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模式绿色化的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消费模式绿色化的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张雅静 ,胡春立 (宁波市委党校教授 共中央党校博士生)

[摘要]绿色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消费模式实现绿色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抵制不可持续消费蔓延的必然选择。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每个人都要自觉贯彻“绿色化”的消费理念。当下,实现绿色消费,不仅要深刻、全面理解绿色消费的本质,而且要剔除影响绿色消费的种种障碍,实现多个主体(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消费者、大众传媒、社会组织等)共同行动的协同推进机制,把绿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绿色消费;本质解读;推进机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绿色技术范式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研究”(编号14AZX007)阶段成果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应“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绿色化”首次被正式提出,并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构成了“新五化”。《意见》提出,要“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 。

[1]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包括“绿色发展理念”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我们认为,无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还是“绿色化”的全面实现,都不能仅仅靠政府和企业,需要全社会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人人践行绿色消费是全面实现“绿色化”的题中之义。

一、消费模式实现绿色转型的必要性

(一)绿色消费是“绿色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绿色是自然界的一种本真的状态,“绿色化”的“绿色”代表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理念和理想目标。“绿色化”发展既是一个贯彻落实绿色理念的过程,也是人自觉地践行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过程。

“绿色化”作为“五化”之一的提出,目的是在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确保我们生存环境的质量不受影响。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每个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环境的影响者。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生产期

[2]间都一样。”消费活动是人们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活动,而这些活动又不可

避免地加剧了环境的恶化。人不可以不消费,但可以改变消费模式,即实现消费模式的绿色转型。通过绿色消费,把个人对环境的破坏减小到最低。

(二)绿色消费是全球生态保护和永续发展的共同路径选择

绿色消费是随着人们对于生态危机的忧虑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唤而产生的。自20 世纪中期以后,不断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1962年,《寂静

张雅静(1968-),女,黑龙江人,中共宁波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休闲和生态文明研究。 胡春立(1988-),女,河北人,中共中央党校科技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休闲和生态文明研究。

的春天》一书出版问世,向全世界展示了环境污染和农药滥用的严重危害,更加引发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忧虑。70 年代,很多西方的发达国家拉开了反对环境污染、护卫生态平衡的“绿色运动”序幕。很多学者越来越意识到个人消费行为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工业文明时代西方国家的奢侈消费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对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理想消费模式进行探索。在1986年的英国设计中心展览上,绿色消费一词第一次出现。1987 年,与绿色消费有关的第一本书问世,英国人约翰•艾尔金顿(John Elkington)和朱利亚‧海尔斯 (Julia Hailes)在《绿色消费者指南》一书中首次提出绿色消费的观点[3],指南的主要用途是推动消费者采取绿色消费的行为,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1992 年,“永续发展”成为地球峰会的关键议题,其实现的有效途径就是绿色消费。同年 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范畴,非政府环保组织还共同签署了《消费和生活方式公约》。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对可持续消费概念进行了界定。进入21世纪以后,绿色消费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国际社会各国政府、非政府环保组织都在不断交流与合作,推动绿色消费在更大范围展开。各个国家内部也都通过立法、市场调节、财政补贴等方式,提高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在国内,绿色消费理念也随着人们对环境、生态问题意识的提高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绿色消费是我国抵制不可持续消费蔓延的必然选择

不可持续消费是指浪费的、不健康的、造成人与自然、社会不协调的消费活动,是与绿色消费相反的消费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正确的消费理念传播不够,加上全球化背景下消费主义的渗透影响,不可持续消费现象在我国迅速蔓延和增长,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

我国不可持续消费比较突出的表现形式是资源浪费型消费、环境破坏性消费和不健康消费。首先,一些消费者缺乏资源节约意识,热衷于互相攀比,为了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不吝花费重金购买各种奢侈品,他们竞相追求新鲜的、奇特的、高档的、名牌的产品,造成大量的物品浪费。其次,我国有些地方出现为了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不顾环境保护、片面鼓励消费的现象,呈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状态。比如一次性筷子、包装纸、包装盒子等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消耗量很大,而根据测算,每加工5000双木制一次性筷子,要消耗一棵生长了30年的树,一次性消费品生产导致每年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再者,不健康消费行为在我国消费生活中大量存在,这些不健康消费主要包括不健康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比如带有化肥和大量农药的食品、有害添加剂食品、不符合健康标准的假冒伪劣商品,以及一些不健康的娱乐产品等。如果不可持续性消费不能有效遏制,还会加速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必须尽快纠正。

二、绿色消费的本质解读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

绿色消费是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的主体是有节制的、注重个人身心健康、对环境保护有良好认知的理性人;客体是对人有益、对环境无损害的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就是绿色消费主体对消费客体进行鉴赏、购买、使用以及对残余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

绿色消费主张消费者在进行物质和精神消费时,要把个人身心健康、不同代际的消费者权利、消费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消费的资源效率等因素都考虑在内,

消费结果不仅对自身有利,而且对环境和资源保护有促进作用。绿色消费使得人类找到了一条解决自身消费欲望满足与环境限制之间矛盾的有效方式,是人类环境意识觉醒之后而形成的合理消费行为,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

(二)绿色消费的主要特点

绿色消费的主要特点是自然、健康、公平,旨在倡导人们选择自然的、有利于人身心健康的消费产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绿色消费主张人们选择自然特点的消费产品。提倡人们尽量选择穿着舒适、环保、健康的绿色服装,这种服装材料多为天然的原材料(如亚麻、丝织品、纯棉等),加工制作过程多为天然的染色方法和传统的制作过程,对穿着者身体没有任何损害;提倡人们尽量吃原汁原味的自然食品,尽量购买本地、季节性食品,使用少油、少盐、少味精的烹饪方法,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绿色消费号召人们选择健康的消费品。要求人们在选择食品时,尽量选择未使用化肥、农药、动物饲料添加剂的食品;号召在动植物生长过程中,尽量模拟原始自然的生存环境,少一些人为的干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也没有对人或者动物身心造成伤害。另外,绿色消费还倡导健康、营养、科学的饮食习惯,提倡五谷杂粮和适度饮食,拒绝暴饮暴食,去除盲目追求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陋习。

绿色消费提倡消费领域的公正性待遇。把维持整个人类的长远生存利益和根本利益作为道德准则,主张每个人都有自由消费的正当权利,不同种族、不同阶级、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在消费方面都要被公正的对待;不同代际的人享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当代人要尽可能给后代人留下更广阔的消费空间,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必须以不损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为基本前提,保障后代享用能够支持他们生存下去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三)绿色消费的积极作用

我国提倡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国民身体健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绿色消费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绿色消费号召人们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垃圾食品、不吸烟、少喝酒,杜绝食用珍稀动植物。这种绿色生活态度可以让消费者减少因饮食不当而造成的各种疾病的发生,这不仅对个人有益,而且也给社会减少了医疗费用。

其次,绿色消费有利于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通过消费者对产品生产过程是否对环境有益的关注,促使企业通过科技进步改造生产工艺,放弃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走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的路子,不仅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价值,而且通过采取措施对资源及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让废弃物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再次,绿色消费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绿色消费提倡适度消费,主张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鼓励开发新的绿色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利用新能源,拓展新的消费领域,推动社会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形成生产力发展新趋势。

最后,绿色消费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持续消费不仅加剧了自然资源的耗竭,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而且还恶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绿色消费引导人注重精神消费、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强调每个消费者都应公平满足其自身需求,而不是让少数人的高消费与多数人的

低消费共存,有利于缓和同代人由于贫富差距导致的矛盾,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三、当前我国实施绿色消费的障碍分析

目前绿色消费在我国取得了一定成就,已经有一些群体开始接受绿色消费理念,绿色食品、绿色农业、绿色家电、环保建材、生态旅游等也开始普及。但是,就整体而言,绿色消费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缘广阔、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来说,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思想观念差别等因素,全面实施绿色消费还有一定困难,实施绿色消费还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

(一)概念的误解扭曲了绿色消费

目前,存在着种种对绿色消费的误解。一些消费者把绿色消费与天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误区,以为绿色消费就是消费绿色,很多人非绿色食品不吃,但是对珍惜动物照吃不误;也有一些人购买生活用品时,非绿色产品不用,但忽略对产品包装或者产品使用后垃圾的处理;也不乏很多家庭购买家用产品或者进行家庭装潢时,非绿色建材不用,但是却热衷于相互攀比,造成资源浪费。以上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内涵还不够理解,仅以自身的健康和利益出发,未能考虑到公共绿色消费的部分。

(二)外部经济制约了绿色消费

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由于消费过程的外部经济的存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或者厂家就不会采取该项活动,而绿色消费正是具有外部经济特征的消费活动。从生产的角度而言,要求绿色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再到回收和处置的全过程,都要对生态环境没有损害或者损害最小,因此,开发绿色产品需要更大的投资和较高的成本,这就导致生产者的积极性受到制约;在产品销售方面,由于消费者对新产品了解不够,生产者面临着销售渠道不畅通,销售成本增大的问题,生产者的利润减少;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绿色产品要比普通商品价格贵一些,并且很多绿色产品之所以称之为绿色产品,是因为其对公共环境、生态安全有一定积极作用,而这些投入要转嫁到产品上,消费者要承担额外增加的费用。

(三)市场逐利性抵制了绿色消费

在商品社会,生产者关心的是把商品销售出去,获得一定的利润。生产者对于产品是否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生产与销售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否有益、是否造成资源浪费等相关问题,考虑的不是很多。各种媒体广告是生产者进行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它主要通过对消费心理学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把消费者调教成某些产品的崇拜者和盲目跟从者,让消费者不由自主地买回了很多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产品,最后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四)政策制度支持不够滞缓了绿色消费

目前,我国支持绿色消费的政策、制度还很不完善。绿色企业因为生产绿色产品,成本高、利润小、产品品种单一,政府对绿色产品的财政支持政策还不完善,导致这些企业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如果能够给绿色产品的减免税收,就相当于降低绿色产品的相对价格,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绿色产品的减免税收政策还不够完善;缺少对绿色标志的权威认证,尚未有完善的绿色产品合格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绿色消费市场监督管理还不完善;目前还没有推动绿色消费的基本法,缺乏推动绿色消费的实施细则,对违反绿色消费的行为没有制裁措施,促进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四、绿色消费的协同推进机制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其普及和推广对我国全面实现绿色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推广绿色消费还有难度。全面推进绿色消费,还需要一个过程。从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消费者等多个主体来看,距离绿色消费都还有一定距离。普及绿色消费,必须要对各类主体协同推进:

(一)企业主体要成为绿色消费的推动者

企业是绿色产品的生产主体,在推动绿色消费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企业应该注重对绿色产品的研发投入,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开发更多的绿色新产品,同时降低绿色产品的成本,使绿色产品价格在人们正常消费能力范围内。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自觉地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改进传统的生产模式,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有效处理有害物质。最后,企业要转变营销观念,进行绿色营销,在产品宣传上,要尊重事实,鼓励适度消费,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二)消费者要成为绿色消费的购买者

作为消费主体的广大消费者是否认可绿色消费是决定绿色消费能否在我国切实贯彻的关键因素。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进:第一,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工作。要把绿色教育融入到各级各类教育体系中,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多加入与绿色消费理念相结合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理念;增加绿色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园媒体宣传绿色消费。在大学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中,都要涵盖绿色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如知识竞赛、绿色消费达人演讲、环保服装秀等),传播绿色消费理念,让消费者自觉形成绿色的消费模式。

(三)政府要成为绿色消费的主导者

政府在倡导贯彻绿色消费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支持绿色消费。首先,要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让消费者有绿色消费的物质能力,使绿色消费成为可能。第二,健全绿色产品认证标准。为了防止“伪绿色产品”泛滥于市场,同时与国际上认证绿色产品的标准体系接轨,政府应该主导出台全面的绿色产品管理制度。第三,为了鼓励绿色产品的生产,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优惠、补贴、绿色采购、法律、税收等措施,扶植企业进入绿色产品生产的行列中。

(四)大众传媒要成为绿色消费的鼓动者

大众媒体提供的产品主要是为生活服务的信息与态度,是一种更加注重精神的价值观。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对绿色文化内容与观点的诠释和建构,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角色要求媒体制作者必须有一种绿色情怀。[4]大众传媒有责任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大众传媒不能光看到市场当下的需求点,忽略传播内容的长远社会影响。大众传媒要秉承绿色文化的理念,引导公众厉行节约、理性消费,倡导绿色消费的风尚,杜绝不文明、不环保、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对绿色消费典型个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及时进行报道和宣传,在全社会逐渐形成崇尚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新闻媒体要发挥对绿色消费的监督作用,对那些与绿色消费理念背道而驰的行为,如肆意浪费资源、恶意破坏环境、过度消费等不良行为,要尽快给予曝光。

(五)社会组织要成为绿色消费的催化器

首先,要充分发挥各级消费者协会的作用,促进全社会的绿色消费。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消费产品,帮助消费者解决绿色消费中遇到的问题,维护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权益,增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信心。其次,要发挥各种环境保护协会在

推进绿色消费中的作用。目前,国内有些环保组织已经把推进绿色消费纳入协会工作任务中。比如,中国绿色环保协会的任务中明确写着“拓展绿色环保产业产品的销售、消费、扩大再生产、更新换代的通道”;再比如,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工作内容中有“绿色之星”产品推荐。但是,目前有些环保组织还没有对绿色消费推进有明确的规定,如中国环境保护协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其工作任务中还没有与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相关的内容。只有社会环保组织和社会消费组织壮大了,它们才能在推进绿色消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15-05-06(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1.

[3]孙启宏,王金南.可持续消费[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5.

[4]赵建军.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35-136.

消费模式绿色化的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张雅静 ,胡春立 (宁波市委党校教授 共中央党校博士生)

[摘要]绿色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消费模式实现绿色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抵制不可持续消费蔓延的必然选择。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每个人都要自觉贯彻“绿色化”的消费理念。当下,实现绿色消费,不仅要深刻、全面理解绿色消费的本质,而且要剔除影响绿色消费的种种障碍,实现多个主体(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消费者、大众传媒、社会组织等)共同行动的协同推进机制,把绿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绿色消费;本质解读;推进机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绿色技术范式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研究”(编号14AZX007)阶段成果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应“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绿色化”首次被正式提出,并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构成了“新五化”。《意见》提出,要“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 。

[1]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包括“绿色发展理念”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我们认为,无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还是“绿色化”的全面实现,都不能仅仅靠政府和企业,需要全社会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人人践行绿色消费是全面实现“绿色化”的题中之义。

一、消费模式实现绿色转型的必要性

(一)绿色消费是“绿色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绿色是自然界的一种本真的状态,“绿色化”的“绿色”代表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理念和理想目标。“绿色化”发展既是一个贯彻落实绿色理念的过程,也是人自觉地践行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过程。

“绿色化”作为“五化”之一的提出,目的是在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确保我们生存环境的质量不受影响。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每个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环境的影响者。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生产期

[2]间都一样。”消费活动是人们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活动,而这些活动又不可

避免地加剧了环境的恶化。人不可以不消费,但可以改变消费模式,即实现消费模式的绿色转型。通过绿色消费,把个人对环境的破坏减小到最低。

(二)绿色消费是全球生态保护和永续发展的共同路径选择

绿色消费是随着人们对于生态危机的忧虑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唤而产生的。自20 世纪中期以后,不断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1962年,《寂静

张雅静(1968-),女,黑龙江人,中共宁波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休闲和生态文明研究。 胡春立(1988-),女,河北人,中共中央党校科技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休闲和生态文明研究。

的春天》一书出版问世,向全世界展示了环境污染和农药滥用的严重危害,更加引发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忧虑。70 年代,很多西方的发达国家拉开了反对环境污染、护卫生态平衡的“绿色运动”序幕。很多学者越来越意识到个人消费行为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工业文明时代西方国家的奢侈消费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对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理想消费模式进行探索。在1986年的英国设计中心展览上,绿色消费一词第一次出现。1987 年,与绿色消费有关的第一本书问世,英国人约翰•艾尔金顿(John Elkington)和朱利亚‧海尔斯 (Julia Hailes)在《绿色消费者指南》一书中首次提出绿色消费的观点[3],指南的主要用途是推动消费者采取绿色消费的行为,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1992 年,“永续发展”成为地球峰会的关键议题,其实现的有效途径就是绿色消费。同年 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了《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范畴,非政府环保组织还共同签署了《消费和生活方式公约》。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了《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对可持续消费概念进行了界定。进入21世纪以后,绿色消费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国际社会各国政府、非政府环保组织都在不断交流与合作,推动绿色消费在更大范围展开。各个国家内部也都通过立法、市场调节、财政补贴等方式,提高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在国内,绿色消费理念也随着人们对环境、生态问题意识的提高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绿色消费是我国抵制不可持续消费蔓延的必然选择

不可持续消费是指浪费的、不健康的、造成人与自然、社会不协调的消费活动,是与绿色消费相反的消费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正确的消费理念传播不够,加上全球化背景下消费主义的渗透影响,不可持续消费现象在我国迅速蔓延和增长,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

我国不可持续消费比较突出的表现形式是资源浪费型消费、环境破坏性消费和不健康消费。首先,一些消费者缺乏资源节约意识,热衷于互相攀比,为了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不吝花费重金购买各种奢侈品,他们竞相追求新鲜的、奇特的、高档的、名牌的产品,造成大量的物品浪费。其次,我国有些地方出现为了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不顾环境保护、片面鼓励消费的现象,呈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状态。比如一次性筷子、包装纸、包装盒子等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消耗量很大,而根据测算,每加工5000双木制一次性筷子,要消耗一棵生长了30年的树,一次性消费品生产导致每年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再者,不健康消费行为在我国消费生活中大量存在,这些不健康消费主要包括不健康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比如带有化肥和大量农药的食品、有害添加剂食品、不符合健康标准的假冒伪劣商品,以及一些不健康的娱乐产品等。如果不可持续性消费不能有效遏制,还会加速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必须尽快纠正。

二、绿色消费的本质解读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

绿色消费是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的主体是有节制的、注重个人身心健康、对环境保护有良好认知的理性人;客体是对人有益、对环境无损害的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就是绿色消费主体对消费客体进行鉴赏、购买、使用以及对残余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

绿色消费主张消费者在进行物质和精神消费时,要把个人身心健康、不同代际的消费者权利、消费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消费的资源效率等因素都考虑在内,

消费结果不仅对自身有利,而且对环境和资源保护有促进作用。绿色消费使得人类找到了一条解决自身消费欲望满足与环境限制之间矛盾的有效方式,是人类环境意识觉醒之后而形成的合理消费行为,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

(二)绿色消费的主要特点

绿色消费的主要特点是自然、健康、公平,旨在倡导人们选择自然的、有利于人身心健康的消费产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绿色消费主张人们选择自然特点的消费产品。提倡人们尽量选择穿着舒适、环保、健康的绿色服装,这种服装材料多为天然的原材料(如亚麻、丝织品、纯棉等),加工制作过程多为天然的染色方法和传统的制作过程,对穿着者身体没有任何损害;提倡人们尽量吃原汁原味的自然食品,尽量购买本地、季节性食品,使用少油、少盐、少味精的烹饪方法,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绿色消费号召人们选择健康的消费品。要求人们在选择食品时,尽量选择未使用化肥、农药、动物饲料添加剂的食品;号召在动植物生长过程中,尽量模拟原始自然的生存环境,少一些人为的干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也没有对人或者动物身心造成伤害。另外,绿色消费还倡导健康、营养、科学的饮食习惯,提倡五谷杂粮和适度饮食,拒绝暴饮暴食,去除盲目追求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陋习。

绿色消费提倡消费领域的公正性待遇。把维持整个人类的长远生存利益和根本利益作为道德准则,主张每个人都有自由消费的正当权利,不同种族、不同阶级、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在消费方面都要被公正的对待;不同代际的人享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当代人要尽可能给后代人留下更广阔的消费空间,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必须以不损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为基本前提,保障后代享用能够支持他们生存下去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三)绿色消费的积极作用

我国提倡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国民身体健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绿色消费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绿色消费号召人们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垃圾食品、不吸烟、少喝酒,杜绝食用珍稀动植物。这种绿色生活态度可以让消费者减少因饮食不当而造成的各种疾病的发生,这不仅对个人有益,而且也给社会减少了医疗费用。

其次,绿色消费有利于保护环境。绿色消费通过消费者对产品生产过程是否对环境有益的关注,促使企业通过科技进步改造生产工艺,放弃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走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的路子,不仅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价值,而且通过采取措施对资源及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让废弃物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再次,绿色消费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绿色消费提倡适度消费,主张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鼓励开发新的绿色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利用新能源,拓展新的消费领域,推动社会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形成生产力发展新趋势。

最后,绿色消费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不可持续消费不仅加剧了自然资源的耗竭,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日益尖锐,而且还恶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绿色消费引导人注重精神消费、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强调每个消费者都应公平满足其自身需求,而不是让少数人的高消费与多数人的

低消费共存,有利于缓和同代人由于贫富差距导致的矛盾,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三、当前我国实施绿色消费的障碍分析

目前绿色消费在我国取得了一定成就,已经有一些群体开始接受绿色消费理念,绿色食品、绿色农业、绿色家电、环保建材、生态旅游等也开始普及。但是,就整体而言,绿色消费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缘广阔、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来说,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思想观念差别等因素,全面实施绿色消费还有一定困难,实施绿色消费还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

(一)概念的误解扭曲了绿色消费

目前,存在着种种对绿色消费的误解。一些消费者把绿色消费与天然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误区,以为绿色消费就是消费绿色,很多人非绿色食品不吃,但是对珍惜动物照吃不误;也有一些人购买生活用品时,非绿色产品不用,但忽略对产品包装或者产品使用后垃圾的处理;也不乏很多家庭购买家用产品或者进行家庭装潢时,非绿色建材不用,但是却热衷于相互攀比,造成资源浪费。以上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人们对绿色消费的内涵还不够理解,仅以自身的健康和利益出发,未能考虑到公共绿色消费的部分。

(二)外部经济制约了绿色消费

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由于消费过程的外部经济的存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或者厂家就不会采取该项活动,而绿色消费正是具有外部经济特征的消费活动。从生产的角度而言,要求绿色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再到回收和处置的全过程,都要对生态环境没有损害或者损害最小,因此,开发绿色产品需要更大的投资和较高的成本,这就导致生产者的积极性受到制约;在产品销售方面,由于消费者对新产品了解不够,生产者面临着销售渠道不畅通,销售成本增大的问题,生产者的利润减少;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绿色产品要比普通商品价格贵一些,并且很多绿色产品之所以称之为绿色产品,是因为其对公共环境、生态安全有一定积极作用,而这些投入要转嫁到产品上,消费者要承担额外增加的费用。

(三)市场逐利性抵制了绿色消费

在商品社会,生产者关心的是把商品销售出去,获得一定的利润。生产者对于产品是否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生产与销售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否有益、是否造成资源浪费等相关问题,考虑的不是很多。各种媒体广告是生产者进行现代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它主要通过对消费心理学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把消费者调教成某些产品的崇拜者和盲目跟从者,让消费者不由自主地买回了很多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产品,最后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四)政策制度支持不够滞缓了绿色消费

目前,我国支持绿色消费的政策、制度还很不完善。绿色企业因为生产绿色产品,成本高、利润小、产品品种单一,政府对绿色产品的财政支持政策还不完善,导致这些企业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如果能够给绿色产品的减免税收,就相当于降低绿色产品的相对价格,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绿色产品的减免税收政策还不够完善;缺少对绿色标志的权威认证,尚未有完善的绿色产品合格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绿色消费市场监督管理还不完善;目前还没有推动绿色消费的基本法,缺乏推动绿色消费的实施细则,对违反绿色消费的行为没有制裁措施,促进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

四、绿色消费的协同推进机制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其普及和推广对我国全面实现绿色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推广绿色消费还有难度。全面推进绿色消费,还需要一个过程。从生产企业、政府管理部门、消费者等多个主体来看,距离绿色消费都还有一定距离。普及绿色消费,必须要对各类主体协同推进:

(一)企业主体要成为绿色消费的推动者

企业是绿色产品的生产主体,在推动绿色消费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企业应该注重对绿色产品的研发投入,积极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开发更多的绿色新产品,同时降低绿色产品的成本,使绿色产品价格在人们正常消费能力范围内。其次,在生产过程中,自觉地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改进传统的生产模式,减少废弃物排放和有效处理有害物质。最后,企业要转变营销观念,进行绿色营销,在产品宣传上,要尊重事实,鼓励适度消费,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二)消费者要成为绿色消费的购买者

作为消费主体的广大消费者是否认可绿色消费是决定绿色消费能否在我国切实贯彻的关键因素。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进:第一,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工作。要把绿色教育融入到各级各类教育体系中,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多加入与绿色消费理念相结合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理念;增加绿色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园媒体宣传绿色消费。在大学教育、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中,都要涵盖绿色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如知识竞赛、绿色消费达人演讲、环保服装秀等),传播绿色消费理念,让消费者自觉形成绿色的消费模式。

(三)政府要成为绿色消费的主导者

政府在倡导贯彻绿色消费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应该出台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支持绿色消费。首先,要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让消费者有绿色消费的物质能力,使绿色消费成为可能。第二,健全绿色产品认证标准。为了防止“伪绿色产品”泛滥于市场,同时与国际上认证绿色产品的标准体系接轨,政府应该主导出台全面的绿色产品管理制度。第三,为了鼓励绿色产品的生产,政府可以通过政策优惠、补贴、绿色采购、法律、税收等措施,扶植企业进入绿色产品生产的行列中。

(四)大众传媒要成为绿色消费的鼓动者

大众媒体提供的产品主要是为生活服务的信息与态度,是一种更加注重精神的价值观。大众传媒可以通过对绿色文化内容与观点的诠释和建构,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角色要求媒体制作者必须有一种绿色情怀。[4]大众传媒有责任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大众传媒不能光看到市场当下的需求点,忽略传播内容的长远社会影响。大众传媒要秉承绿色文化的理念,引导公众厉行节约、理性消费,倡导绿色消费的风尚,杜绝不文明、不环保、不健康的消费行为;对绿色消费典型个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及时进行报道和宣传,在全社会逐渐形成崇尚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新闻媒体要发挥对绿色消费的监督作用,对那些与绿色消费理念背道而驰的行为,如肆意浪费资源、恶意破坏环境、过度消费等不良行为,要尽快给予曝光。

(五)社会组织要成为绿色消费的催化器

首先,要充分发挥各级消费者协会的作用,促进全社会的绿色消费。鼓励消费者选择绿色消费产品,帮助消费者解决绿色消费中遇到的问题,维护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权益,增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信心。其次,要发挥各种环境保护协会在

推进绿色消费中的作用。目前,国内有些环保组织已经把推进绿色消费纳入协会工作任务中。比如,中国绿色环保协会的任务中明确写着“拓展绿色环保产业产品的销售、消费、扩大再生产、更新换代的通道”;再比如,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工作内容中有“绿色之星”产品推荐。但是,目前有些环保组织还没有对绿色消费推进有明确的规定,如中国环境保护协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其工作任务中还没有与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相关的内容。只有社会环保组织和社会消费组织壮大了,它们才能在推进绿色消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15-05-06(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1.

[3]孙启宏,王金南.可持续消费[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5.

[4]赵建军.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35-136.


相关内容

  • [中国制造2025]全文内容
  •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中国制造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5年5月8日 (本文有删减) 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 ...

  • "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 附件 "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补齐资源环境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支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为加快将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

  • 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2016-2020
  • 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年12月 目 录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1 (一)发展现状....................................1 (二)面临形势................ ...

  • 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
  • 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 广东省人民政府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进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

  • [风向标:商贸物流十三五规划发布,7大工程决定物流业未来竞争焦点!]
  • 2月8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网站正式对外发布了<商贸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由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共同制定,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商贸物流业健康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不仅指明了发展方向. 规划指出在十三五期 ...

  • 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
  • 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消费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但是,消费品标准和质量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呈现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消费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品牌竞争力不强,消费环境有待改善,国内消费信心不足,制约国内消 ...

  • 2016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政策机遇分析
  • 2016年中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政策机遇分析 目前,国家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对节能建筑的支持和帮扶上,而对于构成建筑节能的下游建材企业,支持力度不足,支持手段还不够丰富,支持面也不够全.作为建筑能耗大户的门窗幕墙,近年来通过广大行业内企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部分优秀企业的技术团队研发创新,涌现出 ...

  • 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全文
  • 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以"八八 ...

  •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全文
  •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 ...