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第26卷第3期

2009年9月China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griculturalUniversityJournalofSocialSciencesEditionVd.26No.3Scp.,2009“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童辉杰

[摘要】杨雅捷吕航文章从招聘现场、求职者、招聘者、招聘广告、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人事经理、高校BBS论坛以

及追踪的个案八个方面收集关于失业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采用扎根研究的方法,通过三级编码发展出

相应的理论。“窘迫经济”理论界定了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经济状况。情绪反应理论总结了这一社会群

体的主要情绪反应。这些扎根理论对认识失业大学生这一新的社会群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失业大学生;扎根研究;择业策略;工作价值;自我效能

一、“新失业人群"的出现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在国外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但是近年来在我国却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失业大学毕业生成为继下岗职工后最受关注的社会群体…1,被一些媒体称之为“新失业人群”。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自然资源又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国情决定了失业问题将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自2001年以后,大学毕业生数量连续每年以30%左右的比例递增的同时,却面临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70%的严峻现实。【2J‘‘毕业即失业”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

媒体与公众已经注意到失业大学生正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些媒体甚至已经注意到,这一社会群体由于租廉价房等原因经常聚集在一些特别的社区,以至于形成了一些特别的“部落”、“群落”。如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海淀区的清河、东北旺、小营以及西北旺唐家岭,丰台岳各庄的大井、小井,朝阳区的酒仙桥、太阳宫、龙王堂;又如上海的松江地区、浦东新区最繁华的陆家嘴地段;几乎所有大中城市的角落,都有这样的“部落”。此外,这一失业人群以每年约百万的人数增加,这一现象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这一社会群体的现状与特点是值得关注的。

国内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失业原因的探讨。.如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即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等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不一致。【31有的研究则从高校学科设置中文科与理科比例失调、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比例失调、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比例失调三个方面分析,认为高校培养的人才是落后于时代的传统型人才,不适于当今的时代,使大学生就业时遇到相当困难。[4]还有人认为,高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两极分化,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5]另有研究认为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数量增加,质量问题也相应增多,影响了大学生就业。【6]也有人认为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产业结构状况、经济发展战略等,经济增长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并不大,按目前8%左右的经济发展速度计算,难以吸纳日益增多的大学生毕业。【7]此外,求职观念也是造成目前大学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矛盾现象的原因之一。L8-9j

对这一“新失业人群”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成为非常必要的研究任务。通过深入的访谈、观[收稿日期】2009—08—01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JSBSH006)的资助。

[作者简介】童辉杰,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215123;

杨雅捷,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吕航,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邮编:210046。

・178・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察、调查,以获得对这一新的社会群体更为清晰、透彻、客观的认识。从质化研究(扎根研究)入手,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这一新的社会群体进行了较为深火的研究。

二、扎根研究的发现

我们从求职者、招聘者、招聘现场、招聘广告、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人事经理、高校BBS论坛以及个案追踪八个方面收集失业大学生的第一手真实资料,并使用扎根研究的方法,通过三级编码,[10]进而发展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具体地说,15位研究者深入人才市场,详细记录了260多场招聘;对300多位求职困难的大学生进行即时采访;对300多家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即时采访;对人才市场工作人员和公司人事经理进行了访谈;对几十所高校的BBS论坛上关于就业问题的讨论进行了分析;对20位失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追踪研究;并对全国招聘现场及媒体上几千个招聘广告做了内容分析。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扎根研究的三级编码,发展出有关失业大学生生存现状的“窘迫经济”理论和“负性情绪丛”理论。此二种理论可以比较贴切地描述失业大学生群体的一般状况。概言之,失业大学生群体处在一种“窘迫”的经济现状中,并带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群体性的“负性情绪丛”。

“窘迫经济”理论通过对失业大学生生活费用与生活来源的第一手资料的编码分析,发现失业大学生大都处在一种“窘迫经济”状态。所谓“窘迫”,指的是虽然相当困难,但是多数人勉强或尚可维持,不至于难以生存。不会像下岗工人那样,不少处在“危机”(难以生存)状态。

表1“窘迫经济”编码汇总表

注:一级编码对2万多行记录进行了归纳,发展出相应的类别。

从表1可见,失业大学生处在生活费用紧张的“窘境”之中,不过可以庆幸的是,他们多少还是有些生活来源。他们在生活费用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住”、“吃”、“交通”等方面。他们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住房,基本上都是“合租”,条件也很差,如有人谈到“住在一个挤了14人的小房间里,空气中弥漫着脚臭味”或“几十人共用一台热水器,甚至栖身门板之上”。因此他们往往埋怨“房价太高”。可能也是因为这些问题,他们都聚居在一些城市的廉价区域,或城乡结合区,从而形成一些“群落”。同样,不少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吃饭也成为问题。他们有的要省钱吃饭,因此只能吃得很便宜;有的有时会没钱吃饭,只能到朋友亲戚那里“蹭饭”。他们还面临其他生活费用问题,如电话费、交通费等。所有这些都让他们感到生活的紧张。但是他们多少会有些生活来源,并且,他们大多只是单身一人,不会像下岗工人那样面临更加

第3期童辉杰等:“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179・艰难的养家糊口的生计问题。他们有的会做点临时工挣点钱“维持一下”,有的有同学、朋友、恋人的援助,有的可以在亲戚朋友那里暂时“寄人篱下”。除了农村家庭或下岗工人家庭的大学生.一般都多少有父母、亲人的资助。有的则凭借在大学期间做家教、打工挣到的钱,可以帮助他们“熬一段时间”,有的会借些钱维持。由于有了这样一些经济来源,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所处的经济状况是“窘迫”的。

“负性情绪丛”理论所谓“负性情绪丛”是指相当复杂的一组负性情绪交织纠缠在一起的情绪。“负性情绪丛”理论试图概括和总结这一社会群体的主要情绪反应(见表2)。“负性情绪丛”主要包括八方面负性情绪的交织纠缠。首先是应激感,这种情绪体验主要与失败和挫折相联系,是在大学生面试失败或者求职受挫后产生的负性情绪。如备感挫折、觉得受了打击等等。然后是疏离感,指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由于没有工作或求职无望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而产生的一种社交缺失感:孤独、无聊、空虚、寂寞、迷茫、困惑、矛盾、渺茫。再就是一种情绪波动(由于不能保持正常平静安定的情绪而产生的负面反应),如觉得不顺心、不好受、心情不好、不舒服、情绪不稳、情绪不好等。第四是自卑,如羡慕别人,觉得自己不光彩、愧疚、心虚、丢人,自暴自弃、不好意思、自怨自艾、羞愧、犹豫不决、后悔、顾虑、有被侮辱感等。第五方面是愁、苦、累、急、慌和气的“交织反应”。“愁”包括压抑、发愁、担忧、焦虑、脑子很乱;“急”包括着急、焦急、心急、紧迫感;“气”包括生气、烦躁、气愤、暴躁;“慌”包括浮躁、“懵了”、心慌、心闷、慌乱、心跳、心惊肉跳、恐怖;“累”包括身心疲惫、劳累、麻木;“苦”包括辛苦、苦涩、苦恼、痛苦、苦闷。第六方面是委屈感与无助感,对现状感到无能为力,有难没人帮,有苦无处诉。包括无奈、无助、委屈、不甘心。第七方面是悲观,对自己的前途、发展缺乏信心。包括灰心、沮丧、黯淡、郁闷、失措、懊丧、失落、想哭、痛哭、失望、伤心、失去信心、无望、辛酸、悲观、悲哀。最后是由于失业而产生的非常态的、有极端倾向的情绪反应,如被遗弃感、觉得像在地狱、不满、抱怨、不服气等;以及觉得要发疯、想死、想自杀等。

表2“负性情绪丛”理论编码汇总表

据国外研究,像德国、日本,都曾经形成过大学毕业的贫民群体,而且种种反体制、反权威甚至反社会的极端情绪与极端意识形态,均发源于这个群体,或者经由这个群体向社会其他群体扩散。

・180・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焦试想一下,现在我国新出现的这样一个每年以百万增长的社会群体,“拥有”如此复杂的负性情绪丛,怎能不令人震惊?怎能不引人深思?因此,如何认识和采取措施解决失业大学生的负性情绪是当务之急。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群体的主要情绪是负面的,仅这一点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这一群体的负性情绪相当复杂,从应激到疏离,从波动到交织,从自卑到失常,交织纠缠在一起;再次,必须认识到这些负性情绪有很大破坏性,在其重压下,对个人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后,如果再看到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一方面这一群体有知识、熟悉电脑与网络,能够形成对社会更为主动的看法,并且更善于传播他们的情绪与想法;另一方面他们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比那些处于平均社会生活线下的群体情绪反应更强烈,内心冲突更痛苦。显然,这一群体的这种“负性情绪丛”将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

三、调查研究的结论

为进一步分析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我们展开了调查研究。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全国范围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就业顺利的大学生与就业困难(失业)的大学生有何异同。

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安徽、吉林、陕西、河北、福建、江西、广西、河南、河北、湖南、山西、内蒙古、新疆20多个省市237所各类高校(国家重点院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部属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大,省属院校如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地区性大学如赣南师范学院、聊城大学,民办高校如北京吉利大学等)调查了毕业生共806人,来自172种专业;其中男347人(43.1%),女427人(53%)(缺失该项信息32人);年龄在19~34岁,平均24.54岁;学历大专177人(22.0%),本科620人(76.9%)(缺失该项信息9人)。没有找到工作的时间以月份计,最低不到1个月,最高达36个月,平均4.24个月。

调查使用了自编的经检验信度效度良好的问卷。并采用了一些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这些量表与心理变量对判断与预测就业情况有较好的效度。问卷内容包括:

(1)自编的大学生求职策略问卷。该问卷的试题源自前期的扎根研究。问卷的克伦巴赫a系数为0.85,因素分析抽出7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53.828%,表明信度效度较好。(2)采用杨国枢教授修订的Elizur的(工作价值量表>(WorkValuesScale),该量表共40题。(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vScale,GSES)。由Schwarzer编制,10个项目按1~4级评分,总分的理论范围是10--40分,总分越高,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4)成就动机量表。1970年挪威心理学家Nygard根据成就动机有正向和负向两种预期结果的理论编制,叶仁敏译制修订。量表共30个项目,包括两个有区别的分量表:一个测量趋向成功的动机,另一个测量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的得分由追求成功得分减去避免失败得分构成。得分越高,成就动机越强。(5)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这是一项被广泛用于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90道题都是评估心理问题与症状,可以用来评估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水平或间接地评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统计分析中,将所有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以找不到工作的时间划分了两组:平均数加一个标准差约9个月为临界值,9个月以上者为就业困难组,共87人;9个月以下则为对照组,共702人。比较两组的情况。以求发现一些能够区分二者的特征。

【一)性别、计算机水平、英语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水平等对就业的影响

比较就业困难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发现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性别与就业无关(见表3)。

但是,是否当过学生干部对能否顺利就业有一定影响。当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显著低于非干部大学生。(见表4)

第3期童辉杰等:“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181・

计算机水平影响就业。表5中可以看出两组在三种不同的计算机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5两组大学毕业生不同计算机水平的比较

同样,英语水平也影响就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六级及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比例最低,英语水平在四级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统计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表6)。

表6两组大学毕业生不同英语水平之的比较

.是否拥有以及拥有多少技能证书影响就业困难。拥有技能证书个数三个以上就业困难的大学

生比例最低。统计检验差异显著(表7)。

表7两组大学毕业生拥有不同技能证书的比较

再来考察一下家庭环境变量与就业困难的关系。首先,是否独生子女与就业困难不存在显著关系(表8)。

表8两组大学毕业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比较

家庭收入影响就业。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低,家庭收月收入在500元及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从表9中可以看出5种不同的家庭收入在大学生是否就业困难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182・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父亲的文化程度影响就业。父亲文化是大专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父亲文化是小学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统计检验发现两组在父亲四种不同的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lo父亲不同文化水平之间大学生是否就业困难比较

母亲文化程度则不影响就业困难。表11中可以看出两组与母亲文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ll两组大学毕业生母亲不同文化水平的比较

(二)求职策略、工作价值、自我效能等心理特质对就业困难的影响

择业策略是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更多考虑与采用的方案、计划与打算,应该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在七项择业策略上,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在捷径型、降低要求型、精英情结型三项上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大学生,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更多选择“走捷径”,热衷于学习利用一些与工作无直接关系的技能和特长,如所谓“灰色技能”,喝酒、跳舞、溜须拍马、拍写真等,利用“潜规则”,拉关系、送礼、通过人情面子之类来达到自己求职的目的。此外,就业困难组呈现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迫于现实,他们愿意考虑,在求职过程中为了尽快就业,避免陷入困境而降低自己对工作的预期和要求,放低要求去民办学校、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挑剔、不谈条件、不问薪水等;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放不下“精英情结”,在求职过程中不能考虑严峻的就业环境和各种就业压力,向往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的大公司和事业单位等。可见,就业困难组在择业策略方面存在一些消极、矛盾的特征。

很多研究表明,工作价值作为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在工作情境的具体表现,不仅影响工作表现,也影响人们对工作的选择。所以,比较困难组与对照组的工作价值就有一定的意义。比较就业困难组与对照组在工作价值七个因素水平上的差异,发现组织结构、成长发展、工作环境、同事关系、保障培训五因素上二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并且就业困难组在这五因素上得分均低。福利待遇和便利实惠二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这就是说,就业困难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不看重组织中的结构、制度、考核、工作标准等;更不看重工作中的挑战性、变化性、意义、责任以及是否能够符合兴趣和发挥能力这些因素;更不看重工作环境、单位形象、上司重视等;更不看重单位里同事上司关系;更不看重工作保障、培训机会等。工作价值是对工作情境中意义的取舍,不看重工作情境中的意义,可能

第3期童辉杰等:“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183・是对工作情境中意义的一种忽略、轻视、糊涂、甚至是轻率。工作价值与个体的基本价值取向紧密联系,并与择业态度、择业策略等密切相关,工作价值可能反映了一个人与工作选择及工作行为有关的多方面的心理素质的问题。所以,这可能是就业困难者的一个重要的自身原因。工作价值低会导致就业困难,还有一种可能,就业困难也会导致工作价值降低。长期找不到工作,会使人自暴自弃,从而看轻、看淡工作价值。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需要以后的纵向研究进一步证实。

表12求职策略差异比较表13工作价值比较

注:*表示P值小于0.05;.Ittt-表示P僵小于0.01。F同。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的研究很多。研究

认为,自我效能作为人们对能否驾驭、胜任所面临的

情境的一种知觉、预期、评价,从微观到宏观层面对

人们发生重要而广泛的作用。微观层面的影响表现

在生物化学水平,提高自我效能同时可以提高T细表14自我效能差异比较

胞水平;宏观层面的影响,表现在对职业的自我效能可以影响人们选择职业,并在职业生涯中能否长期坚持下去。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大学毕业生。自我效能反映了一个人的整体心理素质,因此,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一些局限。

表15成就动机差异比较成就动机更是表现了一个人整体心理水

平的积极性,是一个人追求成绩与成功的内

在动力与诱因,因此,成就动机也会影响对职

业的选择。调查发现,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

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学生,两

者在避免失败的动机上则无显著性差异。这

说明,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存在自身

表16症状总分差异比较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缺乏成就动机可能导

致他们在职业选择与适应上出现更多的消极

性。

心理症状水平或心理健康水平也表现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更好的人,其

・18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焦心理症状水平应该更低,心理健康水平更高。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困难组的SCL.90的总分显著比对照组高。说明就业困难组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更差。与工作价值一样,这种现象很复杂,一方面可能心理症状水平更高会导致一个人就业困难,因为在应聘与试用中,用人单位都不会欢迎心理问题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在长期的寻找工作的压力下,会使一个人的心理症状水平升高。

四、讨论

扎根研究发展出来的理论既然是扎根于第一手资料的土壤中,这些理论或许对我们了解失业大学生这一新的社会群体,有一定的价值。调查研究使我们对失业大学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扎根研究所发现的两个理论认为每年以百万增长的失业大学生群体总体上处于一种“窘迫经济”状态,但是,他们的“负性情绪丛”会对这一群体带来身心不健康以及难以适应社会不良的后果,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和不稳定因素。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调查发现,以下几方面的情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会有一定影响:(1)当过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显著低于没有当过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这一指标可能反映了大学生多方面的心理素质,如更主动积极、更有组织能力等。(2)计算机水平为三级及以上的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计算机水平在一级及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英语水平为六级及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英语水平在四级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拥有技能证书三种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3)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方面的情况: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家庭收月收入在500元及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父亲的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父亲文化程度小学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

本调查进一步选择了择业策略、工作价值、自我效能、成就动机、症状水平这几项对选择工作以及对工作表现都有重要影响的变量,试图区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组与对照组的不同。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一些消极的心理特质上的特征:在择业策略上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更多选择“走捷径”,呈现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迫于现实,愿意考虑放低要求,另一方面,又放不下“精英情结”;在工作价值上更不看重组织结构、成长发展、工作环境、同事关系、保障培训这些价值,存在对工作情境中意义的一种忽略、轻视;一般自我效能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大学毕业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学生;SCL-90的总分显著比对照组高,说明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更差。

我们试图提出一种“缺失理论”来解释调查的结果。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存在更多的“缺失”。首先,他们在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方面处于弱势:家庭经济收入和父亲的文化程度偏低;其次,他们自身技能、素质方面也有缺失:如更少或没有当过学生干部,计算机、英语技能水平以及其它的技能更差。再者,他们还存在一些心理特质上的缺失:在择业策略上更多选择“走捷径”,呈现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迫于现实,愿意考虑放低要求,另一方面,又放不下“精英情结”;在工作价值上更不看重组织结构、成长发展、工作环境、同事关系、保障培训这些价值,表现了对工作情境中某些意义的忽略、轻视;一般自我效能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大学毕业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学生;SCL一90的总分显著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差。这样看来,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是一种弱势群体。而他们处在这种弱势中,有这些缺失,与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关系。

研究认为,对失业大学生这一“新失业人群”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大学生从高校毕业后,即与母校彻底割断了“脐带”,脱离了关系。找工作期间,他们奔波于各地,实际上成了“无业游民”。他们没有人管,而且没有人管得到他们,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遗弃感”与“废品感”。因此,建议健全一种“认领”制度,来解决失业大学生的“无业游民”问题。也就是说,通过一些制度

第3期童辉杰等:“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185・性管理,将这些被高校、社会、家庭抛弃在外的游子认领回来。具体地说,如呼吁各级政府机关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倡导社区“认领”,高校建立就业困难的失业大学生的“召回”制度等,以及推动高校教育改革,针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特点,设计开发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与措旅,以求干预与补救。

[参考文献]

rL

rL黄志坚.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4:69.孙立峰。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J].社科纵横,2003,3:65.

I=I约列吕东伟.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

二[J].高等教育研究。2003。4:8—11.

杨世文.调整学科和人才培养结构刻不容缓[J].中国高等教育。2001,4.

马英.扩招与入世:高校专业建设如何应对[J].中国高教研究,2001,2.

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J].高等教育研究,2001,4.

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岳昌君.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行业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rLrl

钉列引刀引卯加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

‘NewUnemployedGroup’:ActualityandCharacteristicof

UnemployedGraduates

TongHuijieYangYajieLiiHang

Abstract

suchasThegroundedresearchaboutunemployedgraduateswasbasedonthefirsthandinformationfromeightaspects,resource

ontherecruitmentsites,jobseekers,recruiters,recruitmentadvertising,thestaffofthehumancasesmarket。personnelmanagers,collegialBBSandoftheunemployedgraduates.TwotheoriesweredevelopedtheLiving

eoDno—conditionsoftheunemployed

mygraduates.OneWasthe“economicdistress”theory。whichexpatiatedthestateoftheaboutthespecialsocialgroup;theotherWasthe“emotionalresponse”theory。whichsummedupthemainemotional

areactionsofthisgroup.Thisgroundedtheoryprovidedreferenceguidetoknowthegroupoftheunemployedgraduates.

Theresultshowedthatcollegegraduateswith

aemploymentdifficultieshadmorenegative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thanshortcut”astheirjobsearchstrategiesandhadambivalence:Ontheonethecontrolgroup.Theyalwaysused“take

hand,theywouldliketoreducedemands

importancetobyforceofthereality;ontheotherhand。theywouldn’tgiveupthe“elitecom-plex”.Theydidn’tattach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growthanddevelopment,workingenvironment,

colleagues’relation,security

self—efficacyandthe

scoreandtrainingastheimportantworkvalue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generaltomotivationsucceedofthegraduateswithemploymentgraduatesdifficultiesweresignificantlylower;thetotalwithoftheSCL一90wassignificantlyhigher.Inotherwords,theemploymentdifficultiesfacedmorepsy—chological

mentproblems.Accordingtothesecharacteristicsofthegraduateswithtoemploymentdifficulties,weshoulddevelop・careercorrespondingstrategiesandcountermeasureshelptheminvocationalguidanceandcounseling.

KeywordsUnemploymentgraduates;Groundedresearch;Jobsearchstrategy;Workvalue;Self-efficacy

(责任编辑:连丽霞)

"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童辉杰, 杨雅捷, 吕航, Tong Huijie, Yang Yajie, Lü Hang童辉杰,Tong Huijie(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心理系,215123), 杨雅捷,YangYajie(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15123), 吕航,Lü Hang(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4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9,26(3)0次

参考文献(10条)

1. 黄志坚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 2005(04)

2. 孙立峰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 2003(03)

3. 吕东伟 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 2003(04)

4. 杨世文 调整学科和人才培养结构刻不容缓 2001(04)

5. 马英 扩招与入世:高校专业建设如何应对 2001(02)

6. 杨德广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 2001(04)

7. 岳昌君. 丁小浩 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 2003(06)

8. 赖德胜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 2001(04)

9. 岳昌君 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行业因素分析 2004(03)

10. 陈向明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 1998(04)

相似文献(2条)

1.期刊论文 童辉杰. 杨雅捷. 吕航. Tong Hui-jie. Yang Ya-jie. Lü Hang 对失业大学生的扎根研究 -教育学术月刊2009,""(10)

从招聘现场、求职者、招聘者、招聘广告、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人事经理、高校BBS论坛以及追踪的个案八个方面收集关于失业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使用扎根研究的方法,通过三级编码发展出相应的理论.关于失业大学生生存状况发展出两个理论.其一为失业大学生的"窘迫经济"理论;其二是失业大学生的八因素情绪反应理论.被淘汰特征金字塔理论认为被淘汰特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按重要性排列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状.编码中还发现了大学生八种类型的求职策略.这些扎根理论对认识失业大学生这一新的社会群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学位论文 梁巍 失业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2008

本研究试图分析并探索能够影响、预测心理适应的因素。

研究一采用扎根研究方法,探讨失业大学生负性情绪体验。失业大学生负性情绪包括6个方面:疏离感、交织反应、悲观与无奈、应激感、失常与反社会、委屈感。

研究二根据研究一的负性情绪建构,编制负性情绪量表。量表的信度良好。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研究三探索失业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失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就业大学生。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影响失业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其中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是影响失业大学生心理适应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自我效能和神经质、内外向性等人格特质。

利用回归模型探讨了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共同对负性情绪之间的预测作用。失业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应该从改变其社会支持、消极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人格特征入手。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nydxxb-shkxb200903019.aspx

授权使用:西北大学(xaxbdx),授权号:4403de7c-d24f-414b-8785-9e1f0169bf07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30日

第26卷第3期

2009年9月China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griculturalUniversityJournalofSocialSciencesEditionVd.26No.3Scp.,2009“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童辉杰

[摘要】杨雅捷吕航文章从招聘现场、求职者、招聘者、招聘广告、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人事经理、高校BBS论坛以

及追踪的个案八个方面收集关于失业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采用扎根研究的方法,通过三级编码发展出

相应的理论。“窘迫经济”理论界定了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经济状况。情绪反应理论总结了这一社会群

体的主要情绪反应。这些扎根理论对认识失业大学生这一新的社会群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失业大学生;扎根研究;择业策略;工作价值;自我效能

一、“新失业人群"的出现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在国外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但是近年来在我国却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失业大学毕业生成为继下岗职工后最受关注的社会群体…1,被一些媒体称之为“新失业人群”。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自然资源又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国情决定了失业问题将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自2001年以后,大学毕业生数量连续每年以30%左右的比例递增的同时,却面临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约为70%的严峻现实。【2J‘‘毕业即失业”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

媒体与公众已经注意到失业大学生正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一些媒体甚至已经注意到,这一社会群体由于租廉价房等原因经常聚集在一些特别的社区,以至于形成了一些特别的“部落”、“群落”。如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海淀区的清河、东北旺、小营以及西北旺唐家岭,丰台岳各庄的大井、小井,朝阳区的酒仙桥、太阳宫、龙王堂;又如上海的松江地区、浦东新区最繁华的陆家嘴地段;几乎所有大中城市的角落,都有这样的“部落”。此外,这一失业人群以每年约百万的人数增加,这一现象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这一社会群体的现状与特点是值得关注的。

国内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失业原因的探讨。.如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即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等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不一致。【31有的研究则从高校学科设置中文科与理科比例失调、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比例失调、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比例失调三个方面分析,认为高校培养的人才是落后于时代的传统型人才,不适于当今的时代,使大学生就业时遇到相当困难。[4]还有人认为,高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两极分化,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5]另有研究认为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数量增加,质量问题也相应增多,影响了大学生就业。【6]也有人认为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产业结构状况、经济发展战略等,经济增长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并不大,按目前8%左右的经济发展速度计算,难以吸纳日益增多的大学生毕业。【7]此外,求职观念也是造成目前大学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矛盾现象的原因之一。L8-9j

对这一“新失业人群”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成为非常必要的研究任务。通过深入的访谈、观[收稿日期】2009—08—01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JSBSH006)的资助。

[作者简介】童辉杰,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215123;

杨雅捷,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吕航,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邮编:210046。

・178・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察、调查,以获得对这一新的社会群体更为清晰、透彻、客观的认识。从质化研究(扎根研究)入手,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这一新的社会群体进行了较为深火的研究。

二、扎根研究的发现

我们从求职者、招聘者、招聘现场、招聘广告、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人事经理、高校BBS论坛以及个案追踪八个方面收集失业大学生的第一手真实资料,并使用扎根研究的方法,通过三级编码,[10]进而发展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具体地说,15位研究者深入人才市场,详细记录了260多场招聘;对300多位求职困难的大学生进行即时采访;对300多家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即时采访;对人才市场工作人员和公司人事经理进行了访谈;对几十所高校的BBS论坛上关于就业问题的讨论进行了分析;对20位失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追踪研究;并对全国招聘现场及媒体上几千个招聘广告做了内容分析。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扎根研究的三级编码,发展出有关失业大学生生存现状的“窘迫经济”理论和“负性情绪丛”理论。此二种理论可以比较贴切地描述失业大学生群体的一般状况。概言之,失业大学生群体处在一种“窘迫”的经济现状中,并带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群体性的“负性情绪丛”。

“窘迫经济”理论通过对失业大学生生活费用与生活来源的第一手资料的编码分析,发现失业大学生大都处在一种“窘迫经济”状态。所谓“窘迫”,指的是虽然相当困难,但是多数人勉强或尚可维持,不至于难以生存。不会像下岗工人那样,不少处在“危机”(难以生存)状态。

表1“窘迫经济”编码汇总表

注:一级编码对2万多行记录进行了归纳,发展出相应的类别。

从表1可见,失业大学生处在生活费用紧张的“窘境”之中,不过可以庆幸的是,他们多少还是有些生活来源。他们在生活费用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住”、“吃”、“交通”等方面。他们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住房,基本上都是“合租”,条件也很差,如有人谈到“住在一个挤了14人的小房间里,空气中弥漫着脚臭味”或“几十人共用一台热水器,甚至栖身门板之上”。因此他们往往埋怨“房价太高”。可能也是因为这些问题,他们都聚居在一些城市的廉价区域,或城乡结合区,从而形成一些“群落”。同样,不少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吃饭也成为问题。他们有的要省钱吃饭,因此只能吃得很便宜;有的有时会没钱吃饭,只能到朋友亲戚那里“蹭饭”。他们还面临其他生活费用问题,如电话费、交通费等。所有这些都让他们感到生活的紧张。但是他们多少会有些生活来源,并且,他们大多只是单身一人,不会像下岗工人那样面临更加

第3期童辉杰等:“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179・艰难的养家糊口的生计问题。他们有的会做点临时工挣点钱“维持一下”,有的有同学、朋友、恋人的援助,有的可以在亲戚朋友那里暂时“寄人篱下”。除了农村家庭或下岗工人家庭的大学生.一般都多少有父母、亲人的资助。有的则凭借在大学期间做家教、打工挣到的钱,可以帮助他们“熬一段时间”,有的会借些钱维持。由于有了这样一些经济来源,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所处的经济状况是“窘迫”的。

“负性情绪丛”理论所谓“负性情绪丛”是指相当复杂的一组负性情绪交织纠缠在一起的情绪。“负性情绪丛”理论试图概括和总结这一社会群体的主要情绪反应(见表2)。“负性情绪丛”主要包括八方面负性情绪的交织纠缠。首先是应激感,这种情绪体验主要与失败和挫折相联系,是在大学生面试失败或者求职受挫后产生的负性情绪。如备感挫折、觉得受了打击等等。然后是疏离感,指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由于没有工作或求职无望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而产生的一种社交缺失感:孤独、无聊、空虚、寂寞、迷茫、困惑、矛盾、渺茫。再就是一种情绪波动(由于不能保持正常平静安定的情绪而产生的负面反应),如觉得不顺心、不好受、心情不好、不舒服、情绪不稳、情绪不好等。第四是自卑,如羡慕别人,觉得自己不光彩、愧疚、心虚、丢人,自暴自弃、不好意思、自怨自艾、羞愧、犹豫不决、后悔、顾虑、有被侮辱感等。第五方面是愁、苦、累、急、慌和气的“交织反应”。“愁”包括压抑、发愁、担忧、焦虑、脑子很乱;“急”包括着急、焦急、心急、紧迫感;“气”包括生气、烦躁、气愤、暴躁;“慌”包括浮躁、“懵了”、心慌、心闷、慌乱、心跳、心惊肉跳、恐怖;“累”包括身心疲惫、劳累、麻木;“苦”包括辛苦、苦涩、苦恼、痛苦、苦闷。第六方面是委屈感与无助感,对现状感到无能为力,有难没人帮,有苦无处诉。包括无奈、无助、委屈、不甘心。第七方面是悲观,对自己的前途、发展缺乏信心。包括灰心、沮丧、黯淡、郁闷、失措、懊丧、失落、想哭、痛哭、失望、伤心、失去信心、无望、辛酸、悲观、悲哀。最后是由于失业而产生的非常态的、有极端倾向的情绪反应,如被遗弃感、觉得像在地狱、不满、抱怨、不服气等;以及觉得要发疯、想死、想自杀等。

表2“负性情绪丛”理论编码汇总表

据国外研究,像德国、日本,都曾经形成过大学毕业的贫民群体,而且种种反体制、反权威甚至反社会的极端情绪与极端意识形态,均发源于这个群体,或者经由这个群体向社会其他群体扩散。

・180・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焦试想一下,现在我国新出现的这样一个每年以百万增长的社会群体,“拥有”如此复杂的负性情绪丛,怎能不令人震惊?怎能不引人深思?因此,如何认识和采取措施解决失业大学生的负性情绪是当务之急。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群体的主要情绪是负面的,仅这一点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这一群体的负性情绪相当复杂,从应激到疏离,从波动到交织,从自卑到失常,交织纠缠在一起;再次,必须认识到这些负性情绪有很大破坏性,在其重压下,对个人身心健康有严重影响,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后,如果再看到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一方面这一群体有知识、熟悉电脑与网络,能够形成对社会更为主动的看法,并且更善于传播他们的情绪与想法;另一方面他们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比那些处于平均社会生活线下的群体情绪反应更强烈,内心冲突更痛苦。显然,这一群体的这种“负性情绪丛”将成为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

三、调查研究的结论

为进一步分析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我们展开了调查研究。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全国范围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就业顺利的大学生与就业困难(失业)的大学生有何异同。

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安徽、吉林、陕西、河北、福建、江西、广西、河南、河北、湖南、山西、内蒙古、新疆20多个省市237所各类高校(国家重点院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部属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师大,省属院校如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地区性大学如赣南师范学院、聊城大学,民办高校如北京吉利大学等)调查了毕业生共806人,来自172种专业;其中男347人(43.1%),女427人(53%)(缺失该项信息32人);年龄在19~34岁,平均24.54岁;学历大专177人(22.0%),本科620人(76.9%)(缺失该项信息9人)。没有找到工作的时间以月份计,最低不到1个月,最高达36个月,平均4.24个月。

调查使用了自编的经检验信度效度良好的问卷。并采用了一些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这些量表与心理变量对判断与预测就业情况有较好的效度。问卷内容包括:

(1)自编的大学生求职策略问卷。该问卷的试题源自前期的扎根研究。问卷的克伦巴赫a系数为0.85,因素分析抽出7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53.828%,表明信度效度较好。(2)采用杨国枢教授修订的Elizur的(工作价值量表>(WorkValuesScale),该量表共40题。(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vScale,GSES)。由Schwarzer编制,10个项目按1~4级评分,总分的理论范围是10--40分,总分越高,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4)成就动机量表。1970年挪威心理学家Nygard根据成就动机有正向和负向两种预期结果的理论编制,叶仁敏译制修订。量表共30个项目,包括两个有区别的分量表:一个测量趋向成功的动机,另一个测量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的得分由追求成功得分减去避免失败得分构成。得分越高,成就动机越强。(5)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这是一项被广泛用于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90道题都是评估心理问题与症状,可以用来评估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水平或间接地评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统计分析中,将所有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以找不到工作的时间划分了两组:平均数加一个标准差约9个月为临界值,9个月以上者为就业困难组,共87人;9个月以下则为对照组,共702人。比较两组的情况。以求发现一些能够区分二者的特征。

【一)性别、计算机水平、英语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水平等对就业的影响

比较就业困难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发现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性别与就业无关(见表3)。

但是,是否当过学生干部对能否顺利就业有一定影响。当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显著低于非干部大学生。(见表4)

第3期童辉杰等:“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181・

计算机水平影响就业。表5中可以看出两组在三种不同的计算机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5两组大学毕业生不同计算机水平的比较

同样,英语水平也影响就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六级及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的比例最低,英语水平在四级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统计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表6)。

表6两组大学毕业生不同英语水平之的比较

.是否拥有以及拥有多少技能证书影响就业困难。拥有技能证书个数三个以上就业困难的大学

生比例最低。统计检验差异显著(表7)。

表7两组大学毕业生拥有不同技能证书的比较

再来考察一下家庭环境变量与就业困难的关系。首先,是否独生子女与就业困难不存在显著关系(表8)。

表8两组大学毕业生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比较

家庭收入影响就业。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低,家庭收月收入在500元及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从表9中可以看出5种不同的家庭收入在大学生是否就业困难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182・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父亲的文化程度影响就业。父亲文化是大专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父亲文化是小学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统计检验发现两组在父亲四种不同的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lo父亲不同文化水平之间大学生是否就业困难比较

母亲文化程度则不影响就业困难。表11中可以看出两组与母亲文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ll两组大学毕业生母亲不同文化水平的比较

(二)求职策略、工作价值、自我效能等心理特质对就业困难的影响

择业策略是人们在选择职业时更多考虑与采用的方案、计划与打算,应该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在七项择业策略上,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在捷径型、降低要求型、精英情结型三项上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大学生,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更多选择“走捷径”,热衷于学习利用一些与工作无直接关系的技能和特长,如所谓“灰色技能”,喝酒、跳舞、溜须拍马、拍写真等,利用“潜规则”,拉关系、送礼、通过人情面子之类来达到自己求职的目的。此外,就业困难组呈现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迫于现实,他们愿意考虑,在求职过程中为了尽快就业,避免陷入困境而降低自己对工作的预期和要求,放低要求去民办学校、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挑剔、不谈条件、不问薪水等;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放不下“精英情结”,在求职过程中不能考虑严峻的就业环境和各种就业压力,向往待遇优厚、社会地位高、工作稳定的大公司和事业单位等。可见,就业困难组在择业策略方面存在一些消极、矛盾的特征。

很多研究表明,工作价值作为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在工作情境的具体表现,不仅影响工作表现,也影响人们对工作的选择。所以,比较困难组与对照组的工作价值就有一定的意义。比较就业困难组与对照组在工作价值七个因素水平上的差异,发现组织结构、成长发展、工作环境、同事关系、保障培训五因素上二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并且就业困难组在这五因素上得分均低。福利待遇和便利实惠二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这就是说,就业困难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不看重组织中的结构、制度、考核、工作标准等;更不看重工作中的挑战性、变化性、意义、责任以及是否能够符合兴趣和发挥能力这些因素;更不看重工作环境、单位形象、上司重视等;更不看重单位里同事上司关系;更不看重工作保障、培训机会等。工作价值是对工作情境中意义的取舍,不看重工作情境中的意义,可能

第3期童辉杰等:“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183・是对工作情境中意义的一种忽略、轻视、糊涂、甚至是轻率。工作价值与个体的基本价值取向紧密联系,并与择业态度、择业策略等密切相关,工作价值可能反映了一个人与工作选择及工作行为有关的多方面的心理素质的问题。所以,这可能是就业困难者的一个重要的自身原因。工作价值低会导致就业困难,还有一种可能,就业困难也会导致工作价值降低。长期找不到工作,会使人自暴自弃,从而看轻、看淡工作价值。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需要以后的纵向研究进一步证实。

表12求职策略差异比较表13工作价值比较

注:*表示P值小于0.05;.Ittt-表示P僵小于0.01。F同。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的研究很多。研究

认为,自我效能作为人们对能否驾驭、胜任所面临的

情境的一种知觉、预期、评价,从微观到宏观层面对

人们发生重要而广泛的作用。微观层面的影响表现

在生物化学水平,提高自我效能同时可以提高T细表14自我效能差异比较

胞水平;宏观层面的影响,表现在对职业的自我效能可以影响人们选择职业,并在职业生涯中能否长期坚持下去。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大学毕业生。自我效能反映了一个人的整体心理素质,因此,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一些局限。

表15成就动机差异比较成就动机更是表现了一个人整体心理水

平的积极性,是一个人追求成绩与成功的内

在动力与诱因,因此,成就动机也会影响对职

业的选择。调查发现,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

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学生,两

者在避免失败的动机上则无显著性差异。这

说明,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存在自身

表16症状总分差异比较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缺乏成就动机可能导

致他们在职业选择与适应上出现更多的消极

性。

心理症状水平或心理健康水平也表现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更好的人,其

・18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焦心理症状水平应该更低,心理健康水平更高。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困难组的SCL.90的总分显著比对照组高。说明就业困难组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更差。与工作价值一样,这种现象很复杂,一方面可能心理症状水平更高会导致一个人就业困难,因为在应聘与试用中,用人单位都不会欢迎心理问题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在长期的寻找工作的压力下,会使一个人的心理症状水平升高。

四、讨论

扎根研究发展出来的理论既然是扎根于第一手资料的土壤中,这些理论或许对我们了解失业大学生这一新的社会群体,有一定的价值。调查研究使我们对失业大学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扎根研究所发现的两个理论认为每年以百万增长的失业大学生群体总体上处于一种“窘迫经济”状态,但是,他们的“负性情绪丛”会对这一群体带来身心不健康以及难以适应社会不良的后果,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和不稳定因素。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调查发现,以下几方面的情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会有一定影响:(1)当过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显著低于没有当过学生干部的大学毕业生。这一指标可能反映了大学生多方面的心理素质,如更主动积极、更有组织能力等。(2)计算机水平为三级及以上的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计算机水平在一级及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英语水平为六级及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英语水平在四级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拥有技能证书三种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3)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方面的情况: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家庭收月收入在500元及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父亲的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就业困难大学生比例最低,父亲文化程度小学以下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比例最高。

本调查进一步选择了择业策略、工作价值、自我效能、成就动机、症状水平这几项对选择工作以及对工作表现都有重要影响的变量,试图区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组与对照组的不同。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一些消极的心理特质上的特征:在择业策略上就业困难组的大学毕业生更多选择“走捷径”,呈现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迫于现实,愿意考虑放低要求,另一方面,又放不下“精英情结”;在工作价值上更不看重组织结构、成长发展、工作环境、同事关系、保障培训这些价值,存在对工作情境中意义的一种忽略、轻视;一般自我效能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大学毕业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学生;SCL-90的总分显著比对照组高,说明面临更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水平更差。

我们试图提出一种“缺失理论”来解释调查的结果。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存在更多的“缺失”。首先,他们在家庭经济社会地位方面处于弱势:家庭经济收入和父亲的文化程度偏低;其次,他们自身技能、素质方面也有缺失:如更少或没有当过学生干部,计算机、英语技能水平以及其它的技能更差。再者,他们还存在一些心理特质上的缺失:在择业策略上更多选择“走捷径”,呈现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迫于现实,愿意考虑放低要求,另一方面,又放不下“精英情结”;在工作价值上更不看重组织结构、成长发展、工作环境、同事关系、保障培训这些价值,表现了对工作情境中某些意义的忽略、轻视;一般自我效能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大学毕业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显著低于对照组大学生;SCL一90的总分显著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差。这样看来,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是一种弱势群体。而他们处在这种弱势中,有这些缺失,与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关系。

研究认为,对失业大学生这一“新失业人群”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大学生从高校毕业后,即与母校彻底割断了“脐带”,脱离了关系。找工作期间,他们奔波于各地,实际上成了“无业游民”。他们没有人管,而且没有人管得到他们,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遗弃感”与“废品感”。因此,建议健全一种“认领”制度,来解决失业大学生的“无业游民”问题。也就是说,通过一些制度

第3期童辉杰等:“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185・性管理,将这些被高校、社会、家庭抛弃在外的游子认领回来。具体地说,如呼吁各级政府机关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倡导社区“认领”,高校建立就业困难的失业大学生的“召回”制度等,以及推动高校教育改革,针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特点,设计开发出相应的教育策略与措旅,以求干预与补救。

[参考文献]

rL

rL黄志坚.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4:69.孙立峰。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J].社科纵横,2003,3:65.

I=I约列吕东伟.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

二[J].高等教育研究。2003。4:8—11.

杨世文.调整学科和人才培养结构刻不容缓[J].中国高等教育。2001,4.

马英.扩招与入世:高校专业建设如何应对[J].中国高教研究,2001,2.

杨德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J].高等教育研究,2001,4.

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岳昌君.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行业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rLrl

钉列引刀引卯加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

‘NewUnemployedGroup’:ActualityandCharacteristicof

UnemployedGraduates

TongHuijieYangYajieLiiHang

Abstract

suchasThegroundedresearchaboutunemployedgraduateswasbasedonthefirsthandinformationfromeightaspects,resource

ontherecruitmentsites,jobseekers,recruiters,recruitmentadvertising,thestaffofthehumancasesmarket。personnelmanagers,collegialBBSandoftheunemployedgraduates.TwotheoriesweredevelopedtheLiving

eoDno—conditionsoftheunemployed

mygraduates.OneWasthe“economicdistress”theory。whichexpatiatedthestateoftheaboutthespecialsocialgroup;theotherWasthe“emotionalresponse”theory。whichsummedupthemainemotional

areactionsofthisgroup.Thisgroundedtheoryprovidedreferenceguidetoknowthegroupoftheunemployedgraduates.

Theresultshowedthatcollegegraduateswith

aemploymentdifficultieshadmorenegative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thanshortcut”astheirjobsearchstrategiesandhadambivalence:Ontheonethecontrolgroup.Theyalwaysused“take

hand,theywouldliketoreducedemands

importancetobyforceofthereality;ontheotherhand。theywouldn’tgiveupthe“elitecom-plex”.Theydidn’tattach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growthanddevelopment,workingenvironment,

colleagues’relation,security

self—efficacyandthe

scoreandtrainingastheimportantworkvalues.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thegeneraltomotivationsucceedofthegraduateswithemploymentgraduatesdifficultiesweresignificantlylower;thetotalwithoftheSCL一90wassignificantlyhigher.Inotherwords,theemploymentdifficultiesfacedmorepsy—chological

mentproblems.Accordingtothesecharacteristicsofthegraduateswithtoemploymentdifficulties,weshoulddevelop・careercorrespondingstrategiesandcountermeasureshelptheminvocationalguidanceandcounseling.

KeywordsUnemploymentgraduates;Groundedresearch;Jobsearchstrategy;Workvalue;Self-efficacy

(责任编辑:连丽霞)

"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童辉杰, 杨雅捷, 吕航, Tong Huijie, Yang Yajie, Lü Hang童辉杰,Tong Huijie(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心理系,215123), 杨雅捷,YangYajie(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15123), 吕航,Lü Hang(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46)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9,26(3)0次

参考文献(10条)

1. 黄志坚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解析 2005(04)

2. 孙立峰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 2003(03)

3. 吕东伟 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 2003(04)

4. 杨世文 调整学科和人才培养结构刻不容缓 2001(04)

5. 马英 扩招与入世:高校专业建设如何应对 2001(02)

6. 杨德广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和质量保证 2001(04)

7. 岳昌君. 丁小浩 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 2003(06)

8. 赖德胜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 2001(04)

9. 岳昌君 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行业因素分析 2004(03)

10. 陈向明 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 1998(04)

相似文献(2条)

1.期刊论文 童辉杰. 杨雅捷. 吕航. Tong Hui-jie. Yang Ya-jie. Lü Hang 对失业大学生的扎根研究 -教育学术月刊2009,""(10)

从招聘现场、求职者、招聘者、招聘广告、人才市场工作人员、人事经理、高校BBS论坛以及追踪的个案八个方面收集关于失业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使用扎根研究的方法,通过三级编码发展出相应的理论.关于失业大学生生存状况发展出两个理论.其一为失业大学生的"窘迫经济"理论;其二是失业大学生的八因素情绪反应理论.被淘汰特征金字塔理论认为被淘汰特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按重要性排列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状.编码中还发现了大学生八种类型的求职策略.这些扎根理论对认识失业大学生这一新的社会群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学位论文 梁巍 失业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2008

本研究试图分析并探索能够影响、预测心理适应的因素。

研究一采用扎根研究方法,探讨失业大学生负性情绪体验。失业大学生负性情绪包括6个方面:疏离感、交织反应、悲观与无奈、应激感、失常与反社会、委屈感。

研究二根据研究一的负性情绪建构,编制负性情绪量表。量表的信度良好。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

研究三探索失业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失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就业大学生。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影响失业大学生的负性情绪。其中消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是影响失业大学生心理适应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自我效能和神经质、内外向性等人格特质。

利用回归模型探讨了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共同对负性情绪之间的预测作用。失业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应该从改变其社会支持、消极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人格特征入手。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nydxxb-shkxb200903019.aspx

授权使用:西北大学(xaxbdx),授权号:4403de7c-d24f-414b-8785-9e1f0169bf07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30日


相关内容

  •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地摊经济会缓解区域就业压力吗?--以临汾尧都区为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就给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城市,为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并为提高国企的经济效益,增强国企的科技开发能力 ...

  • 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
  •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题 目:浅析中国失业与失业保障制度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金融学 班 级: 指导教师: *** %%% 2009级金融## $$ 摘要 失业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失业问题也日益成为我国 ...

  •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1.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 2.论助人自助 3.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 4.加快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 5.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的系统化与现代化 6.加强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建设与制度创新 7.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议题 8.社会学与社会工作学关系探索 9.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及借鉴 10.论人的社会化 ...

  • 法律与社会工作大纲
  • <法律与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大纲 (2004年制订,2005年修订) 课程编号: 080165 英 文 名: Law and Social Work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前 置 课: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法学概论 后 置 课: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等 学 分:2学分 课 时:32 ...

  • 广东社保[完整版]
  • 广东社保现存的问题及解决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的不断发展,广东省借着政策和地理优势, 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名列前茅.劳动力的解放以及广东的经济吸引使得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广东.然而随着外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社会保障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本文以外来人口的涌入,通过对广东现阶段的现状.社 ...

  •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失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作者:魏巍 魏宁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05期 摘要:目前,失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问题,更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实际,针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失业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宏观经济 失业 现状 成因就业是民 ...

  • 天津市弱势群体生活保障与救济研究
  • 题目:天津市弱势群体生活保障与救济研究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ABSTRACT„„„„„„„„„„„„„„„„„„„„„„„„„„Ⅱ 一.引言„„„„„„„„„„„„„„„„„„„„„„„„„„1 二.天津市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天津弱势群 ...

  • 农民工失业保险研究述评
  • 摘要: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失业保险问题值得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农民工失业保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从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的必要性,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方式的构思和建议以及农民工失业保险值得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并作了简要评析, 以期为该领域研究 ...

  • 大学生失业救助问题
  • 大学生失业救助问题 摘要: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高等教育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且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也出现了本质性的变革:自主择业代替了原先的国家统包统分转.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升学率逐年提升,这对于提高我国人口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