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广义货币详解

M0、M1、M2、M3货币详解

看完这篇文章,帮助你轻松理解、记忆经济学中的抽象定义。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狭义货币(M1)= 流通中的现金(M0)+ 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广义货币(M2)= 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定期储蓄存款)

另外还有M3= 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购买力,还反映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货币供应量,按流动性划分为 M0、M1、M2、M3四个层次;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

M1

M2

款。

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 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1 与 M2之差是准货币。 中美两国的区别: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根据我们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无疑问,我们是模仿国外的所谓现代银行管理、统计体系设立的M系统。但我们多年了的M系统仅仅是模仿,而没有实际经济意义。

比如,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中国金融界无论是理论家还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个非常固执和愚蠢的见解,认为美国人不储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美国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饭、养老等支付,这些支付同样需要持有货币存量,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很低流通中的现金 M0 +企业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 M1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

呢?其实既不是美国人不储蓄,也不是美国人没有钱,而是这些货币存量不在储蓄项目下,而是在支票项目下,即在M1项目下。

因此,同样的M2、M1、M0水准,美国的M体系有大量的具有实际经济学意义的货币,而中国则是严重货币短缺。

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学意义的货币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要任何改变。

另外一个方面,美国及西方国家设立M系统是为了便于统计和调控印钞数量及观测经济动向。其中支票有大额和一般额度,这才是区分M1和M2的关键,也就是说有多少交易是以大额交易的、有多少交易是以一般额度交易的。大额交易主要发生在大型公司之间和投资性交易。

正如前文所述,无论M1、M2,由于支票的自由兑换性,二者都有实际的经济学意义。在货币总量上意义相同,但在资金用途上却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货币总量以M1出现,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以M2出现,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美联储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应如何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在货币总量则基本保持稳定。

M0、M1、M2、M3本质含义,总结如下:

M0=流通中现金

M1=流通中现金+可交易用存款(支票存款\转帐信用卡存款)

M2=M1+非交易用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M3=M2+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0流通中的现金量作为最窄意义上的货币

M1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能力,商品的供应量应和M1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不然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M2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研究M2,特别是掌握其构成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预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











果博东方,缅甸果博东方,果博东方娱乐





M0、M1、M2、M3货币详解

看完这篇文章,帮助你轻松理解、记忆经济学中的抽象定义。

国际上大致的划分是

狭义货币(M1)= 流通中的现金(M0)+ 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广义货币(M2)= 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定期储蓄存款)

另外还有M3= 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现金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购买力,还反映潜在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货币供应量,按流动性划分为 M0、M1、M2、M3四个层次;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

M1

M2

款。

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 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M1 与 M2之差是准货币。 中美两国的区别: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根据我们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毫无疑问,我们是模仿国外的所谓现代银行管理、统计体系设立的M系统。但我们多年了的M系统仅仅是模仿,而没有实际经济意义。

比如,中美两国的M系统,若M1数值相同,则美国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就是M1,而中国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钞则要远远小于M1。这个差别使中国经济单位没有足够的流通货币,而美国相对于中国则有充裕的货币。

造成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支票不能直接兑换成现钞,尽管它是货币。 再比如在M2项目下,若M2相同,则中国的储蓄额很大,但流通的、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却很少,因为中国的M2被高额储蓄占掉了,而美国却几乎全部是M1(美国储蓄率很低)实际也就是全是M0,即决大部分是现钞,市场有经济意义的货币充足。而中国却是市场严重缺少有实际经济意义的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一直倾向于使用M2来调控货币的原因。 中国金融界无论是理论家还是主管部分一直有一个非常固执和愚蠢的见解,认为美国人不储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美国人也是人、也需要穿衣、吃饭、养老等支付,这些支付同样需要持有货币存量,那么为什么美国的储蓄率很低流通中的现金 M0 +企业单位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 M1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

呢?其实既不是美国人不储蓄,也不是美国人没有钱,而是这些货币存量不在储蓄项目下,而是在支票项目下,即在M1项目下。

因此,同样的M2、M1、M0水准,美国的M体系有大量的具有实际经济学意义的货币,而中国则是严重货币短缺。

如果中国金融改革仅仅改变这个M系统,则中国实际有经济学意义的货币就将增加十万亿以上(储蓄转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兑换现钞),而货币总量却不需要任何改变。

另外一个方面,美国及西方国家设立M系统是为了便于统计和调控印钞数量及观测经济动向。其中支票有大额和一般额度,这才是区分M1和M2的关键,也就是说有多少交易是以大额交易的、有多少交易是以一般额度交易的。大额交易主要发生在大型公司之间和投资性交易。

正如前文所述,无论M1、M2,由于支票的自由兑换性,二者都有实际的经济学意义。在货币总量上意义相同,但在资金用途上却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货币总量以M1出现,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以M2出现,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 美联储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应如何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在货币总量则基本保持稳定。

M0、M1、M2、M3本质含义,总结如下:

M0=流通中现金

M1=流通中现金+可交易用存款(支票存款\转帐信用卡存款)

M2=M1+非交易用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M3=M2+其他货币性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M0流通中的现金量作为最窄意义上的货币

M1反映了社会的直接购买能力,商品的供应量应和M1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不然经济会过热或萧条.

M2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研究M2,特别是掌握其构成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状况的分析,预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











果博东方,缅甸果博东方,果博东方娱乐






相关内容

  • 2016年银行从业银行管理绝密押题详解
  • 1.在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的层次中,被称为准货币的是().AM0 BM1 CM2 DM2与M1之差 参考答案:D 解析:M1被称为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M2被称为广义货币:M2与M1之差被称为准货币,是潜在购买力. 2.我国1994年颁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限制重复投资,重组汽车产业内 ...

  • 对外贸易差额与货币供给
  • [作者简介] 白凡(1982―),男,山西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经济贸易. [摘要] 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汇率制度条件下会对一国贸易差额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构面包含汇率制度虚拟变量在内的面板协整方程,结合1994-2011年中国.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 ...

  •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及影响
  •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及影响 周辉 物流14 [ 摘 要] 从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理论关系入手,对二者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无论是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以GDP 来衡量商品流通总规模,它们与货币流通量(M0.M1.M2) 均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商品流通规 ...

  •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
  • 经济纵横・2009年第6期 中国货币需求研究 王 元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00) 摘要:本文对中国货币需求的基本状况和特征进行分析,借鉴经典理论方法分析了货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货币需求函数,以1992-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实证方法得到货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的 ...

  •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 教学内容: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内容,会计恒等式.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并全面理解六类会计要素的内容:掌握会计恒等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恒等式,难点是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关系:讲授中应注意 ...

  • 2014年四川公务员面试:公务员考试流程详解
  • 2014年四川公务员面试:公务员考试流程详解 中公教育专家从历年考生备考的情况中了解到,一般的考生在谈及"公务员考试"时,都局限于对于该项考试的狭义理解,即每年举行的"公共科目笔试",对于其广义的概念仍不甚了解,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广义的"公务员考试&q ...

  • 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制度
  • 银行业务管理 一.商业银行体制 1. 按组织形式分: • 单一制:也称单元银行制,是指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任何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目前只有美国还部分地采用这种组织模式. • 分支行制: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并形成庞大银行网络的制度. • 银行持股公 ...

  • 百万亿元货币存量是福还是祸
  • www.ts.cn 天山网 2013年04月12日 10:15:43 新华网北京4月11日电(记者王宇.王培伟)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103.6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 由于公众将之与"货币超发""房价上涨"等 ...

  • 国际金融考试重点
  • 国际金融考试重点 第一章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1国际收支的一般概念:狭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与其他国 家(或地区所)发生的对外贸易收支或外汇收支 广义:一个国际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你那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所发生的所有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