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纵即逝的美

—— 读施尼茨勒

云也退 昨天 21:56

分享

有那么特定的几个地方的几段时期,我对其文学与文化十分感兴趣:七八十年代的东欧,三四十年代的法国,以及19-20世纪之交的中欧——尤其是哈布斯堡帝国晚期的维也纳,什么样的社会,能催生克利姆特和埃贡·希勒这样宛如死亡天使般的画家?能产生弗洛伊德这种将人类的本质彻底幽暗化的思想教父?还有阿图尔·施尼茨勒这种似乎永远处在晨昏之中的小说家?

那是一个濒死的社会,而涸泽之鱼们的挣扎扑腾却掀起了一层层炫目的金粉。人们在绝望的预感之下往往会有惊人的行为和表现。施尼茨勒的表现,主要是在性爱方面。他爸爸是个著名医生,虽然喜欢艺术,但坚持要儿子沿着他的路走,母亲没什么发言权,样样以父亲的意见为主。施尼茨勒,很不幸,染上了世纪末中欧的波希米亚风气,崇尚浪漫的艺术型人生。他的确去当了医生,做过好几年喉科大夫,在医院,在军队,后来又自立门户,独立执业。

虽然当了医生,但一个家境不错、心智正常的青年,在维也纳那幻灭的十年里,能不靠在情场泡着打发光阴吗?施尼茨勒有一部自传写他早年在维也纳的日子,从他的童年写到1889年28岁为止。那一年,像鲁迅一样,他决定弃医从文,但不是为了救世疗人或是别的什么高远的目的,而是想更好地观察自己和表达自己。这部自传里最有卖点的内容,是他跟一堆女人的调情故事,还有他和刺绣女工雅妮特·海格的恋情。这些迷人的小尤物都来自工人阶级,她们与衣冠楚楚、知书达礼的资产阶级绅士们交往,并不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甚至也不是出于感情,她们也没想过要嫁入比自己高一个档次的家庭里;她们是些“一身轻去就”的女子,最后总会门当户对地嫁给本阶级的男子,或者终身不婚。

施尼茨勒这样写他跟一个女孩子的关系:

“跟她在一起,我似乎无法完全快乐。若是把我对此的烦恼归咎于我天性中的多疑,以及随之而来的不信任的习惯,不见得是错的,这些性格导致的结果就是自我折磨和折磨他人;不过我还另有一恼,那就是我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思想,浪费我最美好的感情,将它们虚掷在了一个根本无足轻重的人身上……”

他又是这样写雅妮特的:

“现在我们夜夜在一起,可不知怎么的,我不快活。我用我的嫉妒折磨她,无休无止——不只是过去的几个月,而是从很早就开始了。她哭泣,很卑躬屈膝地亲我的手,但无法平息我的情绪。有时候,我并没有受到某种无根的疑心病,或是别的什么精神症状的影响,就会觉得我濒临绝望,心里满是恐怖:我意识到了岁月无法挽回地流逝。”

(阿瑟·施尼茨勒,1962-1931,奥地利作家、剧作家。)

这种有些变态的心理,在德语界的大牌人物,比如托马斯·曼的身上也有。世纪末的维也纳,和后来的魏玛感伤主义之间,有着特别奇妙的联系,后者仿佛是对前者的一种招魂,都是预计到死亡,却又痴痴地等待死亡,犹如施尼茨勒所说:明知道是浪费时间,并不快乐,可又乐于去做,去任凭自己留在那种关系和处境里面。任何一件事做久也做顺手了,是不是免不了要如此呢?

彼得·盖伊在《施尼茨勒的世纪》里引了那部自传里的自我统计:施尼茨勒与雅妮特分手于1889年底,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他们做爱的总次数高达583次,说“夜夜笙歌”恐不为过。在1889年中以后,施尼茨勒又钓上一个名叫玛丽·格吕默的年轻女演员,他继续做着精细的月度统计工作:在拗断雅妮特的那个月,他与玛丽交欢35次。

如此狂热的性欲(他也真扛得住),当然是病态,是一种强迫症。更变态的是,施尼茨勒还充分利用自己同雅妮特及玛丽这几年的疾云骤雨,去创造了阿纳托尔这个一系列独幕剧的主角,一个同样在性方面索求无度,而又一笔一笔记下欢爱经历和次数的人物。彼得·盖伊说,施尼茨勒之所以反复强调与异性的关系,是为了压制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这一点,如同众多精神分析史的研究者们都注意到的,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直接佐证。

自从1895年王尔德讼案发生后,同性恋问题已搅得全欧的文化界、知识界沸反盈天了,“性学”这一行当登堂入室,成了显学。但施尼茨勒这个擅长专一地写欲乐的人,却很奇怪地只字未提同性恋,也欠缺对其他性关系的探讨。虽然弗洛伊德曾去信嘉赞他掌握了一些“秘密”,但他却更倾向于将性爱的主题作为自己抵抗某种危机的手段,而艺术——他的文笔尤以诗意著称——也并不是什么极其精神性的活动,而是某种绝望的需要。

我曾在古斯塔夫·克利姆特的画作前长时间端详,哪怕是见到一些酒店里悬挂的拙劣的仿作,我也会伫足思考,那些气泡形状、金光熠熠的色块,明明一片浮华,乃至甜腻无比,却美得让人横生“夕死可也”的慨叹。或许蒙克的《呐喊》也能作类似的解释:他把一种焦虑和绝望的情绪付诸于令人艰于呼吸视听的美丽色彩——至少我认为那是美丽的。拜艺术家所赐,19世纪末的焦虑、尖叫、呐喊,很大程度上成了一个审美的东西,就像《呐喊》中那个红色天空下的小人,洞开的眼和口表明他遭到了瞬间绝美的雷殛。

施尼茨勒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四个字:稍纵即逝。爱是稍纵即逝的,快乐是稍纵即逝的,生命是稍纵即逝的;连带而来的,是我们对存在的意义的无知,是善在与万物不仁的斗争中败下阵来。当然,这“万物不仁”主要是说的人,是人习惯性的行事和思维路数。很苦,很灰暗,但也可以说是良药苦口,尤其要指出的是,施尼茨勒诗一样的句子从不给苦悲的东西抹上浪漫的色彩,反而让悲者更悲,荒谬者更荒谬。

稍纵即逝的感觉,在世纪末炽烈地燃烧着,大小帝国的梁椽檩柱在火中吱吱作响。施尼茨勒中产出身,混迹于比自己低微的女人圈里,参与到那些女人注定无法晋级的人生之中,去捉捕一个个“瞬间”,多少是在主动呼应局势,转换自己的精神。在剧作《米琪女伯爵或家庭聚会》中,施尼茨勒评价一个贵族家庭——也是给他们定性:“他们总是坚定于自己的信仰,而改变了的也只是他们的信仰而已。”

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恰好也是施尼茨勒给自己找到的解决之道:坚持性乱也会显得很坚定、很充实。因为什么都是稍纵即逝的,所以,那些动摇的灵魂若是坚持了下来,那就等于是激情满怀的改变。

文学就是这样,文学家准确地抓住了悲剧或悲喜剧的现实,以高妙、精美、锐利的笔法写出来,便是对现实的补偿。凡人失败的地方,由语言构筑的艺术和智慧就可以获胜——战胜没有一个医生可以治愈的悲伤。

(责任编辑:王晶)

阅读(5594)评论 3赞1

分享到:

—— 读施尼茨勒

云也退 昨天 21:56

分享

有那么特定的几个地方的几段时期,我对其文学与文化十分感兴趣:七八十年代的东欧,三四十年代的法国,以及19-20世纪之交的中欧——尤其是哈布斯堡帝国晚期的维也纳,什么样的社会,能催生克利姆特和埃贡·希勒这样宛如死亡天使般的画家?能产生弗洛伊德这种将人类的本质彻底幽暗化的思想教父?还有阿图尔·施尼茨勒这种似乎永远处在晨昏之中的小说家?

那是一个濒死的社会,而涸泽之鱼们的挣扎扑腾却掀起了一层层炫目的金粉。人们在绝望的预感之下往往会有惊人的行为和表现。施尼茨勒的表现,主要是在性爱方面。他爸爸是个著名医生,虽然喜欢艺术,但坚持要儿子沿着他的路走,母亲没什么发言权,样样以父亲的意见为主。施尼茨勒,很不幸,染上了世纪末中欧的波希米亚风气,崇尚浪漫的艺术型人生。他的确去当了医生,做过好几年喉科大夫,在医院,在军队,后来又自立门户,独立执业。

虽然当了医生,但一个家境不错、心智正常的青年,在维也纳那幻灭的十年里,能不靠在情场泡着打发光阴吗?施尼茨勒有一部自传写他早年在维也纳的日子,从他的童年写到1889年28岁为止。那一年,像鲁迅一样,他决定弃医从文,但不是为了救世疗人或是别的什么高远的目的,而是想更好地观察自己和表达自己。这部自传里最有卖点的内容,是他跟一堆女人的调情故事,还有他和刺绣女工雅妮特·海格的恋情。这些迷人的小尤物都来自工人阶级,她们与衣冠楚楚、知书达礼的资产阶级绅士们交往,并不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甚至也不是出于感情,她们也没想过要嫁入比自己高一个档次的家庭里;她们是些“一身轻去就”的女子,最后总会门当户对地嫁给本阶级的男子,或者终身不婚。

施尼茨勒这样写他跟一个女孩子的关系:

“跟她在一起,我似乎无法完全快乐。若是把我对此的烦恼归咎于我天性中的多疑,以及随之而来的不信任的习惯,不见得是错的,这些性格导致的结果就是自我折磨和折磨他人;不过我还另有一恼,那就是我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思想,浪费我最美好的感情,将它们虚掷在了一个根本无足轻重的人身上……”

他又是这样写雅妮特的:

“现在我们夜夜在一起,可不知怎么的,我不快活。我用我的嫉妒折磨她,无休无止——不只是过去的几个月,而是从很早就开始了。她哭泣,很卑躬屈膝地亲我的手,但无法平息我的情绪。有时候,我并没有受到某种无根的疑心病,或是别的什么精神症状的影响,就会觉得我濒临绝望,心里满是恐怖:我意识到了岁月无法挽回地流逝。”

(阿瑟·施尼茨勒,1962-1931,奥地利作家、剧作家。)

这种有些变态的心理,在德语界的大牌人物,比如托马斯·曼的身上也有。世纪末的维也纳,和后来的魏玛感伤主义之间,有着特别奇妙的联系,后者仿佛是对前者的一种招魂,都是预计到死亡,却又痴痴地等待死亡,犹如施尼茨勒所说:明知道是浪费时间,并不快乐,可又乐于去做,去任凭自己留在那种关系和处境里面。任何一件事做久也做顺手了,是不是免不了要如此呢?

彼得·盖伊在《施尼茨勒的世纪》里引了那部自传里的自我统计:施尼茨勒与雅妮特分手于1889年底,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他们做爱的总次数高达583次,说“夜夜笙歌”恐不为过。在1889年中以后,施尼茨勒又钓上一个名叫玛丽·格吕默的年轻女演员,他继续做着精细的月度统计工作:在拗断雅妮特的那个月,他与玛丽交欢35次。

如此狂热的性欲(他也真扛得住),当然是病态,是一种强迫症。更变态的是,施尼茨勒还充分利用自己同雅妮特及玛丽这几年的疾云骤雨,去创造了阿纳托尔这个一系列独幕剧的主角,一个同样在性方面索求无度,而又一笔一笔记下欢爱经历和次数的人物。彼得·盖伊说,施尼茨勒之所以反复强调与异性的关系,是为了压制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这一点,如同众多精神分析史的研究者们都注意到的,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直接佐证。

自从1895年王尔德讼案发生后,同性恋问题已搅得全欧的文化界、知识界沸反盈天了,“性学”这一行当登堂入室,成了显学。但施尼茨勒这个擅长专一地写欲乐的人,却很奇怪地只字未提同性恋,也欠缺对其他性关系的探讨。虽然弗洛伊德曾去信嘉赞他掌握了一些“秘密”,但他却更倾向于将性爱的主题作为自己抵抗某种危机的手段,而艺术——他的文笔尤以诗意著称——也并不是什么极其精神性的活动,而是某种绝望的需要。

我曾在古斯塔夫·克利姆特的画作前长时间端详,哪怕是见到一些酒店里悬挂的拙劣的仿作,我也会伫足思考,那些气泡形状、金光熠熠的色块,明明一片浮华,乃至甜腻无比,却美得让人横生“夕死可也”的慨叹。或许蒙克的《呐喊》也能作类似的解释:他把一种焦虑和绝望的情绪付诸于令人艰于呼吸视听的美丽色彩——至少我认为那是美丽的。拜艺术家所赐,19世纪末的焦虑、尖叫、呐喊,很大程度上成了一个审美的东西,就像《呐喊》中那个红色天空下的小人,洞开的眼和口表明他遭到了瞬间绝美的雷殛。

施尼茨勒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四个字:稍纵即逝。爱是稍纵即逝的,快乐是稍纵即逝的,生命是稍纵即逝的;连带而来的,是我们对存在的意义的无知,是善在与万物不仁的斗争中败下阵来。当然,这“万物不仁”主要是说的人,是人习惯性的行事和思维路数。很苦,很灰暗,但也可以说是良药苦口,尤其要指出的是,施尼茨勒诗一样的句子从不给苦悲的东西抹上浪漫的色彩,反而让悲者更悲,荒谬者更荒谬。

稍纵即逝的感觉,在世纪末炽烈地燃烧着,大小帝国的梁椽檩柱在火中吱吱作响。施尼茨勒中产出身,混迹于比自己低微的女人圈里,参与到那些女人注定无法晋级的人生之中,去捉捕一个个“瞬间”,多少是在主动呼应局势,转换自己的精神。在剧作《米琪女伯爵或家庭聚会》中,施尼茨勒评价一个贵族家庭——也是给他们定性:“他们总是坚定于自己的信仰,而改变了的也只是他们的信仰而已。”

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恰好也是施尼茨勒给自己找到的解决之道:坚持性乱也会显得很坚定、很充实。因为什么都是稍纵即逝的,所以,那些动摇的灵魂若是坚持了下来,那就等于是激情满怀的改变。

文学就是这样,文学家准确地抓住了悲剧或悲喜剧的现实,以高妙、精美、锐利的笔法写出来,便是对现实的补偿。凡人失败的地方,由语言构筑的艺术和智慧就可以获胜——战胜没有一个医生可以治愈的悲伤。

(责任编辑:王晶)

阅读(5594)评论 3赞1

分享到:


相关内容

  • 稍纵即逝造句
  • 稍纵即逝造句 1.在夜晚开放的昙花虽然稍纵即逝,但她依旧无怨无悔地吐露着芬芳,将她最美丽的一面呈现出来. 2.人生的名利富贵,只不过是南柯一梦,稍纵即逝,要活的真正有意义才行. 3.灵感的火花如闪电般稍纵即逝,应当及时记录下来. 4.青春是宝贵的,它是最美丽的生命之花,是不耐久藏的珍宝稍纵即逝的春天 ...

  • 21.稍纵即逝的机会
  • [原文]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曰:"是其贯1将满也,遂去之,故曰勿之矣,子姑待之."答曰:"吾恐其以我满贯也."遂去之.故曰:"物之几2者,非所靡3也." [译文]有一人与凶暴的人做邻居,想卖掉自己的住宅来避开他.有人说:" ...

  • 美味稍纵即逝,品尝争分夺秒--舒芙蕾
  • (2014-02-21 08:49:17) 舒芙蕾,法语Soufflé,又译为梳乎厘,或者被叫为蛋奶酥. 是一道非常经典的法式点心. 出炉后几分钟内,是最好的观赏和品尝的时间, 刚出炉的她,非常篷松,口感也是最好的,入口即化. 在几分钟内,会迅速软塌,口感当然也会有些影响. 我想,这种娇嫩到必须现做 ...

  • 美丽的稍纵即逝
  • 跟班学习心得 2014年4月20日--4月25日,在县教育局的支持学校安排下,我很荣幸的参加了蒙自二小的跟班学习.跟班学习期间,蒙自二小师生热忱的帮助与关怀,学校浓厚的校风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非浅.现将总结如下: 一.现代型的领导,是学校发展的导航.踏进蒙自二小校门,便有一股清新扑鼻. ...

  • 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与你擦身而过时,那稍纵即逝的莞尔一笑...
  • 在这个浮躁的世界,有些文字需要你静下心来看. [1]当温柔不在,当泪水擦干,我现在的挽留还算不算?只愿不会成遗憾. [2]我走在每天必须面对的分岔路,我怀念过去单纯美好的小幸福,爱总是让人哭,让人觉得不满足, 天空很大却看不清楚,好孤独. [3]我不是因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却是因为你而更加眷恋这个世界 ...

  • 散文片段模式-------老师
  • 高效课堂之作文教学模式训练 ---------散文片段组合式作文 片段组合式文章是由一系列有关联的独立画面并立连接而成.这些独立画面虽然各属于不同时空, 天上地下.古今中外.动物植物.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人.事.情.境等都可入文,但却有一条中心主线索 贯穿其中.生活气息浓郁,画面感强,有利于思维纵横驰骋 ...

  •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 关于爱与挣脱,最真挚动人的心灵笔记 作者:赵敔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状态:选载 分类:散文   点击数:41    字数:59961 出版时间:-- 关键词: 散文 随笔 母亲 病危 爱 简介: 十四岁就失去父亲,一心想要独立生活的女儿,放下自己的事业与理想,告别爱人,从北京回到家乡小城,陪伴身患绝 ...

  • 西风胡杨的教案
  • 课题: 第9课西风胡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美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5段,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胡杨的特点及其精神内涵,感受作者对胡杨的赞美.关注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

  • [优秀作文]那稍从即逝的美丽
  • 那稍从即逝的美丽 --记兰州春节前的一场雪 雪,一片.一片.一片的飘落,仿佛春日里翩翩起舞的蝴蝶,夏日里飘落的桂花,秋日里金色的落叶,以及童话中美丽的精灵.这场雪,美丽得几乎令人窒息.可惜,这份美丽却是稍纵即逝的,不到晌午,雪便全化了-- 这平平凡凡的小事,却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 我们在社会中,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