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美学与发展史论文

浅谈中国桥梁发展史

摘要

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伟大国家。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东南低而西北高,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建设了数以千万计的桥梁,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桥梁形式种类繁多,发展演变过程漫长。近代以来,由于高科技的勃然兴起,桥梁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其技术进步更是突飞猛进,形式更为复杂多样,其内涵和引伸义也大为丰富发展。本文从总体上介绍了我国桥梁发展的大致情况,阐述了古代中国桥梁的先进水平,同时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桥梁技术的飞速发展历程。

关键词:古代桥梁 发展 攀登 实力

一 桥梁的概念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它们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的行人、车马跨江过河,飞津济渡。[1]

二 中国桥梁的发展

在人为桥梁之前,自然界由于地壳运动或其他自然现象的影响,形成了不少天然的桥梁形式。如浙江天台山横跨瀑布上的石梁桥,江西贵溪因自然侵蚀而成的石拱桥(仙人桥)以及小河边因自然倒下的树干而形成的“独木桥”,或两岸藤萝纠结在一起而构成的天生“悬索桥”等等。人类从这些天然桥中得到启示,便在生存过程中,不断仿效自然。开始时大概是利用一根木料在小河上,或氏族聚居群周围的壕沟上搭起一些独木桥(桥之所以始称“梁”,也许便是因这种横

梁而过的原故),或在窄而浅的溪流中,用石块垫起一个接一个略高出水面的石蹬,构成一种简陋的“跳墩子”石梁桥(后园林中多仿此原始桥式,称“汀步桥”、“踏步桥”)。这些“独木桥”“踏步桥”便是人类建筑的最原始的桥梁,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由低级演进为高级,才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跨空桥梁。桥梁的发展也有很多方面,我们可以有以下几方面来回顾我国桥梁的发展史。

2.1古代桥梁(在铁路发展之前)

2.1.1古代桥梁的发展阶段

①木桥。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桥梁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公元前13世纪,但均不详细。《水经注》记有春秋时晋国公平年间(公元前556~前532年)曾在汾水上建木梁木柱桥。秦代(公元前221~前200年)建都咸阳,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时所修建的渭河桥、灞河桥等,在《水经注》、《三辅黄图》中都有确凿记载。这些桥屡毁屡建,多采用木梁木柱或木梁石柱桥式,当桥的跨度大于木材长度时,曾使用悬臂梁式桥及拱桥。按南北朝宋代《沙州记》记载, 在安西到吐鲁番之间, 羌人曾修建单跨悬臂梁桥,称为“河厉”。其法是“两岸垒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相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如是多跨桥,则是在各桥墩上用大木纵横相叠,各向跨中伸出,再在伸出端之间用纵梁相连;为保持稳定,一般需在桥墩台纵横大木之上修建楼阁,用其重量压住悬臂的固端,如始建于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的湖南醴陵渌江桥。[8]

②石桥。在河南新野安乐寨村1957年出土的东汉画像砖, 刻有石拱桥图形,桥上有车马, 桥下有两叶扁舟, 证明当时已经修造跨河石拱桥。在《水经注》穀水条, 对晋太康三年(282年)所建成的旅人桥有这样的描述:“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 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年), 建成净跨37.02米、历1300多年而无恙的赵州桥。金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位于今北京西南的卢沟桥,共11孔,跨度11.4~13.5米,桥栏上配有栩栩如生的大小石狮485个。[2]

13世纪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誉为世所罕见。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该桥在隋大业初年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卒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 m ,宽9 m ,拱矢高度7.23 m ,在拱圈两肩各设有2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

北京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玉带桥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 。前者的拱洞随桥面缓和的上下坡从桥中向两端逐渐收小;后者则以两端有反弯曲线的玉石穹背高出绿丛。这两座桥都以同环境协调,使湖山增辉见称。[7]在长江以南,从唐代以来曾修建不少以弧形板石及横向长条锁石结成拱圈的石拱桥,以及巨形石梁桥。弧板石拱桥自重较轻,对地基承压强度要求较低,能在软土地基上采用。拱圈内的板石和锁石在榫槽相接处能发生小量相对转动以适应基础沉降和温度变化;此外,拱上夯实的灰土能在拱圈变形时发生被动压力,提高拱的承载能力。

福建长汀水东桥(南宋庆元时修建, 即1195~1200年)、江苏苏州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四年,即816~819年,在宋、明、清各代几度重修,现桥53孔,最大跨度6.95米)和浙江杭州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即1631年,现桥中孔净跨15.8米)都是板石拱桥。福建泉州万安桥也称洛阳桥(跨越洛阳江),是石梁桥, 现长834米,47孔,建于宋嘉祐四年(1059年)。在建桥时先顺着桥的纵轴抛投大量块石,在水面下形成一条长堤, 在石块上放养牡蛎,待蛎壳和块石相胶结, 它就耐得住风浪。在这水下长堤上, 用大条石纵横叠置(不用灰浆),形成桥墩,再架设石梁。福建漳州跨越柳营江的虎渡桥,建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其所用的巨型条石尺寸达1.7×1.9×23.7米, 重量将近200吨。虽有几孔遭

到破坏,并在其上方增建钢筋混凝土梁桥,但桥下尚存有原条石。

唐朝时期出现了不少名闻天下的石梁桥。据《唐六典》记载,下著名的石梁桥有4座:河南洛阳的天津桥、永济桥和中桥,西安灞桥。[4]

天津桥

③索桥。溜筒桥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索桥,它是以木筒套在悬索上,从筒垂下两股皮绳及一横木;人骑横木,以手用力攀索,使筒沿缆索移动,人就能跟着过去。灌县竹索桥, 为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所始建,清嘉庆八年(1803年)仿旧制重建,名安澜桥,桥长340米, 分为8孔, 最大跨度61米(竹索现已被换为钢丝索)。大渡河铁索桥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净跨100米。此桥现作为革命文物保存。

2.1.2古桥发展的饱和阶段

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万历年间建的放生桥,全长70.8 m,宽5.8 m,五孔联拱,构造精巧,形状美观,是朱家角十景之一。放生桥顾名思义,就是放生积德从善。僧人性潮曾规定在桥下只准放生鱼鳖,而不得撒网捕鱼。今天,在这里常有人兜售活鱼供游人购买放生。

其他主要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几乎没有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但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

2.2近代桥梁

2.2.1近代中国桥梁停滞发展

从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时期中国的桥梁主要是有外国人建造。长江是天堑,黄河上的三座桥梁:津浦铁路济南铁路桥,京汉铁路郑州铁路桥和兰州市黄河桥以及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中的一些桥梁也无一不是由洋商承建的。旧中国的承包商还没有建造大桥的能力,而政府交通部门也没有大桥施工队伍,只能做一些公路小桥涵的工程。当时水平最高的中国桥梁工程队伍当推由赵祖康先生领导的上海市工务局,他们在解放前已设计建造了几座跨苏州河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至今仍发挥作用。

2.2.2现代中国桥梁技术的崛起

①钢桥。现以桁架梁桥为主。铁路桥跨度不大于80米者,一般按桥梁标准设计建造。跨度不大于 160米者,一般用全悬臂法架设;跨度为176米和192米者,则采用悬臂拼装并在跨中合龙的方法架设。60年代以来,栓焊结构(指杆件或构件在工厂焊接制造,在工地采用高强度螺栓拼接的结构)采用颇多。例如,成(都) 昆(明) 铁路跨度112米的拱、梁组合体系桥(迎水河、安宁河1号、拉旧等桥), 陕西安康跨度为176米的汉江斜腿刚架铁路桥, 京山(北京—山海关)铁路跨度为3×144米的永定新河连续桁架梁桥等。 1988年,广东省同时建成了采用节段预制悬臂拼装施工的七孔110米江门外海桥,和主跨达18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番禺洛溪桥。可以说,这两座桥代表了八十年代梁式桥的最高水平。[9]

②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小跨度桥中使用较早,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应用是从1956年开始(当年所建的陇海铁路新沂河桥使用跨度为23.8米的梁,北京至周口店的公路桥使用跨度为20米的梁)。1965年建成的河南汤阴五陵卫河窄轨铁路桥(分跨是25+50+25米) 和江苏盐河公路桥(分跨是16.5+33.0+16.5米),都是T 形刚构预应力混凝土桥, 且都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当前我国较大跨度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有:四川重庆长江公路桥,为挂孔式T 构,主跨174米;湖北沙洋汉江桥,跨度111米,湖南常德沅江桥,跨度120米,两者均为公路连续梁桥;山东济南黄河斜张桥,跨度220米, 广西来宾红水河桥,跨度96米,前者为公路桥,后者为铁路斜张桥;四川渡口宝鼎公路拱桥跨度170米, 丰(台) 沙(城) 铁路二线永定河7号桥,跨度150米。双曲拱桥在1964年开始建于江苏无锡,其第一孔的跨度为9米,这种桥节省钢材,并不必使用大型起吊设备, 因而迅速得到推广, 其最大跨度曾达150米(河南嵩县前河桥) 。[6]

总之,我国的桥梁发展史是多姿多彩的,我相信,21世纪,随着高强度钢、玻璃钢、铝合金、碳纤维等太空轻质材料的大量启用,桥梁建筑的主要材料将不断更新,桥梁结构的形式将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范丽础,余光辉. 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2]罗英. 中国石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59.

[3]茅以升, 中国古桥技术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4]唐寰澄, 中国古代桥梁[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

[5]http://wenku.baidu.com/view/49c59f1f650e52ea55189883.html

[6]http://wenku.baidu.com/view/dddd6ffa941ea76e58fa0423.html

[7]http://wenku.baidu.com/view/0ddee81fff00bed5b9f31d0f.html

[8]http://wenku.baidu.com/view/2772b20c52ea551810a6876a.html

[9]http://image.baidu.com/i?word=%E9%9D%92%E9%A9%AC%E5%A4%A7%E6%A1%A5&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ie=utf-8&fm=hao123

浅谈中国桥梁发展史

摘要

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伟大国家。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东南低而西北高,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建设了数以千万计的桥梁,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桥梁形式种类繁多,发展演变过程漫长。近代以来,由于高科技的勃然兴起,桥梁逐渐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其技术进步更是突飞猛进,形式更为复杂多样,其内涵和引伸义也大为丰富发展。本文从总体上介绍了我国桥梁发展的大致情况,阐述了古代中国桥梁的先进水平,同时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桥梁技术的飞速发展历程。

关键词:古代桥梁 发展 攀登 实力

一 桥梁的概念

桥是一种架空的人造通道。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它们高悬低卧,形态万千,有的雄距山岙野岭,古朴雅致;有的跨越岩壑溪间,山川增辉;有的坐落闹市通衢,造型奇巧;有的一桥多用,巧夺天工。不管风吹雨淋,无论酷暑严冬,它们总是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的行人、车马跨江过河,飞津济渡。[1]

二 中国桥梁的发展

在人为桥梁之前,自然界由于地壳运动或其他自然现象的影响,形成了不少天然的桥梁形式。如浙江天台山横跨瀑布上的石梁桥,江西贵溪因自然侵蚀而成的石拱桥(仙人桥)以及小河边因自然倒下的树干而形成的“独木桥”,或两岸藤萝纠结在一起而构成的天生“悬索桥”等等。人类从这些天然桥中得到启示,便在生存过程中,不断仿效自然。开始时大概是利用一根木料在小河上,或氏族聚居群周围的壕沟上搭起一些独木桥(桥之所以始称“梁”,也许便是因这种横

梁而过的原故),或在窄而浅的溪流中,用石块垫起一个接一个略高出水面的石蹬,构成一种简陋的“跳墩子”石梁桥(后园林中多仿此原始桥式,称“汀步桥”、“踏步桥”)。这些“独木桥”“踏步桥”便是人类建筑的最原始的桥梁,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由低级演进为高级,才逐渐产生各种各样的跨空桥梁。桥梁的发展也有很多方面,我们可以有以下几方面来回顾我国桥梁的发展史。

2.1古代桥梁(在铁路发展之前)

2.1.1古代桥梁的发展阶段

①木桥。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桥梁最早文献记载见于公元前13世纪,但均不详细。《水经注》记有春秋时晋国公平年间(公元前556~前532年)曾在汾水上建木梁木柱桥。秦代(公元前221~前200年)建都咸阳,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年)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时所修建的渭河桥、灞河桥等,在《水经注》、《三辅黄图》中都有确凿记载。这些桥屡毁屡建,多采用木梁木柱或木梁石柱桥式,当桥的跨度大于木材长度时,曾使用悬臂梁式桥及拱桥。按南北朝宋代《沙州记》记载, 在安西到吐鲁番之间, 羌人曾修建单跨悬臂梁桥,称为“河厉”。其法是“两岸垒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相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如是多跨桥,则是在各桥墩上用大木纵横相叠,各向跨中伸出,再在伸出端之间用纵梁相连;为保持稳定,一般需在桥墩台纵横大木之上修建楼阁,用其重量压住悬臂的固端,如始建于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的湖南醴陵渌江桥。[8]

②石桥。在河南新野安乐寨村1957年出土的东汉画像砖, 刻有石拱桥图形,桥上有车马, 桥下有两叶扁舟, 证明当时已经修造跨河石拱桥。在《水经注》穀水条, 对晋太康三年(282年)所建成的旅人桥有这样的描述:“桥去洛阳宫六七里,悉用大石, 下圆以通水,可受大舫过也。”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年), 建成净跨37.02米、历1300多年而无恙的赵州桥。金明昌三年(1192年)建成位于今北京西南的卢沟桥,共11孔,跨度11.4~13.5米,桥栏上配有栩栩如生的大小石狮485个。[2]

13世纪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誉为世所罕见。隋代石匠李春首创的敞肩式石拱桥——赵州桥,该桥在隋大业初年为李春所创建,是一座卒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净跨37 m ,宽9 m ,拱矢高度7.23 m ,在拱圈两肩各设有2个跨度不等的腹拱,这样既能减轻桥身自重、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美观,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

北京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玉带桥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 。前者的拱洞随桥面缓和的上下坡从桥中向两端逐渐收小;后者则以两端有反弯曲线的玉石穹背高出绿丛。这两座桥都以同环境协调,使湖山增辉见称。[7]在长江以南,从唐代以来曾修建不少以弧形板石及横向长条锁石结成拱圈的石拱桥,以及巨形石梁桥。弧板石拱桥自重较轻,对地基承压强度要求较低,能在软土地基上采用。拱圈内的板石和锁石在榫槽相接处能发生小量相对转动以适应基础沉降和温度变化;此外,拱上夯实的灰土能在拱圈变形时发生被动压力,提高拱的承载能力。

福建长汀水东桥(南宋庆元时修建, 即1195~1200年)、江苏苏州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四年,即816~819年,在宋、明、清各代几度重修,现桥53孔,最大跨度6.95米)和浙江杭州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即1631年,现桥中孔净跨15.8米)都是板石拱桥。福建泉州万安桥也称洛阳桥(跨越洛阳江),是石梁桥, 现长834米,47孔,建于宋嘉祐四年(1059年)。在建桥时先顺着桥的纵轴抛投大量块石,在水面下形成一条长堤, 在石块上放养牡蛎,待蛎壳和块石相胶结, 它就耐得住风浪。在这水下长堤上, 用大条石纵横叠置(不用灰浆),形成桥墩,再架设石梁。福建漳州跨越柳营江的虎渡桥,建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其所用的巨型条石尺寸达1.7×1.9×23.7米, 重量将近200吨。虽有几孔遭

到破坏,并在其上方增建钢筋混凝土梁桥,但桥下尚存有原条石。

唐朝时期出现了不少名闻天下的石梁桥。据《唐六典》记载,下著名的石梁桥有4座:河南洛阳的天津桥、永济桥和中桥,西安灞桥。[4]

天津桥

③索桥。溜筒桥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索桥,它是以木筒套在悬索上,从筒垂下两股皮绳及一横木;人骑横木,以手用力攀索,使筒沿缆索移动,人就能跟着过去。灌县竹索桥, 为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所始建,清嘉庆八年(1803年)仿旧制重建,名安澜桥,桥长340米, 分为8孔, 最大跨度61米(竹索现已被换为钢丝索)。大渡河铁索桥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净跨100米。此桥现作为革命文物保存。

2.1.2古桥发展的饱和阶段

明代江西南城的万年桥、贵州的盘江桥等艰巨工程。值得一提的是明代万历年间建的放生桥,全长70.8 m,宽5.8 m,五孔联拱,构造精巧,形状美观,是朱家角十景之一。放生桥顾名思义,就是放生积德从善。僧人性潮曾规定在桥下只准放生鱼鳖,而不得撒网捕鱼。今天,在这里常有人兜售活鱼供游人购买放生。

其他主要是对一些古桥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几乎没有大的创造和技术突破,但留下了许多修建桥梁的施工说明文献,为后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资料。

2.2近代桥梁

2.2.1近代中国桥梁停滞发展

从鸦片战争爆发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时期中国的桥梁主要是有外国人建造。长江是天堑,黄河上的三座桥梁:津浦铁路济南铁路桥,京汉铁路郑州铁路桥和兰州市黄河桥以及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中的一些桥梁也无一不是由洋商承建的。旧中国的承包商还没有建造大桥的能力,而政府交通部门也没有大桥施工队伍,只能做一些公路小桥涵的工程。当时水平最高的中国桥梁工程队伍当推由赵祖康先生领导的上海市工务局,他们在解放前已设计建造了几座跨苏州河的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至今仍发挥作用。

2.2.2现代中国桥梁技术的崛起

①钢桥。现以桁架梁桥为主。铁路桥跨度不大于80米者,一般按桥梁标准设计建造。跨度不大于 160米者,一般用全悬臂法架设;跨度为176米和192米者,则采用悬臂拼装并在跨中合龙的方法架设。60年代以来,栓焊结构(指杆件或构件在工厂焊接制造,在工地采用高强度螺栓拼接的结构)采用颇多。例如,成(都) 昆(明) 铁路跨度112米的拱、梁组合体系桥(迎水河、安宁河1号、拉旧等桥), 陕西安康跨度为176米的汉江斜腿刚架铁路桥, 京山(北京—山海关)铁路跨度为3×144米的永定新河连续桁架梁桥等。 1988年,广东省同时建成了采用节段预制悬臂拼装施工的七孔110米江门外海桥,和主跨达18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番禺洛溪桥。可以说,这两座桥代表了八十年代梁式桥的最高水平。[9]

②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小跨度桥中使用较早,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应用是从1956年开始(当年所建的陇海铁路新沂河桥使用跨度为23.8米的梁,北京至周口店的公路桥使用跨度为20米的梁)。1965年建成的河南汤阴五陵卫河窄轨铁路桥(分跨是25+50+25米) 和江苏盐河公路桥(分跨是16.5+33.0+16.5米),都是T 形刚构预应力混凝土桥, 且都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当前我国较大跨度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有:四川重庆长江公路桥,为挂孔式T 构,主跨174米;湖北沙洋汉江桥,跨度111米,湖南常德沅江桥,跨度120米,两者均为公路连续梁桥;山东济南黄河斜张桥,跨度220米, 广西来宾红水河桥,跨度96米,前者为公路桥,后者为铁路斜张桥;四川渡口宝鼎公路拱桥跨度170米, 丰(台) 沙(城) 铁路二线永定河7号桥,跨度150米。双曲拱桥在1964年开始建于江苏无锡,其第一孔的跨度为9米,这种桥节省钢材,并不必使用大型起吊设备, 因而迅速得到推广, 其最大跨度曾达150米(河南嵩县前河桥) 。[6]

总之,我国的桥梁发展史是多姿多彩的,我相信,21世纪,随着高强度钢、玻璃钢、铝合金、碳纤维等太空轻质材料的大量启用,桥梁建筑的主要材料将不断更新,桥梁结构的形式将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范丽础,余光辉. 桥梁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2]罗英. 中国石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59.

[3]茅以升, 中国古桥技术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4]唐寰澄, 中国古代桥梁[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57.

[5]http://wenku.baidu.com/view/49c59f1f650e52ea55189883.html

[6]http://wenku.baidu.com/view/dddd6ffa941ea76e58fa0423.html

[7]http://wenku.baidu.com/view/0ddee81fff00bed5b9f31d0f.html

[8]http://wenku.baidu.com/view/2772b20c52ea551810a6876a.html

[9]http://image.baidu.com/i?word=%E9%9D%92%E9%A9%AC%E5%A4%A7%E6%A1%A5&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ie=utf-8&fm=hao123


相关内容

  • 桥梁美学鉴赏的课程论文
  • 桥梁美学课程论文 桥梁美学的鉴赏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2010年 12月 29日 桥梁美学昔称桥梁建筑艺术,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桥梁作为公共建筑,其自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既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1.概论 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 ...

  • 八年级语文谈作文
  • 第10课 谈作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提炼文章观点,并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2.过程与方法:小组交流.探讨.质疑思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敢于挑战权威.乐于创新的精神.养成刻苦推敲祖国语言文字"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习惯.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 ...

  • 斜拉桥的景观设计
  • 斜拉桥的景观设计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斜拉桥造型设计的规律,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双塔斜拉桥.独塔斜拉桥.矮塔斜拉桥.无背索斜拉桥四种桥型的景观设计. 关键词: 斜拉桥景观设计建筑造型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斜拉桥是一种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的大跨度桥梁结构.此种桥梁结 ...

  • 美学结课论文
  • 中国古代建筑造物艺术的美学特征 正 文 1. 中国建筑的发展阶段及类型 中国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格.中国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商周到秦汉,这一阶段是建筑的萌芽与成长期,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魏晋隋唐到宋朝是中国建筑逐步发展至成熟的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 ...

  • 桥梁美学"进化论"
  • 文/林长川 桥梁美虽然伴随着人类的整个文明历史,但在古典美学时代,桥梁只是作为建筑的一部分,附属在建筑美学中,并未形成独立的学科.桥梁美学是在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工业革命引发人的审美观变革,开创了现代美学的新时代.现代工业给桥梁提供了空前的技术和财力,使得人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充分发挥,创造出现 ...

  • 会展策划师论文
  • [摘 要] 随着近几年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会展活动日益增多,其中会展设计师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因为会展设计师工作的特殊性,其设计使客户展区与众不同,在客观现实与奇妙想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作为会展设计师需清楚在会展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并能够把握住整个会展设计过程. [关键词] 会展设计师 角色 创意设计 ...

  • 浅谈对音乐美学及美的认识
  • 浅谈对音乐美学及美的认识 李腾飞 (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信通系,西安,710600) 摘要 论述了作者对人的情感,理智,艺术,音乐和美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的认识.通过分析情感,理智,艺术,音乐和美的关系及其社会价值,得出了情感决定理智的实践对象,而理智的精确分析又反馈于情感:就个人来说& ...

  • 桥梁美学设计思考
  • 桥梁美学设计思考 摘要:阐述桥梁美学发展背景,同时介绍桥梁美学基本特点,最后综述不同桥型的美学设计要点. 关键词:桥梁美学美学设计结构美学 一.前言 桥梁美是环境美的一部分, 然而, 桥梁美的作用却远远超越了所在环境那有限的范围一座著名的大桥往往以它的雄伟壮丽精巧多姿而显示出人民的创造力, 以它的先 ...

  • 建筑美学鉴赏鄂东长江公路大桥
  •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 建 筑 美 学 鉴 赏 姓名: 班级: 学号: 老师: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建筑美学鉴赏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道路.景观的发展,桥梁的美观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论述了桥梁美学的基本法则及美学设计的基本手法.包括桥梁结构设计.景观设计等等. 关键词:鄂东长江公路大桥 美学 一 鄂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