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从古至今,历史总一再轮回。历史上,朱元璋打老虎,连豺狼狗豹也一网打尽,让整个政府几乎陷入真空状态;但嘉庆办和珅却没有牵丝绊藤地拉扯一大票人下水。放眼现今,反腐行动已经导致多名高官落马,但仍有人前仆后继地攀上黑名单,距离消停恐怕还有一段时间。

和友人谈到近来的时事,不但外地打虎行动越演越惊心动魄,本地多家大企业也接连换新主。无论政商界都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新旧交替、人事变迁,朋友不禁感慨:“凡是新君登基,都无可避免地杀一批重臣吗?”

从古至今,历史上的例子确实多不胜数。以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来说,他在称帝的同一年便灭了臧荼,第二年抓了韩信,随后的牺牲品还包括当年曾经一起打下江山的战友卢绾、彭越、英布等。

以清朝的康熙来说,他在8岁即位,但14岁才亲政,两年后便按捺不住,亲手铲除了权臣鳌拜。

明朝的崇祯,虽然历史上的评价不高,但其实办事速度很快,登基短短三个月后就干掉权倾一时的宦官魏忠贤。

至于清朝的嘉庆更是神速,老爸(太上皇乾隆)一驾崩,尸骨未寒,他立马就办了富可敌国的大贪官——和珅。

打老虎的戏码,古今都有。至于这些位高权重的朝野大臣到底真是如此贪污腐败、罪孽深重,还是整出戏根本就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权术斗争,局外人不容易看清楚。所谓成王败寇,反正历史向来都是胜者所写,除非有人为败者平反,否则这就是将来世人所相信的真相。

当皇帝是超高风险职业

新君上位后,几乎毫不例外地铲除朝中大臣,理由不难理解,说穿了无非就是为了巩固政权。

皇帝是一种超高风险的职业,绝对不能失业,因为失业不仅没了荣华富贵,就连自己的性命、甚至老婆孩子的性命也要赔上。亡国的皇帝下场都很悲惨,因此,只要对自己的权位稍有威胁,即使是曾经同生共死的兄弟,也不可能宽容对待。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可能是勾践杀文种,后来的有刘邦杀韩信,朱元璋尽诛功臣。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恐怕只有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展现了高度的政治智慧,不用大开杀戒,仅仅一杯酒就释了兵权。

特别是协助君王打下江山的将军,威望甚至可能比君王还要大。曾经与将士们浴血沙场,共同进退,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的大将军,肯定拥有将士们的信任。即使撤了兵权,甚至是随便安

一个罪名把他发配到边疆,很多君王还是会感到不安,担心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随时能够号召其他人叛变造反。

韩信、岳飞、袁崇焕这几位名将,都因为战功过于彪炳,直接和间接威胁到皇帝的威信,最后下场惨烈。

至于鳌拜、魏忠贤与和珅这几名大臣人,皇帝办了他们就没人同情, 反而还可能塑造“皇上英明”的高大形象。

特别是和珅,嘉庆皇帝从和珅家里抄出的银两足足多达8亿两,相等于清政府超过15年的税收,不但平了民怨,对一班前朝老臣起着杀鸡儆猴的作用,还马上填饱国库,解了许多燃眉之急。

从古至今,历史总一再轮回。历史上,朱元璋打老虎,连豺狼狗豹也一网打尽,让整个政府几乎陷入真空状态;但嘉庆办和珅却没有牵丝绊藤地拉扯一大票人下水。放眼现今,反腐行动已经导致多名高官落马,但仍有人前仆后继地攀上黑名单,距离消停恐怕还有一段时间。

企业为求变也换帅

年终岁末,企业界也见换帅戏码。有公司为了求变换血,更换新领导。曾经听闻,换帅后高层接二连三离巢,原因可以是业务被裁减,或是前老板即将过档新公司,昔日众将一并撤退,重新开辟新疆土。

其实,历史上也不乏类似的情节。每一个朝代在开国期间,为了稳定政权,往往会将一些疆土和权力分封给其他势力。

以清朝来说,由于明末将领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协助满洲人夺得天下,因此分别将云南、广东和福建分封给他们。

汉朝的时候,刘邦也曾经为了换取稳定,与一些势力合作,将一些国土以诸侯国的方式分封出去。由于刘邦随后将所有非姓刘的诸侯王歼灭,因此后来只留下与他拥有血缘关系的宗亲诸侯国。

诸侯国的领土一般相当大,而且位于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诸侯王在封国内,不但拥有统治权,能自行征收赋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能随意调遣,俨然一个小国王。

在开国皇帝治理期间,这些诸侯国通常还会听命于中央,但一旦隔了一两代人,血缘关系疏远了,中央就会逐渐丧失控制权。

为了把权力重新回归到自己手中,无论古今,领导人似乎都无可避免地采用“削藩”的手段,将部分或者全部的分封权力收回。

手中的权力被收回,无论古今,都不会有人乐意接受。在现代,顶多是炒炒老板的鱿鱼,到别的地方另起炉灶,但在古代,很多时候却都得把命拼了。

像康熙削藩,就逼得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造反。汉景帝削藩,则闹出了七国之乱,吴国、楚国、赵国、济南国、淄川国、胶西国、胶东国一起叛变。

明朝的建文皇帝削藩,甚至搞到自己被削掉。结果是叔叔朱棣起兵造反,当了永乐皇帝,而藩王出身的朱棣当了皇帝后,同样着手削藩,并且将建文帝未完成的削藩大业完成了。

虽然领导人都知道,削藩是个危险活儿,但为了巩固权力,最终还是会选择这条路。

所谓富不过三代,帝王的传承也一样,往往走到第二、第三代就陷入瓶颈,唯有成功渡过这个关卡,才有可能顺利过渡,奠下百年基业。

放眼今日的局势也一样,权力下放后,到了下个领导上台时又会被收回,看似开倒车,但没有多少人能够逃脱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轮回。

一朝天子一朝臣

从古至今,历史总一再轮回。历史上,朱元璋打老虎,连豺狼狗豹也一网打尽,让整个政府几乎陷入真空状态;但嘉庆办和珅却没有牵丝绊藤地拉扯一大票人下水。放眼现今,反腐行动已经导致多名高官落马,但仍有人前仆后继地攀上黑名单,距离消停恐怕还有一段时间。

和友人谈到近来的时事,不但外地打虎行动越演越惊心动魄,本地多家大企业也接连换新主。无论政商界都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新旧交替、人事变迁,朋友不禁感慨:“凡是新君登基,都无可避免地杀一批重臣吗?”

从古至今,历史上的例子确实多不胜数。以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来说,他在称帝的同一年便灭了臧荼,第二年抓了韩信,随后的牺牲品还包括当年曾经一起打下江山的战友卢绾、彭越、英布等。

以清朝的康熙来说,他在8岁即位,但14岁才亲政,两年后便按捺不住,亲手铲除了权臣鳌拜。

明朝的崇祯,虽然历史上的评价不高,但其实办事速度很快,登基短短三个月后就干掉权倾一时的宦官魏忠贤。

至于清朝的嘉庆更是神速,老爸(太上皇乾隆)一驾崩,尸骨未寒,他立马就办了富可敌国的大贪官——和珅。

打老虎的戏码,古今都有。至于这些位高权重的朝野大臣到底真是如此贪污腐败、罪孽深重,还是整出戏根本就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权术斗争,局外人不容易看清楚。所谓成王败寇,反正历史向来都是胜者所写,除非有人为败者平反,否则这就是将来世人所相信的真相。

当皇帝是超高风险职业

新君上位后,几乎毫不例外地铲除朝中大臣,理由不难理解,说穿了无非就是为了巩固政权。

皇帝是一种超高风险的职业,绝对不能失业,因为失业不仅没了荣华富贵,就连自己的性命、甚至老婆孩子的性命也要赔上。亡国的皇帝下场都很悲惨,因此,只要对自己的权位稍有威胁,即使是曾经同生共死的兄弟,也不可能宽容对待。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可能是勾践杀文种,后来的有刘邦杀韩信,朱元璋尽诛功臣。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恐怕只有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展现了高度的政治智慧,不用大开杀戒,仅仅一杯酒就释了兵权。

特别是协助君王打下江山的将军,威望甚至可能比君王还要大。曾经与将士们浴血沙场,共同进退,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的大将军,肯定拥有将士们的信任。即使撤了兵权,甚至是随便安

一个罪名把他发配到边疆,很多君王还是会感到不安,担心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随时能够号召其他人叛变造反。

韩信、岳飞、袁崇焕这几位名将,都因为战功过于彪炳,直接和间接威胁到皇帝的威信,最后下场惨烈。

至于鳌拜、魏忠贤与和珅这几名大臣人,皇帝办了他们就没人同情, 反而还可能塑造“皇上英明”的高大形象。

特别是和珅,嘉庆皇帝从和珅家里抄出的银两足足多达8亿两,相等于清政府超过15年的税收,不但平了民怨,对一班前朝老臣起着杀鸡儆猴的作用,还马上填饱国库,解了许多燃眉之急。

从古至今,历史总一再轮回。历史上,朱元璋打老虎,连豺狼狗豹也一网打尽,让整个政府几乎陷入真空状态;但嘉庆办和珅却没有牵丝绊藤地拉扯一大票人下水。放眼现今,反腐行动已经导致多名高官落马,但仍有人前仆后继地攀上黑名单,距离消停恐怕还有一段时间。

企业为求变也换帅

年终岁末,企业界也见换帅戏码。有公司为了求变换血,更换新领导。曾经听闻,换帅后高层接二连三离巢,原因可以是业务被裁减,或是前老板即将过档新公司,昔日众将一并撤退,重新开辟新疆土。

其实,历史上也不乏类似的情节。每一个朝代在开国期间,为了稳定政权,往往会将一些疆土和权力分封给其他势力。

以清朝来说,由于明末将领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协助满洲人夺得天下,因此分别将云南、广东和福建分封给他们。

汉朝的时候,刘邦也曾经为了换取稳定,与一些势力合作,将一些国土以诸侯国的方式分封出去。由于刘邦随后将所有非姓刘的诸侯王歼灭,因此后来只留下与他拥有血缘关系的宗亲诸侯国。

诸侯国的领土一般相当大,而且位于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诸侯王在封国内,不但拥有统治权,能自行征收赋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能随意调遣,俨然一个小国王。

在开国皇帝治理期间,这些诸侯国通常还会听命于中央,但一旦隔了一两代人,血缘关系疏远了,中央就会逐渐丧失控制权。

为了把权力重新回归到自己手中,无论古今,领导人似乎都无可避免地采用“削藩”的手段,将部分或者全部的分封权力收回。

手中的权力被收回,无论古今,都不会有人乐意接受。在现代,顶多是炒炒老板的鱿鱼,到别的地方另起炉灶,但在古代,很多时候却都得把命拼了。

像康熙削藩,就逼得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造反。汉景帝削藩,则闹出了七国之乱,吴国、楚国、赵国、济南国、淄川国、胶西国、胶东国一起叛变。

明朝的建文皇帝削藩,甚至搞到自己被削掉。结果是叔叔朱棣起兵造反,当了永乐皇帝,而藩王出身的朱棣当了皇帝后,同样着手削藩,并且将建文帝未完成的削藩大业完成了。

虽然领导人都知道,削藩是个危险活儿,但为了巩固权力,最终还是会选择这条路。

所谓富不过三代,帝王的传承也一样,往往走到第二、第三代就陷入瓶颈,唯有成功渡过这个关卡,才有可能顺利过渡,奠下百年基业。

放眼今日的局势也一样,权力下放后,到了下个领导上台时又会被收回,看似开倒车,但没有多少人能够逃脱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轮回。


相关内容

  • 穆天子传全文阅读
  • 记述周穆王事迹而带有虚构成分的传记作品.又名<周王传>﹑<周王游行记>.作者不详.为晋咸宁五年(279)汲县民盗掘魏襄王墓所得竹书之一.共6卷.前5卷记周穆王驾八骏马西征之事﹔后1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别名<盛姬录>.后虽有人疑为伪书﹐但一般认为它是周 ...

  • 我也奉行"一朝天子一朝臣"
  • 作者简介 ――尹明善,现年68岁,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1992年,尹明善投身机动车制造行业:2002年当选为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2003年当选为政协重庆市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首位进入省级政协领导班子的民营 ...

  • 贞观天子李世民
  • 1.贞观天子李世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_BzBlMedv0/ 2.贞观天子李世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a0CWI7kq5w/ 3.贞观天子李世民http://www.tudou.com/progra ...

  • [穆天子传]研究述论
  • 作者:周书灿 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年09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03)01-0058-08 <穆天子传>又称<周王游行记>,记述了周穆王西游昆仑而见到西王母的历史故事.其原为西晋初年魏墓所出土的大量简书中的一种,因 ...

  • 走走看看:张家界顶有神仙--天子山
  • 张家界顶有神仙--天子山 张家界顶有神仙--天子山 张家界顶有神仙--天子山 张家界的十里画廊,峡谷两岸林木葱茏,野花飘香,百鸟争鸣.寿星迎宾.采药老人.夫妻抱子.三姐妹峰在千韧绝壁之上,在云雾之中时隐若现,栩栩如生.廊道上,人来人往,好不繁忙.徒步观景的酷男靓女老夫老妻,携手悠闲.坐车观光的团队人 ...

  • 湖南张家界天子山导游词
  • 现在我们乘车前往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天子山,海拔1262.5米,因当地土家族领袖向大坤被军拥为"向王天子"而得名.天子山为台地地貌,中间高,四周低,因而视野开阔,透视线长,层次分明,气势雄浑.天子山观景,与黄石寨.金鞭溪的感觉不同.游黄石寨,您是与群峰对坐,与群峰平视:游金鞭溪,您 ...

  • 王子9.25讲座:国兴地产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
  • 这个题目是上周(9.14日开始)在浙江大学"伏击涨停特训班"的核心课程.主题是:主力或庄家的蓄势,好比"十月怀胎",拉升或涨停就是"一朝分娩". 在社会生活中,女同志"十月怀胎"之后,一旦面临"一朝分娩&quo ...

  • 喻大华-囚徒天子光绪(CCTV百家讲坛全17集)
  • <百家讲坛> 20111114 囚徒天子光绪 (十七) 皇帝驾崩之谜 <百家讲坛> 20111113 囚徒天子光绪(十六)母子西逃记 <百家讲坛> 20111112 囚徒天子光绪(十五) 荒唐的宣战 <百家讲坛> 20111111 囚徒天子光绪(十四) ...

  • 高中学生励志对联
  • 高中学生励志对联 高三学生励志对联集锦 1 书读十载,明朝一鼓作气: 剑指六月,今生青春无悔. 2 闻鸡起舞争胜龙门,谁主沉浮? 挑灯夜战咬定青山,天道酬勤. 3 卧薪尝胆会须时,雄霸你我:破茧成蝶终有日,炫舞今朝. 4 十年磨剑,要与零九争辉:三年成珠,必在六月夺目. 5 飞云高鹏,鹏程万里,决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