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春实用管理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2011春实用管理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1. 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完美无缺的吗?

答: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完善的综合的,但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的企业文化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海尔的企业文化有较重的“企业家文化”的痕迹,企业气氛不够活跃,缺乏团队共建的文化;海尔的深层次文化在技术和专业管理方面的研究的不够,还有很多需要深入和改进的地方;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理念和方法上也存在一些缺陷。

2. 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否是全体海尔人共建的?

答:海尔的企业文化重在全员参与、整体互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让职工体验成就感、挫折感、温暖感,危机感等不同感受,通过交流与融合,培养职工的责任感,逐渐形成大家共同首肯的价值准则。

3、 海尔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国企业文化中,最关健和最重要的是“海尔文化内核”是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真诚到永远,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和社会融合到一体,推动社会进步,”在这个内核指引开展其余6种层次文化,如经营理念,企业形象,奋斗目标等无不围绕海尔文化内核而展开。

案例二 拟订可考核的目标

1. 当他们没有得到集团公司总裁的目标时,分公司总经理能够拟定可考核的目标吗?怎样制订?这些目标会得到下属的认可吗?

答:1、⑴当集团总裁目标没有下达时,分公司总经理可以制订考核目标。因为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管理是分公司独立经营,集中核算。独立经营,对分公司的经营管理可以自主,自负盈亏。是企业分析内外环境基础上确定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分公司经理在制订目标时,应制订可控目标。

⑵制订目标:首先应该确定制订目标方法。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订法。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定,有自上而下的目标制订法,即由高层管理者,提出企业目标再交给职工讨论,提出目标再由上级批准,形成企业目标。

分公司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由分公司经理提出目标;交由各职能部门领导及职工讨论,集思文义。

⑶分公司经理提出的目标,让人感到没有依据,他应该把他制订的依据制订方法及相关知识告诉下属,让大家发表意见制订目标,这个案例中制订的目标下属不会接受。 2、对于分公司来说,要制订可行的目标,需要集团公司提供什么信息和帮助?

答:对于分公司来说,制订可行的目标必须有集团公司的主要目标,这些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企业的目标,要求各分公司或部门,围绕总目标制订出分公司可制定目标。集团公司提供的信息有:利润率、销售额、雇员数量等方面的增长、市场份额、社会责任、雇员福利、产品质量和服务、研究与开发、效率、财务稳定性等指标。

3、这位分公司经理设置目标的方法是否是最佳方法?你会怎么做?

答:这位公司经理设置可控目标的方法不是最佳。因为他学完目标管理认为好,就向下属宣读了他的目标,让下属跟我学会这种目标管理方法,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把目标制订过程,依据告诉下属,让下属与自己共同研究探讨目标管理,让下属提出各自见解相互商讨,把目标制订出来。

作业2

略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这个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创造顾客”的重要性。如果企业一味地“创造利润”,而不注重顾客这一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这样的企业可能会风光一时,但到头来仍难逃失败的命运。现在企业中由于企业制度的变迁,人们更为注意在企业发展中寻求长期稳定的利润。于是一些学者对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理论进行一定的修正,并提出,企业要以“适当利润”作为企业的目标,即追求同行业的合理利润率。还有学者提出,“满意利润”是企业的追求,即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所谓的“满意利润”。以单一的利润目标作为目标的企业只强调利润,追求企业自身的增值,并以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考核企业的绩效,这样的企业管理方法是不可取的。现在,有不少企业都追求利润,并将利润作为企业目标,将利润完成情况作为企业目标的考核标准。企业追求利润其实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地、一味地追求利润,势必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使经理人在利润的刺激下失去判断的能力和敏锐的感觉。渐渐的,企业就有可能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采用偷工减料降低成本,歪门邪道提高售价等慢性自杀的经营方式,将企业一步步推进金钱“盖”起的“坟墓”。

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告诫我们,“必要的最低的利润”是维持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企业创造顾客,意味着企业管理应着眼于有效地利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顾客对企业的不同要求,只有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企业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和发展。企业只有得到顾客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创造顾客”无形中就是为企业创造一笔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的财富、利润! 众所周知的海尔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张瑞敏曾说:“有生于无,无形财富可以变成有形财富。”从一个层面上看,“创造顾客”本身就是将无形财富变成有形财富,顾客才是企业最大的生命源泉。“海尔”的企业文化明确地提出,“用户永远是对的”、“把用户的烦恼降到零”、“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开发的课题”„„每一条企业文化都将顾客放在第一位,因为“海尔”正在细心地“创造顾客”。 大家都知道,“海尔”的质量好,信誉好、售后服务好,其实这些都是在“创造顾客”,“创造顾客”不需要机器生产,不需要手工加工,不需要筹备原料,更不需要考虑销售,其实“创造顾客”需要企业用心经营,将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顾客能感到满意,这样便上“创造顾客”,创造出企业的最大利润。

作业3

1.保罗作为一位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3)选择广告媒体不当,G 品牌销售额下降。

(4)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H 品牌销售,使定额没完成。

(5)企业招聘人员多,人员不熟悉业务影响D 品牌销售,虽然销售额没下降,但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3. 修订标准,制定下月销售定额。

下月销售标准定额表 单位:百万元 品牌名称标准定额制定标准定额说明

A1000比上年标准定额下降75,大力促销,向其他地区扩展业务。 B634比上月实际持平 C912比上月实际持平 D622比上月实际持平

E640市场有潜力加强推销可以完成。 F160与上月标准持平

G225与上月标准持平,经过市场开发可以完成

H75比上月实际增加10因为产品质量不稳,影响销售额,提高质量前提下,保持现有市场。 I250比上月计划增80百万,必须做员工思想工作 合计4518

比上月标准4518-43600=218百万 增加218百万 比上月实际销售额增加4518-4464=54百万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除了下列( C )项。

A 制约作用 B 决定作用 C 领导作用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B )

A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 《科学管理理论》

3.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A )

A 社会技术系统 B 社会经济组织 C 社会经济系统

4.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 A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 生产流程 B 生产管理 C 作业管理

5.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 A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 资源配置的优化 B 利益的再分配 C 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6.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B )原则。

A 关键性 B 权变性 C 现实性

7.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 A ),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成立。

A 参与制定目标设定法 B 专家目标设定法 C 员工目标设定法

8.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 B )的方法。

A 市场预测 B 定性预测 C 定量预测

9.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因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7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900元,那么其保本的产量至少是( A )。A 5000 B 6000 C 4500

10.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B )

A 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 B 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

C 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11.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 A )较为合适。

A 4---8人 B 6----8人 C 8-----10人

12.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从中央到地方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A A 因事择人 B 因人择事 C 量才使用

13.领导者的自身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 C )等因素。

A .品德、学识、资历、情感 B.品德、学识、能力、胆识 C.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14.领导得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 C )领导。

A 集权型 B 分权型 C 均权型

15.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 B )等方面。

A 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谦虚谨慎 B 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C 以理服人、体贴下情、量才适用

16.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支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B )

)原则。

A 不为法 B 转移法 C 缓冲法

17.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归为五层次。他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已的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著名的

( B )。

A 双因素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 过程型激励理论

18.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B )

A 现场控制 B 前馈控制 C 即时控制

19.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A )

A 正式组织 B 非正式组织 C 企业结构

20.以下列举了现场控制必备的条件,除了( B )项。

A 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B 不相识部门的明确划分 C 适当的授权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 1. 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错。结构 改为 部门)

2. 2. 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错。人的组织 改为 非正式组织)

3. 3.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对)

4. 4. 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错。智慧不同 改为 心智模式不同)

5. 5.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目标。

(错。管理革命 改为 管理实践)

6. 6. 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等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

(错。目标性特征 改为 超前性特征)

7. 7. 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对)

8. 8. 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这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错。培训 改为 轮换)

9. 9. 凡正面难以处理的问题,你不妨灵活适时地运用“逆向思维”来个“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能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亦即所谓的逆向思维法。

(错。逆向思维法 改为 换位法)

10. 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处理过程。

(错。信息处理过程 改为 信息反馈过程)

三、论述题

试对目标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评价。

答:⑴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

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

⑵ 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是一种民主的、强调职工自我管理的管理制度;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⑶目标管理制度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管理方法,有其优缺点。

优点:1、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数据表明,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参与实施过程的话,生产管理效率平均提高56%;

2、 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目标管理的自我控制原则要求机构的设定以分权为基础,即授权充分,职责明确;

3、 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职工参与目标的设定,通过授权自主完成,同时实行“能力至上”的人事考核与评价体系,对职工的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目标管理的自我控制与上级控制相结合的目标控制体系,保证了在目标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矫正各种偏差,保

证劳动的有效性。

缺点: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由于企业是开放的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活动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要把企业的目标具体化有一定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目标管理的思想基础使职工具有全居观念,长远观念,这种思想的形成需要企业长期对职工进行教育,并通过规

章制度限制本位主义、急功近利思想的滋长,比起单向的命令式管理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征难以完全一致。由于目标设定中对不同部门的目标过错成度很难作出精确判断,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

4、企来职工素质的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由于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是企业可以形成自觉、自愿、愉快地工作环境,职工乐于发挥潜力,承担责任,实

现自我管理,体验工作成就感,而且认为工作中的成就感比金钱更重要,但实践并不完全如此。

综上所述,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条件的限制,目标管理只能逐渐推行,需要长期坚持,才能逐渐挖掘出

它的效益。

实用管理基础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教材对管理的性质进行了阐述, 下列(A)的说法不正确。

A .管理具有时效性 B.管理具有科学性 C .管理具有艺术性 D.管理具有二重性 2.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除了下列(B )项。

A .影响作用 B.领导作用 C.制约作用 D.决定作用

3.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D )。 A.指挥 B.控制 C.协调 D.计划 4.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和( A )。

A .具体职能 B.计划职能 C.指挥职能 D.控制职能 5.就管理的职能而言, 法约尔认为, (C )。

A . 管理就是决策

B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 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 .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 .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去完成一定的工作

6.一般来说,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和(A)。 A .变动性 B.稳定性 C.直接性 D.间接性 7.“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 ) A .泰罗 B.法约尔 C.西蒙 D.韦伯 8.在对外部环境基本特征的表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 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 B. 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变动性等基本特征 B. 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多样性等基本特征 D. 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相对性等基本特征 9.“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是强调( D )的重要性。 A.预防 B.预测 C.组织 D.计划

10.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 (C )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其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 A 、领导 B、协调 C、控制 D.计划

11.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 它是由(B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 、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关系 C 、目标、部门和效率 D.目标、部门和人员 12.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 就需要有控制职能,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 )。

A 、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C 、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 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13.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 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他被誉为(C )。 A 、工业管理之父 B、科学管理之父 C 、经营管理之父 D.行政管理之父

14.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 正式组织是以(D )为重要标准。 A、感情的逻辑 B、正规的程序 C 、科学的理念 D.效率的逻辑

15.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A )组织形式。 A 、最有效和合理的 B、最符合需要的 C 、最经济和合理的 D.最先进科学的 16.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被称为(D )。

A 、经验教学 B、案例学派 C 、案例教学 D.经验学派 17.战略管理的核心是(C )。

A . 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进行操作方法和作业方面的管理问题 B . 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进行有效的管理 C . 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进行价值观的培养

D .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 二、判断并改正

1.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 理由:管理的艺术性, 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2.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是一个静态的协作过程。(×)理由: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静态的协作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做出决策, 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理由: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 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 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理由:现代企业管理学派认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决策 5.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 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 (×) 理由: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

6.管理的各种功能既体现管理的基本任务, 又反映了管理的全过程, 而且管理的原理、原则都要通过管理的功能发挥作用。 (×) 理由:管理上一切社会组织必备的功能,其目标、方式、对象都是由组织内部要素决定的。

7.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 理由: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他是由目标、部门和关系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8.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理由: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9.决策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 理由: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10.奖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 其作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 理由:激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其作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使人们能以最大的努力和主动性投入工作并取得最大成效。

11. 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其手段都是控制与协调。 12.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 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13.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 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 理由: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系统

14.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 理由: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15.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 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 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 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 理由: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 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 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 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经济管理理论 16.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 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 理由: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 其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17.梅奥认为, 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 人们必然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系, 产生感情, 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 要求个人服从, 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 理由:梅奥认为, 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 人们必然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系, 产生感情, 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 要求个人服从, 这就形成了非正式组织

18.彼得·圣吉教授认为, 不同的人, 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 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 (×) 理由: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19.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 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0. 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个人感情关系的一种结构。在正式组织中, 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 (×)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

1. 狭义的计划指的是(B )。

A .执行计划 B.制定计划 C.计划准备 D.检查计划 2.涉及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的下列各种说法中, 错误的是:(C )。

A. 计划工作的普遍存在 B.计划工作居首要地位C .计划是一种无意识形态 D.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 2. 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属于( B)计划。 A.综合 B.专项 C.生产 D.财务 4.( D )也被称为数字化的计划。 A.政策 B.目标 C.规则 D.预算 5.计划工作的核心是(C )。 A 、组织 B、决策 C、预测 D.领导 6.战略性计划一般由(A )负责制定。

A、董事会 B、高层管理人员 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7.公司政策规定工作人员享有假期, 为实施这项政策公司编制了度假时间表, 制订了假期工资率、支付办法, 以及申请度假的详细说明, 这属于(B )。 A 、规划 B、程序 C、策略 D.规则

8.年度计划一般属于(D )计划。 A 、生产 B、长期 C、中期 D.短期

9.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的是(D )。

A 、泰罗 B、梅奥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10.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 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至于危及企业的生存, 因此他提出, 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 C )。 A 、技术创新 B、信誉至上 C、创造顾客 D、质量优良

11.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 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 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B )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 C、程序性 D、权变性 1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 以下哪种作法是不对的?(C )。

A 、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 B、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C 、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 D、期限适中 13.一些学者提出, 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 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 人们只能得到(B )。 A 、适当利润 B、满意利润 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14.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 我们有理由相信, (C )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 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 A 、创造利润 B、成功决策 C、企业长寿 D、最大利润 15.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 )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A 、利润目标 B、顾客之上 C 、融入社会责任 D、满意利润 16.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般来说, (A )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 、利润目标 B、短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长期目标

17.管理学家(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 提出:工作成果=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A 、E·C·施勒 B、彼德·德鲁克 C 、D·麦格雷戈 D、R·利克特 18.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 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 C )。 A .德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二.判断正误

1.计划是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一定时期内具体任务的安排, 他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理由: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指定计划,即根据组织的内外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及现实目标的方法 2.程序是思想的指南。 (×) 理由:程序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思想的指南

3.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做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 所以, 在制定计划时, 我们应该考虑包括计划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和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 理由:计划的效率是指以最低的成本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能力

4.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 政策必须保持灵活性和及时性。 (×) 理由: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政策必须保持一贯性和完整性

5.程序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 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 理由:程序就是办事手续,是对所要进行的行动规定时间顺序

6.长期计划往往是战略性计划, 它规定组织在较长时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 (√) 理由:长期计划往往是战略性计划, 它规定组织在较长时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

7.网络计划技术法就是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来求解最优方案的计划方法。 (×) 理由:网络计划技术法就是利用网络理论,制订计划,并对计划进行评价、审定的技术方法 8.依据权变原则, 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看来, 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 理由: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计划, 并逐期向前推移, 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9.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 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 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 理由: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 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 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10.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 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 理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 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11.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 理由:目标管理体现以一个全面的管理思想

12.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 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理由: 13.从形式上看,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 (√) 理由:从形式上看,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14.彼得·德鲁克认为, 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 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 理由:彼得·德鲁克认为, 企业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他认为只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 以至于危及企业的生存

15.目标管理强调成果, 实行“效益至上”。 (×) 理由: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 他用系统的方法, 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 16.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 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 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17.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 因此,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 理由:目标期限要适中, 将长期目标分解为一定的短期目标, 有利于目标的监督考核, 也有利于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18.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 最早将其应用到管理之中的企业, 也是在美国。 (×) 理由: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 最早将其应用到管理之中的企业, 是在日本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

1.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 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 这种决策属于( A )。 A 、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业务决策 D、程序化决策

2.该项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和随机性, 又无先例可循且有大量不确定因素, 其方法和步骤也难以程序化和标准化, 这项决策就是( D )。 A 、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3.业务决策中, 例如生产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经常重复发生, 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 属于(B )。 A.日常管理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

4.在确定决策目标时, 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 C )的基础上。 A.需要 B.可能C. 需要和可能D. 必要的利润

5.例外决策, 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 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 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化, 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又称为( D )。 A 、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 、战略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6.假如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 但每个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几种结果, 方案的选择由概率决定。那么, 这种决策属于(A )决策。 A 、风险型 B、不确定型 C、确定型 D、非程序化决策 7.决策程序的首要环节是( C )。

A. 确定决策原则 B.确定决策方法C 、确定决策目标 D、拟定可行方案

8.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 固定成本为20万元, 单位可变成本为100元, 每台售价200元, 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是( B )。 A 、400台 B、2000台 C、4000台 D20000台 以下未修改

9.某公司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 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 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 那么, 当该企业的产量达到20万件时, 其总成本为( C )万元。 A .110 B.1010 C.1100 D.11000

10.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 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 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 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 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 C )。 A.安全 B安全 C.不太好 D.要警惕 附表: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全状况表 经营安全率S

>30%

25%--30%

15%--25%

10%--15%

经营安全状况 安全 较安全 不太好 要警惕 危险

11.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丙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 每种方案都面临畅销、较好、一般和滞销四种状态, 每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那么, 用决策树法选出的最优方案是( )方案。 A .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12.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 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 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较

那么, 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 )。 A .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二.判断正误

1.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 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 所以说特尔菲法属定量决策。(×) 理由:特尔菲属于定性决策, 但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

2.没有目标, 就没有决策。(√) 理由:确定决策目标是决策的前提

3.战术决策是指属于日常活动中有关提高效率和效益、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的决策, 多为程序化决策。(×) 理由:战术决策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

4.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4万元, 单位售价2200元, 单位可变成本1000元, 若企业目标利润为10万元, 则企业应完成的经销量为100万件。 (×) 理由:经销量=(固定成本+利润)/(单位售价-单位可变成本)=(14万=10万)/(2200-1000)=24万/1200元=200件

5.当一个决策方案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可能状态, 每一种状态都以一定的可能性出现, 并对应特定的结果时, 这种已知方案的各种可能状态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决策, 可以采用盈亏平衡点法。 (×) 理由: 当一个决策方案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可能状态, 每一种状态都以一定的可能性出现, 并对应特定的结果时, 这种已知方案的各种可能状态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决策, 称为风险型决策方法

6.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 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 (×) 理由: 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 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可行性特征

7.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 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 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订。 (×) 理由: 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 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 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中层领导制订

8.经常重复发生, 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 就是非程序化决策。 (×) 理由: 经常重复发生, 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 就是程序化决策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

1.提出组织的定义是“两人以上有意识地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的人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 B )。

A 、韦伯 B、巴纳德 C、厄威克 D、古利克

2. 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是(A )。

A. 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B. 实现企业目标C. 职工的权责利关系D. 一项管理职能

3. 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是( D)。

A 、权责利关系B. 一项管理职能C 、分工合作关系D 、实现企业目标

4.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D )。

A 、结构等级 B、非正式组织 C 、企业结构 D、正式组织

5.采取多种经营, 向几个领域扩张的发展战略, 这样的企业多采用( D )的模式。

A 、集权 B、授权 C、均权 D、分权

6.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 它们包括:( B )。

A 、共同的目标, 相互的协调, 信息的交流 B 、共同的目标, 合作的意愿, 信息的交流

C 、共同的目标, 合作的意愿, 情感的沟通 D 、相互的协调, 合作的意愿, 情感的沟通

7.当企业外部环境比较稳定, 预测可信度较高, 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可以较多地运用规范的手段来实现, 权力分配可以体现(A )的特点。

A 、集权 B、分权 C、均权 D、授权

8.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力较强, 则适于采用( C )。

A 、均权管理B 、分权管理 C、集权管理 、不确定

9.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 产品品种少, 主要是进行标准化生产, 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一般适于采用( A )组织形式。

A 、集权式 B、分权式 C、均权式 D、不确定

10.各种标准化制度, 例会制度, 现场办公等属于( C )。

A 、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B、结构协调方式 C 、制度协调方式 D、相互调整方式

11.针对组织结构存在的某些缺陷, 通过设立临时性或长久性的协调人员或协调组织实现协调, 这种协调方式属于( B )。

A 、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B、结构协调方式 C 、制度协调方式 D、相互调整方式

12.组织结构设计的主体阶段是(C )。 A.因素分析B. 职能分解与设计C. 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D. 运行保障设计

13.( C)即M 型结构。

A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B. 控股型组织结构C.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D. 矩阵制组织结构

14.根据决策的重要性, 若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比较重要, 影响面较大, 则表明该组织的权力划分特征是( A )。

A 、分权程度较高 B、集权程度较高 C 、集权分权程度相当 D、不确定

15.(B )组织结构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展起来的, 由铁路公司发展的高层管理方法和家族式企业发展的中层管理方法综合而成的。

A 、M 型 B、U 型 C、H 型 D、矩阵制

16.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一般认为, 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B )较为合适。

A 、4人以下 B、4~8 C、8~10 D、10~15

二.判断正误

1.组织作为人的集合, 就是简单的个人的加总。 (×)理由: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

2.电影院的观众是拥有特定的共同目标的群体, 所以, 他们是一个组织。 (×) 理由:电影院的观众虽然拥有特定的目标, 但他们之间没有分工协作这一组织的重要特征, 所以他们不是一个组织

3.组织的动态的管理学含义是指组织结构, 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 (×) 理由: 组织的动态的管理学含义是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 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4.企业组织中, 一些有共同情感和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组成的小团体被称作协作组织。 (×) 理由: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自发产生的, 具有共同感情的团体

5.管理幅度越大, 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 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 理由:当组织规模一定时,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管理幅度越宽, 层次越少, 其管理组织结构的型式呈扁平型. 扁平型组织结构由于上下联系渠道短, 可以减少管理人员. 但管理幅度加大, 会增加横向协调的难度.

6.企业在确定其上下级权力划分时, 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是企业产品种类的多少, 专业化生产企业, 比如汽车制造等, 由于规模较大, 一般应采用分权模式。 (×) 理由:如果是专业化生产企业, 如汽车制造, 钢铁冶炼等企业, 尽管企业的规模很大, 但集权模式对他仍然是适用的

7.当外部环境处于剧烈变化状态时,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些临时性的部门、通畅的信息传递、分权程度的提高, 发挥员工的潜力, 减少外部环境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 理由:

8.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 对领导意图能很好领会, 则适合采取集权管理。 (×) 理由: 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 对领导意图能很好领会, 则适合采取分权管理

9.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 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技术权力要求分散, 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 理由:

10.组织结构的具体模式有许多种, 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直线制和事业部制。 (√) 理由:

11.管理层次的增加必将导致管理人员数量的急剧增加, 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 所以应尽量减少管理层次。 (√) 理由:在管理幅度一定时, 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规模大, 层次多, 则呈高层型结构

12.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 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 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 层次多, 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 理由:在管理幅度一定时, 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规模大, 层次多, 则呈高层型结构; 反之, 规模小, 层次少,则呈扁平型结构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

1. 组织各资源要素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是( D )。

A 、财力资源 B、文化资源C 、物力资源 D、人力资源

2.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B )原则。

A 、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 、任人唯贤 D、因事择人

3.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 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 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A )。

A、非结构式面谈 B、无领导小组讨论 C 、结构式面谈 D、即席发言

4.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A )获取信息。

A 、关系部门 B、上级部门 C 、下属部门 D、主要领导

5. 将考评问题分级分类列表, 发放给被调查者并要求填好后送回, 由考评小组进行数据综合的考评测验方法是(D )。

A 、专家评估法 B、排队法 C、目标考评法 D、问卷法

6.在管理人员选聘过程中, 为防止“彼德现象”发生, 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A )。

A 、临时职务 B、职务轮换 C 、委以助手职务 D、角色扮演

二.判断正误

1.采用外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 有利于鼓舞士气, 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理由: 采用外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 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 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

2.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 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 理由:管理者未必是专家, 但了解一定的饿专业知识, 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仍是管理者不可缺少的条件

3.在管理人员考评时, 由上级人员填写的考评表主要是考核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 (×) 理由: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是德, 能, 勤, 绩及个性

4.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 可能遭遇各种事件, 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 理由: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 可能遭遇各种事件, 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 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 理由:职务轮换, 即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

1.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A )。

A. 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B.品德、学识、能力、资历

C. 品德、学识、资历、情感 D.品德、威信、能力、情感

2. 领导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行为、组织目标、行为结果等共同构成的内容体系, 其中, 领导行为的主体是(C )。

A 、组织目标 B、行为结果 C、领导者 D、被领导者

3.有关领导者向其下属部门或个人下达命令或指示的权力是( C )。

A 、决策权 B、组织权 C、指挥权 D、人事权

4.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 A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A 、性格理论阶段 B、行为理论阶段 C 、效用领导阶段 D、权变理论阶段

4.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 不去直接处理, 而是先搁一搁, 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D )。

A 、不为法 B、糊涂法 C、缓冲法 D、转移法

6.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的领导理论是( C )。

A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B、管理系统理论 C 、管理方格理论 D、情境领导理论

7.利克特和阿吉里斯提出的领导理论是(D )。

A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B、情境领导理论 C 、管理方格理论 D、管理系统理论

8.领导者有意分散领导权, 给部属以极大的自由度, 只是检查工作成果, 不主动做指导除非部属有要求, 这种领导类型属于(C )。

A 、专断型领导 B、民主型领导 C 、自由型领导 D、放任型领导

9.在“独裁式”的领导方式到极度民主化“放任式”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许多种领导方式, 哪种方式好与不好, 关键取决于各种客观因素, 这种观点是( A)的观点。

A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B、随机制宜理论 C 、管理方格理论 D、情境领导理论

10.‘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 (B )领导方式对生产和工作的完成情况很关心, 却很少关心人的情绪, 属于任务式领导。

A 、1-1型 B、9-1型 C、1-9型 D、5-5型

二.判断正误

1.按领导权力控制程度, 可以把领导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授权型领导。 (×)理由: 按领导权力控制程度, 可以把领导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2.菲德勒的环境三维因素包括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 (√) 理由: 菲德勒的环境三维因素包括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 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

3.分权型领导方式主张分工负责、分层负责, 以提高工作效率, 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 (×) 理由:分权型领导只决定目标, 政策, 任务的 ,对部属在完成各个阶段上的日常活动不加干预

4.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 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 理由: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将才”应该多一些, 但也必须有几为”帅才”式干部来掌舵

5. 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 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 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 理由: 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 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 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

1.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D )。

A 、抑制 B、紧张 C、防范 D、挫折

2.激励方法得当, 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的研究, 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能力可发挥到(C )。

A 、60%—70% B、70%--80% C 、80%--90% D、90%以上

3.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A)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 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 、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4.根据佛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式, 一般说来, 效价越高, 期望值越大, 激励的水平就越(A )。

A 、高 B、低 C、一般 D、不能确定

5.根据强化理论, 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 这就是(C )。

A 、自然消退 B、惩罚 C、消极强化 D、积极强化

5. 成就需要理论一般适用于(B )的研究。

A 、普通员工 B、技术人员 C、主管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二.判断正误

1.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 对一般职员来说, 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2.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于1964年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来的。 (×)理由: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

3.在物质激励中, 最突出的就是金钱。金钱是惟一能激励人的力量。 (×) 理由: 在物质激励中, 最突出的就是金钱。金钱是惟一能激励人的力量, 但金钱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蒺激励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4.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 (√) 理由: 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

5. 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

1.能够有效地监督组织各项计划的落实与执行情况, 发现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 这一管理环节是( C )。

A .领导 B.组织 C.控制 D.协调

2.以下列举了现场控制必备的条件, 除了(D )项。

A .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B.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 C .适当的授权 D.部门的明确划分

3.即时控制通常又被称作( D)。 A .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作业控制 D.现场控制

4.在集中控制中, 信息处理、偏差检测、纠偏措施的拟定等都是由(A )统一完成的。

A .控制中心 B.最高决策层 C .中级管理层 D.监督机构

5.将组织管理系统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地实施内部直接控制, 这就是(A )。

A .分散控制 B.分层控制 C .集中控制 D.内部控制

6.控制活动过程中, 管理人员所在的部门、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 实施控制的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 (B )主要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A .高层管理人员 B.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 C.重点部门管理人员 D.科研部门管理人员

7.一个组织的全部行为活动构成控制的( B)。

A .目的 B.客体 C.媒体 D.主体

8.控制系统是指由(D )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A .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载体 B.控制实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

C .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目的 D.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

9.控制应当从实际目标出发, 采用各种控制方式达到控制目的, 不能过分依赖正规的控制方式, 也要采用一些能随机应变的控制方式和方法。这就是控制的()。

A .随机性原则 B.灵活性原则 C.多变性原则 D.弹性原则

10.制定控制标准的时候, 要注意把标准变成定量指标, 这才符合制定控制标准的(A )要求。

A .可检验性 B.可操作性 C.应用性 D.可行性

11.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 质量的涵义就是指(B )。

A .产品质量 B.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C .工作质量 D.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12.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品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A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B .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C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 D.产品达到国家计划规定的质量标准

13.全员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主要是通过(A )完成的。

A .质量小组 B.技术小组 C .检测小组 D.临时小组

14.QC 小组的概念是由(C )管理专家提出的。

A .美国 B.中国 C.日本 D.德国

15.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就是预算。它具有( )的特点。

A .计划性、预测性和控制性 B.计划性、预测性和时间性

C .实践性、预测性和时间性 D.计划性、预测性和监督性

16.财政收支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动余地, 这种预算属于( B )。

A .弹性预算 B.刚性预算 C .收入预算 D.支出预算

17.零基预算法是由( C )提出来的。

A .中国人 B.日本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

18.成本控制的直接对象是( B )。

A .管理者 B.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开支 C .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 D.成本控制者

19.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是管理过程中的( D )。

A .作业层 B.物 C.财 D.人

20.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有多种, 假如以企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来制定目标成本, 这种方法属于( A )。

A .定额法 B.劳动定额法 C.计划法 D.历史成本法

二.判断正误

1. 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 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 就是控制。 (√)理由: 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 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 就是控制

2.前馈控制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面对面进行的控制活动。 (×) 理由:现场控制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面对面进行的控制活动

3.一般来说, 集中控制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组织。 (×) 理由:集中控制只是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组织, 或必须时刻保持上下高度一致的组织

4.分层控制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整体一致性。 (×) 理由: 集中控制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整体一致性

5. 有效的控制只能针对关键项目, 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点的控制, 这就是控制的目标原则。 (×) 理由:

6.坚持控制的经济性原则, 一要有选择地实行控制;二要降低控制的各种耗费。 (×) 理由:

7.有效的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即制定标准、衡量工作绩效和分析偏差。 (×) 理由: 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制定标准,2. 衡量工作绩效3. 纠正偏差

8.产品的核心是物品的有用性, 凡是影响产品货币价值的各种性能, 都是产品的质量或者质量特征。 (×) 理由: 产品的核心是物品的有用性, 或者是服务的效用. 凡是影响产品货币价值的各种性能, 都是产品的质量或者质量特征

9.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理想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 (×) 理由: 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

10.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主要人员参与和主要过程的质量管理。 (×) 理由: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了动态的过程控制

11.预算是未来需要达到的工作指标数值, 也是组织中涉及收入支出活动的一种数量化标准, 这就是预算的控制性特点。 (×) 理由:预算是指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 预算多数是指财务预算, 即用财务数字表明的组织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费用和总收入, 净效益等

12.一般来说, 弹性预算控制性较强, 但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且不利于发挥执行人的积极性。 (×) 理由: 弹性预算控制性较强, 灵活性掌握不好就成了失控, 可控制性差, 克制力度弱

13.零基预算是将前一时期预算水平作为下一时期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加以考虑。 (×) 理由:零基预算的基本思想, 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 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都视为从零开始, 重新编制预算.

14.成本控制本质上是要实现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目标, 促使各个部门在明确成本责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 以增强管理者的成本意识、提高成本效率。 (√) 理由: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

1. 协调最基本的手段就是( A)。

A .加强信息沟通B .制定规章制度.强调组织纪律D .运用组织的凝聚力

2.企业要顺利运转, 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 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 这就是(B )。

A .管理 B.协调 C.组织 D.指挥

2. 为保持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以促进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管理者的协调工作必须围绕总目标进行。从此意义上讲, 实现组织分工与协作的有效工具是(C )。

A .制定计划 B.加强沟通 C.目标管理D .明确责任

3. 对生产要素进行协调的主要工具是( C)。

A .会议B .制定工作程序 C.计划 D.原材料供应制度

5.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 D)。

A .正式途径内的关系 B.工作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C.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D.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

6.20世纪40年代以前, 管理学界对冲突的认识是这样的:(A )。

A .冲突具有二重性 B.冲突对组织是不利的C .冲突具有有利的一面D .冲突对组织的影响很小

7.表现程度最激烈的冲突就是:(D )。

A .对抗 B.竞争 C.辩论 D.战斗

8.最简单的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就是( B )。

A.强制解决 B.回避 C.妥协 D.合作

9.有了(B ), 信息沟通进入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 从而沟通更有效、更及时和更全面。

A .通畅的信息传递途径 B.现代管理信息系统 C .信息的传递与被理解 D.信息的及时传递

二.判断正误

1.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 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这就是管理的领导职能。 (×)理由: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从一定意义上说, 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协调关系。 (√) 理由:从一定意义上说, 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协调关系

3.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组织内以及组织与外部各种关系而制定的各项制度, 是协调的主要依据(×) 理由: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组织内各种关系而制定的,他明确了各部门在完成企业目标中应承担的职责范围,以及应提供的配合,是协调工作的主要依据

4.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是重要的外部关系, 良好的股东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理由: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是重要的内部关系, 良好的股东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企业要顺利运转, 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 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 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 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 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 理由:企业要顺利运转, 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 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 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 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协调, 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6.现代冲突理论认为, 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理由: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人们对冲突的认识有所变化,即从人际关系角度看,组织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接纳冲突

7.两个企业为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方面产生的冲突属于竞争, 此时对抗双方的行为都缺乏理性控制。 (×) 理由:在竞争状态下,双方的对抗程度要小于战斗的状态,而且对抗双方对自己的行为都有一定的理性控制。在两个企业为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竞争等,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冲突,争夺的结果往往是双方达成一种均衡状态而生存。

8.没有冲突或冲突太多都属于破坏性冲突, 最终导致组织绩效低下。(√) 理由:没有冲突或冲突太激烈(或太多)属于功能失调的冲突,即破坏性冲突,最终导致组织绩效低下。

9.信息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 理由:信息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10.信息源、要传递的信息和信息接受者是沟通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 理由:编码、沟通通道和译码是沟通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2011春实用管理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1. 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完美无缺的吗?

答: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完善的综合的,但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的企业文化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海尔的企业文化有较重的“企业家文化”的痕迹,企业气氛不够活跃,缺乏团队共建的文化;海尔的深层次文化在技术和专业管理方面的研究的不够,还有很多需要深入和改进的地方;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理念和方法上也存在一些缺陷。

2. 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否是全体海尔人共建的?

答:海尔的企业文化重在全员参与、整体互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让职工体验成就感、挫折感、温暖感,危机感等不同感受,通过交流与融合,培养职工的责任感,逐渐形成大家共同首肯的价值准则。

3、 海尔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国企业文化中,最关健和最重要的是“海尔文化内核”是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真诚到永远,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和社会融合到一体,推动社会进步,”在这个内核指引开展其余6种层次文化,如经营理念,企业形象,奋斗目标等无不围绕海尔文化内核而展开。

案例二 拟订可考核的目标

1. 当他们没有得到集团公司总裁的目标时,分公司总经理能够拟定可考核的目标吗?怎样制订?这些目标会得到下属的认可吗?

答:1、⑴当集团总裁目标没有下达时,分公司总经理可以制订考核目标。因为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管理是分公司独立经营,集中核算。独立经营,对分公司的经营管理可以自主,自负盈亏。是企业分析内外环境基础上确定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分公司经理在制订目标时,应制订可控目标。

⑵制订目标:首先应该确定制订目标方法。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订法。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定,有自上而下的目标制订法,即由高层管理者,提出企业目标再交给职工讨论,提出目标再由上级批准,形成企业目标。

分公司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由分公司经理提出目标;交由各职能部门领导及职工讨论,集思文义。

⑶分公司经理提出的目标,让人感到没有依据,他应该把他制订的依据制订方法及相关知识告诉下属,让大家发表意见制订目标,这个案例中制订的目标下属不会接受。 2、对于分公司来说,要制订可行的目标,需要集团公司提供什么信息和帮助?

答:对于分公司来说,制订可行的目标必须有集团公司的主要目标,这些主要目标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企业的目标,要求各分公司或部门,围绕总目标制订出分公司可制定目标。集团公司提供的信息有:利润率、销售额、雇员数量等方面的增长、市场份额、社会责任、雇员福利、产品质量和服务、研究与开发、效率、财务稳定性等指标。

3、这位分公司经理设置目标的方法是否是最佳方法?你会怎么做?

答:这位公司经理设置可控目标的方法不是最佳。因为他学完目标管理认为好,就向下属宣读了他的目标,让下属跟我学会这种目标管理方法,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把目标制订过程,依据告诉下属,让下属与自己共同研究探讨目标管理,让下属提出各自见解相互商讨,把目标制订出来。

作业2

略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这个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创造顾客”的重要性。如果企业一味地“创造利润”,而不注重顾客这一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这样的企业可能会风光一时,但到头来仍难逃失败的命运。现在企业中由于企业制度的变迁,人们更为注意在企业发展中寻求长期稳定的利润。于是一些学者对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理论进行一定的修正,并提出,企业要以“适当利润”作为企业的目标,即追求同行业的合理利润率。还有学者提出,“满意利润”是企业的追求,即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所谓的“满意利润”。以单一的利润目标作为目标的企业只强调利润,追求企业自身的增值,并以利润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考核企业的绩效,这样的企业管理方法是不可取的。现在,有不少企业都追求利润,并将利润作为企业目标,将利润完成情况作为企业目标的考核标准。企业追求利润其实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地、一味地追求利润,势必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使经理人在利润的刺激下失去判断的能力和敏锐的感觉。渐渐的,企业就有可能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采用偷工减料降低成本,歪门邪道提高售价等慢性自杀的经营方式,将企业一步步推进金钱“盖”起的“坟墓”。

彼得•德鲁克的观点告诫我们,“必要的最低的利润”是维持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企业创造顾客,意味着企业管理应着眼于有效地利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顾客对企业的不同要求,只有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企业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和发展。企业只有得到顾客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创造顾客”无形中就是为企业创造一笔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的财富、利润! 众所周知的海尔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张瑞敏曾说:“有生于无,无形财富可以变成有形财富。”从一个层面上看,“创造顾客”本身就是将无形财富变成有形财富,顾客才是企业最大的生命源泉。“海尔”的企业文化明确地提出,“用户永远是对的”、“把用户的烦恼降到零”、“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开发的课题”„„每一条企业文化都将顾客放在第一位,因为“海尔”正在细心地“创造顾客”。 大家都知道,“海尔”的质量好,信誉好、售后服务好,其实这些都是在“创造顾客”,“创造顾客”不需要机器生产,不需要手工加工,不需要筹备原料,更不需要考虑销售,其实“创造顾客”需要企业用心经营,将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顾客能感到满意,这样便上“创造顾客”,创造出企业的最大利润。

作业3

1.保罗作为一位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3)选择广告媒体不当,G 品牌销售额下降。

(4)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H 品牌销售,使定额没完成。

(5)企业招聘人员多,人员不熟悉业务影响D 品牌销售,虽然销售额没下降,但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3. 修订标准,制定下月销售定额。

下月销售标准定额表 单位:百万元 品牌名称标准定额制定标准定额说明

A1000比上年标准定额下降75,大力促销,向其他地区扩展业务。 B634比上月实际持平 C912比上月实际持平 D622比上月实际持平

E640市场有潜力加强推销可以完成。 F160与上月标准持平

G225与上月标准持平,经过市场开发可以完成

H75比上月实际增加10因为产品质量不稳,影响销售额,提高质量前提下,保持现有市场。 I250比上月计划增80百万,必须做员工思想工作 合计4518

比上月标准4518-43600=218百万 增加218百万 比上月实际销售额增加4518-4464=54百万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除了下列( C )项。

A 制约作用 B 决定作用 C 领导作用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B )

A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 《科学管理理论》

3.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A )

A 社会技术系统 B 社会经济组织 C 社会经济系统

4.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 A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 生产流程 B 生产管理 C 作业管理

5.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 A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 资源配置的优化 B 利益的再分配 C 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6.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B )原则。

A 关键性 B 权变性 C 现实性

7.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 A ),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成立。

A 参与制定目标设定法 B 专家目标设定法 C 员工目标设定法

8.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 B )的方法。

A 市场预测 B 定性预测 C 定量预测

9.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因定成本为1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700元,单位产品售价为900元,那么其保本的产量至少是( A )。A 5000 B 6000 C 4500

10.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B )

A 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 B 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

C 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11.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 A )较为合适。

A 4---8人 B 6----8人 C 8-----10人

12.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从中央到地方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A A 因事择人 B 因人择事 C 量才使用

13.领导者的自身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 C )等因素。

A .品德、学识、资历、情感 B.品德、学识、能力、胆识 C.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14.领导得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 C )领导。

A 集权型 B 分权型 C 均权型

15.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 B )等方面。

A 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谦虚谨慎 B 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

C 以理服人、体贴下情、量才适用

16.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支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B )

)原则。

A 不为法 B 转移法 C 缓冲法

17.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归为五层次。他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已的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著名的

( B )。

A 双因素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 过程型激励理论

18.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B )

A 现场控制 B 前馈控制 C 即时控制

19.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A )

A 正式组织 B 非正式组织 C 企业结构

20.以下列举了现场控制必备的条件,除了( B )项。

A 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B 不相识部门的明确划分 C 适当的授权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 1. 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错。结构 改为 部门)

2. 2. 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错。人的组织 改为 非正式组织)

3. 3.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对)

4. 4. 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错。智慧不同 改为 心智模式不同)

5. 5.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本世纪50年代中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目标。

(错。管理革命 改为 管理实践)

6. 6. 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等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

(错。目标性特征 改为 超前性特征)

7. 7. 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对)

8. 8. 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这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错。培训 改为 轮换)

9. 9. 凡正面难以处理的问题,你不妨灵活适时地运用“逆向思维”来个“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能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亦即所谓的逆向思维法。

(错。逆向思维法 改为 换位法)

10. 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它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处理过程。

(错。信息处理过程 改为 信息反馈过程)

三、论述题

试对目标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评价。

答:⑴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

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

⑵ 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是一种民主的、强调职工自我管理的管理制度;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⑶目标管理制度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管理方法,有其优缺点。

优点:1、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数据表明,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参与实施过程的话,生产管理效率平均提高56%;

2、 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目标管理的自我控制原则要求机构的设定以分权为基础,即授权充分,职责明确;

3、 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职工参与目标的设定,通过授权自主完成,同时实行“能力至上”的人事考核与评价体系,对职工的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目标管理的自我控制与上级控制相结合的目标控制体系,保证了在目标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矫正各种偏差,保

证劳动的有效性。

缺点: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由于企业是开放的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活动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要把企业的目标具体化有一定困难;

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目标管理的思想基础使职工具有全居观念,长远观念,这种思想的形成需要企业长期对职工进行教育,并通过规

章制度限制本位主义、急功近利思想的滋长,比起单向的命令式管理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征难以完全一致。由于目标设定中对不同部门的目标过错成度很难作出精确判断,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

4、企来职工素质的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由于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是企业可以形成自觉、自愿、愉快地工作环境,职工乐于发挥潜力,承担责任,实

现自我管理,体验工作成就感,而且认为工作中的成就感比金钱更重要,但实践并不完全如此。

综上所述,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条件的限制,目标管理只能逐渐推行,需要长期坚持,才能逐渐挖掘出

它的效益。

实用管理基础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教材对管理的性质进行了阐述, 下列(A)的说法不正确。

A .管理具有时效性 B.管理具有科学性 C .管理具有艺术性 D.管理具有二重性 2.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除了下列(B )项。

A .影响作用 B.领导作用 C.制约作用 D.决定作用

3.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D )。 A.指挥 B.控制 C.协调 D.计划 4.管理的职能分为一般职能和( A )。

A .具体职能 B.计划职能 C.指挥职能 D.控制职能 5.就管理的职能而言, 法约尔认为, (C )。

A . 管理就是决策

B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 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 .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 .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去完成一定的工作

6.一般来说,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和(A)。 A .变动性 B.稳定性 C.直接性 D.间接性 7.“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 ) A .泰罗 B.法约尔 C.西蒙 D.韦伯 8.在对外部环境基本特征的表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 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 B. 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变动性等基本特征 B. 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多样性等基本特征 D. 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相对性等基本特征 9.“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是强调( D )的重要性。 A.预防 B.预测 C.组织 D.计划

10.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 (C )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其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 A 、领导 B、协调 C、控制 D.计划

11.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 它是由(B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 、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关系 C 、目标、部门和效率 D.目标、部门和人员 12.为了保证计划目标得以实现, 就需要有控制职能,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A )。

A 、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B、计划接近实际活动C 、实践活动具有指标约束 D.计划得以严格执行 13.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 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他被誉为(C )。 A 、工业管理之父 B、科学管理之父 C 、经营管理之父 D.行政管理之父

14.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 正式组织是以(D )为重要标准。 A、感情的逻辑 B、正规的程序 C 、科学的理念 D.效率的逻辑

15.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A )组织形式。 A 、最有效和合理的 B、最符合需要的 C 、最经济和合理的 D.最先进科学的 16.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 被称为(D )。

A 、经验教学 B、案例学派 C 、案例教学 D.经验学派 17.战略管理的核心是(C )。

A . 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进行操作方法和作业方面的管理问题 B . 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进行有效的管理 C . 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进行价值观的培养

D .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 二、判断并改正

1.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 理由:管理的艺术性, 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2.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是一个静态的协作过程。(×)理由: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静态的协作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做出决策, 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理由: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 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 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理由:现代企业管理学派认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决策 5.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 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 (×) 理由: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

6.管理的各种功能既体现管理的基本任务, 又反映了管理的全过程, 而且管理的原理、原则都要通过管理的功能发挥作用。 (×) 理由:管理上一切社会组织必备的功能,其目标、方式、对象都是由组织内部要素决定的。

7.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 理由: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他是由目标、部门和关系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8.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理由: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9.决策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 理由: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10.奖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 其作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 理由:激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其作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使人们能以最大的努力和主动性投入工作并取得最大成效。

11. 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其手段都是控制与协调。 12.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 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13.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 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 理由: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系统

14.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 理由: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15.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 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 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 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 理由: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 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 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 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经济管理理论 16.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 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 理由: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 其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17.梅奥认为, 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 人们必然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系, 产生感情, 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 要求个人服从, 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 理由:梅奥认为, 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 人们必然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系, 产生感情, 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 要求个人服从, 这就形成了非正式组织

18.彼得·圣吉教授认为, 不同的人, 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 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 (×) 理由: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19. 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 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0. 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个人感情关系的一种结构。在正式组织中, 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 (×)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

1. 狭义的计划指的是(B )。

A .执行计划 B.制定计划 C.计划准备 D.检查计划 2.涉及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的下列各种说法中, 错误的是:(C )。

A. 计划工作的普遍存在 B.计划工作居首要地位C .计划是一种无意识形态 D.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 2. 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属于( B)计划。 A.综合 B.专项 C.生产 D.财务 4.( D )也被称为数字化的计划。 A.政策 B.目标 C.规则 D.预算 5.计划工作的核心是(C )。 A 、组织 B、决策 C、预测 D.领导 6.战略性计划一般由(A )负责制定。

A、董事会 B、高层管理人员 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7.公司政策规定工作人员享有假期, 为实施这项政策公司编制了度假时间表, 制订了假期工资率、支付办法, 以及申请度假的详细说明, 这属于(B )。 A 、规划 B、程序 C、策略 D.规则

8.年度计划一般属于(D )计划。 A 、生产 B、长期 C、中期 D.短期

9.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的是(D )。

A 、泰罗 B、梅奥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10.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 单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以至于危及企业的生存, 因此他提出, 企业目标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 C )。 A 、技术创新 B、信誉至上 C、创造顾客 D、质量优良

11.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 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 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B )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 C、程序性 D、权变性 1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 以下哪种作法是不对的?(C )。

A 、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 B、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C 、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 D、期限适中 13.一些学者提出, 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 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 人们只能得到(B )。 A 、适当利润 B、满意利润 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14.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 我们有理由相信, (C )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 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 A 、创造利润 B、成功决策 C、企业长寿 D、最大利润 15.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C )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A 、利润目标 B、顾客之上 C 、融入社会责任 D、满意利润 16.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般来说, (A )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 、利润目标 B、短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长期目标

17.管理学家(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 提出:工作成果=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A 、E·C·施勒 B、彼德·德鲁克 C 、D·麦格雷戈 D、R·利克特 18.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 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 C )。 A .德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二.判断正误

1.计划是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一定时期内具体任务的安排, 他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理由: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指定计划,即根据组织的内外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及现实目标的方法 2.程序是思想的指南。 (×) 理由:程序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思想的指南

3.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做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 所以, 在制定计划时, 我们应该考虑包括计划的经济方面的利益和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 理由:计划的效率是指以最低的成本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能力

4.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 政策必须保持灵活性和及时性。 (×) 理由: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政策必须保持一贯性和完整性

5.程序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 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 理由:程序就是办事手续,是对所要进行的行动规定时间顺序

6.长期计划往往是战略性计划, 它规定组织在较长时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 (√) 理由:长期计划往往是战略性计划, 它规定组织在较长时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

7.网络计划技术法就是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来求解最优方案的计划方法。 (×) 理由:网络计划技术法就是利用网络理论,制订计划,并对计划进行评价、审定的技术方法 8.依据权变原则, 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比较看来, 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 理由: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计划, 并逐期向前推移, 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9.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 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 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 理由: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 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 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10.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 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 理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 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11.目标管理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 理由:目标管理体现以一个全面的管理思想

12.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 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理由: 13.从形式上看,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 (√) 理由:从形式上看,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14.彼得·德鲁克认为, 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 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 理由:彼得·德鲁克认为, 企业唯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他认为只是强调利润会使经理人迷失方向, 以至于危及企业的生存

15.目标管理强调成果, 实行“效益至上”。 (×) 理由: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 他用系统的方法, 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 16.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 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 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17.强调短期目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 因此,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要强调企业的中长期目标。 (×) 理由:目标期限要适中, 将长期目标分解为一定的短期目标, 有利于目标的监督考核, 也有利于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18.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 最早将其应用到管理之中的企业, 也是在美国。 (×) 理由: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 最早将其应用到管理之中的企业, 是在日本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

1.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 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做出决策, 这种决策属于( A )。 A 、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业务决策 D、程序化决策

2.该项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和随机性, 又无先例可循且有大量不确定因素, 其方法和步骤也难以程序化和标准化, 这项决策就是( D )。 A 、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3.业务决策中, 例如生产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经常重复发生, 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 属于(B )。 A.日常管理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风险型决策

4.在确定决策目标时, 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 C )的基础上。 A.需要 B.可能C. 需要和可能D. 必要的利润

5.例外决策, 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 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 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化, 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又称为( D )。 A 、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 、战略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6.假如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 但每个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几种结果, 方案的选择由概率决定。那么, 这种决策属于(A )决策。 A 、风险型 B、不确定型 C、确定型 D、非程序化决策 7.决策程序的首要环节是( C )。

A. 确定决策原则 B.确定决策方法C 、确定决策目标 D、拟定可行方案

8.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 固定成本为20万元, 单位可变成本为100元, 每台售价200元, 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是( B )。 A 、400台 B、2000台 C、4000台 D20000台 以下未修改

9.某公司的固定成本为300万元, 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 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 那么, 当该企业的产量达到20万件时, 其总成本为( C )万元。 A .110 B.1010 C.1100 D.11000

10.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 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 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 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 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 C )。 A.安全 B安全 C.不太好 D.要警惕 附表: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全状况表 经营安全率S

>30%

25%--30%

15%--25%

10%--15%

经营安全状况 安全 较安全 不太好 要警惕 危险

11.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丙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 每种方案都面临畅销、较好、一般和滞销四种状态, 每种状态的概率和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那么, 用决策树法选出的最优方案是( )方案。 A .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12.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 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 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较

那么, 用冒险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 )。 A .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二.判断正误

1.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 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 所以说特尔菲法属定量决策。(×) 理由:特尔菲属于定性决策, 但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

2.没有目标, 就没有决策。(√) 理由:确定决策目标是决策的前提

3.战术决策是指属于日常活动中有关提高效率和效益、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的决策, 多为程序化决策。(×) 理由:战术决策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

4.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4万元, 单位售价2200元, 单位可变成本1000元, 若企业目标利润为10万元, 则企业应完成的经销量为100万件。 (×) 理由:经销量=(固定成本+利润)/(单位售价-单位可变成本)=(14万=10万)/(2200-1000)=24万/1200元=200件

5.当一个决策方案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可能状态, 每一种状态都以一定的可能性出现, 并对应特定的结果时, 这种已知方案的各种可能状态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决策, 可以采用盈亏平衡点法。 (×) 理由: 当一个决策方案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可能状态, 每一种状态都以一定的可能性出现, 并对应特定的结果时, 这种已知方案的各种可能状态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决策, 称为风险型决策方法

6.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 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 (×) 理由: 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 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可行性特征

7.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 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 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订。 (×) 理由: 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 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 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中层领导制订

8.经常重复发生, 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 就是非程序化决策。 (×) 理由: 经常重复发生, 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 就是程序化决策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

1.提出组织的定义是“两人以上有意识地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的人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 B )。

A 、韦伯 B、巴纳德 C、厄威克 D、古利克

2. 企业组织结构的本质是(A )。

A. 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B. 实现企业目标C. 职工的权责利关系D. 一项管理职能

3. 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是( D)。

A 、权责利关系B. 一项管理职能C 、分工合作关系D 、实现企业目标

4.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D )。

A 、结构等级 B、非正式组织 C 、企业结构 D、正式组织

5.采取多种经营, 向几个领域扩张的发展战略, 这样的企业多采用( D )的模式。

A 、集权 B、授权 C、均权 D、分权

6.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 它们包括:( B )。

A 、共同的目标, 相互的协调, 信息的交流 B 、共同的目标, 合作的意愿, 信息的交流

C 、共同的目标, 合作的意愿, 情感的沟通 D 、相互的协调, 合作的意愿, 情感的沟通

7.当企业外部环境比较稳定, 预测可信度较高, 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可以较多地运用规范的手段来实现, 权力分配可以体现(A )的特点。

A 、集权 B、分权 C、均权 D、授权

8.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力较强, 则适于采用( C )。

A 、均权管理B 、分权管理 C、集权管理 、不确定

9.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 产品品种少, 主要是进行标准化生产, 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一般适于采用( A )组织形式。

A 、集权式 B、分权式 C、均权式 D、不确定

10.各种标准化制度, 例会制度, 现场办公等属于( C )。

A 、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B、结构协调方式 C 、制度协调方式 D、相互调整方式

11.针对组织结构存在的某些缺陷, 通过设立临时性或长久性的协调人员或协调组织实现协调, 这种协调方式属于( B )。

A 、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B、结构协调方式 C 、制度协调方式 D、相互调整方式

12.组织结构设计的主体阶段是(C )。 A.因素分析B. 职能分解与设计C. 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D. 运行保障设计

13.( C)即M 型结构。

A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B. 控股型组织结构C.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D. 矩阵制组织结构

14.根据决策的重要性, 若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比较重要, 影响面较大, 则表明该组织的权力划分特征是( A )。

A 、分权程度较高 B、集权程度较高 C 、集权分权程度相当 D、不确定

15.(B )组织结构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展起来的, 由铁路公司发展的高层管理方法和家族式企业发展的中层管理方法综合而成的。

A 、M 型 B、U 型 C、H 型 D、矩阵制

16.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一般认为, 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B )较为合适。

A 、4人以下 B、4~8 C、8~10 D、10~15

二.判断正误

1.组织作为人的集合, 就是简单的个人的加总。 (×)理由: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

2.电影院的观众是拥有特定的共同目标的群体, 所以, 他们是一个组织。 (×) 理由:电影院的观众虽然拥有特定的目标, 但他们之间没有分工协作这一组织的重要特征, 所以他们不是一个组织

3.组织的动态的管理学含义是指组织结构, 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 (×) 理由: 组织的动态的管理学含义是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 以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4.企业组织中, 一些有共同情感和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组成的小团体被称作协作组织。 (×) 理由: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中自发产生的, 具有共同感情的团体

5.管理幅度越大, 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 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 理由:当组织规模一定时,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管理幅度越宽, 层次越少, 其管理组织结构的型式呈扁平型. 扁平型组织结构由于上下联系渠道短, 可以减少管理人员. 但管理幅度加大, 会增加横向协调的难度.

6.企业在确定其上下级权力划分时, 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是企业产品种类的多少, 专业化生产企业, 比如汽车制造等, 由于规模较大, 一般应采用分权模式。 (×) 理由:如果是专业化生产企业, 如汽车制造, 钢铁冶炼等企业, 尽管企业的规模很大, 但集权模式对他仍然是适用的

7.当外部环境处于剧烈变化状态时,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些临时性的部门、通畅的信息传递、分权程度的提高, 发挥员工的潜力, 减少外部环境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 理由:

8.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 对领导意图能很好领会, 则适合采取集权管理。 (×) 理由: 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 对领导意图能很好领会, 则适合采取分权管理

9.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 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技术权力要求分散, 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 理由:

10.组织结构的具体模式有许多种, 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直线制和事业部制。 (√) 理由:

11.管理层次的增加必将导致管理人员数量的急剧增加, 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 所以应尽量减少管理层次。 (√) 理由:在管理幅度一定时, 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规模大, 层次多, 则呈高层型结构

12.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 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 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 层次多, 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 理由:在管理幅度一定时, 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规模大, 层次多, 则呈高层型结构; 反之, 规模小, 层次少,则呈扁平型结构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

1. 组织各资源要素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是( D )。

A 、财力资源 B、文化资源C 、物力资源 D、人力资源

2.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B )原则。

A 、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 、任人唯贤 D、因事择人

3.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 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 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A )。

A、非结构式面谈 B、无领导小组讨论 C 、结构式面谈 D、即席发言

4.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A )获取信息。

A 、关系部门 B、上级部门 C 、下属部门 D、主要领导

5. 将考评问题分级分类列表, 发放给被调查者并要求填好后送回, 由考评小组进行数据综合的考评测验方法是(D )。

A 、专家评估法 B、排队法 C、目标考评法 D、问卷法

6.在管理人员选聘过程中, 为防止“彼德现象”发生, 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A )。

A 、临时职务 B、职务轮换 C 、委以助手职务 D、角色扮演

二.判断正误

1.采用外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 有利于鼓舞士气, 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理由: 采用外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 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 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

2.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 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 理由:管理者未必是专家, 但了解一定的饿专业知识, 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仍是管理者不可缺少的条件

3.在管理人员考评时, 由上级人员填写的考评表主要是考核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 (×) 理由: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是德, 能, 勤, 绩及个性

4.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 可能遭遇各种事件, 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 理由: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 可能遭遇各种事件, 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 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 理由:职务轮换, 即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

1.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A )。

A. 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B.品德、学识、能力、资历

C. 品德、学识、资历、情感 D.品德、威信、能力、情感

2. 领导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行为、组织目标、行为结果等共同构成的内容体系, 其中, 领导行为的主体是(C )。

A 、组织目标 B、行为结果 C、领导者 D、被领导者

3.有关领导者向其下属部门或个人下达命令或指示的权力是( C )。

A 、决策权 B、组织权 C、指挥权 D、人事权

4.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 A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A 、性格理论阶段 B、行为理论阶段 C 、效用领导阶段 D、权变理论阶段

4. 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 不去直接处理, 而是先搁一搁, 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D )。

A 、不为法 B、糊涂法 C、缓冲法 D、转移法

6.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的领导理论是( C )。

A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B、管理系统理论 C 、管理方格理论 D、情境领导理论

7.利克特和阿吉里斯提出的领导理论是(D )。

A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B、情境领导理论 C 、管理方格理论 D、管理系统理论

8.领导者有意分散领导权, 给部属以极大的自由度, 只是检查工作成果, 不主动做指导除非部属有要求, 这种领导类型属于(C )。

A 、专断型领导 B、民主型领导 C 、自由型领导 D、放任型领导

9.在“独裁式”的领导方式到极度民主化“放任式”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许多种领导方式, 哪种方式好与不好, 关键取决于各种客观因素, 这种观点是( A)的观点。

A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B、随机制宜理论 C 、管理方格理论 D、情境领导理论

10.‘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 (B )领导方式对生产和工作的完成情况很关心, 却很少关心人的情绪, 属于任务式领导。

A 、1-1型 B、9-1型 C、1-9型 D、5-5型

二.判断正误

1.按领导权力控制程度, 可以把领导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授权型领导。 (×)理由: 按领导权力控制程度, 可以把领导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2.菲德勒的环境三维因素包括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 (√) 理由: 菲德勒的环境三维因素包括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 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

3.分权型领导方式主张分工负责、分层负责, 以提高工作效率, 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 (×) 理由:分权型领导只决定目标, 政策, 任务的 ,对部属在完成各个阶段上的日常活动不加干预

4.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 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 理由: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将才”应该多一些, 但也必须有几为”帅才”式干部来掌舵

5. 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 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 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 理由: 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 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 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

1.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所遇到的障碍就是(D )。

A 、抑制 B、紧张 C、防范 D、挫折

2.激励方法得当, 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的研究, 按时计酬的职工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的能力可发挥到(C )。

A 、60%—70% B、70%--80% C 、80%--90% D、90%以上

3.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A)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 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 、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4.根据佛鲁姆的期望理论公式, 一般说来, 效价越高, 期望值越大, 激励的水平就越(A )。

A 、高 B、低 C、一般 D、不能确定

5.根据强化理论, 职工努力工作是为了避免不希望得到的结果, 这就是(C )。

A 、自然消退 B、惩罚 C、消极强化 D、积极强化

5. 成就需要理论一般适用于(B )的研究。

A 、普通员工 B、技术人员 C、主管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二.判断正误

1.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 对一般职员来说, 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2.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于1964年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来的。 (×)理由: 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佛鲁姆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

3.在物质激励中, 最突出的就是金钱。金钱是惟一能激励人的力量。 (×) 理由: 在物质激励中, 最突出的就是金钱。金钱是惟一能激励人的力量, 但金钱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蒺激励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4.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 (√) 理由: 高层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是工作丰富化的重点对象

5. 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

1.能够有效地监督组织各项计划的落实与执行情况, 发现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 这一管理环节是( C )。

A .领导 B.组织 C.控制 D.协调

2.以下列举了现场控制必备的条件, 除了(D )项。

A .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B.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 C .适当的授权 D.部门的明确划分

3.即时控制通常又被称作( D)。 A .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作业控制 D.现场控制

4.在集中控制中, 信息处理、偏差检测、纠偏措施的拟定等都是由(A )统一完成的。

A .控制中心 B.最高决策层 C .中级管理层 D.监督机构

5.将组织管理系统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地实施内部直接控制, 这就是(A )。

A .分散控制 B.分层控制 C .集中控制 D.内部控制

6.控制活动过程中, 管理人员所在的部门、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 实施控制的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 (B )主要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A .高层管理人员 B.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 C.重点部门管理人员 D.科研部门管理人员

7.一个组织的全部行为活动构成控制的( B)。

A .目的 B.客体 C.媒体 D.主体

8.控制系统是指由(D )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A .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载体 B.控制实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

C .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目的 D.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

9.控制应当从实际目标出发, 采用各种控制方式达到控制目的, 不能过分依赖正规的控制方式, 也要采用一些能随机应变的控制方式和方法。这就是控制的()。

A .随机性原则 B.灵活性原则 C.多变性原则 D.弹性原则

10.制定控制标准的时候, 要注意把标准变成定量指标, 这才符合制定控制标准的(A )要求。

A .可检验性 B.可操作性 C.应用性 D.可行性

11.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 质量的涵义就是指(B )。

A .产品质量 B.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C .工作质量 D.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12.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品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A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B .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C .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 D.产品达到国家计划规定的质量标准

13.全员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主要是通过(A )完成的。

A .质量小组 B.技术小组 C .检测小组 D.临时小组

14.QC 小组的概念是由(C )管理专家提出的。

A .美国 B.中国 C.日本 D.德国

15.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就是预算。它具有( )的特点。

A .计划性、预测性和控制性 B.计划性、预测性和时间性

C .实践性、预测性和时间性 D.计划性、预测性和监督性

16.财政收支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动余地, 这种预算属于( B )。

A .弹性预算 B.刚性预算 C .收入预算 D.支出预算

17.零基预算法是由( C )提出来的。

A .中国人 B.日本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

18.成本控制的直接对象是( B )。

A .管理者 B.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开支 C .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 D.成本控制者

19.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是管理过程中的( D )。

A .作业层 B.物 C.财 D.人

20.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有多种, 假如以企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来制定目标成本, 这种方法属于( A )。

A .定额法 B.劳动定额法 C.计划法 D.历史成本法

二.判断正误

1. 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 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 就是控制。 (√)理由: 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 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 就是控制

2.前馈控制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面对面进行的控制活动。 (×) 理由:现场控制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面对面进行的控制活动

3.一般来说, 集中控制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组织。 (×) 理由:集中控制只是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组织, 或必须时刻保持上下高度一致的组织

4.分层控制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整体一致性。 (×) 理由: 集中控制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整体一致性

5. 有效的控制只能针对关键项目, 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点的控制, 这就是控制的目标原则。 (×) 理由:

6.坚持控制的经济性原则, 一要有选择地实行控制;二要降低控制的各种耗费。 (×) 理由:

7.有效的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即制定标准、衡量工作绩效和分析偏差。 (×) 理由: 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制定标准,2. 衡量工作绩效3. 纠正偏差

8.产品的核心是物品的有用性, 凡是影响产品货币价值的各种性能, 都是产品的质量或者质量特征。 (×) 理由: 产品的核心是物品的有用性, 或者是服务的效用. 凡是影响产品货币价值的各种性能, 都是产品的质量或者质量特征

9.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理想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 (×) 理由: 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

10.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主要人员参与和主要过程的质量管理。 (×) 理由: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了动态的过程控制

11.预算是未来需要达到的工作指标数值, 也是组织中涉及收入支出活动的一种数量化标准, 这就是预算的控制性特点。 (×) 理由:预算是指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 预算多数是指财务预算, 即用财务数字表明的组织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费用和总收入, 净效益等

12.一般来说, 弹性预算控制性较强, 但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且不利于发挥执行人的积极性。 (×) 理由: 弹性预算控制性较强, 灵活性掌握不好就成了失控, 可控制性差, 克制力度弱

13.零基预算是将前一时期预算水平作为下一时期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加以考虑。 (×) 理由:零基预算的基本思想, 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 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都视为从零开始, 重新编制预算.

14.成本控制本质上是要实现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目标, 促使各个部门在明确成本责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 以增强管理者的成本意识、提高成本效率。 (√) 理由: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

1. 协调最基本的手段就是( A)。

A .加强信息沟通B .制定规章制度.强调组织纪律D .运用组织的凝聚力

2.企业要顺利运转, 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 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 这就是(B )。

A .管理 B.协调 C.组织 D.指挥

2. 为保持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以促进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管理者的协调工作必须围绕总目标进行。从此意义上讲, 实现组织分工与协作的有效工具是(C )。

A .制定计划 B.加强沟通 C.目标管理D .明确责任

3. 对生产要素进行协调的主要工具是( C)。

A .会议B .制定工作程序 C.计划 D.原材料供应制度

5.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 D)。

A .正式途径内的关系 B.工作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C.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D.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

6.20世纪40年代以前, 管理学界对冲突的认识是这样的:(A )。

A .冲突具有二重性 B.冲突对组织是不利的C .冲突具有有利的一面D .冲突对组织的影响很小

7.表现程度最激烈的冲突就是:(D )。

A .对抗 B.竞争 C.辩论 D.战斗

8.最简单的协调组织冲突的对策就是( B )。

A.强制解决 B.回避 C.妥协 D.合作

9.有了(B ), 信息沟通进入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 从而沟通更有效、更及时和更全面。

A .通畅的信息传递途径 B.现代管理信息系统 C .信息的传递与被理解 D.信息的及时传递

二.判断正误

1.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 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这就是管理的领导职能。 (×)理由: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2.从一定意义上说, 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协调关系。 (√) 理由:从一定意义上说, 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协调关系

3.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组织内以及组织与外部各种关系而制定的各项制度, 是协调的主要依据(×) 理由: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组织内各种关系而制定的,他明确了各部门在完成企业目标中应承担的职责范围,以及应提供的配合,是协调工作的主要依据

4.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是重要的外部关系, 良好的股东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理由:企业与股东的关系是重要的内部关系, 良好的股东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企业要顺利运转, 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 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 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 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 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 理由:企业要顺利运转, 必须根据企业经营目标, 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 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 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协调, 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6.现代冲突理论认为, 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理由: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人们对冲突的认识有所变化,即从人际关系角度看,组织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该接纳冲突

7.两个企业为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方面产生的冲突属于竞争, 此时对抗双方的行为都缺乏理性控制。 (×) 理由:在竞争状态下,双方的对抗程度要小于战斗的状态,而且对抗双方对自己的行为都有一定的理性控制。在两个企业为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竞争等,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冲突,争夺的结果往往是双方达成一种均衡状态而生存。

8.没有冲突或冲突太多都属于破坏性冲突, 最终导致组织绩效低下。(√) 理由:没有冲突或冲突太激烈(或太多)属于功能失调的冲突,即破坏性冲突,最终导致组织绩效低下。

9.信息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 理由:信息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10.信息源、要传递的信息和信息接受者是沟通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 理由:编码、沟通通道和译码是沟通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相关内容

  • 公需课实用办公技能
  • <实用办公技能>试题及答案 石油大学继续教育 一.多选题 1. 企业内刊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 A 制度解读B 员工意见建议C 重大经营事项D 重大活动E 福利与关怀 2. 劳动用工合同主要内容有(ABCDE ) A 劳动合同期限B 劳动报酬C 社会保险D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E ...

  • 电工学新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摘要:传统的电工学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考勤.课后作业.实验成绩及期末考试等,存在诸多问题,如点名考勤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很难对验证性实验产生学习兴趣,作业参考答案随处可见,作业抄袭现象严重,给教师的课程管理带来困难,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应付考试上等.旨在对传统的学习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调整,建 ...

  • 功能仿生在产品仿生设计中的重要地位_葛华东
  • Theoretical Research 理论研究 功能仿生在产品仿生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葛华东 湖北工业大学 , 湖北武汉 430068 摘 要 产品仿生设计指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生物外在形态和内在功能创造性的模仿和应用的过程 , 源于对自然物 质存在的外部形态的思索和启发 , 融合仿生学.仿生设计及产 ...

  • 2011秋电大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 ...

  • 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9卷第16期电子设计工程 Vol.19No.16ElectronicDesignEngineering 2011年8月Aug.2011 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寇媛媛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摘要:从网络功能.实现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所需了解及配置的内容.首先 ...

  •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达标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2
  • 第一部分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卷(二)新闻2] [实用类文本阅读卷(二) 新闻Ⅱ]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 侯冠宇 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不久前,她又登上 ...

  • 2011电大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行册
  • 2011电大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行册 答案 作业1 一.结合实例谈谈实用型文章的基本特征. 答:实用型文章的特征就分别体现在以下这四个方面:(一)主旨单一.集中.明确主旨是文章 的中心意思,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单一,是说一篇文章中只能有一个中 心,只能围绕着一个主题把问题说清楚,而 ...

  • 2015年专利法律知识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2015年专利法律知识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答题须知: 1.本试卷共有100题,每题1.5分,总分150分. 2.本试卷要求应试者在机考试卷上选择答案. 3.本试卷所有试题的正确答案均以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相关司法解释和国际条约为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 ...

  • 第一章实用写作导论参考答案
  • 第一章 应用写作导论 (一)判断题 1.应用文就是"应"付生活."用"于实务的"文"章.( √ ) 2.应用文所有的文种都是"约定俗成"的.( × ) 3.文贵曲,应用文表现主题的特点之一是"曲尽其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