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心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xxxxxxxxx 中心项目(含xxxxxxxxx 学院)建设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xxxxxxx 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200x 年x 月

目 录

前 言………………………………………………………………………3

xx 章 评估工作概述………………………………………………….5

xx 节工程概况及征地范围………………………………… .…………5

第二节以往工作研究程度………………………………………………..8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9

第四节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11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13

xx 节气象水文…………………………………………………... …….13

第二节地形地貌………………………………………. ……………. …..14

第三节地层岩性……………………………………. …………. ………..16

第四节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 …..16

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17

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 …...23

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24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5

xx 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25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5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26

xx 节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26

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6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28

xx 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28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28

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28

第四节防治措施…………………………………………………………29

结论与建议………………………………………………………………29

一、 结论………………………………………………………………..29

二、 建议………………………………………………………………..30

前 言

一 任务由来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及《xx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x 国土资矿字〔2004〕24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受xx 省xxxxxxx 中心筹建处委托,由我公司进行xxxxxxxxx 中心项目(含xxxxxxxxx 学院)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 评估依据

(一)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二) 《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号)

(三)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四) 《xx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x国土资矿字[2004]24号)

(五) 《xx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x国土资矿字[2004]36号)

(六) 委托书(xx省xxxxxxx 中心筹建处)

三 评估目的和评估任务

1评估目的

通过搜集已有资料和野外实际调查,查明xxxxxxxxx 中心项目(含xxxxxxxxx 学院)建设用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为该建设项目的防灾、减灾及审批建设用地提供科学依据。

2任务

⑪、查明建设场地及其附近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现状、类型、规模、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

⑫、查明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及复杂程度

⑬、对评估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 ⑭、对拟建场地范围内,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和遭受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⑮、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对建设场地适宜性做出评估。

⑯、针对地质灾害类型和危险性,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

xx 章 评估工作概述

xx 节 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建设场地位置与征地范围

⑪、拟建建设项目用地位于xxxxxxx 市东南部,xxxxxxx 路的北侧,东至xxxxxxx 大街,西到xxxxxxx 东街,北临规划的xx 路。场地西临xx 政府,南临xxxx 大学城,场地周边环境良好,交通十分方便。 ⑫、拟建建设项目总征地843亩,实际用地面积607亩,土地使用 权分别为xx 、xx 、xx 和xx 四个村,现为农田,局部为厂房;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x°xx ′23" ,北纬3x°xx ′07" ;建设用地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

建设用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注:坐标采用xxxxxxx 地方坐标系(xxxxxxx 规划局)

(二) 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总征地843亩,建筑总面积197239平方米,总投资116932.77万元。本项目分东、中、西三个区,西区安排整个xxxxxxx 中心最主要的建筑物4万人主xxxxxxx 场,还安排综合训练馆和室内田径馆;中区在远期会有规划中的xx 河通过,此次这个区内只布置室外xxxxxxx 场地;东区除规划主xxxxxxx 馆及游泳跳水馆外,其南部分别布置为综合xxxx 中心,棋牌中心,室外球赛训练场和停车位,北部为xxxxxxxxx 学院。

⑪、xxxxxxxxx 中心项目用地741亩,建筑面积127169平方米,投资10664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

⑫、xxxxxxxxx 学院建设场地位于xxxxxxx 中心场地东区的北部,用地面积102亩,建筑面积70070平方米,资10290.7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

第二节 以往工作研究程度

建国以来,地矿、水利、交通等部门在本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察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本次工作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其主要研究成果见表1-4。

表1—4 地质环境研究程度一览表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一、工作程序

接受任务后,充分搜集了拟改建工程附近已有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在此基础上,于200x 年x 月xx 日进行了现场调查,对于典型地貌和不良岩土地段进行重点调查和拍照。在搜集资料和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报告编写。工作程序见图1-3。

二、工作方法

本次工作方法主要是:搜集已有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等与之有关的资料;野外踏勘和野外地质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报告。在调查和编图过程中,运用了GPS 卫星定位系统、CAD 制图系统。

三、完成工作量

本次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5。

表1-5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接受评估委托

建设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

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

野外地质灾害调查

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

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综合评估防治措施结论与建议

提交评估报告

报告审查、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图1-3 工作程序框图

第四节 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结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对建设工程建设和营运过程的影响程度,确定本项目评估范围为拟征地范围,评估区总面积843亩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1、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本项目总投资116932.77万元,总征地843亩,建筑总面积197239㎡,工程建筑属民用建筑工程。本项目分为东、中、西三个区,西区安排整个xxxxxxx 中心最主要的建筑物4万人主xxxxxxx 场,还安排热身训练馆和室内田径馆;东区规划主xxxxxxx 馆和游泳跳水馆,其南部分别布置为综合医疗服务中心,棋牌中心,室外球赛训练场和停车位,北部为xxxxxxxxx 学院,中区在远期会有规划中的民心河通过,此次这个区内只布置室外xxxxxxx 场地。属于重要建设项目。

2、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3、评估级别的确定

该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其地质环境条件简单。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确定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

小结

该建设项目属于重要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范围为拟征地范围,评估区面积843亩。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xx 节 气象水文

一、气象

评估区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干热多雨,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年平均气温12.9℃,最热月七月份平均气温26.5 ℃,极端最高气温42.7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2.90℃,极端最低气温-26.5 ℃。多年平均降水量535.1mm(1956~2000年) ,年最大降水量1211.1mm(1996年) ,年最小降水量 240.8mm(1972年) ,日最大降水量280.2mm ,一小时最大降水量92.9mm 。风向一般冬季北偏西风,夏季东南风,场地年平均风速 1.8m/s,主导风向为东风,概率为13%,最大风速为20.7 m/s,风向为西风(2000年4月) ,基本风压值0.35kN/m2。场地无霜期年平均为211天,最长为243天,最短为184天,最大积雪深度190mm ,基本雪压值0.30kN/m2。全年日照时数2737.8h 。土壤冻结深度0.54m 。

二、水文

xxxxxxx 市辖区内河流属x 河流域xx 河水系,主要有xx 河、xx 河、xx 河三条河流,总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

xx 河从市区北部穿过,属xx 河流域子牙河系,发源于山西省xx 县五台山北麓,流经晋北黄土丘陵及忻定盆地,自xx 镇以下穿过xx 河峡谷,xx 县xx 庄流入本市xx 县境内,在xx 以下纳入最大支流xx 河,经黄壁庄后横穿xxxxxxx 市北郊向东流经xx 县、xx 县,在xx 县与xx 河汇流后称xx 河,再入渤海。干流总长588km ,流域面积24690km 2,由于

上游已建设xx 和xx 庄两座大型水库,现已处于干涸状态。

xx 河发源于xx 市水峪山,流域面积131.1km 2,流经xx 市城区,向东于xx 庄

西入xx 河,在京广铁路大桥东汇入xx 河。上游建有xx 庄、xx 庄、xx3座小型水库,总库容237万m 2;古运河发源于xx 市的北白砂,流域面积117.3km 2,向南于xxxxxxx 市大xx 村北与xx 河交汇入汊河,在京广铁路大桥东北入xx 河。

xx 河发源于xx 市山区,汇金河、xxxxxxx 泄洪渠后入xx 县境,又汇xx 河、潴龙河,穿赵县向东南出境入邢台市宁晋县,xxxxxxx 段全长48km ,洨河既是xxxxxxx 市的主要行洪河道,也是全市主要排涝工程之一,京广铁路以下防洪标准为12年一遇,过水能力665 m 3/s,排涝标准为3年一遇,最大流量178 m 3/s。其支流xx 河建有中型水库xx 水库,xx 泄洪渠汇流口以上流域面积221.9km 2。其支流xx 沟、xx 沟、xx 入南泄洪渠,再汇入洨河,xx 河(x 河南支)在xx 庄村西汇入洨河。

第二节 地形地貌

一、区域地形地貌

xxxxxxx 地域跨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部地处太行山中段,东部为xx 河冲洪积平原。地势东低西高差距较大,地貌比较复杂。地貌形态包括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

评估区地貌单元上属于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xx 河冲洪积扇中西部(见图2-1)。地面平坦,微向南东倾斜,自然地形坡度2.0‰左右,地面标高64.10~66.12m。建设场地微地貌见照片1-6

第三节 地层岩性

平原区自中生代以来,地壳以大幅度振荡式沉降为主,形成了本区断陷盆地的构造轮廓。新生代以来,本区以相对沉降为主,因此堆积了第三系巨厚湖相、

河相堆积物,并有发育的第四系堆积物。

拟建场地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粘性土和砂类土,厚度在25m 左右,第四系厚度约为340m ,为冲洪积成因沉积物,下伏第三系砂砾岩,泥岩组成。

第四系地层由老到新分为:

下更新统(Q 1):底板埋深约340m 。颜色以棕红、棕褐色为主,下部紫色,夹灰绿色,岩性为中粗砂、中细砂及粘性土。砂层风化严重。

中更新统(Q 2):属冲洪积及河相沉积。底板埋深约180m 。颜色主要为棕红、黄棕色夹锈黄色,岩性为砂卵砾石中粗砂及部分粘性土。砂砾石粒径悬殊、风化较严重。

上更新统(Q 3):底板埋深90m 左右。颜色为棕黄色、浅黄色,岩性为粘性土及中粗砂和砂卵砾石。

全新统(Q 4):底板埋深25m 左右。颜色以黄色为主,黄褐色次之,岩性以粉质粘土、粉土、细砂为主。

第四节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一、地质构造

xxxxxxx 市位于中朝准地台Ⅱ级构造单元山西断隆与华北断拗结合部位,北东—北北东向构造是区内主体构造框架。xx —xxxxxxx 断裂从xxxxxxx 市西部通过,倾向北东,倾角40°左右,正断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尚未有新活动迹象,不属于活动断裂,相对较稳定。

二、地震

从《xx 省地震构造图》可以看出,拟建建筑场地位于涿县xxxxxxx 地震构造

小区。历史地震仅有的两次地震皆发生在百年以前(1528年xx5级地震和1772年3月1日灵寿发生的5级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拟建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 ,地震峰值加速度0.10g ,对应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综上所述,该场地构造相对稳定,无不良地质作用,在近代历史上,本地区未发生源发性地震,属相对稳定区。

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

一、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根据建设场地东北处(约2.5公里)的xxxxxxx 市和平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钻探所达50.00m 深度范围内,除表层人工填土外,主要地层均为第四系冲洪积成因形成的粘性土、粉土和砂类土,根据其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自上而下分为12个工程地质层,见土层工程地质特征描述表2-1。

二、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见表2-2。

表2-1

土层工程地质特征描述

xx 体育中心项目(xxxxx 学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19 -

- 20 -

- 21 -

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地下水长期开采,水位逐年下降,目前市区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经降至50m 以下。xxxxxxx 市地下水源补充主要靠降水垂直补给、农田灌溉回渗和xx 河、xx 渠等侧向渗漏补给。

拟建场地地处太行山山前冲洪扇区,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根据地质资料,该区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位标高、埋深分区见图2-2浅层地下水埋深及等水位线图。

评估区几周边由于水位下降, Q4含水岩组已疏干,含水层底板埋深约90m ,主要岩性为砂、砂砾石及砾卵石。单位涌水量一般大于50m 3/h·m 。

拟建场地位于xxxxxxx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范围内。漏斗区位于xx 河冲洪积扇轴部,漏斗边界为:北部边界在正定北关—大孙村一带;东部边界到xxx 口—xx 庄—xx 营一带;南部边界在东荆壁—下户庄—永壁;西部边界在张营—于底一带。形成了南北直径25km ,东西直径22km 的椭圆形漏斗,漏斗面积为410 km2(2004年3月)。

降水补给和城市地下水开采是控制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水位变化的特点表现在年变幅小。一般在1~3m ,年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1-3月份,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7-8月份。根据现场调查,地下水水位埋深45.2m 。

本区地下水补给主要为上游侧向径流、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以人工开采为主。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为侧向补给—工业开采型。

第七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地处在xxxxxxx 市东南部,xxxxxxx 路的北侧,东至xxxxxxx 大街,西到xxxxxxx 东街,北临规划的塔北路,占用土地现状为耕地、厂房。地势平坦,工作区人为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作用的影响程度低。

小结:

拟建工程地形地貌类型简单,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简单,岩土体工程工程地质性质良好,水文地质条件一般,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xx 节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拟建场地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前洪积平原上,地貌单元属于堆积平原区老冲洪积平原亚区的倾斜地小区,场地内地势平坦开阔,自然地形坡度2.0‰左右,地面标高64.10~66.12m。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厚度较大,底板埋深约340m 左右,地壳稳定性较好。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未发现因为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拟建场地表层发育有湿陷性黄土不良岩土问题,现状未造成损失。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存在湿陷性黄土,现状未造成损失,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小结

根据野外地质灾害调查以及搜集资料分析,在现状条件下评估区未发现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评估区地质灾害不发,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xx 节 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根据xxxxxxx 市和平大厦地质勘察资料,各项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显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场地地基土层交稳定,属于基本稳定场地,工程建设不会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

第二节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拟建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是黄土湿陷。 一、湿陷等级划分

1、根据自重湿陷量Δzs来确定评估区内湿陷性岩土的湿陷类型(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Δzs≤7cm时为非自重湿陷,Δzs>7cm时为自重湿陷。

评估区内分布的湿陷性土Δzs=0,为非自重湿陷。

2、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计算湿陷系数和总湿陷量。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总湿陷量的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s =∑δsi h i β

i =1n

式中:δsi ——第I 层土的湿陷系数

h i ——第I 层土的厚度(m)

∆s ——总湿陷量(cm)

β——考虑地基的侧向挤出和浸水机率等因素的修正系数,取

1.5。

根据xxxxxxx 市和平大厦工程勘察资料,场地②层黄土状粉质粘土、④层黄土状粉质粘土具湿陷性,湿陷系数范围值为0.017-0.065,湿陷起始压力范围值为82.0~182.0kPa。经过计算,场地黄土状土的总湿陷量Δs为10. 8~13.5cm 。

根据以上结果,评估区内黄土类土为Ⅰ级非自重湿陷,预测评估黄土湿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3、依据总湿陷量Δs的大小划分湿陷性土的湿陷等级(见下表)

总湿陷量Δs为10. 8~13.5cm ,小于30cm 。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 二、黄土湿陷预测评估

根据湿陷等级划分结果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评估区内分布的湿陷性黄土类土均为非自重湿陷,湿陷等级为I (轻微),预测评估黄土湿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小结

预测本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黄土湿陷,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xx 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基底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地质灾害的分布、危险程度,结合建设项目的规模、建构物的结构类型和重要性,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并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防治难度,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现状评估表明:在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预测评估表明:本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黄土湿陷,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地质灾害综合评估结果为: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为一个分区,即: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综上所述,评估区可划分一个区,即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

第三节 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小

和处理的难易程度来确定。

评估区发育有黄土湿陷地质灾害,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

第四节 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以达到保护地质环境和防灾、减灾之目的。

拟建场地存在黄土湿陷灾害,应根据工程需要,针对不同建筑物采取相应针对性措施。

1、重要建筑物的基础,可以采用复合地基,以消除灾害的威胁。 2、因黄土状土遇水具湿陷性,所以在建筑物周围应设防水或排水构筑物。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 拟建工程总征地843亩,总投资116932.77万元,属于重要的建设项目。

(二) 经综合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三) 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四) 工程建设不会引发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黄土湿陷地质灾害。预测评估黄土湿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五)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与预测评估,综合评估建设用地范围内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六) 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

二、建议

1、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拟建场区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重点查明黄土类土的分布、性质,为黄土湿陷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准确数据。

2、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对建(构) 筑物进行设计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xxxxxxxxx 中心项目(含xxxxxxxxx 学院)建设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xxxxxxx 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200x 年x 月

目 录

前 言………………………………………………………………………3

xx 章 评估工作概述………………………………………………….5

xx 节工程概况及征地范围………………………………… .…………5

第二节以往工作研究程度………………………………………………..8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9

第四节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11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13

xx 节气象水文…………………………………………………... …….13

第二节地形地貌………………………………………. ……………. …..14

第三节地层岩性……………………………………. …………. ………..16

第四节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 …..16

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17

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 …...23

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24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5

xx 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25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5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26

xx 节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26

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6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28

xx 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28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28

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28

第四节防治措施…………………………………………………………29

结论与建议………………………………………………………………29

一、 结论………………………………………………………………..29

二、 建议………………………………………………………………..30

前 言

一 任务由来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及《xx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x 国土资矿字〔2004〕24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受xx 省xxxxxxx 中心筹建处委托,由我公司进行xxxxxxxxx 中心项目(含xxxxxxxxx 学院)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 评估依据

(一)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二) 《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号)

(三) 《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四) 《xx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x国土资矿字[2004]24号)

(五) 《xx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x国土资矿字[2004]36号)

(六) 委托书(xx省xxxxxxx 中心筹建处)

三 评估目的和评估任务

1评估目的

通过搜集已有资料和野外实际调查,查明xxxxxxxxx 中心项目(含xxxxxxxxx 学院)建设用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为该建设项目的防灾、减灾及审批建设用地提供科学依据。

2任务

⑪、查明建设场地及其附近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现状、类型、规模、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

⑫、查明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及复杂程度

⑬、对评估区范围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 ⑭、对拟建场地范围内,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和遭受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⑮、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对建设场地适宜性做出评估。

⑯、针对地质灾害类型和危险性,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建议。

xx 章 评估工作概述

xx 节 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建设场地位置与征地范围

⑪、拟建建设项目用地位于xxxxxxx 市东南部,xxxxxxx 路的北侧,东至xxxxxxx 大街,西到xxxxxxx 东街,北临规划的xx 路。场地西临xx 政府,南临xxxx 大学城,场地周边环境良好,交通十分方便。 ⑫、拟建建设项目总征地843亩,实际用地面积607亩,土地使用 权分别为xx 、xx 、xx 和xx 四个村,现为农田,局部为厂房;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x°xx ′23" ,北纬3x°xx ′07" ;建设用地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

建设用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注:坐标采用xxxxxxx 地方坐标系(xxxxxxx 规划局)

(二) 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总征地843亩,建筑总面积197239平方米,总投资116932.77万元。本项目分东、中、西三个区,西区安排整个xxxxxxx 中心最主要的建筑物4万人主xxxxxxx 场,还安排综合训练馆和室内田径馆;中区在远期会有规划中的xx 河通过,此次这个区内只布置室外xxxxxxx 场地;东区除规划主xxxxxxx 馆及游泳跳水馆外,其南部分别布置为综合xxxx 中心,棋牌中心,室外球赛训练场和停车位,北部为xxxxxxxxx 学院。

⑪、xxxxxxxxx 中心项目用地741亩,建筑面积127169平方米,投资106642万元。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

⑫、xxxxxxxxx 学院建设场地位于xxxxxxx 中心场地东区的北部,用地面积102亩,建筑面积70070平方米,资10290.7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

第二节 以往工作研究程度

建国以来,地矿、水利、交通等部门在本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察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本次工作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其主要研究成果见表1-4。

表1—4 地质环境研究程度一览表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一、工作程序

接受任务后,充分搜集了拟改建工程附近已有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在此基础上,于200x 年x 月xx 日进行了现场调查,对于典型地貌和不良岩土地段进行重点调查和拍照。在搜集资料和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报告编写。工作程序见图1-3。

二、工作方法

本次工作方法主要是:搜集已有地质、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等与之有关的资料;野外踏勘和野外地质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报告。在调查和编图过程中,运用了GPS 卫星定位系统、CAD 制图系统。

三、完成工作量

本次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5。

表1-5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接受评估委托

建设项目初步分析及现场踏勘

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

野外地质灾害调查

地质灾害类型确定及评价要素选取

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综合评估防治措施结论与建议

提交评估报告

报告审查、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图1-3 工作程序框图

第四节 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结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对建设工程建设和营运过程的影响程度,确定本项目评估范围为拟征地范围,评估区总面积843亩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1、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本项目总投资116932.77万元,总征地843亩,建筑总面积197239㎡,工程建筑属民用建筑工程。本项目分为东、中、西三个区,西区安排整个xxxxxxx 中心最主要的建筑物4万人主xxxxxxx 场,还安排热身训练馆和室内田径馆;东区规划主xxxxxxx 馆和游泳跳水馆,其南部分别布置为综合医疗服务中心,棋牌中心,室外球赛训练场和停车位,北部为xxxxxxxxx 学院,中区在远期会有规划中的民心河通过,此次这个区内只布置室外xxxxxxx 场地。属于重要建设项目。

2、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3、评估级别的确定

该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其地质环境条件简单。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确定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

小结

该建设项目属于重要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简单,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范围为拟征地范围,评估区面积843亩。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xx 节 气象水文

一、气象

评估区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干热多雨,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年平均气温12.9℃,最热月七月份平均气温26.5 ℃,极端最高气温42.7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2.90℃,极端最低气温-26.5 ℃。多年平均降水量535.1mm(1956~2000年) ,年最大降水量1211.1mm(1996年) ,年最小降水量 240.8mm(1972年) ,日最大降水量280.2mm ,一小时最大降水量92.9mm 。风向一般冬季北偏西风,夏季东南风,场地年平均风速 1.8m/s,主导风向为东风,概率为13%,最大风速为20.7 m/s,风向为西风(2000年4月) ,基本风压值0.35kN/m2。场地无霜期年平均为211天,最长为243天,最短为184天,最大积雪深度190mm ,基本雪压值0.30kN/m2。全年日照时数2737.8h 。土壤冻结深度0.54m 。

二、水文

xxxxxxx 市辖区内河流属x 河流域xx 河水系,主要有xx 河、xx 河、xx 河三条河流,总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

xx 河从市区北部穿过,属xx 河流域子牙河系,发源于山西省xx 县五台山北麓,流经晋北黄土丘陵及忻定盆地,自xx 镇以下穿过xx 河峡谷,xx 县xx 庄流入本市xx 县境内,在xx 以下纳入最大支流xx 河,经黄壁庄后横穿xxxxxxx 市北郊向东流经xx 县、xx 县,在xx 县与xx 河汇流后称xx 河,再入渤海。干流总长588km ,流域面积24690km 2,由于

上游已建设xx 和xx 庄两座大型水库,现已处于干涸状态。

xx 河发源于xx 市水峪山,流域面积131.1km 2,流经xx 市城区,向东于xx 庄

西入xx 河,在京广铁路大桥东汇入xx 河。上游建有xx 庄、xx 庄、xx3座小型水库,总库容237万m 2;古运河发源于xx 市的北白砂,流域面积117.3km 2,向南于xxxxxxx 市大xx 村北与xx 河交汇入汊河,在京广铁路大桥东北入xx 河。

xx 河发源于xx 市山区,汇金河、xxxxxxx 泄洪渠后入xx 县境,又汇xx 河、潴龙河,穿赵县向东南出境入邢台市宁晋县,xxxxxxx 段全长48km ,洨河既是xxxxxxx 市的主要行洪河道,也是全市主要排涝工程之一,京广铁路以下防洪标准为12年一遇,过水能力665 m 3/s,排涝标准为3年一遇,最大流量178 m 3/s。其支流xx 河建有中型水库xx 水库,xx 泄洪渠汇流口以上流域面积221.9km 2。其支流xx 沟、xx 沟、xx 入南泄洪渠,再汇入洨河,xx 河(x 河南支)在xx 庄村西汇入洨河。

第二节 地形地貌

一、区域地形地貌

xxxxxxx 地域跨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部地处太行山中段,东部为xx 河冲洪积平原。地势东低西高差距较大,地貌比较复杂。地貌形态包括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

评估区地貌单元上属于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xx 河冲洪积扇中西部(见图2-1)。地面平坦,微向南东倾斜,自然地形坡度2.0‰左右,地面标高64.10~66.12m。建设场地微地貌见照片1-6

第三节 地层岩性

平原区自中生代以来,地壳以大幅度振荡式沉降为主,形成了本区断陷盆地的构造轮廓。新生代以来,本区以相对沉降为主,因此堆积了第三系巨厚湖相、

河相堆积物,并有发育的第四系堆积物。

拟建场地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粘性土和砂类土,厚度在25m 左右,第四系厚度约为340m ,为冲洪积成因沉积物,下伏第三系砂砾岩,泥岩组成。

第四系地层由老到新分为:

下更新统(Q 1):底板埋深约340m 。颜色以棕红、棕褐色为主,下部紫色,夹灰绿色,岩性为中粗砂、中细砂及粘性土。砂层风化严重。

中更新统(Q 2):属冲洪积及河相沉积。底板埋深约180m 。颜色主要为棕红、黄棕色夹锈黄色,岩性为砂卵砾石中粗砂及部分粘性土。砂砾石粒径悬殊、风化较严重。

上更新统(Q 3):底板埋深90m 左右。颜色为棕黄色、浅黄色,岩性为粘性土及中粗砂和砂卵砾石。

全新统(Q 4):底板埋深25m 左右。颜色以黄色为主,黄褐色次之,岩性以粉质粘土、粉土、细砂为主。

第四节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一、地质构造

xxxxxxx 市位于中朝准地台Ⅱ级构造单元山西断隆与华北断拗结合部位,北东—北北东向构造是区内主体构造框架。xx —xxxxxxx 断裂从xxxxxxx 市西部通过,倾向北东,倾角40°左右,正断层,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尚未有新活动迹象,不属于活动断裂,相对较稳定。

二、地震

从《xx 省地震构造图》可以看出,拟建建筑场地位于涿县xxxxxxx 地震构造

小区。历史地震仅有的两次地震皆发生在百年以前(1528年xx5级地震和1772年3月1日灵寿发生的5级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拟建场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 ,地震峰值加速度0.10g ,对应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综上所述,该场地构造相对稳定,无不良地质作用,在近代历史上,本地区未发生源发性地震,属相对稳定区。

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

一、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根据建设场地东北处(约2.5公里)的xxxxxxx 市和平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钻探所达50.00m 深度范围内,除表层人工填土外,主要地层均为第四系冲洪积成因形成的粘性土、粉土和砂类土,根据其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质,自上而下分为12个工程地质层,见土层工程地质特征描述表2-1。

二、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见表2-2。

表2-1

土层工程地质特征描述

xx 体育中心项目(xxxxx 学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19 -

- 20 -

- 21 -

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地下水长期开采,水位逐年下降,目前市区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经降至50m 以下。xxxxxxx 市地下水源补充主要靠降水垂直补给、农田灌溉回渗和xx 河、xx 渠等侧向渗漏补给。

拟建场地地处太行山山前冲洪扇区,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根据地质资料,该区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位标高、埋深分区见图2-2浅层地下水埋深及等水位线图。

评估区几周边由于水位下降, Q4含水岩组已疏干,含水层底板埋深约90m ,主要岩性为砂、砂砾石及砾卵石。单位涌水量一般大于50m 3/h·m 。

拟建场地位于xxxxxxx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范围内。漏斗区位于xx 河冲洪积扇轴部,漏斗边界为:北部边界在正定北关—大孙村一带;东部边界到xxx 口—xx 庄—xx 营一带;南部边界在东荆壁—下户庄—永壁;西部边界在张营—于底一带。形成了南北直径25km ,东西直径22km 的椭圆形漏斗,漏斗面积为410 km2(2004年3月)。

降水补给和城市地下水开采是控制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水位变化的特点表现在年变幅小。一般在1~3m ,年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1-3月份,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7-8月份。根据现场调查,地下水水位埋深45.2m 。

本区地下水补给主要为上游侧向径流、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以人工开采为主。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为侧向补给—工业开采型。

第七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地处在xxxxxxx 市东南部,xxxxxxx 路的北侧,东至xxxxxxx 大街,西到xxxxxxx 东街,北临规划的塔北路,占用土地现状为耕地、厂房。地势平坦,工作区人为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作用的影响程度低。

小结:

拟建工程地形地貌类型简单,地势平坦,地质构造简单,岩土体工程工程地质性质良好,水文地质条件一般,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xx 节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拟建场地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前洪积平原上,地貌单元属于堆积平原区老冲洪积平原亚区的倾斜地小区,场地内地势平坦开阔,自然地形坡度2.0‰左右,地面标高64.10~66.12m。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厚度较大,底板埋深约340m 左右,地壳稳定性较好。根据现场调查结果,未发现因为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拟建场地表层发育有湿陷性黄土不良岩土问题,现状未造成损失。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存在湿陷性黄土,现状未造成损失,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小结

根据野外地质灾害调查以及搜集资料分析,在现状条件下评估区未发现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评估区地质灾害不发,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xx 节 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根据xxxxxxx 市和平大厦地质勘察资料,各项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显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场地地基土层交稳定,属于基本稳定场地,工程建设不会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

第二节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拟建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是黄土湿陷。 一、湿陷等级划分

1、根据自重湿陷量Δzs来确定评估区内湿陷性岩土的湿陷类型(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Δzs≤7cm时为非自重湿陷,Δzs>7cm时为自重湿陷。

评估区内分布的湿陷性土Δzs=0,为非自重湿陷。

2、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计算湿陷系数和总湿陷量。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总湿陷量的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s =∑δsi h i β

i =1n

式中:δsi ——第I 层土的湿陷系数

h i ——第I 层土的厚度(m)

∆s ——总湿陷量(cm)

β——考虑地基的侧向挤出和浸水机率等因素的修正系数,取

1.5。

根据xxxxxxx 市和平大厦工程勘察资料,场地②层黄土状粉质粘土、④层黄土状粉质粘土具湿陷性,湿陷系数范围值为0.017-0.065,湿陷起始压力范围值为82.0~182.0kPa。经过计算,场地黄土状土的总湿陷量Δs为10. 8~13.5cm 。

根据以上结果,评估区内黄土类土为Ⅰ级非自重湿陷,预测评估黄土湿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3、依据总湿陷量Δs的大小划分湿陷性土的湿陷等级(见下表)

总湿陷量Δs为10. 8~13.5cm ,小于30cm 。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 二、黄土湿陷预测评估

根据湿陷等级划分结果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评估区内分布的湿陷性黄土类土均为非自重湿陷,湿陷等级为I (轻微),预测评估黄土湿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小结

预测本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黄土湿陷,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xx 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基底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地质灾害的分布、危险程度,结合建设项目的规模、建构物的结构类型和重要性,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并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防治难度,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现状评估表明:在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预测评估表明:本工程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黄土湿陷,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地质灾害综合评估结果为: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为一个分区,即: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综上所述,评估区可划分一个区,即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

第三节 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大小

和处理的难易程度来确定。

评估区发育有黄土湿陷地质灾害,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

第四节 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的原则,以达到保护地质环境和防灾、减灾之目的。

拟建场地存在黄土湿陷灾害,应根据工程需要,针对不同建筑物采取相应针对性措施。

1、重要建筑物的基础,可以采用复合地基,以消除灾害的威胁。 2、因黄土状土遇水具湿陷性,所以在建筑物周围应设防水或排水构筑物。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 拟建工程总征地843亩,总投资116932.77万元,属于重要的建设项目。

(二) 经综合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三) 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四) 工程建设不会引发地质灾害;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黄土湿陷地质灾害。预测评估黄土湿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五)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与预测评估,综合评估建设用地范围内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六) 建设场地适宜性为适宜。

二、建议

1、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拟建场区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重点查明黄土类土的分布、性质,为黄土湿陷地质灾害的治理提供准确数据。

2、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对建(构) 筑物进行设计施工,确保工程安全。


相关内容

  • 地灾评估报告10
  • 目 录 前 言 ....................................................... 3 一.项目由来及主要任务 ......................................... 3 二.评估工作依据 ................... ...

  • 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
  • 上海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规定 沪规土资法[2011]73号 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地质灾害危 ...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技术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规划区.建设用地和矿山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

  • 中国地质灾害防治行业调研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地灾评估收费标准(2007)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行为,维护委托单位和评估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质量,根据<价格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城市总体 ...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行为,维护委托单位和评估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质量,根据<价格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 ...

  •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实施细则
  •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止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根据分公司<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要求, 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 ...

  •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格式
  • #########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院 长: 打印 总 工 程 师:打印或签字 审 定:签字 审 核:签字 项 目 负 责 人:签字 技 术 负 责 人:签字 报 告 编 写 人:签字 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提交日期 报告附件 ①评估单位资质 ②评估个人资质 ③报告评审意见 ④评审专家名 ...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作者: 发布时间: 2005.07.08 08:32:55]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