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

1ASA1:病人的重要器官.系统功能正常,对麻醉和手术耐受良好,正常情况下没什么风险 2ASA2:有轻微系统系疾病,重要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功能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可以耐受,风险较小

3ASA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但都在代偿范围内.行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施行麻醉和手术有一定的顾虑和风险

4ASA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丧失工作能力,经常面临对其生命安全的威胁.实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险,风险很大

5ASA5:病情危重,濒临死亡,手术是孤注一掷.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

6全麻诱导:无论行静脉麻醉还或吸入麻醉均有一个使病人从清醒状态转为可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的过程

7局麻药毒性反应: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能力,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出现各种兴奋或抑制的临床症状

8神经阻滞:将局麻药注入到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旁,暂时的阻断该神经的传导能力,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9异常广泛阻滞:注入常规剂量局麻药后,出现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现象,但并非是全脊麻,阻滞范围虽广,但仍为阶段性,骶神经支配的区域,甚至低腰部神经功能仍保持正常 10呼吸抑制:通气不足,它可表现为呼吸频率慢及潮气量低.PaO2低下.PaCO2升高

中心静脉压:是指上腔或下腔静脉即将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或右心房压力,正常值为5~12cmH2O

11眼心反射:是一种三叉N~迷走N反射,表现为心动过缓.早搏.二联律.交界性心律和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引起心脏停搏 12胆心反射:胆道手术时由于牵扯胆囊,或探查胆道时所引起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因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等现象

13劾甲距离:指在颈部完全伸展从下颌骨下缘到甲状软骨切迹的距离.3~4横指

14复合麻醉:在同一次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

15联合麻醉:指在同一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以上的麻醉技术

16喉痉挛: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表现,是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

17术中知晓:病人在术后能回忆起术中所发生的事,并能告知有无疼痛情况

18大量输血:通常为24小时内输入一倍或以上的全身血容量;3小时内输入50%全身血容量和需要输血>150ml/min

19体外循环:又称心肺转流术,其基本原理是将人体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引出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并排出CO,再将氧合后的血流经人工心脏泵入体内动脉系统

20高危妊娠:妊娠期某些病理因素,可能危害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安全或导致难产

21蛛网膜下隙阻滞: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

22控制性降压:全麻手术下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情况下,采用降压药物与技术等方法,人为的将平均动脉血压降低,使手术野出血量随血压降低而减少,不至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性损害,终止降压后血压可以迅速回复至正常水平,不产生永久性器官损害。

23静脉麻醉: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24高血压危象:收缩压高于250mmHg并持续1min的高血压状态

25反常呼吸:剖胸后,剖胸侧肺的膨胀与回缩动作与正常呼吸完全相反

26双相性呼吸抑制:术中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后,术终作用消失,但回病房后30~45min有可

能再现呼吸抑制

27气管插管:是通过口鼻或鼻孔经喉把特质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28基础麻醉:麻醉前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气候的麻醉处理

29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致不感到周身疼痛

30MAC:在一个大气压力下,50%的人或动物对伤害性刺激丧失逃避性运动反应时,肺泡气内吸入麻醉药的浓度。

31苏醒延迟:停止麻醉后90分钟呼唤病人仍不能睁眼及握手,对痛觉刺激亦无明显反应 32全脊麻:行硬膜外阻滞时,如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而未能及时发现,超过脊麻数倍量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可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

33休克: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神经-体液因子失调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34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35代谢性脑病:体内生化代谢改变造成脑组织内环境变化进而导致脑功能紊乱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36气管插管困难:一个经过正规训练的麻醉医师使用常规喉镜正确的进行气管插管时,插管时间超过10分钟或三次尝试仍不成功

37支气管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质的气管导管插入单侧支气管

38急性肺损伤ALI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

39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或大手术等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相继并发一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

40氧治疗:提高吸入气中的氧浓度或吸入氧的氧分压以改善低血氧症或组织缺氧的治疗方法

41靶控输注:根据不同静脉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和药效学,,以及不同性别年龄体重的病人的自身状况,通过调节相应的目标血药浓度以控制麻醉深度的计算机给药系统

42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妊娠晚期孕妇仰卧位时,压迫下腔静脉,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的一组综合征

1简述严重创伤病人监测项目有哪些

①脉率与动脉压②尿量③中心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契压④体温检测,严重休克初期⑤血细胞比容⑥动脉血乳酸盐⑦动脉气血

2硬膜外麻醉施行腹腔镜手术时,发生严重呼吸抑制的原因

①麻醉阻滞平面过高时,抑制辅助呼吸肌作用②术中辅助麻醉性镇痛药剂量较大时,抑制气道保护性反射,加重高CO2血症③人工气腹使腹内压上升,膈肌上移,加重对呼吸的抑制 3简述颅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①调控颅内压②选择合适的呼吸方式③控制性低血压和低温技术的应用④特殊体位⑤输血输液⑥加强麻醉期间监测

4简述麻醉前检诊的目的

①了解有关病史,体格检查,拟行手术的情况等,进行分析判断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麻醉方案②指导病人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病人的焦虑与恐惧,取的病人的同意和信任③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以及如何配合与手术医师取的共识 46麻醉前用药目的

①镇静:减轻焦虑,利于诱导平稳②镇痛:减轻置管.局麻.搬动体位时疼痛③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④遗忘作用

5简述导管进入气管内确诊方法

①直视下导管进入声门②压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③人工通气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听诊双肺可听到有清晰的肺泡呼吸音③如果透明导管,吸气时管壁薄亮,呼气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样变化④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机后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而张缩⑥如果监测呼气末分压则更易判断,ETCO2有显示则可确诊无误

6预防全脊麻的措施

①预防穿破硬膜②加强注入全量局麻药前先注入试验剂量,观察5~10min有无脊麻表现③改变体位后若需再次注药,还应再次注入试验剂量,首次试验剂量不应大于3ml

7根据高血压病人的特点,麻醉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对于病人的病情应该作详细的评估②应认真进行麻醉前准备③高血压病人易于激动,术前应充分镇静④麻醉管理比麻醉选择更为重要⑤注意及时输血、输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则与一般手术麻醉相同

8妇科手术麻醉的特点是什么?

①为便于盆腔深部和阴道手术的操作,要求麻醉有充分的镇痛和肌肉松弛②妇科病人以中老年为多,常并存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继发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麻醉前应予以治疗和纠正③妇科麻醉除宫外孕,卵巢囊肿扭转,会阴部外伤,子宫穿孔外,多属于择期手术,麻醉手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9简述甲亢危象常见的诱因有哪些

①精神紧张②创伤③手术刺激④急性感染⑤麻醉等。

10简述颅内高压时,降低颅内压的措施有哪些

①处理原发病②利尿剂的应用③皮质激素的应用④术中过度通气⑤降低静脉压⑥脑血管收缩药的应用⑦降低脑温⑧减少脑脊液容量⑨手术减压

11简述异丙酚静脉麻醉的适应证有哪些

①静脉诱导②全凭静脉麻醉③用于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

12简述耳鼻喉科手术麻醉的特点有哪些

①麻醉与手术医师共同合用一气道②病变累及气道影响气道通畅③诱发心律失常④中耳压力改变

13简述硬脊膜外阻滞的并发症有哪些

①穿破硬膜②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③空气栓塞④穿破胸膜⑤导管折断⑥全脊麻⑦异常广泛阻滞⑧脊神经根或脊髓损伤⑨硬膜外血肿⑩感染

14简述糖尿病手术前准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① 极治疗糖尿病②控制并发症③改善全身情况④提高病人对麻醉手术的耐受能力 15简述复合麻醉的应用原则

①理选择药物②优化复合用药③准确判断麻醉深度④加强麻醉期间管理⑤坚持个体化原则 16简述气管内插管的适应症

适用于全身麻醉.呼吸困难的治疗及心肺复苏等 特殊的适应症①保护气道②防止误吸:饱胃或有肠道梗阻的病人全麻时,必须行气管内插管③频繁进行气管内吸引的病人④实行正压通气⑤对一些不利于病人生理的手术体位⑥手术部位在头颈部或上呼吸道难以保持气道通畅

17简述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有哪些

①痛②尿潴留③神经并发症

18简述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有哪些

①可控性②麻醉强度③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④对呼吸的影响⑤对运动终板的应用⑥对

颅内压和EEG的影响

19气管插管即时并发症

① 牙齿口腔软组织损伤②高血压心律失常③颅内压升高④误入食道 ⑤误吸

20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①病人情绪安定、合作、减少恐惧,消除紧张、焦虑,产生必要的遗忘②减少某些麻醉药的副作用③消除或减弱不良反射④缓解术前疼痛总的目的使麻醉过程更加平稳

21复合麻醉的应用原则有哪些

①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剂量②优化用药方案③准确判断麻醉深度④加强麻醉期间的管理⑤坚持个体化用药的原则⑥不同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

22简述影响腰麻阻滞平面调节的主要因素

①刺部位②病人体位、局麻药比重与容积③注药速度④穿刺针斜口方向

23试述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处理原则

①立即停止给药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气管内插管③轻度兴奋者,可静脉注射diazepam 0.1- 0.2mg/kg,或midazolam0.05-0.1mg/kg④惊厥:pentothal 1-2mg/kg,琥珀胆碱1mg/kg;diazepam or midazolam⑤维持循环血流动力学稳定⑥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行心肺脑复苏

24如何判断穿刺针已进入硬膜外间隙

①刺针到达黄韧带后,阻力突然消失;②负压现象;③无脑脊液流出

25肌松药的分类 各举一例

去极化 非去极化 琥珀胆碱 维库溴铵

26创伤病人麻醉诱导,为防止误吸可采取哪些措施

①先放置粗胃管吸引②预先诱发呕吐③预先使用H2受体阻滞剂④表面麻醉清醒气管插管⑤压迫环状软骨法 27试述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基本监测内容

⑪循环功能监测①血压(BP)②脉搏(P)③心电图(ECG)⑫呼吸功能监测①吸入氧分量(FIO2)②脉搏氧饱和度(SpO2)③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④呼吸频率⑤潮气量⑥每分通气量⑦吸呼比⑧气道压及峰值压⑬其他监测①尿量②体温

28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三多一少+任一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中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无症状者需次日重复一次

29半月神经节阻滞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什么

①脑神经炎 经神经节窦注入的乙醇,由三叉神经池通过三叉神经孔达到颅后部引起其它脑神经如眼神经、滑车神经、面神经麻痹②血压升高 穿刺针进入卵圆孔可引起剧痛,使病人血压升高③脑膜炎 因感染引起,应注意穿刺用具的消毒和无菌操作④角膜溃疡及角膜炎,角膜失去感觉,易损伤形成角膜溃疡

30简述耳鼻喉科手术麻醉的特点有哪些

①醉与手术医师共同合用一气道②病变累及气道影响气道通畅③诱发心律失常④中耳压力改变

31急性呼吸衰竭的呼吸支持疗法有哪些

①保持气道通畅②氧疗③机械通气

32简答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理

有机磷农药进入体后,其磷酸根迅速与血液和神经系统的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相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胆碱能神经原突触间隙乙酰胆碱蓄积,发生胆碱能神经系统机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3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有哪些

①出间隙的棘上韧带有压痛②一侧椎旁肌痉挛,脊柱有侧凸③椎旁叩击征阳性④俯卧时,沿坐骨神经行程有压痛⑤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⑥感觉、运动和腱反射改变⑦早期为痛觉过敏,稍后为减退,踝反射异常表示骶神经受压⑧其它: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者,马鞍区有感觉消失或减退

34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主要症状为:一侧颈、肩上肢反复发作的疼痛、麻木,常因劳累、寒冷、睡眠不佳而诱发。仰头、咳嗽时加重,手指麻木,活动不灵活,精细动作困难,可有受累神经支配区的肌肉萎缩

35简述异丙酚静脉麻醉的适应证有哪些

①脉诱导②全凭静脉麻醉③用于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

36简述CVP的并发症

感染;出血和血肿;其他:气栓、血栓、气胸血胸、心包填塞和神经损害等

37脑死亡的临床判断标准

①深昏迷②脑干反射全部消失③无自主呼吸以上三项全

38硬脊膜外隙阻滞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腹部手术,凡适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下腹部及下肢等手术,均可采用硬膜外阻滞。颈部、上肢和胸部手术也可应用,但应加强对呼吸和循环的管理。禁忌证 基本与蛛网膜下隙阻滞相同,但中枢神经系统有慢性疾患者并非禁忌。有出血性疾患或应用抗凝治疗病人应慎用,以免发生硬膜外血肿。对呼吸困难的病人,不宜选用颈、胸段硬膜外阻滞39机械通气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①协助或替代呼吸系统维持适当的通气量②控制呼吸的形式和呼吸道压力,以期发送气体交换③减少呼吸功和呼吸系统氧耗以降低心脏负荷④强化气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如雾化吸入等⑤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心胸外科术后、严重创伤及休克后呼吸衰竭的预防性治疗 40简述治疗高钾血症时紧急降钾的主要措施

常见的措施:①应用钙剂,用5%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②用25%~50%葡萄糖溶液50~100ml加胰岛素10U静滴,约30分钟输完③5%碳酸氢钠静滴100~200ml,此法对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血钾病人更为有效④高渗盐水具有对抗高血钾的毒性作用,对伴有低钠性脱水患者效果较好⑤用排钾利尿剂,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则可用血液透析疗法⑥适当营养支持,纠正负氮平衡

41简述CPCR阶段基础生命支持的A、B、C基本内容

本阶段目的是迅速建立人工呼吸与循环,适用于灾害事故现场抢救和医院中对CA病人施行紧急处理。在A、B、C三个步骤中,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应成为CPR的常用措施,不仅各级医护人员和医辅人员必须作为基本功熟练掌握,更应普及到社会,如基层工矿企业,交通部门和军警人员等,以便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开展救治

42疼痛的三阶梯给药的原则是什么

①轻度疼痛,选用非阿片类镇痛药+辅助药物②中度疼痛或对第一阶梯药物治疗无效着,选用弱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③重度疼痛或对第二阶梯药物治疗无效着,选用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辅助药物

43哪些因素可以使机体氧耗增高

①高温②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③烧伤、创伤或手术④交感神经兴奋、疼痛、寒颤、或癫痫发作⑤b2受体激动剂苯丙胺、三环类抗抑郁药⑥护理、理疗⑦高代谢状态、高糖饮食 44什么叫胆心反射?如何预防和处理?

胆道系统疾病病人,术中易因富有迷走神经分布的胆道部位受手术刺激而出现强烈的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压骤降、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预防和处理:①术前应给予足量的抗胆碱药如阿托品②立即停止对胆道系统的牵拉;心率减慢者,可给予适量阿托品;血压下降者,可给予适量升压药③若在全麻下完成手术,立即加深麻醉④若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可辅以适量全麻醉药如杜非,氟芬合剂等⑤术中可给予腹腔神经丛阻滞

45氯胺酮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

①血压升高②短暂的意识混乱和行为异常③呼吸抑制④颅内压增高⑤情绪激动和恶梦⑥恶心呕吐⑦复视或暂时失明⑧喉痉挛和呼吸道梗阻⑨用于硬膜外麻醉的辅助或其他交感神经受到广泛抑制的病人时,常用剂量有时可致血压剧降或心脏停搏 46麻醉期间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舌后坠、呼吸道分泌物、反流与误吸、麻醉器械故障、气管受压、口腔咽喉部病变、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

47蛛网膜下腔阻滞禁忌证是什么

绝对禁忌证包括穿刺部位的感染.菌血症及颅内高压病人。相对禁忌证包括循环血容量不足,主动脉瓣狭窄,进行性变性神经疾患,腰痛和凝血功能障碍

48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①头痛②尿潴留③神经并发症:a脑神经受累b假性脑脊膜炎c粘连性蛛网膜炎d马尾神经综合症e脊髓炎。

1ASA1:病人的重要器官.系统功能正常,对麻醉和手术耐受良好,正常情况下没什么风险 2ASA2:有轻微系统系疾病,重要器官有轻度病变,但代偿功能健全,对一般麻醉和手术可以耐受,风险较小

3ASA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但都在代偿范围内.行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施行麻醉和手术有一定的顾虑和风险

4ASA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重要器官病变严重,功能代偿不全,已丧失工作能力,经常面临对其生命安全的威胁.实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险,风险很大

5ASA5:病情危重,濒临死亡,手术是孤注一掷.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

6全麻诱导:无论行静脉麻醉还或吸入麻醉均有一个使病人从清醒状态转为可进行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的过程

7局麻药毒性反应:血液中局麻药的浓度超过机体的耐受能力,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出现各种兴奋或抑制的临床症状

8神经阻滞:将局麻药注入到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旁,暂时的阻断该神经的传导能力,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9异常广泛阻滞:注入常规剂量局麻药后,出现异常广泛的脊神经阻滞现象,但并非是全脊麻,阻滞范围虽广,但仍为阶段性,骶神经支配的区域,甚至低腰部神经功能仍保持正常 10呼吸抑制:通气不足,它可表现为呼吸频率慢及潮气量低.PaO2低下.PaCO2升高

中心静脉压:是指上腔或下腔静脉即将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或右心房压力,正常值为5~12cmH2O

11眼心反射:是一种三叉N~迷走N反射,表现为心动过缓.早搏.二联律.交界性心律和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引起心脏停搏 12胆心反射:胆道手术时由于牵扯胆囊,或探查胆道时所引起的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因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等现象

13劾甲距离:指在颈部完全伸展从下颌骨下缘到甲状软骨切迹的距离.3~4横指

14复合麻醉:在同一次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

15联合麻醉:指在同一麻醉过程中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以上的麻醉技术

16喉痉挛: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表现,是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

17术中知晓:病人在术后能回忆起术中所发生的事,并能告知有无疼痛情况

18大量输血:通常为24小时内输入一倍或以上的全身血容量;3小时内输入50%全身血容量和需要输血>150ml/min

19体外循环:又称心肺转流术,其基本原理是将人体静脉血经上.下腔静脉引出体外,经人工肺氧合并排出CO,再将氧合后的血流经人工心脏泵入体内动脉系统

20高危妊娠:妊娠期某些病理因素,可能危害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安全或导致难产

21蛛网膜下隙阻滞: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

22控制性降压:全麻手术下期间,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情况下,采用降压药物与技术等方法,人为的将平均动脉血压降低,使手术野出血量随血压降低而减少,不至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性损害,终止降压后血压可以迅速回复至正常水平,不产生永久性器官损害。

23静脉麻醉: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24高血压危象:收缩压高于250mmHg并持续1min的高血压状态

25反常呼吸:剖胸后,剖胸侧肺的膨胀与回缩动作与正常呼吸完全相反

26双相性呼吸抑制:术中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后,术终作用消失,但回病房后30~45min有可

能再现呼吸抑制

27气管插管:是通过口鼻或鼻孔经喉把特质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28基础麻醉:麻醉前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气候的麻醉处理

29吸入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致不感到周身疼痛

30MAC:在一个大气压力下,50%的人或动物对伤害性刺激丧失逃避性运动反应时,肺泡气内吸入麻醉药的浓度。

31苏醒延迟:停止麻醉后90分钟呼唤病人仍不能睁眼及握手,对痛觉刺激亦无明显反应 32全脊麻:行硬膜外阻滞时,如穿刺针或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而未能及时发现,超过脊麻数倍量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可产生异常广泛的阻滞

33休克: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机体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神经-体液因子失调的一种临床症候群

34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的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重要作用

35代谢性脑病:体内生化代谢改变造成脑组织内环境变化进而导致脑功能紊乱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36气管插管困难:一个经过正规训练的麻醉医师使用常规喉镜正确的进行气管插管时,插管时间超过10分钟或三次尝试仍不成功

37支气管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质的气管导管插入单侧支气管

38急性肺损伤ALI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

39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或大手术等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相继并发一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综合征

40氧治疗:提高吸入气中的氧浓度或吸入氧的氧分压以改善低血氧症或组织缺氧的治疗方法

41靶控输注:根据不同静脉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和药效学,,以及不同性别年龄体重的病人的自身状况,通过调节相应的目标血药浓度以控制麻醉深度的计算机给药系统

42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妊娠晚期孕妇仰卧位时,压迫下腔静脉,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的一组综合征

1简述严重创伤病人监测项目有哪些

①脉率与动脉压②尿量③中心静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契压④体温检测,严重休克初期⑤血细胞比容⑥动脉血乳酸盐⑦动脉气血

2硬膜外麻醉施行腹腔镜手术时,发生严重呼吸抑制的原因

①麻醉阻滞平面过高时,抑制辅助呼吸肌作用②术中辅助麻醉性镇痛药剂量较大时,抑制气道保护性反射,加重高CO2血症③人工气腹使腹内压上升,膈肌上移,加重对呼吸的抑制 3简述颅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

①调控颅内压②选择合适的呼吸方式③控制性低血压和低温技术的应用④特殊体位⑤输血输液⑥加强麻醉期间监测

4简述麻醉前检诊的目的

①了解有关病史,体格检查,拟行手术的情况等,进行分析判断完善术前准备并制定合适麻醉方案②指导病人配合麻醉,回答有关问题,解除病人的焦虑与恐惧,取的病人的同意和信任③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就麻醉和手术的风险以及如何配合与手术医师取的共识 46麻醉前用药目的

①镇静:减轻焦虑,利于诱导平稳②镇痛:减轻置管.局麻.搬动体位时疼痛③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④遗忘作用

5简述导管进入气管内确诊方法

①直视下导管进入声门②压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③人工通气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听诊双肺可听到有清晰的肺泡呼吸音③如果透明导管,吸气时管壁薄亮,呼气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样变化④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机后可见呼吸囊随呼吸而张缩⑥如果监测呼气末分压则更易判断,ETCO2有显示则可确诊无误

6预防全脊麻的措施

①预防穿破硬膜②加强注入全量局麻药前先注入试验剂量,观察5~10min有无脊麻表现③改变体位后若需再次注药,还应再次注入试验剂量,首次试验剂量不应大于3ml

7根据高血压病人的特点,麻醉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对于病人的病情应该作详细的评估②应认真进行麻醉前准备③高血压病人易于激动,术前应充分镇静④麻醉管理比麻醉选择更为重要⑤注意及时输血、输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则与一般手术麻醉相同

8妇科手术麻醉的特点是什么?

①为便于盆腔深部和阴道手术的操作,要求麻醉有充分的镇痛和肌肉松弛②妇科病人以中老年为多,常并存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继发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麻醉前应予以治疗和纠正③妇科麻醉除宫外孕,卵巢囊肿扭转,会阴部外伤,子宫穿孔外,多属于择期手术,麻醉手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9简述甲亢危象常见的诱因有哪些

①精神紧张②创伤③手术刺激④急性感染⑤麻醉等。

10简述颅内高压时,降低颅内压的措施有哪些

①处理原发病②利尿剂的应用③皮质激素的应用④术中过度通气⑤降低静脉压⑥脑血管收缩药的应用⑦降低脑温⑧减少脑脊液容量⑨手术减压

11简述异丙酚静脉麻醉的适应证有哪些

①静脉诱导②全凭静脉麻醉③用于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

12简述耳鼻喉科手术麻醉的特点有哪些

①麻醉与手术医师共同合用一气道②病变累及气道影响气道通畅③诱发心律失常④中耳压力改变

13简述硬脊膜外阻滞的并发症有哪些

①穿破硬膜②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③空气栓塞④穿破胸膜⑤导管折断⑥全脊麻⑦异常广泛阻滞⑧脊神经根或脊髓损伤⑨硬膜外血肿⑩感染

14简述糖尿病手术前准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① 极治疗糖尿病②控制并发症③改善全身情况④提高病人对麻醉手术的耐受能力 15简述复合麻醉的应用原则

①理选择药物②优化复合用药③准确判断麻醉深度④加强麻醉期间管理⑤坚持个体化原则 16简述气管内插管的适应症

适用于全身麻醉.呼吸困难的治疗及心肺复苏等 特殊的适应症①保护气道②防止误吸:饱胃或有肠道梗阻的病人全麻时,必须行气管内插管③频繁进行气管内吸引的病人④实行正压通气⑤对一些不利于病人生理的手术体位⑥手术部位在头颈部或上呼吸道难以保持气道通畅

17简述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有哪些

①痛②尿潴留③神经并发症

18简述吸入麻醉药的临床评价有哪些

①可控性②麻醉强度③对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④对呼吸的影响⑤对运动终板的应用⑥对

颅内压和EEG的影响

19气管插管即时并发症

① 牙齿口腔软组织损伤②高血压心律失常③颅内压升高④误入食道 ⑤误吸

20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①病人情绪安定、合作、减少恐惧,消除紧张、焦虑,产生必要的遗忘②减少某些麻醉药的副作用③消除或减弱不良反射④缓解术前疼痛总的目的使麻醉过程更加平稳

21复合麻醉的应用原则有哪些

①合理选择麻醉药物和剂量②优化用药方案③准确判断麻醉深度④加强麻醉期间的管理⑤坚持个体化用药的原则⑥不同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

22简述影响腰麻阻滞平面调节的主要因素

①刺部位②病人体位、局麻药比重与容积③注药速度④穿刺针斜口方向

23试述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处理原则

①立即停止给药②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给氧,气管内插管③轻度兴奋者,可静脉注射diazepam 0.1- 0.2mg/kg,或midazolam0.05-0.1mg/kg④惊厥:pentothal 1-2mg/kg,琥珀胆碱1mg/kg;diazepam or midazolam⑤维持循环血流动力学稳定⑥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行心肺脑复苏

24如何判断穿刺针已进入硬膜外间隙

①刺针到达黄韧带后,阻力突然消失;②负压现象;③无脑脊液流出

25肌松药的分类 各举一例

去极化 非去极化 琥珀胆碱 维库溴铵

26创伤病人麻醉诱导,为防止误吸可采取哪些措施

①先放置粗胃管吸引②预先诱发呕吐③预先使用H2受体阻滞剂④表面麻醉清醒气管插管⑤压迫环状软骨法 27试述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基本监测内容

⑪循环功能监测①血压(BP)②脉搏(P)③心电图(ECG)⑫呼吸功能监测①吸入氧分量(FIO2)②脉搏氧饱和度(SpO2)③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④呼吸频率⑤潮气量⑥每分通气量⑦吸呼比⑧气道压及峰值压⑬其他监测①尿量②体温

28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三多一少+任一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中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无症状者需次日重复一次

29半月神经节阻滞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什么

①脑神经炎 经神经节窦注入的乙醇,由三叉神经池通过三叉神经孔达到颅后部引起其它脑神经如眼神经、滑车神经、面神经麻痹②血压升高 穿刺针进入卵圆孔可引起剧痛,使病人血压升高③脑膜炎 因感染引起,应注意穿刺用具的消毒和无菌操作④角膜溃疡及角膜炎,角膜失去感觉,易损伤形成角膜溃疡

30简述耳鼻喉科手术麻醉的特点有哪些

①醉与手术医师共同合用一气道②病变累及气道影响气道通畅③诱发心律失常④中耳压力改变

31急性呼吸衰竭的呼吸支持疗法有哪些

①保持气道通畅②氧疗③机械通气

32简答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理

有机磷农药进入体后,其磷酸根迅速与血液和神经系统的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相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胆碱能神经原突触间隙乙酰胆碱蓄积,发生胆碱能神经系统机能亢进的临床表现

3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有哪些

①出间隙的棘上韧带有压痛②一侧椎旁肌痉挛,脊柱有侧凸③椎旁叩击征阳性④俯卧时,沿坐骨神经行程有压痛⑤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⑥感觉、运动和腱反射改变⑦早期为痛觉过敏,稍后为减退,踝反射异常表示骶神经受压⑧其它: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压迫马尾神经者,马鞍区有感觉消失或减退

34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主要症状为:一侧颈、肩上肢反复发作的疼痛、麻木,常因劳累、寒冷、睡眠不佳而诱发。仰头、咳嗽时加重,手指麻木,活动不灵活,精细动作困难,可有受累神经支配区的肌肉萎缩

35简述异丙酚静脉麻醉的适应证有哪些

①脉诱导②全凭静脉麻醉③用于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

36简述CVP的并发症

感染;出血和血肿;其他:气栓、血栓、气胸血胸、心包填塞和神经损害等

37脑死亡的临床判断标准

①深昏迷②脑干反射全部消失③无自主呼吸以上三项全

38硬脊膜外隙阻滞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腹部手术,凡适于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下腹部及下肢等手术,均可采用硬膜外阻滞。颈部、上肢和胸部手术也可应用,但应加强对呼吸和循环的管理。禁忌证 基本与蛛网膜下隙阻滞相同,但中枢神经系统有慢性疾患者并非禁忌。有出血性疾患或应用抗凝治疗病人应慎用,以免发生硬膜外血肿。对呼吸困难的病人,不宜选用颈、胸段硬膜外阻滞39机械通气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①协助或替代呼吸系统维持适当的通气量②控制呼吸的形式和呼吸道压力,以期发送气体交换③减少呼吸功和呼吸系统氧耗以降低心脏负荷④强化气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如雾化吸入等⑤预防性机械通气,用于心胸外科术后、严重创伤及休克后呼吸衰竭的预防性治疗 40简述治疗高钾血症时紧急降钾的主要措施

常见的措施:①应用钙剂,用5%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②用25%~50%葡萄糖溶液50~100ml加胰岛素10U静滴,约30分钟输完③5%碳酸氢钠静滴100~200ml,此法对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血钾病人更为有效④高渗盐水具有对抗高血钾的毒性作用,对伴有低钠性脱水患者效果较好⑤用排钾利尿剂,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则可用血液透析疗法⑥适当营养支持,纠正负氮平衡

41简述CPCR阶段基础生命支持的A、B、C基本内容

本阶段目的是迅速建立人工呼吸与循环,适用于灾害事故现场抢救和医院中对CA病人施行紧急处理。在A、B、C三个步骤中,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应成为CPR的常用措施,不仅各级医护人员和医辅人员必须作为基本功熟练掌握,更应普及到社会,如基层工矿企业,交通部门和军警人员等,以便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开展救治

42疼痛的三阶梯给药的原则是什么

①轻度疼痛,选用非阿片类镇痛药+辅助药物②中度疼痛或对第一阶梯药物治疗无效着,选用弱阿片类药物+辅助药物③重度疼痛或对第二阶梯药物治疗无效着,选用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辅助药物

43哪些因素可以使机体氧耗增高

①高温②感染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③烧伤、创伤或手术④交感神经兴奋、疼痛、寒颤、或癫痫发作⑤b2受体激动剂苯丙胺、三环类抗抑郁药⑥护理、理疗⑦高代谢状态、高糖饮食 44什么叫胆心反射?如何预防和处理?

胆道系统疾病病人,术中易因富有迷走神经分布的胆道部位受手术刺激而出现强烈的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血压骤降、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预防和处理:①术前应给予足量的抗胆碱药如阿托品②立即停止对胆道系统的牵拉;心率减慢者,可给予适量阿托品;血压下降者,可给予适量升压药③若在全麻下完成手术,立即加深麻醉④若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可辅以适量全麻醉药如杜非,氟芬合剂等⑤术中可给予腹腔神经丛阻滞

45氯胺酮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

①血压升高②短暂的意识混乱和行为异常③呼吸抑制④颅内压增高⑤情绪激动和恶梦⑥恶心呕吐⑦复视或暂时失明⑧喉痉挛和呼吸道梗阻⑨用于硬膜外麻醉的辅助或其他交感神经受到广泛抑制的病人时,常用剂量有时可致血压剧降或心脏停搏 46麻醉期间呼吸道梗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舌后坠、呼吸道分泌物、反流与误吸、麻醉器械故障、气管受压、口腔咽喉部病变、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

47蛛网膜下腔阻滞禁忌证是什么

绝对禁忌证包括穿刺部位的感染.菌血症及颅内高压病人。相对禁忌证包括循环血容量不足,主动脉瓣狭窄,进行性变性神经疾患,腰痛和凝血功能障碍

48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①头痛②尿潴留③神经并发症:a脑神经受累b假性脑脊膜炎c粘连性蛛网膜炎d马尾神经综合症e脊髓炎。


相关内容

  • 麻醉科培训计划
  •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 麻醉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学科特别是外科手术医疗的基础.麻醉学科根据医疗技术特点分为:普通外科麻醉.心胸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小儿麻醉.妇产科麻醉.口腔麻醉.眼耳鼻咽喉科麻醉.骨科麻醉.手术室外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疼痛 ...

  • 113章麻醉科的组织与管理(麻醉前小结表及议定书)
  • 第113章 麻醉科的组织与管理 目 录 第1节 麻醉科的组织结构和任务 一.麻醉科门诊 二.临床麻醉 三.麻醉恢复室 四.加强治疗病房(ICU) 五.疼痛诊疗 六.麻醉学研究室或实验室 七.教学组织 第2节 麻醉科的建设 一.建制 二.编制 三.设备 四.基本设施 第3节 麻醉科的管理 一.各级人员 ...

  • 麻醉学发展愿景
  • 麻醉学科发展:应运而生 应势而长 应时而立 --纪念乙醚发现170周年暨2012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年会特刊寄想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会长 姚尚龙 1842年,一百七十年前医学史上一位美国医师Long在3月30日为一位患者施行了第一例乙醚麻醉,1846年,一名美国牙科医师William T.G.Mor ...

  • 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教授专访
  • 人物小传: 刘进,1988年在协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麻醉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10月至1993年12月在美国加洲大学做博士后和在德州大学做访问助理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和麻醉与危重医学教研室主任.9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发明专利3项.已培养博士后6名,医学博士 ...

  • 麻醉「危机」的临床思维原则
  • 麻醉「危机」是指临床麻醉过程中因为各种未知的原因,导致术中病人状况突然恶化,出现严重麻醉紧急情况,并可能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特殊状况. 这种「危机」,对于所有临床麻醉医生都不陌生.每个麻醉医生都应该都见过这个场景:上下大呼小叫,事发手术室云集大小主任,请相关专科急会诊,配这个药,推那个药 ...

  • 麻醉科进修医生教学经验的探讨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40 JOURNALOFGUANGXIMEDICALUNIVERSITY 2007Sept;24 麻醉科进修医生教学经验的探讨 蓝雨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南宁 530021) 进修教育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基层医院 医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一条重要途 ...

  • 1.临床麻醉质控标准
  • 湖南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估办法 一.质量控制标准 (一)三级医院 1.麻醉科建设 (1)麻醉科已根据卫生部89年12号文件设立为临床一级科室 (2)科主任应有高级技术职称 (3)从2004年起执行人员准入规定,新增麻醉医师应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4)临床麻醉手术台数与麻醉医师之比应达到1 ...

  • 当代麻醉学发展趋势[3P][147KB]
  • 当代麻醉学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 2007-8-17 浏览次数: 771 次 当代麻醉学发展趋势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教授于布为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诊疗设备的进步,麻醉已日益成为现代化医院日常医疗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此相适应,麻醉学不论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临床实践方面, ...

  • 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doc
  • 医学类(五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富有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较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 ...

  • 麻醉学教学大纲
  • 第一章 麻醉前病情的衡量1.内容(1)麻醉前检诊与病情分类(2)各系统检诊:呼系.心血管系.肝肾.内分泌系.NS.胃肠道.水电解质.2.重点(1)掌握病人病情,进行麻醉前病情分类.(2)熟悉了解手术中病人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能事先作好各种准备,必要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同学们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