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方法的选择

退火炉的知识及正火退火的选择(五)

33. 试说明表面淬火、渗碳、氮化热处理工艺在用钢、性能、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别。

答:表面淬火一般适用于中碳钢(0.4~0.5%c)和中碳低合金钢(40cr 、40mnb 等),也可用于高碳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如t8、9mn2v 、gcr15等)。以及球墨铸铁等。它是利用快速加热使钢件表面奥氏体化,而中心尚处于较低温度即迅速予以冷却,表层被淬硬为马氏体,而中心仍保持原来的退火炉退火、正火或调质状态的组织。应用范围:(1)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应用于中小模数齿轮、小型轴的表面淬火。(2)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主要用于承受较大载荷和磨损的零件,例如大模数齿轮、尺寸较大的曲轴和凸轮轴等。(3)工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频感应加热主要用于大直径钢材穿透加热和要求淬硬深度深的大直径零件,例如火车车轮、轧辘等的表面淬火。

渗碳钢都是含0.15~0.25%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如20、20cr 、20crmnti 、20simnvb 等。渗碳层深度一般都在0.5~2.5mm 。

钢渗碳后表面层的碳量可达到0.8~1.1%c范围。渗碳件渗碳后缓冷到室温的组织接近于铁碳相图所反映的平衡组织,从表层到心部依次是过共析组织,共析组织,亚共析过渡层,心部原始组织。

渗碳主要用于表面受严重磨损,并在较大的冲载荷下工作的零件(受较大接触应力)如齿轮、轴类、套角等。

氮化用钢通常是含al 、cr 、mo 等合金元素的钢,如38crmoala 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氮化钢,此外还有35crmo 、18crniw 等也经常作为氮化钢。与渗碳相比、氮化工件具有以下特点:

1)氮化前需经调质处理,以便使心部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2)表面硬度可达hrc65~72,具有较高的耐磨性。

3)氮化表面形成致密氮化物组成的连续薄膜,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4)氮化处理温度低,渗氮后不需再进行其它热处理。

氮化处理适用于耐磨性和精度都要求较高的零件或要求抗热、抗蚀的耐磨件。如:发动机的汽缸、排气阀、高精度传动齿轮等。

34. 拟用t10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工艺路线为:

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

(1)试写出各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并指出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2)指出最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大致硬度;

(3)制定最终热处理工艺规定(温度、冷却介质)

答:(1)工艺路线为:锻造—退火—机加工—淬火后低温回火—磨加工。退火处理可细化组织,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淬火及低温回火可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以及去除内应力。

(2)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大致的硬度60hrc 。

(3)t10车刀的淬火温度为780℃左右,冷却介质为水;回火温度为150℃~250℃。

35. 选择下列零件的热处理方法,并编写简明的工艺路线(各零件均选用锻造毛坯,并且钢材具有足够的淬透性):

(1)某机床变速箱齿轮(模数m=4),要求齿面耐磨,心部强度和韧性要求不高,材料选用45钢;

(2)某机床主轴,要求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轴径部分要求耐磨(hrc 50-55),材料选用45钢;

(3

)镗床镗杆,在重载荷下工作,精度要求极高,并在滑动轴承中运转,要求镗杆表面有极

高的硬度,心部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材料选用38crmoala 。

答:(1)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精加工→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2)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3)下料→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氮化→研磨→成品

36. 某型号柴油机的凸轮轴,要求凸轮表面有高的硬度(hrc>50),而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ak>40j),原采用45钢调质处理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工厂库存的45钢已用完,只剩15钢,拟用15钢代替。试说明:

(1)原45钢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2)改用15钢后,应按原热处理工序进行能否满足性能要求?为什么?

(3)改用15钢后,为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在心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答:(1)正火处理可细化组织,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调质处理可获得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和疲劳强度;局部表面淬火及低温回火可获得局部高硬度和耐磨性。

(2)不能。改用15钢后按原热处理工序会造成心部较软,表面硬,会造成表面脱落。

(3)渗碳。

37. 有甲、乙两种钢,同时加热至1150℃,保温两小时,经金相显微组织检查,甲钢奥氏体晶粒度为3级,乙钢为6级。由此能否得出结论:甲钢是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是本质细晶粒钢?

答:不能。本质晶粒度是在930±19℃, 保温3~8小时后测定的奥氏体晶粒大小。本质细晶粒钢在加热到临界点acl 以上直到930℃晶粒并未显著长大。超过此温度后, 由于阻止晶粒长大的难溶质点消失, 晶粒随即迅速长大。1150℃超过930℃,有可能晶粒随即迅速长大,所以不能得出结论甲钢是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是本质细晶粒钢。

38. 为什么用铝脱氧的钢及加入少量ti ,zr ,v ,nb, w 等合金元素的钢都是本质细晶粒钢?奥氏体晶粒大小对转变产物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

答:铝脱氧及加入少量ti ,zr ,v ,nb, w 等合金元素会形成高温难溶的合金化合物,在930±19℃左右抑制了晶粒的长大。所以加入以上合金元素的钢都是本质细晶粒钢。

39. 钢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条件是什么?与钢的珠光体相变及贝氏体相变比较,马氏体相变有何特点?

答:钢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条件是: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 来不及发生扩散分解而发生无扩散型的相变。

马氏体相变的特点为:

(1)无扩散性。钢在马氏体转变前后, 组织中固溶的碳浓度没有变化, 马氏体和奥氏体中固溶的碳量一致, 仅发生晶格改变, 因而马氏体的转变速度极快。

(2)有共格位向关系。马氏体形成时, 马氏体和奥氏体相界面上的原子是共有的, 既属于马氏体, 又属于奥氏体, 称这种关系为共格关系。

(3)在通常情况下, 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开始后, 必须在不断降温条件下转变才能继续进行, 冷却过程中断, 转变立即停止。

40. 说明共析钢c 曲线各个区, 各条线的物理意义,并指出影响c 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

答:退火炉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说明:

1) 由过冷奥氏体开始转变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转变开始线; 由转变终了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转变终了线。a 1线以右转变开始线以左的区域是过冷奥氏体区;a1线以下, 转变终了线以右和ms 点以上的区域为转变产物区;

在转变开始线与转变终了线之间的区域为过冷奥氏体和转

变产物共存区。

2) 过冷奥氏体在各个温度等温转变时, 都要经过一段孕育期(它以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之间的水平距离来表示)。对共析碳钢来说, 转变开始线在550℃出现拐弯,该处被称为c 曲线的鼻尖,它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鼻温。

3) 共析碳钢的过冷奥氏体在三个不同温度区间, 可发生三种不同的转变:在c 曲线鼻尖以上部分,即a1~550℃之间过冷奥氏体发生珠光体转变,转变产物是珠光体, 故又称珠光体转变;在c 曲线鼻尖以下部分, 即550℃~ms 之间,过冷奥氏体发生贝氏体转变, 转变产物是贝氏体,故又称贝氏体转变;在ms 点以下过冷奥氏体发生马氏体转变,转变产物是马氏体,故又称马氏体转变。

亚共析和过共析钢的等温转变c 曲线,与共析钢的不同是, 亚共析钢的c 曲线上多一条代表析出铁素体的线。过共析钢的c 曲线上多一条代表二次渗碳体的析出线。

影响c 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有:

凡是提高奥氏体稳定性的因素,都使孕育期延长,转变减慢,因而使c 曲线右移。反之,使c 曲线左移。碳钢c 曲线的位置与钢的含碳量有关,在亚共析钢中,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 钢的c 曲线位置右移。在过共析钢中,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c 曲线又向左移。除此之外,钢的奥氏体化温度愈高,保温时间愈长,奥氏体晶粒愈粗大,则c 曲线的位置愈右移。

41. 将20钢及60钢同时加热至860℃,并保温相同时间,问哪种钢奥氏体晶粒粗大些?答:60

钢奥氏体晶粒粗大些。

退火炉的知识及正火退火的选择(五)

33. 试说明表面淬火、渗碳、氮化热处理工艺在用钢、性能、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别。

答:表面淬火一般适用于中碳钢(0.4~0.5%c)和中碳低合金钢(40cr 、40mnb 等),也可用于高碳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如t8、9mn2v 、gcr15等)。以及球墨铸铁等。它是利用快速加热使钢件表面奥氏体化,而中心尚处于较低温度即迅速予以冷却,表层被淬硬为马氏体,而中心仍保持原来的退火炉退火、正火或调质状态的组织。应用范围:(1)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应用于中小模数齿轮、小型轴的表面淬火。(2)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主要用于承受较大载荷和磨损的零件,例如大模数齿轮、尺寸较大的曲轴和凸轮轴等。(3)工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频感应加热主要用于大直径钢材穿透加热和要求淬硬深度深的大直径零件,例如火车车轮、轧辘等的表面淬火。

渗碳钢都是含0.15~0.25%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如20、20cr 、20crmnti 、20simnvb 等。渗碳层深度一般都在0.5~2.5mm 。

钢渗碳后表面层的碳量可达到0.8~1.1%c范围。渗碳件渗碳后缓冷到室温的组织接近于铁碳相图所反映的平衡组织,从表层到心部依次是过共析组织,共析组织,亚共析过渡层,心部原始组织。

渗碳主要用于表面受严重磨损,并在较大的冲载荷下工作的零件(受较大接触应力)如齿轮、轴类、套角等。

氮化用钢通常是含al 、cr 、mo 等合金元素的钢,如38crmoala 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氮化钢,此外还有35crmo 、18crniw 等也经常作为氮化钢。与渗碳相比、氮化工件具有以下特点:

1)氮化前需经调质处理,以便使心部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2)表面硬度可达hrc65~72,具有较高的耐磨性。

3)氮化表面形成致密氮化物组成的连续薄膜,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4)氮化处理温度低,渗氮后不需再进行其它热处理。

氮化处理适用于耐磨性和精度都要求较高的零件或要求抗热、抗蚀的耐磨件。如:发动机的汽缸、排气阀、高精度传动齿轮等。

34. 拟用t10制造形状简单的车刀,工艺路线为:

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

(1)试写出各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并指出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2)指出最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及大致硬度;

(3)制定最终热处理工艺规定(温度、冷却介质)

答:(1)工艺路线为:锻造—退火—机加工—淬火后低温回火—磨加工。退火处理可细化组织,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淬火及低温回火可获得高硬度和耐磨性以及去除内应力。

(2)终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大致的硬度60hrc 。

(3)t10车刀的淬火温度为780℃左右,冷却介质为水;回火温度为150℃~250℃。

35. 选择下列零件的热处理方法,并编写简明的工艺路线(各零件均选用锻造毛坯,并且钢材具有足够的淬透性):

(1)某机床变速箱齿轮(模数m=4),要求齿面耐磨,心部强度和韧性要求不高,材料选用45钢;

(2)某机床主轴,要求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轴径部分要求耐磨(hrc 50-55),材料选用45钢;

(3

)镗床镗杆,在重载荷下工作,精度要求极高,并在滑动轴承中运转,要求镗杆表面有极

高的硬度,心部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材料选用38crmoala 。

答:(1)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精加工→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2)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局部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3)下料→锻造→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氮化→研磨→成品

36. 某型号柴油机的凸轮轴,要求凸轮表面有高的硬度(hrc>50),而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ak>40j),原采用45钢调质处理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工厂库存的45钢已用完,只剩15钢,拟用15钢代替。试说明:

(1)原45钢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2)改用15钢后,应按原热处理工序进行能否满足性能要求?为什么?

(3)改用15钢后,为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在心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答:(1)正火处理可细化组织,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调质处理可获得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和疲劳强度;局部表面淬火及低温回火可获得局部高硬度和耐磨性。

(2)不能。改用15钢后按原热处理工序会造成心部较软,表面硬,会造成表面脱落。

(3)渗碳。

37. 有甲、乙两种钢,同时加热至1150℃,保温两小时,经金相显微组织检查,甲钢奥氏体晶粒度为3级,乙钢为6级。由此能否得出结论:甲钢是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是本质细晶粒钢?

答:不能。本质晶粒度是在930±19℃, 保温3~8小时后测定的奥氏体晶粒大小。本质细晶粒钢在加热到临界点acl 以上直到930℃晶粒并未显著长大。超过此温度后, 由于阻止晶粒长大的难溶质点消失, 晶粒随即迅速长大。1150℃超过930℃,有可能晶粒随即迅速长大,所以不能得出结论甲钢是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是本质细晶粒钢。

38. 为什么用铝脱氧的钢及加入少量ti ,zr ,v ,nb, w 等合金元素的钢都是本质细晶粒钢?奥氏体晶粒大小对转变产物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

答:铝脱氧及加入少量ti ,zr ,v ,nb, w 等合金元素会形成高温难溶的合金化合物,在930±19℃左右抑制了晶粒的长大。所以加入以上合金元素的钢都是本质细晶粒钢。

39. 钢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条件是什么?与钢的珠光体相变及贝氏体相变比较,马氏体相变有何特点?

答:钢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条件是:钢从奥氏体状态快速冷却, 来不及发生扩散分解而发生无扩散型的相变。

马氏体相变的特点为:

(1)无扩散性。钢在马氏体转变前后, 组织中固溶的碳浓度没有变化, 马氏体和奥氏体中固溶的碳量一致, 仅发生晶格改变, 因而马氏体的转变速度极快。

(2)有共格位向关系。马氏体形成时, 马氏体和奥氏体相界面上的原子是共有的, 既属于马氏体, 又属于奥氏体, 称这种关系为共格关系。

(3)在通常情况下, 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开始后, 必须在不断降温条件下转变才能继续进行, 冷却过程中断, 转变立即停止。

40. 说明共析钢c 曲线各个区, 各条线的物理意义,并指出影响c 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

答:退火炉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说明:

1) 由过冷奥氏体开始转变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转变开始线; 由转变终了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转变终了线。a 1线以右转变开始线以左的区域是过冷奥氏体区;a1线以下, 转变终了线以右和ms 点以上的区域为转变产物区;

在转变开始线与转变终了线之间的区域为过冷奥氏体和转

变产物共存区。

2) 过冷奥氏体在各个温度等温转变时, 都要经过一段孕育期(它以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之间的水平距离来表示)。对共析碳钢来说, 转变开始线在550℃出现拐弯,该处被称为c 曲线的鼻尖,它所对应的温度称为鼻温。

3) 共析碳钢的过冷奥氏体在三个不同温度区间, 可发生三种不同的转变:在c 曲线鼻尖以上部分,即a1~550℃之间过冷奥氏体发生珠光体转变,转变产物是珠光体, 故又称珠光体转变;在c 曲线鼻尖以下部分, 即550℃~ms 之间,过冷奥氏体发生贝氏体转变, 转变产物是贝氏体,故又称贝氏体转变;在ms 点以下过冷奥氏体发生马氏体转变,转变产物是马氏体,故又称马氏体转变。

亚共析和过共析钢的等温转变c 曲线,与共析钢的不同是, 亚共析钢的c 曲线上多一条代表析出铁素体的线。过共析钢的c 曲线上多一条代表二次渗碳体的析出线。

影响c 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有:

凡是提高奥氏体稳定性的因素,都使孕育期延长,转变减慢,因而使c 曲线右移。反之,使c 曲线左移。碳钢c 曲线的位置与钢的含碳量有关,在亚共析钢中,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 钢的c 曲线位置右移。在过共析钢中,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c 曲线又向左移。除此之外,钢的奥氏体化温度愈高,保温时间愈长,奥氏体晶粒愈粗大,则c 曲线的位置愈右移。

41. 将20钢及60钢同时加热至860℃,并保温相同时间,问哪种钢奥氏体晶粒粗大些?答:60

钢奥氏体晶粒粗大些。


相关内容

  • 模拟退火算法
  • 一. 爬山算法 ( Hill Climbing ) 介绍模拟退火前,先介绍爬山算法.爬山算法是一种简单的贪心搜索算法,该算法每次从当前解的临近解空间中选择一个最优解作为当前解,直到达到一个局部最优解. 爬山算法实现很简单,其主要缺点是会陷入局部最优解,而不一定能搜索到全局最优解.如图1所示:假设C ...

  • 常用的退火工艺方法2-2
  • 2.2 常用退火工艺方法 一:扩散退火: 1:定义: 扩散退火又称均匀化退火.将金属铸锭或锻坯,在稍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下长期加热,消除或减少化学成分偏析及显维组织的不均匀性,以达到均匀化的目的的热处理工艺. 偏析的主要表现: (1)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2)非金属夹杂物的不均匀性分布. (3)偏析区 ...

  • 烟草职业技能鉴定试卷
  • 中级焊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试卷 一、 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 焊接检验方法主要分为(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两大类。 2. 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可分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型接头)、(搭接接头) 3. 非破坏性检验方法的种类有(射线检验)、(超声波检验)、(磁粉检验) ...

  • 退火与正火
  • 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一般分为最终热处理和预先热处理.预先热处理是为了消除或改善前道工序引起的某些缺陷,为最终热处理做好准备,退火和正火是工件预先热处理的主要手段. 有些工件经退火或正火后已满足要求,这些退火和正火就作为最终热处理. 钢的退火 退火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 ...

  • 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毕业论文
  • 摘 要 目前罩式炉炉温控制系统大多采用常规PID 控制,但是由于罩式炉炉温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大延迟等特点,传统的PID 在某些情况下难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传统的定点开关控制温度会有正负误差几度的现象,但这不是温度控制器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热系统的结构性问题,使温度控制器控温产生一种惯性温 ...

  • 机械加工常见热处理工艺
  • 渗碳 渗碳热处理 渗碳:是对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采用渗碳的多为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具体方法是将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渗碳介质中,加热到900--950摄氏度的单相奥氏体区,保温足够时间后,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 相似的还有低温渗氮处理.这是金属材料 ...

  • 引物设计的原则汇总
  • 引物设计的原则汇总 分类: 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 一.引物设计step by step1.在NCBI上搜索到目的基因,找到该基因的mRNA,在CDS选项中,找到编码区所在位置,在下面的origin中,Copy该编码序列作为软件查询序列的候选对象. 2.用Primer Premier5搜索引物 ①打开P ...

  • 毕业设计拉刀的热处理工艺
  • 目 录 1 设计任务 ······················································································· 2 1.1 设计任务 ········································ ...

  • 模拟退火与遗传算法
  • 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比较"新颖"的算法或理论,比如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神经网络等.这些算法或理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比如模拟自然过-程),通称为"智能算法".它们在解决一些复杂的工程问题时大有用武之地. 这些算法都有什么含义?首先给出个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