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析

  一、“智慧课堂 ”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相对传统的“知识课堂”提出的。“智慧课堂”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以智慧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以引导学生的高度参与以及主动性的充分发挥,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形式,是旨在培养多样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智慧课堂”强调知识和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并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并深入探究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终身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是师生成长学习的共同体。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解析   (一)理论基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过程。儿童认知结构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的。   (二)教学目标:   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心理品质和价值观为保障,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三)操作程序:   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从创设学习问题情境开始,到学习目标和学习问题的确定,到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再到正确的结论,最后深化学习而产生新的学习问题,完成一个问题学习的循环。   (四)实现条件   1.善于创设情境与问题。情境的“情”是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境的“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知识只有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智慧课堂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学互动。教学是通过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更多的是正确引导学生和激励学生思考。因此,课堂上既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   3.教服务学。教必须以学为基础,服从、服务于学。正是这种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和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4.让课堂充满疑问和争辩。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和悬念,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重在揭示隐含在其中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把教材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5.重视元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元认知能力是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元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个体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开发、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对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任务,但直接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   6.关注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起到强化、督促、纠正的作用。这种即时反馈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还存在的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可使课堂教学成为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   (五)教学评价   智慧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教学情境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师生互动和学生间互动探究状态、教师指导点拨效果、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等,不仅关注形成性评价,更关注过程评价。   责任编辑:刘 林

  一、“智慧课堂 ”的内涵   “智慧课堂”是相对传统的“知识课堂”提出的。“智慧课堂”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以智慧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以引导学生的高度参与以及主动性的充分发挥,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要学习形式,是旨在培养多样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智慧课堂”强调知识和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并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并深入探究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终身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是师生成长学习的共同体。   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解析   (一)理论基础——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即“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过程。儿童认知结构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的。   (二)教学目标:   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心理品质和价值观为保障,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三)操作程序:   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从创设学习问题情境开始,到学习目标和学习问题的确定,到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再到正确的结论,最后深化学习而产生新的学习问题,完成一个问题学习的循环。   (四)实现条件   1.善于创设情境与问题。情境的“情”是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情境的“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知识只有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智慧课堂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教学互动。教学是通过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更多的是正确引导学生和激励学生思考。因此,课堂上既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   3.教服务学。教必须以学为基础,服从、服务于学。正是这种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和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4.让课堂充满疑问和争辩。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和悬念,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重在揭示隐含在其中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深入到知识的发现或再发现的过程中去,把教材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5.重视元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元认知能力是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与自我调节。元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个体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开发、提高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对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非智力因素不直接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任务,但直接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对认识过程的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   6.关注教学反馈。通过课堂练习的即时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起到强化、督促、纠正的作用。这种即时反馈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还存在的问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可使课堂教学成为具有自我反馈纠正功能的系统。   (五)教学评价   智慧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教学情境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师生互动和学生间互动探究状态、教师指导点拨效果、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等,不仅关注形成性评价,更关注过程评价。   责任编辑:刘 林


相关内容

  • 物联网工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选题(1435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民间传统游戏在中小学体育课堂的引用探析
  • 摘 要: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华,民间传统游戏也是如此.来自于民间的传统游戏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种类比较多,不仅能达到娱乐的效果,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训练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民间游戏:传统文化:体育教学:课堂训练 当前的体育教学已不再是以前刻板的体育教学模式了,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需 ...

  • 大学活动课程的特点及价值探析
  • ·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TaiYuanUrbanVocationalcollege 大学活动课程的特点及价值探析 王 莅 合作 747000)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摘要]文章从当前部分高校开设活动课程出发,分析了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 系学生自 ...

  • 基于道德理念的幼儿园课程管理思路探析
  • 基于道德理念的幼儿园课程管理思路探析 作者:孙静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4年第08期 摘 要:道德理念强调的是对于团体的每一个成员的价值观.理想和责任感进行激发,道德理念的管理思路符合幼儿园管理的思路,并且全方面迎合了幼儿园课程的管理,所以,道德理念成为了对于幼儿园的课程进行管理 ...

  • _农业网络信息_2011年总目次
  • <农业网络信息>2011年总目次 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探析 苏建英蔡立(83) 郭 凌(85) 第1期 高校图书馆和谐阅览环境的构建 基于读者信息行为规律的信息服务管理策略构建高校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的意义与作用 综述与专论 基于三网融合的农村科技远程服务平台构建 任玉珍(88) 贺兰 ...

  • 李吉林情境教学模式探析
  • 摘 要:情境教育从理论到基本模式的建构,一步一步的发展着.情境教育强调诱发学生主动性,强化学生主体感受性,着眼于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要结合实践,渗透性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过程充满美感与智慧,利用暗示和移情的原理,在心理场中通过儿童对角色的扮演,强化儿童的主体意识,使儿童自然的投入其中,进行主动学习 ...

  • 国内外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实施取向探析
  •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国内外许多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一种模式.从知名院校课程设计的成功案例来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特有的特征决定了其实施取向:跨学科的师资团队凸显确定课程价值目标的重要性:课程内容重在方法论层面并重视经典解读,授课方式以引导思辨精神的研讨课为主.当前国内高校大力发展通识教育 ...

  • 环境生态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环境生态毕业论文选题(115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工程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 专目院业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工程管理毕业论文选题(1031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柔性化管理在年轻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