返始守柔为处世之方。其言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与无有,有生与无”。[2]这段论述是非常精辟的,不仅指出了“道”来源于自然,也指明了“道”的两种属性,即“无”和“有”。而我们后面要分析的,就是“自然”、“无”和“有”这三个概念。

老子的“道”,来源于自然,并效法于自然。不过,《老子》中的“自然”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通常指“大自然”或者“自然界”,而《老子》中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更多的时候,是指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境遇。如“功成事燧,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希

言自然”(23章)、“道法自然”(25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等。所以,“道”的存在状态就是“自然”,而“自然”更是“道”的本质特征。

老子之道,就其潜在的无限可能性而言,它是“无”;就其生成天地化育万物而言,它又是“有”。“无”和“有”是“道”的一体两面,老子说它们“同出而异名”(1章)。“无”言“道”之体,“有”言“道”之用。所以,老子之道,不仅是无名无形的,还是运动存在的;不仅生成天地化育万物,同时,也作为规律引导天地万物运行。“无”和“有”还是辩证的,如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2章)、“天下万物生天有,有生于无”(40章)。真是“‘无’为‘有’处‘有’还‘无’”。这表明了事物之间相互运动、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自然”为老子之“道”的本质特征,“无”和“有”是老子的“道”的基本属性,这三者支撑了“道”的基本框架。那么,老子的“道”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内涵呢?在分析这两个问题这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道”这个字的含义。

在甲骨文中,暂时还没有发现“道”这个字,但在西周的青铜铭文及《诗》《易》等典籍中,“道”字却常有运用。《诗经》有“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桧风·匪风》)。《易经》有“复自道,保其咎,吉”(《小畜·初九》)、“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诗经》和《易经》出现的许多“道”字,都是道路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道,所行道也,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就是指长而无旁出路。许慎对“道”字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字的初始义就是人行的道路。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道”的意义也就变得丰富了,在这里,我们只引用先秦的典籍为例。如《管子·形势解》云:“道者,扶持众物,使得生育而各终其性命也。”这里的“道”是万物生命的总源泉,是世间万物发生发展的原动力。《庄子·渔父》云“道者,万物之所由也。”这里的“道”是宇宙万物的基础是万物存在发展变化的依据。《大戴记·五言》云:“道者,所以明德也”。这里的“道”具备真善美的品格,是社会和人生的正路。可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道”就有不同的意义。

所以,作者认为,老子的“道”: 天地万物的根本,这是“道”的本质。同时,它又具有规律和准则的内涵。作为规律,它指引万物“自然”的运行;作为准则,它引导人们“无为”的去生活。

(一)天地万物的根本

老子认为,尽管“道”是一种无名无形、不可言说的特殊物质,但是,它却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天地万物都是它所生成的。如《老子》第六章所云: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水注入山川而名为溪,水流入溪便称为谷。谷是间空空如也,谷边围着山丘,谷底又有淙淙泉水,古人常用这种低洼湿润的地方来比喻女性生殖器。人们便把山谷比喻为“牝”,即女阴,又把“谷神”称为深幽奇的“玄牝”,“玄牝”像谷神一样虚而无形,孕育万类却不见其踪影。

人的生命都是从女阴口出生,万物的生命也都是从神妙的“玄牝”产生,“玄牝”之门就是天地之根。我们以山谷来比喻女阴——牝,以神妙的母体——玄牝来比拟“道”。“牝”因其虚无而孕育生命,“道”因虚静而成天地。所以说,“玄牝”是天

地之根,但是,它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而功用却不可穷尽,总是那样的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4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讲的都是“道”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所以,老子之“道”,是宇宙之体,万物之宗。

有形的实体,不论人还是物,都有它的限度,时间上的久暂,空间上的广狭,功能上的大小,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走向反面,要么质变,要委毁灭,要么消亡。再长的寿命也终归黄土——“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再辉煌的事业了不过是过眼云

烟——“唐虞揖让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再宽广的胸怀仍不免狭隘——“有客才眠天象动,无人不羡御床宽”,不仅床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宰相肚里也只能“撑船”而已,最多不过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无论多么显赫的权势,多么巨大的财富,多么坚强自信的人,都不可成为万物的主宰,而只有“道”,才是独一无二的万物之宗,它从不主宰万物,而万物却都依“道”而行。

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4章)。无论“地”如何辽阔,不效法“天”它就不能保持宁静;无论“天 ”多么浩渺,不效法“道”它就不能有其清明。“道”磨掉了锋芒而不损其体,超脱纷争而不累其神,涵敛光耀而不显得污浊,混同尘世又不改其真性,它是那样的幽深隐约,似亡而实存。所以“地”再广也不会超出“道”之所载,“天”再大也不会超出“道”之所覆,只因“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正像牟钟鉴先生所说的那样:“道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万物源于道,又内含着道而得其生命之常”。[3]

(二)万物运行的规律

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月亮从来就有阴晴圆缺;每到春天,大地处处叶绿花红,一到秋天,便是四野枯黄,满目萧条;如花少女婀娜多姿,步履轻盈,八旬老翁皱纹满面,蹒跚迟缓。这就是大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这也是“道”运行的表现,所以,老子在第三十四章说: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成功遂事而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正因为老子知道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依循着某些规律,所以,老子便赋予了“道”作为规律的内涵。但是,尽管“道”具有规律这一内涵,但它本身却是物质的,它绝不是抽象的规律,它只是像规律一样去引导万物运行。“道”作为规律来讲,有两方面内容,即对立统一和循环运动。

1、对立统一

第一、相反相成。

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看起来对立的事物,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这是一类共同存在的矛盾,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会存在。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

第二、物极必反。

老子发现,如果一物中包含否定性因素,那么,其否定性因素会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该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必然会向自身的反而发展,即事

物发展到了强的顶峰、盛的极至时,便会走向衰落。如“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44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

第三、由反入正。

既然对立的事物总是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那么,为了达到正面的目标,就必须山反入正,走迂回的路。如“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36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22章)。

2、循环运动

第一、返本归初。

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的运动特点是“复”,即向静态复归,事物的运动最终都要回到当初的出发点,而这个出发点就是静虚渊深的大道。这样,“道”的循环运动就化生出天地万物,周遍无所不至;宇宙的发展虽然距离原始状态越来越远,但是,最后总要返回到初始状态。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25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16章)。

第二、防正转反。

老子知道事物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所以,希望人们能主动接纳它的否定因素,进行局部的,及时的,不断的自我否定,做到尽量控制住自身的行为,那么,就可以使事物的否定性转化控制在自身的内部进行,不会引起根本性的变化和整体的丧失。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71章)。

(三)人们生活的准则

“道”除了具有规律的内涵之外,它还被人们当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然而,“道”毕竟是不能直接接触到的,只能为人所感知,所以,它作用于现实的意义,就由“德”来完成。万物为“道”所生,万物的德性自然都从“道”那里得来,因此,所谓的“德”即是得“道”,“德”即是“道”的本性和显现,“德”也是人生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如“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苏辙解释说:“道无形也,及其运而为德,则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见也。自是推之,则众有之容,皆道之见于物者也。”(《老子解》)所以,“道”在物中,便是物的本性,可称之为“物之德”;“道”在人中,便是人的本性,可称之为“人之德”。因此,人只有体现了“道”,才具有一种德性。

“德”对于万物是自然的,但对个人来说却有所不同,人需要在内心进行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德”符合“道”,符合“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因此,“德”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标准。这实际上是强调生命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进取方式,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进去方式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生命境界,即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虽然有德,却不自持有德,从而能够纯任自然,无所作为;下德自以为不离失德,实际上己不是自然的流露,心已经有所作为了。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38章)。

而我们要想成为有德之人,就必须“惟道是从”,绝不能违背“道”,作任何事情都要依循“道”的前提,“德”的标准。所以,古代的圣哲们,为了“闻道”、“体道”、“证道”而耗费苦心,兀兀穷年,既执着又虔诚。且不说道家的创始者强调去如何的体道和证道了,儒家的圣人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告戒弟子“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不弘毅”,而释家也有许多投虎求佛、面壁证道的故事。虽说儒,释,道三家各

道其所“道”,但各自对“道”的虔诚是无可怀疑的。大德大贤的一举一动,无不唯“道”是从。所以,我们也必须在“道”的准则下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而唯道是从的基本要求就是“无为”。所以,老子所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道”没有什么作为,却又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它的作为;表面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而实际呢,什么事情都完成了。并且,“道法自然”,“道”为了维持“自然”的状态就要“无为”,而“无为”就成了“道”的核心内容。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63章)。只要能作到“为无为”,其结果就是“则无不治”(3章)。“无为”要求我们必须要遵循“道”,绝不能滥用智慧而对事物妄加改变。老子用治国和为人两方面内容来阐述这个观点,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1、治国之道

第一、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以自然哲学的理论为基础的,并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反省的经验上的。它不是坐而待治,而是按照自然之道,贯彻无私的原则,顺应事物的规律去治理国家。要像老子所说的那样,要“希言自然”(24章)、“清静为天下正”(45章)。“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所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当然,“无为而治”的执行者必须是“圣人”。“圣人”是老子思想中的理想人物,也就是得“道”或者是有“德”的人。在《老子》中,“圣人”和“无为”大部分是一起出现的,可见,无为治国的主体部分即是“圣人”,也只有“圣人”才能作到“为无为”。所以,只要“圣人”效法自然,无主观自执之心,清静无为,爱国爱民,那么,国家就会得到治理,人民就会安居乐业。

第二、以奇用兵。

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30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31章)。老子认为战争乃不祥之事,是人民所厌弃的,有道的明君,或者以“道”辅佐人主得人,都不应该轻易用兵。并且,发生战争的原因大都是因为统治者过多的贪欲,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之心,才会发动战争,用武力去掠夺和奴役别人。所以,老子反对战争。但是,万一不得不用兵,也要淡然处之,即使打了胜仗,也不可洋洋得意,以此为荣。所以,老子说:“善战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己,果而勿强”(30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31章)。所以,老子讲究“以奇用兵”(57章)、“守柔日强”(52章)。其实,老子只是想把战争的损失降为最小,尽量避免没有必要的牺牲,所以,老子主张“事善能,动善时”(8章),出奇制胜。

第三、小国寡民。

在《老子》八十章里,老子对“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作了生动的描述: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种社会里,大道流行,人民都纯朴自然,无知无欲,一片幸福和平的景象。老子之所以会有这种理想,是因为统治者的“有为”使社会出现了许多弊端,产生了不平等的现象,所以,老子要效法自然,使社会自然化。老子的社会理想,和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很相似的,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说,这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价值追求,反映了哲人对现实的一种超越。不过,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也是有理

论依据的,因为老子说:“天地相和,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所以,老子才会有这样的理想。而这种理想的实质,也是“无为而治”。[4]

2、人生之道

第一、少私寡欲。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12章)他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的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损害人的身体,所以,主张“少私寡欲”(19章)。要做到“少私寡欲”,就要“知足不辱”,“功遂身退”。老子又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77章)。在老子看来,无论是社会上的纷争,还是个人的烦恼,都起源于人的不知满足。人如果不知道满足,就会产生贪欲,就会和别人发生冲突,酿成祸患。人如果知道满足,就会适可而止,便不会引起冲突和纷争,便能生存得长久。并且,老子还告诉我们要顺应天道,不占有功绩,不要因为功绩而滋生其他欲望,所以,他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9章)因此,人要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知足常乐。

第二、为而不争。

老子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恶,一切祸乱,都起源于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而发生的相互争斗。所以,老子主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73章)、“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这就是所谓的“不争之德”。当然,“不争”不是纯粹消极的坐以待毙,不求进取,而是要求人们从争夺利益的罗网中解脱出来,心态平静的去面对得失。“不争”,是指不争名利,不争地位,不争是非等。它的意义就在于以“不争之争”来消融人与人之间的无谓之争,而实质上,“不争之争”也是一种争,不过,他不同于一般以利己为目的的外在之争,它是从利人利物的角度出发的深层意义上的争。因此老子说: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68章)。同时,老子还告诉我们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4章)。也就是说,人要学会隐藏自己,学会保全自己,不能锋芒毕露,不能过于显示自己,否则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招致败亡。所以,为人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保持“为而不争”的美德。

第三、守柔处弱。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76章)坚强与死亡相连,柔弱和生命相连,生命体在旺盛时期都柔软而富于弹性,其衰亡阶段都僵硬枯稿,所以,“守柔处弱”为生存之道。在老子眼里,柔弱胜刚强。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软的东西了,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天下却没有任何东西能胜过它。在这里,“柔弱”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含有无比坚韧的性格,即生命力旺盛,适应能力强,反应灵活,弹性大,不易受伤。所以,尽管水的特点是很柔弱,但是,它却可以善利万物,化解强大的冲击力,战胜刚强,因为柔弱之物多带有韧性,带有深层的连绵不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弱者,道之用”。(40章)总之,刚的东西容易折断,柔的东西反而难以推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而是柔弱者。[5]

老子从治国和为人两方面向我们阐释了“无为”的玄妙,他告诉我们,不仅治国要无为,而为人也要“为而不争”,顺应万物,守柔处弱。所以,老子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认识“道”,理解“道”,更主要的是,如何去顺应“道”,如何去利用“道”。

老子真不愧是学究天人呀!

四、结论

尽管老子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不为人知的,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形象。他历尽一生的坎坷,从而悟出了“道”,悟出了来源自然并效法自然的“道”,悟出了无名无形永远运动永远存在的“道”,悟出了生成天地万物之“道”,悟出了作为规律和准则引导万物运行和人们生活的“道”,悟出了以“无为”为原则的治国之道和人生之道。老子之“道”,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哲学范畴。

老子强调人的生命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它的自然生长,彼此和谐的相处;而要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限制自身的欲望和滥用智慧,以实现自我与他人,精神和肉体的和谐统

一。所以,人应该用“静”和“无”的方法去欲去智,含“德”体“道”,回复到纯真朴质的状态,以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老子的“道”,是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的一个支柱,无论后世发生什么变化,它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瑰宝,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注 释

①参见王得有:《道旨论》,齐鲁书社,1987年,第28页。

②参见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年,第1页。

③参见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六辑,第62页。 ④参见周立升:《老子的智慧》,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0-93页。

⑤参见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3-35页。

致 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李先耕老师对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诲人不倦,深深令我感动。老子是一个很模糊的人,而他的“道”又是一个难以说明的问题。为了阐释明白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可总是难以明了,在这个时候,李老师的指导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令我豁然开朗,最终使得论文成稿。

成稿以后,李老师又多次帮助我进行修改,尤其是初稿,简直残不忍睹,自己觉得漏洞颇多,真不该在老师面前献丑,真担心老师没有耐心看下去,然而,李老师却在百忙之中进行了仔细的阅读和批改,指出了种种问题,令我受宠若惊。经过多次修改,论文终于定稿,得以成文。

在此,献上对李先耕老师的深深谢意。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六辑。

[2] 严遵(汉):《老子指归》,王得有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

[3] 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年。

[4] 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 张松如:《老子校读》,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6] 李先耕:《老子今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7] 崔仲平:《老子道德经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8] 戴建业:《老子现代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 周立升:《老子的智慧》,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王得有:《道旨论》,齐鲁书社,1987年。

[12]李顺连(韩):《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0年。

[15]张永桃:《诸子群书》(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大学毕业论文)

摘 要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

关 键 词

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

一、前言

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史记》中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又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

后来,老子对统治者的荒淫和腐败产生了厌恶之情,于是就辞掉了“守藏室之吏”的职务。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走去,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他的大名,便盛宴款待了他,当然这一顿饭不能白吃,老子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的《老子》当作饭钱。于是,便有了《老子》一书,也就是《道德经》。老子出关以后的事情就更无从可考了,也许,活的比较逍遥自在吧。

流传至今的《老子》有众多版本,各种版本的篇章结构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致之处是都分为上下两篇,但是上下两篇的顺序却不同,一种是以王弼的通行本为代表的“道”上“德”下的结构,一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代表的“德”上“道”下的结构,另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楚简本《老子》却没有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并且章次和今本也大不相应。所以,参之以《韩非子》注解的顺序。我们可以推想:《老子》最早可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且不分章节,到了两汉之

际人们习惯把重要的内容放在前面,于是《老子》上下篇的结构就变成了道篇在前,德篇在后了。

《老子》注解本有很多,历代都有,往往令人无法选择。本文所引的老子原文以张松如先生的《老子校读》为准,同时参照了任继愈先生的《老子新译》和李先耕先生的《老子今析》。

二、道的外在特征

开篇先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老子的生平,现在才开始步入正题,才开始说“道”。《老子》全书81章几乎章章说“道”,“道”字前后共出现了74次,可见,“道”在《老子》一书中的地位。为了参悟“道”本质和内涵,我们理应先了解一下“道”的外在特征。

王得有先生曾说过“老子之道,是一个没有意义,没有具体属性,作为天地万物始基的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1]这句话说明了“道”的本质是天地万物的始基,而没有意义,没有具体属性,恍惚不清,真实存在,则是“道”的特征。因此我们概括起来,“道”的外在特征有两点,即:

(一)无名无形

“道”存在于耳目见闻的现象世界外,用老子自己的话说是“玄之又玄”(1章)对于它的外在特征,老子时而用“恍惚”、“窈冥”和“混成”来加以形容,时而用“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来加以描述,如: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14章)

“道”视之不见其色,因而称为“夷”;听之不闻其声,因而称为“希”;触之不得其形,因而称为“微”。“夷”、“希”、“微”三者浑然一体,无法对它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道”本身无“状”,而万状由之而成;它本身无“象”,而万象因之而显。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象的形象。说无却有,似实而虚,这种存在的形态就叫做“恍恍惚惚”。可是,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形象,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实体,那“恍兮惚兮”中又有其精质。

而“道”不仅仅是无形的,也是无名的。《老子》中有这样的论述:“道常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32章)、“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41章)。况且,《老子》第一章中也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所以说,“道”是无名的,只可感知,不可言说。那么,“道”既然是无名的,为什么还要称为“道”呢?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25章)。可见,老子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名字,只好勉强把它称为“道”。所以说,“道”实在是一种很特别的东西。

(二)道是物质的

之所以说“道”是物质的,主要依据有两点:一、永远存在,二、永远运动。如《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可见,“道”不仅是永远存在的,永远运动的,而且,它还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并且,它不依附于任何物质,独一无二,永不改变。从流逝到遥远,从遥远再返回,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这样一个表现“大”的过程。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永远运动,永远存在的事物,一定是物质的。在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物质及其运动的画面。另外,在前面提到的二十一章里,老子对于“道”的物质性就说的很明确了。他不仅指出了“道之为物”,而且,还告诉人们:“道”虽然“惟恍惟惚”却是“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的,这种“有象”、“有物”、“有精”的东西,分明是物质的,而不是观念性的。

老子的“道”,并不是世间的一种或一类事物,它看不见,摸不到,只能去感知,去领会,然而,它又是永远存在,永远运动的物质实体。所以说,老子的“道”是一种恍惚不清的真实存在,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

三、道的本质与内涵

关于老子的“道”,王力先生有这样的论述:“老子之道,以自然为来源;以无为体,以有为用;以返始守柔为处世之方。其言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与无有,有生与无”。[2]这段论述是非常精辟的,不仅指出了“道”来源于自然,也指明了“道”的两种属性,即“无”和“有”。而我们后面要分析的,就是“自然”、“无”和“有”这三个概念。

老子的“道”,来源于自然,并效法于自然。不过,《老子》中的“自然”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通常指“大自然”或者“自然界”,而《老子》中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更多的时候,是指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境遇。如“功成事燧,百姓皆谓‘我自然’”(17章)、“希

言自然”(23章)、“道法自然”(25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等。所以,“道”的存在状态就是“自然”,而“自然”更是“道”的本质特征。

老子之道,就其潜在的无限可能性而言,它是“无”;就其生成天地化育万物而言,它又是“有”。“无”和“有”是“道”的一体两面,老子说它们“同出而异名”(1章)。“无”言“道”之体,“有”言“道”之用。所以,老子之道,不仅是无名无形的,还是运动存在的;不仅生成天地化育万物,同时,也作为规律引导天地万物运行。“无”和“有”还是辩证的,如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2章)、“天下万物生天有,有生于无”(40章)。真是“‘无’为‘有’处‘有’还‘无’”。这表明了事物之间相互运动、联系和转化的关系。

“自然”为老子之“道”的本质特征,“无”和“有”是老子的“道”的基本属性,这三者支撑了“道”的基本框架。那么,老子的“道”究竟是什么呢?它又有什么内涵呢?在分析这两个问题这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道”这个字的含义。

在甲骨文中,暂时还没有发现“道”这个字,但在西周的青铜铭文及《诗》《易》等典籍中,“道”字却常有运用。《诗经》有“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桧风·匪风》)。《易经》有“复自道,保其咎,吉”(《小畜·初九》)、“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诗经》和《易经》出现的许多“道”字,都是道路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道,所行道也,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就是指长而无旁出路。许慎对“道”字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字的初始义就是人行的道路。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道”的意义也就变得丰富了,在这里,我们只引用先秦的典籍为例。如《管子·形势解》云:“道者,扶持众物,使得生育而各终其性命也。”这里的“道”是万物生命的总源泉,是世间万物发生发展的原动力。《庄子·渔父》云“道者,万物之所由也。”这里的“道”是宇宙万物的基础是万物存在发展变化的依据。《大戴记·五言》云:“道者,所以明德也”。这里的“道”具备真善美的品格,是社会和人生的正路。可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道”就有不同的意义。

所以,作者认为,老子的“道”: 天地万物的根本,这是“道”的本质。同时,它又具有规律和准则的内涵。作为规律,它指引万物“自然”的运行;作为准则,它引导人们“无为”的去生活。

(一)天地万物的根本

老子认为,尽管“道”是一种无名无形、不可言说的特殊物质,但是,它却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天地万物都是它所生成的。如《老子》第六章所云: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水注入山川而名为溪,水流入溪便称为谷。谷是间空空如也,谷边围着山丘,谷底又有淙淙泉水,古人常用这种低洼湿润的地方来比喻女性生殖器。人们便把山谷比喻为“牝”,即女阴,又把“谷神”称为深幽奇的“玄牝”,“玄牝”像谷神一样虚而无形,孕育万类却不见其踪影。

人的生命都是从女阴口出生,万物的生命也都是从神妙的“玄牝”产生,“玄牝”之门就是天地之根。我们以山谷来比喻女阴——牝,以神妙的母体——玄牝来比拟“道”。“牝”因其虚无而孕育生命,“道”因虚静而成天地。所以说,“玄牝”是天

地之根,但是,它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而功用却不可穷尽,总是那样的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4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讲的都是“道”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所以,老子之“道”,是宇宙之体,万物之宗。

有形的实体,不论人还是物,都有它的限度,时间上的久暂,空间上的广狭,功能上的大小,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走向反面,要么质变,要委毁灭,要么消亡。再长的寿命也终归黄土——“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再辉煌的事业了不过是过眼云

烟——“唐虞揖让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再宽广的胸怀仍不免狭隘——“有客才眠天象动,无人不羡御床宽”,不仅床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宰相肚里也只能“撑船”而已,最多不过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无论多么显赫的权势,多么巨大的财富,多么坚强自信的人,都不可成为万物的主宰,而只有“道”,才是独一无二的万物之宗,它从不主宰万物,而万物却都依“道”而行。

所以,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4章)。无论“地”如何辽阔,不效法“天”它就不能保持宁静;无论“天 ”多么浩渺,不效法“道”它就不能有其清明。“道”磨掉了锋芒而不损其体,超脱纷争而不累其神,涵敛光耀而不显得污浊,混同尘世又不改其真性,它是那样的幽深隐约,似亡而实存。所以“地”再广也不会超出“道”之所载,“天”再大也不会超出“道”之所覆,只因“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正像牟钟鉴先生所说的那样:“道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万物源于道,又内含着道而得其生命之常”。[3]

(二)万物运行的规律

太阳每天总是东升西落,月亮从来就有阴晴圆缺;每到春天,大地处处叶绿花红,一到秋天,便是四野枯黄,满目萧条;如花少女婀娜多姿,步履轻盈,八旬老翁皱纹满面,蹒跚迟缓。这就是大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这也是“道”运行的表现,所以,老子在第三十四章说: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成功遂事而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正因为老子知道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都必须依循着某些规律,所以,老子便赋予了“道”作为规律的内涵。但是,尽管“道”具有规律这一内涵,但它本身却是物质的,它绝不是抽象的规律,它只是像规律一样去引导万物运行。“道”作为规律来讲,有两方面内容,即对立统一和循环运动。

1、对立统一

第一、相反相成。

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形成的。看起来对立的事物,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的。这是一类共同存在的矛盾,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会存在。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

第二、物极必反。

老子发现,如果一物中包含否定性因素,那么,其否定性因素会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该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必然会向自身的反而发展,即事

物发展到了强的顶峰、盛的极至时,便会走向衰落。如“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44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8章)。

第三、由反入正。

既然对立的事物总是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那么,为了达到正面的目标,就必须山反入正,走迂回的路。如“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36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22章)。

2、循环运动

第一、返本归初。

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的运动特点是“复”,即向静态复归,事物的运动最终都要回到当初的出发点,而这个出发点就是静虚渊深的大道。这样,“道”的循环运动就化生出天地万物,周遍无所不至;宇宙的发展虽然距离原始状态越来越远,但是,最后总要返回到初始状态。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25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16章)。

第二、防正转反。

老子知道事物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所以,希望人们能主动接纳它的否定因素,进行局部的,及时的,不断的自我否定,做到尽量控制住自身的行为,那么,就可以使事物的否定性转化控制在自身的内部进行,不会引起根本性的变化和整体的丧失。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71章)。

(三)人们生活的准则

“道”除了具有规律的内涵之外,它还被人们当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然而,“道”毕竟是不能直接接触到的,只能为人所感知,所以,它作用于现实的意义,就由“德”来完成。万物为“道”所生,万物的德性自然都从“道”那里得来,因此,所谓的“德”即是得“道”,“德”即是“道”的本性和显现,“德”也是人生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如“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苏辙解释说:“道无形也,及其运而为德,则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见也。自是推之,则众有之容,皆道之见于物者也。”(《老子解》)所以,“道”在物中,便是物的本性,可称之为“物之德”;“道”在人中,便是人的本性,可称之为“人之德”。因此,人只有体现了“道”,才具有一种德性。

“德”对于万物是自然的,但对个人来说却有所不同,人需要在内心进行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德”符合“道”,符合“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因此,“德”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标准。这实际上是强调生命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进取方式,自身的努力程度和进去方式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生命境界,即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虽然有德,却不自持有德,从而能够纯任自然,无所作为;下德自以为不离失德,实际上己不是自然的流露,心已经有所作为了。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38章)。

而我们要想成为有德之人,就必须“惟道是从”,绝不能违背“道”,作任何事情都要依循“道”的前提,“德”的标准。所以,古代的圣哲们,为了“闻道”、“体道”、“证道”而耗费苦心,兀兀穷年,既执着又虔诚。且不说道家的创始者强调去如何的体道和证道了,儒家的圣人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告戒弟子“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不弘毅”,而释家也有许多投虎求佛、面壁证道的故事。虽说儒,释,道三家各

道其所“道”,但各自对“道”的虔诚是无可怀疑的。大德大贤的一举一动,无不唯“道”是从。所以,我们也必须在“道”的准则下去学习,工作和生活。

而唯道是从的基本要求就是“无为”。所以,老子所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7章)“道”没有什么作为,却又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它的作为;表面上什么事情都没有做,而实际呢,什么事情都完成了。并且,“道法自然”,“道”为了维持“自然”的状态就要“无为”,而“无为”就成了“道”的核心内容。所以,老子告诉我们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63章)。只要能作到“为无为”,其结果就是“则无不治”(3章)。“无为”要求我们必须要遵循“道”,绝不能滥用智慧而对事物妄加改变。老子用治国和为人两方面内容来阐述这个观点,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1、治国之道

第一、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以自然哲学的理论为基础的,并立足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反省的经验上的。它不是坐而待治,而是按照自然之道,贯彻无私的原则,顺应事物的规律去治理国家。要像老子所说的那样,要“希言自然”(24章)、“清静为天下正”(45章)。“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所以,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当然,“无为而治”的执行者必须是“圣人”。“圣人”是老子思想中的理想人物,也就是得“道”或者是有“德”的人。在《老子》中,“圣人”和“无为”大部分是一起出现的,可见,无为治国的主体部分即是“圣人”,也只有“圣人”才能作到“为无为”。所以,只要“圣人”效法自然,无主观自执之心,清静无为,爱国爱民,那么,国家就会得到治理,人民就会安居乐业。

第二、以奇用兵。

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30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31章)。老子认为战争乃不祥之事,是人民所厌弃的,有道的明君,或者以“道”辅佐人主得人,都不应该轻易用兵。并且,发生战争的原因大都是因为统治者过多的贪欲,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婪之心,才会发动战争,用武力去掠夺和奴役别人。所以,老子反对战争。但是,万一不得不用兵,也要淡然处之,即使打了胜仗,也不可洋洋得意,以此为荣。所以,老子说:“善战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己,果而勿强”(30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31章)。所以,老子讲究“以奇用兵”(57章)、“守柔日强”(52章)。其实,老子只是想把战争的损失降为最小,尽量避免没有必要的牺牲,所以,老子主张“事善能,动善时”(8章),出奇制胜。

第三、小国寡民。

在《老子》八十章里,老子对“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作了生动的描述: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种社会里,大道流行,人民都纯朴自然,无知无欲,一片幸福和平的景象。老子之所以会有这种理想,是因为统治者的“有为”使社会出现了许多弊端,产生了不平等的现象,所以,老子要效法自然,使社会自然化。老子的社会理想,和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很相似的,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说,这只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价值追求,反映了哲人对现实的一种超越。不过,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也是有理

论依据的,因为老子说:“天地相和,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所以,老子才会有这样的理想。而这种理想的实质,也是“无为而治”。[4]

2、人生之道

第一、少私寡欲。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12章)他认为沉溺于声色滋味的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损害人的身体,所以,主张“少私寡欲”(19章)。要做到“少私寡欲”,就要“知足不辱”,“功遂身退”。老子又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77章)。在老子看来,无论是社会上的纷争,还是个人的烦恼,都起源于人的不知满足。人如果不知道满足,就会产生贪欲,就会和别人发生冲突,酿成祸患。人如果知道满足,就会适可而止,便不会引起冲突和纷争,便能生存得长久。并且,老子还告诉我们要顺应天道,不占有功绩,不要因为功绩而滋生其他欲望,所以,他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9章)因此,人要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知足常乐。

第二、为而不争。

老子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恶,一切祸乱,都起源于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而发生的相互争斗。所以,老子主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73章)、“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这就是所谓的“不争之德”。当然,“不争”不是纯粹消极的坐以待毙,不求进取,而是要求人们从争夺利益的罗网中解脱出来,心态平静的去面对得失。“不争”,是指不争名利,不争地位,不争是非等。它的意义就在于以“不争之争”来消融人与人之间的无谓之争,而实质上,“不争之争”也是一种争,不过,他不同于一般以利己为目的的外在之争,它是从利人利物的角度出发的深层意义上的争。因此老子说: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68章)。同时,老子还告诉我们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4章)。也就是说,人要学会隐藏自己,学会保全自己,不能锋芒毕露,不能过于显示自己,否则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招致败亡。所以,为人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保持“为而不争”的美德。

第三、守柔处弱。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稿。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76章)坚强与死亡相连,柔弱和生命相连,生命体在旺盛时期都柔软而富于弹性,其衰亡阶段都僵硬枯稿,所以,“守柔处弱”为生存之道。在老子眼里,柔弱胜刚强。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老子认为世间没有比水更柔软的东西了,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天下却没有任何东西能胜过它。在这里,“柔弱”不是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含有无比坚韧的性格,即生命力旺盛,适应能力强,反应灵活,弹性大,不易受伤。所以,尽管水的特点是很柔弱,但是,它却可以善利万物,化解强大的冲击力,战胜刚强,因为柔弱之物多带有韧性,带有深层的连绵不断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弱者,道之用”。(40章)总之,刚的东西容易折断,柔的东西反而难以推折,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而是柔弱者。[5]

老子从治国和为人两方面向我们阐释了“无为”的玄妙,他告诉我们,不仅治国要无为,而为人也要“为而不争”,顺应万物,守柔处弱。所以,老子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认识“道”,理解“道”,更主要的是,如何去顺应“道”,如何去利用“道”。

老子真不愧是学究天人呀!

四、结论

尽管老子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不为人知的,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形象。他历尽一生的坎坷,从而悟出了“道”,悟出了来源自然并效法自然的“道”,悟出了无名无形永远运动永远存在的“道”,悟出了生成天地万物之“道”,悟出了作为规律和准则引导万物运行和人们生活的“道”,悟出了以“无为”为原则的治国之道和人生之道。老子之“道”,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哲学范畴。

老子强调人的生命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它的自然生长,彼此和谐的相处;而要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限制自身的欲望和滥用智慧,以实现自我与他人,精神和肉体的和谐统

一。所以,人应该用“静”和“无”的方法去欲去智,含“德”体“道”,回复到纯真朴质的状态,以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老子的“道”,是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的一个支柱,无论后世发生什么变化,它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瑰宝,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注 释

①参见王得有:《道旨论》,齐鲁书社,1987年,第28页。

②参见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年,第1页。

③参见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六辑,第62页。 ④参见周立升:《老子的智慧》,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0-93页。

⑤参见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3-35页。

致 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李先耕老师对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诲人不倦,深深令我感动。老子是一个很模糊的人,而他的“道”又是一个难以说明的问题。为了阐释明白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可总是难以明了,在这个时候,李老师的指导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令我豁然开朗,最终使得论文成稿。

成稿以后,李老师又多次帮助我进行修改,尤其是初稿,简直残不忍睹,自己觉得漏洞颇多,真不该在老师面前献丑,真担心老师没有耐心看下去,然而,李老师却在百忙之中进行了仔细的阅读和批改,指出了种种问题,令我受宠若惊。经过多次修改,论文终于定稿,得以成文。

在此,献上对李先耕老师的深深谢意。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六辑。

[2] 严遵(汉):《老子指归》,王得有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

[3] 王力:《老子研究》,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年。

[4] 任继愈:《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5] 张松如:《老子校读》,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6] 李先耕:《老子今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7] 崔仲平:《老子道德经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8] 戴建业:《老子现代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 周立升:《老子的智慧》,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王得有:《道旨论》,齐鲁书社,1987年。

[12]李顺连(韩):《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0年。

[15]张永桃:《诸子群书》(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相关内容

  •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老子罕见地自夸,吾言易知又易行
  • 作者:杨本枢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之八十八 第70章,老子自比为圣人,描绘了"圣人被褐怀玉"的画面,圣人穿着破衣烂衫,混迹于市井里,却拥有真知灼见.老子认为自己也是这样的圣人,现代人推崇孔圣人,很少有人把老子作为圣人.大概是几千年来,孔子所代表的儒家一直以 ...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侨光中学 林小静 本专题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重大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其中,本课的课标要求为: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 ...

  •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10篇
  • 老子道德经读后感(1):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但是分. 我对<道德经> ...

  •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说课稿(人教版选修说课)
  •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说课稿教材分析 <老子>从各种社会人生问题中,提炼出了一系列相反相成的矛盾对立项:它对这对立双方的辩证抉择,显示了特有的.卓绝的智慧.本单元只有一节,选录了传世<老子>一书的第二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 ...

  • 第1课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了解儒家和道家的形成,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知 ...

  • 2013--2015高考阅读理解和文言文
  •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1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 ...

  • 孔子拜师[1]
  • 让语文课堂充满传统文化气息 --<孔子拜师>教学案例及分析 龙山小学 周桂东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 中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本组课文主要围绕以"中华 ...

  • 17孔子拜师说课稿
  • 孔 子 拜 师3170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 子 拜 师>,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教学构想. 一.说教材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 ...

  • [道德经]"无为而治"思想的合理内核
  • 作者:张尚仁 学术探索 2007年10期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07)03-0001-05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人们通常将道家的思想概略地表述为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则是这一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