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除油方法

1、污水除油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污水的水质也在发生着变化,污水中动植物油及矿物油等油类物质逐渐增多。据有关资料报道,到2000年,我国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约180座,设计处理能力达到1050×104m3 /d,其中二级生化处理能力约750×10 4m3 /d,这些污水处理厂大多存在着油类物质的污染问题[1];尤其是一些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由于其水量较小,水质波动较大,在用水高峰期,大量餐饮污水进入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

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以西南科技大学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占地20亩,日处理能力1×104m3/d,服务人口30000人左右,采用改进型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该污水处理厂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进水中的油类物质,但自2003年5月运行以来,发现进水中油类物质逐渐增多,尤其是学校教师公寓和两个学生食堂完工以后,其状况更加严重。在过去的三年间,每到冬季,油类物质覆盖整个氧化沟表面,严重影响了氧化沟的充氧效率和出水水质状况,对进水中油类物质的测定发现其含量在86mg/L~420mg/L之间,其中夏季进水中油的平均含量为120mg/L,冬季为210mg/L。

2 污水的除油方法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含油污水治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和生化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主要包括化学混凝法、化学沉淀法、催化氧化法及各种方法的结合运用;物理处理法包括离心分离法、过滤和超过滤法、澄清法和气浮法;生化法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法、活性污泥法等[2]。

2.1 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主要指投加一定的化学物质,使其与水中的油类物质发生絮凝、沉淀或催化氧化等反应,达到将油类物质从水中去除的目的。目前,在污水的除油过程中,化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的絮凝剂的开发方面[3~8]。絮凝剂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在无机絮凝剂方面,大庆石化总厂炼油厂曾对铁盐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3],认为在浮选投加复合聚合铝铁,在浮选除油的同时还具有除硫作用。有机絮凝剂主要包括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有机聚合物等类型,由于分子量大,吸附悬浮物及胶质能力强,形成的絮体尺寸大,沉降快,用量少,且产生的污泥量少,易脱水,对处理水不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备受青睐。在其应用方面,已经批量生产的主要是聚丙烯酰胺(PAM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 )和曼尼期反应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对有机絮凝剂的研究方面,唐善法等人利用丙稀酰胺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进行多元共聚对聚丙烯酰胺进行阳离子化和疏水改性而合成的JH 系列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絮凝除浊、破乳除油和去除有机物的能力[4];段宏伟等人利用改性环乙环丙阳离子聚醚等合成的RD -1反相破乳剂对污水中油类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5];除此之外,还有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等絮凝剂

的研究[6~8]。

近几年,污水除油方法在能量化学领域也有研究[9~12],如磁化学技术的研究

[9~11],废水中的浮油或分散油可使用被服油膜磁粉法和油层悬浮磁粉过滤法来处理。前者是用一些化学物质对磁性颗粒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被服一层亲油和疏水性物质的薄膜,磁种吸附油后,用磁场回收磁种即可除油;后者是利用吸附油膜的磁粉,或吸附油的磁种层来过滤油,通过磁场来固定滤层,为增加滤层与污水中油珠的碰撞,可使用交变磁场。另外,在电化学方面[11,12],可运用

直接电解、间接电解、电化学吸附与脱附等方法对污水进行除油。

2.2 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是污水除油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类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采用物理的方法达到油水的分离。在污水的除油过程中,物理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水分离器的研究开发,其中包括浮选技术及浮选器、旋流技术及旋流器、膜技术及膜器等

方面。

2.2.1 浮选技术

浮选净化技术是国内外正在深入研究与不断推广的一种水处理新技术[13~15]。浮选除油就是在水中通入空气或其它气体产生微细气泡,使水中的一些细小悬浮油珠及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从而完成固、液分离的一种新的除油方法。根据在于水中形成气泡的方式和气泡大小的差异,浮选处理法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即溶气浮选法、诱导浮选法、电解浮选法和化

学浮选法,其详细分类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

表1浮选处理方法的分类

2.2.2 旋流技术

水力旋流器是利用油水的密度差,在液流高度旋转时受到不等离心力的作用而实现油水分离的。含油污水切向进入圆筒涡旋段,并沿旋流管轴向螺旋态流动。在同心缩径段,由于圆锥截面的收缩,使流体增速,并促使已形成的螺旋流态向前流动,由于油和水的密度差,使水沿着管壁旋转,而油珠移向中心。流体进入细锥段,截面不断缩小,流速继续增大,小油珠继续移到中心汇成油芯。流体进入平行尾段,由于流体恒速流动,对上段产生一定的回压,使低压油芯向溢流口排

出,而水则从净水出口排出。其工作原理见图1。

图1 水力旋流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国外水力旋流除油研究始于1967年,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现已进入重大技术发展阶段。目前,美国 Conoco公司、Krebs 公司、Kvanemer 公司、Mpe 公司、Amoco 公司,澳大利亚 BWN Vortoil 公司,瑞典 ALFALAVAL公司都开始生产油水旋流分离器。国内许多研究单位和企业也先后开展了水力旋流器的研制工作,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学院、四川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江汉石油机械研究所、河南石油勘探局设计院、胜利油田设计院、大港

油田设计院、江都环保器材厂、沈阳新阳机器制造厂等单位[16~22]。

2.2.3 膜技术

膜处理技术是最近兴起的一项污水除油的新技术[22,23],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半透膜作选择障碍层,允许某些组分透过而保留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总称。它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相变、无化学变化、处理效率高和节能等优点,已作为一种单元操作在污水除油过程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膜技术的研究应用方面,天津天膜技术工程公司曾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研究[23],表明中空纤维超滤膜用于处理经过预处理的含油量较低的污水较为理想,而对未经过处理的含油量高的污水除油除浊效果较好;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利用一种破乳功能膜处理含油污水,取得较好效果[24]。但在膜技

术应用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膜的清洗问题。

2.3 生化处理法

生化处理是利用水中的微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工艺,现有的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单元,对污水中的油类物质有部分去除效率,但去除率较低。目前生物技术在污水除油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筛选优化、培养和驯化嗜油微生物菌种。新疆环境监测中心通过利用餐饮服务业的含油污水培养筛选出28株具有较强除油能力的菌种进行研究,发现将其回接污水后,平均除油率达68%,其优选菌种回接污水24h后的除油率达90 %,而同批污水自然存放10d后的除油率仅为29%。采用选培优良菌种集中快速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此类污水的处理效率

[25]。

3 除油方案探讨

针对西科大污水厂的油类物质,2003年~2005年冬季我们曾采用水力冲刷氧化沟表面和在沉砂池前投加石灰的方法进行实验。水力冲刷虽然可以暂时使氧化沟表面的油类物质吸附在污泥表面沉淀下来,但在下一个运行阶段油类物质会重新布满池面;沉砂池前投加石灰可以减少氧化沟中的油污,但石灰同时会对部分微生物产生抑止,其产生的沉淀物质在沉砂池中很难沉淀下来,带到氧化沟后容易堵塞沟中微孔曝气器,因此投加量受到限制,而其他的絮凝剂有存在价格偏高的问题。为了暂时避免氧化沟的缺氧问题,我们将氧化沟出水堰的挡板去掉,使漂浮的油污随出水进入接触池,在接触池的起端清捞。可以说上述的措施并未达到

理想的除油目的。

在选择除油方案时,我们也考虑了水力旋流器等物理方法,但由于其细格栅和沉砂池之间的空间限制以及昂贵的能耗费用和分离出来的油类的去向等问题的困

扰,故未能采用。

由于西科大污水厂的油类的来源较为单一,我们考虑在两个学生食堂外的设置隔油池,分离出来的油污和食堂的潲水一起集中处理;同时在污水厂氧化沟中培养驯化嗜油微生物,通过微生物技术对其余的油类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节约费用,

提高除油效率的目的。

4 结论

4.1 污水处理厂除油的方法很多,目前在化学、物理及生化处理方法方面均有研

究应用。

4.2 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由于存在资金困难等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除油设施,而运行中油类的污染又直接影响其处理效果,因此其除油措施的实

施必须结合各厂的具体情况。

4.3 对于油类物质来源比较单一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从源头治理会起到简单、经

济和实用的效果。

4.4 微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污水除油领域的研究应用正在不断深化,筛选优化、培养和驯化嗜油微生物菌种对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除油具有节能、

高效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张建文,张海燕.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优化方案[J]. 城市环境与城市

生态,2001,14(4):18~19

[2] 贾立敏. 食用植物油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J]. 给水排水,1998,24(6):

29~32

[3] 刘德君,刘锋. 铁盐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作用[J].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7,

2:49~51

[4] 唐善法,欧阳勇. JH系列絮凝剂的合成与净水性能评价[J]. 化学工程师,

2003,96(3):3~5

[5] 段宏伟,党孟杰等. RD -1反相破乳剂的研制与应用[J]. 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9,18(6):32~33

[6] 葛际江,张贵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除油机理[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2,18(5):1~8

[7] 葛际江,宋昭峥等.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机理及PH 值对其除油性能的

影响[J]. 应用化学,2002,19(12):1170~1174

[8] 甄玉东. 含油污水处理研究——混凝剂的选择与应用[J]. 铀矿冶,2001,

20(4):264~268

[9] 朱又春,曾胜. 磁分离法处理餐饮污水的除油机理[J]. 中国给水排水,2002,

18(7):39~41

[10] 赵明慧,周集体等. 磁化学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与设备,2003,4(4)79~84

[11] 朱素芳,袁斌等. 声光电磁废水处理技术[J]. 化工环保,2004,24(2):

111~115

[12] 郭琳. 含油有机废水的电化学除油褪色[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23

(2):44~47

[13] 张继武,张强等. 浮选技术净化含油污水的现状及展望[J]. 过滤与分离,

2002,12(2):8~11

[14] 徐建民,毕明德等. 浮选机从采油污水中除油的若干问题[J]. 油气田环境

保护,1998,8(3):14~15

[15] 高光才,文联奎等. 喷射诱导气浮处理含油污水性能研究[J]. 石油学报,

2001,22(4):108~112

[16] 刘树亮,吕成魁等. 高含水原油旋流预脱水及污水除油试验与研究[J]. 石

油机械,2001,29(9):9~12

[17] 王同生,王万福. 污水除油旋流器的研究[J]. 油气田地面工程,1998,17

(2):27~30

[18] 李自力,赖光愚. 旋流器在炼油装置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炼油设计,

1999,29(10):43~45

[19] 孙伟香,张建. 液—液旋流分离工艺的实践与认识[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0,19(5):22~24

[20] 王军,胡纪军等. 双锥型液液旋流分离器分离特性试验研究[J]. 河南石油,

2002,16(3):48~49

[21] 阎安,王玉江等. 油田含油污水除油新技术[J]. 水处理技术,1998,24

(2):117~121

[22] 侯天明,韩子兴等. 含硫污水油—水旋流分离技术研究[J]. 石油化工环境

保护,2000,2:9~13

[23] 张玉忠,李然等. 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油田含油污水[J]. 环境化学,1997,

16(3):241~245

[24] 顾国兴,郭毅力等. 膜分离技术在原油破乳和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现代计量测试,1997,3:47~49

[25] 牛永绮. 微生物技术处理饮食服务业含油污水的实验研究[J]. 干旱环境

监测,2002,16(3):173~174

1、污水除油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污水的水质也在发生着变化,污水中动植物油及矿物油等油类物质逐渐增多。据有关资料报道,到2000年,我国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约180座,设计处理能力达到1050×104m3 /d,其中二级生化处理能力约750×10 4m3 /d,这些污水处理厂大多存在着油类物质的污染问题[1];尤其是一些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由于其水量较小,水质波动较大,在用水高峰期,大量餐饮污水进入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

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以西南科技大学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占地20亩,日处理能力1×104m3/d,服务人口30000人左右,采用改进型三沟式氧化沟工艺。该污水处理厂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进水中的油类物质,但自2003年5月运行以来,发现进水中油类物质逐渐增多,尤其是学校教师公寓和两个学生食堂完工以后,其状况更加严重。在过去的三年间,每到冬季,油类物质覆盖整个氧化沟表面,严重影响了氧化沟的充氧效率和出水水质状况,对进水中油类物质的测定发现其含量在86mg/L~420mg/L之间,其中夏季进水中油的平均含量为120mg/L,冬季为210mg/L。

2 污水的除油方法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含油污水治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和生化处理法。化学处理法主要包括化学混凝法、化学沉淀法、催化氧化法及各种方法的结合运用;物理处理法包括离心分离法、过滤和超过滤法、澄清法和气浮法;生化法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法、活性污泥法等[2]。

2.1 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主要指投加一定的化学物质,使其与水中的油类物质发生絮凝、沉淀或催化氧化等反应,达到将油类物质从水中去除的目的。目前,在污水的除油过程中,化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的絮凝剂的开发方面[3~8]。絮凝剂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在无机絮凝剂方面,大庆石化总厂炼油厂曾对铁盐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3],认为在浮选投加复合聚合铝铁,在浮选除油的同时还具有除硫作用。有机絮凝剂主要包括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有机聚合物等类型,由于分子量大,吸附悬浮物及胶质能力强,形成的絮体尺寸大,沉降快,用量少,且产生的污泥量少,易脱水,对处理水不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备受青睐。在其应用方面,已经批量生产的主要是聚丙烯酰胺(PAM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 )和曼尼期反应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对有机絮凝剂的研究方面,唐善法等人利用丙稀酰胺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进行多元共聚对聚丙烯酰胺进行阳离子化和疏水改性而合成的JH 系列絮凝剂具有良好的絮凝除浊、破乳除油和去除有机物的能力[4];段宏伟等人利用改性环乙环丙阳离子聚醚等合成的RD -1反相破乳剂对污水中油类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5];除此之外,还有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等絮凝剂

的研究[6~8]。

近几年,污水除油方法在能量化学领域也有研究[9~12],如磁化学技术的研究

[9~11],废水中的浮油或分散油可使用被服油膜磁粉法和油层悬浮磁粉过滤法来处理。前者是用一些化学物质对磁性颗粒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表面被服一层亲油和疏水性物质的薄膜,磁种吸附油后,用磁场回收磁种即可除油;后者是利用吸附油膜的磁粉,或吸附油的磁种层来过滤油,通过磁场来固定滤层,为增加滤层与污水中油珠的碰撞,可使用交变磁场。另外,在电化学方面[11,12],可运用

直接电解、间接电解、电化学吸附与脱附等方法对污水进行除油。

2.2 物理处理法

物理处理法是污水除油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类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采用物理的方法达到油水的分离。在污水的除油过程中,物理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水分离器的研究开发,其中包括浮选技术及浮选器、旋流技术及旋流器、膜技术及膜器等

方面。

2.2.1 浮选技术

浮选净化技术是国内外正在深入研究与不断推广的一种水处理新技术[13~15]。浮选除油就是在水中通入空气或其它气体产生微细气泡,使水中的一些细小悬浮油珠及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从而完成固、液分离的一种新的除油方法。根据在于水中形成气泡的方式和气泡大小的差异,浮选处理法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即溶气浮选法、诱导浮选法、电解浮选法和化

学浮选法,其详细分类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

表1浮选处理方法的分类

2.2.2 旋流技术

水力旋流器是利用油水的密度差,在液流高度旋转时受到不等离心力的作用而实现油水分离的。含油污水切向进入圆筒涡旋段,并沿旋流管轴向螺旋态流动。在同心缩径段,由于圆锥截面的收缩,使流体增速,并促使已形成的螺旋流态向前流动,由于油和水的密度差,使水沿着管壁旋转,而油珠移向中心。流体进入细锥段,截面不断缩小,流速继续增大,小油珠继续移到中心汇成油芯。流体进入平行尾段,由于流体恒速流动,对上段产生一定的回压,使低压油芯向溢流口排

出,而水则从净水出口排出。其工作原理见图1。

图1 水力旋流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国外水力旋流除油研究始于1967年,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现已进入重大技术发展阶段。目前,美国 Conoco公司、Krebs 公司、Kvanemer 公司、Mpe 公司、Amoco 公司,澳大利亚 BWN Vortoil 公司,瑞典 ALFALAVAL公司都开始生产油水旋流分离器。国内许多研究单位和企业也先后开展了水力旋流器的研制工作,如西安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学院、四川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江汉石油机械研究所、河南石油勘探局设计院、胜利油田设计院、大港

油田设计院、江都环保器材厂、沈阳新阳机器制造厂等单位[16~22]。

2.2.3 膜技术

膜处理技术是最近兴起的一项污水除油的新技术[22,23],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半透膜作选择障碍层,允许某些组分透过而保留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总称。它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相变、无化学变化、处理效率高和节能等优点,已作为一种单元操作在污水除油过程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膜技术的研究应用方面,天津天膜技术工程公司曾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研究[23],表明中空纤维超滤膜用于处理经过预处理的含油量较低的污水较为理想,而对未经过处理的含油量高的污水除油除浊效果较好;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利用一种破乳功能膜处理含油污水,取得较好效果[24]。但在膜技

术应用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膜的清洗问题。

2.3 生化处理法

生化处理是利用水中的微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工艺,现有的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单元,对污水中的油类物质有部分去除效率,但去除率较低。目前生物技术在污水除油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筛选优化、培养和驯化嗜油微生物菌种。新疆环境监测中心通过利用餐饮服务业的含油污水培养筛选出28株具有较强除油能力的菌种进行研究,发现将其回接污水后,平均除油率达68%,其优选菌种回接污水24h后的除油率达90 %,而同批污水自然存放10d后的除油率仅为29%。采用选培优良菌种集中快速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此类污水的处理效率

[25]。

3 除油方案探讨

针对西科大污水厂的油类物质,2003年~2005年冬季我们曾采用水力冲刷氧化沟表面和在沉砂池前投加石灰的方法进行实验。水力冲刷虽然可以暂时使氧化沟表面的油类物质吸附在污泥表面沉淀下来,但在下一个运行阶段油类物质会重新布满池面;沉砂池前投加石灰可以减少氧化沟中的油污,但石灰同时会对部分微生物产生抑止,其产生的沉淀物质在沉砂池中很难沉淀下来,带到氧化沟后容易堵塞沟中微孔曝气器,因此投加量受到限制,而其他的絮凝剂有存在价格偏高的问题。为了暂时避免氧化沟的缺氧问题,我们将氧化沟出水堰的挡板去掉,使漂浮的油污随出水进入接触池,在接触池的起端清捞。可以说上述的措施并未达到

理想的除油目的。

在选择除油方案时,我们也考虑了水力旋流器等物理方法,但由于其细格栅和沉砂池之间的空间限制以及昂贵的能耗费用和分离出来的油类的去向等问题的困

扰,故未能采用。

由于西科大污水厂的油类的来源较为单一,我们考虑在两个学生食堂外的设置隔油池,分离出来的油污和食堂的潲水一起集中处理;同时在污水厂氧化沟中培养驯化嗜油微生物,通过微生物技术对其余的油类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节约费用,

提高除油效率的目的。

4 结论

4.1 污水处理厂除油的方法很多,目前在化学、物理及生化处理方法方面均有研

究应用。

4.2 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由于存在资金困难等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除油设施,而运行中油类的污染又直接影响其处理效果,因此其除油措施的实

施必须结合各厂的具体情况。

4.3 对于油类物质来源比较单一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从源头治理会起到简单、经

济和实用的效果。

4.4 微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污水除油领域的研究应用正在不断深化,筛选优化、培养和驯化嗜油微生物菌种对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除油具有节能、

高效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张建文,张海燕.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优化方案[J]. 城市环境与城市

生态,2001,14(4):18~19

[2] 贾立敏. 食用植物油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J]. 给水排水,1998,24(6):

29~32

[3] 刘德君,刘锋. 铁盐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作用[J].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7,

2:49~51

[4] 唐善法,欧阳勇. JH系列絮凝剂的合成与净水性能评价[J]. 化学工程师,

2003,96(3):3~5

[5] 段宏伟,党孟杰等. RD -1反相破乳剂的研制与应用[J]. 油气田地面工程,

1999,18(6):32~33

[6] 葛际江,张贵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除油机理[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2,18(5):1~8

[7] 葛际江,宋昭峥等.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机理及PH 值对其除油性能的

影响[J]. 应用化学,2002,19(12):1170~1174

[8] 甄玉东. 含油污水处理研究——混凝剂的选择与应用[J]. 铀矿冶,2001,

20(4):264~268

[9] 朱又春,曾胜. 磁分离法处理餐饮污水的除油机理[J]. 中国给水排水,2002,

18(7):39~41

[10] 赵明慧,周集体等. 磁化学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与设备,2003,4(4)79~84

[11] 朱素芳,袁斌等. 声光电磁废水处理技术[J]. 化工环保,2004,24(2):

111~115

[12] 郭琳. 含油有机废水的电化学除油褪色[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23

(2):44~47

[13] 张继武,张强等. 浮选技术净化含油污水的现状及展望[J]. 过滤与分离,

2002,12(2):8~11

[14] 徐建民,毕明德等. 浮选机从采油污水中除油的若干问题[J]. 油气田环境

保护,1998,8(3):14~15

[15] 高光才,文联奎等. 喷射诱导气浮处理含油污水性能研究[J]. 石油学报,

2001,22(4):108~112

[16] 刘树亮,吕成魁等. 高含水原油旋流预脱水及污水除油试验与研究[J]. 石

油机械,2001,29(9):9~12

[17] 王同生,王万福. 污水除油旋流器的研究[J]. 油气田地面工程,1998,17

(2):27~30

[18] 李自力,赖光愚. 旋流器在炼油装置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炼油设计,

1999,29(10):43~45

[19] 孙伟香,张建. 液—液旋流分离工艺的实践与认识[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0,19(5):22~24

[20] 王军,胡纪军等. 双锥型液液旋流分离器分离特性试验研究[J]. 河南石油,

2002,16(3):48~49

[21] 阎安,王玉江等. 油田含油污水除油新技术[J]. 水处理技术,1998,24

(2):117~121

[22] 侯天明,韩子兴等. 含硫污水油—水旋流分离技术研究[J]. 石油化工环境

保护,2000,2:9~13

[23] 张玉忠,李然等. 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油田含油污水[J]. 环境化学,1997,

16(3):241~245

[24] 顾国兴,郭毅力等. 膜分离技术在原油破乳和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现代计量测试,1997,3:47~49

[25] 牛永绮. 微生物技术处理饮食服务业含油污水的实验研究[J]. 干旱环境

监测,2002,16(3):173~174


相关内容

  • 城市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若干问题的探讨
  • 城市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若干问题的探讨 陈 珺 王洪臣 1 2 (1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44;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 从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在污水处理设计及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在污水处理厂规模.取样方法.评价方法及例外原则等方面对排放标准的影响 ...

  •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分析
  • 摘 要:现代污水处理工艺是基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原理对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进行分离,以使污水达到排放标准的一种工艺.物理方法主要用于污水的预处理,生物方法主要处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化学方法则针对水中的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对于以有机物污染物为主的污水,要经过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两个阶段,以消除水中90 ...

  • 试论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 试论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试论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梅雄,钟成雄,俞海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船艇指挥系浙江宁波315801)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船舶生活污水的定义,在分析了船舶生活污水的危害的基础上对船舶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 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船舶生活污水l处理 船舶在营运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 ...

  •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污水进入厂区先通过1.截流井(让厂能处理的污水进入厂区进行处理)进入2.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到3.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到4.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到5.沉沙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的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到6.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里的BOD5.SS ...

  •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污水进入厂区先通过截流井(让厂能处理的污水进入厂区进行处理)进入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到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到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到沉沙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的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到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里的BOD5.SS和以各种形式的氮或磷)进 ...

  •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污水进入厂区先通过截流井(让厂能处理的污水进入厂区进行处理)进入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到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到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到沉沙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的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到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里的BOD5.SS 和以各种形式的氮或磷) ...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监测技术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监测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水污染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影响越来越严重,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监测技术的具体措施.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向城镇进行转移,城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更多以中小企业 ...

  •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
  • 第23卷第5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4年10月 V ol.23 No.5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Oct. 2004 文章编号:1008-0562(2004)03-0718-03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 孙 彤12,翟玉春2 , (1.辽宁 ...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污染物排放标准]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2001 年提出,2002年12月27日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总局批准发布,2003年7 月1日正式实施,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标准所负责起草.为配合标准的贯彻与实施,现就本标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