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摄像技巧和细节

说到电视新闻摄像,光靠理论是远远不行的,干这一行注重的是实践。要做一个好的新闻摄像,必须是要有扎实的技术功底,牢牢掌握摄像要领五部曲,敏锐的洞察力,更要有创造力-爱动脑,你比专业人士拍得好,不断地从实践中学习思考总结。但是过硬的技术绝对是前提,经验则是理论加实践总结出来了。电视新闻摄像究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寻像器调整:将摄像机置于彩条状态,用彩条信号调节寻像器对比度、亮度、屈光值和峰值参数,使寻像器中彩条信号的黑白图像各灰度层次分明,清晰。另外,一般摄像机都有斑马线提示,打开“斑马线”(ZEBRA)开关,使寻像器中出现“斑马线”,根据“斑马线”提示调整光圈就可获得合适的曝光值。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许多摄像机,可以通过菜单对“斑马线”电平进行重新设定。有的是信号在70%—80%时出现“斑马线”,为最佳曝光区域,有的是信号≥90%时出现,“斑马线”出现的地方接近过曝光,就要考虑减小光圈或其他办法,使画面曝光准确,确保拍到曝光正确的电视画面。

光圈调整:摄像机的光圈系数一般为F1.6-F16。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即摄像机的增益在0dB时,改变光圈就可实现正确曝光。摄像机的光圈有自动和手动两档,手动时可配合瞬时自动按钮测光。不太紧急的情况下,提倡使用手动档,它配合瞬时自动按钮测光,曝光比较准确。首先,可利用自动功能大体上测得光圈值,然后根据“斑马线”提示手动调节一下。如果镜头内有大面积的高亮范围,自动光圈比正确曝光值偏低,观察寻像器手动把光圈加大一点。反之,如果取景范围内有大面积的黑色,使用自动光圈的话,光圈会开得过大,可能造成主体过曝光,应将光圈收小点。自动光圈主要应用于抢拍时使用,它的平均值可以通过菜单调整,加减0.5-1档的自动光圈量。它使用起来方便,但不准确。

在强光下拍摄,要对光线进行衰减。专业级以上的摄像机都安装了衰减光线的中性密度滤色镜,可根据光线的情况选择使用。但有些低档的摄像机没有中性密度滤色镜,要配合电子快门来衰减光线,否则无法进行白平衡的调节。

在背景很亮的情况下拍摄(逆光),为了主体曝光正常,背景可能过亮而限幅,此时可以打开摄像机的自动拐点电路(AUTO KNEE),将正确曝光的动态范围提高600%。逆光的景物边缘被照亮,形成轮廓光的效果。当然,这种情况下最好在主体前补充光照,减小亮暗反差。在拍摄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补光的情况,这时要求人工光和自然光的色温统一起来。否则的话,拍出的画面颜色会失真。也可以利反光板补光。

黑白平衡调整:白平衡的调整,一般分为2步。首先是滤色片的粗调,根据不同的光照条件选用不同的滤色片。其次是电子调整,拍白色物体,拨动白平衡开关,当寻像器显示OK时,白平衡调整完毕。摄像机的全自动白平衡功能,可以根据光线情况自动调节白平衡,使不断变换的场景白平衡基本准确,但缺点是不够准确。

黑平衡的调整是为了使摄像机画面在黑暗的地方也不偏色,它与场景没有关系,每周调一次即可。白平衡的调整按照先白平衡,再黑平衡,最后白平衡的顺序将会得到更好的图像。

黑白平衡的调节是为了获得正确的色彩还原,但有时我们也需要一些特殊的画面气氛,如早晨和黄昏,色温较低,人们的视觉经验是一片金黄,如果我们把白纸对着太阳调白平衡,将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此时,可以用5600K的滤色片,不用调节白平衡,直接拍摄就可以。

电子快门调节:摄像机在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时,例如赛跑、跳水、球赛等场面时,图像容易模糊。而电子快门的提升恰恰增加了运动物体的清晰度,但却牺牲了灵敏度,使曝光量下降。另外,动态分解力的提升也使有些画面看起来不真实,如喷泉就成了一连串的水珠。清晰扫描功能是可变速电子快门的高科技应用,能准确控制CCD的快门速度,以便与计算机显示器的扫描频率一致,拍摄显示器时,条纹就会减少或消失。

变焦距镜头的使用:根据视场角和焦距的大小,镜头可以被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通常,把焦距与像平面对角线接近或相等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水平视场角为45°,焦距通常为25mm。广角镜头指焦距小于25mm,水平视场角在60°-130°的镜头。130°-180°之间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或鱼眼镜头。长焦镜头是指焦距大于25mm,水平视场角小于40°的镜头。景深指被拍摄主体前后景物清晰的范围。广角镜头的视角大,景深大,可用于拍摄全景、跟拍、新闻、球赛等,但广角镜头容易变形,一般拍摄时不能离主体太近。长焦距镜头,视角小,景深小,透视弱,主体向背景靠拢。用长焦拍摄可以虚化背景,利于突出主体,画面比较生动。但长焦镜头容易抖动,所以长焦最好配合三角架或其它的支撑物来使用,学会怎样拿稳摄像机?作为一名摄像人员,拍摄时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使用三角架。

近距特写:一般镜头的聚焦清晰范围在0.9m至∞,而近距(MACRO)功能可以拍摄距镜头几厘米的小物体。方法为:将镜头置于MACRO,聚焦为∞,变焦环设为手动,手动调节变焦环,使被拍摄对象清晰。

录音:在录制声音时,一般摄像机都有自动和手动两档音量控制,自动操作比较方便,但在声源电平低的情况下,容易引入噪声,一般电视人物的同期声采访用手动档,并配合指向性话筒,而不能随意使用机载话筒。我们也不要太相信电平表的摆动,有时话筒线接触不好,从电平表上不一定看出来,最好用监听耳机或摄像机本身的监听喇叭,来判断录音的好坏。

着装小细节:如果有些需要外景主持采访的时候,摄像记者到无所谓,因为观众是看不见的,而外景主持的着装应视采访的环境而定,不能和环境情况反差太大。曾经看过某电视台做的一期新闻节目,记者到一个很穷的革命老区采访,当地老百姓穿得比较破旧,而前去采访的主持人则身穿崭新的毛领大衣,带着皮手套,两者对比相去甚远,再加上主持人冷漠严肃的表情,虽然节目内容还可以,但从画面上看非常别扭,这样的情况,应力求避免。如果记者在着装上和环境格格不入,容易与采访对象产生距离,沟通起来也就麻烦。电视节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每个细节做起,才有可能做好电视节目。

说到电视新闻摄像,光靠理论是远远不行的,干这一行注重的是实践。要做一个好的新闻摄像,必须是要有扎实的技术功底,牢牢掌握摄像要领五部曲,敏锐的洞察力,更要有创造力-爱动脑,你比专业人士拍得好,不断地从实践中学习思考总结。但是过硬的技术绝对是前提,经验则是理论加实践总结出来了。电视新闻摄像究竟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寻像器调整:将摄像机置于彩条状态,用彩条信号调节寻像器对比度、亮度、屈光值和峰值参数,使寻像器中彩条信号的黑白图像各灰度层次分明,清晰。另外,一般摄像机都有斑马线提示,打开“斑马线”(ZEBRA)开关,使寻像器中出现“斑马线”,根据“斑马线”提示调整光圈就可获得合适的曝光值。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许多摄像机,可以通过菜单对“斑马线”电平进行重新设定。有的是信号在70%—80%时出现“斑马线”,为最佳曝光区域,有的是信号≥90%时出现,“斑马线”出现的地方接近过曝光,就要考虑减小光圈或其他办法,使画面曝光准确,确保拍到曝光正确的电视画面。

光圈调整:摄像机的光圈系数一般为F1.6-F16。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即摄像机的增益在0dB时,改变光圈就可实现正确曝光。摄像机的光圈有自动和手动两档,手动时可配合瞬时自动按钮测光。不太紧急的情况下,提倡使用手动档,它配合瞬时自动按钮测光,曝光比较准确。首先,可利用自动功能大体上测得光圈值,然后根据“斑马线”提示手动调节一下。如果镜头内有大面积的高亮范围,自动光圈比正确曝光值偏低,观察寻像器手动把光圈加大一点。反之,如果取景范围内有大面积的黑色,使用自动光圈的话,光圈会开得过大,可能造成主体过曝光,应将光圈收小点。自动光圈主要应用于抢拍时使用,它的平均值可以通过菜单调整,加减0.5-1档的自动光圈量。它使用起来方便,但不准确。

在强光下拍摄,要对光线进行衰减。专业级以上的摄像机都安装了衰减光线的中性密度滤色镜,可根据光线的情况选择使用。但有些低档的摄像机没有中性密度滤色镜,要配合电子快门来衰减光线,否则无法进行白平衡的调节。

在背景很亮的情况下拍摄(逆光),为了主体曝光正常,背景可能过亮而限幅,此时可以打开摄像机的自动拐点电路(AUTO KNEE),将正确曝光的动态范围提高600%。逆光的景物边缘被照亮,形成轮廓光的效果。当然,这种情况下最好在主体前补充光照,减小亮暗反差。在拍摄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补光的情况,这时要求人工光和自然光的色温统一起来。否则的话,拍出的画面颜色会失真。也可以利反光板补光。

黑白平衡调整:白平衡的调整,一般分为2步。首先是滤色片的粗调,根据不同的光照条件选用不同的滤色片。其次是电子调整,拍白色物体,拨动白平衡开关,当寻像器显示OK时,白平衡调整完毕。摄像机的全自动白平衡功能,可以根据光线情况自动调节白平衡,使不断变换的场景白平衡基本准确,但缺点是不够准确。

黑平衡的调整是为了使摄像机画面在黑暗的地方也不偏色,它与场景没有关系,每周调一次即可。白平衡的调整按照先白平衡,再黑平衡,最后白平衡的顺序将会得到更好的图像。

黑白平衡的调节是为了获得正确的色彩还原,但有时我们也需要一些特殊的画面气氛,如早晨和黄昏,色温较低,人们的视觉经验是一片金黄,如果我们把白纸对着太阳调白平衡,将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此时,可以用5600K的滤色片,不用调节白平衡,直接拍摄就可以。

电子快门调节:摄像机在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时,例如赛跑、跳水、球赛等场面时,图像容易模糊。而电子快门的提升恰恰增加了运动物体的清晰度,但却牺牲了灵敏度,使曝光量下降。另外,动态分解力的提升也使有些画面看起来不真实,如喷泉就成了一连串的水珠。清晰扫描功能是可变速电子快门的高科技应用,能准确控制CCD的快门速度,以便与计算机显示器的扫描频率一致,拍摄显示器时,条纹就会减少或消失。

变焦距镜头的使用:根据视场角和焦距的大小,镜头可以被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通常,把焦距与像平面对角线接近或相等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水平视场角为45°,焦距通常为25mm。广角镜头指焦距小于25mm,水平视场角在60°-130°的镜头。130°-180°之间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或鱼眼镜头。长焦镜头是指焦距大于25mm,水平视场角小于40°的镜头。景深指被拍摄主体前后景物清晰的范围。广角镜头的视角大,景深大,可用于拍摄全景、跟拍、新闻、球赛等,但广角镜头容易变形,一般拍摄时不能离主体太近。长焦距镜头,视角小,景深小,透视弱,主体向背景靠拢。用长焦拍摄可以虚化背景,利于突出主体,画面比较生动。但长焦镜头容易抖动,所以长焦最好配合三角架或其它的支撑物来使用,学会怎样拿稳摄像机?作为一名摄像人员,拍摄时只要条件允许应尽可能使用三角架。

近距特写:一般镜头的聚焦清晰范围在0.9m至∞,而近距(MACRO)功能可以拍摄距镜头几厘米的小物体。方法为:将镜头置于MACRO,聚焦为∞,变焦环设为手动,手动调节变焦环,使被拍摄对象清晰。

录音:在录制声音时,一般摄像机都有自动和手动两档音量控制,自动操作比较方便,但在声源电平低的情况下,容易引入噪声,一般电视人物的同期声采访用手动档,并配合指向性话筒,而不能随意使用机载话筒。我们也不要太相信电平表的摆动,有时话筒线接触不好,从电平表上不一定看出来,最好用监听耳机或摄像机本身的监听喇叭,来判断录音的好坏。

着装小细节:如果有些需要外景主持采访的时候,摄像记者到无所谓,因为观众是看不见的,而外景主持的着装应视采访的环境而定,不能和环境情况反差太大。曾经看过某电视台做的一期新闻节目,记者到一个很穷的革命老区采访,当地老百姓穿得比较破旧,而前去采访的主持人则身穿崭新的毛领大衣,带着皮手套,两者对比相去甚远,再加上主持人冷漠严肃的表情,虽然节目内容还可以,但从画面上看非常别扭,这样的情况,应力求避免。如果记者在着装上和环境格格不入,容易与采访对象产生距离,沟通起来也就麻烦。电视节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每个细节做起,才有可能做好电视节目。


相关内容

  • 电视新闻摄像技巧
  • 电视新闻摄像技巧 作为电视画面的创作者,我们要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 1.围绕着所拍节目内容的思想.主题,安排电视画面的实体元素,那么,什么是电视画面的实体元素? 2.如何处理电视画面结构的基础元素? 3.如何运用电视画面结构的特殊元素? 4.如何根据诸多元素的变化规律和艺术法则做出恰当的安排,找出头 ...

  •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 第一章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绪论 第一节电视新闻采访概述 一.电视新闻的定义: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二.电视新闻的特点:传播内容生动:范围广:线性传播:共时传播 三.电视新闻采访的特点: 1.电子传播手段的介入 ...

  • 电视专题片制作技巧
  • 电视专题片制作技巧(一) 电视专题片也要包装 真实,是电视专题片的生命,这里所说的"包装",是在新闻成品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的技术处理它的目的和作用不是改变事实,而是要使新闻作品中传递的事实更加醒目,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收看兴趣也就是说,包装不是对作品内部各种要素的包装,而是对作品的 ...

  • 新闻摄影自考复习资料
  • <新闻摄影> 第一编 新闻摄影基本史论 第一章 静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1.摄影技术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暗箱和感光材料. 2."日光摄影法"的发明者是尼埃普斯. "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是达盖尔. "卡罗摄影法"的发明者是塔尔博特. ...

  • 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 电视新闻稿写作与电视新闻摄像 一.电视新闻写作 (一).电视新闻的特点:实.快.新.短,声画结合,形象直观.内容真实.报道及时.事实新鲜.篇幅短小.新闻语言的特征:准确.简洁.鲜明.生动. (二).电视新闻的分类:按报道形式可分为:一般消息.新闻特写.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评论.新闻专题等.其中电 ...

  • 电视台新闻部实习报告
  • 时间:xx年8月 场所:**省**县电视台新闻部 内容: 【实习体会】 通过在电视台的实习,认识到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比什么都重要,无论是在镜头前和被采访者的沟通还是在背后和人们的沟通都非常重要,有助于记者更好的掌握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才会得到更及时准确的报道,才会出现优秀的新 ...

  • 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导演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与介绍
  • 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导演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与介绍 2015年上海戏剧学院高起本.专升本影视导演专业招生已经开始,通过上戏影视导演专业在校学习,学校还将提供学员剧组拍戏等实习机会,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导演主干课程设置,以便大家了解. <艺术概论> 主要内容:本课程概括地.简要地论述一 ...

  • 摄像机的使用方法
  • 一.关键在于拍摄的基本 1.准备好摄像机,在机器内的电池和预备电池,录像带. 2.握紧摄像机,两脚间距离为肩宽.画面稳定是拍摄的基本. 3.对准拍摄物体拍摄.按下录像键钮,开始拍摄.再按一次便停止录像.一幅景象约拍摄10秒左右,一边拍摄,一边慢慢地移动摄像机 二.成功的五项要点 1.握紧摄像机:(如 ...

  • 电视新闻稿
  • 电视新闻稿(解说词)的写作 第一,要认真采访.选题,注意文字与画面的关系,在精选之后出现在画面上的信息,文字绝不可以再行同一重复. 第二,最新消息的开头.结尾.过渡常常是独白式的,对于人名.数据.结果等要素必须处理得体,文字精警,表达清晰,文图一致. 第三,撰写电视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一定要有结构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