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蚂蚁效应-人力资源论文

“懒蚂蚁效应”对企业人才招聘的启示 摘 要:招聘合适的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如何获取适合组织发展的人力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借自然界的“懒蚂蚁效应”现象作分析,首先介绍了何为“懒蚂蚁效应”,以及如何界定企业中的“懒蚂蚁”式的人才,最后得出几点启示,希望能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招聘; 懒蚂蚁效应;人力资源管理

成功的人员招聘对于构建和维持一个成功的组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组织的成功与组织中人的素质密切相关,一项研究表明,高素质雇员的绩效达到了平均水平的129%(Boyatzes,1999)。因此,招聘合适的人以及最大限度的激励和留住合适的人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合适的人”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出来的。鉴于招聘的重要性,我们从自然界的“懒蚂蚁效应”现象来研究企业如何招聘“合适的人”。

1 “懒蚂蚁效应”的概述

1.1 “懒蚂蚁效应”的含义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便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才能勤于动脑,把足够的时间放在企业的未来或战略等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事情上。

1.2 “懒蚂蚁效应”的启示

勤与懒相辅相成,“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没有人能静下心来

思考、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就永远不能跳出狭窄的视野,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做出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在一个分工协作的组织内部,勤者与懒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大量勤者的存在,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还需要有必要懒于具体事务,却勤于思考创新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及指挥者。没有了这样的懒者,勤者极易无所适从,乱了头绪,多会做无谓劳作,往往事倍功半。

对于不能成为“懒蚂蚁”的勤劳蚂蚁,要尊重他们的工作价值,根据其能力和特点分配工作,使他们正确定位,不断认识和提高自我,注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能力,和“懒蚂蚁”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和谐共处,贡献其最大智慧和能量,携手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深入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从“懒蚂蚁效应”现象中可看出,蚁群的成功基于多方面的:合理的分工合作、各尽其长、各显其能,但“懒蚂蚁”更显重要。而对于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说,拥有“懒蚂蚁”式的员工也至关重要,这就是在组织建设中的 “懒蚂蚁效应”。

2 “懒蚂蚁”式人才的界定

在企业中,哪些员工是属于“懒蚂蚁”式员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斯科特·斯耐尔教授在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人才进行分层分类,根据人力资本的价值性和特殊性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分为核心人才、独特人才、通用型人才和辅助型人才四类。在四类人才中,只有核心人才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

斯奈尔教授认为核心人才是具有学习与创新、适应市场的战略能力的人力资本,这与“懒蚂蚁效应”中的懒蚂蚁的特点相符合。因此本文认为“懒蚂蚁”式员工相当于企业的核心人才。这些“懒蚂蚁”式员工能够思考、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跳出狭窄的视野,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做出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比如,企业中的管理者即起着“懒蚂蚁”的作用,他们身上明显具备“懒蚂蚁”的精神。他们研究战略上的问题,指导企业的方向,并知人善用。

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善于选用“懒蚂蚁”式的研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决策人才。例如,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竞争力的“奇瑞”牌汽车近几年在业界崭露头角,而“奇瑞”最初的研发班底就是别的公司淘汰下来的“懒蚂蚁”——10多个因原公司打算撤销技术中心而集体跳槽的工程师。当时,一些汽车公司热衷于为跨国汽车品牌做加工装配以获得短期利润,技术人员这些看着好像不干活的“懒蚂蚁”就不受重视甚至被淘汰。而市场却再一次证明,企业要长远发展,必

须重视“懒蚂蚁”,培养“懒蚂蚁”,奇瑞公司里就有200多个研发人员。 3 企业人才招聘存在的问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招聘作为企业获取人力资本的重要方式,企业能否保持持续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纳高素质人才是密不可分的。仔细研究中国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3.1 人才概念模糊

目前,我国企业对人才的理解存在两大误区,首先,将人才理解为高学历、深资历,认为应聘者的学历越高越好,工作经验越丰富越好,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当然,应聘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等都与这些因素有关,但对于“才”的衡量标准来说,还更应注重人的其他方面的重要能力,如: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组织管理能力等。其次,用人求全,要求过高。不能否认,各方面素质能力强的人相对于能力素质差的人来说是有优势的,但是,人岗匹配不适就难免会打消人才的积极性。

3.2 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又称为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我国的很多企业都缺乏明确的岗位分析,岗位分析往往都缺乏科学性,这一点在招聘工作中的体现就是空缺职位任职资格条件模糊。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中,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招聘时不管什么职位一律要求“高学历”和“多年工作经验”等“能岗不匹配”的现象。这其实是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结合本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制定科学的岗位分析。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常见的是企业并没有根据需求及时更新岗位说明书,往往一份岗位说明书一用就是好几年。

3.3 招聘人员非专业化

企业在实施招聘过程中,首先与应聘人员接触的是企业的招聘人员。在对企业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应聘人员会根据对招聘工作人员的第一印象来推断和评价企业组织,因此招聘人员的选择、搭配和组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有的企业招聘人员的着装及与表达反映出自身素质不高,对招聘的具

体岗位的责任缺乏充分的理解,对招聘岗位的具体职责不能准确地表述,也缺乏必要的招聘常识与甄选评价技术,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及人才的选拔。 4 “懒蚂蚁效应”对企业人才招聘的启示

4.1 招聘要坚持最佳匹配

懒蚂蚁效应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组织中分工要合理,人适其事,事得其人。这说明要根据岗位的需要来合理选人,择优用人,尤其是对基层主管的年龄、文化、能力、性格等因素结构要进行优化配置,以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和作用。因此,招聘要坚持最佳匹配原则,实现企业的“人岗匹配”, 进而提升企业的业绩和整体实力。真正有效的“人岗匹配”至少需要经历:知岗、知人、匹配三步曲。知岗最基础也是最重要工具就是工作分析。在企业管理和咨询的实践中,通过前面提到的“胜任素质”来知人,帮助企业实现最佳“人岗匹配”的有效工具。最后是知人善用,把人才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4.2 选择合适的招聘队伍

高素质的招聘队伍,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更高的公关形象,还能给企业带来高素质的人才。企业在安排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应注意其个性特征、个人修养、知识能力结构和年龄层次,使其合理搭配,形成理想的层次分布,全面提高人力资源招聘者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对应聘者的吸引力。同时企业应加强对招聘人员的全面培训。通过各种方式的组织培训,使其业务和综合素质都能达到组织的要求,能够真正地为企业招聘到适合的人力资源。

4.3 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

素质是驱动一个人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包括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根据“懒蚂蚁效应”现象,为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招聘那些能够帮助企业达成当期以及长期战略意图的具有高素质的人。基于此,企业传统的“依据候选人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背景”进行招聘甄选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同时吸引与开发“懒蚂蚁”式员工的要求。企业采用传统的招聘方式,尽管在招聘面试中设计种种问题,安排种种考核,但是成功却似乎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与传统的招聘甄选相比,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除了采用既定的工作标准与技能要求对候选人进行评价之外,还要依据候选人具备的素质对其未来绩效的指引作用来实施招聘甄选。这种基于素质的招聘甄选将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工作与个人联系起来,在遵循有效的招聘甄选决策程序的同时,提高了招聘甄选的质量。同时,整个招聘甄选以企业战略框架为基础,也使那些对企业持续成功最为重要的人员及其素质得到了重视与强化。企业实施基于素质的招聘大致可以遵循四个步骤:

首先,确定企业的招聘甄选人员需求。招聘需求一般是依据企业的战略性人才规划,当企业现有岗位需要增加人员或增添了新的工作岗位时,当企业因调职、离职引起的人员重新安置,或者当企业因临时项目或特殊任务带来的人员需求等。

第二步是定义待应聘人员所需的素质要求。在确定人员需求以后,企业要明确招聘岗位的关键专业能力素质和通用能力素质要求,为特定职位界定能力素质要求等级,例如,某部门主管岗位的通用能力素质“激励下属”为1级,专业能力素质“会计核算业务能力”为指导级。

第三步是选择进行甄选和招聘的渠道。招聘渠道一般分为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两类。外部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媒体或招募中介机构,内部招聘渠道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发布职务空缺信息,实施内部员工竞聘或工作岗位轮换等。

最后,实施招聘甄选。在具体实施招聘甄选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行为面试”的方法。行为面试法是通过一系列问题如“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您当时是怎样思考的?”“为此您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等等,收集候选人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基于候选人对以往工作事件的描述及面试人的提问和追问,运用素质模型来评价应聘人员在以往工作中表现的素质,并以此推测其在今后工作中的行为表现。

5结束语

懒蚂蚁其实很好辨认,他们有共同的特点:他们擅长学习充电,用智慧去观察,去分析,去寻找市场中新的发展机会;他们善于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企业管理的弊端,提出建设性意见,遵守规则并坚持原则;他们立足部门所辖业务,努力钻研业务,通过对各种新知识、新理念、新观念的学习,保持思路开阔,思想常新。而企业要想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雇员,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就必须在招聘工作中坚持“人岗匹配”原则,以及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以此选拔“合适的人才”,选拔对企业至关重要的“核心人才”,即本文中介绍的“懒蚂蚁”式的人才。

“懒蚂蚁效应”对企业人才招聘的启示 摘 要:招聘合适的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如何获取适合组织发展的人力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借自然界的“懒蚂蚁效应”现象作分析,首先介绍了何为“懒蚂蚁效应”,以及如何界定企业中的“懒蚂蚁”式的人才,最后得出几点启示,希望能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招聘; 懒蚂蚁效应;人力资源管理

成功的人员招聘对于构建和维持一个成功的组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组织的成功与组织中人的素质密切相关,一项研究表明,高素质雇员的绩效达到了平均水平的129%(Boyatzes,1999)。因此,招聘合适的人以及最大限度的激励和留住合适的人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合适的人”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出来的。鉴于招聘的重要性,我们从自然界的“懒蚂蚁效应”现象来研究企业如何招聘“合适的人”。

1 “懒蚂蚁效应”的概述

1.1 “懒蚂蚁效应”的含义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便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懒于杂务,才能勤于动脑,把足够的时间放在企业的未来或战略等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事情上。

1.2 “懒蚂蚁效应”的启示

勤与懒相辅相成,“懒”未必不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很忙碌,没有人能静下心来

思考、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就永远不能跳出狭窄的视野,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做出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在一个分工协作的组织内部,勤者与懒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大量勤者的存在,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是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还需要有必要懒于具体事务,却勤于思考创新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及指挥者。没有了这样的懒者,勤者极易无所适从,乱了头绪,多会做无谓劳作,往往事倍功半。

对于不能成为“懒蚂蚁”的勤劳蚂蚁,要尊重他们的工作价值,根据其能力和特点分配工作,使他们正确定位,不断认识和提高自我,注重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能力,和“懒蚂蚁”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和谐共处,贡献其最大智慧和能量,携手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发展,深入推进企业和谐发展。

从“懒蚂蚁效应”现象中可看出,蚁群的成功基于多方面的:合理的分工合作、各尽其长、各显其能,但“懒蚂蚁”更显重要。而对于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说,拥有“懒蚂蚁”式的员工也至关重要,这就是在组织建设中的 “懒蚂蚁效应”。

2 “懒蚂蚁”式人才的界定

在企业中,哪些员工是属于“懒蚂蚁”式员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斯科特·斯耐尔教授在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人才进行分层分类,根据人力资本的价值性和特殊性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分为核心人才、独特人才、通用型人才和辅助型人才四类。在四类人才中,只有核心人才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要素。

斯奈尔教授认为核心人才是具有学习与创新、适应市场的战略能力的人力资本,这与“懒蚂蚁效应”中的懒蚂蚁的特点相符合。因此本文认为“懒蚂蚁”式员工相当于企业的核心人才。这些“懒蚂蚁”式员工能够思考、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跳出狭窄的视野,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做出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比如,企业中的管理者即起着“懒蚂蚁”的作用,他们身上明显具备“懒蚂蚁”的精神。他们研究战略上的问题,指导企业的方向,并知人善用。

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善于选用“懒蚂蚁”式的研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决策人才。例如,以自主研发为核心竞争力的“奇瑞”牌汽车近几年在业界崭露头角,而“奇瑞”最初的研发班底就是别的公司淘汰下来的“懒蚂蚁”——10多个因原公司打算撤销技术中心而集体跳槽的工程师。当时,一些汽车公司热衷于为跨国汽车品牌做加工装配以获得短期利润,技术人员这些看着好像不干活的“懒蚂蚁”就不受重视甚至被淘汰。而市场却再一次证明,企业要长远发展,必

须重视“懒蚂蚁”,培养“懒蚂蚁”,奇瑞公司里就有200多个研发人员。 3 企业人才招聘存在的问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招聘作为企业获取人力资本的重要方式,企业能否保持持续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纳高素质人才是密不可分的。仔细研究中国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3.1 人才概念模糊

目前,我国企业对人才的理解存在两大误区,首先,将人才理解为高学历、深资历,认为应聘者的学历越高越好,工作经验越丰富越好,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当然,应聘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等都与这些因素有关,但对于“才”的衡量标准来说,还更应注重人的其他方面的重要能力,如: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组织管理能力等。其次,用人求全,要求过高。不能否认,各方面素质能力强的人相对于能力素质差的人来说是有优势的,但是,人岗匹配不适就难免会打消人才的积极性。

3.2 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又称为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我国的很多企业都缺乏明确的岗位分析,岗位分析往往都缺乏科学性,这一点在招聘工作中的体现就是空缺职位任职资格条件模糊。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中,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招聘时不管什么职位一律要求“高学历”和“多年工作经验”等“能岗不匹配”的现象。这其实是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没有结合本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制定科学的岗位分析。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常见的是企业并没有根据需求及时更新岗位说明书,往往一份岗位说明书一用就是好几年。

3.3 招聘人员非专业化

企业在实施招聘过程中,首先与应聘人员接触的是企业的招聘人员。在对企业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应聘人员会根据对招聘工作人员的第一印象来推断和评价企业组织,因此招聘人员的选择、搭配和组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有的企业招聘人员的着装及与表达反映出自身素质不高,对招聘的具

体岗位的责任缺乏充分的理解,对招聘岗位的具体职责不能准确地表述,也缺乏必要的招聘常识与甄选评价技术,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及人才的选拔。 4 “懒蚂蚁效应”对企业人才招聘的启示

4.1 招聘要坚持最佳匹配

懒蚂蚁效应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组织中分工要合理,人适其事,事得其人。这说明要根据岗位的需要来合理选人,择优用人,尤其是对基层主管的年龄、文化、能力、性格等因素结构要进行优化配置,以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和作用。因此,招聘要坚持最佳匹配原则,实现企业的“人岗匹配”, 进而提升企业的业绩和整体实力。真正有效的“人岗匹配”至少需要经历:知岗、知人、匹配三步曲。知岗最基础也是最重要工具就是工作分析。在企业管理和咨询的实践中,通过前面提到的“胜任素质”来知人,帮助企业实现最佳“人岗匹配”的有效工具。最后是知人善用,把人才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4.2 选择合适的招聘队伍

高素质的招聘队伍,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更高的公关形象,还能给企业带来高素质的人才。企业在安排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应注意其个性特征、个人修养、知识能力结构和年龄层次,使其合理搭配,形成理想的层次分布,全面提高人力资源招聘者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对应聘者的吸引力。同时企业应加强对招聘人员的全面培训。通过各种方式的组织培训,使其业务和综合素质都能达到组织的要求,能够真正地为企业招聘到适合的人力资源。

4.3 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

素质是驱动一个人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包括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根据“懒蚂蚁效应”现象,为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必须招聘那些能够帮助企业达成当期以及长期战略意图的具有高素质的人。基于此,企业传统的“依据候选人的知识技能以及经验背景”进行招聘甄选已经不能满足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同时吸引与开发“懒蚂蚁”式员工的要求。企业采用传统的招聘方式,尽管在招聘面试中设计种种问题,安排种种考核,但是成功却似乎总是可望而不可及。

与传统的招聘甄选相比,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除了采用既定的工作标准与技能要求对候选人进行评价之外,还要依据候选人具备的素质对其未来绩效的指引作用来实施招聘甄选。这种基于素质的招聘甄选将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工作与个人联系起来,在遵循有效的招聘甄选决策程序的同时,提高了招聘甄选的质量。同时,整个招聘甄选以企业战略框架为基础,也使那些对企业持续成功最为重要的人员及其素质得到了重视与强化。企业实施基于素质的招聘大致可以遵循四个步骤:

首先,确定企业的招聘甄选人员需求。招聘需求一般是依据企业的战略性人才规划,当企业现有岗位需要增加人员或增添了新的工作岗位时,当企业因调职、离职引起的人员重新安置,或者当企业因临时项目或特殊任务带来的人员需求等。

第二步是定义待应聘人员所需的素质要求。在确定人员需求以后,企业要明确招聘岗位的关键专业能力素质和通用能力素质要求,为特定职位界定能力素质要求等级,例如,某部门主管岗位的通用能力素质“激励下属”为1级,专业能力素质“会计核算业务能力”为指导级。

第三步是选择进行甄选和招聘的渠道。招聘渠道一般分为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两类。外部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媒体或招募中介机构,内部招聘渠道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发布职务空缺信息,实施内部员工竞聘或工作岗位轮换等。

最后,实施招聘甄选。在具体实施招聘甄选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行为面试”的方法。行为面试法是通过一系列问题如“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您当时是怎样思考的?”“为此您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等等,收集候选人在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基于候选人对以往工作事件的描述及面试人的提问和追问,运用素质模型来评价应聘人员在以往工作中表现的素质,并以此推测其在今后工作中的行为表现。

5结束语

懒蚂蚁其实很好辨认,他们有共同的特点:他们擅长学习充电,用智慧去观察,去分析,去寻找市场中新的发展机会;他们善于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企业管理的弊端,提出建设性意见,遵守规则并坚持原则;他们立足部门所辖业务,努力钻研业务,通过对各种新知识、新理念、新观念的学习,保持思路开阔,思想常新。而企业要想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雇员,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就必须在招聘工作中坚持“人岗匹配”原则,以及基于素质模型的招聘甄选,以此选拔“合适的人才”,选拔对企业至关重要的“核心人才”,即本文中介绍的“懒蚂蚁”式的人才。


相关内容

  • 懒蚂蚁效应(高考作文指导)
  • [语文]2014年高考作文押题20:"懒蚂蚁效应"写作导引及例文 [金题回放]在日常活动中,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 ...

  • HR管理懒蚂蚁效应-130514
  •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 ...

  • 管理中的蘑菇定律
  • 管理中的蘑菇定律 一个组织,一般对新进的人员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无论你是多 么优秀的人才,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 的经历,对于成长中的 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过生命的这一段,从 中尽可 ...

  • 小议公司人才发展战略
  • 摘 要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公司成员的发展,因此一个企业的人才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树立正确的人才战略,扬长避短. 关键词 人才 管理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3-000-01 企业在树立人才战略 ...

  • 蓝斯登原则 - 梯子MBA智库百科
  • 蓝斯登原则 - MBA智库百科蓝斯登原则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目录[隐藏]1 蓝斯登原则 2 寓言:忘恩负义的狐狸 3 故亊:秦穆公的马 4 点评蓝斯登原则 5 案例 [编辑]蓝斯登原则 蓝斯登原则,由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提出. 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 ...

  • 科学小论文的格式
  • 一、问题的提出:___蚂蚁为什么能找到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题的猜想:__他撒的有它的气味如:尿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题 ...

  • 论团队精神论文
  • 论团队精神 ------刘桂源 团队精神,又是一个沉重而永不枯朽的话题!人们常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这一点我感触很深!但我更记得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句话: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说的很实在,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朋友,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

  • 管理经典懒蚂蚁效应
  • <管理经典懒蚂蚁效应> 分享: 禄赞管理咨询 前言:有句老话说得好"会者不忙,忙者不会",还有句话说"君闲臣忙国必兴,君忙臣闲国必衰". 禄赞管理咨询认为,凡是忙得昏头昏脑的老板,一定是个不懂管理的老板.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 ...

  • 基本蚁群算法
  • 蚁群算法浅析 摘要:介绍了什么是蚁群算法,蚁群算法的种类,对四种不同的蚁群算法进行了分析对比.详细阐述了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将其应用于旅行商问题,有效地解决了问题.通过对旅行商问题C++模拟仿真程序的详细分析,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掌握了蚁群算法. 关键词:蚁群算法:旅行商问题:信息素:轮盘选择 一.引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